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测评4古诗两首_苏教版-文档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
白日放歌须纵酒,
放歌:放声歌唱。 纵:尽情。
白天,我要放声高歌,畅饮美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明丽的春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 景色相伴。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 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
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生 动得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 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
这首诗写出了诗 人毕生的心事和无 限的希望,表达了 他渴望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的强烈的 爱国之情。
1.九州在诗中是指 _________,乃翁是 指 _________。 2.这首诗看出作者 ———————— 的 情怀。 3.作者希望王师_________。 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 答)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 句回答)_____________。 5.《示儿》最能表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被 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 情,表达了诗人浓郁的爱国情感。
想一想
从本诗的“涕泪满衣裳、放歌、纵酒、漫卷诗 书、即从…穿、便下…向”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和家 人流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官兵收复蓟北的喜讯。
初闻涕泪满衣裳。
初闻:刚刚听说。 涕泪:眼泪。
刚刚听到这个消息,便高兴到眼泪打湿了衣裳。
河 北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两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两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第1题【填空题】填空。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从______可以体会出。
你还知道他的诗有______。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找出下列句子中写错的字,在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______ __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背诵《示儿》,并用自己的话填空。
从这首诗中,我们懂得了诗人一生的遗憾是______,他对孩子的嘱咐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解释加横线字词的含义:①闻:______②却看:______③漫: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古诗《示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读古诗《示儿》,用现代文翻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①元知②万事空【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用下列词语造句①家祭②无忘【答案】:【解析】:第13题【默写】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综合题】解释划线的字,并在横线上写出诗句的意思。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4 古诗两首知识点练习第六篇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4 古诗两首知识点练习第六篇➢第1题【单选题】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示儿》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共有四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台湾小朋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国母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______》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我深信:以后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欢迎到我们家乡玩!【答案】:➢第5题【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古诗《示儿》,文学常识填空陆游(1125—1210),字______,号______。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______著名诗人。
【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写的一首______言律诗。
全诗围绕______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______,开头的表现是______。
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______,______。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
襄阳巫峡蓟北洛阳shngxing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难了乱称字 的很,诗子 诗多一圣美 杜 甫 篇反生。。 ,映历杜唐 被百尽甫代 称姓磨生大 为生难逢诗 诗活,安人 史和写史 人 。苦下之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罢遭击朝著字 免投金廷名务 陆 官降国做的观 游 职派、官爱, 。排收,国号 挤复一诗放 ,失生人翁 最地主。, 终,张曾南 被屡抗在宋 (1125—1210)
( 712-770 )
河 北
黄 河
巴峡
蓟北Βιβλιοθήκη 洛阳河 南四 川
巫峡 襄阳
长
江
jì
tì
蓟 北
shāng
涕 泪
xiāng
衣
裳
襄 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金、南宋时期地图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
作品注释
• • • • • • • • • • • 闻:听说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763年被官军收复。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涕泪:因高兴急了而流泪。 却看:再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丝的忧伤。 漫卷:胡乱地卷起。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 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 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 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 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老泪纵横就洒满了衣裳。
• 诗 • 意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愁云一扫,
随意收拾书籍诗篇欣喜若狂。
巫峡
妻子
qī z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4 古诗两首
学习古诗方法-读、知、解、悟 一、读诗句 二、知作者 三、解诗意:先解释字词, 再解释句子 四、悟诗情
生字词学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
•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 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 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 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杜”。 代表作《杜工部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doc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这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教学重点:1、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领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3^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侍圣。
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
(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
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
学生互相纠正字音。
2、提出读不懂的语句。
三、理解诗句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
"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
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再看。
“漫卷”,胡乱卷起。
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耙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六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两首》课课练苏教版
4 古诗两首课前自主梳理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
1. 拼音小关卡。
用“____”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剑外忽传.(chuán zhuàn)收蓟.(jì yì)北(2)初闻涕.(tì dì)泪满衣裳.(shàng shɑng)(3)却看妻子.(zǐzi)愁何在2.名人纪念馆。
课前搜集资料,完成填空。
(1)杜甫,代诗人,人称“”。
字,自称“”,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有《》,存诗首。
(2)陆游,诗人。
字,号,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始终坚持,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军队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其词作量虽不如诗篇巨大,但却和诗一样贯穿了精神,“气吞残虏”。
3.课文蹦蹦床。
《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都是。
但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示儿》是通过表达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表达的。
课堂快乐提升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4.课文传真机。
默写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描写了诗人听到了延续了七年的得到平复的消息后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的思想,被后人称为“”。
诗中“,。
”两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感到喜悦而归心似箭的心情。
5.精彩展示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苏教版六年级(上)《第4课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下列音节不正确的一项是()A.衣裳(shɑnɡ)B.却看妻子(zi)C.乃翁(wēnɡ)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2.照样子,写词语。
(1)白花花(ABB式)(2)悲悲戚戚(AABB式)(3)转来转去(含反义词)。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3.下列不是杜甫的诗句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是()A.七王之乱被平定B.安史之乱被平定C.三藩之乱被平定)5.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的意思是()A.元旦B.本来C.起初6.“乃翁”中“翁”指的是()A.杜甫B.陆游的儿子C.陆游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哪位诗人写的?()A.南宋杜甫B.唐朝杜甫C.南宋陆游四、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8.我会背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9.阅读。
字字皆辛苦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
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写。
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
他风餐露宿,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
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
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
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 2》WORD版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 2》WORD版教案教材解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
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
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
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
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
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
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
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幻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
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测评4古诗两首_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时测评4古诗两首_苏教版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忽传.(chuán zhuàn)蓟.北(jìn jì)涕.泪(tìdì) 漫卷.(juàn juǎn)好.还乡(hǎo hào) 即.从(jìjí)祭.祀(jíjì) 衣裳.(shɑnɡchá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jiājìtìlèi wūxiáluòyánɡxǐyùkuánɡ三、多音字组词。
四、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初闻.涕泪满衣裳。
()A.有名望的。
B.听见。
C.用鼻子嗅。
2.漫.卷诗书喜欲狂。
()A.水过满,向外流。
B.到处都是;遍。
C.不受约束;随便。
3.家祭无忘告乃.翁。
()A.是;就是。
B.于是。
C.你;你的。
五、解释下列词语。
青春:。
万事空:。
但: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定:________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知:____________________。
初:____________________。
涕泪:_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
漫卷: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六、默写古诗。
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课时测评
4 古诗两首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________。
(A.诗题点明了诗的中心 B .以诗歌的主要内容为题 C .以主要事件为诗题)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背景是________。
(A.安史之乱被平定 B .七王之乱被平定 C .十常侍之乱被平定)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________来表达的,《示儿》是通过________来表达的。
(A.怒 B .喜 C .悲)二、正确读音我能选。
即(jí jì) 裳(sh ɑng sāng)欲(yǜ yù) 纵(zòng zhòng)三、多音字组词。
卷⎩⎨⎧juǎn ( )juàn ( ) 传⎩⎨⎧chuán ( )zhuàn ( ) 空⎩⎨⎧kōng ( )kòng ( ) 还⎩⎨⎧huán ( )hái ( ) 四、根据意思填词语。
1.随意地卷起来,指兴奋得不能读书了。
( )2.指全国统一。
( )3.指收复北方。
( )4.这里指南宋的军队。
( )5.你们的父亲。
( )五、判断正误。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仙”。
( )2.《示儿》的作者是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他是我国古代诗人中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
(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
(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诗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 )六、诗句的意思轻松说。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小学语文-有答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4_古诗两首练习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4. 古诗两首练习卷选择题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涕泪(tì dì) 家祭(jì cài)巫峡(wū wù) 洛阳(luò gé)2.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却看妻子愁何在( )A.老婆 B.妻和子,即老婆和子女。
2.青春作伴好还乡( ) A. 年轻的时候B.春天C.岁数 3.死去元知万事空( ) A.同“原”,原来 B. 基本 C. 头、首、始、大 4. 却看妻子愁何在 ( ) A.表转折 B.回头 C. 退还,不接受填空题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生平第一首快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收复河南河北后的________,表达了诗人强烈的________之情。
2.《示儿》是________朝爱国诗人________的绝笔,诗中作者以写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________的无比渴望。
诗中的“中原”指________,“王师”指________,“北定”指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________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________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________________古诗阅读赏析古诗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________九州:________2.作者悲伤的是什么?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跟我学:要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诗歌读懂,然后抓住诗句的关键词进行体会,如本诗我们可以抓住“悲”“九州同”进行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4.这首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书面表达妙笔生花。
小学语文-有答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4_古诗两首练习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4 古诗两首练习卷语言表达1. 照样子,用“________”选出标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正确读音,并用这个音另组一个词。
例:却___妻子愁何在。
(___ kān) ___(1)剑外忽________收蓟北。
(chuán zhuàn)________(2)漫________诗书喜欲狂。
(juàn juǎn)________(3)青春作伴好________乡。
(hái huán)________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
B.因为陆游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C.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主要是因为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示儿》表达情感的相同点是: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
信息匹配选字组成词填入句子中。
(1)[巫坐] 杜甫想象着自己________小船,从巴峡出发,穿过________,最后到达自己的故乡。
(2)[梯涕] 下楼时,妹妹不小心从________上摔下来,哭得一把________一把泪。
古诗阅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古诗练习。
闻宫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下列诗句中标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初闻___泪满衣裳涕:眼泪。
B.却看___愁何在妻子:妻子和儿女。
C.___诗书喜欲狂漫卷:慢慢卷起。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古诗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古诗两首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忽传.(chuán zhuàn)蓟.北(jìn jì)
涕.泪(tìdì) 漫卷.(juàn juǎn)
好.还乡(hǎo hào) 即.从(jìjí)
祭.祀(jíjì) 衣裳.(shɑnɡchá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ājìtìlèi wūxiá
luòyánɡxǐyùkuánɡ
三、多音字组词。
四、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1.初闻.涕泪满衣裳。
( )
A.有名望的。
B.听见。
C.用鼻子嗅。
2.漫.卷诗书喜欲狂。
( )
A.水过满,向外流。
B.到处都是;遍。
C.不受约束;随便。
3.家祭无忘告乃.翁。
( )
A.是;就是。
B.于是。
C.你;你的。
五、解释下列词语。
青春:。
万事空:。
但: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定:________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知:____________________。
初:____________________。
涕泪:_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
漫卷: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
六、默写古诗。
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诗,他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被后人称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喜欲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喜欲狂”的心情,这种行为表现了诗人情感。
3.《示儿》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在__________时写的诗,此时他最感到遗憾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想法充分体现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判断正误。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仙”。
( )
2.《示儿》的作者是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他是我国古代诗人中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
( )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 )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诗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 )
读写模块
九、课外阅读。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兵变,次年6月攻进长安。
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
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沦陷的长安,这首诗正作于途中。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恨离别。
1.“烽火”原指烽火台,这里指________,杜甫自号______野老,被称为__________。
2.“家书抵万金”中“书”的意思是( )。
A.书写 B.字体 C.书信
3.读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种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这个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家书抵万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口语交际广场。
你的一个同学说,爱国是那些大人或伟人的事,与我们小孩儿没有关系,你会对他(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chuán jìtìjuǎn hǎo jíjìshɑnɡ
二、略
四、1.B 2.C 3.C
五、略
六、略
七、略
八、1.× 2.√ 3.√ 4.√
九、1.战争少陵诗圣 2.C 3.国家连年战争,城池被敌人攻破,到处是一片荒凉,杂草丛生。
4.对偶拟人诗人对叛军的悲愤,对亲人的思念。
5.在战乱年代亲人的书信是那么的宝贵。
诗人渴望祖国和平安宁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