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构图原理1

合集下载

摄影的构图规律

摄影的构图规律

摄影的构图规律摄影艺术实践证明,摄影艺术必须遵循造型艺术的构图规律,它们包括:整齐划一、参差、均衡、对称、主次、比例、完整和多样统一等。

下面小编就来谈谈摄影的构图规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摄影的构图规律:整齐一律整齐一律一般是外表的一致性,说的更明确一点,是同一形状的一致的重复。

这种重复对于对象的形式就成为起赋与定性作用的统一。

由此可见,整齐一律就是指画面中相似或相同的物体以对等形式排列组合而体现出的视觉效果。

其审美特性是稳定、庄严而又富于立体感,而且还是形成视觉节奏的基本方式。

(2)摄影的构图规律:参差这是和整齐划一相对应的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是让“差异闯进”整齐划一“来破坏它”。

说的准确一点,参差就是画面中的表现物通过形式因素的差异以一种既变化而又有秩序的方式组合所产生的某种视觉效果。

它是避免艺术形式出现呆滞、堵塞进而获得序中有变,乱中显齐的有效构图方式。

(3)摄影的构图规律:均衡均衡又叫作平衡,它既包括视知觉上的同量和构图上的对称,也含有画面具有多样统一的整体感,是一种不同部分或因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空间关系。

其构成方式有:对称均衡和重力均衡 _指画面中物体的分布能使人在视知觉上取得稳定的,不产生倾斜的心理感受。

在人的心理体验中,视觉形象象形体一样,是有重量的,一般是:人比动物重,动物比植物重,动比静重;在浅背景上深色比浅色重;在深背景上,浅色比深色重;粗比细重,大比小重,色艳比色暗重,近比远重,离支点(画面中心)远比近重。

按照力学中力矩平衡的原理来安排画面中不同重量物体间的空间位置,就能取得视觉心理上的均衡感。

而运动均衡则是指一种运动的两极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

不平衡态势重复交替出现所形成的心理经验中的均衡感是构成稳定和整体美感的重要手段。

(4)摄影的构图规律:对称对称是指景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因素在中轴线两侧以对应关系展开或组合而构成一体,这是一种绝对均衡的形式,由于构成形式的不同,对称又可分为纵对称和横对称两种。

摄影定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摄影定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摄影定理知识点梳理总结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在摄影中,有许多定理和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这些定理和原则涵盖了从构图到曝光、从光影到色彩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摄影定理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一、构图定理1. 第三方割定理这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构图原则之一。

根据这个定理,在构图时将画面等分成三部分,将主体放在其中的一条虚拟的“第三条线”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 黄金分割定理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比例,通常为1:1.618。

在构图中,使用黄金分割可以使画面更加吸引人,具有更强的动感和张力。

3. 对称不对称定理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都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构图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以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或主题。

二、光影定理1. 光影的方向和角度光影的方向和角度对照片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地利用光影的方向和角度,可以为照片增添更多的层次和立体感。

2. 光线的亮度和软硬光线的亮度和软硬对照片的质感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同的主题和环境,需要选择适合的光线亮度和软硬度,以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三、曝光定理1. 快慢的曝光快慢的曝光可以为照片带来不同的效果。

快速曝光可以凝固运动的瞬间,呈现清晰的运动轨迹,而慢速曝光可以带来柔和的光影效果和丝滑的水流效果。

2. 正确的曝光正确的曝光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过曝和欠曝都会导致照片的细节丢失,影响照片的质量。

要根据光线和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曝光调整,以保证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四、色彩定理1. 冷暖色调色彩的冷暖对照片的情感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在拍摄时,要根据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冷暖色调,以突出主题的特点和情感。

2. 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摄影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合理地搭配色彩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增加照片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以上就是摄影定理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三章:构图1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三章:构图1

三角形构图之正三角
正三角形, 象金字塔一 样,底边与 画幅的横线 平行,两条 斜边向上汇 聚,其尖端 有一种向上 的动感。
三角形构图之反三角
反三角形与正三角 形相比,效果完全 相反,它具有一种 强烈地极不稳定的 感觉
直角灵便
直角三角形,就是侧三角形,是不等边的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直线, 底边为横线,立在画面一侧。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大都 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对三角 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 给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 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 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 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灵活多变,很 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1、不同的摄距与画面的效果
•不同的摄距会带来画面景别变化:远景、全 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擅长表现力,一般来讲 “远取其势、近取神”。
远景: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于景物的气势 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整体性而忽略其细节
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于表现景物的全貌及其 所处的环境特点。
《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幅照片,就是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左直边是 年久失修坍塌了的一个敌楼,底边的长城虽然已不整齐,但仍然牢 固而稳当地座立在群山之中,远处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峻岭之巅, 更加显得雄伟壮观,年代久远。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特点,不论从 外形上还是内涵上均在这幅照片中得到了展示。
对角线构图组 成的画央,能 够引导读者视 线沿着线条的 指向运动,使 画面增强运动 感,使被摄景 物产生活力。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 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 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 求之一。 要使画面均衡。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 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 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 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 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 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效果好坏与作者的 审美能力、艺术素质有关,要多加实践和学习, 一定会掌握这种构图形式,用好这种艺术技巧。

黄金分割摄影构图及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摄影构图及三分法则
如何构图是掌握摄影技巧最基础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 从介绍这个数世纪以来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的技巧开始谈 这一话题,“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
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 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 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
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 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原理1如图A: “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
。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 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图C1 图C1-1第
二种:直接参照图示的四个“黄金分割”点。例如,设 想我们看到了非常引人入胜的风景,但缺少具有优美几 何结构的被摄主体,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只会是一个
空洞泛味的场景,那该如何处理呢?试着寻找一个与这种 单调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物体,并将这一被摄物置于 如图C2中的其中一个“十”字点位置,这样照
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 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 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
,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图B 图B-1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 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
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 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 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
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 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 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
为“黄金分割点”), A:C=B:A=5:8。幸运的是,35MM胶 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5:7.5) 图

手机摄影技巧

手机摄影技巧

新闻图片摄影新闻图片,作为一种视觉传达形式,已成为新时代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为它可以使读者在短时内一目了然地读出各种信息,相较于单一的文字报道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形象、更有说服力。

“构图”是指通过选取组织来确定画面各个部分的结构和组成,并形成特定相互关联的呈现形式,即构成画面。

摄影构图方法则是根据成功摄影作品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实践经验,进而形成的“理论方法”。

基本要求:简洁、平衡、生动、完整。

构图原理:(1)利用线条构图;(2)利用形状构图;(3)利用画面平衡构图常用的摄影构图∙(1)均衡式构图∙(2)平视构图和俯视构图∙(3)九宫格式构图∙(4)对角线构图∙(5)曲线构图∙(6)填充式构图∙(7)对称构图∙(8)三角型构图∙(9)框景构图均衡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之一。

均衡是指画面布局中,正确处理轻、重、虚、实、疏、密、繁、简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整个画面变化统一,取得总体上的稳定与均衡。

平视构图是以水平视觉进行取景构图,呈现的画面与人眼平视的视觉效果相近。

透视空间感不够强,视野的拓展有极限。

俯视构图是从较高的位置或采用航拍技术,取景视平线向下俯拍而成的画面,以获得具有更大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影像,呈现出透视效果更加明显和视野更加广阔的视觉效果。

3.九宫格式构图九宫格式构图又称为井字形构图,也就是把画面的四条边缘三等分,再将相对的各点相连,让画面形成四条连线和四个交点的分割布局,成为“井”字形状。

通常在取景时,按照这样的线条或点位来安排画面构成或主体位置,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视觉平衡感和画面美感。

因此也被称为黄金分割线或黄金点。

3.九宫格式构图4.对角线构图利用被摄对象本身比较明显的线条结构使他伸向画面中的两个对角,可以产生对角线构图效果。

对角线构图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的主要线条从画面的一角伸向另一角,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随这些线条的指向而移动,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动感,使画面富有活力。

4.对角线构图曲线构图又称为S形构图,是区别于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的一种构图形式。

摄影定理知识点总结初中

摄影定理知识点总结初中

摄影定理知识点总结初中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摄影定理。

这些定理不仅是摄影技术的基础,也是摄影艺术的灵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初中时期学习摄影所需要掌握的摄影定理知识点。

一、构图定理1. 第三方定律第三方定律是摄影中常用的一个构图定律。

简单来说,就是将画面分为九个等分,然后将主体放在其中的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更有吸引力。

2. 画面留白画面留白是构图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适当地留出空白的区域,可以让画面更加简洁、清晰,也能够突出主体。

3.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通过画面上的对称元素来达到平衡和稳定的效果。

对称构图可以让画面更加和谐,也更容易引人注目。

4. 主体居中主体居中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央,可以使画面更加集中,吸引人的目光。

5.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种构图的特殊比例,通过将画面分为特定的比例,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二、曝光定理1.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的曝光时间,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

2. 光圈光圈大小决定了照片的景深,通过调整光圈,可以控制照片的背景虚实的效果。

3. ISOISO值决定了照片的感光度,通过调整ISO值,可以应对不同光线环境,使照片更加清晰、细腻。

4. 相机稳定相机稳定是保证曝光准确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使用三脚架、防抖等手段,可以确保相机在拍摄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模糊。

5.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在拍摄过程中对相机的曝光参数进行微调的方式,通过曝光补偿,可以使照片的曝光更加准确。

三、构图定理1. 视角不同的拍摄视角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通过改变视角,可以使照片更具有立体感、动感。

2. 前景通过使用前景,可以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也可以为画面增加趣味性。

3. 主体在构图中,主体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地选取主体,可以使画面更加突出。

4. 色彩色彩在构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给照片增添不同的氛围和感觉。

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

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

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构图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构图”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

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

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构图还需讲究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在我国传统艺术里叫"意匠"。

意匠的精拙,直接关系到一幅作品意境的高低。

构图属于立形的重要一环,但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上。

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

概括地说,所谓构图,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构图的目的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什么是摄影构图?

什么是摄影构图?

什么是摄影构图?从今天开始讲讲构图,教程从摄影美学的基础出发,由浅入深的介绍了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摄影构图概述,什么是摄影构图?摄形构图,是将照片构成所涉及的一切因素进行恰当地安排和处理,它包含了全部造型因素与拍摄手段。

具体是指把人、景、物安排在同一幅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的布局,在形式美方面诉诸视觉的点、线、形态、质感、用光、明暗、影调、色彩等的配合,以表现某个主题思想和审美情感。

从构图的目的来讲,它是为了更佳地将一个人的思想理念、情感传递给观者。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环节,它能使构成画面内容的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

只有内部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摄影者要有意识地设计和布置画面,在照片范围内,有美感地选择和安排物体。

想要拍出好的照片,就应该掌握摄影构图的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只有当照片中没有一个多余元素时,那照片就成功了。

摄影是获取图像的艺术。

通常面对的是现实世界,但摄影并不是简单地记录或再现(资料文献照片除外)。

而是运用完善的构图形式拍摄的照片可以比现实生活更加生动,也更具有艺术效果。

《藏乡春色》丹巴藏乡一直是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作者巧妙的运用框式构图,更突显出如画一般的精致美好生活。

框角上金黄色的玉米象征着这里的人们充实和富裕,框里的人家呼之欲出。

《巨石与藤蔓》视觉上,巨石和只出现少许小绿叶的藤蔓形成极大反差:一个巨大,一个细小,一个坚硬,一个柔弱。

但相遇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深深地吸引着观者的视线。

被风化后的黄色巨石身上写满“沦桑”。

那纵横交借的纹理在阳充的照耀下越发的深刻。

似乎向人们讲述着它的点滴过往,绿色藤蔓轻轻柔柔地缠绕到树枝顶端,正满心欢喜地欣赏着周边的美景,全然不觉巨石的庞大和压顶之势。

倒三角形的构图更加重了画面的不稳定性,小面积的藤蔓轻松地被推到视觉中心。

正是大与小、强与弱、明与暗的强烈时比,让人瞬间看到了执着、不屈的生命的可贵,整个画面因此精彩、夺目。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的原理以及在拍摄中的运用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的原理以及在拍摄中的运用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动物摄影
在拍摄动物时,可将动物置 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使
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花卉摄影
在拍摄花卉时,可运用黄 金分割线构图法表现花卉 的优美形态和色彩搭配。
纪实摄影
在纪实摄影中,可注意运用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捕捉具有
表现力的瞬间和场景。
04 实战案例分析
优秀摄影作品赏析
01
作品一:《晨曦中的海滩》
02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原理
黄金比例概念
黄金比例是一个数学 比例,通常表示为 1:1.618或近似值2/3。
在摄影构图中,运用 黄金比例可以使画面 更加和谐、平衡和美 观。
在自然界和艺术中广 泛存在,被认为是最 具美感的比例之一。
构图中的黄金分割点
黄金分割点是将画面按照黄金 比例分割后得到的四个交点。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的原理以及在拍 摄中的运用
目录
•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简介 •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原理 • 拍摄中运用黄金分割线构图法 • 实战案例分析 •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拍摄实践与反思
01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简介
定义与起源
定义
黄金分割线构图法是一种将画面按照 黄金比例(约为1:1.618)进行分割, 将主体置于分割点或分割线上,以达 到视觉美感和平衡感的构图方法。
分割线进行分割。
人像摄影应用技巧
将人物置于黄金分割点
将人物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使人物更加突出,画面更加美 观。
利用背景衬托人物
选择与人物相协调的背景,将背景与人物进行黄金分割,增强画面 的层次感。
考虑人物视线方向
在拍摄人像时,注意人物的视线方向,可将其视线引导至画面中的 黄金分割点。
静物摄影应用技巧

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指通过相机的视角和物体的位置、形态、颜色等元素的组织和安排,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画面。

构图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引人入胜、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同时能够有效传达出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以下是构图的几个基本原则:
1. 整体构图:在画面的组成上,应该注重整体效果,将各个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画面。

摄影师可以运用对称、井然有序的排列方式,或者运用对比、错落有致的元素布局,来营造出鲜明的整体效果。

2. 平衡:视觉上的平衡是构图中很重要的原则之一。

摄影师可以运用对称、对比、垂直或水平线条的组合等方式,在画面中营造出平衡的感觉,使整个画面显得稳定、协调。

3. 焦点:焦点是图像中最为突出、吸引眼球的部分,摄影师可以通过对焦、调整景深等手法,将主题或重点部分放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使其更容易被观众注意到。

4. 利用透视:通过利用透视效果,摄影师可以创造出深度感和空间感,提高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透视可以通过前景和背景的对比、线条的延伸等手法来实现。

5. 重复和节奏:构图中的元素重复和节奏可以增加画面的和谐感和动感。

摄影师可以通过反复出现的形状、颜色或模式,或者通过一系列的线条、比例或节奏的排列,打造出有吸引力的画面效果。

6. 负空间:负空间即画面中没有实体物体的空白区域,可以用来强调主题或给画面增加层次感。

通过将主题放在负空间中,
摄影师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效果。

以上原则是构图中常用的几个基本原则,但并不是每个构图中都需要同时应用。

根据具体主题和拍摄目的,摄影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来构建独特且富有表现力的画面。

构图的原理

构图的原理

构图的原理
构图是艺术和设计中的一种重要原理,指的是通过对图像元素的摆放和排列来营造出意境和效果的过程。

它可以用来控制观众对图像的注意力和理解。

主要原理有:
1.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性可以给人带来平静和稳定的感
觉,而不对称性则可以给人带来动感和变化感。

2.重心:图像的重心是指所有图像元素的重量的中心点,
它可以用来控制观众的注意力。

3.比例:比例关系可以用来控制图像的平衡和美感。

4.线条:线条可以用来控制图像的运动感和引导观众的
眼睛。

5.色彩:色彩可以用来突出图像的重点和营造出不同的
氛围。

6.构图法则:规则如三分法、对角线法、重复元素法等
可以帮助构建图像的比例和平衡。

总之,构图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元素和原理来营造出意境和效果。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关于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摄影构图的三要素是什么?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需要创作者必须熟知摄影技术,同时要善于掌控运用摄影造型的法则。

这造型法则包含摄影用光、摄影构图、色彩、影调等。

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期望对您有所帮助!摄影构图三要素一、摄影构图的三要素即:线条、形状、明暗(色调)。

1、线条“线条”是客观存在的视觉现象,线条是构成一幅画面形状的基本视觉要素,线条包含人或物可出现形状的被摄体,它在构图中可以分割画面,体现面积,产生节奏,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线条的多种象征性的功能:粗线强劲,细线柔弱;曲线柔情,直线刚直;浓线重,淡线轻;实线静,虚线动。

垂直的线条,给我们的感觉是坚强、庄重、高大;横线却给人以XXX、宽广、博大;斜线预示着动感和一种纵深成效;曲线则象征着温顺、浪漫、高雅,会给我们一种非常优美的感觉。

2、形状在构图三要素中,形状是最基本的要素。

很多摄影佳作之所以获得成功,或是凭它单个被摄体的形状具有戏剧性成效,或是依靠几个被摄体的形状相互对照、衬映而引人注视。

但也有部分优秀作品中,物体的形状却又无关紧要。

所以艺无定法,无固定标准。

不管怎么说,对于摄影师来说,形状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值得花一番工夫去学习。

连续的点集合成线条,而线条又能构成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不规则的形状。

⑴、直角矩形直角矩形在形状上与照片的框架近似,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包含其中,很多人为加工形成。

直角矩形放在照片框架中,有重复画面构成,给人以不自然、单调的感觉,所以构图形状中较少使用。

但也有很多作品使用,如拍照窗户、电视屏幕等。

⑵、三角形相对直角矩形构图来说,三角形构图使用较多,三角形的线条少,是所有形状的基础,三角上窄下宽的形状使画面更具稳固感。

它也包含了对角线和棱角,因此具有动感成效。

⑶、圆形圆形在矩形画框中能突出主体,更强调视觉中心感,圆形因自身特点,使人们感觉有旋转运动的动态成效。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1--构图(正反实例分析)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1--构图(正反实例分析)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1--构图(正反实例分析)提到摄影,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认为:就是选一处景色美的地方,人往镜头前一站,按下快门不就OK了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完我的这篇日志,很有可能会颠覆你的这一观点。

前言: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

内行戏称我们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镜头前面),这也许是对我照相的真实写照吧。

应该说我还算“聪明”,相机到手没几天我就会摆弄了,看来照相还蛮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几百张,近4G的照片,在电脑上一看,满意的没多少。

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来。

近些日子,我在网上学习了一阵子,才知道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

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习所得与朋友们分享、交流吧。

如果你是“高人”,期待您的指点!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这些菜鸟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

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

“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

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对于对焦点位于中心的相机,可以先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过程要注意不要松开,要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并且不能前后移动相机和变焦。

摄影艺术的5个构图技巧

摄影艺术的5个构图技巧

摄影艺术的5个构图技巧摄影艺术是一种将生活中的美丽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

其中,构图是摄影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正确的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具有艺术感和吸引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摄影艺术的5个构图技巧。

一、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摄影中最为常见的构图方法之一。

其具体做法是将画面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并强调其中的一个部分。

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加和谐、自然和有序。

黄金分割遵循着自然界中一些黄金规律,例如人类面孔中的三分之一比例等。

二、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分成两个对称的部分,以便在一个中央点进行镜像。

这种构图方法可以增强图像的稳定性和整体感。

对称构图经常用于自然景观和建筑摄影中。

三、堆叠构图堆叠构图是将多个元素在画面中形成一种层叠的效果。

这种构图方法经常被用于表现深度和立体感。

堆叠构图适用于商业照片及产品照片等类型的摄影。

四、虚实对比虚实对比是利用画面中不同的实物或者色彩进行对比。

通过调节相机的光圈和快门,可以让画面中的实物变得清晰或模糊。

这种构图方法可以用于表现主题的柔软或坚定。

五、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将画面分成两个对角线,将主体突出在一个角落。

通过使用对角线构图,可以将主题突显出来,并在画面中引起一种动态感。

对角线构图适用于风景和人物摄影等多种类型的摄影。

总结以上是摄影艺术的5个构图技巧。

每一个构图技巧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美感。

当我们选择一种构图技巧时,需要考虑整个画面的感觉和主题,以及如何让我们的作品与众不同。

通过细心选择构图方法,我们可以让摄影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艺术感。

简述构图的原理

简述构图的原理

简述构图的原理构图是指在摄影或绘画中,将被摄物体或绘画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比例和角度安排、组合和安置在画面内的过程。

它是构建画面结构和表达创意的重要手段,具有决定画面效果的作用。

构图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平衡原理平衡原理是指在画面上通过各种方式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均衡的形式感。

构图平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称平衡,另一种是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指在画面上将被摄物体或绘画元素以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安置。

这种平衡方式给人以稳定感和庄重感,适用于一些正式、庄重和均衡的场合。

不对称平衡是指将画面上的主体物体按照某种比例关系在画面内合理摆放,而不需要完全镜像对称。

这种平衡方式更容易给人以活泼、富有动感和情感的感觉,常用于表现生活场景和表达个人情感的摄影作品。

二、层次感原理层次感原理是指将画面上的元素按照重要性和距离大小的关系划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并通过合理的排列和组合给人以距离感和立体感。

通过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分明区分,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能够将画面呈现出一种透视和深度感。

三、节奏感原理节奏感原理是指在画面上通过元素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来构建一定的节奏规律,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动感和节奏感。

通过元素的排列和组合的规律性和重复性,能够引导观者的视线流动,使人感到画面富有活力和律动感。

四、画面形状原理画面形状原理是指通过对画面的形状和边缘的处理来构建画面的结构和形状感。

画面的形状可以根据被摄物体的形状来确定,也可以通过调整画面的比例和裁剪来改变。

常见的画面形状有横向画面、纵向画面和正方形画面。

横向画面适用于表现宽广的场景和横向延伸的元素;纵向画面适用于表现高大的元素和纵向延伸的线条;正方形画面适用于表现平衡和对称感。

五、视角原理视角原理是指在构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视角来表现被摄物体和场景。

视角的选择会影响画面的效果和观感。

常见的视角有鸟瞰视角、仰视视角、俯视视角和正视视角。

鸟瞰视角适用于表现广阔的场景和整体感;仰视视角适用于表现高大的元素和威严感;俯视视角适用于表现小型的元素和俯瞰感;正视视角适用于表现直观、真实的感觉。

摄影原理是什么

摄影原理是什么

摄影原理是什么
摄影原理指的是摄影技术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构图、光线、焦距、快门速度、曝光等。

以下是对这些原理的简要介绍:
1. 构图:构图是指摄影图像中的元素布局和组合,包括主题的位置、大小、对称、平衡等,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视角和调整元素的位置来实现良好的构图。

2. 光线:光线对于摄影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和色彩效果。

合理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调整曝光度和光线的方向,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与焦平面的距离,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视场大小和透视效果。

较长焦距可拉近主体,背景模糊,适合远距离拍摄;较短焦距则可扩大视野或制造透视感,适合近距离或广角拍摄。

4.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和运动的呈现。

较高的快门速度可冻结快速运动的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表现运动的轨迹,如流水、星轨等。

5. 曝光:曝光是指相机对光线的接收和记录,直接影响图像的亮度和细节的呈现。

适当的曝光是关键,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来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总结而言,摄影原理是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
则和规律,它们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捕捉主题,表达意图,并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摄影作品。

利用斜线构图带来动感和稳定感

利用斜线构图带来动感和稳定感

利用斜线构图带来动感和稳定感斜线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技巧,通过倾斜的线条来组织画面元素,可以给作品带来动感和稳定感。

在摄影、绘画、设计等艺术领域中,利用斜线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增强作品的稳定感。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斜线构图来达到动感和稳定感的效果。

一、斜线构图的基本原理斜线构图是指在画面中使用倾斜的线条来组织元素的一种构图方式。

斜线可以是对角线、弯曲线或者其他形式的线条,通过将元素沿着斜线排列或者放置在斜线的两侧,可以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动感和稳定感。

斜线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线条的方向和角度来引导观众的目光,使其在画面中产生一种流动感。

斜线的倾斜方向可以决定画面的动感方向,而斜线的角度则可以影响画面的稳定感。

通过合理运用斜线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动态感,同时也能够增强画面的稳定感。

二、利用斜线构图带来动感1.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最常见的利用斜线构图带来动感的方式之一。

对角线是指从画面的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的线条,可以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也可以是从右上角到左下角。

通过将元素沿着对角线排列或者放置在对角线的两侧,可以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斜向流动的感觉,增强画面的动感。

例如,在摄影中,可以利用对角线构图来拍摄斜向的建筑物、道路或者其他元素,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斜向延伸的感觉。

在绘画和设计中,可以运用对角线构图来安排元素的位置,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斜向流动的效果。

2. 弯曲线构图除了对角线构图,弯曲线构图也是一种常用的利用斜线构图带来动感的方式。

弯曲线是指画面中呈现出弯曲形状的线条,可以是曲线、螺旋线等。

通过将元素沿着弯曲线排列或者放置在弯曲线的两侧,可以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曲线流动的感觉,增强画面的动感。

例如,在摄影中,可以利用弯曲线构图来拍摄河流、山脉或者其他具有曲线形状的元素,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曲线流动的效果。

在绘画和设计中,可以运用弯曲线构图来安排元素的位置,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曲线流动的效果。

运用倾斜构图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运用倾斜构图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运用倾斜构图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倾斜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技巧,通过倾斜摄影机或调整拍摄角度,使画面呈现出倾斜的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在摄影、设计和广告等领域中,倾斜构图被广泛运用,以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一、倾斜构图的基本原理倾斜构图是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改变画面的水平线,使之呈现出倾斜的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打破传统的水平线条,给人一种不平衡和动感的感觉。

倾斜构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 倾斜摄影机:使用倾斜摄影机可以直接调整画面的倾斜角度。

这种方式适用于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需要使用专业的摄影设备。

2. 调整拍摄角度:在拍摄时,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实现倾斜构图。

可以选择倾斜的角度和方向,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3. 后期处理:在后期处理中,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来调整画面的倾斜角度。

这种方式适用于有一定图像处理能力的人士,可以通过调整旋转和裁剪等操作来实现倾斜构图。

二、倾斜构图的视觉效果倾斜构图可以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通过倾斜构图,可以实现以下几种视觉效果:1. 动感效果:倾斜构图可以使画面呈现出不平衡和动感的感觉,给人一种运动的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适用于拍摄运动场景、快速移动的物体等,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态感。

2. 层次感效果:倾斜构图可以打破传统的水平线条,使画面呈现出多个不同角度的线条。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

3. 引导视线效果:倾斜构图可以通过调整画面的倾斜角度来引导观众的视线。

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使观众的视线自然地从画面的一端引导到另一端,增加画面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三、倾斜构图的应用领域倾斜构图在摄影、设计和广告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以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以下是倾斜构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示例:1. 摄影:倾斜构图可以用于拍摄建筑、风景和人物等各种主题。

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倾斜角度,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的表现手法
A、直接表现:主体在画面上占较大面积或处于突 出位置,以利于鲜明、细致地表现主体的特征和质 感,达到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效果。
●安排主体处于最近处(画面中占较大的面积); ●利用有力的拍摄角度(主体形态、姿势、位置);
●利用光线刻划主体形象(明暗、色彩对比);
●利用动与静的对比; ●利用长焦距镜头景深短的特点(虚实对比)。
★背景与主体还要形成影调、动静对比。
主体亮、背景要暗; 主体暗,背景要亮; 主体亮,背景亮,中间要有暗的轮廓线;
主体暗、背景暗,中间要有亮的轮廓线;
前景、背景静衬托主体动; 前景、背景动衬托主体静。
★有时背景与前景很难区分,我们可统称为环境。
3、空白
指画面中单一色调所组成的部分, 如天空、水面、大地、墙壁、草地、
陪体的表现方式
直接表现:陪体直接在主体前、后、周围 间接表现:陪体在画面之外,靠观众联想
★陪体不能喧宾夺主,在画面中常可以不完整。 ★陪体在画面所占的面积多少、色调安排、线条
走向、动作情节等,都要与主体紧密配合。 拍摄平衡木运动员的动作,陪体平衡木只有一 小段就足够了,如果把平衡木全拍,主体必然会 变得很小,影响人物的突出。 ★画面的陪体通过镜头运动与摄像机位的变化, 可转换成主体。 从教师向学生讲课全摇到学生听课的镜头中, 学生由陪体变为主体。
★在描写气氛、气势、规模的画面,必
须有一个造型好、位置突出的对象(主 体)在结构上起支点(结构中心)作用。 ★画面中若人多、物多、场面大、内容 复杂情况下,应找出在造型、情绪、形 象上有特点、表现力、代表性的人或物 (主体)成为画面结构中心,使画面有 重点、层次、整体感。
★主体可以是人或物,可以是个体或群体
本节重点 一、什么是画面布局? 二、如何去表现主体? 三、掌握陪体的作用?
二、画面均衡
画面均衡是人们对画面表现主题的一 种形式感觉(心理平衡感) ,是产生稳 定感受的因素。 对称均衡:主题居中,左右对称。特点: ★稳定感强,多用于严肃、庄重场合; ★构图形式呆板、单调、无趣味。
非对称均衡:主要运用人们心理上的感 觉和生活中的体验,形成画面中力度和 价值上的均衡。特点:
面上出现字幕,或画面之间进行特技处理,都应 重新考虑空白,以求画面均衡。
3、内在趣味对均衡的影响
突出物体易构成视觉中心;孤立单物体、九 宫格交点附近。
4、主体运动对均衡的影响
5、要符合自然客观规律 6、视觉右撇现象:
把占优势的群体安排在左边;摄像机从左往右摇。
三、画面的对比:
指有效地运用画面中的任何一种差异。 1、利用大小对比; 2、利用影调、色调对比; 3、利用形状、线条或其它方向不同的对比; 4、利用动静对比; 5、利用质感、情节内容或思想感情的对比; 6、利用繁简、疏密、刚柔对比
★陪体大小、位置以对主体起陪衬、 烘托为原则。
◆当画面有陪体时,视觉语言会更加准确。 穿白大褂,戴听筒的人,肯定是医生。 ◆当画面没有陪体时,可变换镜头来体现主体。 只穿白大褂的人可能是实验员,但接一个与病 人看病的镜头,主体肯定就是医生。 ◆陪体也能深化主体的内涵。 刻划教师认真讲课的情景,有学生专心听讲的 陪体就更能说明教师的良好教学效果。△
☆把杂乱的前景虚焦,以突出主体和强调画 面的现场感。 前景中川流不息的车辆虚影与严肃认真 指挥着学生放学的教师互相衬托,使画面虚 中有实、乱中有序。 ☆前景能均衡画面。 天空无云显得单调,可用下垂的枝叶置 于上方。有时画面下方压不住,可用鲜花、 山石、栏杆作前景; 英模报告的主席台下摆设鲜花作前景。
B、间接表现:主体在画画上占不大的 面积,而且不着重清晰的质感,而着重 神韵与内涵的表达,但仍然是画面的结 构中心。此时,环境占大部分面积,以 烘托环境气氛,表现地形地貌与生态环 境的远景镜头常用这种手法表现主体。
表现手法
●利用环境气氛烘托主体;(夕阳红节目) ●利用方向线条、影调和色调的变化;
☆把表征事物本质特征的部分置于前 景,可以加强画面的概括力。 摄录篮球比赛,用球架作前景, 强调该运动的性质。 ☆将前亲 切感,从而增加画面的感染力。 从窗外拍摄课室内老师和学生上课 的情景,好象带领观众站在窗户前听 课一样,给观众以主观感。
选择前景时注意事项
☆选择前景要有目的,有利于主体的表现;
☆选择前景要注意形式的完美;
☆选择前景要注意画面的均衡; ☆选择前景要注意与主体的比例; ☆注意画面简洁,前景不可滥用。
(4)背景
是位于主体后面衬托主体的景物,用以强 调主体环境、位置和时代特征,突出主体形 象和丰富主体内涵。 ★选择一些富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的背景; 如北京的立交桥,广州的五羊,来交代主 体的时间,地点。 ★在演播室摄像时,常用布幕,简化的背景 来突出主体; ★用长焦距与大光圈镜头缩小与虚化背景, 也能突出主体; ★外景摄像时,用仰、俯镜头,以天地为背 景,还可避免地平线上杂乱的景物。
1、内容的统一 2、各种造型因素的统一 3、保持主题始终如一 4、画面布局、均衡、节奏、对比都应保证 画面的统一。
画面统一的基本方法
根据拍摄的主题去选择有关的被摄体, 注意其他有利于画面统一的构图手法: ◆相似的形状或相似方向的重复或廷续,
能产生一种节奏,表现出动感。
◆在教育电视节目中,经常耍拍摄由单个 物体组成的题材,按照相似条件来组合。 ◆背景的统一也是画面统一感的基础。
●在物体陪衬下,利用主体动静的变化;(团体活动)
●利用观众的心理、想象; ●利用场面调度,或改变物体运动,或变化摄像机运动; ●从间接表现转为直接表现;(主体从远而近) ●从整个节目来讲,主体更多采用间接表现手法。
(2)陪体:是画面中与主体紧密关联构 成一定情节的对象。 陪体作用: ★帮助主体阐明主题,帮助观众理解 主体的特征、动作和内涵。▽ ★有助于环境气氛的表现,并能装饰、 美化画面,使画面更有生活气息。
如教师、师生,图表、字幕、各个演示物 都可以作教师上课、师生交谈、图表、字幕、 实验演示等镜头中的画面主体。 ★画面可以只有主体,但不能没有主体。 一个镜头可以始终表现一个主体,也可以 通过焦点虚实变化与镜头运动不断变换主体。 ★ 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会影响观众的感觉 正中——呆板而稳定;上部——轻飘不定; 下部——压抑;角落——活跃有动感。 ★主体位置安排由作者意图和主题思想而定
◆画面中各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 的呼应关系,利用对比的关系互相衬托 获得统一感。 ◆利用流畅的线条把各自独立的零乱的 物体连接或封闭起来,使它们趋于统一。
◆色调的缓慢变化或影调的逐渐过渡使 画面呈现整体感,达到统一。 ◆一般构图要求画面既均衡又统一。在 开放性构图中,画面可以是不均衡但统 一却是必要的。
四、画面的视觉节奏
指把画面中特性相近的物体和构图
要素加以归类,以各种形式不断重复, 形成视觉上的“节拍”,取得和谐的 效果。 画面中任何构图因素的重复,形
成一定的节奏;物体速度是形成节奏
的重要因素。另外画面的空白、背景 对节奏影响也较大。
五,画面的统一性
统一性的构图原则是指拍摄目的单一性。 在拍摄每一单独画面时要求:
树木等,形成实体形象之间的空隙,
以沟通画面各个实体。
空白的作用
◆背景上的空白能突出主体,使主体轮廓鲜 明、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例如,高山宝塔配置在蔚蓝天空的背景上, 周围不与其它物体重迭,使宝塔轮廓清晰, 吸引观众的视线。 ◆画面上的空白能创造意境,使观众的视线 有回旋余地,产生更多的联想。 例如,革命烈士躺在开着野花的草地的画面 上方,绝大部分是无云惨白的天空,使人联 想起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烈士的悲壮。 ◆画面上留有适当空白,使画面生动活泼。 如果画面塞满实体形象,没有一点空白,给 人以臃肿、压抑感。
4、画面中的心理趋势
利用人们的想象力去填充实际在画
面中并没有看到的空间。(开放性电视)
★画面构图中应注意它的消极作用。 ▽ 拍摄中应注意拍摄角度和背景选择,
避免观众对画面产生错误的联系和想象,
教学节目中严重分散学生注意力。 ★拍摄时注意画面边缘不能与自然切割线 重合。 ▽
§8—3 摄像构图原理
☆用一些有规则排列或有图案形状的物体作前 景,使画面好象装饰了一个精美的画框或花边, 从而增强画面的装饰美。 通过大型的圆钢管的内壁拍摄工人工作场 面,使画面具有圆型图案。 ☆在镜头运动中,前景能增强画面的节奏感。 从前景的树木右移拍摄学生文体活动,左 移的树木加强了学生活动节奏。 ☆前景因场面调度和摄像机位变化可变为后景 用弧移拍摄老师演示感应起电实验,感应 起电机可以从前景变为后景,使学生仔细全面 观看感应起电机前后各个不同部分的构造。
主体的表现和要求
★电视教材常用近景与特写镜头突出主体 ★但须根据教学内容与镜头组接原则,合
理安排主体的位置和方向。
例如,教师进出画面的方向要一致;景物众
多的大场面,难以分清主次的远景,可利用景物 与大自然本身线条结构、光影与色调变化,色块
对比等,突出画面的构图中心。
★黄金分割律(井字分割)
井字(九宫格)的交点往往是视线 集中的地方,安排主体在这些位置附近, 既能与其它物体形成呼应,又能符合人 的视觉习惯面容易被接受。
◆不同的空间安排能体现出不同的呼应关系。 例如,当把试管放在烧杯的前方,它们之间 就有了呼应关系;如果试管置于烧杯的后方, 虽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没有呼应关系,且不 符人的视觉心理。 ◆用花草树木适当填补空白,起美化,均衡 画面和提高画面平均亮度作用。
处理空白注意
﹡人物的头顶上方、视线方向或人物的动 作方向要留有适当的空白; ﹡表达物体呼应关系,在实物之间留有适当 不同大小的空白,有背向特征的物体前方应 多留些空白;▽ ﹡运动主体的前方要留有空白,给运动有伸 展的余地; ﹡避免空白与实物相等或对称。 空白多——重在写意,空白少——重在写实
均衡不统一
统一不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