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说课稿

合集下载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课稿3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课稿3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性质。

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作法,以及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运用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性质来解题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提高学生的几何作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图软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性质。

2.新课讲解:讲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几何画图软件展示作图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练习与讲解:让学生进行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说课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说课稿

A
C
∵线段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
1 ∴∠BAD=∠CAD= ∠BAC 2
师生一起折出这个三角形的另
外两条角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
F
B A
E
D
C
不同小组交流: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 角形三条角平分线都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设计意图:
1:通过操作,帮助理解概念。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 程中,更好的揭示知识的本质,落实重点。 2:本节课中我让不同的小组研究不同的三角形,归纳图形特 征,更好的发挥了合作的功效。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 论,注重学生的生成,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真正体现以 学为中心的理念。
A
E
B C
3:已知△ABC中,AC=5cm。中线AD把△ABC分成 两个小三角形,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 2cm。你能求出AB的长吗?
A A
B
D
C
B
D
C
AB > AC
AB < AC
4:如图,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 △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1)当∠ABC=60 ,∠ACB=80 时,求∠BOC的度数 (2)当∠A=40 时,求∠BOC的度数 (3)当∠A= x 时,求∠BOC的度数
A
由学生概况生成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 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 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B 角平分线。 学生概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 一个角的平分线的区别和联系
D
C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仍具有角平分线 的基本性质。
B D
活动3:类比探究三 角形的中线

春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1.3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说课稿

春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1.3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说课稿

春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1.3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中的4.1.3节《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是初中的重要几何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学会作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并理解中线、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作中线、角平分线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学会作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作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如何指导学生作中线、角平分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作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导入:介绍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并通过实例来展示中线、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的作用。

3.方法讲解:讲解如何作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并进行示范。

4.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作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教师进行指导。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讨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及其性质,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新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的证明及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三角形的高线: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出三角形的高线,并讨论高线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高线概念及其性质。

3.探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并讨论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及其性质。

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1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七章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知识。

本课时属于概念教学的范畴,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它们分别与已学习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知识有关.它既是上述知识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重心,内切圆、等腰(边)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

(二)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

已经具备了基本图形作图能力与简单推理能力,有一定的与人合作、归纳总结、主动探究的经验。

但学生小也存在着注意力易分散这一缺点,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点拨引导。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课标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及对教材的剖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三、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运用到以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设置疑问情境,引起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对比教学法。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与已学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有关,讲解时将新旧知识融合贯通,进行对比,既利于学生掌握新知,又可帮他们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3、启发激励教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适时点拨,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发言,适当表扬评价,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受到鼓舞,充满自信,积极思维,发展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扫除学生从形象思维难以跨越到抽象思维的障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学习方法分析。

依据课标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说课稿2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说课稿2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高的概念、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3.课堂讲解: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并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其应用。

4.动手实践: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自己动手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1.3《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1.3《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1.3《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4.1.3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中线和角平分线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在教材中,首先通过实例引出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接着介绍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然后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整个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是,对于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可能还存在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线和角平分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中线和角平分线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中线和角平分线的运用,以及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中线和角平分线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和探索。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3.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基础作业:布置一些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2.提高作业: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拓展作业: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料和题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2.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导致在求解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时遇到困难。
3.不会运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缺乏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主要教学内容是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这一部分内容是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三角形的内部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打下基础。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定义与性质、方法与步骤、应用与拓展。板书的风格将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1.定义与性质:列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并通过图形标注出它们的性质。
2.方法与步骤:详细展示求解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具体步骤,以及相关的解题技巧。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

角平分线说课稿

角平分线说课稿

证明:∵ OC平分∠AOB, P是OC上一点(已知)
∴∠DOP=∠BOP(角平分线定义)
∵PD⊥OA,PE⊥OB (已知)
∴∠ODP=∠OEP=90°(垂直的定义)
在△OPD和△OPE 中
O
∠DOP=∠BOP (已证)
∠ODP=∠OEP (已证)
OP=OP (已知)
∴ △ADC≌△ABC (AAS)
么结论?
O
P
C
1、折痕PE和PD与角的两边OA、OB有什么关系? PD和PE相等吗?
E
B
2、两次折叠形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3、由此你能得出关于角平分线的结论吗?并证 明你的结论。
活动, PD⊥OA,PE⊥OB
求证:PD=PE
二、教法学法设计
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生的 内在动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成为教学 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以获取最有效的、最大限度的 发展。
据此我把本节的内容分成六个步骤、进行分层次教学 法: (1) 创设情景,建立模型 (2) 探索定理,进行证明 (3) 引入练习,巩固格式 (4)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5) 回顾新知,反思升华 (6 ) 运用新知, 完成作业
学情分析
1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全等三角形 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特别是直角三角形 全等判定(HL),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2 我班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具有了一定的探 究意识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归纳和证明书 写的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2)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会进行简单证明角 或线段相等。
A 活动6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1.1 教材基本信息•教材名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内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是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和性质?请写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3.2 引出知识点根据学生的思考结果,引出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与学生互动,帮助他们理解三角形的重要概念。

3.3 学习三角形的高3.3.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例如:高楼大厦的高是怎样测量的?高是指垂直于底边的线段,建立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3.3.2 讲解与示例•讲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垂直于底边且通过顶点的线段。

•通过示例,练习画出三角形的高。

•引导学生思考高的性质和应用场景。

3.3.3 练习与讨论•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画出指定三角形的高并分析性质。

•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3.4 学习三角形的中线3.4.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

例如:在球场上,足球队员传球时会尽量选择传球线上离对方最远的位置,这个传球线就是三角形的中线,引导学生理解中线的重要性。

3.4.2 讲解与示例•讲解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连接两个边中点的线段。

•通过示例,练习画出三角形的中线。

•引导学生思考中线的性质和应用场景。

3.4.3 练习与讨论•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画出指定三角形的中线并分析性质。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篇一: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1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七章三角形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知识。

本课时属于概念教学的范畴,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它们分别与已学习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知识有关.它既是上述知识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重心,内切圆、等腰(边)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

(二)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

已经具备了基本图形作图能力与简单推理能力,有一定的与人合作、归纳总结、主动探究的经验。

但学生小也存在着注意力易分散这一缺点,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点拨引导。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课标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及对教材的剖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三、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运用到以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设置疑问情境,引起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对比教学法。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与已学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有关,讲解时将新旧知识融合贯通,进行对比,既利于学生掌握新知,又可帮他们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3、启发激励教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适时点拨,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发言,适当表扬评价,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受到鼓舞,充满自信,积极思维,发展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扫除学生从形象思维难以跨越到抽象思维的障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学习方法分析。

依据课标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课稿1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课稿1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几何学和其他数学分支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如线的性质、角度的计算等。

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逐渐提高,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及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并学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几何图形的认知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直观教学:利用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自主观察、操作、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性质。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说课稿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说课稿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说课稿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说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一课。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两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在感官上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会画角平分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了这一课,对于学生增长几何知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也是学习三角形的角、边以及三角形全等、相似等后继知识的延续。

依据本课概念较多,动手频率较高的特点,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有关概念;掌握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感受成功的乐趣,体验几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用逐步呈现知识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通过几何模型和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我会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模型,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然后,我会通过一些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实际应用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模型,直观地展示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形状的标志,你能告诉我它代表什么吗?”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我会给出答案,并引导students to associate the concept of a triangle with their daily lives. This will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relevance and importance of studying triangles.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几何模型、幻灯片、教学软件等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几何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幻灯片可以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软件可以用于动态演示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写作背景本文档是针对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的第11章第1节第2小节《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说课稿的撰写。

在该小节中,学生将学习三角形内部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加深对三角形内部关系的理解,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高、中线的性质和定理;•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定理。

2.能力目标:•能够应用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能够调整策略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高、中线的性质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定理。

2.教学难点:•运用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灵活应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三角形模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的内容,复习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并提问引入本节主题,即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

2. 知识讲解与拓展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黑板,讲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

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找出三角形中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然后,通过展示示意图和实际三角形模型,讲解高的概念及性质。

如: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垂直线段相交于对边上的一点称为高的足。

接着,讲解中线的概念及性质。

如:三角形中线是连接两条边的中点的线段。

中线的中点是三角形重心的位置。

最后,讲解角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

如:角平分线是将角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线段。

3. 解题示范与讲解通过实例的讲解,引导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

4.1.3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4.1.3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教案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应该在讨论前给出明确的指导,确保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分享环节,有些代表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紧张或者准备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中线将三角形面积平分和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折叠和切割三角形纸片,演示中线、角平分线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关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讲解,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讲解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举例和对比,用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几何性质。同时,对于难点部分,我可以适当放慢讲解速度,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消化吸收。
最后,我发现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应用还不够熟练。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运用训练。可以通过布置更多具有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梳理1. 教材版本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 课时安排本课时计划授课时间为一课时,预计用时45分钟。

3. 教学目标•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够应用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4.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5.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三角形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钢尺、直尺、铅笔;•针对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复印的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学生需准备铅笔、橡皮擦、直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并找出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提问: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否可画出该三角形?请举例说明。

2. 学习新知2.1 三角形的高和中线•定义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所对的底边的垂线段。

•定义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标出高和中线。

2.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射线,将对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标出角平分线。

3. 深化理解3.1 高和底边的关系•高等于底边的长度乘以正弦值。

•提问:用已知条件表示三角形的高与底边的关系。

3.2 中线的性质•中线的长度等于底边长度的一半,且平行于底边。

•提问:如何画出一个三角形的中线?3.3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所分的两个角相等。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线段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4. 综合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讨其他与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相关的性质和定理,并拓展到其他类型的多边形。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说课稿设计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说课稿设计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及设想、教学工具、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六方面来介绍这节课。

对于教材分析,谈谈1,2,3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2节内容。

在此之前,已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内角和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边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和线段中点,也初步了解了几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手工课上也常有折纸环节,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也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高线,全等,折叠问题等所有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初一了,学生开始从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过渡,初一是学习几何的关键期,要学好几何论证题,关键是顺利通过入门这一关,而这节课就是一个入门知识。

三角形的分类,三种语言的转化和拓展题中的角的整体思想是本节课包涵的主要思想。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通过折纸和画折痕亲身体验归纳得到三角形角平分线和中线概念,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②理解并会运用概念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辨别、分析、归纳的能力,合作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索的学习意志,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转化三种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的书写格式逐步上路。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

难点是:应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和三角形内、外角的性质,解决有关角度计算等问题。

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折纸和画折痕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得到的过程,感受概念的内涵,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

对于每一知识,注重三种语言的转化,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接下来谈谈:二、教学策略:主要是1教学手段,2学情分析1. 教学手段: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实验中学的金燕红,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及设想、教学工具、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六方面来介绍这节课。

对于教材分析,谈谈1,2,3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2节内容。

在此之前,已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内角和外角的概念及性质、边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和线段中点,也初步了解了几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手工课上也常有折纸环节,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也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高线,全等,折叠问题等所有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初一了,学生开始从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过渡,初一是学习几何的关键期,要学好几何论证题,关键是顺利通过入门这一关,而这节课就是一个入门知识。

三角形的分类,三种语言的转化和拓展题中的角的整体思想是本节课包涵的主要思想。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通过折纸和画折痕亲身体验归纳得到三角形角平分线和中线概念,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②理解并会运用概念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辨别、分析、归纳的能力,合作意识和
大胆猜想、乐于探索的学习意志,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转化三种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的书写格式逐步上路。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

难点是:应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和三角形内、外角的性质,解决有关角度计算等问题。

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折纸和画折痕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得到的过程,感受概念的内涵,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

对于每一知识,注重三种语言的转化,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接下来谈谈:
二、教学策略:主要是1教学手段,2学情分析
1. 教学手段: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实践操作、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还有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黑板板演等方法更直观地把知识点展示给学生。

2.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主要是归类、化归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主要是学会根据概念的直观表象,归纳得出运用概念解决几何问题的的方法及其书写格式,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运用类比、归纳、分类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⑴引入三角形角平分线:
四个环节:忆、折、画、思
①忆:拿着三角形纸片回顾三角形的内角和分类
②折:把三角形纸片的某个内角平分,你有什么方法?(课前备好三种三角形纸片)
③画:如果是黑板上的三角形,能否画出这条折痕?(分组画,一部分选择锐角三角形,一部分直角三角形,剩下的钝角三角形)
④思:对比画出的线与折痕,一样吗?
设计意图:用三角形纸片复习更直观,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折纸,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了数学学习中的叠合法,观察,思考,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也为今后折叠问题的学习做好铺垫。

此时给出这条折痕的称呼,加深对概念中线段本质的认识。

量一量再画运用了数学学习中的度量法,画折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索新知的精神,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

画完后对比,排除射线,认清折痕是线段,认识到与角平分线的区别。

这样获取知识,易于保持。

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善于反思总结,使知识更完善。

由折和画,学生便能得到折痕是线段,研究线段即研究两端点(给出对边的说法)
接着带领学生总结概念。

根据概念得到性质:
文字回到图形,图形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思考: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呢?你能分别画出来吗?
通过实践操作共同得到结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和积极合作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形内切圆做好铺垫。

填一填:
设计意图:此题让学生体会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同时体会书写格式。

⑶例题解析
例1:
可做如下启发:1.题中哪些角是已知的,要求的是哪些角?
2.与∠BAE相关的还有什么已知条件?由这个已知条件可得∠BAE和∠BAC有什么关
系?这时问题就归结为求∠BAC的度数.
3.∠BAC的度数能求吗?根据什么?
4.求的∠BAE后,怎样求∠AEB?应用三角形的哪一条性质?
在例题后练习:
设计意图:例题和与例题配套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巩固概念性质和每一步的依据。

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通过教师示范板书,学生体验并学习几何题的书写格式。

(二)引入三角形中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已经得到,学生也体会了得到的整个过程,所以其实可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

⑶讲解例题
例2:
例1已经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这道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类似于前面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求得的过程。

练习:变式1:
设计意图:本例题和变式主要还是加深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例题示范板书,让学生体会这样的题怎么去书写,通过变式尝试几何题的书写,此变式也为下一变式题作铺垫。

变式2:
设计意图: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体会分类的思想,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密性,全面性。

也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中线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会运用性质解决相关几何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三角形中的两条特殊的线段,让学生重新认识了三角形。

(4)知识提升
变1:
变2:
设计思路:
1.由两个内角角平分线变成一内角一外角角平分线,再变成两个外角的角平分线,难度逐步上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此题及其变式为所学知识应用加深题,把两个角的度数和看成一个整体,让学生体会整体思想。

3. 此题再次让学生体验几何推理题的书写格式,提高学生对几何的认识。

(5)课堂小结
1.两点知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

2.几个思想:分类,转化,类比,整体
3.一种能力: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四、教学工具:纸片,多媒体,黑板,学案
五、板书设计
课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性质,图形语言,几何语言
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性质,图形语言,几何语言
例1的具体过程,例2的具体过程。

思想
六、作业布置。

1.作业本《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2.挑选每课一练分层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3.知识提升
这就是我对于这节课的主要构思,主要还是通过复习、折纸、画折痕和反思让学生体会概念中的内涵,在概念得到的过程上有自己的一点想法,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折,画,用文字概括,用几何语言说明。

本节课非常注重三种语言的转化,为刚步入几何大门的学生把好方向。

通过练习也让学生体验本节课对今后整个几何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各位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