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4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的科学。
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
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第一、二章,详细介绍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2. 生物与环境:第三章,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 光与能量:第四、五章,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4. 电磁现象:第六章,学习电磁铁、电路和电磁波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探究精神。
3. 掌握光与能量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了解电磁现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光的传播与反射、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光与能量的转换、电磁现象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光具、电磁铁、电路元件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举例:以校园生物调查为例,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1) 生物多样性:介绍生物的分类和特征,进行生物观察实验。
2) 生物与环境: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进行实地观察。
3) 光与能量: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4) 电磁现象:学习电磁铁、电路和电磁波的原理,进行动手操作。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1) 生物分类方法及实例。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 光的传播与反射现象。
4) 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4.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1) 观察校园生物,进行分类。
2)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保护措施。
3) 设计光路图,解释光的传播现象。
4) 组装电路,测试电磁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分类、特征、观察实验。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使用工具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2、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教学准备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法讲授法学法小组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3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简单机械:机械式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课后反思杠杆的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学具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给全班学生准备: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法图示法学法观察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二、认识杠杆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分辨杠杆观察P4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5、教师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杠杆的科学阻力点课后反思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教具准备长竹筷、棉线、纸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油漆桶、剥线钳、核桃夹、长夹、小撬棍;教法演示法学法动手操作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隔着讲台的文具袋;长夹子、小撬棍、开瓶器;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长夹子取隔着讲台的文具袋;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4、请同学们在书上长方形方框内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6、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四、小杆秤的研究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详见教参P17~18五、课后思考题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根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杠杆:省力的杠杆:天平、杆秤、切纸刀、开瓶器不省力的杠杆:筷子、钓鱼竿、夹子既不胜利也不费力的杠杆:剪刀课后反思轮轴的秘密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教法演示法学法观察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二、轮轴作用的研究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操作: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2、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3、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4、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轮轴的秘密轮轴的作用: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课后反思: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教法实验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升国旗的图片,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2、引出定滑轮概念: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作进一步推测,定滑轮还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答“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3、怎样研究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呢请同学们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4、做一个定滑轮,把一根绳子放到定滑轮上,在绳子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直到平衡;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研究的数据,填写13页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6、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三、研究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1、出示塔吊图片,指出其中的滑轮,提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可以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3、学生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4、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复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力的单位牛顿N,练习测量提起一、二个钩码的力;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不通过动滑轮直接提升重物的力;示范用测力计测量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所用的力;3学生小组活动: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直接提升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的力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记录数据,填写13页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分析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全班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5、小结: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四、想一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课后反思滑轮组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滑轮组就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知道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加强探究氛围;教学重点用实验研究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教学准备铁架台、线、滑轮、钩码、测力计教法实验法学法观察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起重机吗你知道它的作用吗能不能说一说如: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处去的呢二、研究滑轮组作用1、了解滑轮组的定义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2、实验探究简单滑轮组的作用1以实验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2先让学生猜猜,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500克或1000克的钩码需要多大的力,3再让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500克或1000克的钩码,并和直接吊起同样重钩码的力比较,看看可以发现什么4全班交流汇报:说说这个最简单的滑轮组作用;大约可以省一半的力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1先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变2用与前面相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状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4、提示各个实验小组以更多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滑轮组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的作用:可以省力,使用方便课后反思:斜面的作用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2、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2、演示材料——斧头、菜刀、螺丝钉;3、课件——引桥比较长的大桥、盘山公路、盘旋的楼梯等;教法实验法学法观察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提问:在一个粮油批发商店前,停着一辆大卡车,准备要运一车油,这么重的一桶桶油,怎样能把它运到车上呢2教师小结:像斜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二、学习新课实验一:1提供实验材料;同学们,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一个测力计、一块短木板、圆铁、木块,现在,老师想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利用这些实验材料,开动脑筋,想个什么方法来证明斜面省力呢2讨论实验方法;3汇报实验方法;4按照实验计划学生做实验;边实验边填好实验报告单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斜面省力6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能自己想方法动手做实验,验证了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实验二:过渡:现在,老师有一个新问题,想挑战大家,同学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如果我们用不同坡度的斜面实验,你认为哪个会更省力呢1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来做这个实验呢2讨论实验方法3汇报实验方法4教师小结: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呢5按照实验计划学生做实验;边实验边填好实验报告单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三、生活应用过渡:同学们真厉害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探究了两个问题,不但知道了斜面省力,还知道了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正因为如此,斜面在日常生活应用的相当广泛;看课件上的图片哪里运用了斜面1、立交桥的引桥2、盘山公路3、楼梯4、老师这里有两个螺丝钉想取出来,有一把羊角锤和一把螺丝刀,假如是你你想用哪个工具说一说为什么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斜面的作用斜面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课后反思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过程与方法:发现并分析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然后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整理已认识的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教学难点对其他简单机械的原理解释教学准备组装好的齿轮传动装置,齿链传动装置,轮带传动装置,齿轮组实验盒,简单机械图片、电脑课件教法观察法学法联系实际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我国曾经是自行车大国,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行车,虽然当今是电动车的天下,但是基本构造是离不开脚踏自行车的;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自行车上到底凝结了设计师的多少智慧;二、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1、自行车的哪个结构显然是最重要的学生会一般指向链条和齿轮展示图片,思考: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能起到什么作用1观察前后2个齿轮,你发现了什么齿轮的大小对自行车速度有什么影响2展示齿链传动装置,让学生观察大小齿轮的运动情况,并作如下记录:大齿轮齿数,小齿轮齿数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圈,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转圈;2、小组内进行探究讨论,找出关系,并进行总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三、咬合传动与链带传动的比较一、展示齿轮传动装置,齿链传动装置,两者进行比较;1、展示填空题:“1、大齿轮与小齿轮咬合传动,大齿轮转得轴上力;小齿轮转得轴上力;2、咬合传动时齿轮转动方向相,链带传动时齿轮转动方向相;”3、请学生上台来配合实验:两只手各揪住大小齿轮的轴,同时扭动轴来较劲,说说哪个齿轮的轴感觉费劲学生发现大齿轮转得慢,小齿轮转得快,感觉大齿轮轴上感觉费劲,说明“咬合传动时,大齿轮转得慢轴上费力;小齿轮转得快轴上省力;”4、在齿轮传动装置上,用粉笔给大小齿轮作标记,顺时针转大齿轮发现小齿轮逆时针转;逆时针转大齿轮发现小齿轮顺时针转,说明“咬合传动时齿轮转动方向相反”;这里补充说明咬合传动的危险性,告诫学生不要去碰开动中的齿轮机器5、在齿链传动装置,用粉笔给大小齿轮作标记,顺时针转大齿轮发现小齿轮顺时针转;逆时针转大齿轮发现小齿轮顺时针转,说明“链带传动时齿轮转动方向相同”四、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展示课件图片,找找看,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现哪些简单的机械的应用;课件演示:车把、闸把、车闸、踏脚、飞轮、脚蹬、花盘齿轮、链条等图片板书设计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课后反思第二章形状与结构抵抗弯曲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2、过程与方法: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所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用简单实验说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有关的因素中实验研究抗弯曲能力分别与梁的宽度、厚度的关系;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宽度不同、颜色的相同的纸条3cm、6cm、12cm;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1张、2张、4张;小垫圈;教法实验法学法小结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认识“横梁”和“柱子”1出示桥梁和房子的图片,学生观察:它们形状和结构上有相似的地方吗2指出图片中的“横梁”和“柱子”在哪;3小结:横梁和柱子都是支撑房子和桥梁的结构,直立的材料——柱子;横放的材料——横梁;二、新课教学一学生猜测1、提问:你觉得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往横梁自身因素引导2、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书内容;3、指出本节课主要探究横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二探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回忆五年级主要学习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能说出对比实验的特点和要求是怎么样的2、我们需要哪些实验器材A、书本在两边垫起相同的高度——柱子;B、不同宽度的纸梁——横梁;出示准备好的不同宽度纸梁C、相同质量的垫圈——重物;出示小垫圈3、提问: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什么纸梁宽度不同;4、提问:除了宽度之外的条件呢其他条件都要相同;5、怎样改变纸梁的宽度比较容易看出抗弯曲能力的变化成倍增加纸梁的宽度;三探究纸梁的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提问:实验方法是否与上一个实验相同有什么是不同的吗纸梁的厚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四学生探究实验1、阅读作业本上的两个表格,明确实验目标提问:你从作业本上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需要预测和实测;小结:在实验前需要对实验进行预测,然后再进行实验,记录数据;2、归纳小结:①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②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三、课后拓展思考:横梁横着放好还是竖着放好为什么作业布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三、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二、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
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
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
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1蓖ǘ寥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1节)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第2节)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第3节)2.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第1节)地球的内部与外部结构(第2节)宇宙的探索(第3节)3. 能量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第1节)简单电路(第2节)新能源的认识(第3节)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掌握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3. 了解地球与宇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5. 掌握简单电路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6. 认识新能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球与宇宙、能量守恒定律。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简单电路、新能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命的奥秘: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地球与宇宙:播放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动画,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
能量与能源: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导入新能源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穿插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生命的奥秘: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举例说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
地球与宇宙:介绍地球的内部与外部结构,分享宇宙探索的趣事。
能量与能源: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电路。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2.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内部与外部结构宇宙的探索3. 能量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简单电路新能源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命的奥秘:描述一种你熟悉的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使用工具》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工具,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效果,形成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具准备:科学活动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图钉铁钉、木螺丝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这些事情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1、做作业时削铅笔怎么办?(用小刀或铅笔刀)2、做饭时把菜截断怎么办?(用菜刀)3、把纸剪成纸花怎么办(用剪刀)……象上面所用的小刀或铅笔刀、菜刀、剪刀……这些物品叫做工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使用工具(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一)认识工具1、我们用过什么工具?看书P2页在书中寻找出现的工具,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第二页的表格内。
2、抽学生汇报工具名称和作用: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锤子:可以定钉子、拔钉子等改刀旋转木螺钉剪刀可以纸等裁剪物品钳子:可以剪断电线等物品小刀:可以裁断纸等物品开瓶器:打开啤酒瓶等物品……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比较熟悉,能结合到现实生活来完成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二)、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一颗铁钉子和一颗木螺钉,你用什么工具可以把铁钉子和木螺钉定人木料中?(学生小组演示,教师在旁边指导)2、小结:①选择锤子把铁钉子定人木料中②选择木螺刀把木螺钉璇入木料中③也可以用锤子把木螺钉定人木料中,但是没有木螺刀方便。
思考:如果要把上面的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三、完成教材3页三项任务应该选择的工具1、请大家观察3页下面第一幅图,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气象万千、岩石与矿物、生物的多样性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溶解、酸碱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动力与能源、太阳能、能量守恒定律4.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生物链、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通过实践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生物的多样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
2. 学具:实验报告册、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4. 实验教学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突出课程主题。
2. 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物质溶解的原理。
(2)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
(3)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及保护措施。
2. 答案:(1)物质溶解是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2)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过度开发、污染、乱捕滥猎等。
保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法规、开展环保行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科学竞赛、环保志愿者等,提高综合素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 动物与生态动物的生存智慧生态系统与食物链3. 植物的力量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成与构造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生存智慧,认识到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态系统与食物链、地球的形成与构造。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动植物的生存智慧、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物模型、实验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列出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
2. 板书布局:左侧列出章节,右侧详细列出每个下的具体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简述生命的起源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动物的生存智慧:分析一个动物适应环境的具体例子。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地球的形成与构造: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简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 答案: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第一章:人体的运动系统1.1 骨骼和肌肉教学目标:了解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掌握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
讲解骨骼和肌肉的功能。
展示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1.2 骨骼的分类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的分类。
讲解骨骼的功能。
1.3 肌肉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肌肉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肌肉的类型。
讲解肌肉的功能。
第二章:人体的呼吸系统2.1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呼吸道的组成。
讲解呼吸道的功能。
2.2 肺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肺的结构。
讲解肺的功能。
2.3 呼吸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呼吸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呼吸的过程。
第三章:人体的消化系统3.1 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消化道的组成。
讲解消化的功能。
3.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讲解食物的吸收过程。
第四章:人体的循环系统4.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的结构。
讲解心脏的功能。
4.2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血管的类型。
讲解血管的功能。
4.3 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第五章:人体的泌尿系统5.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
讲解泌尿系统的功能。
5.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讲解尿液的排出过程。
第六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6.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掌握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它们的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及对环境的适应。
2. 第二章《地球的运动与变化》:探讨地球的自转、公转、地壳运动及火山、地震等现象。
3. 第三章《光与能量》:学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太阳能的利用。
4. 第四章《电与磁》:了解电的产生、电路、磁现象以及电磁感应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球的运动与变化、电与磁的现象。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光的传播与反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装置、地球仪、手电筒、电路元件等。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实验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地震新闻报道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地球的运动等。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2. 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方便学生记录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3)光是如何传播的?请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
(4)简述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自我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课后探究活动,如观察星空、制作简单电路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推荐相关科普书籍和网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气象万千:认识不同气象现象,如风、云、雨、雪等。
地球的力量:了解地震、火山、山川等地理现象。
2. 生命在变化中成长植物的生长:学习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过程。
动物的发育:了解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无处不在: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的转化:学习能量转化的实例,如水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
4.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为。
和谐共生: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自然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生命的神奇。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
培养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环保意识的形成与实践。
2. 教学重点:自然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象现象图片、地球仪、植物种子、动物模型等。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能量转化装置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植物种子、土壤、浇水工具等。
学生个人实验器材: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气象现象、植物生长等。
2. 新课内容: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形式,学习各章节内容。
3. 例题讲解:指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 内容:各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四章:《生物的进化》;2.五章:《地球的运动》;3.六章:《物质的性质》;4.七章:《能量与机械》。
具体详细内容包括:1.生物的进化:生命的起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生物的适应性;2.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内部结构、地震与火山;3.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的性质;4.能量与机械:简单机械、功与能量、能源的利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进化、地球运动、物质性质和能量机械的基本概念;2.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3.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生物进化中的自然选择理论、地球的运动与内部结构、物质的化学性质、能量转化与守恒;2.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2.学具:实验包、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新知讲解:详细讲解章节内容,结合实物模型、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充分理解;3.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4.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5.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拓展延伸:布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1.章节;2.关键词汇;3.重要概念;4.典型例题;5.实验步骤。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生物的进化:解释自然选择理论,举例说明生物的适应性;(2)地球的运动:描述地球自转与公转,分析地震与火山的原因;(3)物质的性质: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举例说明常见物质的性质;(4)能量与机械:解释能量转化与守恒,计算简单机械的功。
2.答案:依据教材内容,给出准确、详细的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第二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学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量的转化过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3.第三章《地球的表层与内部》:了解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结构,探讨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认识,激发对可再生能源的探究兴趣。
3.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应用。
2.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能量的转化、地震与火山现象的成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植物种子、放大镜、太阳能电池板、地球仪、地震模拟器等。
2.学具:记录本、画笔、尺子、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新知识学习:(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的结构、发芽过程、光合作用等。
(2)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风能、水能的转化等。
(3)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仪的认识、地震与火山的成因分析。
3.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植物的生长过程2.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地球的内部结构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2)简述能量守恒定律,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
(3)绘制地球的内部结构图,并解释地震与火山的成因。
2.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针对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和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拓展延伸:(1)开展植物种植实践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参观太阳能发电站,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组织地震与火山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4. 让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环保意识培养、能源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思考,引入新课。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可再生能源等概念。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措施、能源利用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定义重要性保护措施2. 生态系统概念组成生态平衡3. 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4. 可再生能源定义种类利用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原理。
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并简要介绍其利用方式。
2. 答案: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态系统平衡原理: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相对稳定。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
利用方式: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环保和能源利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一、第一章教案:物质与材料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特性和变化。
2. 教学内容a. 物质的定义和分类b.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 物质的观察和实验3. 教学步骤a. 引入物质的定义和分类b. 讲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 进行物质观察和实验4. 教学资源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显微镜、试管等。
二、第二章教案:地球与宇宙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位置和结构,掌握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c. 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3. 教学步骤a. 引入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讲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c. 观察和实验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4. 教学资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气候图表等。
三、第三章教案:生物与环境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2. 教学内容a.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 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3. 教学步骤a. 引入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 观察和实验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4. 教学资源生物标本、生态瓶、观察工具等。
四、第四章教案:人体与健康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
2. 教学内容a.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b. 健康的生活方式c. 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3. 教学步骤a. 引入人体的结构和功能b. 讲解健康的生活方式c. 观察和实验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4. 教学资源人体模型、健康宣传资料、实验器材等。
五、第五章教案:科学与技术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掌握科学方法和技术应用。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05
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
教学资源准备
教材分析
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科 学全册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包括 教材内容、结构、重点和难点等
。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确定本学期科学教 学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相关的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实验、活动 等。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验证所学知识 ,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归纳小结环节设计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加深学生的印象。
重点强调
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强调,让 学生更好地掌握。
布置作业
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
备。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提供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
03 鼓励性
以鼓励和肯定为主,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 力。
评价结果运用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 略,提高教学效果。
家长沟通
将评价结果与家长沟通, 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
个性化辅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 个性化辅导,满足学生的 学习需求。
科学知识
涵盖生命科学、物质 科学、地球与宇宙科 学等领域的核心概念
和原理。
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 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
力。
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实验、推理等方式探
究科学问题。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 趣、好奇心和责任感
。
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传授科学知识和原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小学《科学》六年级(教科版)教案(第十一册)二〇一一年九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生物的多样性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8、能量与太阳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六上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单元概述:在本单元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教学目标: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手表、跳绳、神经系统课件、血液循环系统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第二课时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
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
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
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第一单元 机械和工具
第一课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 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第二课 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用力点、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