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导学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案
学生阅读课本15页,初步了解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或其它假设,讨论交流后形成共识,得出实验结论。
观察课本第16页图片,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课本17页,小组讨论、归纳并总结生物对环境常见的几种适应方式: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
归纳小结主要知识点。
做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因素
水
温度
非生物因素湿度
空气
土壤
生态因素捕食
竞争
生物因素共栖
互助
寄生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二)
主备人
罗溢华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列记录实测数据”“用曲线图表达实验结果”等实验步骤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用投影仪展示相对湿度的曲线图,同时汇报测量校园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情况。
地点
项目
不同植被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讨论:
①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
②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
③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
师生共同总结:绿色植物对环境起着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
进一步引导:我们要提倡植树造林和绿化大地,创建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利的和不利的),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讨论:
蚯蚓对它生活的环境有哪些影响?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案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背景分析本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更受到环境的影响。
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这一重要概念的重要章节,也是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这一重要概念的重要部分。
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建构了“生物的多样性使自然界生机勃勃”、“生物的特征和共性。
”等相关概念。
学生在生活中对环境影响生物的方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但不能准确表述环境是如何影响生物,生物是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的,也不能准确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本节课要帮助学生运用图片或视频、通过大量的生物对环境造成的有益和不利影响的实例,从而认识到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初步建立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这一基本生物学观点。
构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一重要概念。
并进一步理解“无休止地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灭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一重要概念。
二、重要概念《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在“生物与环境”主题部分,建议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
本节课的重要概念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无休止地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灭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以上重要概念的建构,涉及到以下三条主要的次位概念以及支撑每条次位概念理解的事实性知识,具体如下:A、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更受到环境的影响。
A1 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性。
A2 环境中有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的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A3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A4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B、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公开课导学案(七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第1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知识目标1.概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3.举例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二、教学重点:1、区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举例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三、教学难点:举例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四、自主学习(14-19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包括哪两个方面?(内涵)3、生物适应环境、影响和改变环境的例子分别有哪些?五、巩固练习1、蚂蚁一起搬东西,这说明了()A、种内互助B、寄生关系C、斗争关系D、竞争关系2、“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空气B温度C草D水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哪种关系?()A竞争B合作C寄生D捕食5、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营养B温度C土壤D水分6、下列现象,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分别是:(1)苹果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2)阳面山坡的小麦比阴面山坡的长得好()(3)荒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A、阳光B、温度C、水7、分析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1)蛇和鼠的关系()(2)蛔虫和人之间的关系()(3)蜜蜂的群居生活()(4)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之间的关系()A、竞争B、捕食C、寄生D、互助。
第一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导学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校训:自主、创新、爱众、报国
固安县第六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备课时间:2020年9月11日年级:七年级设计教师:审核教师: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影响
2.探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3.举例说明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1.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3.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难点1. 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2. 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导学流程
一、创境启思
大屏幕展示大雁南飞,蛇冬眠,影响小麦生长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之所以
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分别是受哪些因素影响的?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补充修改。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点: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_____________。
2.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____________。
3.生物_____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环境。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____。
6.7.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捕食关系、互惠互利关系、竞争关系等,最普遍的是_______________关系。
8.在_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__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①形态上:保护色(北极熊)、警戒色(毒箭蛙)、拟态(竹节虫)②结构上:有翅(昆虫)、鳍(鱼)、足(多数动物)等③习性上:冬眠(青蛙,蛇)、休眠(落叶乔木)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____________,反过来也会____________环境。
2.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对环境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绿色植物调节气候的作用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其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____________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5.作为生物圈中有特殊地位的人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_____________!6.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休止地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________!达标检测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水B.土壤C.空气D.温度2.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C.蚯蚓改良土壤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的寄生关系D.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4.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温度和水C.植物D.土壤和空气5.鼠妇俗称潮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七年级上册生物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获奖说课导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影响》导学案一、学习目的1、完成探究活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2、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1二、学习过程1、引入新课: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自主学习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曙度和湿度。
1、看多媒体图片2、填实测记录表讨论:①为什么测不同地点,干湿计放置位置不同?植物蒸腾失水是通过叶片完成,草地和灌木丛,要放在接近叶片的部位,裸地不需要。
②为什么要测3个地点取平均值?减少误差③三个地点,哪一个起对照作用?讨论:绿色植物对环境起什么作用?降低温度,增加湿度。
3、举例说明:(1)生物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2)生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阐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小结课堂自测:1、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C.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在大自然,生物适应环境。
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4、 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
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阳光B. 温度C. 气体D. 盐度5.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
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阳光充足B.阴暗潮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北师大版七上第一章第2节 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导学案(含答案)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难点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三、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二)自主学习活动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讨论: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助:企鹅孵卵竞争:梅花鹿在交配时捕食:狮捕与班马共栖:海葵与蟹寄生:蛔虫与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壁虎、北极熊拟态:竹节虫警戒色:胡蜂、河豚、夹竹桃答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多种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活动2: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讨论:1.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3.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答案:1.不同的地点湿、温度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空间也有微小的变化为取得准确的数值多采取各个地点数值的平均值以求准确客观还可以更好掌握变化点,以利于调控和观察.放置不同的位置正是这个原因,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采集实际数据。
2.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可减少实验误差。
3.在选择的裸地、草坪和灌木丛三个地方,只有裸地没有植物.其它两个地方都有植物.所以在三个地方起对照作用的是裸地。
(三)课外阅读植物品种最多的国家我国的有花植物,大约有30000种。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一课时)(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根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指导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2)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充分准备,课题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记录结果,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的成果展示、汇报、提高,课后实验探究的延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的分工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感与团队精神;(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在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教师要以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为学生实验、探究营造宽松、某某、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X扬与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和有责任感的人,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课前,学生自愿分成8个探究实验小组,组员有分工,共同商定本组的探究课题并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研究设计完成实验探究,做好记录,以备课堂上汇报展示。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协调,将能力稍差的学生平均安排在各小组。
课堂上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设计一个小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点明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成果展示汇报,其他组同学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形成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在学生们互动、展示、交流、质疑的过程中,使实验设计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增强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敢于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师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适当点拨,调控时间的进程。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以“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这一活动为核心,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认真组织活动,以及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生物学观点。
地位和作用:本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所以该节在本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的概念;(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㈡、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初步尝试探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认同团结协作精神;(2)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养成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重点: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概念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㈡、本节的教学难点: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汇报以及设计另外的方案来探究其他非生物因素对霉菌的影响。
五、学情分析:同学们对实验探究还没有接触,本节可为下一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奠定基础。
学生们在小学的时候没接触过生物学科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优质课导学案
七年级 生物学导学案 第 课时 编案教师: 审核: 审批: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第一章 认识生命第2节 生物与环境对相互影响(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对相互关系。
2、掌握实验设计时需要满足的原则。
【重点】1、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2、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难点】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用5分钟时间回顾第一课时所学习内容,完成“预习案”。
研读教材时,找出疑难问题并在“我的疑惑”栏做好记载,以备课上谈论解决;2、探究活动:(教师引导)(1)用10分钟,探究活动“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达成统一意见,再用5分钟在全班交流;(2)用10分钟探究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对空气温度和湿度”,达成统一意见,老师做最后总结综述。
4、认真思考,独立完成“检测案”, 教师评阅,反馈信息。
预习案【自主预习】1、非生物因素包括: 、 、 、 、土壤、湿度等。
2、暴雨之后蚯蚓从土壤中钻出来是受 这个非生物因素对影响;“春兰秋菊”这一现象是受 这个因素对影响;“南橘北枳”是受 因素的影响。
3、生物在形态上对环境产生了各种各样对适应,典型对三种适应方式是 、 、 。
4、生物对生存和发展不仅受 对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 。
5、植物对环境有 温度和 湿度的作用。
6、生物对环境对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好的方面,如蚯蚓能 ;森林能 、 也有不好的方面,如蚊蝇会 ,一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会导致 等。
7、生物对生存离不开 ,环境对生物对影响有 之分,存活下来对生物更能 环境, 与 是统一对有机整体。
【预习自测】( )1、仙人掌原产沙漠,进化过程中叶子演化成“刺”,以保证体内储存有足够的 A 、氧气 B 、无机盐 C 、二氧化碳 D 、水( )2、小华发现妈妈买对橘子放在厨房的暖气旁,很快腐烂而无法食用,她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你认为她研究的方向应是哪个因素对橘子腐烂对影响A 、温度B 、空气C 、水分D 、阳光( )3、农民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主要是为农作物对生长提供了哪种基本对条件A 、水B 、氧气C 、阳光D 、生存空间( )4、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对影响的一项是A 、蚁穴溃堤B 、森林进化空气C 、朝蝇暮蚊D 、植物可增加空气的湿度( )5、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对影响”的实验中,预期实验结果为A 、裸地湿度>草地湿度>灌木丛湿度B 、裸地湿度<草地湿度<灌木丛湿度C 、裸地湿度=草地湿度=灌木丛湿度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点一】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对影响议一议:(1)实验开始时面包片为什么要在空气中暴露30min ? (2)实验中用于探究温度或湿度对霉菌生长对影响分别是哪两组装置,为什么要 这样设置?第3页/共4页【探究点二】测量不同植被环境对空气温度和湿度议一议:(1)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对位置不同?(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对平均值?(3)3个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个数据起着对照作用?为什么?检测案()1、杨树叶片散失水分有利于根对水分对吸收,同时又把大量对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对湿度。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北师大版(范文模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北师大版(范文模版)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北师大版(范文模版)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和测量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环境对生物界和人类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
探究实验活动和测量活动。
2、难点组织好两次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与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本身要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大家思考一下,生物进行新陈代谢时,会与外界发生哪些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就是生物的生存空间,生物时刻都在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生物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也会适应并影响环境。
2、展示图片或影视资料,印证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引入本节活动。
3、介绍霉菌的培养方法,或请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介绍。
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情况下馒头等食品容易生霉,哪些食品容易生霉?4、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对外界环境的关键因素做出假设,强调“变量”、“对照实验”、“单因素”等概念,指出本研究先只研究湿度,即湿润的环境下,食品容易生霉。
5、实验设计指导学生根据课本设计实验方案,可以根据情况布置学生兴趣小组在课后设计并实施对温度这个因素的相关研究。
6、实施实验。
指导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探究实验。
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学生发言后对该探究活动作补充说明。
7、分析讨论。
待小组分析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鼓励提出不同意见。
8、实验结论。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优秀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导学案第1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二)授课人学习目标:1、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说出破坏生物因素导致环境恶化的生活实例,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方法实验观察法和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结生物生活在环境中,要受到和两种因素的影响,前者包括、温度、和等,后者主要是指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生物之间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自主学习1环境中的湿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它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_________与_________的百分比。
2.陆生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对环境的一种( )A.适应B.竞争C.影响D.反应3.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D.蚂蚁搬家4.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A.都能适应环境B.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C.都能生长和繁殖D.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5.被称为“地球的肾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三、课堂探究1、“地下的耕耘者”是指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2、.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谈谈这样做的道理。
四、.小结总结本节教学内容:五、拓展延伸1.松树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松树的根都能够分泌出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导学案 北师大版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习目标】1、说出环境影响生物的因素2、描述在环境的影响下,生物表现出的对环境的适应现象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4、理解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重难点】重点:环境影响生物的因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比比你的自学能力!1、生物的和统称为环境。
2、生物能环境,也能和环境。
3、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这种因素区分为因素和因素。
4、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属于因素。
5、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模块二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1、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2、生物的生活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如:馒头上霉菌的生长,受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动物的习性(如朝蝇暮蚊等),主要是受这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花在不同季节开放,也主要是受这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既可以是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之间,说出以下生物之间的影响:(1)同种生物间: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相互斗争。
例如:企鹅群体孵卵属于关系。
交配季节,雄梅花鹿因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属于关系。
(2)不同种生物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复杂,可以是互惠互利,也可以是最普遍的捕食关系。
例如:蟹与海葵属于关系。
狮子捕食斑马属于关系。
4、在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如:竹节虫与竹枝非常相似;变色龙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也非常接近;毒箭蛙等生物其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食者难忘的预警信号。
这些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二)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1、“地下的耕耘者”是指哪种动物? 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这说明了生物能和环境。
此外,森林净化空气;蝗虫啃食庄稼;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这也反应了生物能和环境。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导学案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填空题1、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要受到的影响。
生物既能环境,也能和环境。
2、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它又可分为和。
3、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4、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兔子吃草,兔子和草彼此间互为。
5、在和共同作用下,使生物对环境形成多种多样的适应。
6、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适应;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选择题1、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A、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C、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索D、以上都不是2、引起蛙冬眠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水分B、温度C、空气D、光照3、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温度属于()A、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在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会爬出地面,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A、光B、温度C、空气D、以上都是5、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蚂蚁一起向一只大型昆虫进攻,捕猎成功后一起把它搬运到巢穴中,蚂蚁间的关系属于()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共生关系6、麦田里杂草与小麦的关系是()A、互助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捕食关系7、农田中青蛙和蟾蜍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B、竞争关系C、合作关系D、互助关系8、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问的关系()A、捕食关系B、竞争关系C、合作关系D、共生关系9、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一现象说明;森林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说明。
()()A、生物离不开环境B、生物影响着环境C、生物适应着环境D、三者都不对10、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修改假设B、修改实验数据C、重新进行实验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1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相同三、判断题1、影响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分布的因素称为非生物因素。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针对学生在随堂测试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
针对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环境的类型等知识,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初步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大部分学生具备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但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如鸟类的迁徙、植物的抗寒性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4.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典型的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例子,如沙漠植物、极地动物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研究热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二)(北师大版七年级上).doc
教师质疑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引言
教师提出目的要求
学生准备材料用具
学生进行实验
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引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实施之前教师应作好:
1、培训组长正确使用干湿计
2、组织全班学生探讨“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不做评价,引起学生思考和重视。
提示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
提示学生作好实验启示
地点
教师要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
提 高 与 发 展
教 学 反 思
赤潮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项目
不同植被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实测3次记录干球温度值和湿球温度值。
3、每个实测地点每次要测量3个数据,间隔时间8分,取3个数据的平均值记录在表格中。
4、实测是要防止阳光直射干湿计。测量裸地和草坪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测量灌木丛的空气间谍和湿度时,干湿计应悬挂在枝叶茂密的位置。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新教材的生物学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而这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圈主导者是:生物。
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一定的适应性。
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也独具特色,首先,通过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生动形象的实验描述了生物与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符合初一新生的认识水平,达到了过目不忘的效果。
其次,每一环节的讲解都配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相关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的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理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
2、探究实验: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3、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师准备:(1)课下做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对照实验的条件;(2)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授课直观、形象。
2、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内容并查阅资料;(2)根据书上内容分组做实验;【情景引入】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农田中小麦的生长呢?生:(踊跃发言)有阳光、水分、温度、土壤,还有空气。
师:回答得很好,但还不全面。
考虑一下小麦周围环境中还有哪些因素?比如某些生物也会影响到小麦的生长,谁来补充?生:(各抒己见)那么农田中的杂草,土壤中的蚯蚓,小麦植株上的害虫,与小麦套种的玉米都能影响小麦的生长啦!师:对。
我们知道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生存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也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那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1.2《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导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生物编号:SW-16-9雷州六中生物整合导学案(学生版)编稿人:审稿人:使用人:初一年级班别:姓名:组名:一、课题:§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二、学习目标:1、知道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它可分为哪两类;2、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重点);3、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难点);4、认识对照实验,尝试探究实验的变量(难)一、课型和课时:新授课课时四、学习内容及程序:预习案:1、请阅读14~17页,回答(1)环境:生物的。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理、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其中生态因素又分为因素和因素。
(3)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4)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1):如企鹅喂食(2):如稻和杂草争夺营养(3):如蛔虫在人体小肠内生活(4):如梅花鹿求偶争斗(5):如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6):狮子捕杀斑马以上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包括:(填序号);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填序号)2、请阅读17~18页,回答下题: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的影响,同时,生物生物能够环境,也能够和改变环境。
探究案1、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除了温度外,你还能找出哪些非生物因素吗?2、课本P17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若探究的是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则你提出的问题是?做出的假设是。
不同植被(如草坪、灌木丛等)对环境都有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3、在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中,将一组实验装置放在低温下,将另一组实验装置放在正常的室温下,这两组实验的其他条件应该,这两组实验就形成了,低温和室温就是一组,实验中的变量就是,放在正常室温下的那一组可以叫组,放在低温下的那一组可以叫组。
4、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把条件改为“温暖潮湿”和“低温干燥”可以吗?说出你的理由:训练案1、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影响仙人掌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空气C温度D土壤2、树叶一般叶片正面比背面绿色深,这是因为哪种因素对树叶造成的影响?()A光B水分C空气D温度3、“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案设计
1、选取的材料应湿润,营养物质丰富。
2、实验中只探究一个可变因素的作用,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这一个因素来观察该因素与被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
3、作好记录。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组观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整理笔记。
学生观看,听老师讲解。
学生讨论、回答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的概念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
土壤等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互惠互利;捕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什么叫生态系统?
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呢?
学生思考
生态因素
同学们请考虑一个问题:鱼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环境下生长情况良好?在什么情况下生命又会受到危险呢?
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我们通过探究实验来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看书P14进行小组组讨论,根据实验步骤,设计出你组的实验方案,课后按照方案,实施实验,下节课进行交流。(学生讨论。。。。。)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非生物因素》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
教学重点: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思考、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学习目标】1、说出环境影响生物的因素
2、描述在环境的影响下,生物表现出的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理解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环境影响生物的因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比比你的自学能力!
1、生物的和统称为环境。
2、生物能环境,也能和环境。
3、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这种因素
区分为因素和因素。
4、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属于因素。
5、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模块二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2、生物的生活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如:馒头上霉菌的生长,受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动物的习性(如朝蝇暮蚊等),主要是受这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花在不同季节开放,也主要是受这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既可以是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之间,
说出以下生物之间的影响:
(1)同种生物间:
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相互斗争。
例如:企鹅群体孵卵属于关系。
交配季节,雄梅花鹿因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属于关系。
(2)不同种生物间: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复杂,可以是互惠互利,也可以是最普遍的捕食关系。
例如:
蟹与海葵属于关系。
狮子捕食斑马属于关系。
4、在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如:竹节虫与竹枝非常相似;变色龙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也非常接近;毒箭蛙等生物其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食者难忘的预警信号。
这些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二)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1、“地下的耕耘者”是指哪种动物? 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这说明了生物能和环境。
此外,森林净化空气;蝗虫啃食庄稼;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这也反应了生物能和环境。
由此可见,环境能
生物;生物能和环境。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模块三形成提升:试一试,你一定能过关!
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2、山坡阳面的玉米生长情况比阴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
A、空气新鲜
B、温度高
C、阳光充足
D、水分多
3、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造成这
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水B、空气C、温度D、土壤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4、下列不属于
...
A、蚯蚓改良土壤B、森林净化空气
C、沙漠变绿洲D、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
5、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
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
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条件决定人口数量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7、判断题
(1)企鹅互相喂食,表现出的是合作互助关系。
()(2)枯叶蝶很像一片枯萎的叶子,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适应。
()(3)不同种类的生物既有可能互相争斗,也有可能互惠互利。
()(4)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侯的现象主要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模块四小结反思
1、本课知识:环境影响生物的因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本课易(混)错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本课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