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基本思想
小学数学新课标四基与核心词解读
推理能力: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 模型思想:是一种数学的基本思想 数学模型:一种数学结构,代数式、关系式等 数学建模:即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
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
几何直观: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的思 考和想象。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数形结合是认识数学的基本角度,与其说是
方法,不如说是基本要求)
数据分析观念:观念,是一种需要在亲身经 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对一组数据的“领 悟”,由一组数据所想到的,所推测到的。
对课程内容的“核心概念”的修 改
对课程内容的“核心概念”的修 改
应用意识:是一种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 角度观察、分析周围生活中问题的积极地心 理倾向和思维反应。
创新意识:数学教育应该启发人们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怎样认识教师工作?
• 用知识传授知识——教书(教书匠) • 用思想引领思想——教育(教育家)
新课标培训经历、思考、迁移Fra bibliotek基本思想
数学抽象的思想 数学推理的思想 数学模型的思想
通过数学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 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
通过数学推理,进一步得到大量结论,数 学科学得以发展;
通过数学建模,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 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又反过来促进数学科 学的发展。
数学抽象的思想
分类的思想 集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 变中有不变的思想 符号表示的思想 对称的思想 对应的思想 有限与无限的思想
新课标培训
数感:感悟,是既通过肢体又通过大脑,既 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
小学数学新课标必记
小学数学新课标必记小学数学新课标是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文件,它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以下是小学数学新课标必记的几个要点:1. 数学核心素养: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数学语言、数学应用和数学情感。
2. 四基:新课标提出要打好学生的“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3. 四能: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学思想方法:新课标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如归纳、演绎、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
5. 数学活动经验: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累数学经验,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探究等。
6. 数学文化:新课标提倡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数学家的故事等,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7. 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标鼓励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如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
8. 评价方式: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9. 教学内容: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度量、数据收集与处理等。
10. 教学方法: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1. 课程资源:新课标提倡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辅材料、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12. 家校合作: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这些要点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此为指导,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一、总体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具体目标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1、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或利用计算器,认识正负数;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估算正负数的相对大小;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较大的数;能利用已有知识在10万以内数的范围内估计一个数的近似值,能用万、百万、千万等大数单位及其别称进行简单估算和交流。
2、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获得对运算意义的理解;能运用整数四则运算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3、常见的量1、能认识并使用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能直接用头脑记住一些常见的量(如: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能运用生活经验估计一些量的多少。
二图形与几何1、图形的认识1、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三个物体简单组合形状的视图;能根据几何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
2、能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能在给定直线段上画出指定的等分点。
2、测量1、会用方格纸等按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能利用方格纸等按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能看简单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
2、能描述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图形。
3、能初步认识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平面图上有序地描出物体的位置。
3、图形与变换1、能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数学小学新课标
人教版数学小学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教版数学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新,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对人教版数学小学新课标的概述。
一、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4. 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与代数: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及其应用,代数表达式的理解和运算。
2. 图形与几何:涉及图形的认识、分类、测量以及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
3. 统计与概率: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
4. 综合与实践: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3. 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4. 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包括:1.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的成果。
3. 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五、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和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1. 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应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2. 教辅材料: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
六、教师角色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1. 学习者: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基本思想
《课标》把“双基”改变“四基”,即改为关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理应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
演绎和归纳不是矛盾的,其教学也不是矛盾的,通过归纳来预测结果,然后通过演绎来验证结果。
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
之所以用“基本思想”而不用基本思想方法,就是要与换元法、递归法、配方法等具体的数学方法区别。
每一个具体的方法可能是重要的,但它们是个案,不具有一般性。
作为一种思想来掌握是不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很可能就忘却了。
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大的思想,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方法。
史宁中教授认为: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在于发现结论。
我们缺少的是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水平;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水平。
而这正是归纳推理的水平。
就方法来说,归纳推理十分庞杂,枚举法、归纳法、类比法、统计推断、因果分析,以及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综合分析等均可被包容。
与演绎推理相反,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借助归纳推理能够培养学生“预测结果”和“探究成因”的水平,是演绎推理不可比拟的。
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双基教育”缺少归纳水平的培养,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不利,对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利。
所谓的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理解,是从某些具体数学理解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理解。
所谓的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也能够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而数学方法是微观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直接具体的手段。
一般来说,前者给出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理解决问题的策略。
但因为小学数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所以隐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难截然分开,更多的反映在联系方面,其本质往往是一致的。
22版数学课程标准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理念:数学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 课程目标: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3. 课程内容: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其中,前三个学习领域以数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综合与实践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的信息,建议前往教育部官网获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九大变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九大变化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原来的“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的“两句话”: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原课标: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修改稿: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下面我再谈谈小学数学新课标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令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符号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可以同时从两方面进行:⒈结合数学内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符号;⒉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三、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⒈增加平移、旋转与对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方向和路线图、测量不规则图形等知识;⒉削弱单纯的求积计算、减少计算的量、控制计算的数,并允许学生适当使用计算工具;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四、统计观念的发展与培养统计观念是人对统计活动的体会与理解,是自觉应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发展小学生的统计观念,可采用的方法:⒈组织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⒉ 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培养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信息的意识,读懂统计图表,并能与同伴交流;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⒈指导学生选好题目;⒉明确活动目标;⒊强调自主性与交流的要求;⒋总结与评价; 六、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智能发展水平,小学数学学科应具备以下特点:一小学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具体活动产生的;数学教学要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调查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其基本方式不应该是“授予”,而是“引导”,给学生的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数学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而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数学课堂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二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从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看,数学学习不再是局限于教室中的活动,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学生的生活环境及任何一个活动场所都应该作为数学学习的课堂;校外的买卖活动、房屋的建造备料、面积的估计测量都含有丰富的数学问题和知识;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生活化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能力的培养;三小学数学是大众数学而非精英数学大众数学的理念首先是:数学教育必须照顾到所有人的需求,以促进全体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其次,在数学学习中,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他所需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数学水平,构筑不同的数学世界;数学教育应该为大众服务,满足全社会各领域的人对数学的不同水平的需求;从以上四个角度看小学数学,实质上是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的本质联系;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突出了数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各种生活化的活动,启迪和诱导儿童的多种智能,为今后在不同领域充分展示其才能作好准备;学生的情况属于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老师应该分析一下;我根据有的学生“ 数学作业大多会做的,但在计算过程中总出错” 的信息提一些想法供参考:1 、孩子已经偏科了,你要做好心理疏导,不能给她心理压力,防止她对数学产生惧怕感;作业会做说明教学内容懂了,计算出错说明计算能力低;计算能力为什么低,一是计算的基本功不扎实,二是没有学会自我检查,平时做完作业就交,依赖家长或老师指正;到了考试就没人帮助指正了;2 、关键要多训练,特别是加强基础题口算笔算能力;多练能生变熟,熟变精;如每天做20 题左右的四则混合运算题;这种练习题基本是小学三至五年级的类型,但在训练的要求要提高,小学要求正确率,现在要求正确和速度;如20 道题控制在30 至40 分钟;随着熟练度的提高,逐渐缩短练习时间;3 、学会自己演算和检查;起先你可以拿一些孩子以前出现错误的计算题,让孩子学做老师批改,学会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能力;然后训练孩子,每次做完题目演算检查,这是很重要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数学题计算才能又对又快;每次练习要求正确率而不是量;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既然我们了解了它的一些特点,下面我再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教好小学数学:一、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1、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2、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3、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三、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二、在数学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数学内容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比谁最聪明”、“解题方法最佳的是谁”……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不断深化学习动机,把学生从对分数的竞争引向追求知识、提高能力的竞赛;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小学新课标数学核心素养解读
小学新课标数学核心素养解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小学数学研究中所需掌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共包括10个方面: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这些核心素养反映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的研究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核心素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学生的反省思考,行动研究。
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直接相关,它基于基本知识和技能,又高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它体现了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强调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只有切实做好数学教学,才能为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因此,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十个核心素养中,有的只与一个或几个课程内容密切相关,比如空间观念;而有的则与多个课程内容密切相关,如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研究内容。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
只有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对学生研究数学的总体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良好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提出的基础性要求和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具有整合性和前瞻性的较高要求。
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
一个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他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接触“鸡兔同笼”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后再解决其他问题,能更深刻地理解建立模型的意义与价值。
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思想
苹果是酸的,酸是一种味道,苹果是一种味道。 两种逻辑推理
演绎推理:命题内涵由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 归纳推理:命题内涵由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
2021/10/10
15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需要前提:公理或者假设。
2021/10/10
4
2. 什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研究对象:数量、图形 研究内容:数量性质与关系、图形性质与关系
数学的基本思想:数学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依赖的思想 学习过数学与没有学习数学的思维差异 抽象、推理、模型
数学教学的责任:会抽象、会推理 、会一般性地思考
2021/10/10
结论的正确与否需要演绎证明
2021/10/10
21
归纳推理
探究成因 混合运算:先算括号、先乘除后加减
为什么?举例说明 (3 + 2)×6 = 5×6 = 30
3 + 2×6 = 3 + 12 = 18
上: 一队同学,每排3名女生2名男生,共6排,问有多少同学。 下:操场上有3名同学,又来了一队同学,2人一排共6排,问现
应当教那些内容;应当教到什么程度
考核内容是:
规定的内容是否教了;学生的掌握是否达到要求 教学目标是:
基础知识(概念记忆与命题理解)扎实(记忆)
基本技能(证明技能与运算技能)熟练(训练)
教学形式是:
课堂、教材、教师(凯洛夫的三中心论)
2021/10/10
3
现代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教育方针:育人为本(纲要)、立德树人(十八大)
直接推理:对命题的直接判断 一般推理: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
2023年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体会(通用15篇)
2023年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体会(通用15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体会1暑假再一次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其实以前都是匆匆一瞥,没有细细的品读。
经过这一次的抄写《新课程标准》,我感受颇深。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
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下,教师不只是要教会学生这一道数学题,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数学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数学课本里每学期都会出现几节活动课,但是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都会把它忽略掉,或是简单的一笔带过。
学习过新课标后,才明白数学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数学活动中应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适实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信心。
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会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体会2听了李光杰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我对新课标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及内容解读
学生要把在活动中的经历、体会总结上升为
“经验”。
既可以是活动当时的经验,也可以是延时反思
的经验;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
可以是受别人启发得出的经验;既可以是从一
次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也可以是从多次活动中
互相比较得到的经验。
3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 和思考的活动经验。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
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
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
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
方法。不仅要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更要强调
“发现与提出问题”。
5、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两能) 发现问题:是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
上看来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形式的 某些联系,或者某些矛盾,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
提出问题:是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找到的联系 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 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
16
总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态度。现在课标把“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 决”,内涵有所扩大,包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大变化 。第三学段将原来的四个部分调整为三个部分, 即由原来(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
21 标、图形与证明),修改为三个部分(图形的性
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作了较大调整。第一学段内 容减少,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搜集 与整理;第二学段分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部分;第三学段分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是一套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心编写的教材。
这套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一、课程理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理念,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等。
3. 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1. 数与代数: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及应用,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算等。
2. 形状与空间:涉及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以及空间观念的培养。
3. 统计与概率:教授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
4. 综合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3. 探究式学习: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学习数学。
五、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测试和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与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以及评价他人工作的能力。
六、课程实施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2. 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具、多媒体等,丰富教学内容。
3.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基本思想
式。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 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基本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得 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落实。
数学,这个看似普通的词汇,实则蕴含了无尽的智慧和奥秘。它像一座金字 塔,稳固扎根于基础,而后向着无限的可能性扩展。而数学的基本思想,便是解 开这座金字塔秘密的钥匙。
统计规律:统计规律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来预测或描 述现象的规律性。在小学数学中,统计规律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图表的认识和 制作、概率和可能性的计算等。例如,在解决掷骰子的问题时,需要理解概率的 概念及其应用,这涉及到统计规律的内涵。
总结
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和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 和未来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深入理解基本数学思想的类别 和内涵,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数 学观念和思维方
将无形的数学知识变为直观、具体、生动的物体形象,让学生在看得见、摸 得着、感受得到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点燃思维的 火花,使思维“活动”起来。例如:在教“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对于一年级 的小朋友来说,
显得很抽象。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棵神奇的果树,果树上有100个 苹果,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数字,问你想吃哪个苹果?学生兴趣很高。我随便点 一个苹果,出现一个数字,让学生读出来。如果读对了,整个苹果就会变成金黄 色,表示已经被摘走了。
表示小鸭和小兔的数量关系。(小鸭4只,小兔6只)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以 用符号表示4只小鸭和6只小兔的关系。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来表 示;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还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环 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对应思想还使学生理解了符号化思想。
新课标笔记小学数学
新课标笔记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新课标笔记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思想。
以下是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小学数学笔记,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数学基础知识1. 数的认识:包括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
2. 数的运算: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原则,以及运算顺序和简便运算方法。
3. 数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比较方法。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1. 逻辑思维: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空间想象: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概念理解1. 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关系。
2. 度量单位:了解长度、面积、体积等度量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数据整理: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四、数学运算技巧1. 简便运算: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等,提高运算效率。
2. 估算方法:学习整数和小数的估算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
3. 分数运算:理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掌握分数的化简和比较。
五、数学应用1. 日常生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2. 科学探索:通过数学工具解决科学问题,如物理、化学中的计算。
3. 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数学学习方法1. 主动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反思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七、数学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发现数学规律。
“小学数学基本思想”解读
“小学数学基本思想”解读刘玉和《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基本思想”作为“四基”之一,这就明确了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什么是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思想”蕴涵在教材的哪些内容之中?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获得“基本思想”呢?一、什么是数学基本思想?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基本数学思想则是体现或应该体现于基础数学中的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和最广泛的数学思想,它们含有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和现代数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数学思想不应当是个案的,而必须是一般的。
这大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数学产生以及数学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
二是学习过数学的人所具有的思维特征。
这些特征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这就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思想,即抽象、推理和模型。
通过抽象,人们把外部世界与数学有关的东西抽象到数学内部,形成数学研究的对象,其思维特征是抽象能力强;通过推理,人们得到数学的命题和计算方法,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其思维特征是逻辑能力强;通过模型,人们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数学语言,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其思维特征是应用能力强。
1、什么是抽象抽象是在思维中抛开对象的非特有、非本质属性,从中抽取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方法。
数学中抽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
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的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包括:数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刻画对象之间关系的术语和符号以及刻画对象之间关系的运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小学数学基本思想浅议
【摘要】:《新课标》把小学数学教学中原来的“双基”改变为“四基”;即改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
其中基本思想是整个数学教学中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
【关键词】:四基;基本思想;演绎归纳
【中图分类号】g623.1
小学数学新课标把原来教学所依据的双基改变为新的四个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检验。
其中“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
演绎和归纳不是矛盾的,但是其教学却不是矛盾的,通过归纳来预测结果,然后通过演绎来验证结果。
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
之所以用“基本思想”而不用基本思想方法,就是要与换元法、递归法、配方法等具体的数学方法区别。
每一个具体的方法可能是重要的,但它们是个案,不具有一般性。
作为一种思想来掌握是不必要的,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很可能就忘却了。
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大的思想,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方法。
史宁中教授认为: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在于发现结论。
我们缺少的是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能力;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
而这正是归纳推理的能力。
就方法而言,归纳推理十分庞杂,枚举法、归纳法、类比法、统
计推断、因果分析,以及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综合分析等均可被包容。
与演绎推理相反,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借助归纳推理可以培养学生“预测结果”和“探究成因”的能力,是演绎推理不可比拟的。
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双基教育”缺少归纳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不利,对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利。
一、什么是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的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所谓的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也可以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二、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
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8、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小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
在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了交集的思想方法。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
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10、统计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求平均数应用题是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
11、极限思想方法:
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
在讲“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分割思路,在观察有限分割的基础上想象它们的极限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式还能从曲与直的矛盾转化中萌发了无限
逼近的极限思想。
12、化归思维方法:
把有可能解决的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以便解决可较易解决的问题,以求得解决,这就是“化归”。
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
让学生面对新知会用化归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对独立获得新知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有很大帮助。
13、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
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如何把握数量关系,抓不变的量为突破口,往往问了就迎刃而解。
如: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20%,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30%,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
14、数学模型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模型思想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从它特定的生活原型出发,充分运用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所谓过程,得到简化和假设,它是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模型的一种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或数学问题乃数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高数学素养所追求的目标。
15、整体思想方法:
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和分析从宏观和大处着手,整体把握化零为整,往往不失为一种更便捷更省时的方法。
总之: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牢牢把握和领会小
学数学中的基本思想,在教学中结合课标要求的其他三项要求,才会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学生数学思维,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