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劳动最光荣》,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感受,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

二、教学内容:音乐《劳动最光荣》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

2. 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性理解和表演能力。

4.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中传递的信息和感情。

2. 帮助学生通过表演和合作,表现出音乐的美感和表达出情感。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启发式、体验式、情感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营造积极、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步骤:1. 启发导入(5分钟):老师先播放一首激昂的工作曲,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跳舞,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光荣与快乐。

然后老师问学生:我们每天生活中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呢?请举例。

2. 学习乐曲(10分钟):老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听听这首歌,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歌曲的看法和感受,引导他们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学习歌曲歌词(10分钟):接下来老师分段教唱歌词,让学生跟着唱,重点学习歌词中表达的劳动精神和劳动的光荣感。

4. 编排动作表演(20分钟):老师让学生利用手势、动作、舞蹈等方式,演绎歌曲中劳动的场景,例如:打工、种地、做饭等。

然后让学生自己编排动作表演,集体展示。

5. 回顾总结(5分钟):老师请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培养学生总结与评价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表达出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生是否能够感受到音乐中传递的信息和感情,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 学生是否能够合作完成动作表演,表现出音乐的美感和表达出情感。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下次可以将学生分组演绎歌曲中的场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演绎技能。

同时可以增加相关故事和图片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精神和劳动的价值。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层面】•了解《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所表达的思想;•了解音乐中常见的音符:全音符、半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它们的时值;•掌握歌曲的基本记忆。

2. 【技能层面】•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能够正确齐唱;•能够分组演唱。

3. 【情感层面】•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感悟劳动的良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教材:《鄂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劳动最光荣》(教材P1-P4)2. 教学内容:•唱歌及口令齐唱;•概括歌曲的主旨和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基本时值,进一步认识 rhythm;•分组唱歌。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能够把控节奏与音高。

2. 教学难点:•歌曲的 rhythm,即把握节奏;•合唱效果,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都在合唱过程中起到了主角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演唱;•利用小说或教材上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组织小组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

五、教学过程1. 预习学生前期练习,完成一遍歌曲的基本记忆。

2. 正式教学(1)热身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演唱歌曲,加深印象。

(2)学生自己演唱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歌曲。

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本首歌曲,分析词曲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让学生体会劳动的重要性。

(3)学生与伴唱演唱老师播放伴唱,学生结合伴奏唱两遍。

(4)学生分组演唱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唱,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重新强调每个学生在唱歌过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利用团队合作来提高效率。

六、教学评估1. 自我评估要求学生在下课前将这节课的心得写下来。

2. 小组评估为了提高合唱质量,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使用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开启他们对音乐新世界的探索。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牧童谣》是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民歌。

该曲风朗朗上口,旋律简单易学,适合小学生学习演唱。

通过学习《牧童谣》,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乐感和节奏感。

同时,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正确演唱《牧童谣》;2.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乐感和节奏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引入歌曲:与学生共同回忆《牧童谣》的曲调和歌词;2.分析歌曲:了解《牧童谣》的基本音符和节奏;3.分组分唱:分成小组进行合唱创编。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歌曲•让学生回忆并唱出《牧童谣》的曲调,教师辅助调整节奏和音准。

第二步:分析歌曲•分析《牧童谣》的主旋律,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音符和节奏,找出规律。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口头模仿,正确演唱。

第三步:分组分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担任领唱,其他学生合唱。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根据歌曲的基本旋律可以创编一些简单的儿歌动作,如拍手、敲桌子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演唱《牧童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乐感。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演唱《牧童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乐感和节奏感。

通过分组分唱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自由发挥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牧童谣》是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一首唱歌曲目。

通过学习《牧童谣》,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家乡乡村生活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孩子们感性认识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认识唱歌《牧童谣》的歌词和曲调。

2.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培养孩子们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感受力。

4.加深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孩子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在教学前的热身活动中,可以播放一些乡村风光或是牧童悠闲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孩子们回忆和了解乡村的生活和景色,让孩子们对唱这首歌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引入新知在引入新知环节中,可以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牧童生活或是乡村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和自然之美,同时引导他们探究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提出问题并让孩子们思考。

然后播放《牧童谣》的音乐,并让孩子们反复聆听,尝试跟随音乐抓住曲调和节奏。

3.歌曲学习在歌曲学习环节中,通过分段教唱的方式,让孩子们逐步掌握歌曲的内容和基本的节奏。

同时,要注意指导孩子们正确的发音、音高和咬字方式。

在孩子们掌握歌曲后,可以适当调整歌曲的演唱速度和音量,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情感教学在情感教学环节中,引导孩子们思考歌曲中隐含的情感和主题,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加深孩子们对家乡和乡村生活的认识和热爱。

同时,要注重孩子们情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5.拓展活动在拓展活动环节中,孩子们可以自行创编动作或舞蹈,将歌曲演绎出更多的含义和美感。

可以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和传统,加深孩子们的情感认同和感情交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对《牧童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成功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并对家乡和乡村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热爱。

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方式,使孩子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并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体验。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歌曲《我爱大自然》并能够正确唱出歌曲中的歌词;2.能够通过歌曲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3.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我爱大自然》音乐录音、歌词PPT、大自然相关的图片素材;2.学生准备:学生手册、铅笔、练习本。

三、教学过程1. 唤起兴趣(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录音《我爱大自然》让学生静静地听。

2. 学习歌词(1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我爱大自然》的歌词PPT,并带领学生读一读歌词。

3. 歌曲欣赏与学唱(20分钟)•教师边播放音乐录音,边带领学生跟唱歌曲。

4. 讨论与感受(1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歌曲中唱到的大自然的元素,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5.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创作一段短小的诗句或小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心情。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一次愉快的经历,并将其用语言描述出来。

3.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不同景象,用铅笔或彩色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并用简短的句子描述这幅画。

4.邀请学生带来一件大自然的素材,例如鲜花、树叶、小石子等,通过观察和感受这些素材,引导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五、课后作业1.绘画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写作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讨论和活动内容,写一篇简短的作文,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我爱大自然》的学唱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我爱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诵唱《我爱大自然》歌曲2.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情感3.能够发挥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学生们首先流畅地听一遍《我爱大自然》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歌曲导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大自然”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歌曲训练: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保持稳定的节奏和正确的发音。

4.歌曲演唱:在熟练掌握歌曲后,让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并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

5.表演创编:指导学生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发挥想象,借助课堂上所学的音乐元素,创作出自己的表演作品,展示对大自然的感受。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引入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学习乐曲,并在表演创编环节中相互协作,完成表演作品。

3.体验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体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热爱。

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第一节课:歌曲欣赏与导入(30分钟)1.歌曲欣赏(10分钟):流畅地播放《我爱大自然》歌曲一遍,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情景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大自然”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引出歌曲(10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我爱大自然》的基本情况和旋律,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节课:歌曲训练与演唱(40分钟)1.歌曲训练(20分钟):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保持稳定的节奏和正确的发音。

2.歌曲演唱(20分钟):在熟练掌握歌曲后,让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并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

第三节课:表演创编(50分钟)1.分组协作(1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组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制定计划(10分钟):根据组长的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结合课堂所学音乐元素,制定创作计划。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牧童谣歌曲的歌词、旋律以及谱曲方式。

2.通过音乐、动作的学习来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和美。

3.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学生们对音乐的体验、发现美的能力和同伴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牧童谣》歌曲。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节拍、调性等方面。

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歌曲,例如:“在我们农村的田野里有哪些声音?我们如何把田野里的声音用歌声表达出来?”等。

(2)演唱完整版牧童谣,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2.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进行手拍、踩脚步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和美。

(2)教师利用投影仪将歌曲的歌词、谱子、音乐动画等放大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音乐的美。

(3)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编舞蹈,表达“牧童”和“田野”的意象。

小组间互相演示,并选出最佳的舞蹈。

3.课堂展示(1)小组展示舞蹈,并介绍自己舞蹈所表达的意象。

(2)学生展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学所得,如有感悟,可自由发表。

教学评价教师可进行个别或小组式评价。

1.仪表盛大(1)姿势端正(2)肢体动作正确(3)面带微笑(4)音高音准2.好声音(1)声音优美(2)歌词清晰(3)音量适宜(4)音调协调3.情感表现(1)动作自然流畅(2)情感投入(3)意境恰当(4)动作和声音的协调4.团队精神(1)配合默契(2)互助合作(3)和谐共事(4)礼貌待人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音乐感受、动作表达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也为他们在日后的音乐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意识。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歌曲中表达的思想、主题和感情,理解劳动的重要性与劳动的价值;2.能模仿、跟唱,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能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唱出歌曲的词曲表达意义;4.能够在学唱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共同实现目标。

二、教学内容1.歌曲《劳动最光荣》的学唱、模仿、认识歌词和曲调;2.活动《劳动的场景》。

三、教学重点1.歌曲节奏、旋律的掌握;2.歌曲的主题和精神的表达。

四、教学难点1.能够在唱歌的过程中理解歌曲的主旨和感情;2.能够用适当的语音语调唱出歌曲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五、教学方法1.教师演唱,学生跟唱;2.分组进行唱歌练习;3.小组讨论学习;4.学生自主自主查找资料,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5.小组合作,完成《劳动的场景》活动。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定量的身体活动,放松心情,激发学习兴趣。

2.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劳动最光荣》并播放原唱录音。

带领学生认识歌曲的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展示与劳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30分钟)教师演唱一遍歌曲,让学生跟着唱,并解释歌曲中难以理解的单词或意思。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跟唱,让学生熟悉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每组进行至少三次熟练练习。

4. 认识歌曲《劳动最光荣》(20分钟)教师将歌曲中的难理解单词及常识进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强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

5. 活动《劳动的场景》(30分钟)(1)活动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场景,自由演绎一个劳动场景,如农田里的耕作、牧场的牛仔驾车等。

并与歌曲进行结合,全体合作唱歌表演,现场现时欣赏活动效果。

(2)活动流程: a. 确定每一组讨论劳动场景和剧本。

b. 小组在制定剧本的同时设计出场景道具等信息。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的基本信息:曲名、作曲家、风格等;2.学习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形式特征;3.探索音乐与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关系;4.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悉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节拍;2.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3.能够欣赏音乐,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首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内容1.曲名:《真善美的小世界》;2.作曲家:刘凯;3.风格:流行音乐;4.节奏:2/4拍,快板;5.旋律:简单流畅,充满朝气;6.表现形式:器乐演奏+歌唱。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比较法:将本课音乐与其他曲目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理解和认识;2.听辨法:让学生听几遍音乐,分辨出其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3.分析法:结合生活和学习,探索音乐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关系。

六、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绪,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学习新歌(25分钟)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新学的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并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首歌。

2.听歌欣赏:教师放一遍歌,并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意境。

3.分析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歌词和旋律,强化歌曲传递的“真善美”主题,让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和意境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4.歌曲跟唱:教师分几段,带领学生逐句学习唱歌,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音乐要素。

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和学习,思考歌曲与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

3.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自己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心得,并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学生互相理解和学习。

七、教学评价为了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2.采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3.让学生自主展示、演唱、说唱等,以了解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水平。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劳务实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劳动最光荣》。

2.音乐播放器:准备一台音乐播放器,播放歌曲。

3.课堂环境:保持课堂安静,确保学生能够专心听歌和参与活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劳动的快乐。

2.导入话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平时参与的劳动活动,以及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步骤二:歌曲欣赏1.教师鼓励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尽量跟随旋律哼唱或拍打节奏,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步骤三:歌词学习1.教师逐句朗读歌词,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每句歌词的含义。

2.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歌词所表达的劳动精神。

例如,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每种劳动都很重要,劳动者应当受到尊重等。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劳动是最光荣的?提醒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快乐。

步骤四:活动设计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歌词创编一个简短的舞蹈动作,并在班内表演。

2.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每个小组说出一个劳动者的故事,分享该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做的劳动工作。

3.班级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创编的舞蹈动作和劳动者的故事展示给全班。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总结: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感受。

2.评价:和学生一起分享对这堂课的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步骤六:课后延伸活动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和父母一起分享课堂上学的歌曲,并通过亲身体验劳动,写一份简短的心得体会。

2.班级工作坊:邀请专业的劳动者(如农民、护士、教师等)来学校为学生展示他们的劳动工作,并答疑解惑。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鄂教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鄂教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鄂教版
1. 学习内容
本节课学习内容为《爱的就是你》这首歌曲。

2. 学习目标
•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能够熟练地唱出这首歌曲。

•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了解爱的含义,并能够将歌曲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3. 教学过程
3.1 情境创设
老师讲述一个小故事:有一个男孩很喜欢一个女孩,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
己的爱,经过了一番思考后,他唱了一首歌给女孩听,并向女孩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这个小故事引出了今天的学习内容——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

3.2 歌曲欣赏
老师播放《爱的就是你》这首歌曲,并鼓励学生跟着节奏和旋律一起唱。

3.3 歌曲学习
老师带领学生一遍遍地唱这首歌曲,同时逐句讲解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
主题和意义。

歌词如下:
爱的就是你,每当我想你。

牵挂总在心里,甜蜜难以言说。

爱的就是你,每
当我想你。

快乐总在心里,幸福在身边。

3.4 歌曲理解
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爱的含义,并与自
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分享自己的亲情、友情或者爱情之事。

4.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理解了这首歌曲的歌词和主题,同时也深化了对爱的
理解,提高了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5.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在家里多听几遍《爱的就是你》这首歌曲,并尽可能地理解歌词的含义,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这堂音乐课是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课程,将涉及到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红领巾圆舞曲》这一章节。

这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同时在课程中也会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了解《红领巾圆舞曲》的起源背景和曲目特点。

•学习唱和跳舞配合的技巧,并尝试用简单语言描述或表达乐章的感受和理解。

•增强学生的协作和表达能力,激发其音乐创作兴趣。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师生问候和热身,热身活动可以包括简单的音乐律动或手部放松动作。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简要介绍《红领巾圆舞曲》的起源背景和乐曲特点。

2.学习主要内容(30分钟)•播放《红领巾圆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尝试跟随音乐的节奏,一起唱和跳舞。

•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小组形式进行创作,不要求一定要跳好舞,关键是可以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在小组活动中,鼓励学生们合作、互相支持、分享经验和注意安全。

3.交流和总结(10分钟)•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配合演出,并互相欣赏、点评和提出改进意见。

•整理总结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评选出最佳团队和最佳表演,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学评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和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效。

评估要点如下:•学生是否能够对《红领巾圆舞曲》的特点有所理解,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表演和语言描述进行表述。

•学生创意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合作、互相支持并注意安全。

•学生是否体验到了音乐的魅力,是否有了对音乐的更深刻理解和欣赏。

参考资料1.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红领巾圆舞曲》音乐作品。

二年级音乐下册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鄂教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鄂教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鄂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一单元五彩的梦教学目标:.欣赏《梦幻曲》,感受大提琴的柔和声色和宁静.优美的旋律。

2.欣赏《童年的梦》,感受乐曲愉快的情绪,并能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3.演唱《梦中的白鸽》,正确表现“中速稍慢”,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入新课,讲述有关梦境的小故事,以此引入梦的知识。

(学生讨论,得出梦境是怎么产生的)二.教师讲述自己童年时的梦想,调动学生的兴趣。

学生讲述各自的梦想以及新学期的心愿。

教师给予鼓励。

三.歌曲《童年的梦》.学生浏览歌词,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

2.播放音乐,让学生沉浸在乐曲中。

在歌声中去联想自己多彩的梦。

3.再次播放音乐。

学生通过颜色的选择来描绘自己童年的梦。

(学生自我创作时间)四.钢琴作品《梦幻曲》.教师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背景。

2.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欣赏。

完整播放音乐。

(第二遍欣赏时学生可边听边想,感受音乐,回忆自己美好的梦境。

五.教师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进行比较。

并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可在速度.节奏等方面来区别两者的不同)六.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梦中的白鸽》教学过程:一.教师:上次我们聆听了两首描写梦境的作品。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相比而言,这首会更加的好听(引述,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熟悉曲调,随着琴声唱歌词。

并把握演唱的速度。

三.播放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感受梦的意境。

四.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师鼓励)五.学生演唱(可分多种形式)。

六.进行唱名视唱,学生练习。

并用学会的唱名对歌曲的旋律进行视唱。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单元我爱大自然教学目标:.随音乐唱一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感受大自然的美。

鄂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鄂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鄂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五彩的梦教学目标:1.欣赏《梦幻曲》,感受大提琴的柔和声色和宁静.优美的旋律。

2.欣赏《童年的梦》,感受乐曲愉快的情绪,并能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3.演唱《梦中的白鸽》,正确表现“中速稍慢”,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入新课,讲述有关梦境的小故事,以此引入梦的知识。

(学生讨论,得出梦境是怎么产生的)二.教师讲述自己童年时的梦想,调动学生的兴趣。

学生讲述各自的梦想以及新学期的心愿。

教师给予鼓励。

三.歌曲《童年的梦》1.学生浏览歌词,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

2.播放音乐,让学生沉浸在乐曲中。

在歌声中去联想自己多彩的梦。

3.再次播放音乐。

学生通过颜色的选择来描绘自己童年的梦。

(学生自我创作时间)四.钢琴作品《梦幻曲》1.教师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背景。

2.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欣赏。

完整播放音乐。

(第二遍欣赏时学生可边听边想,感受音乐,回忆自己美好的梦境。

五.教师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进行比较。

并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可在速度.节奏等方面来区别两者的不同)六.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梦中的白鸽》教学过程:一.教师:上次我们聆听了两首描写梦境的作品。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相比而言,这首会更加的好听(引述,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熟悉曲调,随着琴声唱歌词。

并把握演唱的速度。

三.播放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感受梦的意境。

四.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师鼓励)五.学生演唱(可分多种形式)。

六.进行唱名视唱,学生练习。

并用学会的唱名对歌曲的旋律进行视唱。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单元我爱大自然教学目标:1.随音乐唱一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感受大自然的美。

2.欣赏《百鸟朝凤》,感受乐曲表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情景和鸣叫声。

二年级下音乐教案劳动最光荣_鄂教版

二年级下音乐教案劳动最光荣_鄂教版

二年级下音乐教案劳动最光荣_鄂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劳动最光荣》与《森林的铁匠》,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情绪。

认识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欢乐与欢乐。

2、指导学生以轻快而甜美的声音演唱《种葵花》,感受其轻巧、爽朗的情绪。

3、引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粉刷匠》,主动参与创编活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情绪的明白得节奏的把握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音乐课本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劳动最光荣》《森林的铁匠》://w w w. xk b 1. com教学过程:一、《劳动最光荣》1.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及部分插图画面,让学生观看。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它们联系起来。

在电影故事声中导入新课。

教师给出问题。

2.学生讨论。

(谁是最爱劳动的?最懒惰的?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啊?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应如何样做啊?)教师鼓舞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再次复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

二、《森林的铁匠》1.教学导入:教师:“森林里面有什么?有谁在忙碌?他们在做什么?”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播放音乐,在视听结合的过程中,突出欢乐铁匠的音乐形象。

3.再次复听音乐时,引导学生创编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

体验管弦乐的音色与风格。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种葵花》教学过程:一、《种葵花》1.教师播放音乐,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录音,默读歌词(亦可由教师领读)3.听录音,师生按歌曲的节奏读歌词。

4.教师再次播放音乐,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唱歌。

5.学唱曲谱,分组竞赛:看谁唱得整齐,准确,动听。

6.创编动作或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轻快、爽朗的情绪。

7.做“种葵花”的音乐游戏,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

8.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粉刷匠》教学过程:一、《粉刷匠》1.教师讲述此音乐的有关背景。

它是一首专门好听,传唱最广的。

我们会唱它吗?谁能更我们来唱一唱。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唱《红领巾圆舞曲》这首歌;2.让学生了解节拍的概念,能听出音乐节拍;3.通过跳舞,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音乐的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1.唱《红领巾圆舞曲》并掌握正确的节奏感和旋律;2.理解音乐的节拍感,能够根据音乐的节拍跳舞。

教学准备:1.录音机或者音响设备;2.红领巾;3.较大的教室或者操场。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先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唱一首歌曲《红领巾圆舞曲》。

2.让学生看一下红领巾,并鼓励学生想一想,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3.请学生看一看教室中心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准备好跳舞。

二、学唱歌曲(15分钟)1.首先播放《红领巾圆舞曲》音乐。

2.请老师带领学生用手拍击,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

3.让学生跟唱歌曲,老师带着节奏唱歌。

4.请学生分几组,每个组在一起跟唱歌曲。

5.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三、活动(20分钟)1.请学生分组,每一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形。

2.每个小组在圆圈里跳舞。

3.老师播放《红领巾圆舞曲》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舞蹈,并带上自己的红领巾。

4.老师可以适当地增加音乐的节奏和速率,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

四、整理和评价(10分钟)1.请学生互相评价自己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舞姿和节拍感。

2.较好表现的小组可以表演一下他们的舞蹈,让其他小组学习。

3.老师总结音乐节拍的概念,让学生逐渐明白音乐的节奏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学唱歌曲以及跳舞,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节奏感,并能够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唱歌、跳舞。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互相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巩固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知音乐。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这是一份针对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红领巾圆舞曲》的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和学习这首经典的音乐作品,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红领巾圆舞曲》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红领巾圆舞曲》的旋律和节奏。

3.学生能够通过合作练习掌握基本舞蹈动作。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红领巾圆舞曲》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红领巾圆舞曲》的旋律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播放《红领巾圆舞曲》的音频设备。

2.教师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领巾圆舞曲》的音频,向学生展示一段舞蹈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红领巾圆舞曲》(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听《红领巾圆舞曲》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和欣赏其中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可以边播放边解释一些曲子的特点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3. 学习基本舞蹈动作(3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红领巾圆舞曲》中的基本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逐步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动作。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能力。

4. 小结与巩固(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红领巾圆舞曲》和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学习的成果,增加他们的学习成就感。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可以是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是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和舞蹈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了《红领巾圆舞曲》这首经典音乐的美妙之处,并且通过练习舞蹈动作,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

通过学习这首音乐作品,学生们不仅得到了审美的培养,也提升了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红领巾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红领巾圆舞曲》的学习帮助学生: - 了解圆舞曲的节奏与旋律; - 学习正确跳舞姿势; - 了解一些基本的舞蹈礼仪;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圆舞曲节奏与旋律;2.圆舞曲舞蹈步法及基本舞蹈礼仪;3.全班合作舞蹈表演。

三、教学重点1.圆舞曲的旋律与节奏;2.圆舞曲舞蹈步法及基本舞蹈礼仪。

四、教学难点1.整合舞蹈、礼仪;2.班级整体动作整齐协调。

五、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老师与学生进行身体热身操,热身完成后提示学生整齐排队,准备开始正式学习。

2. 圆舞曲介绍(5分钟)介绍圆舞曲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圆舞曲的舒缓和轻快的节奏。

3. 圆舞曲动作(25分钟)•教师示范圆舞曲舞蹈步法和基本舞蹈礼仪;•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建议先练习单个动作);•进行联合练习(几个学生一组练习);•进行全班练习;•调整、改进练习动作;•评价练习效果。

4. 全学年合作舞蹈表演(20 分钟)•全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一起进行舞蹈表演;•观察,发现并改进表演中的问题;•至少表演两遍。

5. 总结(5 分钟)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顾整个课程,总结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六、教学资源准备CD播放器、音响系统、圆舞曲CD、音乐教学课件。

七、板书设计红领巾圆舞曲动作起舞姿势左转右转向外迈步向内迈步…八、教学评估1.观察互动检查(40 分钟):–学生的动作是否与老师的动作协调;–学生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动作;–学生在集体表演时是否协调。

2.课后反思:–整个课程中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学生的表现有哪些值得学习和赞扬的方面;–现有教具或课件的使用是否合理。

九、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在课下继续练习圆舞曲,提高舞蹈水平。

2.有意向的学生可以参加舞蹈社团进行更高层次的舞蹈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五彩的梦教学目标:1.欣赏《梦幻曲》,感受大提琴的柔和声色和宁静.优美的旋律。

2.欣赏《童年的梦》,感受乐曲愉快的情绪,并能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3.演唱《梦中的白鸽》,正确表现“中速稍慢”,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唱名试唱歌曲旋律。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入新课,讲述有关梦境的小故事,以此引入梦的知识。

(学生讨论,得出梦境是怎么产生的)二.教师讲述自己童年时的梦想,调动学生的兴趣。

学生讲述各自的梦想以及新学期的心愿。

教师给予鼓励。

三.歌曲《童年的梦》1.学生浏览歌词,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

2.播放音乐,让学生沉浸在乐曲中。

在歌声中去联想自己多彩的梦。

3.再次播放音乐。

学生通过颜色的选择来描绘自己童年的梦。

(学生自我创作时间)四.钢琴作品《梦幻曲》1.教师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背景。

2.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欣赏。

完整播放音乐。

(第二遍欣赏时学生可边听边想,感受音乐,回忆自己美好的梦境。

五.教师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对《梦幻曲》和《童年的梦》进行比较。

并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可在速度.节奏等方面来区别两者的不同)六.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梦中的白鸽》教学过程:一.教师:上次我们聆听了两首描写梦境的作品。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相比而言,这首会更加的好听(引述,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熟悉曲调,随着琴声唱歌词。

并把握演唱的速度。

三.播放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感受梦的意境。

四.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师鼓励)五.学生演唱(可分多种形式)。

六.进行唱名视唱,学生练习。

并用学会的唱名对歌曲的旋律进行视唱。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单元我爱大自然教学目标:1.随音乐唱一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感受大自然的美。

2.欣赏《百鸟朝凤》,感受乐曲表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情景和鸣叫声。

3.欣赏小小音乐剧《小鸟又笑了》。

并进行相应的表演活动。

4.听一听,学一学《咱们同住地球村》,感受童声齐唱所表现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难点:节奏的把握情绪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教学过程:一、《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相关的动物图片。

(学生讨论,我们的大自然都有哪些可爱的动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2.聆听歌曲。

教师布置任务。

(你们能听清楚里面的歌曲在唱什么吗?可以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吗?)3.教师出示歌词,再次播放歌曲。

4.教师示范演唱。

并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自己想好的动作。

(可以分几组进行)5.歌曲播放,师生齐唱。

(可组织多种演唱形式)二、《送小动物回家》1、新课导入: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的小动物。

如果有一天它们迷路了,它们会怎么样?(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帮助它们吗?2、听!它们来了!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小熊猫、小象、小企鹅、小鲸鱼)并画出四种不同的节奏形式。

3、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将迷路的小动物带回家。

三、小结,下课。

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咱们同住地球村》《百鸟朝凤》教学过程:一.《咱们同住地球村》1.地球上除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还会有什么(学生回答,让学生自由想象)2.引入主题。

我们自己也是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是中国人。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

(学生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最多)3.播放歌曲。

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4.跟着音乐轻轻哼唱。

可加入一些自我的动作。

5.播放其它的歌曲。

如《我和你》加深对世界的了解二.《百鸟朝凤》1.小鸟在一起鸣叫时会怎样?你知道有哪些小鸟(学生回答,教师综述,可进行叫声的模仿)2.音乐世界里有很多的乐器,它们也会说话,听听看,它们在说些什么?3.教师播放音乐。

并发动学生来找找小鸟鸣叫的声音。

看谁找的多。

4.再次欣赏音乐,感受乐器奇妙的演奏效果。

三.音乐对比,感受音乐的不同。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小鸟小鸟又笑了》教学过程:一.《小鸟小鸟又笑了》1.教师展示动物的图片,询问其居住地。

当它们居住的地方被破坏之后,它们会怎样?它们伤心吗?2.教师播放相关的Flash视频,让学生提前进入小鸟们的世界里。

3.教师讲述小鸟的故事。

(为了不让小鸟伤心,我们会怎么做。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可讨论)4.对故事中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不好的行为进行批评。

(为后面的表演做铺垫)5.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编创。

6.分小组进行表演,评选出表演最好的同学。

7.小结,下课。

3第三单元美丽的童话世界教学目标:1、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欣赏中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并引导学生提高想象能力。

2、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乌鸦爱妈妈》,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的行为和思想品格。

3、欣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并对本故事进行角色表演。

教学重难点:情绪的理解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乌鸦爱妈妈》教学过程:一、《小乌鸦爱妈妈》1、教学导入:大自然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哪些是最勤劳的呢?(学生讨论,怎样才算是勤劳的)2、教师出示乌鸦的图片,询问学生对它的认识,对它熟悉吗?它是不是勤劳的?3、播放视频,感受歌曲其优美的旋律。

4、教师范唱,学生在聆听时可做一些简单的节奏和动作模仿。

5、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跟唱,教师指导。

6、师生齐唱,正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

可加入适当地故事表演。

7、小乌鸦勤劳吗?我们要向小乌鸦学习什么?假如我们遇到相同的问题,我们会怎么做?(情景展示,故事表演)8、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彼得与狼》教学过程:一、《彼得与狼》1、教学导入:我们平时看过很多的童话故事,你最喜欢哪部?有谁能为我们来讲讲你最喜欢的故事。

(学生讲述,教师鼓励)2、教师快速地将故事讲述一遍,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播放音乐的视频,并结合故事的内容进行欣赏。

4、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启发学生用乐器来模仿各种声音。

5、教师指导学生聆听音乐,有特点处要反复播放。

6、故事片段表演,并加入伴奏。

7、聪明的小彼得,我们应怎样评价他?我们能跟他一样吗??8、小结,下课。

4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一个熟悉的故事,一个被很多人说起的故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调动学生的兴趣)2、教师提起《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有没有学生知道?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渔夫和他妻子两个人物。

3、教师播放音乐,也可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欣赏。

4、根据故事中的图片,分角色进行表演。

可适当评价故事片段中出现的人物。

5、教师指导学生,用各种乐器和人声来模仿。

6、分小组进行表演,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

7、小结,对人物点评,下课。

第四单元红领巾圆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感受进行曲风格,激发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感情和健康向上的精神。

2、学习用明亮、甜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队旗、热爱红领巾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意境的理解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圆舞曲》教学过程:一、《红领巾圆舞曲》1、猜谜语导入,并引出红领巾这件物品。

想想看,我们怎样来说说红领巾呢?我们什么时间会佩带它?当你佩带红领巾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出题,学生讨论,学生回答)2、教师简单介绍红领巾的由来,让学生对红领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欣赏相关音乐,感受圆舞曲的风格。

4、教师对难点处进行讲解,边听边按节奏读歌词。

5、教师范唱,学生可小声跟唱。

自编动作,即兴表演。

6、分组分角色表演(演唱、表演)57、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过程: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教学导入:好熟悉的一个名字,好熟悉的一个组织,它们经常会带给人们以欢乐。

大家想知道它叫什么吗?(教师述说,并顺带讲一讲其他熟悉的组织名称)2、教师播放歌曲,结合歌曲的介绍,感受与体验歌曲的情绪与风格。

3、再次播放歌曲,说说队歌是什么情绪,什么内容,我们能从里面明白什么?4、教师范唱,学生哼唱,创编动作,即兴走步表演。

5、教师给出曲谱,学生模仿击鼓吹号的动作和声音,教师指导。

6、教师播放相关音乐,感受不同音乐的风格。

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7、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过程;一、《让我们荡起双桨》1、教学导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家喜欢听吗?(调动学生兴趣)2、教师讲述歌曲的相关背景,以及曾发生过的一些故事。

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

3、教师播放相关地视频音乐。

学生欣赏,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

4、歌词展示,教师范唱。

学生可随着音乐加入适当的动作。

5、音乐播放,学生哼唱,教师指导。

6、师生齐唱,感受歌曲那优美的旋律。

7、学生动作导入,可自由编配。

8、小结,下课。

第五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劳动最光荣》与《森林的铁匠》,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情绪。

认识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喜悦与快乐。

2、指导学生以轻快而甜美的声音演唱《种葵花》,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

63、引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粉刷匠》,主动参与创编活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情绪的理解节奏的把握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音乐课本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劳动最光荣》《森林的铁匠》教学过程:一、《劳动最光荣》1.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及部分插图画面,让学生观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它们联系起来。

在电影故事声中导入新课。

教师给出问题。

2.学生讨论。

(谁是最爱劳动的?最懒惰的?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啊?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应怎样做啊?)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再次复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

二、《森林的铁匠》1.教学导入:教师:“森林里面有什么?有谁在忙碌?他们在做什么?”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播放音乐,在视听结合的过程中,突出快乐铁匠的音乐形象。

3.再次复听音乐时,引导学生创编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

体验管弦乐的音色与风格。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种葵花》教学过程:一、《种葵花》1.教师播放音乐,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录音,默读歌词(亦可由教师领读)3.听录音,师生按歌曲的节奏读歌词。

4.教师再次播放音乐,教师范唱,学生小声歌唱。

5.学唱曲谱,分组比赛:看谁唱得整齐,准确,动听。

6.创编动作或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7.做“种葵花”的音乐游戏,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

8.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粉刷匠》教学过程:一、《粉刷匠》1.教师讲述此音乐的有关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