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
邹国英
到2007年为止,我国共进行过四次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

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下降,肥胖学生增加,“豆芽”数量有所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刺目惊心(初中生近视率60%;高中生近视率76%;大学生近视率83%......)。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

看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下降已经不是一件单纯的小事了,而是关乎国家社稷、民族强弱的大事了。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栋梁。

要阻止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首先就得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原因进行分析。

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下的“唯分数应试教育”
现今,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不正倾向。

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许多孩子在补习班、辅导班疲于奔命,甚至于连幼儿园里的孩子——应该拥有最快乐、最开心童年和天真无邪笑容的孩子们,也已经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进出各类兴趣班:才艺、数奥、剑桥英语……。

体育与健康被严重忽视,“唯分数的素质教育”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必然产物。

因为衡量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县市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只是分数和升学率。

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绞尽脑汁占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体育课、活动课、课余休息时间。

学生们每天就是上课、吃饭、作业,只有五六小时的睡眠时间,哪有多余的时间、多余的精力来锻炼、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只成了一句响亮的空话。

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文化课,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取得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成了某些学校不是规则的潜规则。

二、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减弱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好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竞争力。

变本加厉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

初中毕业上重点高中;高考后要上名牌大学。

学生有时间为自己的兴趣和健康运动吗?听闻部分地区初中毕业考取消了体育中考,此举正中学校下环,正好把“多余的课,多余的时间”给其他考试的文化课“加餐”,以期提高考试成绩。

青少年学生在如此思想的引导下,还会去“浪费”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时间来做那些“可有可无”、“多余”的锻炼与运动吗?自从新课改后,先前的体育达标考核已被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代替。

这本是改革者美好的愿望,希望降低测试标准能够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

但结果是适得其反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不愿再到田径场上去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要达到体质健康测试的合格太简单了,除非有特殊情况。

曾记得三年前体育达标时高中女生的800米是3分50秒才及格,而现在只要跑完,即使5分钟一样是合格过关。

没课改前的体育达标,至少让学生有个锻炼的目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颇高,田径场上能看到他们汗流浃背的身影,8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良好级,不合格者寥寥无几。

而如今实施新
课程新标准后,测试难度减小标准降低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加强了吗?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反正我能顺利通过,何必要去运动受累,浪费时间。

心存此种想法者大有人在。

确实,只要参加了体质测试都能合格通过,这减弱了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运动场上逐渐少了他们的身影。

这与改革者当初的愿望是相背离的。

于是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成长理念还没有深入青少年学生当中,学会一至两项技能的终身体育意识还没有养成。

三、体育课上运动量不足,偏小。

为了增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全面展开,一线体育教师正在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毛振明教授在《体育教学一定要有基本的运动负荷》一文中曾指出:体育课必须要有基本的运动负荷;体育课的基本运动负荷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从最近几年上报教育部的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来看,历年来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比例明显上升,学生锻炼时间少,运动量不足是原因之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但是,当前体育课上运动量普遍偏小的事实已不容忽视。

在保证青少年学生身体安全的前提下,可供体育教师们选择的教材内容已经一减再减。

体育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的目的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身心健康。

虽然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变的精彩、丰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备受体育教师的青睐。

但是,“体育课不像体育课,反象文艺表演”、“不象是技能教学,倒像是在杂耍”之类的不谐声音也应运而生。

上课时把学生领到操场,集合整队后发一个球,进行“科学放羊”,学生三五成群探究研究,教师“理所当然”在场边观看、“指导”。

40分钟后下课,学生面不改色、心跳没加速,45分钟学生、教师双方都没负担。

长此以往,耐久跑的耐力没了,体操的协调性没了,投掷类的力量没了。

试问,我们还剩下了什么?在这样的氛围情况下,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能不下降吗?
四、家庭不够重视,社会支持不足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更是上世纪长喊不衰的口号。

现在学校和社会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普遍存在着重智轻体的倾向。

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是,很难一时半会就能马上纠正过来的。

但学校和社会应多为学生的基建棵成长着想,而不是片面、一味的追求知识的灌输,要全社会行动起来。

这一代的青少年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霸王、娇娇女。

尽管他们这一代的物质生活水平是丰富的,前所未有的,比以往要优越的多。

但他们所受“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和工作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场升学竞争无硝烟的战争中,家庭和父母亲对孩子的培养注重于智力开发,注重于营养的补给,严抓子女文化成绩竭尽所能,却忽视了子女的体育锻炼,牺牲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在升学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于是出现了两极化的
群体:胖墩和豆芽儿。

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结果持续下降已是一个不铮的事实。

如何扭转这一不利形势呢?促进青少年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当前全党全社会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已启动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战略措施。

全社会行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通过自身积极地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爱好,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让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