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编目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全编全析

初中文言文全编全析

初中文言文全编全析
1.《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一篇著名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主人公黄鹤发现一片神奇的桃花源,桃花源里的人们经常穿越桃林,觅食,游玩,唱歌,跳舞,享受着天伦之乐,活得安详祥和,没有烦恼,没有病痛,没有灾难,没有死亡,没有纷争,没有私心,没有贪婪,没有欺骗。

黄鹤感叹桃花源的美好,渴望能够留在桃花源里,但最终他还是离开了桃花源,回到现实世界。

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桃花源,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国度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小说中的桃花源描绘了一个没有病痛、没有灾难、没有死亡、没有纷争、没有私心、没有贪婪、没有欺骗的理想国度,把作者对理想国度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的黄鹤最终还是离开了桃花源,回到现实世界,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语文版初中文言文阅读编目

语文版初中文言文阅读编目
七上7课
20.秋水
21.愚公移山 22.扁鹊见蔡桓公 23.捕蛇者说 25.《论语》十则 26.鱼我所欲也(10考) 27.订鬼
21、小石潭记
22、记承天寺夜游 23、游恒山记 24、满井游记
21《论语》六则(11考)
22《世说新语》二则 船 23伤仲永 26卖油翁(09考) 27三峡 28古文二则 29陌上桑 七下8课 21、黔之驴 22、陋室铭 23、爱莲说 24、口技 26、强项令(13考) 27、包拯 28、岳飞 29《列子》二则 杞人忧天 杨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戴震难师 期行 乘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 考)
27、曹刿论战 28、干将莫邪
28.马说
九下8课 21.古文二则 四知 私心 22.与朱元思书 23.送东阳马生序(11考) 24.与妻书 26.《庄子》二则 若木鸡 27.周公诫子 28.出师表 浑沌之死 呆
29、劳山道士
八下8课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21、细柳营(13考) 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 祖 逖北伐 23、公输 25、桃花源记(08考) 26、岳阳楼记(12考) 27、醉翁亭记(12考)
(二)与事理有关(5课) 七上:23、伤仲永 七下: 21、黔之驴 九上: 20.秋水 28.马说 九下: 26.《庄子》二则 浑沌之死 呆若木鸡
29.答司马誎议书
28、湖心亭看雪
一、出谋献计(5课)
八上:27、曹刿论战 八下:20、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上:22.扁鹊见蔡桓公 九下:28.出师表 29.答司马誎议书
二、写景(7课)
七上: 27、三峡 八上: 21、小石潭记 23、游恒山记 八下: 28、湖心亭看雪 九下: 22.与朱元思书
七下: 22、陋室铭 23、爱莲说 22、记承天寺夜游 24、满井游记

第二册文言文知识归纳(第六单元)

第二册文言文知识归纳(第六单元)

第二册文言文知识归纳第六单元编目:《师说》《阿房宫赋》《谏太宗十思疏》《种树郭橐驼传》21 师说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2.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二、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通“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三、一词多义1.传: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2.师: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3.从:①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4.也: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5.则: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6.于: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③不拘于时(介词,被)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7.乎: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8.所以: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四、词类活用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五、古今异义的词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六、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七、难句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初中文言文集

初中文言文集

初中文言文集目录七年级1、《童趣》--------------------------------------------------------------------------------------12、《〈论语〉十则》----------------------------------------------------------------------------13、《古代诗歌四首》---------------------------------------------------------------------------64、《山市》---------------------------------------------------------------------------------------65、《世说新语》两则---------------------------------------------------------------------------8七年级1、《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童年时,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楚地看到最细微的事物,(每当)见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经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成群的飞,嗡嗡的叫声像打雷一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那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

精选文言文短篇(12篇)

精选文言文短篇(12篇)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短篇(12篇)。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短篇 《马说》 唐代: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称也。

马之千⾥者,⼀⾷或尽粟⼀⽯。

⾷马者不知其能千⾥⽽⾷也。

是马也,虽有千⾥之能,⾷不饱,⼒不⾜,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 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临之,⽈:“天下⽆马!”呜呼!其真⽆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读】《马说》是唐代⽂学家韩愈的⼀篇借物寓意的杂⽂,这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2.精选⽂⾔⽂短篇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 【解读】这是⼀篇托物⾔志的铭⽂。

⽂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好、不慕名利的⽣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全⽂单纯、简练、清新像⼀⾸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

3.精选⽂⾔⽂短篇 《诫⼦书》 三国:诸葛亮 夫君⼦之⾏,静以修⾝,俭以养德。

⾮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以⼴才,⾮志⽆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背景】蜀汉建兴⼗⼆年(234年),诸葛亮已到晚年,他⼀⽣为国,⽇夜操劳,顾不上亲⾃教育⼉⼦,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简析】⽂章短⼩精悍,⾔简意赅,⽂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不但讲明修⾝养性的途径和⽅法,也指明了⽴志与学习的关系,短短103个字,成为后世家训范本。

新课标增加文言文篇目

新课标增加文言文篇目

《逍遥游》《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

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齐谐》是记载怪异的。

《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

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罢了。

鹏程万里,也可以说鲲鹏万里。

其原文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释义为大鹏鸟能飞万里之遥的路程。

比喻前程远大。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

文言文短篇20首(带译文)

文言文短篇20首(带译文)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参考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lǚ)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参考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yú),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之,处士逃。

参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

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而揠(y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古文辞类纂序目

古文辞类纂序目

古文辞类纂序目古文辞类纂序目是一部整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文集,该文集被编纂出版于清代中期。

该文集收录了成千上万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了从先秦到明代的名篇佳作,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演变、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文辞类纂序目以类目分奇特著、经史子集、诗词赋、笔记杂录、小说话本、戏曲曲谱、译注外国等七类。

每个类别中又配有详细的大项、小项,比如经史子集类别下有《论语》、《孟子》等,而诗词赋类别则包括了《全唐诗》、《红楼梦》等等。

该文集中不同类别的作品代表了不同的阶段和风貌,风格多样,涵盖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是一部博大精深、极富学术价值的全面文学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古文辞类纂序目的编纂过程是历经三百年才完成的,由得才国士龚自珍创作。

它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成果,而是历代的著述家,一起汇聚交错乃至成形后的。

该文集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巨大宝库,也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

如今,《古文辞类纂序目》已成为大家研究古代文学的标志之一。

在教育和文学研究领域,它也经常被用来作为教学资料,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思想。

同时,该文集对于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也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另外,该文集的编纂历程也很值得一提。

龚自珍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这些珍贵的文学作品。

他不仅详细记录了每个作品的起源和作者,还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了点评和评价。

这些非常详尽和丰富的信息使得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每个作品的背景与意义。

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化和社会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古文辞类纂序目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并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信仰、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有浓烈的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

由于它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古文辞类纂序目在历史上备受钦佩,并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之一。

天津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目录

天津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目录

天津专升本语文文言文目录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2.《鞌之战》《左传》
3.《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4.《勾践灭吴》《国语》
5.《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战国策》6.《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8.《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9.《逍遥游》《庄子》
10.《秋水》《庄子》
11.《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2.《劝学》《荀子》
13.《察传》《吕氏春秋》
14.《谏逐客书》秦·李斯
15.《鸿门宴》《史记》
16.《孙子吴起列传》《史记》
17.《巫山巫峡》《水经注》
18.《张中丞传后叙》唐·韩愈
19.《钴鉧潭西小丘记》唐·柳宗元
20.《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21.《秋声赋》宋·欧阳修
22.《前赤壁赋》宋·苏轼23.《戊午上高宗封事》宋·胡铨2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25.《传是楼记》清·汪琬。

第三册文言文知识归纳(第六单元)

第三册文言文知识归纳(第六单元)

第三册文言文知识归纳第六单元编目:《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21 项脊轩志一、一词多义1.顾: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2.稍:①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②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逐渐,渐渐)③余稍为修葺(稍微,略微)3.置: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②内外多置小门(设置)③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4.去: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离)②比去,以手阖门(离开)③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除掉,去掉)5.归:①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②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③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二、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向下,名作状)2.使不上.漏(从上面,名作状)3.东犬西.吠(向西,名作状)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名作动)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作状)6.前.辟四窗(从前面,名作状)7.垣墙..周庭(砌上垣墙,名作动)8.执此以朝.(上朝,名作动)三、古今异义词1.先大母(古义:去世的;今义:在前边)2.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3.凡再变矣(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又)四、特殊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句)22五人墓碑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墓: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2.徒:①慷慨得志之徒(名词,指某人,含贬义)②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形容词,空)3.众: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形容词,多)②众不能堪(名词,众人)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形容词,一般的)4.行:①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上路)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③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名词,行为)5.声:①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伸张)②哭声震动天地(名词,声音)6.发: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③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名词,头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7.易: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②贼易之(意动用法,轻视)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动词,交换)8.按:按诛五人(查究)二、通假字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三、一词多义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装)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士兵)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去世)③买五人之脰(dòu)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3.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宠幸的)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自私)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以私人身份秘密地)四、词类活用1.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作名,行为)2.屈: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使……屈身)五、古今异义的词1.首领:①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部分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部分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部分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部分文言部分:《论语》六则,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公冶长》《述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扁鹊见蔡桓公》作者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之大成.《宋定伯捉鬼》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字令升,东晋蔡人.《狼》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紫桑人,著名诗人.《弈喻》选自《潜研堂文集》,作者钱大昕,字晓征,又字辛楣,号竹汀,清朝嘉定人,著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人,科学家,文学家.《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本文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说虎》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作者刘基,字伯温,浙江人,有《诚意伯文集》. 《为学》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著有《白鹤唐诗文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又名濂溪先生,哲学家.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溪,字梦得,唐代洛阳人,著名诗人,著有《刘宾客集》. 《伤仲永》,《谈孟尝君传》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字列御寇.《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字子才,号随园主人,清朝人,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集》.《童区寄传》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县人,文学家. 《少年中国说》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著作收在《饮冰室合集》中.《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李广》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陈叔宝亡国》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龚遂治渤海郡》选自《汉书》,《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重要的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自孟坚,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 《养鱼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 《日喻说》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者苏轼.。

自编文言文及翻译

自编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秋风萧瑟,草木摇落。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昔秦皇汉武,何等雄才大略,而今安在哉?嗟夫,英雄豪杰,皆成尘土。

世事如梦,人生若寄。

登斯楼也,聊以抒怀。

遥想当年,长城蜿蜒,秦皇巡游,旌旗蔽日。

今观残垣断壁,烟尘弥漫,感慨万千。

汉武雄图,开疆拓土,威震四海。

今览汉宫残迹,瓦砾遍地,令人唏嘘。

千古兴亡,多少豪杰,皆随波逐流,湮灭无闻。

唯有青史留名,供后人凭吊。

嗟乎,英雄何曾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岂知身后事,竟成千古绝唱。

遥望黄河,波涛汹涌,奔腾不息。

想当年,河伯为患,百姓苦不堪言。

今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然河水滔滔,仍警示后人,居安思危。

忽闻雁声,声声哀鸣。

秋雁南飞,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古人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此情此景,令人感怀。

回首来时路,感慨万千。

世事如梦,人生若寄。

今日登高,虽不能超脱尘世,亦能暂时忘却烦恼,抒发胸臆。

【翻译】秋风凄凉,草木凋零。

登上高处远望,心情畅快。

回想秦皇汉武,何等的英勇和智略,而现在又在哪里呢?唉,英雄豪杰,最终都化为尘土。

世事如同梦境,人生就像寄居他乡。

登上这座楼,姑且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遥想当年,长城蜿蜒曲折,秦皇巡视,旗帜遮天蔽日。

如今只见残破的城墙和断裂的墙壁,烟雾弥漫,感慨万千。

汉武帝的雄图伟业,开拓疆土,威震四海。

如今看到汉宫的残迹,瓦砾遍地,令人唏嘘不已。

千古兴衰,多少英雄豪杰,都随波逐流,默默无闻。

只有青史留名,供后人凭吊。

唉,英雄何曾畏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却不知身后事,竟成了千古绝唱。

远望黄河,波涛汹涌,奔腾不息。

想起当年,河伯为患,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黄河平静,国家安定。

然而河水滔滔,仍警示后人,居安思危。

忽然听到雁声,声声哀鸣。

秋雁南飞,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古人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这样的景象,令人感怀。

回首来时的路,感慨万千。

世事如梦,人生若寄。

今日登高,虽然不能超脱尘世,也能暂时忘却烦恼,抒发胸臆。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分类编排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分类编排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分类编排本文旨在介绍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的分类编排方式。

一、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在部编版语文初中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按照不同的时代和体裁进行分类编排。

1. 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包括《诗经》、《楚辞》等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感。

2.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文选》等。

这些作品主要以散文形式呈现,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描写。

3. 唐宋文学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包括了许多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这些文学作品既有长篇小说,也有诗词和散文,描写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

4. 元明清文学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后期阶段,代表作品有《西游记》、《金瓶梅》等。

这些作品以小说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不同题材。

二、古代文言文教材选择与编排部编版语文初中教材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古代文学作品,以满足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研究需求。

在编排上,按照时代和体裁进行分类,每个分类下安排了若干篇文言文教材。

教材的选择和编排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 教学目标:教材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素养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难易程度:教材按照难易程度进行编排,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学生的研究难度。

3. 内容丰富性:教材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体裁,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通过分类编排的方式,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教材使学生能够系统地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以上是初中语文部编版文言文分类编排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言文研究目录模板

文言文研究目录模板

文言文研究目录模板
一、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
1. 文言文的定义与特点
2. 文言文的发展历程
3.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4. 文言文的常见句式与表达方式
三、文言文的分类与流派
1. 文言文的分类方法
2. 典籍类文言文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3. 史传类文言文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4. 诗词类文言文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5. 辞章类文言文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四、文言文的阅读与解析
1.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2. 文言文的词汇解析与词义辨析
3. 文言文的句法解析与句式变换
4. 文言文的篇章结构与修辞手法
五、文言文的应用与翻译
1. 文言文的应用领域与价值
2. 文言文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3. 文言文的翻译案例与实践
六、文言文的保护与传承
1. 文言文的现状与挑战
2. 文言文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3. 文言文的教育与推广策略
七、结论
1. 文言文研究的主要发现与贡献
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以上为文言文研究目录的一个模板,可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在每个部分中,可以详细阐述相关内容,并使用适当的文言文语言风格进行表述。

研究目录的撰写应体现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研究的结构和内容。

国史编修的文言文

国史编修的文言文

国史编修的文言文敝邦国史编修,自古迄今,曩昔之辉煌,灿若繁星,薪传於世,焕发光华。

则编修者,欲追述光阴之远长,揽古今之变幻,以厥己志节,荐献吾邦。

于是,起席而追古,若时光之穿梭,游于岁月之长河。

自先王开基,邦国初建,疆土之辽阔,江山之壮丽,居民之繁衍,一一细述。

夫乾坤之变,更代之征,历代之兴替,娓娓而诉之。

纵览尧舜禹汤,盛世繁荣,文治武功,气象慷慨;或至商周春秋,战国纷乱,英雄豪杰,忍辱负重。

伊戚之间,华夏之民,临危受命,襟怀愈显。

世袭而至秦汉,统一六合,文治刑名,气象恢宏。

或及魏晋南北,儒释道法,三教合一,争奇斗艳;西汉初陷王莽之变,东汉黄巾之乱,风云际会,天下大乱。

幸有三国鼎立,英雄竞起,斗智斗勇,争夺天下。

至于隋唐之盛世,开创了封建制度,科举制度日臻完备,疆土辽阔,经济繁荣。

然而,悠悠岁月,物换星移,两代相接,唐宣宗时之黄巢之乱,五代十国之纷扰,令人唏嘘。

宋代兴起,文学艺术独秀,理学盛行,然而却饱受辽金之侵扰。

元明之际,蒙古大兴,元初虏亲之苦,使中原之民苦不堪言。

及至明朝中叶,初期之隆盛,文学之辉煌,而后势渐衰弱,临大一统,一腔热血,英雄无奈。

而后者,有明清之隔绝,千难万险,历经洗礼,民生疾苦,才子佳人之声在何处?乃至近年之乱序,百年之屈辱,一一书之,无非聊补己见,寄予期许。

所以,欲知中原兴衰之端倪,非国史编修不足以道。

盖编修国史者,当以严谨之态度,敬畏史实,不敢玩忽乎其事,不敢苟且乎其事。

而心怀敬畏之心,笔墨不敢妄动,然则所书所述,皆克尽其真实,使后人得观古今之河山,思维百年之变局。

余愿奉此国史编修之使命,励志而从事焉。

国史编修的文言文

国史编修的文言文

国史编修的文言文吾国史絜,自古文明,傳世繁衍,一代又一代,流轉千年。

文獻繁雜,事蹟踐踏,宜編修之,使後人知我國之興衰,悉心鑄成金石之史宝。

昔夏之國,殷商之興;有虞之朝,夏之傳,詩經儀禮,聖訓垂焉。

其後有周之興,春秋之鼎立。

夫文王祀典,周公制度,可謂經營深遠矣。

及至孔子弟子之時,論語之言,大學之論,存世者甚眾。

尤有史記之撰,太史公之治史,載述五帝、六王,舉世英雄,信矣其為經國之大典。

及至兩漢之際,史官修史,雋永之作,世懷典籍,謂之史記。

而三國演義,釋奠曹操,涌現英雄,對當時風貌,風生水起。

晉朝世祖,尊史官之治史,逸氣蓋世。

唐太宗之時,於學校設史館,講授六典之學,可謂切中時弊。

自五代十國之亂,儒門未能重興,然於北宋之世,編修官署設立,治史之志方興。

至南宋,太祖皇帝重修太史院,賜名“宝历”,史官有責統修舊史,撰修自五代以來諸國之志,光啟後學。

及元明之際,蒙元之疆宇,蕞爾卑微。

明太祖之時,改革朝政,重振太史院,命宦官統領,一時所著,紀志甚多。

然而此舉,非經學之正途,自神宗朝起,始有正史一權,以維儒林之威嚴。

惟明亡而清興,吾國之勢力稍昌。

康熙皇帝即位,睿智明達,察史之必要,遂遣大臣編修大明一百二十卷,乃今文宗之《明史》也。

康熙之孫雍正,精審前修之不足,命重纂國史,自禹貢至明嘉靖一百卷,以記述萬世之典章。

自乾隆之世,紀綬不繼,國務繁瑣,悉數史官未及治修。

及至咸豐年間,國勢日危,戰事不絕,一時復亂,文獻焚失,所存者難以備極。

嗚呼哀哉,安知非翰墨之士,將我國之光明,存之於紙墨之間,使後來者得窺見於草莽之中,則可謂為天下之幸矣。

今欲治修國史,起自夏禹,繫絡漢唐,連貫宋元,曆盡明清。

陳列英雄,辨析是非,揭示民生,應接不暇。

更加細論治史之法,襯托該修諸書之緣由,使之更增厚重,垂絕於後世。

即於《國史大綱》中,條陳宏願,經世致用,可嘆可叹,正欲垂名青史,不與百世爭功,謹以奉行大義,保證家國之安寧,願不吝于先哲之遺志,致力不懈,以載鴻猷,可謂至矣。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241—260篇)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241—260篇)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241—260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

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

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

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

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

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目录:241.送虚白上人序 (高启)242.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丘明)243.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244.管仲论 (苏洵)245.齐国佐不辱命 (左丘明)246.宋定伯捉鬼 (干宝)247.病梅馆记 (龚自珍)248.游虞山记 (沈德潜)249.张衡传 (范晔)250.讳辩 (韩愈)251.送孟东野序 (韩愈)252.子产论政宽猛 (左丘明)253.论积贮疏 (贾谊)254.赠白马王彪·并序 (曹植)255.送穷文 (韩愈)256.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257.子革对灵王 (左丘明)258.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柳宗元)259.应科目时与人书 (韩愈)260.论贵粟疏 (晁错)241.送虚白上人序 (高启)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编一篇文言文

编一篇文言文

编一篇文言文
敬启者:
余乃某县之士也,闻得贵地有一座山,名曰华山,自古以来便有“五岳之首”之誉。

余心之所向,欲登此山,一睹其风采。

今日特来函问贵地之士,敬请赐教。

余闻华山之险峻,登山之路曲折艰辛,然而登临之后,所见之景色必定令人心旷神怡。

余自幼便喜好登山,曾登过许多山峰,但未曾登过华山,实为一大遗憾。

今闻贵地之士言之,余心之所向,愿往一试。

余闻华山之险峻,实为一大挑战,然而人生在世,岂能不追求挑战?余愿以此为契机,磨砺自己,锤炼意志,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

余谨此函,敬请贵地之士赐教,余将铭记于心,感激不尽。

此致
敬礼
某县之士。

如何用文言文写学习计划

如何用文言文写学习计划

如何用文言文写学习计划吾日复日,将学习之道,不忘初心,方可成大器。

今日将立学习计划,以谋自身之进路,愿得诸藩臣之扶持,愿得上苍之佑助,不敢废止。

一、学业篇学业为吾者之根本,吾当勤以之。

故将诸子之所学,列有小目,计有行程,定有时间。

一、语文:晨诵六朝,暮读古今。

学习字史,宏扬国粹。

二、数学:善用竖式横算,扎根果脯。

习数理,悟其大旨。

三、英语:细嚼机经,津津有味。

勤背单词,胸有成竹。

四、科学:实验错误,改过自新。

探索未知,创造未来。

五、思想品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悉心习礼,广受经史。

七、技能:学习书法、绘画、音乐等,广进广出。

此则学业之计划也。

二、文娱篇学而不乐,劳而无功,岂非知己之落步。

故当立此计,以录志者之轻松,以解疲劳者之劳倦。

一、读书:挚友之讲谈,韬光养晦。

不妄劳人,不求过人。

二、游戏:棋牌、球类等,团结友人。

颐养生息,增强体魄。

三、电视:有益于学习者,勿贪图焚膏。

四、音乐:悦耳者为佳音,潜移默化。

五、舞蹈:优美多姿者,增润魂灵。

八、电脑:勤学者,兼及通信和科研。

此则身心轻松之计划也。

三、锻炼篇体健者,气足神旺,不得自危。

故当立此计,以敛健于胸怀,以增气于朝露。

一、晨练:奔跑、体操等,勿使迟延。

二、球类:羽毛球、乒乓球等,朋友相赛。

三、武术:拳腿法等,自固修身。

四、健身:器械、跑步等,倍加小心。

此则体魄健康之计划也。

敞树尔思念之志,立树尔学业之计划,恒习之,不废。

盖此学也,固非一日之功,其心之安如切如磋,其志之不移如山。

愿我甚是用心,速成领袖也。

愿得诸藩臣之扶持,愿得上苍之佑助。

愿得诸藩臣之扶持,愿得上苍之佑助。

自编文言文小故事翻译

自编文言文小故事翻译

吾闻昔有贤者,姓黄名子真,字明远,居江东之吴郡。

子真少好读书,尤喜《周易》。

一日,游于市,遇一老者,须眉皆白,背负一古剑,缓步而行。

子真见之,心生敬慕,遂趋而前,请教曰:“老丈何人?何以持此古剑?”老者微笑曰:“吾乃太乙真人,持此剑游历江湖,以求有缘之人。

汝好《周易》,此剑即能解汝疑惑,助汝悟道。

”子真大喜,遂请老者展剑。

老者缓缓抽出剑,光芒四射,竟有一股玄妙之气环绕其身。

子真观之,心中豁然开朗,便拜师求教。

太乙真人曰:“此剑名为‘玄黄’,内有乾坤,汝若能悟透其理,便能通达天地之道。

”子真受教,自此潜心修炼,日以继夜。

岁月如梭,子真渐有所成。

一日,真人曰:“汝已悟透玄黄之理,今可离吾而去,自行游历江湖,广结善缘。

”子真辞别真人,携玄黄剑,踏上征程。

途中,他遇到了许多困苦,然皆能以剑中之道化解。

一日,于山林间,遇一盗贼,欲劫其财物。

子真不欲与之争斗,遂以玄黄剑指向天空,默念咒语。

顷刻间,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盗贼惊恐逃去。

又一日,子真至一小镇,闻有一老妇病重,求医无门。

子真心生怜悯,以玄黄剑中之术,治愈老妇之疾。

老妇感激涕零,遂将家传秘方相赠。

子真游历数年,名扬四海。

一日,归至吴郡,见家乡父老生活困苦,遂以玄黄剑中之术,改良农作,使家乡百姓丰衣足食。

吴郡太守闻之,亲往拜访,欲请子真出仕。

子真笑曰:“吾所学非为利禄,仅为助人。

”遂辞太守而去。

后子真隐居于山林,以玄黄剑中之术,救济天下。

世人皆称其为“玄黄真人”,传颂千古。

【翻译】我曾听说,从前有一位贤人,姓黄名子真,字明远,居住在江东的吴郡。

子真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喜爱《周易》。

有一天,他在市场上游玩,遇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背着一把古剑,缓缓地行走。

子真见到这位老者,心生敬意,于是快步上前,请教说:“老丈您是谁?为什么背着这把古剑?”老者微笑着回答:“我是太乙真人,背着这把古剑游历江湖,寻找有缘之人。

你喜好《周易》,这把剑能解开你的疑惑,帮助你领悟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编目
七年级上册
《论语》六则
《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期行乘船
*伤仲永(王安石)
木兰诗
卖油翁(欧阳修)27、三峡(郦道元)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戴震难师(段玉裁)
*陌上桑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周敦颐) 22、陋室铭(刘禹锡)*口技(林嗣环)24、*黔之驴(柳宗元)
包拯(脱脱)27、董宣执法(范晔)
*岳飞(毕沅)
*《列子》二则杞人忧天杨布打狗
八年级上册
小石潭记(柳宗元)2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游恒山记(徐霞客)24、*满井游记(袁宏道)
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范仲淹)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7、曹刿论战《左传》
*干将莫邪(干宝)29、*劳山道士(蒲松龄)
八年级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1、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 古文二则(司马光)孙权劝学祖逖北伐
* 公输《墨子》
桃花源记(陶渊明)26、岳阳楼记(范仲淹)
* 醉翁亭记(欧阳修)28、* 湖心亭看雪(张岱)
九年级上册
秋水《庄子》21、*愚公移山《列子》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23、捕蛇者说(柳宗元)
《论语》十则26、鱼我所欲也《孟子》
*订鬼(王充)28、*马说(韩愈)
九年级下册
古文二则(范晔)四知私心 22、与朱元思书(吴均)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24*、与妻书(林觉民)
《庄子》二则混沌之死呆若木鸡
*周公诫子《孟子》28、出师表(诸葛亮)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古诗词编目
25、*诗五首
寄人(张泌)夜雨寄北(李商隐)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0、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江南春(杜牧)登飞来峰(王安石)望岳(杜甫)观沧海(曹操)
25、诗词五首
饮酒(陶渊明)次北固山下(王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雁门太守行(李贺)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0、诗词五首
迢迢牵牛星渡荆门送别(李白)春望(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30、诗词五首
观刈麦(白居易)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25、诗词五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过故人庄(孟浩然)游山西村(陆游)24、诗词五首
采薇(昔我往矣)《诗经》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送别(无名氏)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29、诗词五首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山居秋瞑(王维)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
24、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王维)泊秦淮(杜牧)无题(李商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9、诗词五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滁州西涧(韦应物)约客(赵师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25、诗词六首
关雎《诗经》蒹葭《诗经》黄鹤楼(崔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30、诗词五首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凉州词(王翰)咏煤炭(于谦)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