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约束理论与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
从题元理论的角度分析“王冕死了父亲”句及“死动词”
从题元理论的角度分析“王冕死了父亲”句及“死动词”按照普遍语法的观点,根据动词是否能带宾语,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根据题元理论,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和三个论元,称为二位动词和三位动词;不及物动词带有一个论元,称为一位动词。
“死”一直被认为是不及物动词,如,张三死了。
但是,在“王冕死了父亲”这句话中,“死”的不及物说法不成立。
作者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日语的受损被动句中得到启发,并列举了汉语的“受损动词”及“受损句”。
从题元理论角度对“王冕死了父亲”这句话以及其中的“死”动词(即“受损类动词”,如“掉、塌、丢、坏”等)进行分析发现,”王冕的父亲死了”和“王冕死了父亲”中的“死”分别是一位动词和二位动词。
标签:题元理论“王冕死了父亲” “受损句” “受损动词”题元关系是动词与主目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动词与名词的关系。
主目语承担的角色称为题元角色,主要包括:施事(agent)、述题(theme)、感受者(patient)、受益者(beneficiary)、目标(object)、来源(source)和方位(direction)。
关于题元分配的理论就是题元理论。
19世纪50年代以来,“王冕死了父亲”这句话,由于其自身句型的特殊性,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尤其是当此句与其类似句“王冕的父亲死了”“王冕死了”等句式在一起进行比较时,“王冕死了父亲”的特殊性便显现出来。
这一问题自然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学者们分别从描述语法和生成语法进行了探究。
其中,从生成语法角度探析此句生成原因的主要有三类:从非宾语动词生成句子角度、话题说和利用轻动词原理。
一、理论基础1965年,Gruber在其博士论文《句法与语义中的词汇结构》中,首次提出了“题元角色(Theta Role)”等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
20世纪80年代初,Chomsky提出的“管辖与约束理论”对题元理论的引进促使了该理论在语言分析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在生成语法中,关于题元角色分派的理论就是题元理论,主目语承担的角色称为题元角色。
理论语言学第四讲2生成语法理论(上,2)
(五)约束理论
1. 约束(binding)的定义 所谓“约束”指的是一个NP类成分在指称 范围上受到其它NP成分的制约。在指称范围上 制约其它NP类成分的NP称为约束者,受到指称 制约的NP称为被约束者。 (指称)约束有两种类型:同指约束和异指 约束。前者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中,后者只存在 于部分语言中,比如汉藏语。 生成语法只讨论同指约束现象。ຫໍສະໝຸດ (三)格理论
1. 概述 在上个部分,我们说过,一个论元加上格才是结构 成分。那么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一个论元成分,如果没 有格,它就不是合法的结构成分。例如:
那么,什么是“格”呢? 学术界中存在着三种性质不同的“格”观念。 一是 传统语法学中的“形态格”,二是 Fillmore倡导的“格语法”体系中的“语义格”, 再就是生成语法学中的“句法格”。 乔姆斯基的“句法格”与“语义格”之间 的区别是明显的:“语义格”在原则-参数理论 中只相当于题元角色或题元结构关系。 麻烦的是“句法格”与“形态格”的区别: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a.John,him I like b.*John,he I like c.John, I like him (5)a.I said [ John is a fool] b.* I said[John to be a fool] (6)a.总理的出访 b.?总理出访 c.总理出访了
B.空语类原则(ECP) “严格管辖”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语迹的管辖 问题。原则上说受管的成分才能移位,因此也只有受管 辖的位置才可以出现语迹;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受管 成分都能移位。典型的情况是Wh移位过程中出现的所 谓的主、宾语不平衡现象。比如: (1)a.John thinks that Mary saw Bill
TG Grammar在英语教学中运用
TG Grammar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原理,阐述了生成语法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并分别从题元理论、约束理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角度,分析了转换生成语法如何影响外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运用一、转换生成语法的概述1.转换生成语法的初始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简称tg)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主要用来描述语法。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
2.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对象乔姆斯基把人们在特定环境下所使用的话语叫做外表化语言(externalized language),简称e-语言,把大脑中的语言知识系统叫做内在化语言(internalized language),简称i-语言。
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语言知识(i-语言、语言能力和语法)。
3.转换生成语法与语言习得生成语法家们总是把语言研究与儿童习得的现象紧密连接在一起。
其实语言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儿童在四五岁时便能轻松掌握母语,这种能力不可能完全与生俱来,但也不是完全通过后天经验形成的。
以乔姆斯基的观点来看,语言是人脑的产物,我们能学会、使用语言,与大脑本身的机能有根本的联系。
在生成语法学中,人类与生俱来的那部分语言知识必定含有世界上所有自然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具有普遍性。
4.原则与参数理论生成语法学假设普遍语法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原则”和“参数”。
与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有关系的叫“原则”,与语言特有现象有关系的叫“参数”。
实际上儿童的语言习得就是参数的设定。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1.题元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题元理论属于原则与参数中的一个理论。
在生成语法中,把关于题元角色分派的理论叫做题元理论。
我们可以借用以上原则和理论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句子,让他们更了解为什么有些句子不合语法。
2.约束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所谓“约束”(chomsky,1981),是指句中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指称意义上所依赖的关系。
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概述
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概述题元理论对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的研究意义重大,在生成语法的管约论阶段,词汇语义以题元角色的形式决定句子的合法性。
本文概述题元理论并解释分析了题元角色在句法层面的应用,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
标签:生成语法;题元理论;句法;词汇语义一、引言从1957年转换生成语法诞生到1965年古典理论阶段,乔姆斯基认为语义学是独立于语法学之外存在的,合乎语法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有意义,某些句子尽管没有意义,但确实合乎语法规范。
在标准理论阶段,乔姆斯基开始将语义纳入语法范畴,认为语义是由深层结构决定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被转换为表层结构,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不起作用。
在这一阶段,根据动词的句法特征,可以把动词分成小类,即子范畴化。
例如sell是及物动词,子范畴化表征为V[DP__DP]。
同时,需要用词汇语义对句法做进一步的制约,这种制约称为选择性限制。
比如[+V,+HUMAN__--ABSTRACT]是对sell的选择性限制。
但是,子范畴化确立的是深层结构,转换操作可能突破子范畴化和选择性限制。
比如“The man sells the book”同时满足子范畴化和选择性限制;而“The bo ok sells well”既违背了子范畴化,又违反了选择性限制,但句子依然是正确的。
所以,对词汇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来说,把句法定义为深层结构是不完善的,毕竟深层结构只是理论的虚构;在《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这篇文章中,乔姆斯基对标准理论做了重大修改,认为表层结构在语义解释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二、题元相关概念的提出Gruber在1965年的博士论文《词汇关系研究》和1976年的《句法与语义中的词汇结构》中,最早提出了“题元关系”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题元关系是存在于论元和谓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表示谓词所涉及的主客体或动作、行为、状态,所处的场景,动作的起点、运动、方向、终点,凭借的工具,等等。
Andrews提出了一系列题元关系,如施事、客体、感受者、受惠者、处所、起点、终点、工具等,并通常将受影响的客体称为受事。
题元理论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
题元理论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分三部分,首先,介绍题元理论的产生及相关内容;其次,举例说明了题元理论可以解释的汉语语言现象;最后,通过对汉语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题元理论在汉语应用上的局限性。
【关键词】题元理论题元角色论元【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19-02一、关于题元理论1.“题元”的引入及题元理论1.1之所以要引入“题元”这一个概念是因为,并非所有语言都可以把施事受事等语义概念语法化,或者把主语宾语等句法概念语义化。
一方面题元不可能是纯语法的成分,而是在句法概念中加进语义内容,引入题元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那些靠原有的句法概念,如主语宾语所不能说明的事实;另一方面,题元也不是纯语义的分析性概念,而可以看作是把语义概念推向语法化。
题元应是句法成分分析的一种扩展和语义成分分析的一种抽象,或者可以说题元是句法和语义的一种接口成分。
1.2生成语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后来认识到语法的各个部分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所以将某些句法以外的因素引入到生成语法中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语义为核心的“题元理论”。
“题元理论”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支配及约束理论的一个独立的模块,是在生成语法经历了古典理论、标准理论之后,在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引入的。
乔姆斯基的认识也由原来的坚持句法自主,极力排斥语义,到承认语义在深层结构中获得解释,再到现在把语义引入到句法理论的核心。
作为原则与参数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题元理论”,研究的目标更偏重于对一些问题作出严格的规则推论和抽象的解释,更偏重于句法概念,更注重题元的形式。
下文也是基于这个倾向对其理论及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题元理论对汉语现象的解释题元理论对以下语言现象的说明:(1)(2)(3)小王倒了杯水喝排长命令他休息他打算出国小张买了个球踢老张请他去吃饭我想写作业小李借了本书看系里派他去上海他学洗衣服(4)(5)孩子睡醒了他拼命地跑我学累了她痛快地喝他们吃饱了张三高兴地跳题元准则详细说明了论元与题元角色的独特关系,即每个论元都必须获得一个题元角色,而且只能获得一个题元角色,每个题元角色必须分配给一个论元,而且只能分配给一个论元。
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的论元和宾语_从抽象动词_有_到句法_信息结构接口
中国语文2008年第5期(总第326期)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的论元和宾语*———从抽象动词“有”到句法—信息结构接口胡建华提要 本文讨论“王冕死了父亲”这类句式的生成方式,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为什么有的不及物动词可以让其唯一论元居于动词之后,而有的不可以。
本文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动词移位,二是句法与信息结构的接口。
本文在H u a n g(1987、1989、1990)和Wa n g(1965)的基础上首先论证汉语中抽象动词“有”的存在,然后指出抽象的“有”既可以实现为词汇动词,又可以实现为体貌标记。
当它作为体貌成分存在时,它所处的位置是v P之内,而词汇动词只能通过v P内的动词移位来获得这一体貌标记。
在对v P内动词移位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句法与信息结构的接口要求上对相关句式的合法或不合法的情况做了进一步分析,指出句法向信息结构输出的成分要满足信息结构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分拣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不及物动词抽象动词“有”动词移位句法与信息结构的接口和谐对应1.问题现代汉语有些不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比如在例句(1a)中,不及物动词“死”便带了个宾语“父亲”,有些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比如在例句(1b)中,不及物动词“病”就不可以带宾语。
(1)a.王冕死了父亲b.*王冕病了父亲以上例句的共同点是:不及物动词的唯一论元都是在宾语位置,而不是在常规的主语位置,另外,不及物动词的前面还多了一个论元,该论元与不及物动词及其投射似乎没有什么选择关系;其不同点则是一个句子合法,一个句子不合法。
例(1b)不合法似乎与多出的论元关系不大,因为去掉句子中与不及物动词“病”的投射没有选择关系的论元“王冕”,句子仍然不合法。
(2)*病了父亲例(1b)的问题出在不及物动词的论元“父亲”的位置上:“病”的唯一论元不能出现在宾语位置。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例(1a)合法并不是因为动词“死”可以当作及物动词用,“死”在例(1a)中还是不及物动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指派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科研热词 领导 重音支点 重音指派 遗传算法 选举 连续体 超效率dea模型 英语节奏 英语 节奏属性 航空快递网络 罗素 物流管理 汉语 指称词组 指派 强制仲裁程序 弗雷格 声调支点 南海争端 动态变化 公共资源困境 仲裁法庭管辖权 《论指称》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枢纽-辐射” schwa变体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题元角色 2 领属关系 2 语素成分 2 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图示 2 双宾结构 2 appl结构 2 铁路运输 1 释然度 1 被动句 1 网络流 1 约束理论 1 紧凑折返 1 类比设计论证 1 等值定理 1 社会网络 1 格过滤式 1 机遇识别 1 机车周转图 1 形式类比 1 实质类比 1 协约 1 信息搜寻 1 佩利 1 人际关系特性 1 "由"字句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本体模型 描述逻辑 异构性 信息系统
推荐指数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科研热词 高级约束 频率解释 理论基础 构成 性向解释 工作流 司法鉴定 单个事件 动态指派 功能 价值
俄语语言学研究中的“格”语法
2008年第1期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8, №1 总第19期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Serial №19浅谈俄语语言学研究中的“格”语法徐涛(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提要:俄语语言学研究中的‚格‛语法研究,既有继承于Ch. Fillmore的‚深层格语法‛研究,也有俄语作为屈折语自身所具有的‚形态格‛语法研究。
为作区别,本文标题中的关键词为‚‘格’语法‛,而非‚格语法‛。
受N. Chomsky的题元理论和Ch. Fillmore的格语法的影响,很多术语出现了混用的现象。
我们先对这些术语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并把题元理解成为一个本体。
之后分别探讨了俄语语言学研究中的表层格和深层格,并以‚题元作为一个本体‛的结论去揭示表层格和深层格之间的关系。
最后对Ю.Д.Апресян的语义配价(题元)理论及其变化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其语义题元理论的不足。
关键词:题元;深层格;表层格;Ю. Апресян的语义题元理论中图分类号:H315.3 文献标识码:A1 对“题元”的理解及其与相关术语的关系辨析题元理论是“原则和参数”理论(priciples and parameters theory)的一个子理论,它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题元理论中,动词的主目结构相当于一个框架结构,这一框架结构规定了主目词的数量,并要求符号一定语义类型的主目词对框架结构中的空位进行填充。
也就是说,句子中的主目词不但要满足框架结构中动词对主目词在数量上的要求,而且必须要在语义上胜任题元结构中动词分配的角色。
动词与主目词之间的这种语义关系叫做“题元关系”(thematic relation)。
主目词承担的这种角色被称为“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或“θ-角色”(θ-role)。
可见,除主目结构外,句子的谓词还有一个题元结构(thematic structure)。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英语语法教学探索与思考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英语语法教学探索与思考转换生成语法采用全新的视角去解读英语语法教学,选取生成语法中与语法教学有关的原则和规则进行语法教学,将人脑中的普遍语法知识与个别语法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树形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语法概念,使学生的语法知识理论化、系统化,采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指导英语语法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签:转换生成语法;语法教学;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规则;约束理论转换生成语法作为现代英语语法体系的一部分,一直备受语言研究者的青睐。
我国的语言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很多语言学家把转换生成语法与现代汉语联系起来,对于现代汉语语法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如何将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语法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少有人关注。
事实上,我国对于生成语法的研究大多处于成果引介和理论吸收阶段,对于生成语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英语语法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出现了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
传统语法热衷于规定语法条文和语法规则,甚至用拉丁语的条文去套“活的”英语语言材料,它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广、使用时间最长、最为人们所了解的描写语言的方法;结构语法最突出的贡献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它不仅表明语言的层次结构关系,而且解释一些语义上模棱两可的英语句子。
而转换生成语法则从全新的角度对语法教学进行解释;转换生成语法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转换生成语法学家认为:完整的语法包括两大系统——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
规则的作用在于生成句子,原则的作用在于限制所生成的句子,生成语法最终要求生成一切合乎语法的句子,转换生成语法包括以下规则系统,如X阶标理论、控制理论、题元理论、语迹理论、界限理论等。
一、转换生成语法简介转换生成语法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对语言的研究具有观察的充分性、描写的充分性和解释的充分性三重特性。
近年来它在外语教学界崭露头角,是我国语言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各个时期的理论对于外语教学都有积极的影响,在生成语法的基础上,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建立各种外语教学方法,并把这些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付诸于教学实践,必将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题元准则与现代汉语的几种“特殊”句法结构
20 0 9年 1 第 2 1月 6卷 第 6期
Junl f fi nvr t( oi c n e) o ra o He i sy S c l i cs eU e i aSe
NO .2 D l2 o 6 V 0 9 Vo _ 6 N .
按 照管 辖 与 约 束 理 论 ( oe etad b dn 色 , 吃 ” G vmm n n i i n g 以“ 为谓 词 的句子 中要 求有 两个 论 元来 承担 但 只要 不影 响意 ter, hoy简称 G hoy 的 原 理 , 元 与 其 所 固有 的 这 两个 语 义角 色 , 在特 定 的语境 下 , B ter) 论
题 元 准 则 与 现 代 汉 语 的 几 种 “ 殊 ’ 法 结 构 特 ’ 句
刁 世 兰
( 肥学 院 中 国语言文学 系 , 合 合肥 摘 20 0 ) 3 6 1
要 : 照题 元准 则, 中谓词所 蕴涵 的每 一个 题元角色都必须分 派 出去 , 只能分派 给一个论元 。通过考察 按 句 且
语 义角 色之 间 的关 系受题 元 准 则 ( h h t C i r 义 的表 达 , T eT ea r ei t - 这两个 论 元也 并不 是非 与谓 词共 现不 可 o) n 的制 约 : 在例( ) 中, 1A 谓词 “ ” 施事 论 元 没有 出现 , 吃 的 在例
中某一句法位置上 出现呢?语言事实告诉 我们 , 在 了同一个 句 法位 置 。这 是两个 论 元 的重合 。 表层 的交 际句 中 , 特别是 在 汉语 的交 际句 中 , 只要 不 “ 论元重合” 的情况在汉语 中尤其常见 , 比如汉
“ 题元 ” 往 指 通 过 对 具 体 语 义 内容 的概 括 而 位 置 的施 事论 元 隐含 , 往 并没 有 出现在 表层 句子 中。
句法学 名词解释
Syntactic category句法类包括单词语类和短语语类。
其中单词语类包括实义语类(content category)和功能语类(function category)。
实义语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
功能语类有限定词(determiner)、助动词(auxiliary)、代词、标句词(complementizer)和连词(conjunction)。
短语语类包括名词短语NP、动词短语VP、介词短语PP、形容词短语AP和副词短语AdvP。
句法结构的三种表达式:括号加标记,改写规则和树形图。
句子成分间的三种基本结构关系:支配关系、居前关系和管辖关系。
支配(dominance):树形图上,如果节点A的位置高于节点B,且只有沿着树枝向下行才能从A到达B,则节点A支配节点B。
居前(precedence):树形图上,如果节点A居于节点B之左,且两者间互无支配关系,则A 居前于B。
管辖(government):如果节点A是管辖语,且A和B是姐妹节,则节点A管辖节点B。
管辖语为中心语。
论元(argument):谓词所涉及的对象。
每个谓词都有一个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
论元结构信息既表示谓词所要求的最少论元数量,又表示论元由什么短语语类充当承担。
共有四个语类带有论元结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介词,都是实义语类。
注意助动词没有论元结构,不参与题元角色分派。
题元关系(thematic relation):动词与论元之间的语义关系。
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论元承担的角色。
论元结构规定句中的论元和谓词的要求论元必须数量相等。
题元结构(thematic structure)要求谓词给论元分配题元角色。
关于题元角色分派的理论叫做题元理论(theta theory)。
题元准则(theta criterion):每个论元都必须充当一个题元角色,每个题元角色都必须分派给一个论元。
西方语言学流派笔记(刘润清)
高思畅西方语言学流派笔记(刘润清)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号性系统。
任意的:词汇的声音序列与它们所代表的的客观实体或者抽象概念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是约定俗成的。
口语的:语言的根本渠道是声音,文字是辅助手段。
文字是口头语言的记录。
符号:语音是一种象征,本身没有实际价值。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二、语言学的方法论归纳法induction: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他们共有的特性,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提供假说,证明假说和理论,确定家说的支持度,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
归纳法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连着八天看到老张跑步,不能得出“老张每天跑步”结论。
“归纳法是自然科学的光荣,却是哲学的耻辱。
”演绎法deduction: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普遍性结论是依据,个别性结论是论点。
运用演绎推理时,所根据的一般原理,即大前提必须正确。
实证法verification:研究要有根有据,是应用极广的研究范式。
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
有定性也定量之分。
证伪法falsification:科学的本质在于他的可错性。
新理论得到确认,但还不能说已被证实,而只是暂时没有被证伪。
三、心理语言学语言成了每个人的社会标志。
心理语言学试图从知觉、记忆、智力、动机等角度来解释当代语言理论关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某些假设。
两大派:联想派:婴儿的大脑是一张白纸,语言是通过许多刺激-反应-强化过程学会的。
内容派:婴儿的大脑由于遗传的原因,生来具有学习语言的机智,一旦接触语言的原始材料,很快就掌握母语。
第四章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20 世纪初)一、索绪尔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0 世纪5、60 年代)二、背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不同领域分别提出,反对把看不见、摸不着、非物质的社会、心理、语言等虚无化,而是把他们看成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西,而且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浅析题元理论的应用及其争议
浅析题元理论的应用及其争议题元理论是近年来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出现的热点课题之一,语言学家用该理论解释了英汉语言中的多种语言现象。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列举英汉语言中题元理论的应用及一些语言学家对题元准则的争议来说明这一准则的正确性。
人们之所以否定题元理论,是因为在理解中忽略了是否同处于一个谓词的论元或题元角色。
标签:题元理论应用题元准则一、引言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题元理论(Thematic Theory)以及用该理论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大热点。
最早明确提出“题元角色”(Theta Role)等概念的是Gruber在1965年的博士论文“句法与语义中的词汇结构”一文中,他提出了“题元角色”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Chomsky在80年代初提出的“管辖与约束”理论中对题元理论的引进,促进了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题元角色概念的产生及运用反映了语言学家对句法结构与语义角色关系的关注,及对词汇意义对句法结构影响的讨论。
通常认为,题元角色是由谓项指派(assign)的,谓项与题元角色之间的关系是谓项所表达的事件或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其性质是语义的,而非句法的。
它和论元(argument)不同,论元是指带有题元角色的名词性成分,它在句子中所占的位置称作论元位置,论元同时具有句法属性。
题元角色必须通过论元得到体现。
温宾利在《当代句法学导论》一书中列出了常见的七种题元角色:施事(Agent/Actor)、述题(Theme)、感受者(Experiencer)、受益者(Benefactive/Beneficiary)、目标(Goal)、来源(Source)、方位(Location),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施事:实施动词所表示之动作者;述题:受到动词所表示之动作或状态影响者;感受者:感受动词所表示之心理状态者;受益者:从动词所表示之动作或状态中受益者;目标:动词所表示之动作的目标;来源:动词所表示之动作的来源;方位:动词所表示之动作的方位。
英汉空语类对比研究
文化长廊英汉空语类对比研究杨静 天津工业大学摘 要:空语类是乔姆斯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没有语音值,但是具有句法功能的特殊语法成分。
本文通过对英汉空语类的对比研究更好地探索两种语言空语类的总体特征,从而深入发掘英汉空语类的句法和语义表达式。
关键词:英汉空语类;研究;对比作者简介:杨静(1994-),女,山西临汾人,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196-01引言:1981年乔姆斯基提出了管辖与约束理论,简称管约论。
管约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而空语类理论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空语类,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做过深入研究,但从英汉对比角度来探讨句法空语类的尝试却很少。
本文旨在从管约论视角下对英汉空语类进行对比分析,更好地探索两种语言空语类的共性与不同。
1.英语空语类研究乔姆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空语类”的概念,表明句法结构包含显性和隐性两种成分。
隐性成分没有语音形式,但在语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成分被称为空语类。
乔姆斯基还将EC分为四种类型:NP-trace,Wh-trace,PRO 和pro。
1.1 NP-语迹NP-语迹是由名词短语移位而产生的。
在英语中,主语提升,主动变被动留下的语迹属于NP-语迹。
例如:John was murdered t.我们可以看出,t 位置,即动词murder 的补语位置就是这类空语类存在的位置,John 从底层的补语位置移入到表层结构的主语位置,留下的痕迹形成了这类空语类。
在该被动句中,John 是移位的目标,移位的目的地是该句的主语位置,其移位的原因可通过格理论得到解释。
1.1 Wh-语迹 (变项)和NP-语迹一样,Wh-语迹也是由移位产生的,但其移位的对象是以wh 为标记的疑问代词,移位的出发地是题元位置,目的地则是标句词(complementizer)位置。
题元理论中复杂动词与论元的关系研究
题元理论中复杂动词与论元的关系研究作者:余梦婷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6期内容摘要:对于诸如倒置动结式“V(x,y)”的研究是语法研究热点之一,但大多从语义、认知构式等方面作出解释。
而作为当代句法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题元理论是原则与参数的一个重要的模块理论。
本文以“小说看哭了妈妈”为例,基于题元理论,从生成语法角度分析和解释其复杂动词“看哭了”与论元“小说”与“妈妈”之间的关系。
基于前人对动结式的研究,将题元理论与之对应,重新探讨倒置动结式的生成路径,借鉴界限原则与词汇化解释,以期更好理解这一特殊又常见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倒置动结式题元理论复杂动词论元1.引言分析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之间的关系能促进论元结构的研究。
如:小说看哭了妈妈;张三惹恼了他二叔;吴京片场打哭女演员……这一句法结构在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是十分有特点的结构模式,故早就引起语法学者关注。
有人称其为“双音化”,有人称其为“述补结构”,还有人称其为“双动共宾”。
此类研究结构复杂,类型多样,究竟该如何理解,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石毓智(2005)提出“两个成分构成的动词复合词性质,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结果的关系”。
由此看来,第一个动词是主要动词,而第二个动词辅助修饰第一个动词,两者具有动作和结果的关系。
施春宏(2005)指出动结式是指“砍伤、学会、走累”之类的粘合式述补结构,其句法结构表现为“NP1+V1+V2+NP2”。
动结式论元整合过程,一般将动结式看做是由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整合而成的结构式。
在前期研究中,有关专家多从整体对动结式进行把握,对动结式中类似于“小说看哭了妈妈”这种施事作动结式宾语、受事作动结式主语的句法结构的分析不多。
张翼(2009)将此结构称为“倒置动结式”。
涉及倒置动结式的文献鲜有从句法生成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大多是从语义、认知结构等方面入手。
本文以“小说看哭了妈妈”为例,此句两个谓词共享一个论元仿佛违背了题元准则,本文基于题元理论分析此类句型的复杂动词与论元之间的关系与该结构的生成机制问题,而后借张杰的“词汇化”更进一步深入解释其中复杂动词与论元关系,从而对倒置动结式有更清晰的认识。
从控制动词角度谈PRO分布
从控制动词角度谈PRO分布与Chomsky提出的原则及参数理论中其他的次原则系统研究相比,控制理论的研究还尚须发展,且控制理论中空代词PRO的分布规则有待商榷。
PRO的分布特点是PRO和显性名词短语在句中呈互补分布。
本文从词汇角度出发对PRO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当PRO所在的分句作主句动词补语时,具有[+control](控制)特征的动词影响PRO的分布,致使PRO和显性名词短语互补分布可出现例外情况。
但词汇特征对PRO分布的影响还存在局限性。
一、引言Chomsky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了空语类,与之相关的是空语类所属的控制理论,与Chomsky提出原则与参数理论中其他的次原则系统研究相比,控制理论还需发展。
其中相关学者对控制理论中空代词PRO的研究也做出了不少努力,而PRO的分布特点已经明晰,这一特点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PRO 定理”(PRO Theorem),即PRO和显性名词短语在句中呈互补分布。
这一定理是根据格理论而得来,显性名词短语在句中出现必须具备格,而PRO没有格,不受格限制,所以PRO和显性名词短语在句中呈现互补分布。
关于PRO分布特点,相关学者多从格理论出发对其进行研究,而本文拟从词汇角度对PRO的分布进行探究,因控制动词可分为主语控制语动词和宾语控制语动词,本文尝试从这两类动词对PRO分布的例外情况进行阐释。
二、关于控制理论的研究关于控制理论,温宾利(2002)给出较为简单的定义:“在生成语法中,关于PRO的理论称为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徐烈炯(2009)则说,“研究控制的理论称为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控制动词进行了研究,南潮(2009)认为,“提升和控制动词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动词。
语义上,提升主语不是该动词的题元,控制语则为动词的题元,受控语与分句谓词有论旨关系”;许洪巧(2008)认为,“提升动词与控制动词的区别是:1.题元角色指派差;2.非限定性不定式补语分句的被动语态的差;3.主语的语义选择的差;4.虚义主语使用差”。
简述管辖与约束理论
简述管辖与约束理论作者:王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3期摘要:管辖与约束理论由乔姆斯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转换生成语法进入发展的重要阶段,由标准理论时期进入原则与参数时期。
管约论有七个子系统:题元理论、管辖理论、格理论、约束理论、界限理论、控制理论和X-阶标理论。
管辖与约束理论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关键词:管辖与约束理论;乔姆斯基;普遍语法1.引言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届刮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是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不仅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强调了研究内部语言的重要性,并且对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其他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经历两大发展时期,管辖与约束理论是其从标准理论时期向原则与参数理论时期跨越的重要标志。
乔姆斯基于1979四月年在意大利比萨的学术会议上作了一系列的演讲。
回到麻省理工学院后,他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演讲做了一调整补充和深入研究。
于1981年将讲稿结集出版,书名为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 Pisa Lectures,由Foris Publications出版,这本书是管辖与约束理论最重要的代表作。
2. 普遍语法“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是乔姆斯基理论的基本假设。
“普遍语法可视为某种原则系统,这种系统为人类所共有,且先于每个人的后天经验”(Chomsky, 1981)。
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人类具有一种先天赋予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为人脑所固有。
在他看来,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性特征就是语言习得机制,并且这种机制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通过遗传获得。
按照乔姆斯基提出的“固有性假设”(Innateness Hypothesis),语言是人脑的产物,我们对语言的习得和使用与大脑本身的机能有着根本联系。
题元角色
六、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意义: 题元角色具有元语言功能。题元角色既可以解释动词 的语义又可以解释句法结构,所以题元角色既是动词的元 语言又是句法结构的元语言。 题元角色用来对动词和句法结构进行释义,有利于对 句法和语义联接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很重要的语言现象; 而且还有利于对自然语言进行形式化的描写。 在转换生成语法中的运用,有效的解决了初期排斥语 义的不足。 不足: 不确定:题元角色的数量、名称不确定 不统一:题元层级顺序不统一 不严密:反例、映射中没有考虑语用因素 对有些动词缺乏解释力 如动词 sell, buy等
一、常见的题元角色
关于题元角色的分类,不同的语言学家有周蕾不 同的观点。在数量、命名、定义等方面存在很大 分歧。 常见的和公认的题元角色介绍: 1. 施事(Agent):做某事或致使某事的参与者,具 有发出动作的意愿。 Henry kissed / hit / kicked / killed his wife. 2. 受事(Patient):承受某事发生的参与者,受所发 生的事的影响,常经历状态变化。 a. The child smashed the vase. b. The criminal killed the lady.
•
• • •
3.感事(experiencer):能够意识到某事的参与者。(经
历格,即能意识到谓项所描述的动作和状态,但又不受这 些动作和状态控制的实体。)
John saw/heard/loved this. John felt ill. 4.客体(theme):改变位置或状态,或处于某位置或 状态的参与者。 a. The dish was on the table. b. Tom walked along the river. 5.受益者(beneficiary):此参与者表示某动作的受益对 象。 Mother cooked dinner for the party. Joan borrowed me the video.
从空语类看汉语空位主语
从空语类看汉语空位主语袁素雯【摘要】借助乔姆斯基空语类理论分析汉语空位主语的特征。
由于汉语空位主语不具备指称句内可识别性,它的先行项必须依靠一定的语境才能识别,因而汉语空位主语不同于乔姆斯基的空语类,属于话语省略。
%Based on Chomsky's empty categories theor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eature of Chinese null subjects. Due to the ab-sence of intrasentential referential identifiability,Chinese null subjects are different from empty categories whose references must be i-dentified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text. Therefore,it is a kind of discourse ellipsis.【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122-123)【关键词】空位主语;空语类理论;话语省略【作者】袁素雯【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州 5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一、理论背景乔姆斯基将自然语言中的名词短语(NP)分为空语类和实语类。
“所谓空语类是指语言结构中没有语音形式,但有语法作用和语义内容的结构成分。
”[1]本文通过分析乔姆斯基划分的四种空语类的特征来看汉语空位主语的性质。
乔姆斯基空语类分类及特征如下:第一类,NP-语迹。
它具备以下特征:[+照应性,-指代性]主要指英语中主语提升和主动—被动转换后留下的语迹,属照应语。
因此受到约束原则第一项的限制,即在管辖范围内受到约束。
那么NP语迹在同一句子范围内能找到自己的先行项即具备指称句内可识别性[2];第二类,变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004年第6期(总第103期) 题元约束理论与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余小强(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收稿时间:2004204225作者简介:余小强(1970-),男,江苏南京人,讲师,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句法学、语义学。
摘要:本文在威廉斯题元约束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问题。
根据威廉斯,(1)题元理论具有自主性,短语在语境中具有述谓功能或指称功能不影响短语的内题元结构与外题元功能;(2)题元指派具有局部性,即题元指派必须在题元统制所规定的作用域内进行,被指派成份的词首外题元是谓词题元指派的界限节点。
就介补结构而言,题元可以指派给整个介补结构,也可以单独指派给介词后的补语。
介补结构中介词词首的性质决定题元指派的不同对象。
若介词为语法性介词Π非题元介词,题元则被单独指派给介补结构中的补语;若介词为实义性介词Π题元介词,则题元被谓词指派给整个介补结构,结构中补语的题元由介词词首内题元指派。
关键词:介补结构;题元约束;题元指派;自主性;局部性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4)06200082051.0引言介补结构在英语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基本结构,然而专门讨论介补结构的文献却非常有限。
在这些有限的文献中,几乎没有几篇专门讨论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θ2role assign 2ment )问题。
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问题一直争议颇多。
在零散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Chom 2sky ,1981;Neeleman &Weerman ,2001;Higginbotham ,1985;Jack 2endoff ,1976;Williams ,1989)。
分歧的焦点在于:1)介补结构能否被指派题元,如果能,那么题元又是如何指派的;2)介补结构中补语的题元是如何指派的;3)题元指派应该在哪一个层面上进行。
Chomsky 认为,介补结构可以有题元,其题元由相关的谓词赋予;介补结构中补语的题元由介词指派;题元指派应在D -结构上进行。
Neeleman&Weerman 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论证题元指派应在LF 层面进行。
Higginbotham 提出了论元饱和原则(principle of argument saturation ),即每个论元(argument )都要以某种方式得到其相应的题元①,题元是中心词的特征。
复合结构的题元是结构内题元之间的函项(function of the internal θ2roles )。
Jackendoff 认为题元具有级阶性(Thematic Hierarchy C ondition ),题元级阶性决定句子成分在结构中的分布,不符合级阶性要求的句子就是不合语法的句子。
Pinker (1987)与Williams (1989)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Pinker 提出的题元核心理论(Thematic C ore Theory )与Williams 的题元约束理论(Theory of θ2binding )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Jackendoff 的题元级阶性理论,解答了题元级阶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例如很多例子违反THC 却合乎语法,也有很多例子遵循THC 却不合语法)。
在各类不同的观点中,Wil 2liams 的题元约束理论影响最大,解释性也最强。
因此,我们首先对题元约束理论作一个简单介绍,然后再说明这一理论如何被用来解决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
2.0题元约束理论及相关概念Williams 在几篇重要论文里(1985a ,1986,1987)提出,约束理论可以用题元结构进行定义:(1)题元约束(θ2bound )X 受题元约束,当一个题元成分统制(c 2command )X 并与X 同标。
(2)题元照应语(θ2anaphor )是指派到照应语上的题元;题元代名词(θ2pronoun )是指派到代名词上的题元;题元指称语(θ2R 2expression )是指派到指称语上的题元。
(3)题元约束理论(θ2binding theory )A 题元照应语X 必须在XP 内受题元约束;B 题元代名词X 在XP 内不受题元约束(θ2free );C 题元指称语X 不受题元约束(θ2free )。
(4)题元统制(θ2command )题元1题元统制题元2,当作为谓词题元的题元1成分统制作为谓词题元的题元2(谓词必须成分统制自身)(5)题元统制的可传递性两个题元X 与YX 题元统制Y,若X 是Y 的同位题元(co 2θ2role );或8X 题元统制B ,B 被指派给Z ,且Z 题元统制Y 。
X 与Y 是同位题元,若它们是同一谓词的不同题元。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些定义是如何运作的(有下划线的字母表示外题元):树形图中V 的内题元B 被指派给其补语的外题元R ,A 与B 是同位题元,R 与C 是同位题元。
A 题元统制B ,R 题元统制C 。
B 由于题元指派而被赋予R ,因此,A 题元统制C 。
受题元指派局部性条件的制约,C 不能题元统制A ,这就是题元指派的不对称性(asymmetry of the θ2theory )。
限于篇幅,我们不再详细介绍。
Williams 的第二个重要理论假设是题元理论的自主性。
(Williams ,1994)根据自主性假设,短语在结构中具有述谓功能还是指称功能并不影响短语的内题元结构与外题元功能。
句子结构内的短语,无论是述谓性短语还是指称性短语,其题元结构必须完整地投射到D 2结构上,这是题元指派的前提条件。
因此,下面三个短语具有相同的内题元结构:(7)a lover of music (8)John saw X (9)John is XWilliams 认为,题元指派必须遵循局部性原则。
(Williams ,1994)动词外题元A 与主语外题元R 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逐层传递建立起来的。
这种题元关系的建立有三步:第一,动词外题元传递给动词短语;第二,动词短语传递给作主语的名词短语;第三,名词短语传递给名词词首的外题元。
我们用以下例子来说明题元指派的传递性(树形图里与讨论无关的分支与节点被省略):(10)以上题元指派图提供了两种可能的题元关系:对称关系与非对称关系。
短语词首的外题元与短语间(A 与VP;R 与NP )是一种双向的对称关系,我们可以用加下标的形式来表示。
下标被认为是外题元约束成分(external θ2role binder )。
作为题元指派成分(V )的外题元A 与作为题元接受成分(N )的外题元R 之间是一种单向的非对称关系,也就是说,A 非对称题元统制R ,后者不依赖前者也能得到指称性解释。
以上介绍的是对结构中主语的题元指派。
下面我们来分析例(11),动词补语的题元指派问题。
(11)在动词补语的题元指派中,局部性条件得到了很好的遵循。
由于词首外题元的性质决定整个短语的题元的性质,因此可以判定,词首外题元是题元指派的界限节点。
动词saw 的内题元θ不可能跨名词短语的外题元Rj 直接对介词短语进行题元指派。
3.0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题元自主性原则告诉我们,从理论上说,任何基本词类(substantive lexical categories ,i.e.,N ,V ,A ,P )都有指派题元的潜势,作为介补结构词首的介词也不例外。
若介补结构中的介词补语能够得到谓词直接指派的题元,那么,局部性原则就受到了严重威胁。
然而在英语中却有不少谓词直接指派题元给介补结构补语的例子。
如果作进一步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种情况同样也不违反局部性原则,题元统制与局部性原则贯穿题元指派的全过程。
经考察,我们把介补结构的题元指派分为三类:1)词首题元直接指派给介补结构;2)词首与介词联合指派介补结构的题元;3)词首跨介词直接题元指派介词补语。
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题元指派。
3.1词首题元直接指派介补结构以下是几个介补结构作补语的例子:(13)John lives in New York .(介补结构作动词补语)(14)I had a quarrel with John .(介补结构作名词补语)(15)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介补结构作形容词补语)(16)The sun emerges from behind the cloud .(介补结构作介词补语)以上各例中介补结构的题元是这样指派的:例(13)中动词live 将内题元指派给介补结构in New Y ork ,例(14)中名词quarrel 的内题元被指派给with John ,例(15)中形容词absent 将内题元指派给from the meeting ,例(16)中介词from 的内题元被指派给behind the cloud 。
这种指派完全符合题元统制与局部性原则的要求。
以(13)为例:9(17)题元指派图(17)表明,动词live 将内题元指派给整个介补结构in New Y ork 。
由于介词词首的外题元是题元指派的界限节点,因此,动词live 的内题元θ不可能跨介词外题元R j 直接对名词短语进行题元指派。
名词短语New Y ork 的题元由介词词首in 的内题元π指派。
其余三例的题元指派过程与(17)完全一致。
以上讨论的是介补结构作补语的情况。
介补结构作附加语时也完全一样,同样能直接得到谓词的题元指派。
如:(18)John threw the book into the river .(19)Mary went there by bus .例(18)中threw 有两个内题元,内题元1指派给the book ,内题元2指派给作附加语的介补结构into the river ,原因是介词词首into 具有自身的外题元,从而限制谓词直接对介词补语进行题元指派。
例(19)的题元指派与例(18)完全一致,我们不再赘述。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词首内题元被指派给其所带的介补结构。
第三种情况是介补结构作主语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谓词将外题元指派给整个作主语的介补结构,从而使谓词外题元、介补结构、介词词首及词首外题元同标。
如:(20)由于系动词be 没有题元,因此不能作句子的谓项。
在例(20)中,谓项只能是NP ----“a good hiding place ”。
谓词place 的外题元A 被指派给整个介补结构under the bed ,从而使介词词首的外题元R 与A 同标。
3.2词首与介词联合指派介补结构的题元词首与介词联合指派题元多见于介补结构作动词补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