宗璞的

合集下载

宗璞作品

宗璞作品

花的话春天来了,几阵清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的花时来说,它们可能彼此见不着面,但是在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它们聚集在一起了。

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新栽。

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时,总要惊叹道:"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明媚的春天广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

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舒展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红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

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

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的世界,觉得也不过是如此。

却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

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

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

榆叶梅是个急性子,她首先开口道:"春天的花园里,就数我最惹人注意了。

你们听人们说过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

"大家一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点发愣。

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品种,要取得突出的位置,还得出身名门。

玫瑰是珍贵的品种,这是人所共知的。

”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

真的,她那鲜红的、密密层层的花瓣,组成一朵朵异常娇艳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花,叫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嗅一嗅。

“要说出身名门,那还得算我了”芍药端庄地颔首微笑。

当然,大家都知道芍药自古有花相之名,其高贵自不必说。

不过这种门第观念,花儿们也都知道是过时了。

有谁轻轻嘟嚷了一句:"还讲什么门第,这是十八世纪的话题了。

芍药听了不再开口,仿佛她既重视门第,也觉得不能光看门第似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原文

宗璞《紫藤萝瀑布》原文

宗璞《紫藤萝瀑布》原文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g)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 í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qiú)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当代散文代表作品

宗璞当代散文代表作品

宗璞当代散⽂代表作品 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种柔性的书卷⽓息。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宗璞当代散⽂代表作品,供⼤家欣赏。

宗璞当代散⽂代表作品:好⼀朵⽊槿花 ⼜是⼀年秋来,洁⽩的⽟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

美⼈蕉也在这时开放了。

红的黄的花,耸⽴在阔⼤的绿叶上,⼀点不在乎秋的肃杀。

以前我有"美⼈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

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槿。

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园中,它们是外来户。

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中,它们就偶然地⽣长起来。

紫薇似娇⽓些,始终未见花。

⽊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

"“”"中许多花⽊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时的⽂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

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概总⽐草根树⽪好些吧。

学⽣浴室边的路上,两⾏树挺⽴着,花开有紫、红、⽩等⾊,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槿在这⼩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来不久,⼜⾯临了少年⼈的⽣之困惑。

我们不知道下⼀分钟会发⽣什么事,陷⼊极端惶恐中。

我在坐⽴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

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红果⼦,玛瑙扣⼦似的,⼀簇簇挂着。

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点紫⾊,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转。

我忙拨开草丛⾛过去,见⼀朵紫⾊的花缀在不⾼的绿枝上。

这是⽊槿。

⽊槿开花了,⽽且是紫⾊的。

⽊槿花的三种颜⾊,以紫⾊最好。

那红⾊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的花,有⽼伙伴⽟簪已经够了。

最愿见到的是紫⾊的,好和早春的⼆⽉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的幻想充满在⼩园中,让风吹⾛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个浅坑,浇上⽔。

⽔很快渗下去了。

⼀阵风过,草⾯漾出绿⾊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却丝毫不知道⾃⼰显得很奇特。

现代名家宗璞精美散文

现代名家宗璞精美散文

现代名家宗璞精美散文宗璞对创作情有独钟,她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

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

没有人写,读什么呢?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现代名家宗璞精美散文,供大家欣赏。

现代名家宗璞精美散文:报秋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

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

开放都在晚间,一朵持续约一昼夜。

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

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

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

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散着芳香。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宗璞经典语录有哪些

宗璞经典语录有哪些

宗璞经典语录有哪些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语录很是熟悉吧,语录是言论的实录或摘录。

什么样的语录才是好语录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宗璞经典语录有哪些,欢迎阅读与收藏。

1、城里街旁,尘土分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我爱燕园》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紫藤萝瀑布》3、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的。

《紫藤萝瀑布》4、而最得秋意的是树叶的变化,临湖轩下池塘北侧一排高大的银杏树,秋来成为一面金色高墙,满地落叶也是金灿灿的,踩上去不由生出无限遐想。

《我爱燕园》5、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紫藤萝瀑布》6、过去的记忆是这样丰富,使她觉得没有任何眼见的实际形象能超越过她心中亲爱的父亲。

《三生石》7、红荷的红不同于桃、杏,鲜艳中显出端庄,就像白玉兰于素净中显出华贵一样。

《我爱燕园》8、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9、老槐树下,如今是一畦月季,还有一圆形木架,爬满了金银花。

老槐树让阳光从枝叶间漏下,形成“花荫凉”,保护它的小邻居《我爱燕园》10、每一个燕园长大的孩子,都在那石鱼背上坐过,把脚伸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幻想未来。

等他们长大离开,这小小的鱼岛便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个逗号。

《我爱燕园》11、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

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

宗璞散文5篇

宗璞散文5篇

宗璞散文5篇
宗璞(字景璞)是中国明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作品流传广泛,被誉为"山水人文之最"。

以下是宗璞的五篇著名散文作品:
1. 《醉翁亭记》:这是宗璞最著名的散文之一,记述了他在江南游历时,在醉翁亭欣赏山水、观察民情的经历,以及对人生、自然和人文的思考。

2. 《登岳阳楼记》:宗璞在岳阳楼登高,饱览楚汉之地的壮丽景色,他通过对楼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的描述,表达了对楚汉文化的敬仰和思考。

3. 《祭侄文》:这篇散文是宗璞为了纪念已故侄儿而写的,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思考,感慨万物变化,人生短暂。

4. 《陈情表》:宗璞撰写的一封陈述忠诚之情的表章,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愿意为国家尽忠的决心,被誉为忠义之文。

5. 《枕上诗》:宗璞在睡梦之中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些作品体现了宗璞对自然、人文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达,
展现了他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

建议您在图书馆、书店或互联网上寻找宗璞的作品集,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他的散文作品。

宗璞红豆读后感

宗璞红豆读后感

宗璞红豆读后感宗璞的红豆读后感。

宗璞的《红豆》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它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以红豆为象征,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化。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被宗璞的故事所感动,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却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生活中,她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这种执着和坚持让我深深地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小说中,红豆被用来象征着爱情,它的红色代表着热烈和纯真的爱情。

在主人公的心中,红豆成为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的象征,也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种信念和动力。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爱情的意义和价值。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它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也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的爱情,用心去对待,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爱情的美好和意义。

在小说中,生活的无常和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主人公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生活是充满了无常和变化的,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用心去对待,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总之,宗璞的《红豆》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它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中的主人公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宗璞《哭小弟》

宗璞《哭小弟》

宗璞《哭小弟》赏析初读宗璞的《哭小弟》,单单是一种纯粹的催人泪下的感觉。

然而当我反复细读,逐字逐句地品味其中“奥妙”时,不禁发现全文结构之巧、感情之深、语言之细等特点是一般文章远远不及的,更不是一句简单地纯粹的“催人泪下”就能统而概之的。

下面,我就从结构、感情、语言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对《哭》这篇文章的看法。

首先,结构巧妙的是《哭》一文的第一个特点。

《哭小弟》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悼念性散文。

作者通过对小弟的一生事迹和病逝经过的回忆,边叙事边抒情,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悼念的目的。

这是文章结构巧妙的表现之一。

另外,作者在行文中,把小弟的一生事迹和病逝经过切割成许多点和块,然后以“哭”字为焦点,以忆念为引线,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个各种材料交叉迭积,抒情与叙事交互为用的有机整体。

如文章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由“我”见到的小弟的出国名片回想到小弟的逝世,进而抒发心中悲痛之情,再由失去这份骨肉亲情的刻骨铭心之痛,进一步加深了对小弟生平和病逝的回忆……如此般现实与追忆交相往复,这就不仅避免了叙事的刻板、抒情的空洞,增强了文章内涵的丰富性、立体感,而且充分体现出作者伏案写作此文时那种思绪万千、难以控制的痛切激情。

这便是文章结构巧妙的表现之二。

文章结构巧妙的第三个表现在于文眼“哭”。

我们可以看到,《哭小弟》这篇文章虽在题目中突出了一个“哭”字,但全文正文中“哭”字并不多,全都加起来也超不过十个。

而仅在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一段中,就出现了七个“哭”,所占比重如此大,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该段的注意。

该段中先由“我哭小弟”,到“我也哭蒋筑英”,再到“我也哭罗健夫”,进而到“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最后到“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这一连几个“哭”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把文章全面铺开,从而深化了主题。

让读者深刻体会到那一代“迟开而早谢”、壮志未酬的知识分子,绝不只小弟一个!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是千万“迟开而早谢的花朵”中的一个代表。

宗璞现代散文

宗璞现代散文

宗璞现代散⽂ 宗璞对创作情有独钟,她说:“读⼩说是件乐事,写⼩说可是件苦事。

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

没有⼈写,读什么呢?下辈⼦选择职业,我还是要⼲这⼀⾏!”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宗璞写景散⽂,供⼤家欣赏。

宗璞写景散⽂:秋韵 京华秋⾊,最先想到的总是⾹⼭红叶。

曾记得满⼭如⽕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似乎在跳动,像⽕焰⼀样。

⼆三友⼈,骑着⼩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道,在⼭⾥穿⾏。

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个⽑孔渗进来。

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直⾛到半⼭。

如果⾛的是双清这⼀边,⼀段⼭路后,上⼏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黄,那是⼏棵⼤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

满树茂密的叶⼦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了。

让⼈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今年秋到⾹⼭,⼈也到⾹⼭。

满路车辆与⾏⼈,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规模代表会。

只好改道万安⼭,去寻秋意。

⼭麓有⼀⽚黄栌,不甚茂密。

法海寺废墟前⽯阶两旁,有两⽚暗红,也很寥落。

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

乱草丛中,断⽯横卧,枯树枝壮举,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

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象了。

然⽽,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有⼈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树林,这时⼤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

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

家⼈说:来年⼈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由寻找到的。

那就待来⽣罢,我说,⼤家⼀笑。

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

清晨照例地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彩。

这⼀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照例⾛到临湖轩下⼩湖旁,忽然觉得景⾊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来到过这⾥。

⼩湖南⾯有⼀座⼩⼭,⼭与湖之间是⼀排⾼⼤的银杏树。

⼏天不见,竟变成⼀座⾦黄屏障,遮住了⼭,映进了⽔。

扇形叶⼦落了⼀地,铺满了绕湖的⼩径。

似乎这⾦黄屏障向四周渗透,⽆限地扩⼤了。

宗璞丁香结佳句品读

宗璞丁香结佳句品读

宗璞丁香结佳句品读1.宗璞的丁香结的赏析赏析:美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的含义: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本句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段落解释:文章1-3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

(主体写丁香花外貌)文章4-6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

(主体写作者的思绪)文章第7段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有很多,不要急躁,谁知道能否解开呢?中心思想: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充满乐趣了。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丁香,花蕾结而不绽,诗词中多以喻愁结不解。

第六段中“丁香结年年都有”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的丁香花结,也指人生中不顺心的事。

2.宗璞的《丁香结》阅读答案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的含义。

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充满乐趣了。

文章1-3段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了丁香花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丁香,花蕾结而不绽,诗词中多以喻愁结不解。

第六段中“丁香结年年都有”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的丁香花结,也指人生中不顺心的事。

3.宗璞《丁香结》求第五段赏析单从第五段来讲这是全文中的束颈之笔,全文第一段写城外路边的丁香,第二段写校园中的丁香,第三段写作者院子中的丁香,第四段写古诗中的丁香结,到本段点明丁香结的由来,到最后托出文章的主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整篇文章布局就像一个棋手,一步一步一环一环有铺垫有收束,也像诗一样,有写景有抒情,写景服务于抒情,虽然文章是从前往后从外而内,但反过来去想也别有意境,本段叙述了丁香结的由来是因为扣子酷似丁香的花蕾,文末又写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就像一个个丁香结,当花蕾绽放成花朵,“丁香结”解开后,不就是前文所述的四处春光吗?。

宗璞散文所有ppt课件

宗璞散文所有ppt课件
宗璞散文所有ppt课 件
目 录
• 宗璞简介 • 宗璞散文赏析 • 宗璞散文的主题和思想 • 宗璞散文的艺术特色 • 宗璞散文的影响和评价
01
宗璞简介
宗璞生平
1928年出生在北京,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01
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 至清华大学外文系。
03
02
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父母南下,在昆明就 读于西南联大附小、南开中学。
THANKS

她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 温婉细腻的风格见长,如《紫 藤萝瀑布》、《秋韵》等。
此外,她还翻译了多部外国文 学作品,如《德伯家的苔丝》
、《虹》等。
宗璞的文学风格
宗璞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温婉 细腻,有着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

她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内心世界,语言优美、含蓄、内
敛而不做作。
在主题上,宗璞的作品多关注女 性命运、人性探索等方面,具有
自然与人文
自然之美
宗璞在散文中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 神奇,她描绘了山水、花草、动物等 自然景观,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
人文情怀
宗璞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自 己的人文情怀,她关注人类与自然的 和谐共处,呼吁人们珍惜自然、保护 环境。
社会与历史
社会批判
宗璞在散文中批判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弊端,她通过描绘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 ,揭示了社会的阴暗面。
历史思考
宗璞在散文中思考了历史的进程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她认为历史是由无数个普 通人的生命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
04
宗璞散文的艺术特色
语言优美
总结词
宗璞的散文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富有诗意。
详细描述
宗璞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拟人等,使语言更 加生动有力。她的散文中常出现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如“ 月光如水洒在庭中,洁白的梨花飘落在石阶上”,给人以美 的享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宗璞生平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宗璞生平简介

K12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宗璞生平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于1928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祖籍河南南阳。

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时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学校。

抗战爆发时,她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年回北京。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

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

同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

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

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

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

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

"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

后调入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

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

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文革"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红豆》宗璞

《红豆》宗璞

四、爱情悲剧原因分析
• 1、江玫受到肖素革命思想的影响,受到了学校里 迎接解放的气氛的号召,知道了父亲含冤而死的 真相,她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原来 那个单纯的姑娘了。她懂得了要为大家脱离苦难, 过上真正的新生活而奋斗的道理。于是她积极的 投入这个行列之中。 • 2、江玫和齐虹是有着不同的人生观,走在不同的 道路上的两个人,如果说由这些不同的分歧引起 争吵是隐藏着的炸药。
• 、愿望、爱情献给了新诞生的社会。她意识到自己原有的, 为她所眷念的世界与新的生活有着潜在的不和谐,她决断地 否定了占据她的隐秘内心的一切,这对江玫来说,是一种痛 苦的否定。因此,五十年代精神,在江玫身上强烈地体现为 一种自觉的自我否定意识。《红豆》中的江玫没有受齐虹的 主宰,而是决定从事革命工作。爱情,对于江玫是很重要,。 但是相对于救国来说,爱情是不值一提的,它已经让位于国 家利益基础上的个人事业及与此相关的人生价值。 最后江玫 选择的还是投身救国事业,舍弃了爱情。 肖素:正义的革命家形象、爱国、思想觉悟高 整部作品中,肖素给读者的最深的印象是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和 忧患意识。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肖素为彻底推翻国民党腐朽、末落的统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积极的参加学生运动,最后被逮捕。她不仅自己努力,还认 真去说服动员身边的人参加爱国革命。和江玫相比,肖素的 思想觉悟是比较高的,她与江玫是有很多不同的,因为她舍 取明确。尤其是她做事果断抉择,判断力强。
二、小说内容摘要
• 《红豆》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了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 江玫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 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 •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 到最后的决裂分手的全过程。描写幻想、期待、甜蜜、痛 苦、矛盾、悲伤等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 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 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 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 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 一代人拥有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 茫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逻辑。不但揭示了“爱 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揭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 富性和复杂性。

读宗璞散文有感

读宗璞散文有感

读宗璞散文有感宗璞,一位备受推崇的中国现代散文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在阅读宗璞的散文作品时,我深感其文字的力量和启发。

本文将从宗璞散文的特点、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对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阅读宗璞的散文作品时,我不禁被他的文字所深深吸引。

宗璞的散文犹如一幅幅精致而细腻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和情感的渲染。

他的文字流畅而有力,能够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和日常的情感抽离出来,给予读者更加深刻的感受。

宗璞注重对细节的描写,通过琐碎的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

其次,宗璞的散文作品表达了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他对于人性、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在宗璞的散文中,人物形象鲜活,情感真实,读者可以通过他们的故事和思考,反思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现状。

宗璞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对于生活的深入思考,他通过作品中的情节和意象,呈现出对于人生、爱情、友情、亲情等大题材的思考。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对于人性的洞察,能够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最后,宗璞的散文作品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宗璞的作品时,我能够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关怀。

他的作品使我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宗璞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人性的探索。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学会了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他的散文作品给了我启迪,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

综上所述,宗璞的散文作品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和触动。

他的文字流畅而有力,并且通过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

他的作品富有思想和情感,能够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宗璞的散文作品使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学会了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

宗璞《西征记》精彩片段赏析

宗璞《西征记》精彩片段赏析

宗璞《西征记》精彩片段赏析(批注式)◎作家介绍宗璞,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

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

主要作品有小说《三生石》等、童话《寻月记》等、散文《三松堂断忆》等,出版了多种小说散文童话选集,散文《紫藤萝瀑布》入选初中语文教材。

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作品简介宗璞称之“为一代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青春学子立言”的《西征记》,讲述了抗日战争反攻阶段,搬迁到昆明的明仑大学的学生响应号召,纷纷从军奔赴滇缅前线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人公媚分到了野战医院工作,先财务,后资料员,再后成为一名护士。

她随部队一路西征,历尽坎坷,终于得胜回校,继续她的学业。

然而,同时从军的表哥玮却献出了不满20岁的生命。

作家将目光定格于特殊历史环境,演绎中国知识分子在动荡年代的成熟与蜕变,以全景式的描画,史诗的气度和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层把握相融合,积淀成一部厚重之作。

◎选段精批(一)在大理和永平之间,离大理较近的山坡上,有一座伤兵医院。

原是一个仓库。

从一九四二年开始改建,经过一年多的修整,现在是一所正式的医院。

这就是孟灵己和李之薇要去工作的地方。

旷野的夜很亮,没有月亮,星星也不多,但是草木、山峦似乎都发着..............................微光,显出柔和的轮廓。

...........来接的人建议走小路,说那比公路近得多。

小路..有石阶,崎岖陡峭,大家一步步向上爬,没有人说话。

一会儿,忽然到了................................一片平地,先看见........一座高山,好像他们正在上面走的山又长高了,在黑暗........................中很雄伟;再看见低矮的房屋,显得有些畏缩。

《红豆》宗璞

《红豆》宗璞

齐虹最大的缺点即是他自私、占有欲强。他要完全得拥有江玫, 几乎不希望江玫和任何人有亲密来往,甚至嫉妒肖素,反对江 玫和舍友肖素亲密往来。如齐虹去找江玫出去玩的时候,江玫 拒绝说肖素要她修改壁报稿子,然而齐虹很不耐烦的说:“肖 素!又是肖素!你怎么这么听她的话!”占有欲强体现在齐虹 对江玫说“你呀!你再走一步就掉到水里去了!我救了你的命, 知道么?小姑娘,你是我的。”,还有“我又惹你了吗?玫! 我不过忌妒着肖素罢了,你太关心她了。不把我放在什么地方? 我常常恨她,真的,我觉得就是她在分开咱们俩……”
三、作品分析
• 1、社会背景
宗璞的《红豆》发表之时,正值1957年反右派斗 争开始之际。《红豆》最初是由《人民文学》的 “革新特大号”作为“新人的作品”推荐发表。 意图是当时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 文化方针,但是杂志正式出版时,文艺界的反右 运动已经全面展开。所以《红豆》成了短命的百 花时代的最后一批绝唱。 《红豆》当时成为反右的批判对象,被认为宣扬了 资产阶级的恋爱观点、表现资产阶级“人情味” 的毒草,并被作为文学上修正主义思潮的例证。
《红豆》
——宗璞
汉语言文学112班 周红妤
• 作者宗璞和作品《红豆》
一、关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
• 宗璞(1928—),现代女作家。宗璞原名冯钟璞, 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出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 家冯友兰之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多年 从事外国文学研究,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又吸取了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其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 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谊深长,隽永如水。 宗璞从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是发表于 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宗璞1962年加入中 国作家协会,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1984年当选 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会,先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 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解锁新技名作 赏析在小学阶段,写人、写事、写景、写物是绕不开的四大作文类型。

一般在写景、写物时,我们常会穿插运用各种写作方法,让作文更生动。

比如,五觉法、细节描写法、修辞手法等。

今天,我们赏析的《报秋》主要运用对比、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写从玉簪花身上获得一些人生的感悟。

《报秋》的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被誉为“文坛上的常青树”。

在她的笔下,世间万物都有灵性。

她描绘的自然美景中,蕴含着她对生命、人生的思考。

《报秋》先写玉簪花开,感慨时间流转之快,接着笔锋一转,从玉簪花开的模样写到它的生命力顽强,最后引出全文的主题:“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读宗璞《报秋》, ★曹晓丽学借物喻理扫一扫,听一听描绘细致,将玉簪花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很有精神”的玉簪花,暗示下文即将交代玉簪花的生命力顽强。

开篇便点题:玉簪花开便是报秋,随之而来的,是人的怅然——什么都没有干,时间就过去了。

六个“便”写得急而快,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惆怅。

报 秋似乎刚过春节,什么都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

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

开放都在晚间,一朵持续约一昼夜。

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宗璞经典散文美文赏析

宗璞经典散文美文赏析

宗璞经典散文美文赏析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

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宗璞经典散文美文,供大家欣赏。

宗璞经典散文美文赏析:西湖漫笔平生最喜欢游山逛水。

这几年来,很改了不少闲情逸致,只在这山水上头,却还依旧。

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儿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

一到这些名山大川异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然而在足迹所到的地方,也有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我才能理解,欣赏的。

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过多少遍之后,一次又拿来把玩,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

山水,也是这样的,去上一次两次,可能不会了解它的性情,直到去过三次四次,才恍然有所悟。

我要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

六月间,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

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

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

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

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

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

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

几天中我领略了两个字,一个是“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证据一、宗璞的《我是谁》与卡夫卡的《变形记》宗璞在阅读过卡夫卡的作品后曾说道:“从卡夫卡那里得到的是一种抽象的、或者是原则性的影响,我吃惊于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更明白文学是创造。

何谓创造?即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世界。

”“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写得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可是在精神上是那样准确,……这一点给我以启发。

”宗璞的《我是谁》受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更是不必说。

首先,二者都是变形主人公形象。

《我是谁》写的是“文革”期间爱国知识分子韦弥在本人被诬蔑为特务、丈夫自杀身亡的情况下,精神发生裂变,搞不清自己的身份归属,在幻觉中变成一只爬行的虫子。

而《变形记》描写了男主人公格力高从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宗璞借鉴甚至模拟了卡夫卡的人物变形手法,把现实中的人写成变为爬行的虫子,与卡夫卡的《变形记》异曲同工。

其次,二者都采用了寓言、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来营造荒诞的效果。

《变形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

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是他的心境极度悲凉。

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格力高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也是一则反映工业文化下的人类生存悲剧的寓言。

《我是谁》利用隐喻和象征控诉了文革对人的尊严及政治权利的剥夺,对精神世界的践踏,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荒诞。

参考:姜智芹.影响与接受—卡夫卡之于中国新时期作家张鑫鑫.人性的复归之路_读《变形记>和《我是谁?》一、马尔克斯与莫言谈及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时,莫言说:“1984年我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时非常惊讶,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莫言表示《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把民间故事中超现实的情节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地写出来,这对自己早期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说:“它启发我向自己的民间寻根溯源,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开外国文学的影响。

我的中篇小说《球状闪电》、《金发婴儿》都有模仿魔幻现实主义的痕迹。

”首先、独特的叙事和结构。

《百年孤独》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它以某一将来做端点,从将来回到过去,小说首句“很多年以后,每当看见行刑队时,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都会回忆起,他父亲领他去见识冰块的遥远的下午”,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文中如“很多年之后,这里已经成了一条宽阔的马路”,“几年后,他就是穿着这双靴子面对行刑队”,等描写,通过当下插入后来与此相关的事情的叙述语言在《百年孤独》中俯拾即是。

从《百年孤独》中,莫言看到了这种颠倒时空秩序、交叉生命世界、极度渲染夸张的艺术手法,并在《生死疲劳》中将这种创作手法进行了体现:“也是许多年之后,我在许多外国电影中,看到这种场面,便会想起,父亲对牛伸出的手”。

而小说开篇第二句“在此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阴曹地府里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则充分表现了马尔克斯式的、立足于现在对以前情景的回忆的叙事手法。

其次、莫言还借助了马尔克斯式语言的多义性原则,用象征、隐喻等表现技法,来扩充小说语言的意义边界。

马尔克斯式的象征,将象征主义象征手法扩展了,增强了虚幻、荒诞、变形的成份,使象征物与被描写的象征实体的不确定性增强,并且弱化了自身的确定性,因而马尔克斯式的象征表现出一种超表象、超现实的复合:《百年孤独》表层是描写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实质是拉美近百年历史的象征,这种总体象征既是历史的浓缩,又是历史的变相形式。

莫言深得马尔克斯创作方法的精髓,他认为没有象征和寓意的小说是清汤寡水。

空灵美、朦胧美都难离象征而存在。

在“红高粱系列”中篇里如《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等,莫言大量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那一望无际的红高粱是笼罩全篇的象征,它本身也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生灵,与小说的人物平行,就是“神话模式”之运用于小说,作为民族精神的异质同构对应。

红高粱与小说人物意合为巨大的意象,共同奔赴揭示民族性格底蕴的目的地。

参考:刘一静、李汉柳.以《生死疲劳》为例谈莫言对马尔克斯的接受与发展周琳玉.从《百年孤独》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二、巴金与屠格涅夫巴金曾动情地说:“我学写短篇小说,屠格涅夫便是我的头一位老师。

……我那些早期讲故事的短篇小说很可能是受屠格涅夫启发而写成的。

”试从巴金的《雾》与屠格涅夫的《罗亭》为例,剖析两人创作的内在联系。

情节设置上:屠格涅夫笔下,缠绵的爱情总是与艰巨的事业缠结在一起,并且常常把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作为考验人物性格的一块试金石。

这种主题在巴金的《雾》中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巴金在《爱情三部曲·总序》中说:“我还相信把一个典型人物的特征表现得最清楚的并不是他的每日的工作,也不是他的讲话,而是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他的爱情事件。

”罗亭,一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

在思想、性格和行为方面都充满矛盾的一个典型人物。

他聪明、热情,有才华、好思索、善辞令,向往真理,憧憬美好的未来。

但他缺乏勇气和毅力,结果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巴金《爱情三部曲》第一部《雾》中的主人公周如水恍若一母所生。

周如水,一个仪表堂堂、热情、有思想的留日青年学生,回国后他如痴如醉地爱上了具有东方女子的温淑风味的姑娘张若兰。

可他的热情常常被顾虑所冲溃。

有时竟然没有丝毫的勇气,变成一个非常胆怯的人。

最终和罗亭一样失去了爱情。

《雾》的情节安排、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及场景描写都与《罗亭》有相似之处。

《罗亭》中当女主人公爱情的萌发、成熟、向罗亭告白是由于罗亭的软弱而导致事态急转。

在《雾》中有同样的情节,男主人公周如水,个软弱的,优柔寡断的人。

他不满于家中封建包办婚姻,偷偷爱着青年女子张若兰。

当张若兰主动向周如水表白爱情时,周如水像罗亭一样拒绝了她的求爱。

三、徐志摩与雪莱徐志摩的诗歌最先是受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和热烈激发而喷发出来的,雪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

理想气质:像雪莱一样,徐志摩也以他“单纯的信仰”和一颗赤子之心,在诗中不断地表现他的人生理想。

如《我有一个恋爱》,诗人把灰暗的人间与天上的明星相对照,他似乎尝到了“人生的苦味之杯”,但诗人仍执着地向往着一个美好的未来。

诗的结尾处写道: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地球存在或是消泯—天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为寻求一个明星,表现了诗人的奋斗精神。

正如雪莱的杰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为真理、为光明、为理想而战。

雪莱的精神气质在徐志摩身上有深刻的烙印。

诗歌意象的选取:徐志摩的天性是“好动”,而雪莱的最大特色是“动”和那任侠的天性,是这“动”使徐志摩不由自主地接近雪莱。

所以,徐志摩的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常常模仿雪莱。

如《夜半松风》的“风”,与《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的“风”;《云游》中的“云”,与《云》(the cloud)中的“云”;《落叶小唱》中的“声”,与《云雀歌》( To a sky lark)中的“声音”;《威尼市》中的“水”,与《致尼罗河》(to nile)中的“水”;《秋月呀》中的“光”,与《致一颗星》(to a star)中的“光”等等,都有些渊源关系。

描绘自然的热爱:徐志摩喜欢描绘大自然,这一点他不仅在华兹华斯那里借鉴来,同时他也与雪莱走到一起来了。

通过吟咏自然来抒发人生无常、人生如梦的悲观情思。

雪莱在《变》中唱道:“都是一样!因为无论欢欣或悲伤,都不会长久的羁留;…除了变化,一切都不能长久。

”这种“变”中的清淡的悲哀,正符合徐志摩的思绪,他欣然接受了这种“变”的悲观哲学。

再如雪莱的那首《悲歌》(呵,世界!呵,人生!呵,时间!登上了岁月最后一重山!回顾来路心已碎,昔日荣光几时还?呵,难追一永难追!)读《悲歌》这首诗,使人联想起徐志摩的(自然与人生),如第1段: 风,雨山击的震怒:猛进,猛进! 显你们的猖撅,幕烈,威武,霹雳是你们的酣吸,雷震是你们的军鼓—万丈的峰峦在洒涌的战阵里失色,动摇,颠播; 猛进,猛进!这黑沉沉地下界,是你们的俘虏!两篇都是抒情短诗,而天地广大,同样是登高远望,思绪万千。

参考:刘介民.不可或缺的“类同原则”—徐志摩和雪莱诗歌的血缘关系四、格非与博尔赫斯格非被称为“中国的博尔赫斯”,他对博氏的喜爱为文学圈共知事实。

博尔赫斯,作为改革开放后被介绍进中国的第一批作家,在1986年的《外国文学》上就开始了对其的介绍。

他不仅仅影响了格非,他和马尔克斯等拉美作家,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催生了以马原为创始人的先锋派小说。

(一)小说的虚构性在博尔赫斯和格非的作品中,虚构脱离了现实的支撑,它只指向自身或者“非在”的世界。

博尔赫斯的虚构有超越现实的幻想和未经历事件的精彩改写,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最后一页清楚记录了故事的来源。

基本上每个故事都是作者对曾经阅读内容的一次博尔赫斯式的改写:《心狠手辣的解放者莫雷尔》是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和伯纳德·德沃托的《马克·吐温的美国》的结合,其中还有几篇出自菲利普·戈斯的《海盗史》。

格非的《青黄》也是如此,和渔夫无意的交谈中知道了“九性渔妇”的说法,但查找资料无果,于是虚构了《青黄》。

,小说旨在以“非在”的虚构解构所谓的“真实”。

(二)空缺的故事博尔赫斯的小说总会在关键的情节上留出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有的甚至在以往最为重视的结局故意空缺,挑战读者的阅读定式。

《玫瑰色街角的汉子》中罗森多是怯懦、卑劣到了极点,最后是借助自己的女人的掩护进行了无耻的暗杀后逃跑呢,还是压抑到极点,火山终于爆发,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搏斗才杀死了弗朗西斯?作者用了空缺,这里的妙处就是把这样两种可能性作为人性中的两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完整丰满的人的形象。

格非的历史小说是对博尔赫斯“空缺”手法的借鉴。

格非所做的就是通过造成历史的某种空缺,打破故事的连续统一。

《迷舟》便是典型例子。

(三)元小说:评论小说的小说在这些现成的梗概和情节上,博尔赫斯娴熟地运用了元小说的叙事手法。

元小说作为一种手段,能够更好地表达他那现实与梦幻模糊一体的思想,和他对永恒、迷宫、死亡、虚无等命题的思考。

《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是除了人名以外的完全虚构作品。

自一开始就在讨论该小说的写法:“小说用第一人称,讲故事人省略或者混淆了某些情节,某些地方不能自圆其说”。

尽管这是在文中谈论另一部作品的创作,实际上暗示了本文的虚构。

格非的处女作《追忆乌牧先生》如同博尔赫斯的《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是在虚构一个故事。

题目中就点明了所叙故事本属子虚乌有(乌枚),乌枚先生没有来历,他平白无故出现在那个村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