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合集下载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西方有一个经典的比喻;神车与轿车。

神车指负载毗湿奴大神,所到之处尽是朝圣男女的印度神车,吉登斯认为其代表一种理性发展的逻辑,同时也给世人带来负面后果。

而代表后现代的轿车则在此基础上突飞猛进,力图超越,突出重围。

但是无论是轿车还是神车,他们的推动力都是某种反叛与断裂,更加强调一种非理性因素。

笔者认为后现代是现代性的某种延续,并且更加激进,甚至对于今天仍有影响。

对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分期、文化批判和哲学话语各学派是众说纷纭。

笔者将根据主要学说和自己的理解浅析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某些问题和基本思想倾向。

现代主义(这里指文学)众所周知发端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班牙的文学运动,而后发展成为凭借自身优秀基因成为一种流行于欧美的文学潮流。

根据罗明州教授的论著,现代主义可以指一种时间概念,也可以指一种质量概念,突出了现代主义的新颖特质。

现代主义的兴起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标签;反叛、异化、崇尚非理性。

不管是左派的理论家卢卡奇,还是与其相对的阿尔多,都可以看出现代主义颠覆传统、结构破碎的特征。

当然现代主义这一流派又是由很多流派组成的;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象征主义,又有以表现荒诞孤单恐惧的卡夫卡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甚至描写人的潜意识,具有高度非个人化的意识流小说。

所以现代主义表现出很高的包容性。

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是伴随着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出版。

同时我们也会想到六十年代欧美的先锋派文学,宣称要超越现代主义,推陈出新。

由于旅行理论的原因,笔者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

但是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又有着其明显的特征。

从维特根斯坦到哈贝马斯,再到德里达,罗兰·巴尔特,我们可以从哲学美学语言观到后现代主义看出一些脉络。

用王岳川先生的观点来说;“终止了一切诗意唤醒的本质,放逐了一切具有深度的精神价值,走向了精神的荒漠和不确定的平面。

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主义百科名片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表现。

它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主张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

相信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相信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相信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力量就是理性。

“后”与“现代主义”之关系现代主义之后:“后”即“在……之后”之意。

亦即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包含有时间顺序上的前后相继,或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之后发生的事情。

非现代主义:“后现代”是指“非现代”、“反现代”,与现代相对立、相对抗。

亦即后现代主义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反其道而行之。

高级现代主义:“后现代”即“高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了的现代化、更加完善的现代化。

亦即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一种新发展。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

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1. 引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文学运动,它们在20世纪的文学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2.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对传统文学形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重构。

以下是一些现代主义特征:•实验性语言:现代主义作家经常采用非线性、流畅和多样化的叙述方式,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模式。

•内心意识流:作家使用内心意识流技巧来展示角色内心世界,并呈现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反叛传统:现代主义作家试图打破传统道德观念、社会规范和艺术约束,追求个性与自由。

3.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是在20世纪中期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艺术潮流。

以下是一些后现代主义特征:•排斥中心:后现代主义作家对大故事、大理论和中心化权力持怀疑态度,强调个人和多元性。

•碎片化结构: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使用碎片化的叙事结构,通过片段、断裂和交错的故事线来展示现实的复杂性。

•反叙述:后现代主义作家会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并以非传统方式讲述故事,挑战读者的预期。

4. 并列与区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虽然共享某些相似特征,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时间背景差异: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20世纪中期及以后的产物。

•艺术观念不同:现代主义追求个性、自由和审美创新,而后现代主义则关注权力结构、多元性和反正统思维。

•故事表达方式:现代主义运用内心意识流等手法强调角色的内心世界,而后现代主义更注重碎片化结构和反叙述。

5. 结论在总体上看,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都具有对传统的挑战和突破,反映了时代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同时,它们也在艺术手法、叙事结构以及艺术观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深入理解这两种文学运动对于我们把握20世纪文学变革的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 Abrams, M. (1953).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 Hutcheon, L. (1988). A Poetics ofPostmodernism: History, Theory, Fiction. - Lodge, D. (1990). After Bakhtin: Essays on Fiction and Criticism.。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比较》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比较》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比较简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中两个重要的潮流,它们在文学创作风格、思想观念以及艺术手法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现代主义文学特点1. 主观性和内心体验现代主义强调个体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关注人类的孤独、焦虑和社会迷茫等问题。

作品通常呈现出破碎、不连贯的结构,以折射思维、意识流等方式表达人物情感与思维变化。

2. 实验性与突破传统现代主义作家试图突破传统写作形式和规范,通过语言、叙事技巧和结构实验来塑造新颖而复杂的小说形态。

同时,他们也经常采用隐喻、象征和多重解读等手法来挑战读者对作品进行解读。

3. 反对权威与道德观念现代主义文学反对传统的权威主义,挑战常规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

作家倾向于揭示社会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并探索人性的复杂性与深度。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1. 反叙事和反传统后现代主义文学鼓励多种视角和叙事方式的使用,拒绝传统线性的故事结构。

作品中出现许多碎片化、断裂、混乱的情节和叙述形式,模糊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

2. 超现实主义元素后现代主义经常在作品中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来突破惯常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

通过夸张、幽默或梦幻等方式,展现了对现实世界的重新解构和诠释。

3. 各种文化融合后现代主义倡导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传统的交流与融合。

作品在思想、语言以及风格方面体现了多样性和跨界性,并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个体认同、身份危机以及文化冲突等问题。

比较与总结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文学潮流,虽然都试图通过打破传统、突破限制来反思现实世界,但在表达手法和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

现代主义更加关注内心体验、实验性写作和社会批判,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强调对叙事和传统观念的挑战,并追求视角多元化与文化融合。

在文学发展上,现代主义开创了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方法,为后续的文学探索提供了基础。

后现代主义则进一步拓展了文学的边界,并以其自由多样的形式与内容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

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仍然正确,但需修正补充。

70年代以来,有的文献在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还冠以“2(年代”或正统”字样。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

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

德国建筑师密斯。

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

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

柯布西耶、密斯。

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

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

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人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作了科学研究。

1927年,在密斯。

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

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

从格罗皮乌斯、勒。

柯布西耶、密斯。

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出现,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发展背景以及对文学的影响。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和发展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是对传统文学形式的一种反叛和革新。

现代主义文学以对传统观念和形式的质疑为特点,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其作品常常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碎片化的叙述方式和意识流的运用为主要特征。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是一种突出的手法。

作家们常常使用跳跃的时间线和错综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展现人类的多维度存在和内心的复杂性。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就采用了一天时间内的多个角色的视角交织的方式,展现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

此外,现代主义文学还注重对语言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

作家们常常通过意象的使用、新奇的修辞手法以及对传统语法的打破,来塑造独特的文学风格。

例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灯塔》中,她运用了流畅的叙述和内心独白的技巧,使读者能够深入人物内心,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流动。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延续和反思。

它出现在20世纪后半叶,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实验性和个体主义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对权威和大故事的怀疑,关注语言的游戏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对语言和符号的运用是一种重要的手法。

作家们常常通过模仿、重复和拼贴等技巧,打破了传统的叙事逻辑和结构,使作品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例如,托马斯·品钦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他通过无数的碎片化的语言片段和符号,展示了人类存在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此外,后现代主义文学还关注身份和权力的问题。

作家们常常通过对边缘群体和少数族群的描写,来反思主流文化对他们的边缘化和压迫。

例如,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中,她通过黑人女性的视角,揭示了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是发端于现代主义内 部的逆动,特别是对现代主义理性的反叛。在 20 世纪 50 年代现代主义日渐衰落的情况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 潮开始逐渐盛行。受 60 年代大众文化的影响,后现代主 义表现出对现代主义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 在形式问题上,后现代主义者搞的是新的折衷主义和手 法主义,是表面的东西。因此,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人认 为:现代主义是一次全面的建筑思想革命,而后现代主 义不过是建筑中的一种流行款式,不可能长久 ,两者的 社会历史意义不能相提并论
后现代主义建筑
美国的文丘里巳穆尔,斯特恩、格雷 夫斯、史密斯 日本的矶崎新 意大利的波尔托盖西 西班牙的博菲尔等
关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看法
部分人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 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 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他们特别指 责与现代主义相联系的国际式建筑同各民族、各 地区的原有建筑文化不能协调,破坏了原有的建 筑环境 经过 70 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 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 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 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 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从建筑开始。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 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 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 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 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 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 设计艺术。 被现代主义奉为经典的名言“功能决定形式”, “少就是多”的 原则,忽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达。卢齐说:“材料和装 饰是组成产品的细胞”。 功能主义反对装饰是因其以理性的逻辑 的态度对待设计,而今,时代已不同于以前,人与世界的关系变得 更复杂,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品位变得更高。因而,现代主义设 计所遵循的功能主义、减少主义原建筑师:〔美〕 M. 格雷夫斯 ( MichaelGraves )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是:1、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2、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

3、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

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4、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后现代主义风格特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现代主义风格引领设计潮流已近一个世纪。

从威廉·莫里斯为“红屋”设计的家具、到麦金托什设计的直背餐椅、从赖特的“流水山庄”、到格罗皮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

都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

然而,现代主义在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后走下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成为主流设计。

究竟后现代主义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2、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3、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现代主义 Vs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Vs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Vs 后现代主义 • 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 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 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 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 感官的刺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 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现代主义 Vs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主要包括本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以德国为中心的表 现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 实现主义后工业化社会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宽大温床。 伴随着历史剧变,人们难免对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 生厌倦、怀疑、甚至嘲笑,他们不再认为对社会的发展负 有责任,宁愿将个人生活置于随心所欲、纷乱无序的状态 中。
后现代主义 • 莫拉夫斯基指出了后现代主义的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反前卫。后现代主义经常自嘘最提倡 宽容;但它绝不能容忍任何意识形态的贡献或末世论(乌 托邦或解放的蓝图)。它质疑不断创新的追求,瓦解最好 的艺术骑士乃媒介、表现手段与图像学等等的英雄的信念。 相反。 其次,后现代实践是高级文化的堕落,但却是一种有意的 堕落,有意将自己下降到低级文化的水平。它想要找到一 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它使得它更具消费性,因此它利用叙 事、熟悉符号与简单形式的种种好处。 •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 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 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现代主义 Vs 后现代主义 •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 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 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 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 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 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 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 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 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 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 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 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 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 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的区分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的区分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的区分1现代主义: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间,欧美出现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称为现代主义运动,至此工业设计的概念才得以确立。

现代主义运动主要标志是:德国工业同盟建立,包豪斯学校成立以及美国设计的职业化。

期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彼得·贝伦斯,“德国工业同盟”的首席建筑师,主要作品是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设计的标识(AEG标志),工业产品(电风扇、电水壶、钟表),以及厂房(涡轮机制造工厂)等。

格罗皮乌斯,1919年创办包豪斯学校(包豪斯的建立是现代主义真正确立的标志),这个校长主要作品首先当然有包豪斯校舍,还有就是1912年建成的德国法古斯工厂,1929年柏林西门子住宅区,and so on。

柯布西耶,“现代建筑的旗手”。

最有名气的作品有朗香教堂、巴黎郊区萨沃伊别墅、马塞公寓。

密斯凡德罗(空格是点儿),他与美国的赖特以及以上两位设计师齐名,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他的经典设计是“巴塞罗那椅”。

此外还有德国新国家美术馆,范斯沃斯别墅。

唔~上面好几个建筑师,其实早期的设计师是主要从事建筑设计的,下面是职业工业设计师啦。

雷蒙·罗维,法国人在美国从事设计工作。

作品有改造过后的复印机、改进的可口可乐字体、电冰箱、流线型“灰狗”长途汽车等。

德雷福斯,最著名的作品是为贝尔公司设计的电话机,听筒与话筒合一的设计是他提出的。

除了以上提到这些与现代主义设计联系紧密的名字外,还有很多现代流派如荷兰风格派、美国功能主义、意大利轮廓、式样主义及流线型设计等。

他们不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但现代主义正因为这些设计思潮和组织的出现而在二十世纪中叶走向繁荣。

所以说可以归为现代主义设计的产品有很多啦,像什么瓦西里椅、红蓝椅、S型钢管椅、福特T型车也算啦~:2: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引言:在文学史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文学潮流。

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代表了不同的思想和艺术观念。

本文将探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现代主义文学1.1 现代主义的起源和背景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受到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它反对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追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1.2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反传统:现代主义文学拒绝传统的叙事结构和线性时间观念,追求非线性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

- 内省性: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内心的体验和思考,强调主观感受和意识流的呈现。

- 实验性:现代主义文学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如意象、象征、意识流等,突破传统文学的界限。

- 反现实: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进行批判和颠覆,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1.3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灵之泉》- 托马斯·曼的《魔山》二、后现代主义文学2.1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和背景后现代主义文学出现在20世纪后半叶,受到社会变革和后现代思想的影响。

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试图超越现代主义的局限性。

2.2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反宏大叙事:后现代主义文学拒绝大故事、大叙事和大理论,强调个体和微观的经验。

- 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多样性和异质性,拒绝一元化的真理和价值观。

- 混杂性:后现代主义文学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和艺术形式,打破了传统的界限和分类。

- 反现实:后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进行颠覆和扭曲,探索语言和符号的边界。

2.3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保罗·奥斯特的《布鲁克林三部曲》- 唐·德里罗的《百年孤独》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区别3.1 艺术观念上的联系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试图突破传统的艺术观念,追求新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体验。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 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 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 • 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 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 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 化、散漫化、自由化。 • 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 “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 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 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 “少令人生厌”。
• 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具有三重含义: 一是一种描述性的范畴,主要是指当代 西方社会及其文化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二是一种评价性的范畴,主要是用于分 析和考察当代西方社会的新现象; 三是一种评价的结果。作为一个评价的 结果,它可以从中归纳和概括出一些认识思 路和方法。
2.后现代主义有它产生的特定的现实根源从 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在现实性上有 两大根源: 一是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爆发; 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 很多现代主义者认为,通过拒绝传统,他们可以 从根本上发现新的方法去创造艺术。 • 一些现代主义者确实将自己视为某种革命文化— 结合了政治革命的一部分。其他人不仅拒绝常规 政治和艺术,更认为意识上的革命比政治结构上 的更重要。许多现代主义者视自己为非政治的。 事实上也有观点认为文学和艺术中的现代主义起 到了排斥大众的精英文化的作用。
二、后现代主义
1.后现代主义的涵义 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话语的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以来西方思想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及其文化状 况的不同认识。 哈桑认为,可以用“后现代”来称谓这些新现象。实 际上,拉康、德里达、利奥塔(又译利奥塔德)等人都注意 到这种区别于现代的新现象,并对此展开不同的探讨。尽 管这些文艺理论家、史学家、哲学家的探讨未能形成一 种统一的思想流派、社会运动,但却呼唤出一些应的文 化潮流以及知识态度、生活态度。哈桑认为,可以用“后 现代主义”来称谓这些文化潮流、知识态度和生活态度。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与联系艺术学概论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与联系艺术学概论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和文学流派,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并且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影响。

现代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创新、反传统、反理性,以及对个人主观感受和情绪的表达。

在现代主义作品中,形式、技巧和内容常常进行大胆的实验和革新。

例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等都是现代主义的代表流派。

而后现代主义则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其背景是对现代主义反叛以及后工业社会、消费文化的来临。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多元、折衷和混合,它吸收了多种文化和艺术风格,并且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规则。

后现代主义强调开放性、反思性和对话性,对于全球化、文化同质化和大众文化等问题也有着深刻的关注。

尽管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首先,两者都强调创新和实验,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规则和形式。

其次,两者都关注个体和社会的边缘群体,对于社会不公和不平等有着强烈的批判意识。

此外,两者都受到科技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变化。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现代主义对于形式和内容的革新为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提供了基础。

而后现代主义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革新的范围和深度,将其引入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领域。

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个艺术流派,共同构成了20世纪艺术和文化的重要篇章。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本世纪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也是当诞生的背景在社会上,受第一次世界在社会上,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社会主义诞生的影响,因而欧洲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怀疑心态。

在科技因素上,受到牛顿力学体系瓦解的影响,动摇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宇宙观。

在文化哲学因素上,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使欧洲知识分子对古典哲学重新思考。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大背景下,欧洲的知识分子很难不去怀疑和否定传统。

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古典的艺术传统,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新奇,标新立异,在精神上则带有歇斯底里的疯狂性质,作家们着力发掘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贫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

他们排斥巴尔扎克式的批判现实主义,认为它呆板、单调、机械;他们崇拜奥地利的病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主张描写梦境和人的下意识领域,追求表现人们在一瞬间感受到的"神秘的抽象的王国"。

西方文艺思想,笼统地称之为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主义主要包括本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实现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也包括三十至六十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等等。

一般认为,英国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用德语写作的奥地利犹太作家卡夫卡,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这个词有以下几个特点:1)产生于现代主义之后,批判传统和正统。

但它反对“科学的独裁性”。

宣扬要有超越人类理性、道德和历史辖制的思想自由。

在此意义下,后现代主义有创造性、批判性和建设性。

2)设定相对主义。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与联系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两个主要流派,在风格、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究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1.历史背景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和工业化进程的反思,主张以个体的视角和感受来表现作品,强调个体的自我表达、内心体验和精神深度,是一种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方式。

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思潮,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和继承。

后现代主义文学把重点放在了语言和叙事结构上,并且强调了对历史、权力、性别、身份和多元文化等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2.特征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在表现的形式和主题上营造出迷离模糊、神秘、压抑的气氛,使用流线型结构、意象和象征手法等来表达内心感受,还注重自我意识的超越和精神的深度。

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加注重结构和形式的创新,强调游戏和荒诞,通过反讽、讽刺、模仿、重组等手法来呈现出对固有意义和传统价值的挑战。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是对历史、权力和身份问题的关注和探索,还有对多元文化和异质性的关注。

3.主题现代主义文学所追求的主题是对工业化进程、战争和人类文明繁荣背后的精神虚无感和寂寞感的反思,表现出人类在现代社会的无助和迷惘。

例如,卡夫卡的《城堡》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它表达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的城堡式体制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则更多地关注当代生活中的权力、身份和文化多样性问题,这些问题让现代社会的福利体系和政治制度变得愈加复杂。

并且,后现代主义作品中也包含了对现代性的批评和对科技、媒体等现代产物的反思。

托马斯·品钦的《浪漫史》便是一部可以代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它通过自我解构和对人类形成和约束的机制的破解来表现人类自由的最高追求。

4.受众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精神深度,因此,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受众相对比较窄。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西方20世纪的现代美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阶段是1945年之后至今天。

前一阶段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兼有其它传统的、学院的流派。

第二个阶段,从50年代起,出现一种与现代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艺术思潮和流派,人们将其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在后一阶段,现代主义仍然很活跃,而传统的、学院派的,以及其它被现代主义排斥的非主流艺术也有复苏的迹象。

一、现代主义
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是指20世纪初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与流派。

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1.哲学化2.理论化3.形式主义4.创新意识。

现代绘画中色彩搭配特点:现代绘画中的色彩多运用色相对比来表现形体与空间。

代表画派: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等。

二、后现代主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又称后现代派。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的其他部门。

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现象有下述特点:
①从现代主义艺术极端自我性转向相对客观性,从强调主观感情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②作品从现代主义的个体制作转向大量生产,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结合。

③从为少数人所理解的精英艺术转向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④后现代主义从传统艺术和现代主义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创作本身这种行动代替了任何其他意图,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代表画派:波普艺术、欧普艺术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的鼻祖杜尚
杜尚(1887——1968) 达达派绘 画的典型代表人物。1915年到美国极 力鼓吹达达艺术。1917年2月,他把一 小便器署上“R· Mutt”(美国某卫生用 品的标记)。送往纽约独立美术家协 会美展厅,取名为《泉》。当时引起 了强烈的反响。他解释说:“一件普 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题,使人 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 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获得出了 一个新内容。”人们称此为“现成品 艺术”。这一方面表明他对传统艺术 形式上的嘲弄,同时也表明一种新的 艺术创造途径。他另一件“现成品” 代表作是在《蒙娜丽莎》印刷品上, 给美丽的夫人加两撇小胡子,以表明 对传统绘画的蔑视。 杜尚以后,“现 成品”成了创造的一种方式,艺术与 生活的界线开始消解。因此,有的评
凯奇的音乐:《四分三十三秒》
2、价值取向的区别
• 现实主义:崇尚英雄
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现代主义: 反英雄 追求平庸,如:《小草》
• 后现代主义:非英雄 王朔: 我是流氓我怕谁 比矮 比丑 比坏
三、现代艺术与世界
1、认识事物 • 现实主 • 后现代主义:强调偶然性 快节奏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 现代主义追求艺术的“纯粹性”,艺术与非 艺术有着严格的界定。后现代主义则全力消 解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将艺术与日常生 活混杂起来,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纯文学 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消失。崭新的平面而无深 度,缺乏内涵的感觉,正是后现代主义第一 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所以有人说后现代 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动、一种颠覆。
• 现实主义:全人观物
作品中的人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红色写作 如: 闻一多 • 现代主义:个人观物
作品中的人物只能知道自己的感受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1、来源不同:(1)十九世纪末兴起至二十世纪中期,具有前卫特色并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文艺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

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

(2)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的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2、设计风格不同:(1)大量采用金属熔合铸型,富有工业感的质地和线条,注重实用主义和风格化的简洁设计,把局部熔合到整体中,从而达到一种不自觉、不造作的美感。

满足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要求。

(2)后现代主义家具是突破传统家具的繁琐和现代家具的单一局限,将现代与古典、抽象与细致、简单与繁琐等巧妙组合成一体。

3、代表人物不同:(1)Bauhaus作为现代主义的典范,坚决摆脱历史束缚,强调调和人为环境,主张建筑和设计应该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注重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积极采用工业时代的新材料、新结构并应用与建筑设计技术革新。

(2)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理查德·罗蒂(1931-2007)、法国的雅克·德里达(1930--2004)和让-弗郎索瓦·利奥塔(1924-1998)。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反而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惶恐不安加剧,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仅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也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

俄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被压迫的劳动者带来了希望,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危机感。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主义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弗洛伊德对潜意识、性本能的肯定,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现代主义作为一个由多种流派组成的文学思潮,在总体上有基本一致的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首先,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尼采提出的“上帝死了”“打倒偶像”、“一切价值重估’’等口号,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

他们不再坚守传统的理性原则,不相信人道主义的理想,也不寄希望于“理性王国,,的实现,而是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认为既有的文化传统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有悖于人的生命欲求,有悖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应予摒弃。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四方面表现出来。

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出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物质世界往往成了人类生存危机的制造者,大自然也是丑的与恶的,物质文明造成了人类精神的虚无感、威胁感与恐惧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txt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永远得不到或已经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

灯灭时,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影子。

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1.主体消失。

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2.深度消失。

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快感。

3.历史感消失。

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

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4.距离消失。

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

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刺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应该看到,由于政治的和文化的原因,后现代主义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更多地是理念上的启迪。

后现代文化在文学上,作为一种叙述话语和风格,表现为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叙述的过程呈发散形,意义的中心被消解、发散到文本的边缘地带。

受它的影响,我们的身边既出现了孙甘露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也产生了消费者文学及其代表“王朔现象”。

现在来看,现在断言后现代主义是否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流尚为时过早,但应看到,全然取消精神衡量指标和存在维度,消解历史意识已渐成为一种风尚。

排除几个不可能的后现代主义定义。

第一,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

那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风格的观念,之所以不能成立,乃是因为,不管以什么样的风格术语来界定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人们发现两者其实难于区分,或者,后者只不过是前者早已拥有的某些风格的强化或变调而已。

人们早已指出哈桑关于后现代主义的那些区别性特征(如“不确定性”、“内在性”等等),根本不能成立。

以风格或语言来界定后现代主义,还会导致某个作品的某些部分是现代主义,另一些部分则是后现代主义的荒谬结论(例如认为《尤利西斯》的意识流部分是现代主义,而其戏拟或滑稽模仿部分则是后现代主义,又比如认为埃森曼的建筑语言是现代主义的,但其空间却是后现代的,等等)。

正如查博特(C. B. Chabot)所说:“我们对现代主义缺乏一个充分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解,使得许多为后现代主义所作的论辩变得似是而非,许多被冠以后现代之名的东西,都直接来自早先的〔现代主义〕作家。

”1)第二,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时期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

因为,其一,它首先错误地将现代主义视为一个有时间性的艺术运动(比如从1860年到1960年),这种错误会产生将“所有”1960年以后的艺术都视为后现代主义的荒唐结论;其二,它不是建立在一种庸俗的社会决定论之上(比如在詹明信那里),就是建立在某些断言“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的启示录式的独断论之上(比如博德里亚,以及大多数低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

又如查博特所说,“人们甚至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现代的社会。

一定数量的人们显然相信,文化在某个时刻的断裂已经出现,其标志可以从我们文化活动的整个范围内被察觉到。

然而,似乎很少人在其根本性质与假设中的断裂的时间达成共识,更少人在如何最充分在刻画它对于我们的文化产品的影响的问题上有相同的意见。

”2)这种独断论不仅不能成立,而且以其先知般的口吻为人所恶。

桑托尔(F. F. Centore)就指出:“后现代主义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非官方的国教,一种新的救世神话,具有普世的有效性,每一个好公民都必须遵守。

事实上,不追随这一自由共识的人犯下了叛逆罪。

以诸如激进的解释学、解构主义、新实用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为名,当下的正统教义教导人们现代世界(1600-1945),已随着上帝的分崩离析与客观科学一道,永远地过去了。

应该代之以一种更具流动性的不定形的过程的世界,因此它呼吁一种更加激进的解释模式。

它坚持每一种东西只是现实的一个隐喻或象征,而现实并不存在。

每一种事物都是历史的功能;所有的文化与宗教都只是时间性的、暂时的与神话的。

创世的不是上帝的言,而是解释学——中途与终结当然也不例外。

”3)第三,后现代主义不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现实,它只是、并且始终只是一种观念形式,一个批评概念或美学概念。

这一点特别值得一提。

某些天真的后现代主义者相信,我们“已经进入”某个划时代的时期,在这儿,一切皆“后现代”了。

而在中国,由于一些更加天真的后现代主义学者的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介绍,以及自始就乱轰轰的“后现代理论研究”,以至于在日常意识中,人们产生了“西方已经进入后现代,我们该怎么办?”式的无端焦虑,或是“我们应该绕过现代直接进入后现代”式的乌托邦狂想。

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绝非西方一种社会现实,甚至不是一种思想现实。

说它不是社会现实,是因为,正如贝格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尽管与19世纪下半叶相比,经济、技术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仍然保持一样:私人资本对集体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剥削。

西欧的社会民主制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尽管政府干涉经济事务的意义不断增长,追求最大利润仍是社会生产的驱动力。

因此,我们在解释当下变化时务须小心谨慎,不能幼稚地把它们估价为划时代的转变的迹象。

”4)说后现代主义甚至不是一种思想事实,是因为: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后现代主义就一直处于西方有识之士的批评与反驳之中。

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一天也没有作为一种“思想现实”存在过,而是始终作为一个“问题”存在着。

正如查博特所说:“他们〔后现代主义者〕假设我们事实上正在目睹某种真正的后现代文化的出现,而我想质疑这个假设。

在我看来,某些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东西事实上是现代主义本身内部的一种晚近的发展或衍变,这种说法至少具有同样的有似真性。

我已经提出了一些论据来支持我的论点:(1)还没有令人满意的与普遍接受的后现代主义解释存在;(2)被称作后现代的许多东西其实直接来自现代主义;(3)对它的存在的大多数论辩主要都是通过对现代主义的枯竭的概括,特别是通过一种忽视了其作为第二级别的概念的性质的概括,来获得其最初的似真性的。

”5)最后,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媒介概念或艺术样式的概念。

因此,比方说,我们不能说架上绘画是现代主义的,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视像艺术(video art)等等,却是后现代主义的。

因为,从根本上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不是媒介或材料,或具体样式的分别,而是观念的分别。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

我们得稍微绕一个弯。

================================================================================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本世纪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也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艺术危机在文艺领域的反映。

它语源于法语Moderne,具有最新的、现代的,先锋的含义。

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的一些大国里,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相继出现了若干新奇的派别,例如绘画方面的抽象派,音乐中的反轩调主义,雕刻中的反现实主义,诗歌中的未来主义,小说中的意识流,戏剧里的表现主义等等。

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逐渐汇合而成有社会景物现代主义思潮,或称现代派。

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古典的艺术传统,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新奇,标新立异,在精神上则带有歇斯底里的疯狂性质,作家们着力发掘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贫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

他们排斥巴尔扎克式的批判现实主义,认为它呆板、单调、机械;他们崇拜奥地利的病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主张描写梦境和人的下意识领域,追求表现人们在一瞬间感受到的"神秘的抽象的王国"。

西方学者就把这种鼓吹反现实主义的,主张作家任意妄为和疯狂自我表现的文艺思想,笼统地称之为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主义主要包括本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实现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也包括三十至六十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等等。

一般认为,英国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用德语写作的奥地利犹太作家卡夫卡,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西方的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产物,也是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和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各种与传统异然有别的文学艺术思潮的统称,旨在表现对20世纪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精神反映;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天主教会内部出现的一股旨在用现代哲学重新诠释天主教教义的神学思潮================================================================================ ========================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后现代主义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主义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CharlesJencks )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

在这本书中,詹克斯宣称“现代主义建筑死了”。

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精确地认定现代主义建筑的死期,它是被猛烈一击后死去的。

许多人不曾注意到这一事件,也无人为之出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突然死亡的说法失实。

”詹克斯这段阴阳怪气的话指的是,雅马萨奇早年设计的圣路易斯城黑人居住的高层公寓,在那一天被有计划地炸毁的事。

那些公寓楼是因为常出现暴力事件,作为不安全的房屋而被清除。

这本是社会治安的事,詹克斯却把它归之为现代主义建筑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