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巴曲酶
巴曲酶与阿加曲班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巴曲酶与阿加曲班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1. 引言1.1 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情变化大、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
目前,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治疗窗口时间短、适应症严格,且易出现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巴曲酶与阿加曲班是两种常用的脑卒中治疗药物,巴曲酶能够溶解血栓,改善脑血流灌注,而阿加曲班则可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巴曲酶与阿加曲班联合应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推广。
鉴于目前对巴曲酶与阿加曲班联合用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尚缺乏系统评价,故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目的巴曲酶与阿加曲班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探讨巴曲酶与阿加曲班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相互作用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们将比较单独应用巴曲酶或阿加曲班与联合应用二者的效果,评估联合用药是否能够提高患者的脑卒中康复率和生存率,同时考察联合治疗是否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指导,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18岁至75岁之间,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与阿加曲班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
治疗方案方面,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入组后立即开始静脉滴注巴曲酶,并在12小时内接受阿加曲班口服治疗。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血管急性闭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坏死范围不断扩大,患者病情严重迅速恶化的一种危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在临床上,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来缓解症状。
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备受关注。
一、丁苯酞注射液介绍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能够增强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氧供应,减轻缺血性损伤。
丁苯酞注射液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有效保护脑组织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过程中,丁苯酞注射液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状态,减轻病变范围,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率。
二、巴曲酶介绍巴曲酶是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酶类药物,能够将纤维蛋白溶解成溶解产物,从而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减轻微血管的形态改变,从而起到改善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氧供应的作用。
巴曲酶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1. 提高患者脑血流丁苯酞注射液具有改善微循环和增强脑组织血液灌注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脑血流量,减轻局部缺血情况,从而降低脑组织受损范围,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2. 促进血栓溶解巴曲酶是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酶类药物,能够促进血栓的溶解,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脑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3. 减轻炎症反应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都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免受炎症损伤,有利于加速脑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脑血供、减少脑组织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脑血流,促进血栓的溶解,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药物剂量和疗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巴曲酶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巴曲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及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显著(P<0.05)。
结论巴曲酶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临床效果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巴曲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linical analysis of batroxobi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batroxobi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Selection method from July 2018 to November 2019, during the progres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treated 72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is p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n = 36) line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team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using the enzyme treatment,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in both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in both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 (P <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1.67% higher than 72.22%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batroxobi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cerebral infarction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Key words: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The song enzyme;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进展性脑梗死是脑梗死常见的亚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26%-43%。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O例疗效观察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O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80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4O例和B组(对照组)4O例。
A组用单用基础治疗,B组用巴曲酶加基础治疗,均在发病后6~48h 内给药。
治疗后48h~7 d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A组有8例病情恶化成进展性脑梗死,B组全部病例病情中止进展。
观察发现对病情控制的有效率A组为80%,B组为100%,B组明显优于A组(P<0.01)。
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中止病情进展。
较单用基础治疗效好,应用方便且安全。
【关键词】巴曲酶:急性脑梗死目前认为,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发病后3~6 h内超早期的溶栓治疗,然而,诸多因素影响,得到及时溶栓治疗的并不多。
鉴此情况,我科2007年6月~2009年1月应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发病超过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治疗观察共80例,均是发病在6~48h内。
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40例和B组(对照组)40例。
其中A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8~76岁,平均62岁。
有高血压病31例,有糖尿病7例,血脂升高24例,冠心病8例。
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1.5岁。
有高血压病34例,有糖尿病8例.血脂升高21例。
有冠心病8例。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分布及伴发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证实并排除脑出血,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且符合以下条件:①收缩压<200 mmHg(1 mmHg=0.133 VkPa),舒张压<100 mmHg;②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③出凝血时间、血小板正常;④肝肾功能无损害;⑤非栓塞性大面积脑梗死。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同时防治脑水肿,调整血压、降糖、扩冠、调整血脂、支持等基础治疗。
A(对照组):单用基础支持治疗,B(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人院第1、3、5天分别给予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 mL:5 BU,国药准字:20030295)10、5、5BU静脉滴注治疗。
巴曲酶临床应用历史
巴曲酶临床应用历史巴曲酶(Bacitracin)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它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特别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些革兰阳性细菌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下面将从巴曲酶的发现历史、临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来探讨巴曲酶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巴曲酶的发现历史巴曲酶最早于1945年由美国埃尔利·麦克威因和特雷西·韦斯特发现。
他们从革兰氏阳性杆菌中分离出这种抗生素,经过研究验证其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随后,巴曲酶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成为重要的抗生素之一。
二、巴曲酶的临床应用1. 皮肤感染治疗:巴曲酶常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病。
患者使用巴曲酶软膏或者药膏涂抹在患处,能够有效杀灭细菌,起到消炎和愈合的作用。
2. 外科手术:在外科手术中,医生也会使用巴曲酶作为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前或术中注射巴曲酶可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保障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3. 咽炎、鼻炎等感染性疾病:巴曲酶还常用于治疗咽炎、鼻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患者可以口服巴曲酶片剂或者喷雾剂,以达到抗菌消炎的效果。
4. 防治耳眼感染:对于耳朵、眼睛等部位的感染,巴曲酶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滴耳剂和眼药水中常含有巴曲酶成分,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相关感染。
三、巴曲酶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巴曲酶的临床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合理使用: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和患者都应该保持理性使用抗生素的观念。
不滥用抗生素,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提高巴曲酶的疗效。
2. 技术研发创新: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巴曲酶进行改良,提高其抗菌作用,减少副作用,使其更适合临床应用。
3. 多学科合作研究:未来的巴曲酶研究可以结合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共同探讨其在治疗感染病症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总之,巴曲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巴曲酶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巴曲酶注射液英文名称:Batroxobin Injection[成份]直链糖蛋白类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含量约5%。
N-末端氨基酸为缬氨酸;氨基酸的主要组成是天门冬酰胺[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1.急性脑梗塞;2.改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引起的缺血性症状;3.改善末梢及微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振动病)。
[规格]0.5ml:5BU。
[用法用量]成人首次剂量通常为10BU,维持量可视病人情况酌情给予,一般为5BU,隔日一次,药液使用前用100ml以上的生理盐水稀释,静脉点滴1小时以上。
下列情况首次使用量应为20BU,以后维持量可减为5BU:1.给药前血纤维蛋白原浓度达400mg/dl以上时。
2.突发性耳聋的重症患者。
通常疗程为一周,必要时可增至3周;慢性治疗可增至6周,但在延长期间内每次用量减至5BU隔日点滴。
急性脑梗塞患者,首次剂量为10BU,另二次各为5BU,隔日一次,共三次。
使用前用250ml 生理盐水稀释,静脉点滴1小时以上。
此后应有其他治疗脑梗塞药物继续治疗。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主要为注射部位出血、创面出血、头痛、头晕耳鸣,偶有轻度皮下瘀斑、鼻衄、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皮疹、发热、血GOT、GPT、BUN、Cr升高及尿潜血阳性。
罕有引起休克的情况,故应仔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时终止给药,并采取输血等妥当的措施。
[禁忌]下列患者禁用:1.有出血患者(出凝血障碍性疾病、血管障碍所致出血倾向,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疑有颅内出血者等);2.新近手术患者;3.有出血可能的患者(内脏肿瘤,消化道憩室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重症高血压、重症糖尿病者等);4.正在使用具有抗凝作用及抑制血小板机能药物(如阿斯匹林)者和正在使用抗纤溶性制剂者;5.用药前血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100mg/dl者;6.重度肝或肾功能障碍及其它如乳头肌断裂、心室中隔穿孔、心原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症者。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摘要】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探究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明显加快,肿瘤大小和患者生存率也有显著改善。
临床观察数据分析表明,该治疗方案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和预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机制探讨发现,依达拉奉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安全性评价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安全性上表现良好。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其机制,并优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依达拉奉、巴曲酶、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治疗、机制、安全性、研究、意义、未来研究、联合治疗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医疗卫生系统造成了重大负担。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溶栓疗法和抗血小板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在部分患者身上并不总是有效。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能够通过改善微循环、减少脑水肿和抑制炎症反应等机制来缓解脑梗死的症状。
巴曲酶是一种溶栓剂,可以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脑血管通畅,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结合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的治疗方案,有望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理论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患者生存率、脑梗死面积减小情况等指标;2.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揭示其治疗作用;3. 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包括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纤溶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纤溶系统来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梗死扩展。
巴曲酶是一种纤溶酶类药物,它能促进纤溶系统的活化,溶解血栓,改善组织灌注和恢复神经功能。
将丁苯酞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使用,可以同时作用于血小板和血栓,从而改善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1. 改善血液流变学:丁苯酞注射液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纤溶系统,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梗死扩展,从而改善了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增加了脑组织的供血量和氧供,有利于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
3. 缩小梗死面积: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组织灌注,加速血栓溶解,并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梗死扩展。
通过这些作用,能够减小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减少功能损害。
4. 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减轻头痛、头晕、恶心等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缩小梗死面积和保护脑组织,也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是肯定的。
它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纤溶、缩小梗死面积和缓解症状,有效地改善了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提高了生活质量。
目前相关的临床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还应该探索适当的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巴曲酶注射液说明书
核准日期 TOBISHI®巴曲酶注射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巴曲酶注射液商品名称:东菱迪芙英文名称:Batroxobin Injection汉语拼音:Baqumei Zhusheye【成份】化学名称:本品是单一成份的类凝血酶,为丝氨酸蛋白酶的一种,无化学名称,一般名称为巴曲酶(Batroxobin)。
化学结构式:直链糖蛋白类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含量约13%。
N-末端氨基酸为缬氨酸;氨基酸的主要组成是天冬氨酸。
分子量:约36,000。
本品所含辅料:氯化钠0.9%;三氯叔丁醇0.3%;盐酸适量。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1. 急性脑梗死;2. 改善各种闭塞性血管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静脉炎、肺栓塞等)引起的缺血性症状;3. 改善末梢及微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振动病)。
【规格】1ml:10BU【用法用量】成人首次剂量通常为10BU,维持量可视病人情况酌情给予,一般为5BU,隔日一次,药液使用前用100ml以上的生理盐水稀释,静脉点滴1小时以上。
下列情况首次使用量应为20BU,以后维持量可减为5BU:1. 给药前血纤维蛋白原浓度达400mg/dl以上时。
2. 突发性耳聋的重症患者。
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剂量为10BU,另二次各为5 BU,隔日一次,共三次。
使用前用250ml 生理盐水稀释,静脉点滴1小时以上。
此后应有其他治疗脑梗死药物继续治疗。
通常疗程为一周,必要时可增至3周;慢性治疗可增至6周,但在延长期间内每次用量减至5BU隔日点滴。
【不良反应】1. 血液:有时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增高或减少,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 减少等;2. 肝脏:GOT、GPT升高,时有碱性磷酸酶升高;3. 肾脏:时有BUN升高,血清肌酐升高,出现蛋白尿等;4. 消化系统:时有恶心、呕吐、胃痛、食欲不振、胃部不快感等;5. 精神神经:时有头晕、脚步蹒跚、头痛、头重、麻木感等;6. 感觉器官:时有耳鸣、眼痛、视觉朦胧感、眼振等;7. 代谢异常:中性脂肪升高,时有总胆固醇的升高等;8. 过敏症:时有皮疹、荨麻疹等;9. 注射部位:时有皮下出血、止血延迟、血管痛等;10. 其他:时有胸痛、发热、冷感、不快感、无力感、心外膜炎、鼻塞等。
巴曲酶使用知情同意书格式
巴曲酶使用知情同意书格式
摘要:
一、巴曲酶简介
1.巴曲酶的来源
2.巴曲酶的作用原理
3.巴曲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巴曲酶使用前的知情同意
1.患者的基本信息
2.巴曲酶的治疗方案
3.巴曲酶的副作用及风险
4.患者的知情同意
三、巴曲酶使用的注意事项
1.药物过敏反应
2.药物相互作用
3.特殊人群使用巴曲酶
4.巴曲酶使用的禁忌症
四、巴曲酶治疗的跟进与评估
1.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2.疗效评估
3.不良反应的处理
五、患者签名与日期
正文:
患者(或监护人)的基本信息:
(在此处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
巴曲酶治疗方案:
(在此处填写巴曲酶的使用方法、剂量、疗程等具体治疗方案)
巴曲酶的副作用及风险:
(在此处详细描述巴曲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使用禁忌等)
患者(或监护人)已详细阅读上述内容,理解并同意使用巴曲酶进行治疗。
患者(或监护人)签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巴曲酶与常规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效果对比
巴曲酶与常规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效果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巴曲酶与常规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巴曲酶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作用较快、不良反应少,有效地提高好转率,安全性高,在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期脑梗塞;巴曲酶;常规药物;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the treatment of th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ba and conventional drug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given the treatment of ba.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treatment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BA is relatively fas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few, 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and safety.[Key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atroxobin ; conventional drugs; clinical effect 在临床上,急性脑梗塞的致残率及死亡率都极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
巴曲酶PPT课件
02
在突发性耳聋
治疗中的应用
2020/1/14
03 巴曲酶Defibrase
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2
巴曲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死80~90%由于脑供血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局 部脑缺血病灶是由于中心坏死及其周围缺血暗带组成,坏 死区中脑细胞死亡,缺血半暗带内由于存在侧支循环,尚 有存活神经,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 ,该区脑组织损伤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能存活并恢复功 能 •巴曲酶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药,其治疗效果 理想。
2020/1/14
13
缺血半暗带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梗死灶的周围一般会形成一个“ 缺血半暗带”。“半暗带”内存在着大量处于休眠状态或 半休眠状态的脑细胞,这些细胞仅能维持自身形态的完整 ,由于缺少能量的供应,无法行使原有的正常功能。
•一般认为,“半暗带”自缺血后一小时就会出现,通常 可持续24小时左右,一部份患者在数天之后仍可检测到半 暗带的存在,医学上就提出了“时间窗”的概念。在这一 时间内,积极采取措施挽救“半暗带”,使其向正常组织 转化,或使它稳定不继续恶化,以便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时 间。通过治疗,使原来栓塞的脑动脉血管重新通畅或建立 新的侧枝循环,使原来处于缺血状态的大面积脑细胞恢复 血流,增加能量物质的供应,激活休眠与半休眠状态的脑 细胞,逐渐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
巴曲酶
LIFE • HOME
生工131 张智丰
2020/1/14
1
2020/1/14
2
01 基本定义
主要酶学性质与作用机制 02
03 巴曲酶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
2020/1/14
3
基本定义
•巴曲酶制剂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矛头蝮蛇属 (bothrops)是南美两大毒蛇家族之一,种类繁多。 •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蛇毒中分离获得的巴曲 酶具有促凝血作用,称为血凝酶(hemopexin),临床药物 有立止血和巴曲亭。 •而从另一亚种bothrops moojeni蛇毒分离而来的巴曲酶 则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称为去纤酶 (defibrinogenase),临床药物有东菱精纯克栓酶。 •上述二者通用名均为巴曲酶,但它们的药理学机制完全 不同,故临床应用时需谨慎。
巴曲酶使用知情同意书格式
巴曲酶使用知情同意书格式
(最新版)
目录
1.巴曲酶概述
2.巴曲酶的使用范围和目的
3.巴曲酶的注意事项
4.巴曲酶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5.使用巴曲酶的决定权
正文
巴曲酶是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具有溶栓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症状。
在使用巴曲酶前,患者或其家属需要详细了解该药物的相关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巴曲酶的概述。
巴曲酶是一种生物制品,其主要成分为巴曲酶原。
该药物通过激活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来溶解血栓,从而达到治疗脑卒中的目的。
巴曲酶的使用范围和目的是治疗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在使用巴曲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其次,使用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确保患者不存在出血倾向;最后,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巴曲酶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出血、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对于轻微的不良反应,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
使用巴曲酶的决定权在于患者或其家属。
在详细了解巴曲酶的相关信息后,患者或其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决定是否使用巴曲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或其家属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安排,以期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总之,在使用巴曲酶前,患者或其家属需要详细了解该药物的用途、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巴曲酶的功能主治
巴曲酶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巴曲酶巴曲酶(Bacillus protease),又称巴氏植物酶,是一种由巴氏杆菌所产生的一类酶。
巴曲酶属于一种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酶制剂。
巴曲酶的功能巴曲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具体功能和主治如下:1.食品行业:–用于肉制品加工:巴曲酶可以在鱼、肉、禽类等生鲜食物的加工过程中进行蛋白质降解,改善产品的质地和口感;–用于乳制品加工:巴曲酶可促进乳制品中的蛋白质降解,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用于酱油、酱类食品生产:巴曲酶可以促进大豆蛋白质的水解,增加酱油的氨基酸含量,提高其风味品质;2.制药工业:–巴曲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降解、水解和改性。
它可以帮助提高药物的活性、稳定性、可溶性以及有效性,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巴曲酶在制药工业中也可用于合成某些新药物,用于药物开发和研究;3.皮革工业:–巴曲酶可以用于皮革的脱毛和鞣制过程中,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水解,从而帮助加工皮革、提高皮革质量;–巴曲酶还可以在皮革加工过程中去除皮革中的蛋白污渍,提高皮革的外观质量;4.纺织工业:–巴曲酶可以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去除纺织品表面的非天然蛋白质,提高纺织品质量;–巴曲酶可以在染整过程中帮助蛋白质降解和去污,提高纺织品的染色效果和使用寿命;5.环保工业:–巴曲酶可以用于有机废水处理,帮助降解有机废水中的蛋白质和有机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巴曲酶也可以在餐饮垃圾处理中使用,通过蛋白质降解,帮助减少有机废物的体积和对环境的影响;6.其他领域:–巴曲酶可以在丝绸加工中帮助蛋白质的降解和去污,提高丝绸质量;–巴曲酶还可以在酿酒工业中用于蛋白质降解,改善酒品质量。
综上所述,巴曲酶在食品、制药、皮革、纺织、环保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其蛋白质降解和改性的作用,巴曲酶能够增加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病情迅速恶化,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
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药物。
本文旨在评估丁苯酞
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能够促进脑内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缺血的药物。
丁
苯酞注射液能够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脑血管病变的症状,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巴曲酶是一种具有溶栓作用的药物,能够溶解血栓,改善脑梗死的症状。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已经得到多个研究的证实。
一
项回顾性研究包括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其中50例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50例采用单独巴曲酶治疗。
结果显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组的病情好转率为90%,单独巴曲酶治疗组的好转率为70%。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组的恢复期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单独巴曲酶治疗组。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患
者的病情好转率,加快缺血灶的恢复速度。
丁苯酞注射液通过改善脑缺血的状态,减轻神
经功能障碍,而巴曲酶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
展性脑梗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丁苯酞注射液和
巴曲酶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1. 引言1.1 疾病背景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脑血管的急性血栓性闭塞引起的脑缺血和梗塞,病情进展快、病情严重,易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
脑梗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者破裂,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脑细胞缺氧缺血,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而且对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急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进一步完善脑梗死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2 治疗挑战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发展迅速,病情重、危险度高,治疗紧迫性强。
由于缺血部位的神经细胞易受损,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就会导致大量神经细胞坏死,从而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
脑梗死病因复杂多样,既有大血管疾病,也有小动脉病变,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个体化选择,不同病因造成的脑梗死其预后也存在差异。
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易复发,患者需要长期定期随访,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全面管理,以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如何有效地应对脑梗死的种种挑战,提高治疗的效果,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字数:221】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带来了严重影响。
目前对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仍存在一定挑战,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曲酶又名凝血酶样酶、去纤维蛋白酶,是由矛头蛇蛇毒提取制得,具有降低血粘度、分解血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溶解血栓的作用。
适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本品适用于: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②突发性耳聋。
③伴随有缺血性症状的慢性动脉闭塞症(闭塞性血栓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④振动病患者的末梢循环障碍。
管疾病、突发性耳聋等症的治疗。
成人用量首次量为10BU,以后的维持量可减为5BU,隔日1次,使用前本品先用100ml以上的生理盐水稀释,静脉点滴起通过同一静脉给药途径给药。
本品使用前,必须用足够量的输液稀释,立即使用,并注意静脉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
在给药前及给药期间应对患者进行血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凝集的检
查,并密切注意临床症状。
一旦出现出血或可疑出血时,应立即中止给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患者有动脉或深部静脉损伤时,本品有可能引起血肿。
因此,使用本品后,临床上应避免进行星状神经节封闭、动脉或深部静脉等的穿刺检查或治疗。
由于本品半减期短,为了预防血管再闭塞,在本品输注完毕后可立即静滴肝素抗凝治疗。
本品应避光保存,不超过30℃。
重新配制的溶液可在冰箱中保存24h,低于30℃可保存8h,超过有效期不能再使用。
对下列患者禁用:①具有出血史者。
②手术后不久者。
③有出血可能性者。
④正在使用具有抗凝作用及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如阿司匹林)者。
⑤正在使用抗纤溶性药物者。
⑥重度肝或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如乳头肌断裂、心室间隔穿孔、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症者。
⑦对本品有过敏史者。
对下列患者慎用:①有药物过敏史者。
②有消化道溃疡史者。
③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者。
④70岁以上高龄患者。
对妊娠或有妊娠可能性的妇女,应在治疗上的有益性大于危险性时才能使用。
对哺乳期妇女一般应避免使用本品,必须使用时应停止哺乳。
少数患者有轻度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①注射部位出血、创面出血、大便隐血,偶见消化道出血、血尿、紫斑等。
②有发热、头痛、头晕、头胀、耳鸣、胸痛等中枢、周围神经症状。
③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④有皮疹等过敏反应。
⑤偶见患者SGOT、SGPT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