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1要教 会 学 生运 用 所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
数 学 来 源 于实 践 , 握 了数 学 理 论 反 过 来 要 为 实 践 服 务 。 掌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同 样 应 重 视 培 养 学 生 运 用 所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能 力 。 培 养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主 要 是 培 养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 析 问题 、 决 问题 的能 力 。 学 生 分 析 问题 、 决 问题 能 分 解 而 解 力 又 是 计 算 能 力 、 辑 思 维 能 力 、 间 观 念 的集 中反 映 。 逻 空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问 题 、 决 问题 能 力 。 要 通 过 解 答 应 用 题 解 主 和 自编 应 用 题 来 培 养 。 应 用 题 是 从 客 观 现 实 生 活 和 生 产 的 数 量 关 系 中提 出 的 问 题 。 过 对 应用 题 的分 析 解 答 , 仅 可 以使 通 不 学 生 理 解 数 学 知 识 在 实 际 生 活 中应 用 的情 况 ,而 且 通 过 对 问 题 的分 析 、 答 , 能 集 中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他 们 用 心 观 察 、 解 还 使 认 真 思 考 、 用 所 学 知 识 解 决 问题 。这 样 不 仅 提 高 了能 力 , 使 运 也 学 生 的心 理 得 到 了 充 分发 展 。自编应 用 题 , 对培 养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生 要 从 数量 观念 出发 去 观 有 学 察 事 物 , 数 与量 逐 步成 为认 识 周 围世 界 的 工具 , 步 使 数 学 使 逐 知 识 与 实 际 沟 通 起 来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必 定 会 在 学 习基 础 知 识 的 同时 得 到 发展 。 2小 学 数 学 课 要 渗透 数 学 文 化 .

2023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8篇)

2023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8篇)

2023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8篇)2023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精选18篇)2023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1张敏老师的讲说课《图形的周长》,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为了达到目标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教学环节层次清楚,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亮点一,联系生活,初步感受、认识周长首先,用形象生动的、学生喜欢的喜羊羊等动画图片,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产生了了解周长的迫切需求,同时对周长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其次,通过让学生画边线等操作活动,加深对物体表面及图形一周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总结周长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这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在动手中领悟,在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思维、构建新知。

亮点二,动手操作,体会周长用课件出示花坛。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坛,自己的心情如何,要保护美丽的花坛,我们能做些什么。

让学生大胆的畅谈自己的想法,学生会想到设置护栏,然后引导学生提出“每个花坛各需要多长的护栏呢”这一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实际动手操作中结合教师巧妙的评价,自己探索出了求周长的方法。

其实,只要给孩子空间、给他们机会,学生就会给我们惊喜!学生流畅的思维不是在老师的说教中获得,而是在他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产生的。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培训,我比较认真地看了各位专家对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解读,尤其对他们讲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今后改进的措施、办法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确实收获不小,感觉自己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我们仅仅在自己的一个狭小范围内计划着自己的工作。

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如下感想:一、这次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彻底改变自己。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的几点建议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的几点建议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法的几点建议新的课程改革引起了教学模式的革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标签: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宗旨。

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宗旨呢?笔者浅谈几点之见:一、教师要把握数学的本质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其内容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所以,数学教学应以辩证法的思想观点指导学生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同时,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并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样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变换时,可引导学生体会由轴对称变换所得导到的图形从中体现出的“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美丽的图案,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学生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只有把握数学的本质,才能不断更新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师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要讲清讲对现成的结论,学生只需听讲和记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重教轻学,教师的精力倾注于如何把知识讲精彩,没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

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在互动中“学中做”,也要在互动中“做中学”。

教学中,教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学”,新的教材中,几乎每节内容都有“探究活动”,让学生去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最后归纳出问题的答案,“做”与“学”是互动的,并且在多数章节的最后还安排了一两个“教学活动”,它是所学知识的再应用,是知识的升华,它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

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石。

以往对学生计算重点要求计算方法与速度。

新课标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保证计算速度,更要求学生能够恰当合理地在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计算方法中灵活选择、有机结合。

但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不仅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下,而且不能灵活选择做题方法。

因此,计算教学绝不容忽视。

关键词:计算教学;计算能力;计算习惯我任教小学数学有十几年了,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而且错误率也较高,与其他数学老师谈论时,他们也深有同感。

为此,我们围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计算教学”开展了研究,通过几年的探究,获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与大家来共同分享。

一、抓好基础教学,灵活选择做题方法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问题。

如:有些同学运算定律掌握不好,有些同学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记得不清楚,还有些同学出现知识混淆等多种问题。

因此,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例如在学习完了小数除法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下面的题目:24÷25÷4,很多学生都习惯地从左到右计算,按部就班,结果既费时,正确率也降低了。

在计算0.5×32×0.125时,对运算定律运用不灵活的学生也会按部就班地先算0.5×32,再用乘出的结果去乘以0.125,出现了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较低的状况。

而对运算定律掌握熟练的同学就会灵活地把32分成4×8原式就变成(0.5×4)×(8×0.125),这样就把一道较复杂的计算题变成了一道简单的口算题,不仅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计算的结果也不易出现错误。

而对计算法则混淆的同学会写成(0.5×4)+(8×0.125),从而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

读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

读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

读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读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心得体会1教科研活动月开展以来,我校又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感觉受益匪浅,对数学课程标准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今后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下面简要谈一下我的体会。

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一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二、把学生放在了首要位置。

现代教育观念一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一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一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到达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结论。

三、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成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为此,我想教师应该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根底、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于根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

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适宜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精选6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精选6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精选6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1最近,再次认真学习《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认识,深刻领悟到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不断更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设法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三、课堂教学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为此,我们要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四、改变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5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5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5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

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

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核心。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往往就是“教”,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这些内容。

这样的教学使得书本成了课堂中的核心,书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的状态。

而新课标则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数学教学的关注重点的不再是以往的课本知识,而是学生的在学习时的一种体验。

对于学习过程的注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兴趣出发,学习变得主动并且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生活即数学。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因此,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三、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模式多元化。

数学教学已经摆脱了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学的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这些成为了上课中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已经不再是充当“灌输”的角色,而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自主模式“领悟”到数学知识,再通过自己所领悟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从而使得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点体会: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表,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以激励、表扬为主,鼓励自由表达,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

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

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8=3(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2-8=4(个)……,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回答的欲望。

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程引导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新课程引导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新课程引导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摘要:众所周知,新课程正在我国的教育界中掀起一股改革之风,而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新课改中提出,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是原来那个“知识渊博”的执教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更为强调学生在现代课堂中的主体性质,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对新课程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教育界提倡新课程改革的近些年,对学校和教师都有了更高境界的管理和教学要求,推动了现代教学的全面施行。

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也不再只是一味地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是在其中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革新了数学的课堂教学。

广义上来说,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提供了我们一个宽广的发挥空间,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对自我的教育职责有充分的认知,既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对他们的个性发展起着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

一、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情境的创建问题笔者曾经参与听课时,发现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经常出现不恰当的教学情境设立的问题。

比如,在“比例尺”的教学时,该数学教师构建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先调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小型景区,再对景区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后,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告诉他们,这堂课完成以后,他们就能画出这副风景区的所有美景。

虽然“比例尺”在一定程度上有“缩小”的功能,但是与“绘画风景”的内容好像不大沾边。

再比如,在“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中,课堂开始,教师说:“我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会骑自行车啊?会的小朋友举举手好不好?”学生表意结束后,教师就说:”有百分之七十的小朋友都会呢。

”这就构建了一个虚假的教学情境,使得教学氛围显得不够真实,不能打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忽略教学目标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技巧的掌握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准,只有把握了这一基准,教师才能借助课堂教学的媒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保障其学习情感的健康发展。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思想。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

以下是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

这种整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观察、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五、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数学思维的培养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

教师应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七、跨学科的整合新课标提倡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数学与科学、数学与艺术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八、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九、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车间,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舞台。

下面就谈谈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为教学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教学模式。

教师应当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思维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

例如,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带微笑可造就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黑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

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

心情不好时对着镜子笑一笑,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当孩子回答问题不对时,送上一个微笑,他会自信的坐下。

二、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传统教学中,往往忽略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压缩了探索问题的思维过程。

如教师很少讲定理方法的由来,概念的产生、从哪里入手分析、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等等。

而侧重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记住,搞“满堂灌”“、题海战术”,结果使学生成了装知识的坛子,做题的机器,失去了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一遇到新知识、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主张留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过去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至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和其他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根本不讲。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小学阶段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谈了几点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新课改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数学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要求,作为老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为此,本人提出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并不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变得索然寡味,学习也变成与其自身无关的事,学生就容易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开小差,学习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提倡学生在生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良好情境的引入不但是良好的教学开端,而且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精心创设和谐、宽松、愉悦、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在课堂初期,可以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整数,然后教师快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学生经过演算,发现老师的回答全部正确,于是他们惊奇的、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老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这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新课程的学习。

三、立足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促使学生学习新知识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他们的经验基础上。

小学数学教学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数学课堂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的美呢?通过自己多年在教学中地不断实践,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袋糖,告诉学生这三袋糖的块数是相同的,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袋,而是第一个拿第一袋的1/3,第二个人拿第二袋的2/6,第三个人拿第三袋的3/9,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分得的糖最多?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我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分糖。

“怎样会是一样多呢?”“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对眼前的事实不相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

这样,在宽松、民主、讨论的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中,加强互相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表现自己,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补充,相互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讨论、加强交流,增强整体意识,在整体意识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充分表现自我。

如在学习统计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去调查数据,学生可以相互协作,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在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还有在“测量圆的周长”教学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合作来完成,让他们自己去商量谁定直尺,谁转圆,谁记录,谁总结等,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活动,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新课标小学数学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小学数学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小学数学的心得体会一、2024版和2024版,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比如:基本理念有所变化,可以概括为“三句”变“两句”,“6条”变“5条”,理念中还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课程总目标亦从四个方面改为了三个方面,变得更加具体、准确。

“双基”变“四基”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即: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基本经验。

教学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相比较以前的课标,将“双基”修改为“四基”,明确提出的让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指引我关注学生基本思想的形成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以前强调的双基,即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训练基本知识,课后也反复进行练习。

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明显发现,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题型稍微变动,就无从下手,说明长时间只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既能,使得学生学得比较机械。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是巨大的进步。

二、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基本理念要求:“要重视直观,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因此,我们要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就会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学生就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小动物举行赛车比赛,学生就非常感兴趣的参与进讨论中,最后得出车轮是圆形的跑的最快。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的特征,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乐学、愿学。

三、在动手实践、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给予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将真实的生活元素引进到课程教学中来,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从而提高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小学数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出发,新的课程教材主要特点表现在: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相联系,将现实生活与小学数学教学充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之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数学就在身边。

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他们提供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数学学科特点的要求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严密的,引导不好学生会觉得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学习过程,其头脑中的数学往往是生活中的再认知,概念从生活实际引入,问题从实际得出,最后再回归现实,人们的日常生活伴随着数学知识的应用,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保持与具体生活问题的相互联系,才能使小学数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真正实现有用,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些理论。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高速发展时期,这个阶段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东西和问题感兴趣,并且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对于抽象的问题的思考和理解程度有限,过于抽象空洞枯燥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倦怠,导致学习无趣甚至产生厌学。

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 于新课 改下小学数 学教 学的几 点思考
河北 省 肥 乡县 大西 韩 乡 中心 校 王利 彬
摘要 :新课程 、新 理 念不 断 冲击 着我们 的 课堂 ,为 小学 数 学教 学带 来许 多 的思 考。 面对 新课 改我 们都 要 经历 苦恼 、 反思 、 探 索 、实践 的过程 ,在 这一 过程 中 ,我 们要创 造性 的学 习数学 课程标 准 ,创造 性地驾 驭教材 ,处理 教材 ,不断地 自身 调节 ,以达 到 课 程 目标 。。
新 的数 学课 程标 准 ,给我 们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要 适应 新 的 形 势发 展 ,必 须有新 的教育 观念 。首 先 ,对学 生 重新 认 识 ,每 个孩 子 都有 自己的爱 好 ,充分 估计 每个 孩 子 的潜在 能力 ,不 要 认为 某 某孩子 太差 。外 国从不 分好 坏孩 子 ,认 为每个 孩子 都 是 好孩 子 。要信 任理 解 孩子 ,要 让 每个孩 子都 抬 起头 来 ,都 体
疑。
五 、结语
能脱 离现 实 。这也 是 当前 教改 的一 大精髓 ,这就要 求 我们 在备
每一 节课 前都 要想 到这 些 知识 与哪 些实 际例 子有 联 系 ,生 活 中 哪些 地方 使用 它 。尽量 做 到能 在实 际情境 中融人数 学 知识 的 , 就 不 干 巴巴地讲 ;有学 生 熟知 的喜 闻乐 见 的例子 ,就 替代 枯燥
让 “ 生活 ”走 进 课堂 ,加 强学 习材料 的实 用性 我们首 先要 搞 清一 个 问题 ,就是 学生 为什 么要 来到课 堂上


学习 数学 ?这 个 问题似 乎 浅显 ,却值 得我 们 思考 。小 孩子 学习 数学 无非 是 为了用 ,为 了能解 决实 际生 活 中的具 体 问题 ,为 了 长大 后 能在社 会上 生存 。因此 ,我们 的数 学 不能远 离 生 活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罗铃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15期
摘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学会学习;学会求知;经历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062-02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

试做“做一做”。

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二、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三、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让学生带来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用剪刀把三角形割、补、拼,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它图形的联系。

针对学生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鼓励学生不断打破原有的定势思维,从不同角度,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学生割补成图44的图形: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完全是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推导出来的。

学生参与了整个概念的形式过程。

他们积极探求,努力进取,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表现出创造性思维的优秀品质。

同学们好像重新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那样发现、发明、创造的道路,增强了学习的自主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出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思考、探究,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一个个难题的攻克,一个个解题规律的发现,随课堂教学情绪也沸腾起来了。

一张张愉快的笑脸,一双双兴奋的眼神,说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浓厚的兴趣阶段。

抓住“兴趣思维”高潮这一有利时机,使学生充分体会思考、探究的兴趣,学生也就越学越爱学。

四、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呢?
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土豆,来丰富表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切成长方体,来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想、议、切、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让学生“学会思考”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有效的思考依赖于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从而促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并不断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