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合集下载

最新-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精品

最新-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精品

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1文章标题: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30多年,韩国为解决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和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开展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实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的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这一运动早已跨出国界,受到联合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有130多个国家先后前去访问、学习、考察和取经。

分析和研究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韩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多山国家,人均耕地仅有06亩。

上个世纪中叶,处于日本30年的殖民统治和3年朝鲜战争之后的韩国,千疮百孔,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广大农村尤其贫穷。

“住草房,点油灯,吃两顿饭”,是整个60年代韩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农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

1962年,韩国人均仅为82美元,农业增加值占的43,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

1962-1971年,韩国政府连续实施了两个经济发展的5年计划,确立了出口导向的战略,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然而却造成了工农、城乡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

这期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其中农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7,非农业部门则高达179。

乡村部门的低就业率、低劳动生产率、低增长率,导致了城乡之间巨大收入差距的存在。

1969年,韩国农户的家庭收入只是城市工薪阶层家庭收入的65,致使农村人口大批外流,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1970年开始,朴正熙领导的韩国政府启动了新村运动。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新村运动的10年是以“三农”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各条战线。

新村运动通过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思想素质,培养勤勉、自助、协同、奉献的新农民来促进农村综合发展。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作者:迟海琭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2期摘要: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和四个阶段以及“新村运动”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市农村间差距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期间所采取的支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农民培训政策。

最后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所能借鉴的经验,主要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培养新型农民。

关键词:“新村运动”;县域经济;公共政策中图分类号:F31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133-02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县域经济对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世纪70年代,韩国展开一场全国性的“新村运动”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韩国开展“新村运动”的几十年里,农村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城乡差距快速缩小,农民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对我国发展县域经济有着较大的借鉴作用。

一、韩国“新村运动”概况1.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1962—1971年,韩国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迅速跃居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列。

但在此期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二者发展速度之差从2.5个百分点扩大到8个百分点[1],城乡生活差距日益显著,农业和农村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农业服务体系残缺不全。

这极大地阻碍了韩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韩国“新村运动”的四个阶段自1970年4月起,韩国政府为扭转农业日益衰退的局面,主导倡议了以“勤奋、自助、合作”为宗旨的乡村建设——“新村运动”,其基本理念是把传统落后的乡村变成现代进步的希望之乡。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西部农村开发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西部农村开发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西部农村开发的启示2001-06-07一、西部大开发与韩国新村运动的对比世界上每个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把开发农村、解决薄弱环节作为整体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

美国、日本等都有开发“西部”的艰苦历程。

而韩国从1961年到1995年,人均国民收入从83美元猛增到1万多美元。

通过1970年开始的新村运动,他们仅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发展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

所谓韩国的新村运动,其“新”就是新颖、光明、新鲜、新意;其“村”原意是指农村,但后拓展为社区、社会之意,新村运动的实质意义是,通过教育、培养、激发国民进取、向上的精神,提高国民素质,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和平、安定、民族团结、人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新社会。

因此,我国西部大开发与韩国的新村运动有较大的可比性,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开发的起点,生产水平相当。

60年代初新村运动起始前,由于长期被统治和战争,韩国经济极度困难,政府难以全面顾及农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收入低于83美元;而当前我国西部的生产力也相对低下,基本处于农耕时代,有的甚至还是游耕部落式生产,每平方公里的产值仅是东部的1%.人均收入也仅是发达地区的1/10左右,为数不少的农民还在贫困线上期待。

其次,类似的自然条件,综合资源贫乏。

韩国是我国的近邻,其自然资源贫乏,土地狭小,地下矿产基本空白;而我国西部,气候条件相当恶劣,山地、沙漠面积大,可耕地少。

在新村运动初期,韩国在人力资源上,不论是决定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和训练程度,还是数量和构成的丰度,都与当前我国西部类似。

再次,类似的经济模式,宏观调控力度强。

在亚洲“四小龙”中,人们普遍认为香港是“市场主导型”经济模式,而韩国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其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通过官民一体、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协调、干预来实现国家对整体经济发展起着总体调控、运作和平衡的重要作用;而我国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能发挥“政府主导型”的重要作用。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摘要:韩国新农村运动(下称“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社会性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城乡和工农关系密切的和谐社会”。

韩国“新村运动”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构建。

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农民;统筹城乡;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152-03韩国“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社会性运动。

韩国“新村运动”在韩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韩国“新村运动”给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其中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情况韩国政府自1962―1971年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但城乡发展严重失调。

例如,两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分别为7.8%和10.5%,而农业发展速度仅分别为5.3%和2.5%,前后工农业发展速度之差,从2.5个百分点扩大到8个百分点。

又如,农户年平均收入也从1962年是城市居民的71%,下降到1970年61%。

由于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居民收入严重不均,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乡社会矛盾重重。

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韩国政府自1970年发起了“新村运动”。

韩国政府“新村运动”主要措施是:1.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1971至1975年间,在全国农村共新架设了65000多座桥梁,修筑宽3.5米的进村公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韩国基本构筑起了城乡畅通无阻的公路网;修筑和加固各种大小河流水库及农渠,改进农村的水利设施;大力改进农村电网,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向农户贷款帮助建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4.农业高等教育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这一工程,一是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建立起服务的“动力机制”。

政府要充分运用拨款、筹款的手段,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对面向农村服务的高等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在拨款和贷款方面给以优惠政策,并建立起有利于“为农服务”的拨款机制,与“为农服务”有关的学校、专业及科研课题将获得较多的财政拨款,从而引导高校重视和主动通向农村。

二是建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把高等教育为农服务作为核心指标纳入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财政支持、计划调控和重点建设项目挂钩。

实现高等教育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任重而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完成使命并获得发展。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教育给我们的启示辽宁教育研究院 宁安生 一、韩国新村运动简况 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农业间、城乡间协调发展,是一个普遍性的趋势。

不顺应这种趋势,就可能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制约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韩国新村运动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展的。

韩国新村运动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

由于韩国政府在1962年至1971年间实施了第一、二个经济发展5年计划,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使此间的工业发展速度超快于农业发展速度,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

其发展速度之差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2.5个百分点扩大到8个百分点。

同时,城乡居民间的年平均收入也拉大差距。

由于以上原因,加上韩国农村山多、可耕种地少,农民平均收入相对过低,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无序地向城市迁移,带来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

如农村青壮劳动力缺乏、农业后继无人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滞后发展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韩国政府在实施第三个5年计划时,将“工业农业的均衡发展”、“农水产经济的开发”,放在经济发展三大目标之首。

在1970年发起了“新村运动”,设计实施一系列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持、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开展建设家乡活动。

韩国新农村事业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新农村事业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新农村事业对中国的启示金光春:一、引言目前,韩国老龄化现象严重,在第一个生育高峰期(1955—1963年)出生者,如今都过了50岁,将面临退休。

这使得技术熟练和有经验的劳动力逐年减少,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韩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一个政策措施就是“归农·归村”事业。

该事业不仅给失业的城市居民提供工作,使其安稳定居在农村,而且确保了农业后继劳动力,解决了“谁来种田”的问题。

反观中国,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是1962—1970年,在这期间出生的人,如今都过了40岁,尤其是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农民老龄化的问题。

另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民们为了得到更多的收入,大量农民从农业和农村中流出,转移到城市及第二、三产业部门就业和生活。

朱启臻等 (2011)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严重,80后青年决定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的人非常少,且缺乏基本技能和现代农业技术[1]。

同时,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的大量发生所带来的“谁来种地”、“谁来种田”等诸多农业经营机制改革问题,也给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韩国“归农·归村”事业的4个方面入手,剖析其如何通过相关政策及财政投入,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施教育培训,为“归农·归村”者提供相关信息。

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韩国经验,解决中国“谁来种田”的问题。

二、“归农·归村”的概念及特点“归农·归村”事业是一种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它不仅给想要到农村生活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一个机会,而且保障了农业后继劳动力。

所谓“归农”,就是从农村以外的地区移居到农村,融入当地环境,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谓“归村”,就是具有融入当地意识的从事非农业者移居到农村的一种生活方式[2]。

通过“归农·归村”事业的运作,归农者既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也能在环境优越的乡村定居生活,使人口不断减少的农村恢复活力。

韩国新农村运动

韩国新农村运动

一、关于韩国新农村运动几十年前,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面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

韩国政府和学者们基于国情和农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农村运动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再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和发展中的国家成功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这些做法对我们目前研究“三农”问题不无借鉴意义——韩国“新村运动”的启迪: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创造力,缩小城乡工农差距。

新村运动的背景韩国山多,耕地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平均每户只有1公顷多,人口密度很大。

由于人口对有限国土面积的压力日益增大,从而导致地价不断上涨,这种现象尤以城市近郊最为显著。

此外,韩国资源匮乏,只有劳动力资源。

基于这种国情,韩国的决策者们一致认为,依靠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经济是韩国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

人才资本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两项至关重要:一是国民的科技水平;二是国民的生活伦理(work ethic)水平。

1945年韩国光复后,韩国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韩国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科技的发展速度。

毁灭性的朝鲜战争,加上长年的政治动乱,以及循环往复的通货膨胀严重的破坏了韩国国民勤俭节约、互相信任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民风民俗。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农业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暴发户和贫困户之间矛盾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加上社会不断动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年轻人纷纷涌入大城市,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农村原有的传统文化、伦理和秩序。

一到政界选举之际,政治家们为了增加选票,提出很多不能兑现的口号作为政治资本,腐蚀了农民健康、淳朴、自助、自立精神。

韩国的学者们认为,要想提高人力资本的水平,必须通过一种措施提高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使其与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相辅相成,才能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进步。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村庄整治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村庄整治的启示

摘 要 :运 用案例 分析 法和 文献 资料 法 ,从 分 析 韩 国 “ 新 村 运动 ”发 展模 式入 手 ,分析
其发起 原 因 、发展 过程 、主要 内容 以及成 功 经验 。在 分析 归纳 中国村庄 整 治现 存 问题
的基础 上 ,探 讨 韩 国 “ 新 村 运 动 ” 可供 借 鉴 的 经 验 。研 究表 明 ,韩 国在 农村 建设 方
例 。有 鉴 于此 ,通 过 对 韩 国 “ 新村 运动”的剖析 , 不 仅能 发现 其 特 色与 优 势 ,也 能 洞 悉 中 国在 村 庄 整 治 过程 中 目前 所 存 在 的 问 题 。有 鉴 于 此 ,本 文 拟通
容之一 ,其致力 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
民的人 居环 境和 生活 质量 ,以 改善农 村 的落后 面 貌 。 2 0 1 3年 1 2月 1 7日,住 房 城乡 建 设 部颁 布并 印发 了 《 村庄 整 治 规 划 编 制 办 法 》的 通 知 ,编 制 要 求 中 提 出 ,村 庄整 治要 以改善 村庄 的人 居 环境 为 主要 目的 , 将保 障村 民基 本 生 活 条 件 、治 理 村 庄 环 境 、提 升 村 庄 风貌 作为 主 要任 务 。其 中提 到 要 尊 重 村 庄 现 有 格
通讯作者 :张远索 ( 1 9 7 7 一) ,男 ,山东济南人 ,博 士,副教授 ,
研究方向 :土地 制度政策 、土地规划管理。

45 —
世餐 囊 业W o r l d A g r i c u l t u r e
2 0 1 6 . 0 9 ( 总4 4 9 )
第二个 时期是 l 9 8 1 —1 9 8 8年 ,由于韩 国 总统 的
建设 。

韩国新村运动及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及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质就是开发新农村,让农民脱贫
致富,其特点主要体现了脱贫、改革与创造精神,体现了 民主主义的理念和地域共同经济体、奖优扶贫、知识分子 参与、官民一体的区域发展及全民参与的实践。新村运动 在开始形成阶段以官主导、民参与的形式,通过思想启 蒙、要件支援、教育研修等手段,提高农村居民改善生活 的意识,并配合支援水泥、钢铁等材料给乡村,以发展行 政方面的共同事业。而在发展阶段,则转变成民主导、官 支援的形式。引人注目的是,政府把从城市砍下来的钱投 到农村时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采用鼓励先进、惩戒落 后的方式,来引导农民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的改变。这是 新村运动的精髓所在。
当时的韩国和目前的中国,东方民族文化、理念相 似。在西方自由社会和经济社会里,由政府和领袖想集中 力量办大事还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政府推动还有诸多自 觉自愿的成分,很难在短期内见效。但韩国把东方民族和 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发挥到极致,把缺陷克服到最小。非常 成功地实现了转型过渡。
在这一可比阶段内,中韩两国因工农业、城乡、区域 之间的差距加大,加上意识形态、国家不统一、周围国际 环境,城市化、市场开放、西方文化的浪潮和冲击,就业 难 等 诸 多 因 素 ,民 众 渴 望 社 会 平 等 、诚 信 、和 谐 、安 定 、 文明的内在需求极其迫切。在这样情况下,如何矫正政 府行为,官民一体,消除社会不同阶层的不满、隔阂和对 立情绪,凝聚民心,引起共鸣,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 社 会 共 同 体 ,是 一 项 综 合 而 庞 大 、复 杂 、科 学 的 系 统 工 程。全民都积极地支援新农村建设,有成就感,展现个人 才华和魅力,都需要有新思维、新方法。上述因素是中 韩两国的相似之处。如果事前注意,容易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益。 3 借鉴韩国经验、建设我国新农村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常伟、刘卫岩摘要:韩国也曾面临工农、城乡发展失衡,大批年轻人进入城市等问题。

为此韩国政府大力推动新农村运动,并在农民生活环境、农户收入、就业机会增加以及农村储蓄意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但也出现了地方官员追求眼前利益、侵犯农民财产权利、横向协调不够、行政强迫命令等问题。

韩国新农村运动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韩国新农村运动启示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具根本性的问题。

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韩国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在经济起飞阶段,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和农村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在韩国同样表现得十分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韩国成功组织实施了新农村运动,联合国有关组织对于韩国经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关注。

对于韩国新农村运动的经验教训及启示进行相关探讨,对于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提出1.背景和依据韩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则高达每平方公里480人。

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不仅导致100多万人丧生,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

李承晚统治时期,腐败成风,经济发展缓慢,并导致了李承晚政权的垮台。

20世纪60年代韩国进入起飞阶段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贫富矛盾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社会不断动荡,大批农村年轻人纷纷涌大城市。

基于国情,韩国决策者认为,依靠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经济是韩国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通过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活动而不是政治运动,将有助于提升韩国人力资本水平。

到20世纪60年代末,政府已有财力支援农业,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

这是新农村运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

2.新农村运动的提出在1970—1971年间,韩国政府曾免费为每个村庄提供335袋水泥用于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这种做法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其效果甚至远远超过了政府官员的预料。

当时有16600个村庄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出色地完成了使用政府提供的水泥改善村庄公共设施的各个项目。

韩国新村运动实践及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实践及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文章编号:1673-2103(2018)04-0053-04韩国新村运动实践及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柳晓明ꎬ贾敬全(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ꎬ安徽淮北235000)摘㊀要:20世纪70年代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的韩国新村运动ꎬ坚持政府主导ꎬ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㊁增强农民现代化意识等举措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ꎬ加快了韩国现代化的进程ꎮ韩国新村运动在重视教育㊁人才培训㊁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基本经验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ꎮ我国应结合基本国情ꎬ根据党的十九大的决策部署ꎬ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体系建设与农村现代化进程ꎮ关键词:新村运动ꎻ乡村振兴ꎻ基础设施ꎻ公共产品中图分类号:F303.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逐渐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ꎬ突出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㊁乡村发展不充分ꎮ面对这种新形势ꎬ党中央将乡村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进行决策部署ꎬ提出按照产业兴旺㊁生态宜居㊁乡风文明㊁治理有效㊁生活富裕[1]的要求ꎬ加快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ꎮ由于我国幅员辽阔ꎬ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ꎬ需要突破的障碍也比较多ꎮ因此ꎬ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㊁促进农村繁荣和农业发展ꎬ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ꎬ应借鉴其他国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ꎮ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ꎬ韩国曾经同样面临城乡差距较大㊁农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等问题ꎮ为了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ꎬ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发起了新村运动ꎮ在数十年时间内ꎬ这一场全国性的农村现代化运动彻底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局面ꎬ使韩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农业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ꎬ同时也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ꎮ因此ꎬ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ꎬ对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㊁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ꎮ一㊁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措施与成效韩国新村运动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㊁改善生活环境以及增强农民的现代化思想意识为主要目标ꎬ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ꎬ引导农民建设家乡㊁提高生活水平ꎬ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ꎬ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ꎮ(一)增加政府投资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新村运动是政府以物质资料的供给推动农民合作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开端ꎬ旨在通过由村民自身和政府援助等方式推动项目建设ꎬ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ꎮ1970年政府向全国范围内每个村庄提供338包水泥ꎬ并规定水泥的使用只限于村庄公共福利ꎬ在第二年政府又增加了发放数量ꎮ根据ParkSup&LeeHang(1997)[2]的研究ꎬ1970年韩国政府提供免费水泥的总价值是41亿韩元ꎬ带动的投资总额高达122亿韩元ꎬ并至少在三个方面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ꎮ首先是拓宽和平整农村道路ꎮ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ꎬ韩国大量引进动力机械进行农产品的播种与运输ꎬ面对村中道路狭窄㊁卡车无法进村入户的问题ꎬ拓宽和平整各村的村内道路ꎮ其次ꎬ35第40卷第4期Vol.40㊀No.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菏泽学院学报JournalofHezeUniversit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8月Aug.㊀2018∗收稿日期:2018-03-28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AHSKQ2016D53)作者简介:柳晓明(1978 )ꎬ男ꎬ安徽巢湖人ꎬ讲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ꎮ贾敬全(1971 )ꎬ男ꎬ安徽萧县人ꎬ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财政政策ꎮ修缮河岸和修筑水库ꎮ通过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蓄水水库ꎬ使农民更有效地利用河水灌溉ꎮ整个运动期间ꎬ改善河岸的总长度近8000公里ꎬ洪水和干旱灾害发生率此后也显著下降ꎮ同时ꎬ进一步改进农村地区的饮水系统ꎮ扩大农村挖掘机的产量ꎬ增加水井数量ꎬ彻底改变多个农户共用一个水井的窘况ꎮ同时ꎬ农户开始安装水泵ꎬ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得到了改善ꎮ(二)政府主导ꎬ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体系的差异ꎬ单纯依靠市场在短期内只能加剧城乡发展的不对等ꎮ因此ꎬ在新村运动实施过程中ꎬ先由村庄选择项目ꎬ然后向乡镇政府报告ꎬ再由乡镇按照优先顺序排列报告给县级政府ꎬ保证国家提供的物质材料能够完全用于村庄建设ꎮ总体而言ꎬ由中央政府发动和主导发展进程ꎬ地方政府积极配合与严格执行ꎬ这也是新村运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ꎮ新村运动不仅把农民动员起来ꎬ还让全体国民了解并支持新村运动ꎮ从1974年到1980年ꎬ有近万余名高级官员和其他社会精英被安排赴新村运动研修院参加培训ꎮ(三)多措并举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从1974年开始ꎬ新村运动进入全面扩展阶段ꎬ收入增长项目超过了生活环境改善项目ꎬ当年农民的名义和实际家庭收入与城市持平ꎬ甚至略高于城市ꎮ这一阶段收入快速增长除双重价格政策的刺激之外ꎬ经济作物和家畜产量的增加㊁对农业实施的收入专门项目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ꎬ促进了农民收入渠道的多样化ꎮ此外ꎬ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ꎬ农业合作组织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户与市场的关系ꎬ帮助农户解决在要素供给和农产品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ꎬ使农户的利益得到保障ꎮ各种农民合作组织在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ꎬ既保护农民的权益ꎬ也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ꎮ(四)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的重要作用组建妇女协会并积极开展活动ꎬ是韩国新村运动的一大特色ꎬ妇女协会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ꎮ一是有效遏制农村赌博现象ꎬ妇女协会组织成员到各家收集扑克牌ꎬ反对和抗议男人赌博ꎬ农村赌博恶习逐渐减少ꎬ村民也基本不再参与各种赌博行为ꎮ二是组织妇女走出家门ꎬ经营小型消费合作社商店ꎬ主要从事米酒㊁饮料和各类生活必需品的销售ꎮ通过管理消费合作社商店ꎬ妇女们基本掌握了农业合作社重要的管理原则ꎮ三是组织非正式信用组织为村民提供信贷业务ꎮ通过新村存储机构ꎬ制定合理的存贷款的利息率ꎬ安排村民存款并向急需用钱的村民提供贷款ꎬ有效调节村民的资金余缺ꎮ二、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经验尽管有学者认为ꎬ新村运动只是韩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ꎬ其经验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ꎬ但新村运动实现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㊁村容村貌的改善㊁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ꎮ新村运动中积累的大量经验ꎬ引起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ꎬ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ꎮ(一)重视教育和培训的作用作为新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新村教育通过举办研修班㊁定期开办讲座㊁建立乡村图书馆等方式ꎬ对国民进行较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ꎬ提高了韩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ꎬ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及学习习惯ꎬ新村教育为新村运动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ꎬ是韩国新村运动最终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ꎮ在此基础上ꎬ韩国政府加强对村庄负责人的技能培训ꎬ免费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讲座ꎬ提高农户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技能ꎬ解决农民因技能欠缺无法外出务工的问题ꎮ(二)注重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新村运动过程中ꎬ韩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ꎬ从农民利益出发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ꎬ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质量逐渐提升[4]ꎬ农户社会资本总量不断增加ꎮ一是加大对基层农业协会的支持力度ꎬ通过农协将大量农民组织起来ꎬ组成收益共享㊁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ꎬ进一步加深巩固农村社会关系网络ꎮ二是免费为村民发放建筑材料ꎬ支持村民更新建造村庄公共设施ꎬ显著提升了用水㊁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ꎮ农村道路等级不断提升ꎬ出行更为便捷ꎬ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改善ꎮ(三)大力提升农民发展理念ꎬ更好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新村运动以 勤劳㊁自助和合作 为理念ꎬ注重培养共享发展的新理念ꎬ由国家与社会共享发展的452018年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菏㊀泽㊀学㊀院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期成果同时共同承担农村现代化转型的成本ꎬ时任韩国领导人将其提炼为耳熟能详的 过更好生活 的标语ꎮ同时ꎬ新村运动的旗帜 一个新发的绿芽(代表农民们不断增长的希望)和两片叶子悬于全国各村庄[5]ꎮ这些举措带来的最重要结果是增强了农民应对市场化进程的能力ꎬ并很快适应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要求ꎬ同时还培养了农村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ꎮ有学者认为新村运动改变了韩国农民对外部世界的看法ꎬ使他们从植根于极度贫困的闲散和依赖性转向积极和独立的生活状态[6]ꎮ此外ꎬ乡镇政府对各村庄的参与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估ꎬ每个村庄根据参与程度高低被划分为自立村㊁自助村㊁基础村等类型ꎮ由于政府根据农民和村庄在新村运动中的参与程度高低来决定水泥和钢筋等物资的分配比例ꎬ因此通常低级别的村庄的村民会感到羞愧而努力改进ꎬ农民的竞争意识逐渐形成ꎬ不同村庄之间也处于良性竞争状态ꎮ三、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与借鉴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范畴与系统工程ꎬ既包括经济㊁社会和文化振兴ꎬ还包括治理体系㊁人才队伍㊁民生保障和生态文明的振兴ꎮ因此ꎬ需要学习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和教训ꎬ把现代化理念㊁现代化机制和现代化要素融入到农村的日常生活㊁生产㊁生态㊁文化和乡村治理中ꎬ有助于深化对乡村振兴的认识ꎬ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ꎮ(一)乡村振兴需要循序渐进ꎬ不能急于求成韩国 新村运动 从1970年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ꎬ长达30余年[7]ꎮ与新村运动相比ꎬ我国乡村振兴涉及面更为广泛ꎬ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ꎬ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㊁社会建设㊁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ꎬ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㊁现代产业体系㊁城乡融合与一体化发展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㊁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ꎬ是一项长期㊁复杂的系统工程ꎬ难以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ꎬ不能急于求成ꎬ必须要尊重农业发展规律㊁统筹规划㊁有序推进ꎬ做好长期实施的准备ꎮ当前ꎬ首要任务是建立乡村振兴战略的灵活机制和政策框架体系ꎬ明确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㊁战略要求㊁战略方针㊁战略路径㊁战略步骤㊁战略措施等ꎬ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ꎬ优化乡村治理体系ꎬ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ꎮ(二)加强教育投入ꎬ构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体系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机制都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ꎬ农业与农村发展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ꎬ这就要求农民必须能实现知识㊁思维㊁技能的及时更新ꎬ努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ꎬ接受的培训教育内容也应该比以往更加全面ꎬ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ꎮ因此ꎬ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和培训人员的素质ꎬ重视队伍建设和再教育问题ꎮ此外ꎬ为促进乡村全面融入信息化进程ꎬ还需要建设一支满足乡村信息需要的人才队伍ꎬ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ꎬ并及时接受新政策㊁新技术和新理念ꎮ此外ꎬ还应着力解决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和专业人才不足这一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ꎬ需要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增强乡村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ꎬ鼓励进城农民通过各种方式返乡就业和创业[8]ꎬ激发农村居民投身于乡村振兴的热情ꎮ(三)拓展融资渠道ꎬ增加乡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特别是基础设施等领域供给不足的现状ꎬ借鉴韩国新村运动中的经验ꎬ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ꎮ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优惠㊁资金补贴㊁减税贴息等方式ꎬ引导包括企业㊁社会组织等经济主体以各种方式提供农村公共物品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ꎬ形成 政府+中介组织+农户 的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投融资模式ꎬ进一步提升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水平ꎮ同时ꎬ还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ꎮ逐步加大财政支出中支农资金的比例ꎬ重点投向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ꎬ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ꎬ逐步消除城乡公共服务差异ꎬ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ꎮ为解决实际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ꎬ可以根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种类㊁地域经济条件以及市场发育程度不同ꎬ选择市场供给㊁政府供给和PPP等不同的供给模式ꎬ增强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ꎮ(四)优化运行机制ꎬ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农村市场的健全主要是完善制度环境中的组织制度ꎬ通过发展多种组织经营模式ꎬ为农业经营活动552018年㊀㊀㊀㊀㊀㊀柳晓明ꎬ贾敬全:韩国新村运动实践及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㊀㊀㊀㊀㊀第4期提供便利条件ꎬ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ꎮ我国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也很快ꎬ但是由于组织体系不完善ꎬ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ꎬ一些合作社把生产㊁服务作为工作重点ꎬ但由于没有完全实现产品与市场接轨ꎬ导致组织的市场营运效率较低ꎮ因此ꎬ政府应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进程ꎬ通过引导和扶持把合作社的成员组织在一起ꎬ避免合作社仅仅是为了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或者获得资金扶持而存在ꎬ使生产㊁销售㊁定价透明化ꎬ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到侵害ꎮ借鉴韩国新村运动中发展农协组织的主要经验ꎬ不断优化合作社的运行机制ꎬ充分发挥组织功能ꎬ更好服务于农民和农业发展ꎮ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2017.[2]ParkꎬSup&LeeꎬHang.KoreanStateandItsAgrari ̄ans:APoliticalandSocialConditionforSaemaulMovement[J].KoreanPoliticalScienceReviewꎬ1997(3):47-67. [3]董向荣.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局限性与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ꎬ2008(1):60-62.[4]李晶ꎬ高强.农户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以韩国新村运动为例[J].世界农业ꎬ2017(3):46-50. [5]刘义强.再识 新村运动 :跨越农村现代化关键阶段的韩国案例[J].南京社会科学ꎬ2017(2):83-90. [6]BaekIn-Ribetc.ContributionsandLimitationsofSaemaulUndonginKoreaforRegionalDevelopmentandWelfareImprovementinlessDevelopedCountries[J].PublicAdminis ̄trationandDevelopmentꎬ2012(32):416-429. [7]杨兴乾ꎬ杨子平.韩国振兴农村的历史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08(11):144-148.[8]VincentS.R.Brandt.RuralDevelopmentinSouthKo ̄rea[J].AsianAffairsꎬ1979(3):148-163.ThePracticeofNewVillageMovementinKoreaandItsEnlightenmenttoChina s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LIUXiao-mingꎬJIAJing-quan(SchoolofEconomicsꎬHuaibeiNormalUniversityꎬHuaibeiAnhui235000ꎬChina)Abstract:In1970sꎬaimingatachievingruralmodernizationandadheringtotheleadershipofthegovern ̄mentꎬKoreanNewVillageMovementsolvedruralpovertyandbackwardnessbyimprovingruralinfrastructureandenhancingfarmers consciousnessofmodernizationꎬandaccelerated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IthasacertainreferenceforChinatoimplementtheStrategyofRuralRevitalizationintheaspectsofpayingattentiontoeducationꎬtrainingoftalentsandincreasingthesupplyofpublicgoods.WeshouldtakeeffectivemeasurestospeeduptheprocessofagriculturalsystemconstructionandruralmodernizationinlightofthebasicnationalconditionsandmajordecisionsandarrangementsofThe19thNationalCongressoftheCPC.Keywords:NewVillageMovementꎻruralrevitalizationꎻinfrastructureꎻpublicproducts(责任编辑:王佩)652018年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菏㊀泽㊀学㊀院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期。

赖晨-论韩国新村运动的得失

赖晨-论韩国新村运动的得失

论韩国新村运动的得失及其启示赖晨摘要:本文论述了韩国新村运动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效果及其原因,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首先,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其次,国家应当限制“黑洞”行为,保护农民利益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最后,科学规划、科学决策,因地制宜,反对封建家长制的瞎指挥、一刀切、形式主义花架子和官僚主义弊政。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新农村建设一韩国新村运动的经过为了解决城乡差距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韩国进行了新村运动。

韩国的新村运动从1970开始,到1979后走向消亡,一共经历了十年的时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0—1973),主要是环境改造阶段。

其主要目标是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

第二个阶段(1974-1976),主要是发展生产和增收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三个阶段(1977-1979),精神启蒙阶段,其主要目标是精神启蒙,通过启蒙,全面地提高和巩固运作成果。

二韩国新村运动的积极性效果及其原因十年间,韩国政府投入2.8万亿韩元,参加新村运动人次达到11亿人次,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性效果,可以说其积极性效果超过了其消极性的效果。

首先,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是最为明显的成果,到1977年,作为农村贫穷标志的稻草、麦杆房全部更换为砖瓦房。

所建立的供水系统和排污系统,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减少了由水源引起的疾病。

村庄的重建工程,改变了村庄不合理的布局,美化了村庄环境。

其次,农民的收入迅速增加。

1970年,农户的人均收入是137美元,到1978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649美元,8年增长了4.8倍。

在七十年代中期,农民的人均收入甚至超过了城市居民。

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有三方面:一是来自农业收入。

如扩大经济作物、饲养、专业化生产区、合作耕种和售卖提高的收入。

二是通过创造非农业就业机会来提高收入。

农村进行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建设吸收了大量的农村闲散劳动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浅析韩国新村运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浅析韩国新村运动

临崩溃的边缘。为解决农村社会问 容和任务。
题,韩国总统在 1970 年 4 月道长官
“农村启蒙”是第一个任务。韩
会议上提出了“新村培养运动”的建 国农民缺乏个性和开创精神,带有
议。此次会议后,韩国农村立即展开 浓厚的宿命论色彩。为此,韩国政府
了试验性的强调环境改造的“新村 通过一些具有感召力的活动和国民
浩大,整个社会都被动员起来了,但 来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交流
农民自始至终掌握着生产经营权, 会。村村设立广播站,村民会馆经常
其根本利益没有受到损害。“新村运 举办讲演会、演出会等各种活动,农
动”是建立在韩国牢固的工业发展 村教育已普及到高中。
基础之上的,政府以工业的强劲增 长为后盾,最大限度给予农村财政
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
年以来,韩国政府开始推行“一社一 村”运动,即城里的公司企业自愿与
韩国的“新村运动”,历程之短, 乡村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对其进行
成就之大令世人瞩目。这种“就地” “一帮一”支援。这项运动得到了当
现代化运动,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时韩国总统的首肯,并由农林部列
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途径,又 为 2005 年的重点方针,现已列入新
初始阶段:消除贫困的权宜之计 运动的政策制定工作。政府从中央
经过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两个五 和地方各级机关中抽调大批干部派
年计划,到 1970 年,韩国农村贫困 往农村,直接指导运动,正式称之为
落后,粮食自给不足,劳动力老龄 “新村运动”。与“新村培养运动”相
化、弱质化严重;部分地区的农业濒 比,“新村运动”提出了更广泛的内
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
上个世纪 60 年代,韩国在推进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面临工 农业发展严重失衡、城乡居民平均 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 严重等问题。韩国政府自 1962 ̄1971 年实施了两个经济发展 5 年计划,重 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但在此 期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工农业 发展速度之差从 2.5 个百分点扩大 到 8 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和农民的 年均收入也拉大了差距,导致农村 人口的大量流动,并带来了诸多城 市社会难题。而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与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与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摘要]韩国实行土地私有制,这为韩国农民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创造了条件。

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

韩国农业实现了现代化,韩国农村居民的收入能接近城市居民,归根到底是农民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减少,余下的农民又有机会在城市经济部门得到兼业机会,这使得政府在支援农民时的负担得以相对减轻。

中国农村发展的问题与目前韩国这样的国家有很大不同。

土地产权不清、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城市化程度低、农民隐性失业严重、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是我们面临的最关键问题。

1970年4月22日,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在旱荒对策会议上发起了“新村运动”。

这项运动最初在农村推行,后来扩展到城市、工厂和学校,工作内容也由单纯的管理改革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成为一场席卷全韩的全方位社会改革运动。

但是,新村运动除了农村以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取得成效。

1979年11月朴正熙遇刺身亡,新村运动急速落幕。

起因: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上世纪60年代,韩国推行了两个五年经济开发计划,启动了“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同一时期,由于政府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结果造成农业和农村的严重落后。

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62-1966年),全国GNP (国民生产总值)和工矿业增长率分别达到7. 7%和14.1%,而农林渔业增长率却不过5. 1%。

到了第二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这样的差距更严重,全国GNP增长率和工矿业增长率分别达到10.5%、20.3%,而农林渔业增长率反而下降到2. 3%。

此外,1960年,农户收入超过城市家庭收入,但到了1970年,反而减少到城市家庭收入的70%。

农业的相对落后导致国内工业产品市场的缩小和粮食进口外汇的浪费,威胁到工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面对这些严峻问题,韩国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村运动”。

在新村运动之初,政府为了让居民自愿参与,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精神。

韩国“新村运动”给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给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685(1)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原型单位编写模拟实习教材。

目前所使用的模拟实行教材,在原型单位的选择上存在着诸如经济业务较简单、内容较单一、核算资料不完整等问题,不能满足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因此,在原型单位的选择上,应考虑其会计机构是否健全、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业务处理是否规范、核算资料是否完整等一系列因素。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这也是我们选择原型单位时应该考虑的。

较理想的模拟实习原型单位应是由几个不同行业企业(或子公司)组成的、整体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型企业集团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2)建立专门的仿真模拟实验室。

目前,有些学校的模拟实习没有专门的实习场所,有些学校虽有固定的实习场所,但条件简陋,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实习,不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其实习效果与完成一次作业的效果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因此,为使学生能在实习场所就有身临会计实际工作的感受,必须建立专门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办公桌椅,并模拟会计实际工作,按出纳、稽核、工资核算等设立实习岗位。

3、校外实习校内化。

针对目前会计实习存在的问题,实行会计实习校内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弥补实习经费不足。

由于会计实习经费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在现场实习的需要,为了在解决实习经费不足的同时,保证专业实习的量,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家公司的实际会计资料,并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在会计实验室查阅这些现场资料实习,对资料中不解的问题,由指导教师或聘请公司的会计人员作给予解答,并根据实习纲要求撰写实习报告;在实习结束前,带领学生到现场实地参观、调查,解决实验室实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解决联系实习单位难的问题。

由于一个实习单位接受的会计实习学生有限,每次实习指导教师要联系很多实习单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以前通常采取两种做法:一是有能力解决实习单位的学生,自行解决;二是自己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学校再统一交排。

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提升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提升的启示

doi :10.16006/ki.twnt.2023.04.006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提升的启示宁 鑫(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摘 要: 【目的/意义】尊重和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的主体性,是激活乡村内生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通过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为提升我国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查阅已有文献,基于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现况,分析韩国“新村运动”中坚持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主体性的具体做法,提出提升我国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路径。

【结果/结论】结果显示,鉴于“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我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提升农民主体性要坚持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引导,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民真正获得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

关键词: 农民主体性;乡村振兴;现代化;新村运动中图分类号: F327;D422.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3−5617 ( 2023 ) 04−0046−06Enlightenment of the Experience of “New Village Movement ”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ubjectivity of Farmer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NING Xin(School of Marxism ,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 Fuzhou , Fujian 3501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 】Respecting and guaranteeing the main position of farmers and enhancing the subjectivity of farmers were the key to activating the endogenous vitality of rural area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could be used for the reference to enhance the subjectivity of farmers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Methods/Procedures 】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rmers’ subjectiv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adhering to the role of farmers’ subjectivity and mobilizing the farmers’ subjectivity in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 and then the path think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subje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was put forward. 【Results/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view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ubjectivity of farmers, it wa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rural revitalization,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farmer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f farmers, and carry out the skill training, thus to help the farmers truly acquire the ability to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Key words : subjectivity of farmers ;rural revitalization ;modernization ;New Village Movement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N O N G CU N F A Z HA N农村发展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赵姗姗摘要:20世纪70年代,韩国发起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国,在改革背景、文化背景和管理思维上与韩国有很大的相似性。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如何进行的,其多元参与是如何实现的,在具体运作时管理体制又是如何设置的等等,通过以上对韩国新村运动成功之处的梳理,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2020年,我国已完成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部贫困人口的脱贫。

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离高质量脱贫还存在一定差距。

如何减贫,实现乡村振兴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永恒话题。

而韩国自1970年开始的新村运动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乡村振兴典范。

韩国与中国同处于东亚儒家文化圈,不仅文化背景相似,而且改革的背景、面对的问题也有许多共性,总结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中韩两国共性分析(一)改革背景相似1970年的韩国,刚刚经历了工业化的改革,韩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

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韩国陷入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困境。

城市与农村收入明显拉大,不少农民背井离乡,涌入城市生活。

60年代韩国经济的腾飞主要表现在制造业和进出口方面,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发展缓慢。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实现全员脱贫,但是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仍然很明显[1]。

如何振兴农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也是我国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文化背景相似韩国和中国都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历史上韩国受中国文化影响非常大,两国在生活习惯、民族信仰、民俗文化上十分相像。

与中国相似,韩国农村不仅也是熟人社会,其文化也深受“血缘”“地缘”关系的影响。

因此,中韩两国农民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三)管理思维相似韩国在朴正熙总统当政时期,是一个从军人政权向民主化统治的过渡时期。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关键词] 新村运动ꎻ 乡村振兴ꎻ 农村地区 [ DOI] 10������ 13939 / j������ cnki������ zgsc������ 2018������ 28������ 032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ꎬ 并明确了 “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的总目标ꎮ 20 世纪 70 年代韩国通过新村运动成功扭转了农村地区经济 社会落后的局面ꎬ 研究新村运动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村地区不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ꎮ
区域与城市经济
中国市场 2018 年第 28 期 ( 总第 983 期)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苑文华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ꎬ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
[摘 要] 韩国新村运动成功改变了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ꎮ 当前ꎬ 我国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ꎬ 促进农村地区发展ꎮ 文章总结韩国新村运动经验ꎬ 为我国乡村振兴提出一些启示ꎮ
1970 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发起旨在加快农业现代化、 改 善农民生活条件、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新村运动ꎮ 运动按时 间共分为五个阶段ꎮ 1970—1973 年为基础建设阶段ꎬ 由政 府主导重点改善农民居住条件ꎮ 1974—1976 年为全面发展 阶段ꎬ 重视推广农业科技ꎬ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ꎮ 1977—1980 年为充分提高阶段ꎬ 政府逐步淡化其主导作用ꎮ 1981—1988 年为自发运动阶段ꎬ 农民主导性进一步加强ꎬ 农村地区进一 步发展ꎮ 1988 年至今为自我发展阶段ꎬ 完全 由 民 间 主 导ꎬ 并重视文化建设ꎮ[1] 1������3 新村运动的成效
在新村运动中ꎬ 韩国政府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ꎮ 一方 面ꎬ 在农村设立广播站ꎬ 举办交流会、 演讲会ꎬ 多方位调动 农民的建设热情ꎮ 另一方面ꎬ 重视村级管理咨询机构的职能 发挥ꎬ 增加农民参与积极性ꎮ 各村设有村民大会与村发展委 员会ꎬ 及时征求、 反馈村民意见ꎬ 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可行 性ꎮ 同时ꎬ 赋予农民决策权、 参与权和监管权ꎬ 最大限度地 激发农民的自主性、 积极性ꎮ 2������4 加强政策引导保障作用

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乡村振兴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1期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戴鑫淼,邵 妍(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摘要:韩国新村运动成功改变了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当前我国也致力于乡村建设,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地区的发展。

韩国新村运动通过建设宜居特色乡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新村运动,发挥农村精英的带头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我国乡村振兴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乡村振兴;启示0 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城乡差距、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手段,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汲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其中韩国作为曾经面临农业发展滞缓、城乡悬殊显著的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新村运动,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农村生产劳动力不足、农民收入低下等一系列农村发展问题,对韩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韩国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韩国新村运动概述1.1 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韩国连续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韩国工业化发展迅速,但是农业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部门,工农业生产比重严重失调,影响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成为韩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正是如此,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村运动,激发全体农民的热情。

1.2 韩国新村运动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面对农村落败的发展环境和国家高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改善广大农民生活环境为目的,着手加快推进新村运动,共有五个阶段:一是1970~1973年的基建阶段,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活条件;二是1974~1976年的全面发展阶段,主要是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农业先进成果的产出与推广;三是1977~1980年的全面提升阶段,即政府开始发挥市场化作用发展农村经济,不再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四是1981~1988年的自发运动阶段,注重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鼓励农民的广泛参与;五是1988至今的自我发展阶段,注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强调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自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训值得 我从 1 9 7 0年 开始 发起 新 村 运动 , 在 政府 有 力 的扶 持 和指导下 , 实 施 了一 系列 发展 农 村 的综 合 项 目1 二 程, 从而缩 短 了农 业走 向现代 化所 花费 的时间 , 不 仅成 功地解 决 丫农 村经 济 落 后 、 农 民生 活 贫 困 的 被 动局 面 , 而且 实 现了城 乡协调 发展 , 为韩 国经济 的 快速 发展 奠定 了有力 的基 础 。韩 国新村 运 动开发 的 模 式被 UN E S C AP认 为 是 脱 离农 村 贫 困 的有 效 方 法 。同时 , 也受 到联 合 国相关组织 的关 注和认 可 , 也 得 到发 展 中国家 的重 视 , 韩 国新 村 运 动 的成 功 经验 使 得先 后有 1 3 0多个 国家 派 出 1 2 0 0 0多 人 赴 韩 国 农 村参 观 、 学习和 取 经 , 甚 至有 些 国家 的总 统 、 部 长 级官 员等亲 自带领 考察 团去学 习 、 考察。 l j j
目前 , 我 国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正 处 在 关 键 时
8 6 ・

韩 国 新 村 运 动 展 开 的 背 景 及 过 程
韩 国在 2 O世纪 6 O年代 以前 由于受 到 日本 殖 民 统 治 和朝鲜 战争 的影 响 , 整个 国家经济 十分落 后 , 通 货膨胀严 重 , 百姓 生 活 贫 困 。为 了尽 快改 变 这 种局 面, 韩 国从 2 0世纪 6 O年 代初 ( 1 9 6 2年 ) 开始 实 施第
营 和农 村 生 活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制 约 。 为 改 变 这 种 状
建设 和社会 事业 发展 重 点放 在 农 村 , 深 入推 进 新农
村建设 和扶 贫 开 发 , 全 面 改 善 农 村 生 产 生 活 条件 。 我 国现 阶段 与 2 O世 纪 7 O年 代 的韩 国情 况 较 为 接
2 0 1 3年 1 2月
延 边 大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Ya n b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De e .2 Ol 3
第4 6卷 第 6期
Vol _ 4 6 NO .6
论韩 国新 村 运 动及 其对 我 国 的几 点 启 示
张 薇, 张 宝 仁
(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0 5 1 )
摘 要 : 2 0世 纪 7 O年 代 韩 国发起 的新 村运 动 成 功 地 解 决 了农 村 经 济 落后 、 农 民生 活 贫 困的 问 题 , 实 现 了城 乡协
收 稿 日期 : 2 O 1 3 —0 8 —2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3 1 1 ( 2 0 1 3 ) 0 6 —0 0 8 6 —0 7
作者简介 : 张薇( 1 9 8 0 ) , 女, 吉林 长 春人 , 吉 林 大 学东 北 亚 研 究 院 , 在读 博 士 。
韩 国经 济在 过去短 短 的几 十年 里取得 了令人 瞩
期, 我党在 十八 大报 告 中提 出坚 持把 国家基 础 设施
目的发 展 , 创 造 了“ 汉江 奇迹” , 其 中韩 国农村 经济 的 显著 变化也 为整 体经 济 的 发 展增 添 了夺 目的光 彩 。
2 O世纪 7 0年 代 之 前 , 韩 国农 村经 济 发 展 由于 政 策 支持 不够及 基础 设施 不 完 善 等原 因 , 给 农 业生 产 经
重失 衡 、 城乡 收入差 距 明显 、 农 民对 政府 的不满情 绪 增大 等 问题 , 并 导致 农村 人 口大量 向城 市转 移 , 城 市 人 口迅 速暴涨 , 使 城市 的教 育 、 交通、 住房、 就业 等方

个 经济开 发 五年计 划 , 该 计 划 的经 济 发展 战 略 是
以工 业化发 展为 中 心 , 到2 0世 纪 7 0年 代初 韩 国经
济 已经取得 了 明显 的发 展 , 尤 其 是大 大 推动 了城 市 化 和工业 化进 程 。但 是 , 同时 也 带来 工 农业 发 展 严

调发 展 以及 农 业现 代 化 , 为 韩 国 整体 经济 的 发 展 奠 定 了有 力 的基 础 , 创造 了“ 汉江奇迹” 。Z 0 1 0年 我 国提 出 了把 发 展
现代 农 业作 为转 变经 济 发 展 方 式 的 重 大任 务 , 把 建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和 推 进 城 镇 化 作 为 保 持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的 持 久动 力 的农 业农 村 工 作 的 总 体要 求 。 由 于 我 国 现 阶 段 与 当 时的 韩 国 情 况 较 为 接 近 , 中韩 两 国 的 经 济 模 式 与 文 化 传 统相 似 , 韩 国新 村运 动在 改善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提 高村 民生 活 伦 理 精 神 、 增 加 村 民收 入 、 培 训 新 村 领 导人 方 面 的 经验 与教 训 , 都 值 得 我 们 思 考和 研 究 , 可 以 为我 国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给 予 颇 多启 示 。 关键 词 : 韩 国; 新村运动 ; 农村经济 ; 经验 教 训 ; 借鉴 启示 中 图 分类 号 : F 3 3 1 . 2 6 ; F 3 2 O
近, 中、 韩 的经 济模式 也 都 是 通过 政 府 的干 预 、 协 调
和 扶持对 国家 经济 的 整体 发 展进 行 调 控 , 使 其推 动 经 济的快速 发展 。在 文化上 , 中、 韩 两 国都 受到儒 家 思 想 的影 响 很 深 , 文 化 传 统 相 似 。在地 理 位 置 上 , 中、 韩两 国又 是近邻 。 因此 , 韩 国新 村运 动的经 验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