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二液阻特性试验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582445eff9aef8941e06b7.png)
实验分析
HSGL型单杆双作用活塞缸是一种工程实践中较为常见的双作用活塞缸。图1所示为HSGL型单杆双作用活塞缸的三维装配图,结合图1所示的HSGL型单杆双作用活塞缸的装配图分析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1 HSGL型单杆双作用活塞缸的三维装配图
(4)泵与吸排管系接妥。
实验总结
1.齿轮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后再实施拆装。拆装时对应图纸拆卸。
(2)尽可能地将拆装下来的零件按拆装顺序摆放,以防弄乱和丢失。
2.实验室实验中齿轮泵拆装不同于虚拟实验的地方如下:
(1)实际拆装中要注意液压元件的防止污染。液压元件一旦被污染,将会带来一系列故障隐患。零件污染后,应用煤油清洗或绸子擦拭,切勿用棉纱擦拭。
实验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结合缸体组件(缸筒、端盖等)、活塞组件(活塞、活塞杆等)、密封装置、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五部分的结构来分析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并重点注意观察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的位置和原理。
在实验报告中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1.液压缸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组件?
2.缓冲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齿轮泵的拆装实验
你可以根据下列步骤学习本实验,也可以下载实验要求进行学习。
实验描述
通过齿轮泵结构拆装实验,了解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增强对液压元件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建立空间的概念。
实验目标
(1)正确选取拆装工具;
(2)齿轮泵主要零件分析;
(3)掌握齿轮泵的拆卸步骤;
(4)掌握齿轮泵的组装步骤。
实验分析
四、实验数据
1、调节溢流阀时、可看到压力表指针能在0~0.4Mpa上波动。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https://img.taocdn.com/s3/m/a1d23258336c1eb91a375db9.png)
实 验 次 数
设定参数
p
待测参数 q
( L / min)
P 电
(kW )
计算结果 n (r/min)
(MPa)
η pv
η pm
ηp
Pi
( kW )
Po
( kW )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1、根据测试数据和计算数据,在实验报告中画出以下特征曲线。 1) p —q 曲线; 3) p —η 总 曲线; 2) p —η pv 曲线; 4) p — Pi 曲线。
1、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液阻特性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1-电动机 2-液压泵 3-溢流阀 4-节流阀1 5、8、9-压力表 7-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0-流量传感器 11-节流阀 212-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
1)启动计算机,进入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薄壁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2)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1)启动计算机,进入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细长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液压_气动_实验报告
![液压_气动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cba8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7.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2. 掌握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
3. 熟悉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液压与气动系统基本原理2. 液压与气动元件实验3. 液压与气动系统实验三、实验原理1. 液压与气动系统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动系统是利用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实现机械运动和控制的系统。
液压系统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气动系统以气体为工作介质。
2. 液压与气动元件实验液压元件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液压油管等;气动元件主要包括:气源、气缸、气动阀、气动管等。
3. 液压与气动系统实验液压与气动系统实验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实验、气动系统实验、液压与气动复合系统实验。
四、实验器材1. 液压与气动实验台2. 液压与气动元件3. 量具(压力表、流量计等)4. 连接管路5. 电源6. 控制开关五、实验步骤1. 液压与气动系统基本原理实验(1)观察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2)分析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3)对比液压与气动系统的优缺点。
2. 液压与气动元件实验(1)观察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2)进行液压与气动元件的性能测试,如压力、流量、流量系数等;(3)分析液压与气动元件的性能特点。
3. 液压与气动系统实验(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液压与气动系统;(2)安装、调试液压与气动系统;(3)观察系统运行情况,记录实验数据;(4)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性能。
六、实验数据1. 液压与气动系统基本原理实验(1)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2)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3)液压与气动系统的优缺点。
2. 液压与气动元件实验(1)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压力、流量、流量系数等性能参数;(2)液压与气动元件的性能特点。
3. 液压与气动系统实验(1)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压力、流量、速度等性能参数;(2)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146761eb4daa58da0114a93.png)
河南工业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液阻特性实验 (1)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实验 (5)实验三溢流阀静态特性实验 (9)实验四节流调速回路性能测试实验 (13)实验五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 (17)实验一 液阻特性实验(必修,综合性)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标准型小孔液流阻力的实验,定量地研究孔口的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出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ϕ,从而对孔口的液阻特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2、通过测量油液流过标准型细长孔的压力损失,深入了解小孔的节流作用,并分析在实验条件下的压力损失数值的大小,从而建立一种定量的概念;3、掌握测试液阻特性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方案液压传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
油液在系统中流动时,因摩擦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液流阻力,将引起压力损失,它关系到确定系统的供油压力、允许流速、组件、辅助装置和管道的布局等,对提高效率和避免温升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液压传动中常会遇到油液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情况,而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是建立节流调速和伺服系统等工作原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液压组件和相对运动表面进行泄漏估算和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细长孔(Φ1.2mm ,l =6mm )的压力-流量特性实验。
在液压系统中,油液流经液阻时,流量Q 与压力损失P ∆的关系可以用通用表达式表示为:ϕp KA Q T ∆= (1.1)K ——节流系数;T A ——节流口通流面积;p ∆——节流口前后压差;ϕ——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
令T KA R=1, 则 ϕp RQ ∆=1 (1.2)式中,R ——液阻;与孔口尺寸、几何形状、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在几何尺寸、油液性质、流态不变时,视为定值。
式1.2可以表示为函数关系:)(P f Q ∆=,在函数图像中为一条曲线,为了求出指数ϕ,对上式的两边取对数得:P R Q ∆+=-lg lg lg 1ϕ (1.3)对于一定的液阻,上式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ϕ。
液压气动实训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622e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液压和气动系统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动力传动方式。
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作为介质,通过压力和流量来传递动力和运动;气动传动则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介质,通过压力和流量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1. 液压传动原理液压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油箱、管道等组成。
液压泵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通过管道输送至液压缸,实现执行机构的直线或回转运动。
2. 气动传动原理气动传动系统主要由气源、气缸、控制阀、管道等组成。
气源将电能转换为气能,通过管道输送至气缸,实现执行机构的直线或回转运动。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液压实验台: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油箱、管道等。
2. 气动实验台:包括气源、气缸、控制阀、管道等。
3. 万用表、秒表、压力表等测量仪器。
四、实验步骤1. 液压实验(1)熟悉实验台上的各液压元件,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2)按照原理图连接实物回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3)启动液压泵,观察液压缸的运动情况,记录数据。
(4)调节控制阀,观察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变化,记录数据。
(5)关闭液压泵,拆卸实验回路,整理实验器材。
2. 气动实验(1)熟悉实验台上的各气动元件,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2)按照原理图连接实物回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3)启动气源,观察气缸的运动情况,记录数据。
(4)调节控制阀,观察气缸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变化,记录数据。
(5)关闭气源,拆卸实验回路,整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液压实验(1)液压泵转速:500r/min(2)液压缸运动速度:v1=0.5m/s,v2=1.0m/s(3)液压缸运动方向:正向、反向2. 气动实验(1)气源压力:0.6MPa(2)气缸运动速度:v1=0.3m/s,v2=0.6m/s(3)气缸运动方向:正向、反向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都能实现执行机构的直线或回转运动。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https://img.taocdn.com/s3/m/6d59c86ba45177232f60a270.png)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测控实验室2011年3月实验一液压泵和马达的拆装实验 1 实验二阀的拆装7 实验三A 液压系统性能实验(0014实验台)10(一) 增速回路10(二)液压系统节流调速实验12 实验三B 液压系统性能实验(003B实验台)14(一) 液压泵性能实验14(二)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15附图:003B实验台液压系统图17 实验四气动机械组装与测试18 实验五气动机械手顺序控制实验20一、实验教学的目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一门技术课,它以流体力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而一旦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去,必须有实验作保证。
所以学习这门课不但要搞懂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纪律1、预习实验报告,作好理论基础准备,否则不得参加实验。
2、严肃、认真、细心,熟悉油路、气路情况后再动手。
油泵必须无载启动。
3、压力须缓慢上升,不得用力太猛,以免引起冲击、振动,损坏元件,泵压不得任意调高(压力63Kgf/cm2)。
4、在工作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转换选择工作开关,以免发生意外。
014实验台的侧面板输入与输出不能插错,以免引起误动作或短路直流电源。
5、在实验中注意安全,室内严禁烟火。
与本实验无关的一切设备,不要乱摸,不准擅自启动。
6、如有违反上述纪律,经劝告仍不改者,指导教师有权取消其实验资格,如因违反纪律和不遵守操作规程而损坏仪器设备时,实验一液压泵和马达的拆装实验一、CB型齿轮泵复习、回忆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吸压油口的确定方法,拆开CB型齿轮泵,认真观察其结构,搞懂下列问题:1.CB泵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吸压油口的特点;2.图中a、b槽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被动齿轮的轴做成空心的?端盖上的孔起什么作用?c孔若被堵死会有何问题?4.CB泵是否有减小单向不平衡力的措施?5.CB泵的额定压力为25Kg/cm2,为何不能再提高?6.观察困油卸荷槽的作用,注意泵内主要泄漏部位;7.正确组装CB泵,注意切勿丢失零件;8.简述CB泵的优缺点。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报告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ba67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d.png)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报告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这可真是个神奇的领域。
听到这几个字,很多人可能会皱眉,心想“这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其实嘛,液压和气动就像是工业界的“隐形超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却在默默支撑着我们的生活。
想象一下,没有这些技术,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变得多么繁琐,可能连打开一扇窗都得费好大劲儿。
哈哈,是不是觉得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很多机械、设备,都是靠它们的。
说到液压,这玩意儿可真是个“大力士”。
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油缸,通过油液的力量,竟能抬起好几吨的重物,简直是小小身材大大力量。
这就好比那种看似瘦弱的小猫咪,结果却能一口气拖动一整只大鱼。
我们在实训中,看到液压机运转的时候,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那种“咔嚓”的声音,犹如重锤落下,听得人心里都有点小激动。
液压油在管道中流动,像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舞者,旋转、跳跃,伴随着机器的运作,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再说气动,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其实就是利用压缩空气来驱动设备。
你可不要小看这“空气”,看似无形,却能让一切变得生动。
就像那种时不时冒出泡泡的气泡水,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带来无穷的乐趣。
我们在实训中用气动装置做了些小实验,结果空气一压,机器就动起来了,简直就是魔法一样。
气动设备就像是一群顽皮的小精灵,总能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帮你忙。
这种迅速的反应,真让人赞不绝口!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要调试一个气动装置,结果一开机,哗啦啦一声,气流瞬间冲了出来,吓得我们几个都跳了起来,差点当场演了一出“空中飞人”。
不过很快大家就笑成一团,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那一刻,真是觉得液压和气动的世界太有趣了,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分享经验,简直就像一场热闹的派对。
大家边调试边聊天,甚至还开起了玩笑,调皮的同学说:“你看这气动装置,真是‘气’宇轩昂!”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实训,绝对是一次身心的洗礼。
通过亲身参与,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书本上的知识在手中变得鲜活,仿佛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突然变成了会说话的小精灵。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8ea6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4.png)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液压和气动实验装置的搭建与测试,了解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验结果掌握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方法。
2. 实验原理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装置,主要由液压泵、执行元件和液压阀等组成。
液压泵通过输送压力液体使执行元件运动,完成一系列工作。
气动系统类似,但它是利用气体传递能量。
3.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液压气动综合实验台,由液压工作台和气动工作台组成。
实验台包含了液压和气动系统各项组件,并配备了测量传感器、执行元件和控制面板等,能够模拟实际工作场景。
4. 实验过程与结果4.1 液压部分实验4.1.1 实验前准备将液压泵开关置于“ON”状态,观察液压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然后检查执行元件和液压阀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1.2 实验步骤①打开液压泵,并调节压力阀,使得压力达到设定值。
②执行元件运动测试:通过控制面板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观察执行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③水压测量:连接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记录液压系统的压力变化。
④液压阀调节:通过调节液压阀,实现液压系统的流量调节和方向控制,观察并记录系统响应。
4.1.3 实验结果在不同压力和流量下,记录液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压力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结果,得出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并评估其适用范围和限制。
4.2 气动部分实验4.2.1 实验前准备将气动泵开关置于“ON”状态,观察气动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然后检查执行元件和气动阀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2.2 实验步骤①打开气动泵,并调节压力阀,使得压力达到设定值。
②执行元件运动测试:通过控制面板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观察执行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③压力测量:连接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记录气动系统的压力变化。
④气动阀调节:通过调节气动阀,实现气动系统的流量调节和方向控制,观察并记录系统响应。
4.2.3 实验结果在不同压力和流量下,记录气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压力变化情况。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2c306ba5e9856a5612605a.png)
河南工业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液阻特性实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实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三溢流阀静态特性实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四节流调速回路性能测试实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五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一液阻特性实验(必修,综合性)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标准型小孔液流阻力的实验,定量地研究孔口的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出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ϕ,从而对孔口的液阻特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2、通过测量油液流过标准型细长孔的压力损失,深入了解小孔的节流作用,并分析在实验条件下的压力损失数值的大小,从而建立一种定量的概念;3、掌握测试液阻特性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方案液压传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
油液在系统中流动时,因摩擦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液流阻力,将引起压力损失,它关系到确定系统的供油压力、允许流速、组件、辅助装置和管道的布局等,对提高效率和避免温升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液压传动中常会遇到油液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情况,而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是建立节流调速和伺服系统等工作原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液压组件和相对运动表面进行泄漏估算和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细长孔(Φ1.2mm ,l =6mm )的压力-流量特性实验。
在液压系统中,油液流经液阻时,流量Q 与压力损失P ∆的关系可以用通用表达式表示为:ϕp KA Q T ∆=(1.1)K ——节流系数;T A ——节流口通流面积;p ∆——节流口前后压差;ϕ——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
令T KA R=1,则 ϕp RQ ∆=1 (1.2)式中,R ——液阻;与孔口尺寸、几何形状、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在几何尺寸、油液性质、流态不变时,视为定值。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报告2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报告2](https://img.taocdn.com/s3/m/9cc3cb56ad02de80d4d8408a.png)
PH值
液压油
100
90.8
0.908
液压油>液压油与水混合液>水
6
水
100
98.7
0.987
7
液压油与水的混合液
98.过程中该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上述实验步骤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量筒、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PH试纸的正确使用;以及在使用量筒、烧杯、玻璃棒、注射器等玻璃容器时,要注意在每一次使用完后就要进行清洗,避免测量时产生较大的误差;液压油与水混合的顺序对混合液体积的影响等。
四、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用玻璃棒在液压油、水以及液压油与水的混合液中搅拌,感受玻璃棒在液体中以相同的速度搅拌时的难易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液体的粘度情况(判断方法有:玻璃棒搅拌法、滴蘸法、注射器吸入法等)。
按照上述方案我们小组成员测得实验数据及结果如下;
物理量
物质
体积V(mL)
质量m(g)
密度ρ(g/cm3)
班级:机自0903
姓名:胡超
实训地点:实训楼S223
实训时间:2010.9.17
实验名称: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性能测试。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分别测得100mL液压油和100mL水的密度(g/cm3)、PH值、粘度大小;测得50mL的液压油与50mL的水混合后液体的体积(mL)、密度(g/cm3)、PH值、粘度大小。
二、用量量筒量取100mL的液压油,到入烧杯中后,用天平测得其质量m(g),由m=ρV得ρ=m/V求出其密度(g/cm3),用PH试纸测得其PH值,并分别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三、用量筒分别再各量取50mL的液压油和水,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均匀后,量取混合液的体积V(mL)和质量m(g),由m=ρV得ρ=m/V求出其密度(g/cm3),并分别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839d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c.png)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液压气动实验报告引言:液压气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能动力传输技术。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液压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应用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液压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液压气动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 掌握液压气动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应用性。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 液压气动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液压气动泵、油缸、气缸、压力表等;2. 液压气动元件:包括液压阀、气动阀等;3. 实验介质:液压油、压缩空气等;4. 测量仪器:包括压力表、流量计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一: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通过调节液压泵的转速和调节阀的开度,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并绘制压力-流量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液压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实验二:气动系统的性能测试通过调节气缸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时间,测量气动系统的推力和工作时间,并绘制推力-时间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动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 实验三:液压气动系统的协调控制通过调节液压阀和气动阀的开度和工作时间,实现液压气动系统的协调控制。
通过观察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协调控制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的结果分析:根据绘制的压力-流量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呈线性关系。
通过计算液压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实验二的结果分析:根据绘制的推力-时间曲线,可以看出气动系统的推力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在一定时间后达到稳定值。
通过计算气动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实验三的结果分析:通过调节液压阀和气动阀的开度和工作时间,实现了液压气动系统的协调控制。
流阻特性实验
![流阻特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417b48684254b35eefd3474.png)
液阻特性实验发布日期:[08-10-19 15:32:52] 浏览人次:[768]一、实验目的液压传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液体力学,油液在系统中流动时,因磨擦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液流阻力,将引起压力损失,它关系到确定系统的供油压力,允许流速,元件辅助装置和管道的布局等,对提高效率和避免温升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液压传动中常会遇到油压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情况,而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是建立节流调速和伺服系统等工作原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液压元件和相对运动表面进行泄漏估算和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通过对标准型液流阴力的实验,定量的确定“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出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φ,深入理解孔口液流的液阻特性。
本实验通过测量油液流过不同形状管道和液压元件的压力损失,深入了解产生压力损失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在实验条件下的压力损失数值的大小,从而建立一定量的概念。
本实验还通过环形缝隙流动的实验,通定流量一压力特性,进而验证;当ε=l时,最大偏心环形缝隙的流量是同心环形缝隙流量的2.5倍。
二、实验内容和方案(一) 薄壁小孔、细长小孔和短孔的液阻特性(流量一压力特性)液压系统中,油液流经液压阻力时产生压力损失。
流量Q与压力损失Δp之间可有如下表达式:Q=ΔPφ/R式中R——液阻,与孔口尺寸、几何形状、油液性质和流动状态等因素有关;φ——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
上式取对数得:1gQ=1g R -1+φlgΔP取lgΔP为横坐标,取1gQ为纵坐标,1g R -1为纵坐标轴上的截距,则φ为直线的斜率。
理想情况下:当液阻为薄壁小孔时,φ=0.5当液阻为细长小孔时,φ=1当液阻为短孔时,0.5<φ<1实验装置按理论进行设计,每种标准形式的液阻都分别做成独立的(参数是确定的)装置,以便分别对它们进行实验。
测量点的布置及其与标准压力表的连接,其中特别是泄漏等对实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流量的测量采用椭圆齿轮流量计,用秒表计时,直接观察流量的累积数差。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d3ca23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0.png)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在机械制造和工业领域中,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普遍应用的。
液压技术使用了液体的压力和流动来实现力和运动控制,而气动技术则使用了空气的压力和流动来实现相同的结果。
这两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应用场合,因此在实验中学习液压与气动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一份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实验 1:液压机械手臂液压机械手臂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手臂,它可以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运动控制。
这个实验将介绍如何使用硅油和液压系统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液压机械手臂。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如压力缸、活塞、流体力学和马力定律。
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会如何确定流体力学中的液压升力和重力作用。
实验 2:气动线性运动器气动线性运动器是一种基于空气压力的线性运动控制系统。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气动线性运动器来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密性、压力传感器和阀门控制。
此外,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还将学会如何分析气动系统中的压力变化和流动状态,并了解如何使用不同的阀门控制策略来控制系统。
实验 3:液压舵机液压舵机是一种控制流量和方向的系统,它用于机械设备和工业设备中。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使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基本的流体力学理论来构建一个液压舵机,并学习如何控制它的流速和流向。
此外,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还将学会如何使用象限图来表示液压舵机中的运动状态,以及如何控制舵机中的流量。
实验 4:气动机械手臂气动机械手臂是一种基于空气压力的机械手臂,可以通过气动系统来控制它的运动和位置。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制作一个简单的气动机械手臂,并学习如何使用气体的压力和流动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此外,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还将学会如何使用振动和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机械臂的位置和动作方式。
总结:以上四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础概念和应用场合。
液压和气动技术在工业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学生们能够获取液压和气动的基本实践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bfc6731711cc7931b716b6.png)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柴承文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印刷机械教研室实验一油泵性能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油泵主要性能指标,学习油泵的压力、流量、容积效率、总效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器材YZ-01(YZ-02)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1台泵站1台节流阀1个流量传感器1个溢流阀1个油管、压力表若干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测定油泵的压力——流量特性。
通过实验测定油泵的Q—P即()pq=曲线,如图1所示。
fqp5⨯10(1Pa)图1实验中,压力由压力表8直接读出,各种压力时的流量由流量计4直接读出。
实验中可使溢流阀2作为安全阀使用,调节其压力值为7.0~7.5MPa,用节流阀3调节泵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由流量计测得液压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直到节流阀调小使液压泵出口压力达到额定压力6.0MPa为止。
给定不同的出口压力,测出对应的输出流量,即可得出该泵的。
.测定油泵的容积效率。
2油泵的理论流量Q t 是指无泄漏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油泵排出油的体积。
若给定油泵有关结构尺寸和油泵转速,可以计算出理论流量。
而在实际实验中,可用油泵在空载时流量作为理论流量Q t 。
根据实验测定泵的压力P 和流量值,计算出各种压力下油泵的容积效率,并画出泵的压匀—容积效率曲线(P -)曲线,如图2所示。
(%)v ηPa)10(1 p 5⨯0100图23. 测定和计算泵的总效率油泵的总效率是指泵的输出功率于输入功率之比。
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它的总效率和输出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p f ηη=总: )(p f N pq N N ii o ηη===总 式中:为泵的输入功率,实际上为泵的输入扭矩(T )与角速度的乘积。
由于扭矩T 不易测量,这里用电动机D 的输入电流功率近似表示,可以从实验台功率表上针对不同的输出压力时直接读出。
通过实际测定的压力P ,流量Q ,泵的输入功率,计算出不同压力下油泵的总效率η,并画出泵的压力—总效率曲线(η-P 曲线)如图3所示。
实验二 液阻特性试验
![实验二 液阻特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ef70fce76eeaeaad1f33022.png)
实验二液阻特性试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U”型管,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和节流阀压力损失的测试,了解影响压力损失的因素和产生压力损失的原因。
在试验的条件下,对不同形状的管道和不同液压元件的压力损失的大小有一定的概念。
2、过对环形缝隙流动流量的测定,验证环形缝隙的流动公式,得出压力流量特性。
二、试验设备QCS002型液压实验台,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压力损失的测定1 测量“U”型管的压力流量数值松开溢流阀4,关闭调速阀5和6,检查油路、元件、线路等均无误,接通电源。
(1)利用溢流阀4将系统压力调至1.5Mpa,慢慢打开调速阀5,将转阀16转至回油位置,转阀17接流量计。
(2)将转阀22、23转至“U”位置,打开压力表24的开关,测出其进出油口压力值P2、P3。
(3)利用调速阀5选择5―6个流量值分别测出其进出油口压力,将以上结果记录在表2--1中2 测量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及节流阀的压力损失(1)关闭转阀22、23利用转阀依次接通被测对象的进出油口,转阀20接到相应位置,转阀16、17分别连接回油口、流量计。
(2)利用调速阀5调节4-5个流量值,每调节一个值时用压力表测出其进、出口压力值P2、P3,在表2—2中记录数据。
注意:测试节流阀时选择一个开度,在测试中不要动。
(3)将系统压力调至4MPa,转阀16接背压阀18,在上述(2)中最后选定的流量下调背压阀18记录P。
用P与上述结果比较。
(二)、环形缝隙流动的流量测定将转阀17接流量筒,转阀20、21转至相应位置,用溢流阀4调节压力差(取三个值)每取一个值时用秒表、量筒测出同心和最大偏心时的泄露量。
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表2—3中注意:测试过程中油温变化不得超过2℃。
四、使用记录与要求1、填写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表格2、按表中的记录数据作出“U”型管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五、思考题影响环形缝隙流动的诸因素中有哪些是主要的?实验条件:采用液压油;油温:℃实验内容:“U”型管的压力损失。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二液阻特性试验-精品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二液阻特性试验-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ad6e4cda300a6c30d229f95.png)
【关键字】条件、系统、了解、位置、调节实验二液阻特性试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U”型管,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和节流阀压力损失的测试,了解影响压力损失的因素和产生压力损失的原因。
在试验的条件下,对不同形状的管道和不同液压元件的压力损失的大小有一定的概念。
2、过对环形缝隙流动流量的测定,验证环形缝隙的流动公式,得出压力流量特性。
二、试验设备QCS002型液压实验台,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压力损失的测定1 测量“U”型管的压力流量数值松开溢流阀4,关闭调速阀5和6,检查油路、元件、线路等均无误,接通电源。
(1)利用溢流阀4将系统压力调至1.5Mpa,慢慢打开调速阀5,将转阀16转至回油位置,转阀17接流量计。
(2)将转阀22、23转至“U”位置,打开压力表24的开关,测出其进出油口压力值P2、P3。
(3)利用调速阀5选择5―6个流量值分别测出其进出油口压力,将以上结果记录在表2--1中2 测量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及节流阀的压力损失(1)关闭转阀22、23利用转阀依次接通被测对象的进出油口,转阀20接到相应位置,转阀16、17分别连接回油口、流量计。
(2)利用调速阀5调节4-5个流量值,每调节一个值时用压力表测出其进、出口压力值P2、P3,在表2—2中记录数据。
注意:测试节流阀时选择一个开度,在测试中不要动。
(3)将系统压力调至4MPa,转阀16接背压阀18,在上述(2)中最后选定的流量下调背压阀18记录P。
用P与上述结果比较。
(二)、环形缝隙流动的流量测定将转阀17接流量筒,转阀20、21转至相应位置,用溢流阀4调节压力差(取三个值)每取一个值时用秒表、量筒测出同心和最大偏心时的泄露量。
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表2—3中注意:测试过程中油温变化不得超过2℃。
四、使用记录与要求1、填写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表格2、按表中的记录数据作出“U”型管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五、思考题影响环形缝隙流动的诸因素中有哪些是主要的?实验条件:采用液压油;油温:℃实验内容:“U”型管的压力损失。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2cce3ef5fbfc77da269b14f.png)
目录实验一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形成原理实验 (2)实验二液阻特性实验 (8)实验三液压泵性能实验 (14)实验四溢流阀静态性能实验 (20)实验五节流调速性能实验 (24)实验六液压元件拆装实验 (30)实验一 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形成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液压传动中“工作压力决定于外负载”的含义,外负载包括有效负载和无效负载,如油液流动时的压力损失,油缸运动时的摩擦损失等,就属于无效负载。
2、掌握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形成和传递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垂直悬置的液压缸作为实验缸,当有杆腔输入压力油,活塞在进油压力的推动下以速度v 匀速上升时,工作腔的压力大小可由活塞的静力平衡方程得出:W G f F F F A p A p +++=2211或)(111221W G f F F F A A A p p +++=式中:1p —液压缸有杆腔压力; 2p —液压缸无杆腔压力;1A —液压缸有杆腔面积; 2A —液压缸无杆腔面积;f F —摩擦阻力(包括活塞与缸筒内壁的摩 擦阻力和活塞杆与油缸端盖处的摩擦阻力);G F —活塞及杆件的重力;W F —砝码及托盘的重力(外界负载)。
2、实验内容1)液压缸磨擦阻力变化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在本实验装置中,活塞杆与端盖密封处的磨擦阻力是可调的。
通过旋紧或放松端盖螺帽,改变轴向机械力,压紧或放松V 形橡胶密封圈,从而改变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属于无效负载。
实验应在液压阻力(即背压)不变和不计外负载的情况下进行。
2)液压缸外加负载变化时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外负载是指直接加在活塞杆上的有效负载(砝码和砝码托盘的重力)。
液压缸在正常的磨擦阻力下(通过调节达到),在活塞杆上加不同的负载(砝码),观察其工作压力随之变化的情况。
3)多缸并联系统中外负载不同时对系统工作压力的影响 实验装置中采用三个液压缸的并联油路,在大致相同的摩擦阻力和液压阻力的条件下,对三个缸施加不同的外负载,观察、记录并分析系统中各缸进口压力随时间t变化的数值和规律。
液阻特性实验
![液阻特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00a7069aaea998fcd220e24.png)
实验一 液阻特性实验一、 实验目的1. 验证油液经细长孔、薄壁孔时的液阻特性指数α是否符合理论值;2. 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建立对于理论分析所获结论的信心,进而了解到油液流经任何形式的液阻都有符合理论值的液阻特性指数。
深入地理解液阻特性,合理设计液压传动系统,对于提高系统效率、避免温升有着重要意义。
二、 实验内容及说明实验内容是:测定细长孔、薄壁孔的液阻特性,绘制压力流量—曲线。
说明如下:油液流经被测液阻时产生的压力损失p ∆和流量V q 之间有着如下关系:αV q R p •=∆式中:α— 液阻特性指数; p ∆— 液阻两端压差R — 液阻,与通流面积、形状及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 细长孔:L = 285 mm ,d = 2 mm薄壁孔:L = 0.3 mm ,d = 2.6 mm ,L ≤ d/2分别令被测液阻通过流量V q 为2 L/min ,3 L/min ,或其它数值,测得相应的压差p ∆,理论计算和简单的推导过程如下:αV11q R p •=∆, αV22q R p •=∆, ααV2V121q q p p =∆∆, 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V2V1V2V121lg lg lg q q q q p pααα==∆∆, 则有:V2V121lg lgq q p p ∆∆=α三、 实验系统原理图及实现方法1. 所需的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图1 液阻特性实验系统原理图这个系统需要在具体的实验平台上实现。
2. 实验平台简介实验平台是一套多功能液压实验系统,图2所示为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所用的液压实验平台照片,图中橙色细管部分为被测薄壁孔液阻装置,两端的压力表用于测量液阻两端压差。
图3为该平台液压系统原理图照片,要实现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需要调节实验平台面板上的一系列开关,本实验用液压泵2,打开针阀开关8(逆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关闭针阀开关9、10(顺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即可,用调速阀5进行调速,顺时针旋转调速阀手柄,流量增加,溢流阀3用于调定系统压力,顺时针旋转溢流阀手柄,压力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液阻特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U”型管,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和节流阀压力损失的测试,了解影响压力损失的因素和产生压力损失的原因。
在试验的条件下,对不同形状的管道和不同液压元件的压力损失的大小有一定的概念。
2、过对环形缝隙流动流量的测定,验证环形缝隙的流动公式,得出压力流量特性。
二、试验设备
QCS002型液压实验台,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压力损失的测定
1 测量“U”型管的压力流量数值
松开溢流阀4,关闭调速阀5和6,检查油路、元件、线路等均无误,接通电源。
(1)利用溢流阀4将系统压力调至1.5Mpa,慢慢打开调速阀5,将转阀16转至回油位置,转阀17接流量计。
(2)将转阀22、23转至“U”位置,打开压力表24的开关,测出其进出油口压力值P2、P3。
(3)利用调速阀5选择5―6个流量值分别测出其进出油口压力,将以上结果记录在表2--1中
2 测量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及节流阀的压力损失
(1)关闭转阀22、23利用转阀依次接通被测对象的进出油口,转阀20
接到相应位置,转阀16、17分别连接回油口、流量计。
(2)利用调速阀5调节4-5个流量值,每调节一个值时用压力表测出其进、出口压力值P2、P3,在表2—2中记录数据。
注意:测试节流阀时选择一个开度,在测试中不要动。
(3)将系统压力调至4MPa,转阀16接背压阀18,在上述(2)中最后选定的流量下调背压阀18记录P。
用P与上述结果比较。
(二)、环形缝隙流动的流量测定
将转阀17接流量筒,转阀20、21转至相应位置,用溢流阀4调节压力差(取三个值)每取一个值时用秒表、量筒测出同心和最大偏心时的泄露量。
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表2—3中
注意:测试过程中油温变化不得超过2℃。
四、使用记录与要求
1、填写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表格
2、按表中的记录数据作出“U”型管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
五、思考题
影响环形缝隙流动的诸因素中有哪些是主要的?
实验条件:采用液压油;油温:℃
实验内容:“U”型管的压力损失。
实验条件:采用液压油;油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