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课堂教案

合集下载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地貌学课堂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一,地貌及地貌学1,概述固体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因此他可被分成多个规模不等,起伏各异,高低有别的形态单元。

就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形态单元而言,是大陆与海洋的分异。

在大陆上叠加着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次一级的形态单元;而在海洋中又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沟和岛弧等,在大陆的山地中,地表起伏又可被分为冲沟,河谷等小级别的形态单元。

地球表面上这些各种各样的形态单元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貌。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分布,动态规律的科学。

2,地貌与地形的差异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如大陆和海洋,它们与整个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和运动有关,确切的讲,与地壳组成和岩石圈运动相关联;而冲沟和河谷的形成和发展又与气候控制的流水相联系。

因此要研究地貌的成因,演化与分布,仅分析地球表面的起伏,高低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固体地球较深部位的构成和运动规律,固体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圈的运动和气候带展布规律。

所以说,地貌不仅是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而且还包括构成这些起伏的地壳和岩石圈物质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大气和生物过程。

仅研究地球表面起伏的是地形学,这就是地貌与地形的差异所在。

较科学地说,地貌学是研究地貌及其成因,发展和结构的科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1,地貌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2,地貌的形成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但概括地讲,地貌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一是地球的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所谓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引起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火山和地震等。

外力作用是指地壳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形成一系列地表作用过程。

外力作用按外力性质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流水作用,地下水作用,波浪作用,冰川作用,风沙作用。

这些外力作用在地貌形成上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外力作用造成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地理地貌的课程设计

地理地貌的课程设计

地理地貌的课程设计一、引言地理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成、演变和变化的过程及其结果的总称。

了解地理地貌不仅能增加对地球的认知,还对人类社会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个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地貌的形成和演变。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地理地貌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地貌,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

3. 掌握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如侵蚀、堆积、风化等。

4. 培养地图阅读和地形判断的能力。

5.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地理地貌的定义和重要性。

(2)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分布和影响。

(3)地貌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包括侵蚀、堆积、风化等。

(4)地图阅读和地形判断的方法。

(5)地理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地理地貌的知识,并辅以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的理解。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类型的地貌现象,加深对地貌的认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理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团队合作能力。

(4)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地貌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评估方式:(1)考察:组织书面测试,检验学生对地理地貌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地观察报告:要求学生在实地考察后完成观察报告,探讨地貌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3)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科学探究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反馈方式:(1)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2)集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享和总结学习经验。

(3)评价报告:向学生提供评价报告,指出其优点和改进之处,帮助其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共有10个课时,按以下进度安排实施:1. 第1-2课时:介绍地理地貌的定义和重要性。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地貌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地貌学的性质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本章内容: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形态。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特征、地貌的起因、地貌的演化过程、地貌的内部结构和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各方面。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属于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另外,任何一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貌形态的同时,也形成第四纪堆积物。

因此,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常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对象。

(四)地貌学的研究意义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地貌形成的营力主要是两种——内力和外力。

1.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内力指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引起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火山和地震等。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地表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流水和生物等外力所起的作用。

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块体运动等。

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因而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另外,在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不是由单一的外营力起作用,而是由多种外营力组成一定的外力组合同时起作用,这属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高中地貌教案设计模板

高中地貌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常见地貌类型的名称、形成原因和特点。

- 能够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 了解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野外考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地貌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常见地貌类型的名称、形成原因和特点。

- 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难点:- 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

- 地貌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地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教学内容- 常见地貌类型:山岳、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峡谷、海岸、沙漠、冰川等。

- 地貌形成原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等。

- 地貌特点:形态、规模、分布、发育阶段等。

-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交通、农业、水利、旅游等。

3.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地貌现象。

4.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貌形成的过程。

-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5.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组,讨论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引导学生关注地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地貌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地貌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地貌学课堂教案》

《地貌学课堂教案》

《地貌学课堂教案》第一章:地貌学概述1.1 地貌学的定义1.2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2.1 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2.2 地貌形成的作用力2.3 地貌形成的过程和类型第三章:现代地貌过程3.1 河流地貌过程3.2 风力地貌过程3.3 冰川地貌过程3.4 海岸地貌过程第四章:地貌分类和地貌区划4.1 地貌分类的原则和方法4.2 常见的地貌类型4.3 地貌区划的意义和原则4.4 地貌区划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地貌与人类活动5.1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2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5.3 地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六章:河流地貌6.1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6.2 河流侵蚀与沉积作用6.3 常见的河流地貌类型6.4 河流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七章:风力地貌7.1 风力地貌的形成原理7.2 风蚀与风积作用7.3 常见的风力地貌类型7.4 风力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八章:冰川地貌8.1 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8.2 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8.3 常见的冰川地貌类型8.4 冰川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九章:海岸地貌9.1 海岸地貌的形成原理9.2 海岸侵蚀与沉积作用9.3 常见的海岸地貌类型9.4 海岸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十章:地貌学的应用10.1 地貌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10.2 地貌学在环境评估中的应用10.3 地貌学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0.4 地貌学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地貌学概述:重点关注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地貌类型、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二、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重点关注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包括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如地壳运动、侵蚀、沉积、风化等。

地貌形成的过程包括侵蚀、搬运、沉积等环节,这些环节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地貌类型。

三、现代地貌过程:重点关注各种现代地貌过程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初中地理地球的地貌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地貌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地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球地貌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地球地貌的分类2. 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3. 地貌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地貌的多样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展示的是哪些地貌类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地球地貌的分类,包括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

2. 分别阐述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如平原地势平坦,山地坡度较大等。

3. 讲解地貌形成的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因素、流水侵蚀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的地貌特点及形成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貌的多样性和形成原因。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地球地貌类型分布图。

2. 调查所在地区的地貌特点及形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地貌类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地貌形成原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

2. 地球地貌图片。

3. 地壳运动、气候因素等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建议:1. 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地貌学课程设计

地貌学课程设计

地貌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因素及作用过程。

2. 学生能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等。

3. 学生能了解我国主要地貌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地图、图片、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地貌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地貌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地球地貌景观的欣赏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增强学生对我国地貌多样性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怀。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地貌学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貌现象,增强地理学科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貌学基本概念:地貌的定义、分类及形成因素。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貌学概述2. 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因素及作用过程:- 内动力因素: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

- 外动力因素:水流、风力、冰川、生物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貌形成的动力因素3. 不同类型地貌特征及分布:- 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林等。

- 河流地貌:河谷、河曲、三角洲等。

- 冰川地貌:冰斗、U谷、冰碛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貌类型的多样性4. 我国主要地貌类型分布及特点:-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我国地貌类型及分布5. 地貌观察与分析方法:- 实地考察、地图分析、遥感图像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貌研究方法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优秀地貌教案

优秀地貌教案

优秀地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优秀地貌——自然地理课程中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 了解地貌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 掌握不同类型地貌的特征和分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地貌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 不同类型地貌的特征和分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地貌形成原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对不同类型地貌的特征和分布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子白板、投影仪、地貌图片、地图等教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地理课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貌图片,引发学生对地貌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 你们见过哪些地貌?- 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Step 2: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地貌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并解释其中的关键概念。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Step 3: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教师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貌案例,例如喀斯特地貌或沙漠地貌,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地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以下问题:- 这个地貌的特征是什么?- 这个地貌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这个地貌是如何形成的?Step 4: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貌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和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并整理有关地貌类型的信息。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完成一份小组报告,包括地貌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等。

Step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提问。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地貌的多样性和地理知识的应用。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资料或提问,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地貌的相关知识,例如地貌与环境的关系、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地理地貌主题班会教案

地理地貌主题班会教案

地理地貌主题班会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地球的地貌形态和地理特征。

2. 探索地球各大洲的地貌风景。

3. 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2. 播放设备3. 预先准备好的图片和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 老师放映一段关于地貌风景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地理地貌的兴趣。

2. 老师与学生们互动,讨论大家对地貌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二、地貌形态的介绍(1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地貌的定义和分类。

2. 老师使用地球仪或地图,向学生们展示地球上不同地貌形态的分布和特点,如高山、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三、探索地球各大洲的地貌风景(30分钟)1. 按照五大洲的顺序,老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地图,并介绍该洲的地貌特点。

2. 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和讨论,然后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整理各洲的地貌特点和著名地貌风景。

3.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洲的地貌特点和著名地貌风景。

四、地貌风景分享和讨论(30分钟)1. 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洲的地貌风景图片和视频。

2. 学生们观看图片和视频,并对其进行品评和讨论。

讨论的重点可以包括地貌的奇特之处、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值得探索的价值等。

3. 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不同的地貌风景背后,可能存在着哪些自然地理现象和地质过程。

五、总结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们在班会结束前,写下对这堂课的总结和评价。

2. 课堂结束时,老师收集学生们的总结和评价,并予以鼓励和赞许。

教学延伸:1. 观看有关地貌地理的纪录片或电影,拓宽学生们对地貌的认识。

2. 利用实地考察的机会,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的风景和特点。

3. 鼓励学生们进行地理摄影比赛,记录和分享自己发现的地貌美景。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班会课,学生们对地球的地貌形态和地理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生们也增强了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展示和讨论不同洲的地貌风景,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他们对地球的多样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地貌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兴趣,增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如山地、平原、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等。

(2)地貌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2、难点(1)复杂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和分析。

(2)运用地貌学知识解释实际地理现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地貌类型和形成过程的理解。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地貌景观图片,如黄山、桂林山水、黄河三角洲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出地貌学的主题。

2、知识讲解(约 40 分钟)(1)介绍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2)讲解常见的地貌类型,如山地地貌,包括断块山、褶皱山等,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特点。

(3)讲解平原地貌,如冲积平原、湖积平原等,探讨其形成的条件和分布规律。

3、案例分析(约 20 分钟)以长江三峡为例,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包括峡谷、河漫滩、阶地等。

引导学生思考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4、小组讨论(约 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海岸地貌的类型(如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等)和形成机制。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总结(约 10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强调地貌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6、布置作业(约 5 分钟)(1)让学生观察家乡附近的一种地貌,描述其特征并分析可能的形成原因。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2. 掌握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机理3. 认识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地貌学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2. 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构造、岩性、人类活动等3. 地貌作用机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4. 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貌学基本概念、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地貌作用机理及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2. 难点:地貌形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地貌演化过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貌学基本概念、地貌形成因素、地貌作用机理及地貌类型特征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地貌形成与演化过程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地貌实地考察,增强对地貌特征的认识4. 讨论法:分组讨论地貌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2. 讲解地貌学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明确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3. 讲解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介绍气候、构造、岩性、人类活动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4. 讲解地貌作用机理:阐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地貌作用的过程和作用机理5. 介绍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等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6.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地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貌形成与演化过程7.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地貌特征8.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10.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授:评估学生对地貌学基本概念、地貌形成因素、地貌作用机理及地貌类型特征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典型地貌案例时的思考深度和分析能力。

初中地貌和地质探究教案

初中地貌和地质探究教案

初中地貌和地质探究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地貌和地质的基本概念;2. 掌握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1. 地貌和地质的概念;2. 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3. 地貌和地质的实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地形地貌,提问学生对地貌和地质的了解。

2. 简要介绍地貌和地质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地貌和地质的兴趣。

二、地貌和地质的概念(5分钟)1. 讲解地貌和地质的定义;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地貌和地质的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和地质之间的关系。

三、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15分钟)1. 讲解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流侵蚀等;2. 介绍地貌和地质的变化规律,如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等;3. 引导学生分析地貌和地质的实例,如山脉的形成、河流的侵蚀等。

四、地貌和地质的实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不同地貌和地质的实例图片,如山脉、河流、沙漠等;2. 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地貌和地质特征,如山脉的形成原因、河流的侵蚀作用等;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地貌和地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地貌和地质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2. 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和地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3. 鼓励学生进行地貌和地质的实地观察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地貌和地质的概念;2. 学生能够理解地貌和地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3. 学生能够分析实例中的地貌和地质特征;4.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地貌和地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貌学课堂教案》

《地貌学课堂教案》

一、教案名称:地貌学导论教学目标:1. 了解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2. 掌握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

3. 了解地貌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教学内容:1. 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地貌学的基本概念3. 地貌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 地貌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貌学的重要性和成就。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学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2. 案例素材:提供一些地貌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貌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案名称:地表形态及其形成机制教学目标:1. 了解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地表形态的形成机制。

3. 了解地表形态与地貌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2. 地表形态的形成机制3. 地表形态与地貌学的关系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地表形态的形成机制和与地貌学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案例。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表形态与地貌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形成机制和与地貌学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案例。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形成机制和与地貌学的关系。

2. 案例素材:提供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案例。

教学评估:三、教案名称:河流地貌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地貌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类型。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理。

3. 能够区分并识别不同地貌类型的实例。

4. 培养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增强观察力和思考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主要塞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理。

2.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思考,区分不同地貌类型,并理解其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貌类型的图片和视频,用于教室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用于学生实地观察。

3. 收集一些有关地貌形成的科普文章和视频,供学生课外阅读。

4. 安排一次野外实地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地貌图片,让学生识别这些地貌的类型。

2. 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形成的原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地貌类型。

(二)讲授新课1. 地貌的形成原因: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风力、流水、冰川、岩浆等自然力量对地貌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

2. 介绍各种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沙漠等,并诠释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3. 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如黄山、长江三角洲、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地貌的形成和特点。

(三)教室互动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 提问与回答: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地貌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各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安置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生活中常见地貌的图片或视频,并在教室上分享,以增强学生对各种地貌的直观认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并描述各种常见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初中地理简单地貌五种基本类型教案

初中地理简单地貌五种基本类型教案

初中地理简单地貌五种基本类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壳运动导致的地貌形成;2.了解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及其特征;3.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图片等材料,判断地貌类型。

教学重点:1.理解地壳运动与地貌形成之间的关系;2.掌握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征。

教学难点:1.理解地壳运动引发地貌变化的原理;2.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判断地貌类型。

教学准备:地理教科书、图片、实地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包含各种地貌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并与地壳运动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Step 2 知识讲解(20分钟)1.地壳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地壳运动是指地震、火山、构造运动等造成地壳变形和地壳内物质的运移的现象。

2.地壳运动与地貌形成的关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学生理解地壳运动可以引发地壳的抬升、下降、挤压等变形,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

3.五种基本地貌类型教师用图片、示意图、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依次介绍以下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征:(1)山地地貌:高耸的山脉、陡峭的山岭、深邃的峡谷等。

(2)高原地貌: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面、浅而广的河谷、丰富的湖泊等。

(3)丘陵地貌:起伏的小山丘、分散的小河流、层积丰富的土壤等。

(4)平原地貌:宽阔平坦的地面、较多的湖泊、交错的河网等。

(5)盆地地貌:四周环山、中央平坦、河流泛滥成湖等。

Step 3 地貌观察(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山区等地进行实地观察,并携带相应的观察工具。

学生根据所学的地貌特征,观察并记录所见的地貌形态。

教师现场解答学生提问,并指导学生如何判断地貌类型。

Step 4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根据实地观察的结果,归纳出各自观察地块的地貌类型,并进一步总结出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特征。

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5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地貌类型的掌握程度。

Step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各种各样的地貌课程设计

各种各样的地貌课程设计

各种各样的地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地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我国主要地貌类型的分布和形成原因,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具体目标如下:1.能够识别和描述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基本地貌类型。

2.了解各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掌握我国主要地貌类型的分布情况。

4.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查找和分析各种地貌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5.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识别和描述周围的地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国家地理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地貌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特点以及我国主要地貌类型的分布。

具体内容包括:1.山地:山地的高低起伏、坡度和沟谷等特征。

2.平原:平原的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等特征。

3.高原:高原的高海拔、气候干燥等特征。

4.盆地:盆地的地形封闭、气候湿润等特征。

5.丘陵:丘陵的起伏和缓、植被丰富等特征。

6.我国主要地貌类型的分布: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解各种地貌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我国主要地貌类型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地貌实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等。

4.实验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查找和分析各种地貌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地理学科教材,提供基本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地貌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地貌类型。

4.实验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地图等,用于分析和观察地貌分布。

大学地质地貌学微课教案

大学地质地貌学微课教案

课程名称:地质地貌学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学生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地貌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地质地貌学概述2.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3. 地貌类型及分布4.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地质地貌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地质地貌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地质地貌学概述1. 地质地貌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地质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 地质地貌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1. 地质作用的类型: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 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的关系3. 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的关系4. 举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的相互影响四、地貌类型及分布1. 山地地貌:山地类型、特征及分布2. 盆地地貌:盆地类型、特征及分布3. 平原地貌:平原类型、特征及分布4. 沙漠地貌:沙漠类型、特征及分布5. 水域地貌:水域类型、特征及分布五、地貌学的研究方法1. 野外实地考察2. 室内分析实验3. 地球物理勘探4. 地球化学勘探5. 遥感技术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质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强调地质地貌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发展历程。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典型地质地貌景观的成因。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地质地貌学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 野外实地考察(可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地质地貌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了解地球的地貌地貌变化的课程设计

了解地球的地貌地貌变化的课程设计

了解地球的地貌地貌变化的课程设计地貌是指地球的表面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岩石等。

地貌变化是指地球表面特征的演变和变化过程。

了解地球的地貌和地貌变化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对地球进行全面认识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地貌和地貌变化。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描述地貌和地貌变化的特征和类型;2. 了解地貌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3. 掌握地貌变化的过程和演化规律;4. 运用地图、卫星影像等工具进行地貌分析与解读;5. 培养对地球环境和地貌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貌的定义与分类a. 地貌的概念和定义;b. 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和示例;c. 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规律与成因解释。

2. 地貌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a. 内力和外力对地貌形成的作用;b. 不同地质条件对地貌的影响;c. 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地貌的影响。

3. 地貌变化的过程和演化规律a. 地球表面的动力学过程;b. 地质作用与地貌变化;c. 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变;d.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4. 地貌分析与解读a. 地图解读与地貌分析方法;b. 卫星影像与地貌研究;c. 地质勘探与地貌研究。

5. 地球环境和地貌保护a. 地球环境问题与地貌保护的关系;b. 地貌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c. 个人行为对地貌保护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地貌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地貌现象;3. 实验演示:设置地貌模型实验,模拟地质过程和地貌变化;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地貌案例,探讨地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5. 图片解析:通过卫星影像、地图等图像资料,解析地貌特征和变化过程;6. 学科链接: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探索地貌演化的多学科综合。

四、教学资源1. 课本教材:选择适合本课程的地理教材,提供基础知识;2. 地图与图表:提供各地貌类型的分布图、剖面图等,辅助学生理解和分析;3. 卫星影像:利用卫星影像软件,展示地貌特征与变化;4. 实地考察点:选取适当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地貌的认识;5. 实验设备与材料:准备地貌模型制作所需的实验设备与材料;6. 计算机与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图像等多媒体资源。

初中地理地形地貌教案

初中地理地形地貌教案

初中地理地形地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形和地貌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征;3.理解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地形和地貌的定义和区别;2.不同地形类型的特征及其成因;3.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地形和地貌概述•地形:指陆地表面不规则起伏的特征,包括山脉、丘陵、河谷等。

•地貌:指由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所造成的各种表面特征,包括山脉、河流、冰川等。

2. 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征a) 高山•特征:海拔较高,山顶尖峭,气候条件严酷。

•成因:板块运动导致山体抬升。

•示例:喜马拉雅山脉。

b) 高原•特征:平坦而海拔较高的地区,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

•成因:板块运动、水流冲刷等。

•示例:青藏高原。

c) 平原•特征: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土壤肥沃。

•成因: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等。

•示例:长江中下游平原。

3. 地貌与人类活动•地形和地貌对人类生产、居住和交通等活动有重要影响;•不同地貌类型适合不同的经济活动;•人类活动也对地貌产生影响,如城市建设导致土壤破坏、水源污染等问题。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多媒体展示,介绍地形和地貌概念及分类;2.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并总结各种地形类型及其特征;3.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4.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方法1.小组合作完成绘制不同地形类型的草图;2.学生个体写作,探讨一个具体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案例;3.在课堂上进行开放性问题的讨论。

六、教学资源1.PowerPoint演示文稿;2.地理课本和参考书籍;3.实物或图片资料、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以上是《初中地理地形地貌教案》的内容梗概,通过这份教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地形和地貌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实践任务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出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学课堂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一,地貌及地貌学1,概述固体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因此他可被分成多个规模不等,起伏各异,高低有别的形态单元。

就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形态单元而言,是大陆与海洋的分异。

在大陆上叠加着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次一级的形态单元;而在海洋中又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沟和岛弧等,在大陆的山地中,地表起伏又可被分为冲沟,河谷等小级别的形态单元。

地球表面上这些各种各样的形态单元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貌。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分布,动态规律的科学。

2,地貌与地形的差异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如大陆和海洋,它们与整个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和运动有关,确切的讲,与地壳组成和岩石圈运动相关联;而冲沟和河谷的形成和发展又与气候控制的流水相联系。

因此要研究地貌的成因,演化与分布,仅分析地球表面的起伏,高低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固体地球较深部位的构成和运动规律,固体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圈的运动和气候带展布规律。

所以说,地貌不仅是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而且还包括构成这些起伏的地壳和岩石圈物质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大气和生物过程。

仅研究地球表面起伏的是地形学,这就是地貌与地形的差异所在。

较科学地说,地貌学是研究地貌及其成因,发展和结构的科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1,地貌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2,地貌的形成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但概括地讲,地貌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一是地球的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所谓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引起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火山和地震等。

外力作用是指地壳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形成一系列地表作用过程。

外力作用按外力性质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流水作用,地下水作用,波浪作用,冰川作用,风沙作用。

这些外力作用在地貌形成上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外力作用造成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造就地表的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原有的起伏不断降低变缓,因此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内外营力是一对矛盾。

地貌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内外营力作用类型的差异,而且还取决于内外营力过程的对比。

3,地貌的发展地球表面所有的地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因此地貌学不仅研究的地貌特征,还研究过去的地貌和推测未来的地貌发展趋势。

①古地貌: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并与现代的构造和气候条件不相符合的地貌。

②历史地貌:形成于历史时期的地貌③地貌演化的基本特征继承性趋向性不可逆性变异性阶段性各种类型和成因的地貌在地球上的分布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就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来说,地貌的分布与一定的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活动相联系。

以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格局来说,自南而北以次分布有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雅鲁藏布河谷地-冈底斯山脉-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羌塘高原-昆仑山脉-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

它们的形成与青藏高原自南向北的大地构造格局有关,各山脉都位于不同时期板块碰撞带上,构造相对活动,而主要的高原为具有较老结晶基地的地块,构造相对稳定并具有整体性。

各种外力作用深受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气候和自然环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决定了以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也具有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例如,在热带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作用和喀斯特作用,地貌主要为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坡地地貌。

而在雪线以上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终年积雪,形成的地貌主要是冰川地貌。

在寒带和雪线与林线之间的亚高山地区,虽不能终年形成冰川,但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地表经常处于冻融状态,形成的地貌主要是冰缘地貌和各种冻土现象。

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裸露,风沙作用盛行,形成的地貌主要是荒漠地貌。

综上所述,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特征,形成地貌的内外营力作用,地貌的形成机制,演化规律,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特点。

第二节地貌的构成和形态测量一,地貌的构成1,要素地区表面任何一种地貌都是由多次重复,彼此互相交替的各个地貌形态所组成的,而每个形态又都是由地貌要素构成。

地貌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几何形态要素和组成物质要素。

①几何形态要素地貌的几何要素主要分为三种:地貌面,地貌线,地貌点地貌面根据其产状可以区分为平面(倾角小于2度)和斜坡(倾角大于2度)地貌线两地貌相交形成的一条线,有时称为棱。

地貌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地貌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地貌面相交形成的点②组成物质要素地貌的组成物质要素主要分为两种:基岩物质,沉积物质。

地貌的形成演化信息隐藏在构成地貌的要素中间,分析地貌的要素特征是研究地貌形成演化的基础。

2,地貌的基本形态与组和形态①基本形态由一个或几个地貌几何形态要素组成的形态比较规则的几何体称为地貌基本形态。

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例如,一个洪积扇由扇顶,扇缘和扇面组成,其形成于沟口出山口的堆积。

②组和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的多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地貌形态称为地貌的组合形态。

例如,一个河谷形态,他由河床,河漫滩,谷坡及阶地四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排列在河流两侧构成。

这四个地貌基本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

现代河床和河漫滩由现代河流作用形成,而阶地是由古代河流作用形成,而谷坡是因河流下切造成的坡地过程形成。

地貌组和形态有大有小,根据其规模的大小可将地貌组合形态分为如下几类:星体地貌例如,陆地和海洋(占据面积在几十万和几百万km2以上)巨地貌例如,山系(占据面积在几万和几十万km2以上)大地貌例如,山脉(占据面积在几百和几千km2以上)中地貌例如,河谷盆地(占据面积在几十km2)小地貌例如,单个洪积扇微地貌例如,沙波纹二,地貌形态的描述和测量地貌学是研究地貌的科学,地貌形态特征的研究是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研究地貌形成,发展的基础。

因此地貌形态特征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那么地貌形态特征如何测量,又是用何指标反映它们的呢?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地貌形态的描述和测量方法。

1,面积2,高度和深度高度和深度指标是描述地貌形态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根据地貌的高度和深度,陆地地貌可分为低地貌(0-20m)和高地貌(>200m);海洋地貌可分为:浅海地貌(0-200m),次深海地貌(200-3000m),深海地貌(3000-6000m),超深海地貌(>6000m)。

3,垂直切割深度指一个地貌单元内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差。

根据地貌的垂直切割深度,可将地貌分为:平原(<50m),丘陵(50-200m),山地(>200m)4,地面坡度坡度对研究现代地貌过程和了解地貌发育有很强的重要作用。

根据坡度可以对地貌进行分类。

苏联学者根据地面的平均坡度将地貌形态分为: 平坦平原(<0.50),波状平原(0.5-10),平原丘陵(1-4o),丘陵(4-7o),山地(7-24o),高山(>24o)。

5,水平切割密度单位面积上侵蚀网的长度。

根据地面的水平切割密度也可将地貌进行分类。

前苏联学者根据水分线距侵蚀谷地线的远近,将地貌分成如下几类:弱切割地貌(>1000m),中等切割地貌(500-1000m),显著切割地貌(100-500m),强切割地貌(50-100m),极强切割地貌(<50m)。

三,地貌年龄1,地貌年龄所谓地貌年龄是指某一地貌形成的年代。

根据地貌学现在的研究水平,地貌的年龄有三个概念来表示,即相对年龄,地质年代和绝对年代。

①相对年龄地貌的相对年龄源于美国的地貌学家W.Davis的“地貌侵蚀循环理论”。

根据Davis的观点,地貌发育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地貌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根据地貌发育的阶段性,他将地貌发育阶段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地貌的相对年龄就是指地貌发育的这种相对阶段。

②地质年龄某一地貌形成的地质时期。

③地貌的绝对年龄某一地貌形成的绝对年代,通常以距今多少年来表示。

2,确定地貌年龄的方法①相关沉积法②年界法③残留风化壳法④岩相过渡法第三节地貌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地貌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一,野外研究方法1,形态研究包括形态的特征,组合,分布和测量。

2,组成物质研究包括物质的颜色,形态特征(例如:球度,磨圆度等)3,形成条件的研究包括新构造运动状况,地质与构造特征,各种外力特征。

4,地貌过程的观测5,地貌成因分析二,室内研究方法1,地形图分析2,遥感分析3,沉积物分析粒度分析化学分析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分析4,模拟研究5,年代分析C14测年自然界中存在C12,C13,C14三种碳同位素,其中C14不稳定发生衰变,假定自然界中C14含量不变,加之C14有一定半衰期约5568年,就可以测定一些与自然界不发生碳同位素交换的地质样品的年龄。

K-Ar法自然界中有K39,K40,K41三种钾同位素,其中K40为长寿同位素半衰期为128,000Y。

K40可通过β衰变和K层电子俘获变成Ca40和Ar40,通过测试样品中Ar40和剩余的K40的含量,可以确定样品形成年代。

铀系法热释光古地磁第四节地貌学的发展简史一,地貌学在国外的发展概述W.Davise学说W.Penck学说C.L.King学说五六十年代部门地貌学的发展系统地貌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貌学的影响二,我国地貌学的发展第二章全球大地构造地貌引言一,地貌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貌形态不仅是外营力作用的产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内力作用控制。

可以说,地貌是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产物。

在研究地貌的发生和演化规律时,两种营力都不可忽视。

二,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反映内力作用的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简而言之,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改造地貌学就是研究各种内力作用与地貌之间的关系的。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内力因素方面解释地貌发生发展;二是根据地貌形态分析内力作用的性质,强度,类型和特征。

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构造地貌的规模根据构造地貌的规模和其形成的内力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类:1,大陆和海洋,即造成地球表面最大一级地貌形态差异的海陆分布,称为星体地貌。

它主要由宇宙性的动力作用形成。

2,大陆和海洋中的大的地貌形态和地貌单元,如陆地上的山系,高原,平原等,海洋中的打样中脊,洋盆等,它们是由大地构造作用形成和控制的,称为巨地貌或大地构造地貌。

3,某一局部的小型构造地貌形态,如火山,单面山,向斜谷等,它们是由地质构造的较小规模的内力作用控制形成的,往往叠加在巨地貌上,又称地质构造地貌。

四,研究意义1,解释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规律2,根据地貌分析地质构造特征,为找矿找水服务3,根据地貌分析地质构造的活动性质,揭示新构造活动和活动断层的活动规律,预报地震和地震危险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