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雪》问题导读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雪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1.初步感知学习目标
2.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特点。
A、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B、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 。
3.在听读感悟的基础上读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初读感知的画面,同时注意备习时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备
习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 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2、是啊,正是在这鲜明的对比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朔方的雪的赞美和讴歌,但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仅仅是赞美雪吗?
提示朗读要求:
⑴ 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⑵ 进入情境,读出特点。
评价参照:
⑴ 发音准确,节奏合理。
⑵ 读出诗意,感情充分。
⑶ “江南雪”语调要温润,赞美的,充溢向往的。“朔方雪”要用孤独不屈充溢战斗性的语调。
板书课题
检测文学常识和字词。
1.学生口头交流。
2.备习检查,(读准字音,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独立思考;对子间互问互答;进行报告。
3.学生交流查阅到作者的有关资料。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雪》知识讲解
《雪》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高清课堂:走进鲁迅的“雪”世界 ppt15】《雪》这篇散文,1925年1月18日写于北京。
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南方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就在鲁迅写这篇作品的半个多月前,1924年的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天气放晴,又刮起了凛冽的北风,满地的雪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在阳光下蓬勃奋飞,旋转升腾。
看到此番自然景象,作者当时就在日记中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七个富有诗意的字,之后思绪在现实和回忆中翻腾,将一腔情思铸成了这篇抒情散文诗《雪》。
《雪》表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斗争的力作。
知识积累【高清课堂:走进鲁迅的“雪”世界 ppt3】1.暖国: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雪》导学案答案
《雪》师生共用导学案课型:讲读课执笔:徐春红备课时间:2015、3、19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3、学习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1、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
2、渗透在形象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背景介绍:1924年,作者生活的北京正处在段祺瑞政府的统治之下。
面对昏暗沉闷的社会,鲁迅的心情异常苦闷。
12月30日,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下,于是,作者创作了这篇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诗《雪》。
【预习导学】1、熟读课文,标出段序,并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磬口( ) 忙碌( ) 粉奁( ) 灼灼( ) 嘻笑( ) 褪尽( ) 朔方( ) 凛冽( )( ) 粘结( )粘连()旋转()()旋风()2、整体感悟:⑴、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各有什么特点?⑵、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2.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的飞雪的?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3、鲁迅从来写文章都惜墨如金,而这篇散文诗他却用较多的笔墨描写塑雪罗汉的形象,你是怎样理解的?4.语句品析(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拓展延伸】1、写出两句鲁迅的名言警句。
2、欣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雪》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雪》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感受散文诗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蓄美。
2、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不同的雪景中蕴含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含蓄深刻的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精炼、优美、内涵丰富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一)基础达标1.作者作品介绍鲁迅,原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他的两部小说集是《》、《》,散文集是《》,散文诗集《》。
2.文体、背景介绍(1)文体知识:散文诗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体裁,它有散文的语言形式和形散神聚的特点,也有诗歌的意境,有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有诗歌的含蓄凝练.(2)背景介绍:作者在写《雪》的时候,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但作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
作者先后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江南和的雪景的对比描写,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冷酷黑暗的社会观赏的强烈不满的无比愤思的感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
3.字音、字形、词语磬口()脂粉奁()灼灼()褪尽()朔方()凛冽()彷徨()péng勃()升téng ()眷()(二)初读感知深情朗读课文,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怎样描绘两幅雪景的?作者面对不同的雪景是怎样的情感态度?完成下表格。
画面特点情感态度二、合作探究(一)研读赏析探究一:品味文章的语言,自主练习仿写。
探究二:结合背景材料,归纳主旨。
(二)展示交流1、赏析语言的三角度:(1)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2)遣词用语:这句话中……词语,从……角度写出了……(3)思想感情: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写法归纳①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②运用对比手法,象征手法。
人教版(语文试卷九年级)《雪》课内阅读有答案及答案3
九年级语文作业纸 NO.17课题: ?雪? 班级:姓名:主备人:王姗审核人:徐美云时间:1.25一、给以下加点的生字注音或写汉字磬口〔〕忙碌〔〕脂粉奁〔〕灼灼〔〕嘻笑〔〕褪尽〔〕朔方〔〕凛冽〔〕眷〔〕念彷〔〕徨〔〕胭〔〕脂lǐn〔〕冽 péng〔〕勃升téng〔〕闪烁〔〕二、语言运用题1、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业务为一体的金融效劳集团,于2021年10月29日迎来了20周年庆典,聘请刘翔出任形象大使,推出了“速度,让世界改变看法;专业,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的广告语。
这那么广告语很有创意,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分析。
2、将下面的简讯概括成—句话消息。
(不超过加20字)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局部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
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方局部流域水资源已从周期性短缺转变成绝对性短缺。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地表水资源量比20年前减少17%,水资源总量减少12%,其中海河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水资源总量减少25%〞。
三、指出以下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雪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雪》导学案学习目标:在朗诵中思索体味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抒发情感上的作用;体会作者勇于直面惨淡人一辈子,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品析两幅雪景图,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自学课)自研自探(预时:20分钟)知识链接本文写于1925年1月18日,正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蒋抗日的革命运动在南方蓬勃发展起来,而北方反动势力相当猖獗。
但在南方革命形势的鼓舞下,广大人民群众也对北洋军阀反动政府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鲁迅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了北方人民的斗争行列。
《野草》中收入的23篇散文诗,都是作者直面冷酷现实,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记录,其中《雪》是写的最好,成就最大的一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雪的描绘中。
【独学】请认真阅读《雪》,独立完成以下内容,要求认真读文,规范书写。
将你的疑问和新发现写在右侧的“火眼金睛”处。
独学完成后,要及时告知组长。
聪明的你,能做到的!1、注音。
磬()口脂粉奁()朔()方灼()灼凛()冽()雨霁()眷()念荷()戟()彷()徨褪()尽()2、看拼音写汉字。
lǐn()冽péng()勃升téng()忙lù()3、作者写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法:先确定具体段落,再抓关键词。
)4、作者写两地的雪的语言各有什么特色?5、作者写两地的雪各表现了何种思想感情?6、积累写雪的精彩句段。
(学法:找到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样能能帮助你理解。
)【对学】(然后和你新发现写长。
记住慧!【群学】(句子结构对子互评:(第二课时:展现测评课)精彩展示(预时:30分钟)将展示方案或每个人的分工写在相应题目下边(所有题都要准备),上课时抽签选择展示内容(依班级情况和时间可两组一个内容,也可四个组展示,四个组评价。
),组内预演后全班展示。
《雪》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雪》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学习目标:1、通过读单元导读,知道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本单元的主要方法。
2、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读懂文章大意,借助“文章梳理图”梳理文章结构。
4、在大致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学法指导:1、导航中的预习题小组共同完成,在课本中相应的地方做笔记。
2、读很重要,请同学们在完成预习题时多读几遍课文,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
3、小组长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可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三)自学导航:1、回顾自己对鲁迅的印象。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主要作品: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等。
2、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
《雪》这篇散文,1925年1月18日写于北京,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
这时正值“五四”退潮时,他以优美的艺术形式记录他当时彷徨、苦闷、希望能找到未来的心情,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鲁迅先后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江南和朔北的雪景的对比描写,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冷酷黑暗的社会观赏的强烈不满的无比愤思的感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以及要和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
1924年到1926年“五四”新文化思潮的降温使得鲁迅也有了一些苦闷与彷徨。
这时的作品以内心抒发为主,交织着严肃的自制和不倦的战斗,感受非常深切,探索非常艰苦。
这种感受和探索正是动荡的时代生活的产物。
八年级语文下册 6《雪》“一案三单”问题导读单 新人教版
《雪》问题导读单【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这是一篇意韵丰富的散文诗,通过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细致灵动的描绘,以此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更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斗志,及无私无畏的伟大的不懈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掌握其音、形、义。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
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顽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培养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突破】1.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2.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学海导航: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3.积累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
二.了解作者《雪》选自,作者,中国现代著名的、、。
三.完成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朔.()方灼.()灼凛.()冽眷.()念荷.()戟褪.()尽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也就目光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2)晴天又来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太空。
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5.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特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雪》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雪》自主预习一目标导入1.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把握南方雪与北方雪的不同特点。
2.通过品味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难点)3.通过研读作者对南方雪、北方雪的相关描写,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4.揣摩比喻、拟人等妙用修辞句,学习对比、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重点)5.学习鲁迅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懂得用奋斗来创造美好的世界二走近作者鲁迅,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为救国救民,一生“三易其志”,代表作有:小说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等,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背景资料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
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将一腔情思铸成这篇抒情散文诗。
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式正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面,北方却还处于一片寒冷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如朔方的雪一样,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后作者将此文编入其散文集《野草》。
四字词预习1.识记音形博识.( ) 血.红( ) 旋.风( ) 旋.转( ) 粘.结( )朔.方( ) 灼.灼( ) 脂粉lián( ) 闪shuò( ) qìng( ) 口精cuì()tuì( )尽 yān zhi( ) lǐn liè( )2.辨识字形(xī)笑(xī)戏精(hún)气(pò)(bó) 识(bó) 斗忙(lù)功名利(lù)(ténɡ)飞(ténɡ)萝钟(qìnɡ)(qìnɡ)竹难书3.理解词义(1)博识:。
(2):刺骨的寒冷。
(3)天宇:。
(4):精灵,魂灵。
(5)消释:。
(6):(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雪》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雪》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师课型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课时二课时授课时间教材分析《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色彩极为明丽的篇章之一。
文中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语言凝练形象极富诗意。
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
但由于它是一篇散文诗,表现手法艺术性强,而且作者的思想博大丰富,所以对初中生而言,能准确透彻地解读文本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
学生分析经过一学期的结构化预习,学生对本文预习较好,课堂讨论展示的方法已熟练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较高。
但还需要老师的指导。
特别是对散文诗的理解。
设计理念散文诗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教学这类文章应追求诗的灵性飘逸与思的深邃宽广的融合,要既有字词句篇的感知品味,又有互文阅读、自主探究的深思熟虑。
一、带领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二、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三、鲁迅曾说过他的哲学全部在《野草》里面,让学生目前去理解《野草》还有些困难,但可以挑出《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几篇,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2、感悟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的情感逻辑情感目标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上和艺术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玩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 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关键问题1、作者怎样描写江南雪的?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作者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态度是什么样的?教学准备1、教师:导读单、训练拓展单。
【配套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6《雪》“一案三单”问题训练单 新人教版
《雪》问题训练单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磬.口(qìng)脂粉奁.(lián)B.模.样(mó)胭.脂(yīn)C.朔.方(shuò)旷.野(kuàng)D.凛.冽(lǐn)眷.念(juà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晴天又来消逝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B.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C.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至极了。
D.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C.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D.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作者更为欣赏“江南的雪”。
()(2)北方的雪似乎也有点儿振臂一呼却应者寥寥的寂寞,但正是这种寂寞,更凸现出坚守自身的可贵。
()(3)《雪》是鲁迅小说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
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4)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对塑罗汉的生动描写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
()二.阅读理解阅读《雪》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雪》表格式导学案
课题
雪
课型
新授课
执笔人
审核人
级部审核
学习时间
第周第导学稿
教师寄语
感受作者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为理解文章主旨服务。
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的运用。
3.朗读课文,想象自己就是颂爱江南雪、更喜欢朔方雪的鲁迅,入情入境地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4.在朗读中思索体味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抒发感情上的作用。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就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出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南方的雪,虽然美好却未经磨练不能长久,北方的雪,具有一种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
(三)朗读。女同学读江南的雪部分,(优美)男同学读朔方的雪部分。(壮美)
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能够突出这一特点?
5.你更喜欢哪幅图画,你觉得作者仅仅在写雪吗?其中有没有更深层的意义?
四、欣赏两幅画面
(一)指出江南、朔方的雪的特点。你喜欢哪里的雪?说出原因。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朔方的雪,如粉、如沙。)
(二)作者是如何来描绘的?作者喜欢哪里的雪?他在雪描绘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可以安排讨论)
2.大胆想一想:假如你是一位发展商,你还可利用雪地开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哪些新型的有经济价值的项目?
3.作者在写南国的雪的时候,用较长的篇幅写了孩子们塑雪罗汉的事,试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冬日捕鸟”,体会两者的异同,试揣摩本内容的写作意图。
七、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按拼音写出汉字。
1.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八年级语文下册 《雪》教案13 人教新课标版
完成在作业本上,当堂完成,即时订正。
再齐读一遍以巩固。
回顾——阅读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集体订正,学生及时笔记。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2、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查阅资料工具书完成。
集体订正。
反复阅读。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六)预习提示:
1、用文中的语句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
3、江南的雪蕴蓄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江南的雪是柔美的。面而他笔下的朔方的雪则是另一番景象,课文怎样表现朔方的雪的。它又有着怎样的个性精神?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三)分析课文
1、作者以饱蘸深情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雪景水彩画。作者从哪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一是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二是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
三是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自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
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
二、预习自学
《雪》导读生成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班级:组别:姓名:设计者:郑雪枫教学目标:1.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
2.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
3.积累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
导读生成单一.知识链接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写作背景:《雪》写于1925年,在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
然而,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北方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文章表现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
二.走进文本,自主预习【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汉字注音。
(1)、晴天又来xiāoshì()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tuì()尽了。
(2)、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2、为下面的句子填补关联词语。
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壶卢()罗汉;()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有人写道:“笑一笑十年少”。
B、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见了他拍手、点头、嘻笑。
C、过来吗,你?D、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4、《雪》的作者原名,浙江人。
本文选自《野草》,我们学过的选自该书的课文有《》。
进入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自《朝花夕拾》的课文有《》、《》,选自《呐喊》的课文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雪》问题导读单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这是一篇意韵丰富的散文诗,通过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细致灵动的描绘,以此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更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斗志,及无私无畏的伟大的不懈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掌握其音、形、义。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
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顽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培养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突破】
1.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2.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学海导航:
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3.积累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
二.了解作者
《雪》选自,作者,中国现代著名的、、。
三.完成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朔.()方灼.()灼凛.()冽
眷.()念荷.()戟褪.()尽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也就目光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2)晴天又来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太空。
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暖国
..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2)朔方
..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5.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特点。
江南的雪:
北国的雪:
6.课文的主旨句是
7.请写出“咏雪”的两句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阅读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笑谈大先生》(陈丹青)
参考答案
1.shuòzhuólǐn juàn hè tuì
2.灼灼消释弥漫
3.(1)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2)指北方。
4.(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突出了它的生机勃勃。
(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的孤独而倔强的性格。
5.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北国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
6. 这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未若柳絮因风起”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