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见引流管

合集下载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1/39
外科常见引流管
• 胃肠减压管 • 十二指肠营养管 • 腹腔引流管 • T型引流管 • PTCD引流管 • 胸腔闭式引流管 • 导尿管 • 负压球引流管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2/39
什么是引流?
• 引流: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 体外或引离原处方法
10/39
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
3 肠内营养输注时机 术后第2天开始输注生理盐水250 ml、10%葡萄糖250 ml,患者
无不适反应,次日开始输注肠内营养液百普力等,或富含优质蛋白、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食物,如:鸡汤、牛奶、新鲜果汁、菜汁等。 输注营养液同时,继续行胃肠减压,等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 管。 4 输注液温度、速度
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担心情绪,使其配合治 疗。治疗中经常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2 置管
术前将营养管末端插入胃管侧孔,按常规将胃管,营 养管一同经鼻腔插入胃内。术中将糖球缝于营养管末端推 入空肠,并分别将营养管及胃管妥善固定好,以防脱落。如 有管道脱出,不要盲目插入。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引流顺利通畅 • 引流管口必须用无菌纱布覆盖,也可使用无菌伤口敷料如
水胶体敷料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6/39
胃肠减压管护理
1.连续胃肠减压可减轻胃内气液体潴留,预防胃过分膨胀, 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吻合口愈合。
2.妥善固定胃管,预防松动和脱出,如管道脱出,不应盲目 插入。
3保持胃管通畅,使之连续处于负压状态。 4.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质并准确统计。术后6-12小
时可从胃管内吸出少许血性或暗红色胃液,以后逐步变浅, 若引流出大量鲜血,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尿量降低,应考虑出血,应马上通知并配合医生紧急处理。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是由医生在手术或创伤处理过程中植入患者体内的管道,用于引流体液、气体或血液,以减少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护理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1.胃管护理胃管是一种通过鼻孔或口腔插入患者胃内,用于排出胃液、食物残渣或药物的管道。

胃管护理要点如下:-定期检查胃液的颜色、气味和量,以及引流管的通畅性。

-每次引流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以防止管道堵塞。

-定期更换引流袋,并注意清洁引流袋和引流管,并避免拉扯引流管。

-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肠鸣音,以及胃液中的潜血。

2.导尿管护理导尿管是一种插入患者尿道,用于排尿的管道。

导尿管护理要点如下:-每天定时清洁外阴部和导尿管管口,以预防感染。

-监测尿液颜色、气味和量,及引流管的通畅性。

-定期更换导尿袋,并注意清洁导尿袋和导尿管,并避免拉扯导尿管。

-监测尿液中的潜血和质地。

引流管是一种直接插入伤口或手术切口,用于排出伤口分泌物或血液的管道。

引流管护理要点如下:-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每天检查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情况,保持患者伤口周围的干燥和清洁。

-根据医嘱定期更换引流袋,并注意清洁引流袋和引流管,并避免拉扯引流管。

胸腔引流管是一种通过胸壁插入胸腔,用于排出胸腔积液或气体的管道。

胸腔引流管护理要点如下:-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检查引流管的负压设备,确保负压恰当且稳定。

-定期更换引流瓶,并注意清洁引流瓶和引流管,并避免拉扯引流管。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音。

以上是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每种引流管的护理都需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操作和监测。

护士应定期评估引流管的通畅性和引流液的性质,及时报告医生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护士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操作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外科手术后引流管

外科手术后引流管
❖ 置管深度要交接班。 ❖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 拔管: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
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手术中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进手术前应了解有无导管,是何种导管,有 几根,标签是否明确。
❖手术中留置的引流管应用胶布做上相应的标记 (管的种类、留置部位、置管日期),并接上引 流装置,如引流袋、负压引流球等。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 性质
准确记录于手术护理记 录单上
T h a n k Y o u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致引流管不结实 ❖ 4、腹壁戳孔过小可致引流管嵌顿而拔出困难,易在侧
孔处拔断 ❖ 5、引流管侧孔数量过多或侧孔剪除过大,均可降低引
流管的抗牵拉力度。 ❖ 6、引流管放置不当 ❖ 7、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负压过大
T形管引流的护理
作用 1、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 2、引流残余结石 3、支撑胆道,防术后胆道粘连狭窄。 护理要点
❖ 1、拔管方法不当 ❖ 2、思想重视不够,由实习生单独拔管 ❖ 3、腹腔引流管质量问题 腹腔引流管过细、质量低劣可
致引流管不结实 ❖ 4、腹壁戳孔过小可致引流管嵌顿而拔出困难,易在侧
孔处拔断 ❖ 5、引流管侧孔数量过多或侧孔剪除过大,均可降低引
流管的抗牵拉力度。 ❖ 6、引流管放置不当 ❖ 7、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负压过大
❖挤压引流管检查是否开放通畅,引流装置密闭, 引流液的色质量。胸管—水封瓶水柱波动情况, 长管在液面下3-4厘米,有无气体引出等。
手术室常用管路标签
❖粉色——手术部位引流管 ❖黄色——尿管 ❖绿色——静脉留置针管
总结
❖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⑴ 作好心理护理 ⑵ 妥善固定导管 ⑶ 保持引流通畅 ⑷ 加强无菌管理 ⑸ 注意观察记录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02
CATALOGUE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引流管的固定与清洁
固定
确保引流管稳固,避免移位或脱落。 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胶带、绷带 等进行固定,并定期检查其牢固性。
清洁
保持引流管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定 期清洁引流管,避免污垢和细菌的滋 生。在清洁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引流管的观察与记录
针对不同引流管的个性化护理建议
T型引流管护 避免堵塞;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 性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堵塞;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腹腔引流管护理
注意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和深度,避免 过深或过浅;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 情况,确保其稳定性。
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等,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
详细记录引流物的观察结果,包括每日的引流量、引流物性 状的变化等。这些记录对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参考价 值。
引流管的更换与拔除
更换
根据医生指示或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管。在更换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 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 普外科引流管概述 •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 常见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案例 •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普外科引流管概述
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流管的作用
引流管在普外科中主要用于引流 出体内的液体,如脓液、血液、 消化液等,以降低感染、促进伤 口愈合和维护患者健康。
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措施

手术室常用引流管

手术室常用引流管
❖ 一般置引流48致72小时后,临床观察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 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 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第十一页
硅胶脑室引流管
❖ 用于颅内血肿引流术,目的是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清除血肿,有效减轻出血后继发脑水肿 及脑神经的损害。脑室引流管放置时间一般 不超过7天
第十二页
烧伤﹑烫伤﹑皮肤感染﹑伤口引流 用于浅部切口引流 常用于胆道手术引流
用于膀胱造瘘、胆肠吻合口引流
腹腔,深部切口引流 颅内血肿引流 胸腔,纵膈引流 减张缝合、胆总管冲洗、导尿
输尿管导管 双J导管
F3、4、5、6、 F4、5、6
肾盂逆行造影、探查输尿管梗阻及暂时性尿引流 支撑输尿管,引流尿液
气囊导尿管
双腔
输尿管导管:
❖ 收集肾盂尿标本或作逆行肾盂造影,探查输 尿管梗阻及暂时性尿引流。
乳胶引流管:
❖ 适用深部或腹腔手术的引流
第十三页
手术室常用引流管
第一页
各种引流管的规格和用途
名称
规格
用途
凡士林纱布
橡皮引流片﹙瓣﹚ T型管
菌状导管
乳胶引流管 硅胶脑室引流管 胸腔引流管 橡胶红尿管
20cm×15cm
F12﹑14﹑16﹑18﹑20﹑22 ﹑24 F14、16、18、20、22、24 、26、28号 Fr28 F10、12、14、16、18、 F28、32、36
第七页
橡胶管
❖ 在外科手术胆总管探查的时候做胆总管冲洗, 软硬度比较合适,既能插到胆总管内,也不 会因为太硬损伤胆总管。减张缝合的时候用 可以减少缝线的张力。一次性导尿
第八页
双腔气囊尿管、三腔气囊尿管
❖ 双腔气囊尿管跟三腔气囊尿管主要是导尿作 用,它们的区别在于双腔适合留置导尿管, 将尿液排出,而三腔气囊尿管可以留置导尿、 接冲洗液冲洗膀胱、前列腺手术后压迫止血, 术后3到5天尿液颜色清澈,既可拔出导尿管。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1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1
2.水柱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多提示肺已复张, 胸腔内负压建立
3.水柱在水平面下静止不动:提示胸腔内正压, 有气胸
4.水柱波动过大:超过6~10cmH2O,提示肺 不张或残腔大
5.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内出现气泡:提示有气 胸或残腔内积气多
脱管处理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 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 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尿液的评估
异常尿液-颜色: 血尿:呈红色或棕色,含有大量红细胞时呈洗肉 水色。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 、泌 尿系统的肿瘤、结核及感染等 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见于输血后 的溶血反应、恶性疟疾、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 尿等 乳糜尿:呈乳白色。 见于丝虫病 脓尿:呈乳白色浑浊样。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T管引流护理
❖ (六)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出血:结扎线脱落、肝断面渗血、凝血功能差、
肝叶切除术者应卧床休息,改善和纠正凝血功 能,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切口、引流液 ❖ 胆瘘:胆管损伤、下端梗阻、T管引流不畅、 滑脱 ❖ 感染:膈下感染、引流液逆流
T管引流护理
(七) 拔管的指征
❖术后2周,试行夹管1-2日,病人无腹 痛、发热,黄疸消退; 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 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色清亮; 胆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无狭窄、结石, 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
拔管指征 1. 48-72h后引流液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
50ml,脓液小于10ml 2. 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无漏气 3. 听诊呼吸音恢复 4. 病人无呼吸困难
拔管后观察:24h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存在胸闷、呼吸困难、 发绀、出血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普外科是一门对人体各种外科疾病进行治疗的学科。

在普外科治疗过程中,引流管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

引流管的主要作用是将体内积聚的液体或气体排除体外,以便减少感染的风险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下面将介绍普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一、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主要用于胸腔积液的抽吸和排出。

以下是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保持引流管通畅:要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应有堵塞或折曲的情况发生。

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管并观察排液情况,如需更换引流管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应被固定在身体上,以防止意外拔除。

常见的固定方法有使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引流管。

3.观察引流液量: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有明显减少或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保持患者舒适:在固定引流管的同时要保证患者舒适,尽量避免引流管对患者造成不适。

二、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主要用于腹腔积液或气体的排出。

以下是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非常重要的,需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被堵塞或折曲。

需要定期观察引流液的气味和性状,如需更换引流管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观察引流液量: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避免引流管脱落:需要将引流管适当固定在身体上,常用的方法有使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引流管,以防止引流管的脱落。

4.防止感染:保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5.迅速处理不良事件:如引流液过多或过少、颜色改变、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情况发生,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三、产褥期常见引流管产褥期常见引流管主要有尿管、鼻胃管等。

以下是产褥期常见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保持通畅: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清洗定期更换引流管,注意保持消毒无菌。

2.观察引流液: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保持干燥:保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干燥,避免引流液外溢并导致皮肤湿疹或糜烂。

4.避免滑脱:适当固定引流管,以防止滑脱或拔除。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护理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护理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护理普外科中使用的引流管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用途,包括胃管、导尿管、伤口引流管等。

正确的引流管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以下是对于普外科各种引流管护理的介绍。

一、胃管引流护理1.每天检查引流管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松脱或扭曲。

2.每天检查引流管出口处是否有渗出液体或呕吐物。

3.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记录下来以供医生参考。

4.饮食管理,胃管患者需要的是充足的营养,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喂养,以免引起恶心和呕吐。

5.定期冲洗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阻塞。

6.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引流管,避免细菌感染。

二、导尿管引流护理1.每天检查导尿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确保导尿管通畅。

2.每天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量,记录下来以供医生参考。

3.定期清洁外生殖器,避免感染。

4.定期更换导尿袋和导尿管,避免细菌感染。

5.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尿急、尿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三、伤口引流护理1.每天检查伤口引流管的位置,确保引流畅通。

2.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引流管,避免细菌感染。

3.定期清洁伤口周围皮肤,避免感染,并及时更换消毒敷料。

4.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记录下来以供医生参考。

5.注意患者翻身时的伤口护理,避免引流管被拉扯或脱落。

6.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的伤口护理方法,包括如何更换引流袋和引流管。

7.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良好的体液平衡,促进伤口愈合。

除了上述列举的引流管,普外科中还会使用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

1.胸腔引流管护理:每天检查引流管的位置,及时排除积液,保持引流通畅,避免胸腔积液。

2.腹腔引流管护理:每天检查引流管的位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记录下来以供医生参考。

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引流管,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引流管,护士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护理常识和技能,定期检查引流管的位置和引流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报告医生异常情况,进行合理的引流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普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普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 固定
拔管指征
护理要点
观察 记录
注意无菌操作
有效引流
妥善固定导管
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 出。
正确指导患者带管活动。 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
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
注意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 引流速度。
准确记录于体温单上,如有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
记录置管时间,定期更换。
造影,经窦道取石
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
1
、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
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
2
色及黄疸消退情况
一般术后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
3
5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
汁引流量逐渐减少
胆汁颜色异常应如何解释?
草绿色: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胃酸氧化 白色:由于长期梗阻,胆色素和胆盐被吸收,由
检查 连接
然后再夹闭 引流管,将 引流袋与引 流管分离。
消毒引流 管的横切 面
检查连接无菌 引流袋,更换 完毕再次挤捏 引流管,使引 流液能够顺利 通过接头处流 入引流袋表示 引流有效。
作好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消除顾虑 配合治疗
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
引流管的标记
管道的评估时间
1-3分为低风险,每周评估一次 4-6分为中风险,每周评估二次 ≥7分为高风险,每天评估一次
导尿管标识
防止逆行感染
1
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倒流
尿道内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
2
口及外阴2次,除去分泌物。
定时放出集尿袋中的尿液,首次放尿不超过1000
3
毫升,普通尿管7天更换,硅胶尿管28天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管引流管的护理
了解:何为T管。
熟悉:T管引流的目的。
掌握:T管的护理。 T管引流袋的更换。
何为T管?
胆道手术病人,无论是行胆总管切开探 查,还是胆道成形或重建手术,在手术 结束时,绝大多数要在胆总管内放一根 T型橡皮管,引流胆汁。
胆 总 管
T形管
十二指肠
❖ 主要目的: 1.引流胆汁
2.引流残余 结石
❖ 作用:营养支持 ❖ 适用于:
1. 吞咽和咀嚼困难; 2. 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 3. 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4. 高分解代谢状态;
四、伤口引流管
❖ 作用:引流手术后伤口下的积血积液, 促进伤口愈合
五、体腔与内脏引流管
❖ 作用:在腹部手术后,引流腹腔内积血 积液,防止继发感染
六、T管
❖ 作用:引流胆汁和残余结石,防止发生 胆道梗阻和胆汁外漏引起的腹膜炎
素饮食
我们所有的努力 都为了您增长知
识和才干 祝您走上成功之
路!
结束
END
相应的处理。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04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每日更换。
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敷料,局部 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减少胆盐对皮肤 的刺激。
严密观察引流液
05
正常胆汁每日量约800-1200ml,色泽为黄绿色, 稠厚、色清、无渣。
术后24h内引流量为300-500ml。 恢复进食后每日引流量为600-700ml,以后逐渐
拔管后观察
07
了解病人食欲,大便色泽,有无腹痛、 发热、黄疸等情况
T管引流袋的更换
用物:换药碗(内置活力碘棉球数个),镊子2 个,胶布1卷,引流袋1个,屏风1个。
操作方法: 1洗手后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2和对病人,相病人解释。
3围起屏风,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
4露出伤口敷料部位,轻轻拆去原来的敷料。
拔管指证
06
拔管指证:
1、T管留置2周左右,可使T管周围形成一坚实窦 道,拔管后胆汁不会渗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2、引流量出现减少,色清,体温下降,黄疸消退, 全身情况改善,食欲增进,大便色泽加深。
3、胆汁培养隐性。
4、试行夹闭1~2天,夹管时间观察病人如无腹痛、 发热、黄疸即可拔管。
5、经T管造影正常。
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术后1~2天胆汁颜色可呈黄色浑浊状,以后逐渐
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流,提示引流管阻塞
或脱出。 若引出胆汁过多,常提示胆管下端梗阻,应进一步
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06 T管一般放置时间及拔管指证
T管一般放置时 间为10~14天, 此时胆总管下端 水肿消退,胆汁 引流逐渐恢复通 畅。
9随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质地、量。
10整理用物,护士洗手。 观看视频!!!!!
带T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
❖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活动 ❖ 衣服应宽松柔软,勿使引流管受压 ❖ 用防水贴膜覆盖置管处后可淋浴 ❖ 指导病人自己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 指导患者如何记录引流量,以及如何观
察引流量、色、性状 ❖ 注意饮食调节,低脂、高蛋白、高维生
普外科常见引 流管
梁洁敏
一、胃肠减压管
❖ 作用:腹部手术或胃肠道手术前放置胃 管,术中持续负压吸引,保证胃肠道空 虚,防止误吸,使胃肠吻合口愈合良好, 减少并发症
二、导尿管
❖ 作用:在腹部手术尤其是下腹部手术 中放置导尿管,可使膀胱空虚,不占 盆腔空间,不影响手术操作,以及防 止术后尿潴留
三、营养性造口管
5一手固定引流管,另一手一镊子夹有活力 碘棉球轻试引流管周围皮肤。
6更换引流袋时,先分离引流袋与引流管的接 头处,再以活力碘擦拭,然后将另一无菌引 流袋接上,使引流袋自然垂于床边,低于伤 口,引流管长短适当,避免妨碍病人翻身。
7随时注意引流管有没有扭择、脱落、确定到 岗通畅。
8鼓励病人翻身,以促进引流液的流出。
3.支持胆道
T管相关
T 型管
T管的固定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来自管引流通畅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严密观察引流液 T管一般放置时间及拔管指证 拔管后观察
保持T管引流通畅
03
随时调整引流管道的位置,以免发生折叠、 扭曲等现象。
一般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分泌物的引流。 若管道内部堵塞,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