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合集下载

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

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

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发布时间:2021-06-30T06:52:43.98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3期作者:李艳荣[导读]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过程护理及手术配合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接受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收集于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阶段(对照组),另外40例收集于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阶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院 154600【摘要】目的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过程护理及手术配合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接受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收集于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阶段(对照组),另外40例收集于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阶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及住院治疗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TED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同时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助于确保手术顺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椎间孔镜;髓核摘除;临床护理路径;手术配合[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and cooperation measures in the operation of nucleus pulposus removal under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40 cas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perioperative nursing(control group),and the other 40 cas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stag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pain scor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ode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ted is helpful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Key words]transforaminal endoscopy;nucleus pulposus removal;clinical nursing pathway;operation cooperation经椎间孔镜技术(PTED)属于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对于治疗手术适应症如椎间盘突出等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创口及创伤小,术中出血较少、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尽快恢复等,属于先进安全的术式【1】。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发布时间:2022-09-29T03:41:48.279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1期作者:刘艳玲[导读] 目的:探究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

刘艳玲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8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

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收治的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疼痛情况。

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室护理前言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加上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椎间盘纤维遭受破坏,髓核组织从损害部位突出于椎管内,造成相邻的脊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腰部的疼痛[1]。

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干预具有优良的疗效,同时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恢复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收治的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策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收治的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刘亚光

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刘亚光

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刘亚光摘要:目的研究对临床接受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

方法将我院手术室于15年3月至次年3月收治的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准备接受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41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

结果41例接受手术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1)分钟,手术进展较为顺利,患者无主诉机体明显不适症状,出血量平均为(22.1±3.8)ml,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新型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讲解手术知识,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工作,大部分患者手术进展均较为顺利。

关键词: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于老年患者疾病之一,少数也可见于青壮年,其主要病变为机体椎体间正常负荷遭到破坏,使得髓核突出而压迫脊椎管内神经根,出现相应机体症状,如腰腿痛等[1]。

而临床治疗此种疾病主要依靠手术治疗,包括传统术式及现代创新微创手术,前者是通过手术直接摘除突出部分,但术中会损伤椎板,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2]。

而后者术式则是一种微创技术的应用,术者在内镜指引下取出突出部位,手术对机体造成伤口小,且手术较安全,但是这种手术需要对仪器足够了解、术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手术[3]。

本文研究对临床接受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手术室于15年3月至次年3月收治的准备接受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41例患者,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

男34例,女7例;年龄在21-69岁之间,所有患者术前均被确诊且全部具备手术指针[4]。

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术中配合1绝大部分患者对于手术流程不甚了解,因此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工作,向其简单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告诉患者不要紧张,介绍微创手术优势。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31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

其是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由非正常应力及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引起,使窦椎神经、神经根或脊髓受刺激或压迫。

腰腿疼痛是比较常见的表现,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不管是在方法上,还是治疗效果上,一直是骨科以及疼痛专科医生特别关注的问题。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其实就是在椎管内直接置入工作套管,通过内镜直视,切除病变的髓核组织,使受压的神经根减压。

这样不会使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遭到破坏,同时对组织的损伤也特别小,具有显著疗效。

2017年2-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疗效进行了探究,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2-7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9~76岁。

所有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均是L 4~5或L 5~S 1脱出型。

以单发病变居多。

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根性疼痛等是患者的主要症状,腿疼比腰疼严重。

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存在腰椎旁深压痛、感觉减退出现在足背外侧或小腿外侧13例,趾背伸肌力减弱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例。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3个月的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1]。

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前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反复的阅读,确定椎间孔大小、椎间盘突出位置以及髂脊的高度。

在可透视X 线手术床上令患者保持俯卧,维持轻度腰椎后凸的状态。

对标准腰椎正侧位透视影像进行仔细确定,采用的是C 型臂X 线机,棘突在正位像上处于椎弓根连线的中央,椎体终板之间在侧位像上是平行的,以透视影像的中央作为选择的手术节段,并定位。

②行局部进行麻醉:使用正、侧位片确定穿刺目标位置及穿刺点。

行皮下至肌层1%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

③工作通道的安置:在正侧位片的指导下进行穿刺,要逐一进行,动作缓慢,然后到达目标部位。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较常见,多发于中年人,病因以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损伤,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遗传因素为主[1]。

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与当前人们长期久坐于电脑前且姿势不佳相关。

针对此疾病,主要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精确度高、出血少、腰椎无损伤、恢复快等优势,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中[2]。

但是,此手术采取局部麻醉,所以患者术前焦虑和术中疼痛等情况表现明显,影响手术治疗的开展和术后恢复效果。

有报道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手术疼痛问题,改善焦虑情绪,利于手术治疗工作的开展以及预后治疗效果的实现[3]。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并进行分组护理,旨在总结舒适护理干预实施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0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且无试验手术禁忌证。

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8~52岁,平均(45.0±5.0)岁;体重40~80 kg,平均(60.0±5.0)kg;L3-4病变节段11例,L4-5病变节段15例,L5-S1病变节段10例。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行仰卧位姿势,并进行手术常规消毒处理,在C型臂机下确定皮肤穿刺点、角度的确定,采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针插入并定位拟手术的椎间盘,随后进行椎间盘造影、导入细长导丝、放置工作导管,最后进行椎间孔镜检查和手术[4]。

在此基础上,对两组行不同护理方案干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常规宣教。

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

(1)术前舒适护理干预。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心得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心得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心得摘要】目的讨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心得。

方法配合手术进行护理。

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术后感染的关键之一,术前手术器械严格消毒灭菌,手术间空气严密消毒,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多个环节加强控制,严防因操作不慎造成患者椎间隙及切口感染而增加患者痛苦。

【关键词】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是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

其采用后方入路,在椎间盘镜下直接切除突出椎间盘。

具有:创伤小:一般皮肤创伤在1.5公分左右。

安全:由于有椎间盘镜微型摄像系统将术野放大60余倍,通过光纤传输投影在显示屏上,神经血管清晰可见,故可避免意外损伤。

恢复快:术后即可早期下床,数天后即可出院,腰腿痛的症状可缓解。

可同时进行多部位、多间隙的椎间盘手术。

手术时间短,术后感染率低,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用药量少,住院费用低。

椎间盘镜技术已经很成熟,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患者32例,现将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2-62岁,平均47岁,术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体征明显,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均为反复腰骶部疼痛并伴有患肢神经压迫症状,CT确诊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

1.2适应证:单纯性多阶段或单阶段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该手术的最佳适应证。

1.3麻醉方式:硬膜外阻滞麻醉。

1.4手术体位与切口1.4.1患者取俯卧位,行纵行切口,长约1.6cm。

1.4.2取俯卧位,胸部和两髂部垫起,将手术台端略向下,使腰变直,腹部悬空,避免腹腔静脉受压,便于暴露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减少出血。

1.5手术物品准备1.5.1敷料准备手术敷料包同直视下椎间盘手术。

1.5.2一般器械准备椎间盘镜常规器械、传统开放手术椎间盘髓核摘除器械。

1.5.3专用脊柱手术床或俯卧位体位垫1套。

1.5.4双极电凝、高速气磨手术系统。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位 训 练和 疼 痛 护理 , 手 术 中要 密 切 关 注 病 人 生 命 体 征 变化 及 手 术 配 合 , 术后 保 持 合 理 的 体 位 , 注意饮食控 制 , 加 强病人病情 观察 、 并 发 症 的观 察 和 护 理 等 。
关键 词 :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 椎 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 护 理 配合
置 人工 作通 道 , 台下 调试 影 像 系 统 至 图像 清 晰 。人 镜 观察 , 持续 生理盐 水 冲洗 。术野 镜下 双极 电凝 止血 , 转 动工作 通道 , 使 通道 缺 口壁 将 神经 根 及 硬 膜囊 挡 在 后
内侧 , 可见 突 出间盘 , 4 r n m 环 钻 行 后 纵 韧 带 及 纤 维 环
开窗 , 不 同髓 核 钳交 替使 用 钳 取髓 核 约 2 g , 置 人 消 融 电极 入 盘 内多 点 消融 、 电凝 , 退 电极 于开 窗 处 , 热, 效果 满 意 。现 将 手 术 护理 配 合 总结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1 . 1 一 般 资 料 2 O 1 3年 8月 一 2 O 1 3年 1 2月 我 院 采 用椎 间孔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术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病 人
3 0例 , 男 1 7例 , 女 l 3例 ; 年龄 3 3岁 ~8 9岁 ; 腰 ~腰 椎 间盘 突 出 2 2例 , 腰 ~ 骶 椎 间盘 突 出 8例 ; 左 下 肢
直腿 抬 高试 验 阳性 1 8例 , 右 下 肢 直 腿 抬 高试 验 阳 性 1 2 例; 均行 C T 或 核磁 共 振成 像 ( MR I ) 检查 后 明确 诊 断, 不 合并腰 椎管 狭窄 。 1 . 2 手 术方 法 手 术 体位 为 俯 卧 位 。C形 臂 透 视 下 定 位病 变椎 间隙 , 标记 棘突 中线 , 取病 变椎 间盘 右侧 旁

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

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
以及基本信息,为患者讲述手术操作流程,手术室环境、手术
及麻醉方式以及需要加以重视的相关事项,了解患者心理状
态,疏导其不良情绪。 以温和态度与患者交流,使其能够保
持乐观心态;②手术器械和环境准备。 术前对手术期间需要
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消毒双极电凝线以及冷光源线。
同时,准备好吸引器、C 型臂 X 线机、高频电刀以及骨科专用
合。 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基本原
则,事先掌握、了解手术流程,进而配合临床工作。 要做好器
械台准备工作,铺无菌器械台及特殊无菌器械台。 在手术过
程中,辅助医生消毒患者皮肤,并在手术区域铺上无菌手术
单,贴医用保护膜。 手术期间要根据医生要求传递需要使用
到的手术刀以及扩张管等,并对椎间盘镜镜头进行合理调
护理园地

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
护理及手术配合
周洪玲
摘 要:目的:分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 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 2019 年 3 月 ~ 2020 年 5 月我院
纳入的 64 例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 参照组) 和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 观察组) ,比较应用
参照组
32
观察组
x2
32
表 2 两组满意度比较[ n( % ) ]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10
13

71.88%
16
14PΒιβλιοθήκη 293.75%5.379
0.020
三、 讨论
腰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因素,患者
发病后,临床通常以下肢放射痛、腰痛等为主要表现,病情严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胡小云摘要:[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㊂[方法]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㊂[结果]25例病人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除,未发生手术配合并发症㊂[结论]加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㊂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28.030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28264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中有部分病人需要通过手术治疗㊂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㊁恢复快㊁费用低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推广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1,2]㊂我院自2012年开展该微创手术,共进行手术2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㊂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1岁~53岁,平均38.4岁;单节段腰4/5椎间盘突出10例,单节段腰5/骶1椎间盘突出13例㊁腰4/5㊁腰5/骶1双节段椎间盘突出2例;病人症状㊁体征与影像学相符,无椎间孔镜手术禁忌证㊂1.2 材料 ①一般物品:椎间孔镜器械包㊁一次性手术布类包㊁脑外科护皮膜㊁内镜㊁显示器㊁可透X 线的脊柱手术床㊁射频机㊁冷光源及C 型臂X 线机㊂②药品:2%利多卡因㊁生理盐水㊁3000m L 氯化钠冲洗液㊁造影剂碘海醇㊁亚甲蓝㊂1.3 手术方法 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在预定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以18号穿刺针穿刺至下位椎上关节突的前下缘,周围注射1%利多卡因,22号穿刺针经椎间孔插入椎间隙,注射造影剂+亚甲蓝,行椎间盘造影㊂插入导针,沿导针插入软组织扩张器,然后置入7.5mm 直径工作套管至纤维环靶点㊂如进入椎间孔时困难,可在C 型臂X 线机透视下将上关节突外侧缘部分骨质用绞刀切除,扩大椎间孔㊂通过工作通道置入椎间孔镜,在椎间孔镜监视下取出蓝染的椎间盘组织,探查和松解神经根,在双极射频辅助下行椎间盘消融减压和纤维环撕裂口的皱缩与成形并止血㊂1.4 手术结果 本组病人未发生手术配合并发症,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除㊂随访3个月~8个月未有复发病例㊂2 护理2.1 术前护理 ①术前详细了解病人的主要症状体征㊁原有疾病㊁目前的身体状况㊂了解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有无手术禁忌证㊂②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椎间孔镜手术的优点㊁操作过程㊁麻醉方式和术中如何配合手术,消除病人对手术可能导致瘫痪的恐惧,消除心理顾虑,以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3]㊂③术前进行体位训练,以适应术中的俯卧体位㊂2.2 术中护理 ①巡回护士做好查对,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㊂器械护士提前洗手上台,准备好器械,并与巡回护士清点核对㊂②协助医生消毒铺单,贴护皮膜,贴膜前充分干燥皮肤,保证贴膜与皮肤紧密贴合,贴膜面积应足够大,两侧加贴脑外科护皮膜,可将术中的冲洗液引流到台下㊂防止冲洗液由切口处渗漏,浸湿巾单,导致病人不适㊂③术中准确㊁迅速㊁轻柔地传递器械和物品,娴熟的手术配合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感染等手术并发症㊂2.3 术后护理2.3.1 一般护理 ①术后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切口情况,观察双下肢活动和感觉情况,如果出现出血过多㊁肢体运动感觉异常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㊂②病人术后24h 卧床休息,2h 做轴向翻身1次,防止压疮㊂次日起病人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㊂③术后6h 病人无不适,可进食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第2天即可进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避免排便困难㊂2.3.2 指导康复锻炼 ①直腿抬高锻炼:术后12h后即可做直腿抬高运动,每次运动2m i n ~3m i n,每天3次~5次,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㊂②腰背肌功能锻炼:有五点式㊁三点式和飞燕式3种方法㊂五点式早期锻炼最为合适,以头㊁双肘及双足作为支撑点,使背部㊁腰臀部向上悬空抬起,以不疲劳为宜㊂③出院指导:嘱病人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下床活动要佩戴腰围,1个月内尽量卧床休息,不做上身下屈及左右过度扭曲动作,避免负重,同时注意保暖,预防受凉㊂继续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逐步恢复到正常活动状态㊂3 讨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手术,能处理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尤其适用于极外侧型的病例㊂①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术中可随时与病人沟通,直接观察到硬膜囊和神经根,极少损伤神经和血管,直接去除和消融髓核㊁修整破裂的纤维环,因此安全性高,手术效果确切㊂②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创伤小,不破坏椎旁肌㊁韧带,无需咬除椎板,不破坏后方重要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不会在后方形成瘢痕,不影响失败后的翻修手术㊂③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卧床时间短㊁恢复快,5d ~7d 可出院,减少了㊃646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 2014V o l .12N o .28病人痛苦㊂而且该手术无需内置物,降低了病人的费用,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和医保负担㊂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到:①保证灌洗液的连续性和适当压力能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可以冲洗出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炎性介质和热凝治疗的副产物,从而缓解了神经刺激所致的疼痛[4]㊂②做好手术台面的防水措施,不但确保手术的无菌要求,减少术后感染的几率,而且避免了因液体浸湿病人铺盖的巾单带来的不适㊂③术后系统地指导病人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尤其是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对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㊂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安全㊁高效的脊柱微创手术,而手术的成功与围术期精心的护理密切相关㊂参考文献:[1] 刘素芳,张秀明,阎艳,等.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J ].全科护理,2012,10(11A ):29352936.[2] 周跃.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5):326328.[3] 冯珊.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931194.[4] 杨艳平,张小爽,巨宝兰,等.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4748.作者简介 胡小云,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6600,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㊂(收稿日期:20140625)(本文编辑王钊林)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核磁共振成像融合定位扫描中的作用吉磊燕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核磁共振成像(M R I )热塑网膜融合定位扫描中的应用㊂[方法]对77例鼻咽癌病人进行M R I 融合定位扫描的护理干预,包括检查前㊁检查中和检查后护理干预㊂[结果]77例鼻咽癌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满意图像,满足融合定位要求,无造影剂渗漏㊂[结论]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对保证鼻咽癌M R I 融合定位扫描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㊂关键词:鼻咽癌;核磁共振成像;融合定位;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28.03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28264702 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而利用C T 核磁共振成像(M R I)融合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放疗计划的准确性,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同时也保护了周围正常重要器官㊂但是核磁共振(M R )扫描时间长㊁噪声大㊁磁体检查孔狭小,热塑网膜的固定[1],保持扫描体位不动,对造影剂的恐惧,均会使病人出现不适反应,无法顺利完成图像扫描㊂所以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使病人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检查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 2014年2月在我院核磁共振室行M R I 融合定位扫描病人77例,男57例,女20例;年龄14岁~83岁,平均56岁㊂1.2 检查方法 使用1.5T 西门子超导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应用热塑网膜固定体位,根据检查要求选择相应的扫描序列,时间20m i n ~40m i n㊂静脉穿刺针选择22G 静脉留置针,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顺磁性钆喷酸葡胺,剂量0.2m L /k g ~0.4m L /k g,注射速率2m L /s ~3m L /s㊂1.3 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77例鼻咽癌病人主动配合,均顺利完成核磁共振融合定位扫描,获得满意图像㊂77例均无造影剂渗漏㊂2 护理干预措施2.1 检查前护理2.1.1 一般护理 对病人做好充分评估,了解病人的文化水平,对核磁共振融合检查的了解程度㊂询问手术史,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装有心脏起搏器㊁动脉夹及其他金属夹严禁做核磁共振㊂有无钆喷酸葡胺过敏史等,有过敏史者不可注射钆喷酸葡胺㊂检查前在准备室取下义齿㊁身上手机㊁手表㊁钥匙㊁磁卡㊁硬币等金属物㊂给予静脉针留置,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2]㊂2.1.2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接触病人时要主动向病人介绍检查室环境㊁设备及C T M R I 融合定位的重要性,态度亲切自然㊂介绍核磁共振扫描时间比C T 扫描时间长㊁噪声大,热塑网膜固定后需严格制动,磁场内移动检查床时会有眩晕的感觉[3],使病人对扫描过程有一定的心理准备㊂热情㊁诚恳㊁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尽力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消除病人恐惧㊁焦虑心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检查㊂对体质虚弱的病人以及过度焦虑㊁紧张的病人可安排家属陪同㊂2.2 检查中护理2.2.1 热塑网膜固定体位指导 将模拟板固定在M R 检查床上㊂指导病人脱掉上衣,取仰卧位,平卧于固定底板上,戴上热塑网膜,将热塑网膜与底板固定,询问病人是否舒适,若感觉呼吸不畅需调整体位,保证病人体位与C T 模拟机体位相同㊂因病人上身暴露,给予薄被覆盖㊂2.2.2 心理干预 在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情况㊂在扫描间隙可通过对讲系统充分肯定病人的配合,鼓㊃7462㊃全科护理2014年10月第12卷第28期(总第337期)。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室护理配合举措都有哪些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室护理配合举措都有哪些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室护理配合举措都有哪些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明显增加,长期的伏案工作或是从事重体力劳动,都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负担,各种疾病开始困扰人们,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的死亡结局,但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患者会在生活中感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麻烦,例如不能久坐、睡觉只能保持一种姿势等等,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病程进展至后期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马尾综合征,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或是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有许多朋友可能比较好奇,是什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呢?目前来看,椎间盘退变是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原因,当然,损伤累积、妊娠、遗传因素和先天性发育异常等,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而长期低头劳动、工作等不良工作方式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因。

其中椎间盘退变也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渐下降,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逐渐出现裂隙。

总的来说,就是多重诱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简单区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病情,针对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且症状较轻,医学影像检查不存在明显椎管狭窄的患者,可以采取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理疗、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而针对那些病史较长且反复发作,或是初发但剧烈疼痛,以及合并有椎管狭窄的患者,则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

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近年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手术治疗,即使是微创手术,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而创伤则会导致还则会出现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后续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06-01T13:50:43.7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作者:杨磊凌雪平韦宵媛[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

广西南宁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骨科 530021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采用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缩短患者的手术、卧床时间,加快患者的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腰间盘突出症已成为对我国群众影响最为严重的骨科疾病,且近些年发病人群更趋于年轻化[1]。

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术式,减小创伤,促进恢复,是临床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患者接受积极治疗的同时,临床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主要观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护理效果,特选取2016年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采用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采用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53.5±4.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2±0.7)年。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分析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通过椎间孔镜入路 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其具有安全性高、手术切口小、对 椎旁的软组织损伤小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1],也具有患者 术后疼痛轻、可早期下地活动、恢复时间短等优点,该手术术 者可在直视下将突出椎间盘的组织进行有效摘除,同时解除 神经根压迫,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2]。因术中医 师需对患者的疼痛感觉进行询问,保证术者通过患者的感知 对手术操作进行调整,因此患者术中意识需保持清醒,容易 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因此术中采用合适的护理措施缓 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非常重要[3]。本文分析了手术室护理配 合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效果,以为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术中护理要点,洗手护士需术前将所有手术物品准备齐
全,以免巡回护士频繁的离开手术室取物品,巡回护士需尽 量守护在患者身旁,调小监护仪声音,给患者保暖,减轻患者 的恐惧、焦虑情绪,患者疼痛时,做好安抚,安抚时语言要轻 柔,也可握住患者手给予鼓励,巡回护士术前可将仪器置于 合理位置,在患者头侧放一器械托盘,以便术中放置器械;术 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尤其对心脏病、高 血压患者需加强观察,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术中协助患 者配合医师要求抬高患者腿,活动患者脚趾;将患者置于手 术床的合理位置,以利于术中操作,同时术中需注意无菌操 作;术中安置患者体位,患者取俯卧位,患者的手术部位可先 贴一3M 含碘的贴膜,以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同时贴好脑 科贴膜,贴膜末端夹血管钳以增加重力,将其置于塑料桶中, 防止其漂浮,同时将术野的冲洗水引流至桶中,保持地面与 手术野的干燥;按照手术器械清洗规范对手术器械行预处理 及超声清洗。
护理实论
Women'sHealthResearch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摘要目的了解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方法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并进行护理。

根据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3个月内的疼痛程度,并调查患者满意度。

结果20例患者7 d疼痛明显改善,3个月后复查完全康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非常满意。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出院时及出院后回访满意率为100%。

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能够减轻患者因手术造成的大创伤,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同时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降低,而且与传统开窗手术相比不受卧床限制,可以早期下床活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前术后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1]。

本科2014年10月~2015年6月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4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39.6岁;临床症状就诊病程在7 d的2例,病程最长10例,患者主诉腰痛4例;腰痛伴一侧腿痛16例;入院后查体16例患者皮肤感觉减退,18例患者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经X线、CT和MRI影像学诊断明确。

1. 2 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体表定位后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在C型臂X线透视下置入导针,使导针针尖位于突出椎间盘部位,插入导丝至椎间盘固定,定位穿刺点,在穿刺点切开皮肤切口约8 m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置入扩张管,逐级扩张后插入套管,透视确认套管位置良好向椎管内注入3 ml亚甲蓝。

沿套管置入椎间孔镜,连接光源及冲洗装置,见椎间盘后方突出,髓核组织染兰,神经根充血水肿,以髓核钳彻底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减压彻底后见硬膜囊及神经根拨动正常,冲洗术野,彻底止血,缝合切口。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舒适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舒适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舒适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实现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满意度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容易养成很多不良生活习惯,而一些不良习惯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目前,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初次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大小便失禁、下肢不完全瘫痪等,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因其具有创伤性小、精确程度高、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但手术需进行局部麻醉,患者术前多有焦虑、抑郁心理,且术中需承受疼痛的痛苦[1]。

本研究纳入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符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且排除腰椎管狭窄、不稳定性脊柱滑脱、肿瘤等症,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术中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术中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术中护理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临床的手术配合效果。

方法:抽选2014年4月-2015年4月早我院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观察患者实施临床手术配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50 min,手术术后4~6 d出院,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 术中配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缓解了患者疼痛感,术中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疼痛感降低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在外力作用下导致髓核突出或刺激髓神经根,引发下肢出现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较为广泛的使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不干扰正常脊柱结构、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同时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研究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4例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 -2015年4月在我科室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例,男 18例,女 16例,年龄 20~65岁,平均(45.4±5.1)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2±1.3)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所有患者均有较为严重的失眠症状,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1.2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肢放射性疼痛和腰骶部疼痛,椎间盘突出节段分别为L2/12例,L3/11例,L4/ 8例,L5/3例。

观察例患者都实施了经皮椎间孔镜射频消融髓核摘除手术,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70 min;观察组术中对17例病人手术患者行术中干预护理,且配合到位,无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严重损伤,无无切口愈合和严重的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均顺利完成。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前后护理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前后护理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前后护理杨荣贤;罗晓云;赵先明【摘要】通过对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及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得出以下体会:(1)了解和掌握患者思想状况,认真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缓解精神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2)认真作好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强调要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以取得其主动配合;(3)认真接待术后回病房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积极向医生予以汇报或处理;(4)了解手术入路及手术进行过程中的基本情况,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方法;(5)术后患者卧床应严格执行"开窗"术后卧床2~3周,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者4~8周,经前入路椎间盘切除者8~12周.【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0(016)019【总页数】2页(P142-143)【关键词】腰椎间盘;手术前后;护理【作者】杨荣贤;罗晓云;赵先明【作者单位】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占下腰痛的10%~12.5%。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可达80%[1],其余20%的病人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目前经后路和“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显路方法。

只要手术指征掌握正确,操作得当,极大多数[2]患者可获得良好效果。

为保证手术疗效,提高手术治愈率,手术前需认真仔细的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现就我科在专科护理工作中的措施和体会介绍如下。

1.1 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腰椎间盘脱出导致腰腿痛,早期一般都经过保守治疗和休息,脱出的间盘组织内水分吸收,在原位回缩而不是还原,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缓解。

神经根的水肿逐渐消失,症状也逐步解除。

但再损伤,如剧烈咳嗽、弯腰搬提重物[1]等可导致复发,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复发是很常见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

方法:总结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

结果: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8a,功能恢复良好,腰腿痛无复发,无护理并发症。

结论:椎板间开窗、双侧梯形减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及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早期及时、正确的指导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主要目的为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受压,扩大中央椎管和侧管,同时要求尽量保留后部结构,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避免术后腰椎滑移、腰痛的发生。

我科自1998年9月至2005年1月对94例患者采取了双侧梯形减压、髓核摘除,切除上位椎板下1/3,下位椎板上1/3及关节突内侧1/4~1/3,保留了椎体后路较多结构,加之早期配合下肢抬高及腰背肌训练,增加了腰部软组织的强度,减少了神经根的粘连。

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满意,长期随访无复发病例。

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61例,女33例,年龄在17岁~68岁,平均年龄在44岁。

病程为6个月~6a,平均为2.7a。

L4/5突出为36例,L5S1突出为23例,L3/4~L4/5为4例,L4/5~L5S1为28例,L3/4~L4/5~L5S1为3例。

所有患者均有腰腿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神经根定位症状明显,CT或MRI扫描显示确诊为手术适应证。

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所示相符。

2护理2.1术前护理本组病例大多数来自基层或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相关医学知识缺乏,加上长期腰腿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入院后又担心术中损伤神经导致瘫痪或疾病复发,术前紧张、焦虑情绪较严重。

因此,护士术前应主动巡视病房,要与患者及家属多交流,浅显易懂的介绍此类手术的特点及优越性、麻醉方法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要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患者的需求,多介绍同病区成功的病例,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及担忧,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主动配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刘素芳,张秀明,阎 艳,张秀英摘要:[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

[结果]20例病人手术80min~180min,平均116min,无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严重损伤,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和变态反应。

[结论]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1.038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A-293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的一种综合征。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出血少、不干扰正常脊柱结构、痛苦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

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8岁~76岁,平均44.6岁;术前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和腰骶部疼痛,腰4/5突出12例,腰5/骶1突出8例。

1.2 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采用Ellman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Storz全数字化高清摄像系统,300W全自动氙光源,Joimax椎间孔镜配套器械,C形臂。

常用物品:11号刀片,C形臂无菌保护套,防水台布,3 000mL等渗冲洗液,5mL、10mL、30mL注射器,1号线。

药品:亚甲蓝注射液1支、造影剂1支、2%利多卡因2支、10mL生理盐水2支。

1.3 手术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在C形臂透视下确定病变椎间隙的体表投影,取病变椎间盘水平线上,脊柱后正中线旁14cm为进针点并标记。

常规消毒,铺巾,逐层浸润麻醉,麻醉满意后开始手术,用尖刀片切口皮肤小口约7mm,穿刺定位针取与躯干矢状面10°~20°,从切口经侧后方肌群缓慢刺入病变椎间盘间隙的纤维环处,透视观察穿刺针正位在同侧椎间隙上关节突外侧缘处,侧位在椎间隙后1/4处,确定进入椎间隙后,注入10%亚甲蓝约1mL。

穿刺针到位后,沿穿刺针由细到粗逐级插入套管,扩张穿刺针道,用环锯扩孔。

插入工作套管,一手固定外套管,另一手插入环锯到纤维环,轻轻用力旋转环锯至阻力突然消失,将外套管再往里稍推进,退出环锯。

插入椎间孔镜,镜下钳取出蓝染的髓核组织,手术操作过程中根据情况调整手术工作通道斜口的方向和位置。

见神经根松弛无明显受压,反复冲洗残存的髓核组织。

拔出外套管1号线缝合伤口,无菌敷料包扎。

1.3 结果 20例病人手术80min~180min,平均116min,无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严重损伤,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和变态反应,平均住院7d。

2 讨论 经皮椎间孔镜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方式,在手术护理配合和仪器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手术仪器设备 经皮椎间孔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器械精细。

器械的灭菌、保养、使用都专人负责,以保证使用寿命。

器械使用后遵循冲洗、酶泡、清洗、干燥、灭菌的程序。

手术完毕后,将所有能拆卸的部件全部取下,各套管芯拔出,充分浸泡,专用毛刷去除其他有机物,充分冲洗,用气枪吹干,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2.2 病人准备 麻醉方式是局部麻醉,病人对疼痛能感知到,所以术前访视时向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教给病人术中的需要配合的技巧及配合注意事项,使手术能安全顺利的完成。

2.3 护理配合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器械复杂,配合有一定的难度,对护士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需专门培训的专科护士参与配合,所以手术护士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上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对相关的解剖知识要熟悉,对手术步骤及器械的使用顺序要心中有数,平时手术室护士要相互交流探讨,使手术配合更加顺畅。

2.4 手术注意事项2.4.1 做好病人保护 椎间孔镜手术病人均采取俯卧位,在摆放体位时注意不要使腹部悬空,体位垫表面用包布包好,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手臂向前屈曲保持功能位置,保持病人身体与床体绝缘,脚踝部用体位垫垫起,保持功能位置。

2.4.2 做好防水工作 椎间孔镜在液体环境下操作,术前应充分做好防水准备,及时将液体引入防水台布的引流袋中,防止液体浸湿病人铺盖的无菌单,冬季要注意病人的保暖。

2.4.3 做好X线的防护工作 椎间孔镜手术需要在X线透视下操作,对病人及手术人员造成一定的职业风险,手术人员必须佩带和穿着含铅防护服,防护围脖,必要时戴防护镜和防护帽,遵守C形臂的使用要求,同时注意保护病人,特别是病人的会阴部和颈部要用铅衣遮挡,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会不断总结手术配合要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和改善,以适应微创手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1] 朱霞.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配合[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118-119.[2] 周跃.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5):326-328.作者简介 刘素芳,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50001,山东电力中心医院;张秀明、阎艳、张秀英单位:250001,山东电力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12-08-21)(本文编辑王钊林)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淤斑的影响黄秀杰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淤斑的影响。

[方法]将84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均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用7d,共注射1 176例次;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局部淤斑程度。

[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局部淤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减轻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注射部位疼痛、降低皮下出血的风险。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分子肝素;人性化护理;老年病人;皮下淤斑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1.03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A-2936-02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是一种抗凝、抗血栓形成的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具有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及轻度扩张血管作用,其优点为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出血倾向小、无需连续实验室监测等。

但毕竟是有创操作,尤其是老年病人,腹壁皮肤松弛,皮下组织薄、血管脆性大、皮下血管丛动脉多而静脉少[1],若操作及用药不当出血的风险依然存在,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加重费用负担。

因此我科采用人性化护理,改良操作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ACS病人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71岁~85岁;均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用7d,共注射1 176例次;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的病人;②皮肤感觉功能正常;③近期无外伤及重大手术;④无溶栓史;⑤服用拜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⑥用药前行血小板、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大小便常规检查,监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

1.2.1.1 常规护理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mL,将药物溶解混合均匀,选择腹壁(脐周1cm范围外)上下左右无淤斑或淤斑较轻的皮肤注射(部位无规律性),注射间距无特殊要求。

茂康碘消毒皮肤,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右手食指固定针栓与腹壁皮肤呈30°~40°进针,将1mL注射器针头的前1/3~2/3刺入皮内,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注射10s后迅速拔针,嘱病人用无菌棉签以食指按压穿刺处10min。

1.2.1.2 人性化护理方法 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资料应用于操作中,统一操作标准。

①注射前系统评估。

与病人深入交谈,了解其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乐于接受此项操作,关心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副反应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反应;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包括肢体活动力度、双手有无震颤等;注射部位皮肤情况、黏膜有无出血;病人胖瘦以及腹部脂肪厚度;有无药物过敏史。

②人性化医疗环境。

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病房通风良好,光线柔和,各种操作做到“四轻”,操作时注意遮挡病人。

有条件的允许家属陪护,给予病·6392·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November 2012Vol.10No.11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