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小故事
博弈论
海盗分赃
假设这5个海盗都贪婪成性、残忍无比、绝顶聪明而又一诺千 金,都想自己得到最多,都想看到别人死去而自己存活。 请问,最后的分配结果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1号分配,依次是:97,0,1,0,2或者是: 97,0,1,2,0。
分配方案 1 2 3 4 1号 2号 97 0 98 3号 1 0 99 4号 5号
四、创新营销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首先,创新营销观念,这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 举个例子:《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
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这部糟糕的 电影,却取得了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 亿元的票房,而同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 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 新。《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 制造新闻。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 公关,位列同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英雄》所获得空前成功, 也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0(2) 2(0) 1(2) 1(0) 0 100 1 0
海盗分赃
这个需要倒着来分析,先说4、5号。如果仅仅剩下这两人。4 号肯定选择100:0这个提案,因为即使5号不同意,按照规则,4号 自己同意自己的提案,也算达到半数,所以,5号看似被动,其实 非常主动,因为他可以冷眼旁观前三个人的提案,根据是否对自己 有利的原则来选择是否同意。也就是说,5号肯定不会等到4号来表 决,他必须支持前三个提案中,给自己最多的一个提案,因为到了 4号提案的时候,他肯定什么也得不到。 可以推导到3号,如果3号选择给自己99个,4号0个,5号1个, 那么5号就不得不同意了,因为这样他至少能得到一个,比最后由4 号提案,他什么都得不到强。也就是说,轮到3号提案,他肯定是 提交99:0:1这个提案。那么也就是说,如果轮到3号选择,4号肯 定什么都得不到,那么4号最清楚,他要在前二个提案里,选择一 个给自己最多的提案。
博弈论故事及解析
博弈论故事及解析
故事: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两个年轻人,小明和小强。
他们都是村里的聪明人,经常一起玩一个叫做“智者游戏”的游戏。
这个游戏是这样的:两人轮流在一块木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每次只能写一个字,不能涂改。
如果最后木板上写满了名字,那么最后一个字的人就是胜者。
小明和小强都非常喜欢这个游戏,每次玩都充满了紧张和刺激。
有一天,他们决定玩一场大的比赛,决定谁能赢得整个村庄的荣誉。
比赛开始了,小明先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小强开始思考,他知道自己必须写在小明后面,否则就会输。
小强想了想,决定写下“明”字。
这样,木板上就写成了“小明明”。
轮到小明思考了,他知道如果自己再写下“明”字,那么木板上的名字就会变成“小明明明”,这样小强就会输。
但是小明也想到了一个妙招,他决定写下“强”字。
这样,木板上的名字就变成了“小明明明强”。
小强看到这个情况,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赢了。
他很沮丧,但是也承认了小明的胜利。
解析:
这个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论例子。
在这个游戏中,每个玩家都必须考虑对手的策略,然后做出最优的选择。
在这个故事中,小明和小强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策略思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博弈论不仅仅是一种数学理论,它也可以用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小明和小强一样,不断地思考和判断,才能做出最优的选择。
博弈论-入门
人接受了这五十万,其中的一个人说:“自己没有钱
,父母苦了一辈子了,临老了生病没钱医治,为了父
母,放弃了爱情吧。”
男人接着开出了第三个价格“500万!”
现场更静了,男人的第一个动作都是看身边的女
人,也许是在权衡什么。一半的男人沉默了,另一半
的男人怯生生的说:“我要爱情。”身边的女友也有
点呆住了,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如果一个男人肯
去年七八月间,陈某儿子与赖某离婚;同年9月17日,陈某也 与王某办理了事实婚姻的离婚手续。仅仅四天后,陈某就与原 儿媳赖某登记结婚。结婚当天,他就向高新区公安分局户籍管 理部门申请办理儿媳、孙女的户籍迁移,欲将她们的户口迁到 上王村。工作人员将陈某的申请材料退了回来,口头告知他说 ,要迁户口,需先取得所在村委会的同意,并开具证明。
博弈 game—— “下棋”、“玩牌”,赌博和其他许 多智力游戏在内的对抗性游戏、对抗性体育竞 赛。博弈就是策略性的互动决策,通俗的说就 基于交叉效应的有意识的行为互动 交叉效应 参与人意识到交叉效应
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是研究相互依 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 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
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 以貌交者,久之则腻!唯有以心交者,方能永恒!
理性
每个参与人均以获取最大支付为目标 理性内涵:对自己利益完全了解并能完美计算出何种
行动可最大化其利益 理性不意味着:
参与人自私 着眼于短期利益 与其他参与人有相同价值体系
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砝码太低; 女人无所谓忠贞,忠贞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
2
田忌策略:
结 果:
谋士孙膑 策略: 结 果:
博弈论经典例子(27)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有许多应用,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占有更多资源者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
“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博弈论模型。
笼子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笼子很长,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
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份的猪食进槽,但是按按钮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猪食。
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按按钮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
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呼啦啦吃到9份,小猪只能吃到1份。
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份,小猪吃到3份。
如果小猪先到,小猪司以吃到4份,而大猪吃到6份。
“智猪博弈”的具体情况如下:如果两只猪同时按按钮,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份,得益5份。
小猪吃进3份,实得1份;如果大猪按按钮后跑向食槽,这时小猪抢先,吃进4份,实得4份,大猪吃进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猪等待,小猪按按钮,大猪先吃,吃进9份,得益9份,小猪吃进l 份,但是付出了2份,实得-l份;如果双方都懒得动,所得都是0。
比较以上数字,我们知道“等待”是小猪的优势策略,“按按钮”是小猪的劣势策略。
现在来看大猪。
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1份不得;按按钮,得到4份。
所以“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注意,是现在才变成劣势策略)。
因此就得到“智猪博弈”的结局: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的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会不知疲倦地奔忙于按钮和食槽之间,小猪只是坐享其成地等待,每次都是大猪去按按,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
“智猪博弈”有许多应用,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占有更多资源者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
欧佩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成员的生产能力各不相同。
沙特阿拉伯的生产能力远远超出共他成员。
同属一个同盟的大成员和小成员,他们的作弊激励是不是一样大?为了简化这个问题,我们只看一个小成员,即科威特。
假定在合作的情况下,科威特应该每天生产100万桶石油,沙特阿拉伯则生产400万桶。
囚徒困境 博弈论
囚徒困境博弈论话说啊,有这么一个经典的博弈论小故事,咱们老百姓听了都能琢磨出味儿来,那就是“囚徒困境”。
这故事啊,讲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科学实验,而是两个哥们儿,咱们就叫他们阿明和阿强吧,一不小心犯了事儿,被警察给逮住了。
警察把他们分开审问,想套出点啥来,这时候,阿明和阿强就面临了一个难题,咱们慢慢道来。
阿明和阿强被关在两个屋子里,谁也瞧不见谁,也听不见对方说啥。
警察跟他们说:“嘿,你俩要是都一口咬定自己没错儿,啥也不知道,那咱们也没辙,顶多给你们判个轻罪,坐几年牢就出去了。
但是呢,要是你们当中有一个人招了,另一个人还硬扛着,那招了的这位呢,就能立马放出去,啥事儿没有;硬扛的那位呢,可就得把牢底坐穿了。
”这一下,阿明和阿强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阿明想:“阿强这小子,平时看着挺讲义气,可到了这节骨眼儿上,谁知道他会不会为了自己出去,把我卖了?”阿强呢,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阿明这小子,聪明着呢,他肯定也在琢磨我怎么想。
万一我硬扛着,他招了,那我可就完蛋了。
”这就叫囚徒困境,为啥呢?因为两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我斗不过你,你也斗不过我,但咱俩都不肯让步”的僵局。
你说阿明和阿强想不想合作?当然想啊!都想对方别招,自己也别招,这样都能少判几年。
可问题是,他们不敢信对方,因为只要有一方动了私心,另一方就得吃大亏。
这时候,阿明和阿强就开始在心里盘算开了。
阿明琢磨着:“要是阿强是个真汉子,咱俩一起扛,那几年后还能一起喝酒。
可万一他不是呢?我这辈子就毁了。
”阿强也是这么想:“阿明要是个靠得住的兄弟,咱俩一起出去,以后还能混。
但他要是把我卖了,我这辈子可就完了。
”最后,这俩哥们儿很可能都会选择招供,为啥?因为他们都觉得,与其冒着被对方出卖的风险,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至少能保住一条命。
这样一来,两个人都招了,结果反倒是都不太好。
本来嘛,要是他们都能信任对方,一起扛下来,可能过几年就出来了,还能继续当兄弟。
可这一招供,好了,俩人都得在牢里多待几年,说不定出来以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梗概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梗概渔夫和魔鬼是一则古老的寓言,讲述了一个渔夫与一只魔鬼的博弈。
这个故事一般被解释为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与自我牺牲之间的不同博弈。
据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日落时分的海边小渔村里。
渔夫正在悠闲地从海边捕鱼,并带回家供他的家人享用。
这时,他被一只魔鬼发现了,这只魔鬼带着礼物出现在他面前,并向他提出了一个交易:如果渔夫能把它带到渔夫所住的城市,那么魔鬼就会给他无穷无尽的金币。
但是,如果他不能实现交易,那么魔鬼将让他付出代价。
渔夫想了一想,很快就同意了这个交易。
魔鬼登上了带有船桨的小船,然后渔夫开始划船。
但是,当他不断划船时,他发现魔鬼向他提出了另一个奇怪的要求。
魔鬼告诉渔夫,如果他再划两分钟,那么魔鬼就会翻船,让他的小船下沉。
渔夫惨叫着,指责魔鬼不守信用,但是魔鬼并不在乎。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等待着某个他看起来已经预料到的结局。
最后,当他们到达城市时,魔鬼换回了他的礼物,并走而不回头。
渔夫自己回家了,一边思考这个奇怪的交易的结果,一边怀疑自己的决定没有作出最好的决策。
但是他很快意识到他的原始的想法是对的,他将回到他的和平生活,让他的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与此同时,魔鬼和这个故事的反派之一则离开了故事,也让我们反思了一些深层次的道德问题。
这个故事的含义在于提示我们,必须保持对自己的欲望和贪婪的抵制,成为更优秀的人并富有真正的意义。
而当我们选择投入时间与精力来满足欲望时,我们实际上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机会。
我们的欲望和贪婪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我们内在的缺点,最后可能会导致我们最终以比开始更糟糕的状态结束。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应该轻信外界的物质诱惑,而应该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毅力。
生活中的博弈论案例
生活中的博弈论案例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博弈,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交往,还是组织之间的竞争,博弈论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博弈论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博弈论,还能够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博弈。
在商场里,经常会看到各种打折促销活动,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常常会使用各种策略来吸引顾客。
而消费者在购物时,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购买。
这就是一个 typic 的博弈论案例。
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制约的,商家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消费者则希望以最小的花费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双方在这场博弈中需要不断权衡利益,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其次,我们可以看看工作中的竞争博弈。
在职场上,同事之间常常会面临竞争,无论是在晋升、加薪还是项目分配上。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但资源和机会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大家在竞争中做出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竞争的本质,以及如何在竞争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不断地分析和权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策略,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再次,我们可以看看人际关系中的博弈。
人际关系中常常会存在着各种利益的冲突和博弈。
无论是家庭关系、友情关系还是爱情关系,都需要双方不断地协调和妥协。
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权衡和取舍,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综上所述,博弈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通过理解博弈论,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更好地把握机遇,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善用博弈论的原理,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博弈论背道而驰案例
博弈论背道而驰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博弈论背道而驰案例的小故事:
古时候一位农民得罪了当地一位奸商,被其陷害关入死牢。
当地有这样一条法律,当一个人被判死刑时有一次抓阄的机会,但只有生死两签。
农民抓到死签后,向典狱长哀求给他一点水喝,当他喝完水后却倒在地上。
狱卒以为他死了,就把他的尸体扔出了死牢。
农民却因此而获救,原来他在抓阄前偷偷把两张纸条都换成了死签,因此无论抽到哪一张都是死签。
这个故事展示了博弈论中反向思维的智慧,即在困境中反其道而行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博弈论故事集
博弈论博弈论--这是一个热得烫手的概念。
它不仅仅存在于数学的运筹学中,也正在经济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频频授予博弈论研究者),但如果你认为博弈论的应用领域仅限于此的话,那你就大错了。
实际上,博弈论甚至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工作中,你在和上司博弈,也在和下属博弈,你也同样会跟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博弈;而要开展业务,你更是在和你的客户以及竞争对手博弈。
在生活中,博弈仍然无处不在。
博弈论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和全新的思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包罗·萨缪尔逊如是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个有价值的人,你就必须对博弈论有个大致的了解。
也可以这样说,要相赢得生意,不可不学博弈论;要想赢得生活,同样不可不学博弈论。
下面是关于博弈的一些小故事一、囚徒困境两个夜贼,鲍伯(Bob)和艾尔(Al),在行窃现场附近被抓获并被警方隔离拷问。
每个夜贼都必须选择是否坦白和揭发对方。
如果两个贼都不坦白,他们都将被判刑一年。
如果每个贼都坦白并揭发对方,他们都将在监狱中度过10年。
但是,如果一个贼坦白并揭发对方,而另一个贼不坦白,那么与警方合作的贼将被释放而另一个贼将在监狱中度过20年。
在这个例子中的战略是:坦白与不坦白。
赢利(payoff)(实际上是处罚)是判刑。
我们可以用“赢利表(payoff table)”简洁地表达上述信息,这类赢利表已经成为博弈论中很好的标准表达式。
以下是囚徒困境博弈的赢利表。
表2-1艾尔坦白不坦白鲍伯坦白10,100,20不坦白20,01,1这个表的读法是这样的:每个囚犯从两个战略中选择一个。
即,艾尔选择一列,鲍伯选择一行。
每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告诉两个囚犯相应的战略被选择后的结果。
逗号左边的数字表示选择行的人(鲍伯)的赢利,逗号右边的数字表示选择列的人(艾尔)的赢利。
因此(先阅读第一列),如果他们都选择坦白,每人将判刑10年,但是如果艾尔坦白而鲍伯不坦白,鲍伯被判20年而艾尔将被释放。
博弈论的小故事
博弈论的小故事猪圈里啊,住着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这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另一边呢,有个食槽。
要是谁去踩一下踏板,就会有10份猪食落进食槽。
不过呢,踩踏板这事儿可不容易,因为踩完踏板之后,踩踏板的猪得先跑回食槽才能吃到东西,而且跑的过程中还会消耗2份猪食的体力。
大猪啊,那家伙饭量大,吃得多。
小猪呢,饭量小。
我们来看看这两头猪会怎么博弈。
要是大猪去踩踏板,小猪就在食槽边等着,大猪跑回来的时候,小猪已经先吃了不少。
这时候大猪能吃到6份猪食,减去踩踏板消耗的2份,净得4份;小猪就可以吃到4份。
要是小猪去踩踏板呢,大猪在食槽边守着,小猪跑回来的时候,大猪早就吃开了。
大猪能吃到9份,小猪只能吃到1份,再减去踩踏板消耗的2份,小猪就亏了1份。
要是两头猪都不去踩踏板呢,那就都没得吃,得0份。
你猜最后怎么着?小猪可聪明了,它就想啊,我去踩踏板肯定吃亏,所以我就等着,让大猪去踩。
大猪呢,虽然知道小猪的小算盘,但是它也没办法啊,因为它要是也不去踩,就都得饿着。
所以呢,最后就是大猪跑来跑去踩踏板,小猪坐享其成。
这就是智猪博弈啦,在生活里啊,就像有些小公司会跟着大公司的策略走,让大公司先去开拓市场,自己搭个顺风车。
有两个小偷,甲和乙,他们俩一起偷东西被警察抓住了,关在不同的房间里接受审讯。
警察呢,手里证据不是特别足,就想让他们自己招供。
警察就跟他们分别说:“要是你们俩都不招供,那我只能以一个小罪名起诉你们,每人都关1年。
要是你招供了,你的同伙不招供,那你立功了,立马释放,你的同伙就得关10年。
要是你们俩都招供呢,那每人都关5年。
”这甲和乙就开始纠结了。
甲想啊:“要是乙不招供,我招供了我就直接走了,要是乙招供了,我不招供我就得关10年,那我还是招供吧。
”乙呢,也是这么想的。
最后啊,这俩小偷都选择了招供,都被关了5年。
本来他们要是能相互信任,都不招供,每人就只关1年。
但是他们都怕对方背叛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果都选择了对自己看似最有利的招供,却陷入了更糟糕的境地。
身边的博弈——精选推荐
身边的博弈“要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大致的了解。
”――萨缪尔森■关于博弈论假如你正跟恋人用手机通电话,突然信号断了。
这时,你会立即拨电话过去,还是等你的恋人拨电话过来?很显然,你是否应拨电话过去,取决于你的恋人是否会拨过来。
如果你们其中一方要拨,那么另一方最好是等待;如果一方等待,那么另一方就最好是拨过去。
因为如果双方都拨,那么就会出现线路忙;如果双方都等待,那么时间就会在等待中流逝。
这,就是博弈!在一场博弈中,你必须考虑对方的选择以确定你自己的最优选择,而对方也必须考虑你的选择来确定他的最优选择。
你从博弈中得到的――在博弈论中称为赢利(payoffs)――不仅取决于你自己的行动,也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同样,对方从博弈中得到的赢利,不仅取决于对方的行动,也将取决于你所采取的行动。
而你们当中的每一方,都试图尽可能地最大化自己的赢利。
在这场电话博弈中,如果你知道恋人不会拨过来(比如以前断线时就是她在等待电话),那么你的最优行动就是拨过去;当然也可能相反,比如她打给你的电话免费,而你也知道这点,那么你的最优行动就是等待对方拨过来。
总之,你们的行动相互影响又相互依赖。
这正是博弈最本质的特征。
■博弈范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人际之间的博弈互动行为,我们先来看几个小故事。
别人的红包更诱人如果你与对手的行为相互影响,那么你们之间就构成一个博弈局势。
身处博弈之中,你需要运用策略思维来选择行动。
若无策略思维,结果几乎等于失败。
且看下面一个例子。
・故事模型话说一地主家有两个长工――张三和李四。
转眼到了年关,地主给了张三、李四每人一个红包。
两个人都看到自己红包里装的是1000元钱,但不知道对方红包里装的是多少。
这时地主发话了:“你们拿的红包里,每个红包的钱可能是以下两个数字之一:1000元和3000元。
现在你们如果愿意跟对方换红包的话,可以由我来公证,但你们每人要支付100元公证费给我。
”张三心想:假定我跟李四交换红包,若他是1000元,我就相当于亏损100元公证费,这种可能性是50%;若他是3000元,则扣除公证费100元,我还净赚3000-1000-100 =1900元,这种可能性也是50%,所以,我的预期净赚价值是50% x(-100)+50% x 1900=900元。
博弈小故事——精选推荐
警察与小偷警察抓到两个小偷,或者罪犯.对其中一个A说,你有两种选择,坦白或不坦白.但是有三种结果: 1,你坦白,判3年2,你不坦白,那位B,也不坦白,那么你们俩都判1年3,你不坦白,但是那位B坦白了,那么你将被判10年.那么最后会怎样呢?A和B都会选择坦白.因为他们都会担心做10年.那么这个3年是博弈论设计的叫均衡点.如果罪犯都能较配合的坦白,对警方有好处,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
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
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零和游戏原理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博弈论的故事-----强盗如何分金_咸鱼
博弈论的故事-----强盗如何分金_咸鱼博弈论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在自然科学和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强盗分金”是博弈论中的著名问题,而且非常有趣。
题是这样出的:在一座荒岛上,有5个强盗掘出了100块非常珍贵的金币。
他们商定了一个分配金币的规则:首先经过抽签决定每个人的次序,排列成强盗一至五。
然后由强盗一先提出分配方案,经5人表决,如多数人同意,方案就被通过,否则强盗一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
如果强盗一被扔入大海,就由强盗二接着提出分配方案,如多数人同意方案就被通过,否则强盗二也要被扔入大海。
以下依次类推。
假定每个强盗都足够聪明,都能做出理性的选择,那么,强盗一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能够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收益?据说,凡是能在20分钟内解出此题的人,有望在美国赚取8万美元以上的年薪,还有人说这道题其实就是微软公司招聘员工的测试题。
这道题看起来似乎并不严密,但答案实际上非常精确。
前提在于,五名强盗个个工于算计,能够准确地预测分配过程中每一步骤将会发生的变化;而且全都锱铢必较,能多得一块就绝不少得,能得到一块也绝不放弃。
人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强盗一陷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他所做的决定,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
如果他一块都不要,把金币都分给大家,那么他不是个慈善家,就是个胆小鬼,而且谁能确定胆小就能够保住性命?如果他给每人分二十块,那算得上是一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办法,没一点商业头脑,而且对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也不一定心中有数。
要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到头来还得依*精确的推理。
标准答案是:强盗一独得97块金币,不给强盗二,给强盗三1块,给强盗四或强盗五2块。
分配方案可写成(97,0,1,2,0)或(97,0,1,0,2)。
制定这样的方案,胆子可真不小,不怕被大伙扔到海里去?推理过程是这样的:从后向前推,如果强盗一、二、三都喂了鲨鱼,只剩强盗四和五的话,强盗五一定不同意强盗四的方案,让强盗四去喂鲨鱼,自己就可以独吞全部金币,所以,强盗四预见这一结局,不论怎样,惟有支持强盗三才能保命。
博弈论66个经典例子之六
博弈论66个经典例子之六本文介绍了博弈论中的三个经典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囚徒困境,讲述了两个嫌疑犯被警察审讯,面临坦白或抵赖的选择。
尽管最优选择是坦白,但如果两人都抵赖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这个例子反映出了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第二个例子是旅行者困境,讲述了两个旅客索赔花瓶的故事。
为了获取最大赔偿,他们都想尽可能多地写花瓶价格,但最终可能都只写了一两元。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理性的假设下,博弈的结果可能不是最优解。
第三个例子是竞争和劫持,没有明显的格式问题,但内容不太适合在此展开讨论,因此不做更多介绍。
综上所述,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学科。
这些经典例子揭示了人类的理性和非理性,也提醒我们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他人的选择和可能的结果。
费城西区有两家商店,分别是纽约廉价品商店和美国廉价品商店。
这两家商店紧挨着,老板们是死敌,他们一直在进行价格战。
他们出售的商品质量都很好,比如爱尔兰亚麻床单,即使是挑剔的XXX女士也找不出任何瑕疵。
而且这些商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比如床单只需要6.5美元。
每当一家商店在橱窗里贴出这样的告示,顾客们就会等待另一家商店的回应。
果然,大约两个小时后,另一家商店的橱窗里也出现了类似的告示,价格战就这样开始了。
除了在橱窗里贴告示之外,两家商店的老板还会在店外互相对骂,甚至打起了拳脚。
最终,一方的老板会停止争斗,价格也不再下降。
这时,获胜的商家会被人们称为“疯子”,意味着他们赢得了这场价格战。
这时,人们就会涌入获胜的商店,抢购各种商品。
在这个地区,这两家商店的价格战是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的,因此非常有名。
住在附近的人们从他们的争斗中受益匪浅,可以买到各种“精美”的商品。
突然有一天,一家商店的老板去世了,几天后,另一家商店的老板声称要去外地办货,两家商店都停业了。
几个星期后,两家商店都有了新老板。
这些新老板对前任老板的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有一天,他们发现两家商店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并且在两家商店的楼上,两位前任老板住过的套房里有一扇连接两套房子的门。
博弈论经典故事
博弈论经典故事
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
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
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
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狮子与驴的博弈伊索寓言
狮子与驴的博弈伊索寓言寓言概述伊索寓言是一种以动物形象为主要角色的小故事,用来传达一定的道德或生活智慧。
其中,狮子与驴的博弈寓言是一则古老而广为人知的寓言故事,通过描述狮子和驴之间的争斗与合作,来引发人们对博弈、合作和智慧的思考。
寓言正文在一个美丽的森林中,生活着一只强大的狮子和一只勤奋的驴。
狮子以其强大的力量和锋利的牙齿,威震森林,所有动物都对它敬畏有加。
而驴则以其聪明和辛勤劳动而著称,在森林中吃苦耐劳,受到其他动物的尊重。
有一天,狮子与驴之间发生了一次争斗,他们因为争夺森林中宝藏的所有权而产生了矛盾。
狮子认为自己应该独自享受这份财富,因为它认为自己是森林之王。
而驴则主张应该和其他动物共同分享,因为他相信合作和公平对待是正确的选择。
于是,狮子和驴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狮子利用自己的力量和威势来威胁其他动物,迫使它们站在自己这一边。
驴则通过智慧和劝说来说服其他动物加入自己的阵营。
经过一番争斗,狮子最终赢得了大部分动物的支持,而驴只剩下了寥寥几只忠实的朋友。
然而,狮子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胜利。
他的威胁和暴力让其他动物胆怯而服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愿意与狮子合作。
他们对狮子失去了信任,只是因为害怕而暂时屈服。
这让狮子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与此同时,驴没有放弃,他仍然相信通过合作和公平来解决问题是正确的道路。
他与忠实的朋友们一起,用智慧和努力来改善森林中的生活条件。
他们帮助其他动物解决了各种困难,带给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一片和平与安宁。
终于有一天,狮子意识到了他的错误。
他看到驴的成功和其他动物对驴的尊重,决定改变自己的态度。
他找到驴,向他道歉,并希望能够与他一起合作,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森林。
从此之后,狮子和驴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为森林中的动物建立了一个公正、友善和美好的环境。
寓言启示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以强权来压迫其他人,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胜利。
虽然狮子以自己的力量赢得了争斗,但他失去了信任和友谊,最终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生活中的猎鹿博弈案例
生活中的猎鹿博弈案例网友们,上期我们讲了小猪躺倒大猪跑,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期我们讲一讲,不要一个人去战斗,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共赢。
下面给大家讲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脚下住着两户人家,他们的主人靠打猎为生。
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开始他们分别抓一些小动物,例如抓兔子,抓一天可以维持一家人4天的生活。
时间久了觉得没有什么效率,眼看着一些值钱的大动物白白跑掉,例如梅花鹿,要想猎到梅花鹿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后来张三找到李四商量,两人合作猎鹿,这样猎鹿一天可以分别维持一家人10天的生活。
根据这个故事模型,我们用经济学的原理制作一个猎鹿博弈收益矩阵图就是:根据猎鹿博弈收益矩阵图我们可以归纳4种情况:1、张三李四合作,一起猎鹿,每人得益10分。
2、猎人张三抓兔子,猎人李四猎鹿分别得益是4分,0分。
3、猎人张三猎鹿,猎人李四抓兔子分别得益是0分,4分。
4、猎人张三抓兔子,李四抓兔子分别得益是4分,4分。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纳什均衡,共同合作,两人分别得益10分。
分别抓兔子,两人分别得益4分。
这正是猎鹿博弈所要说明的问题,即合作能够带来利益最大化。
如果我们按照能力来分配合作成果,假设张三和李四猎鹿得益为14分,6分,这时他们的合作仍然能够进行。
如果再次改变他们的收益成果,张三和李四猎鹿的得益是17分,3分,这时显然猎人李四从合作中得到的收益还不如单独抓兔子。
合作就成为他的劣势策略,这样双方显然无法合作下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原理,帕累托效率,或者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描述的是一种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状态,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在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下,是没有办法在不让其中一参与资源分配的一方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令另一方获得更大利益的。
换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帕累托改善的余地。
总上所述,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不能充许赢家通吃。
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分配的利益总量是既定的,当一些人分得过多时,别人就肯定很少,那么社会就会出现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马太效应”。
关于 智的民间小故事200
关于智的民间小故事200【引言】在我国的民间故事中,智慧一直是被赞美和传承的价值观。
这些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人们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赢得尊重和成功。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关于智的民间小故事,从中汲取智慧的光芒。
【故事一:智猪博弈】在一个村子里,有两只聪明的小猪。
它们经常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的智慧。
一次,村子里的人们准备了一场特殊的比赛,要求它们在短时间内建好一座桥梁。
一只猪选择了用土堆砌,另一只猪则用木头搭建。
结果,用木头搭建的桥梁更快地完成了,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正确的方法和工具至关重要。
【故事二:智狗守鱼】有一条聪明的狗,发现了一条大鱼躺在河边。
它知道如果直接拖走鱼,会引起鱼的反抗。
于是,狗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先用石头把鱼砸晕,再拖走。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和策略,懂得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
【故事三:智鸟解困】一只小鸟被困在树林中的一个笼子里。
它用嘴巴啄断了笼子的铁丝,终于获得了自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能帮助我们战胜困境,实现目标。
【故事四:智人共赢】在一个部落里,族人之间经常为争夺资源而发生冲突。
一位智者提出,大家应该一起合作,共同开发资源,实现共赢。
最终,部落的人们放弃了争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这个故事强调了智慧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矛盾中的重要作用。
【结尾】这些民间小故事传达了智慧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运用智慧,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勇于面对挑战,与他人共同努力,实现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你追求工作,不是工作追求你
“智猪博弈”:员工是“大猪”,企业是“小猪”
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两只猪在同一个食槽里进食,并且这两头猪都是极具智慧的“智猪”。
猪圈两头距离很远,一头安装了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
踩一下,就会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饲料进槽,但是踩踏板和跑到食槽处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相当于2个单位的饲料。
两头猪都有两个选择:自己去踩踏板或是等待另一头猪去踩踏板。
假如大猪先去踩踏板,它将比小猪后到食槽,除去大猪运动消耗,双方纯得益比大猪/小猪为6∶4,若大猪选择等待,其得益为0;假如小猪先踩踏板,它将比大猪后到食槽,吃到的饲料少,除去运动消耗,双方纯得益比大猪/小猪为9∶(-1),若小猪选择等待,其得益为0;假如两头猪同时踩踏板,双方纯得益比大猪/小猪为5∶1;假如两头猪都选择等待,双方吃不到饲料,双方得益都为0。
在这个博弈中,小猪是具有选择优势的,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最优选择都是等待——行动只会让它白白消耗能量。
而大猪则不同,对它来说,选择行动优于等待。
因此,最佳的方案是大猪行动,小猪等待。
其实员工与企业之间也是一个“智猪博弈”的过程,不过在这里,企业是“小猪”,具有选择优势,而员工是“大猪”,必须不停奔波。
正
如富兰克林所说,是“你追求工作,不是工作追求你”。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员工是“大猪”,企业是“小猪”。
在员工与企业的博弈中,员工有两种选择,努力工作和敷衍工作。
如果员工努力工作,那么企业和自己都受益;如果敷衍工作,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久而久之,不是你选择辞职,就是企业对你不满意而辞退你,你的收益自然大受损失,就如博弈中的“大猪”,只有行动才有收益,不行动则不受益,甚至受损。
企业也有两种选择,要么主动激励员工——这样风险很大,收益为负数,因此,很少有企业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要么选择等待,等待员工行动,如果单个员工不主动积极工作,企业也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收益并不受损,即使员工辞职,也会立刻有人来补充这个岗位,对收益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此,企业具有选择等待的优势,相当于博弈中的“小猪”。
因此,在员工与企业的博弈中,员工是大猪,企业是小猪,企业占据着主动优势。
所以一个聪明的员工应该选择在工作中多付出,为工作付出越多,得到的利益也越多。
否则,受伤害的是员工自己。
在职场上,不仅郭明如此,所有的员工都是这样,不是企业离开你没法运转,而是你离开企业没法生存。
每位员工应该对工作上心,在工作中求进,正如那位新会计一样,做到与企业双赢,才是老板与员工共同期待的美好结果。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对工作作过这样的注解:“工作是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们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
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个舞台上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