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专业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

合集下载

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模 式 建立 的 基础 上 , 在 相 关 企 业 的 支持 下 ,
1 目前机 电一体 化教学模式存在 的问 设 置 专 业 选 修 课 , 以 便 学 生 根 据 个 人 的 实 力 , 拓展 学生 的 思 维 方 式 。 在 合 理 的教 学 内

1 . 1 专业 课程 安 排的 合 理性存 在 问题
之 间的互动培养 , 有 助 于 学 生 今 后 的 进 一
践 训 练 环节 的 能 力 培 养 日益 受 到 重 视 , 但
在 教 学 内容 方 面 , 制 定 符 合 现 代 化 建 步 发 展 。
在教学过程 中仍 存在一些问题 , 针 对 性 的 设 要求 的 机 电 一 体 化 专 业 教 学 计 划 , 以 综 改进 目前的教学模 式 , 将 有 助 于 提 高 学 生 合 素 质 培 养 为 基 础 , 以能 力培 养 为 主 线 。 围 对 本专业相关 课程的 认知 , 提 高 教 育 教 学 绕 培 养 目标 , 对知识 、 能力、 素 质 等 方 面 进
式, 实 现 互 动 教学 。 定 期 向产 学 研 单 位输 送
验设备都 只能完成演 示性实验 , 整 个 过 程 行 专 业 实 训
未有的发展。 现 在 的 机 电 一体 化 技 术 , 是 机 对 学 生 动 手 能 力 的 锻炼 极 其 有 限 , 且 缺 乏 的 发 展 使 冰 冷 冷 的 机 械 有 了人 性 化 , 智 能 的 实验 无 法 激 发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 随 着时 代的 发展 与变迁 , 针 对 传 统 机 电一体 化专业理论 课程偏 重的弊端 , 其 实
摘 要: 机 电一 体化作 为 当前 高职机 电类一个 应用前景 十分 广泛的专 业, 其 实践训 练环 节的能 力培养 E l 益 受到重视 。 本文介 绍 了机 电一 体化技术 专业的特 点与教 学现 状 , 针对该专 业教 学过程 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研 究, 提 出了一些改进 的措 施 , 实践证明 , 这 些措 施的实施有助 于提 高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机 电一体化 教 学改革 教 学效果 中 图分 类号 : G 6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I 3 ) 0 7 ( a ) 一 0 1 1 3 - 0 1 机 电 一 体 化 又 称 机 械 电子 学 , 英 语 称 式 , 使 得 学 生 所 学 到 的 实 际 操 作 技 能 很 有 大 纲 要 明 确 各阶 段学 生 做 什 么 、 怎样 做 、 完 为Me c h a t r o n i c s , 它是 由英 文机 械 学 Me - 限, 不利于学生今 后的职业发展 。 成什么、 达 到什 么标 准 等 具 体 量 化的 内容 。 实践教学方式可 采取实验室操作和 工

试论机电专业模块化实训教学

试论机电专业模块化实训教学
施安全教育。
线路 故障排 除训练 时 ,要 求所 有学 生
熟悉 机床 电气 原理 图后 ,试 教育 的失 败者 ,他们 在考 试时承 受 了过 多 的失 败和挫 折 , 由于 学业不 出色 ,受
象确定 故障 可能发生 的 区域范 用 ,而
他们 真诚 沟通 ,了解 其学 习情况 、交 往情 况 、心理状 况 、情 感状 况等 ,并 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 。

的 同学做两个 开关控 制一 盏灯 的训 练
习相 结合 。大部分 同学采 用专 题操 作 练 习,对学 有余力 的学生 则布 置创造
性练 习。例 如 ,在进 行模 拟机 床 电气
练 职业技 能 的同时也 培养其 适应 职业 变 化的能力 。在 实训 教学 中 ,教 师要 在进 行知识 和技 能传 授的 同时 ,注重 情 感交 流 ,加强 实训 课 堂 上人生 观 、
指导 到结束 指导等环 节 ,都实施 分 层
教学 。一是在 完成 大纲规 定 的实训项
目外 ,最大 限度地 给学有 余力 的学 生
提供 熟练掌握 技能 的机会 。例 如 :在 照 明线路 的安装实 训 中 ,我们 做 的是

价值 观等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实现 知 、
技 、情 、意等综 合 目标的培 养 。教师
个 开关控 制一盏灯 ,要 求学 有余 力 内容 。二是 专项操作 练 习和创 造性 练
充分 利用 实训 间隙主 动关心 学生 ,与
电: 【实习时 ,在实 习板前 明配线 过程 中 ,由原理 图到部件 图 ,最后 是接线 图 ,学 生 只有一 步 步都 弄 明 白以后 , 才能发 放器件 、导线 ,让 其进行 实 际 接线 的操 作 。在实操 练 习中 ,老师要

推进高职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推进高职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1 三 个 层 次 来推 进 。 场 [ 关键 词] 电专 、 实 践教 学环 节 层 次推 进 机 中 图分 类 号 :4 Nl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 9 4 (0 0 0 一0 7 0 10— 1X2 1 )l 05 1
高职机 电专 业 以培 养 高素质 技 能型人 才为 主线, 以实践 教学 为突破 n, 以 课程 体 系和 教 学 内容 改革 为 重 点, 过 整 合课 程, 施 “ 一学 做 ” + 通 实 教 体 化教 学改 革 。因此 , 有重 视实 践环 节 的教 学, 只 甚至 把教 室就 设 在实 训场 地, 实行理 实 一体 化教 学, 工学 结合, 使学 生在 “ 中做 , 中学 ” 才 能有利 于使 学 做 , 学生迅 速将 理论 转化 为操 作技 能 。要 加强 实践 教学 , 为社 会培 养 出实用 人才 , 需做好 以下 几个 方 面的]. : 作
教 育 时 空
●I
推 进高职机 电专业 实践教 学 的探 讨
张朝许
(. 沙职 业技 术学 院汽 车系 1 湖南 长沙
刘 炳 良
湖南 娄底 4 70 学 院机 械工程 系 1 2 7 .
[ 摘 要]目前, 高职 机 电类专 业市 场 前景 非 常好 , 教学 改革 成 为高 职 的生命 线 , 习实训 教 学是 高职 院校 机 电类专 业 最重要 的教学 环节 。要培 养 出社会 认 实 可的合 格人才 , 学生 的理 论转 化 为社会 实 践, 职 院校应 进 行充 分 的市场 调研 , 将 高 根据 市场 用人 需 要来 调整 课程 体系 , 使实 践教 学按 基本 操作 、模拟 情景 、真 实
3强 化 实践 性教 学环 节
实践 操 作能 力 强, 是高 职 院校 毕业 生 就业 和 发展 的 一个 重要 因 素, 也是 “ 学本 科 生 职 校 回炉 ”的 根源 所 在 。虽然 现 在 企 业 非常 看 重 毕业 生 的职 大 业道 德, 是, 业道德 通过 面试或 短时 间很难准确 判断 出来, 但 职 而实践操 作技 能 的 高低却 是可 以迅 速 比较 出来 。因此 , 多企业 在录 用高 职院校 毕业 生时 , 许 重 要 的还是通 过 考察 学生基 本操 作 技能是 否扎 实 、实践经 验是 否丰 富来 加以聘 j 目的, 企业 中 工作时 间 的 长短 就得 考察 学生 的职 业道德 。因此 , 在 高职 院校必 须把握 教学方 向, 强化实 践性教 学环节 , 根据 机 电类专、特 点, 世 对操作 性强 的课 程 ,采用 集 中 学 习 、系 统训 练 、企业 培 养 的 实 践教 学 方法 。使 学生 迅 速有 效地 掌 握课 堂 知识 , 以致 用 , “ 学 把 需要 工 作 的人 , 养成 _ 作需 要 的 人” 培 _ 】 二 。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施和思考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施和思考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施和思考[摘要]文章从项目教学法的概况出发,分析了高职机电专业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和影响因素,并针对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项目教学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项目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电专业项目教学实施方法当前,我国劳动力队伍十分庞大,但劳动力素质却不高,结构也很不合理,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严重不足。

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已难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更多高技能应用人才,许多高职院校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吸收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于职业教育成功典范的行为导向教学理念正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不断被采用。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管理来完成学习目标。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学理论,而且将其付诸实践,自己创办了实验学校以贯彻“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和哲学观为项目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项目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学不只是局限于某一课程,而是针对于某项任务或工作岗位,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学科概念;项目教学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是重于实践,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强调校企合作办学,教师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求设计项目,并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培训,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同时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聘请高水平技术人员为客座指导,通过校企办学,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浅谈如何实现“分层次教学”在管理中的落实

浅谈如何实现“分层次教学”在管理中的落实

浅谈如何实现“分层次教学”在管理中的落实摘要:“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或教育模式,其先进性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深入阐述了确立“分层次教学”的主要架构、制定“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步骤及措施两方面的问题,探讨如何实现“分层次教学”在管理中的落实。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架构实施“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或教育模式,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诠释,开宗明义,就是因材施教。

目前,实施分层次教学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既是教育教学的老要求,又是不断发展的新课题。

随着职业学校教学环境及办学条件的变化,分层次教学落到实处,已成为职业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理念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搞好“分层次教学”,实现“分层次教学”的有效管理呢?笔者根据我校近年来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并深入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从教学管理角度探讨了“分层次教学”的落实与具体措施。

针对“分层次教学”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确立“分层次教学”的主要架构。

1.模式架构(1)分层“走班”模式——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

职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上。

我们首先对计算机专业、幼师专业的数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整合,把学生分为A、B两层,在不打乱行政班级的基础上,组成新的教学班(暂称之为A、B教学班)。

在学习数学、英语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级上课,即“走班”。

这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小范围的分层。

由于教师只针对1~2个层次的学生,可以用更多的精力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定向培养目标分层(“职业定向”的分层)模式,即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

目前学生毕业可直接就业,也可参加对口升学。

两个去向,要求不同,同一课堂,往往顾此失彼。

针对实际,学校对机电专业进行了“职业定向”的分层改革。

基于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分层递进模式的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分层递进模式的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分层递进模式的研究文/吴海峰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衔接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中融合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

创新构建职业资格证提升通道、融入创新课程和绿色技能,以分层递进模式推进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层递进;中高职衔接基于现代学徒制中高职衔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与维修、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 中高职衔接课程分层递进模式的创新点1.1 构建中高职职业资格能力提升通道在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在试点1+X证书,学生完成学校所有课程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对职业资格证也特别关心。

然而一些职业院校只从自身的办学情况出发,结合市场大的需求方向,相应大的设置了一些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对这些证书的实用性和自身的职业发展情况考虑颇多,大体形成所有职业资格证书全考或者凭自己收集的信息只是选一种。

同时每年大量的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当中职毕业生在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时发现,中职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高职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是一样的,导致中职学生想要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动力不足。

所以基于现代学徒制中高职衔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我们设置了有:维修电工、机电一体化应用工程师、车工、铣工。

其中中职部分我们设置:维修电工(中级)、车工(中级)、铣工(中级)。

关于高职教育分层次教学模式构建原则的思考

关于高职教育分层次教学模式构建原则的思考


要: 高职教 育作为 整个教 育的重要 组成部 分, 正 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发展 机遇与挑 战。探 索新型教 学模式、
优化教 学过程 、 培 养学生的 自主学 习能力成为教学研 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高职教 育分层 次教 学模 式的改革 实践 不 断深入 , 应对 高职教 育分层 次教 学模 式的 实施 原则进行探 索 , 使之 有利 于广 大师生更新教 学和学 习观念 , 有效地推 动 高职教育分层次教 学模式 的创新探 索与 实践 。
在运行的理论工具讲精 、 讲透, 为 专业技能 的培养 打下基础。 从 当前实 际情况来看 , 教学 内容还不同程度地存 在着教学 内 容陈 旧, 严重脱离社会需 求的问题 。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 系进行系统改革 , 就 要改革 教育思 想 、 教育观 念和人 才培养
点 的学生制订不 同的教学计划 , 提供不同的教学 内容 和教学 进度, 这样 有助于学 生学习 的外在 压力转 化成 内在 动力 , 取
2 0 1 3年 8月 第3 2卷 第 8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Au g . 2 0 1 3 V o I I 3 2 N o . 8
学 的 目的性 , 提高学生 的职业 素养 。

模式 , 改革基础课程 、 主干课程 的教学 内容和体 系, 并 同课程体 系、 教 学方法建立在现代化教育技术 的平 台之上 。从 长远看 , 还应 建立教学 内容更新机制 , 使教学的 内容更新走向制度化 。
三、 分层次教学模式专业课构建原则
首先是技能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的是技 能型人 才 , 既让学生 明确要学 到哪几项技 术 、 哪几项 能力 , 以此来 构建

高职院校“分流培养、分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分流培养、分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该文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分流培养、分层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平台+岗位方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了基于职业岗位的实训技能训练平台。

“分流培养、分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分流培养;分层教学;培养模式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Diffluence Cultivation and Layere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E Aping,JIANG Ying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ulti-level tale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tak-ing the post 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core,it has built a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diffluence cultivation and layered teaching”,a curriculum system of “professional platform +post direction”,and a practical skill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post.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diversion training and layered teaching”fully embodie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realizes students’zero distance employment.Key words CNC equipment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difflu-ence cultivation;layered teaching;training mode 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规格、层次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不匹配,结合高职生源结构的多样化等现状,探索并实施“分流培养、分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贯彻落实制造强国,加快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素质制造业人才的具体行动。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1.1 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机电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而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更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下,很难满足社会发展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

1.2 意义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改革抓手及实施路径(1)结合行业需求。

通过深入调研,充分了解行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2)强化实践环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项目。

(3)引入先进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和应用技能。

2.2 实施路径(1)调整课程设置。

将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剔除陈旧的知识,引入最新的技术,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2)提高实践环节的比重。

将实践环节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实践课程的时间和力度,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技能。

(3)加强师资建设。

培养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改革的实践案例某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案例该学校作为当地专业性较强的中职学校,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始终受到广泛关注。

因传统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问题,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急需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

该学校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行业调研工作,了解了当地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在此基础上,调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学校还加大了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力度,引入了一系列新的实践项目,并引进了国内外最新的设备和技术,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最新的工作技能。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课程与教学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徐冈9,郁冬,许江平摘要: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是“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主要任务。

以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立足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当前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充分考量中职、本科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层次、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主要探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紧密衔接,提出“立足产业需求、正视差异存在、适应发展导向”的紧密贯通型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实践思路。

关键词: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课程体系;衔接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立项课题“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3+4'分段培养为例”(项目编号:ZYB116)作者简介:徐刚,男,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郁冬,男,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工程系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高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改革;许江平,女,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高职加工制造类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4-0105-06实施中职一本科教育的“3+4”培养模式既是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也是服务学生多目标选择、多方向成才之需,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创新项目叫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高地,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转型升级,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要求。

为此,本研究依托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下简称“机电专业”)“3+4”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践,立足学生现状、瞄准培养目标,聚焦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具体衔接内容,提出“立足产业需求、正视差异存在、适应发展导向”的紧密贯通型课程体系开发的工作路径。

论职业学校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

论职业学校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

论职业学校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作者:陆雯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9期摘要: 本文阐述的是职业学校如何利用技能竞赛激励和推动教学,如何科学设置分层次教学,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技能学习和钻研。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分班教学学生社团导生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统一模式下,教师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水平确定教学目标,这样必然会忽略两头的学生,要么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被压制,要么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被放弃。

为了使所有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次教学”,提供最理想状态的教学环境。

下面笔者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为例,探讨三种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按能力分班教学,培养学生的共性按能力分班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把“总任务”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子任务”,并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其在分步完成各级“子任务”的基础上,都能实现“总任务”的教学模式。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有电子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方向、智能电子技术方向、电子产品营销方向等等。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分级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技术特征和兴趣爱好,采用每隔一学年实施一次分流而展开。

本专业的一二年级注重培养基础技能,即电子装配和应用技能能力。

这一阶段的学习过后,学校或系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综合素质和班主任的推荐意见,将行政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班、B班和C班。

三年级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即现代工业控制技术能力,包括熟悉电子元器件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熟悉单片机、传感器原理等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掌握PCB板设计制作。

分级教学的优势将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体现。

通常C班里的学生是能升级但是基础技能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重点在于巩固基础技能。

A班的学生则是在基础阶段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天赋,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增加教学难度,挖掘专业技能潜力。

B班的学生则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设置课程的。

四年级的学生面临实习就业的转折,学校或系部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素质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再次调整班级,或在班级内分组。

职校机电专业教学论文

职校机电专业教学论文

职校机电专业教学初探【摘要】职校是个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学校,它所侧重的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备可以在一线岗位上操作的能力。

所以职校的机电专业也是要以此为出发点,跟进市场的需求,把握发展的动向,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推动教育教学领域的变改和飞跃,不容置疑,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正如雨后春笋般被推广和普及。

机电专业作为一项历史悠久但又前景无限的传统专业,其教育教学一直受到陈旧及落后观念的束缚和制约,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手法单一、陈旧,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缺乏,知识技能更新不快与当今机电专业的飞速发展已形成强烈的矛盾和脱节。

尤其对于职技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普遍不十分理想,再加上机电专业所要求的极高的抽象思维、较强的实践能力,其特有的知识结构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势态更是在教育教学中面临挫折和困境,从而是教学成效一落千丈,收效不如人意。

教育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努力多多、成效微微此现象到处显而易见,学者自责、自怨、自叹,教者无奈、无法、无聊,真让人感觉到了职技校现代机电专业的悲哀和凄凉。

对于如何摆脱眼前的现状,让学者能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教者能感到传授知识的价值体现,发挥特长创造性开展工作。

笔者认为,眼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更新和提高教者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学习、探索、掌握现代多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让自身及早成为一个多能型或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和迈出职技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窘境,进入良好及有效的教学循环。

根据自己在职技校长达十几年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的体会和经验,通过知识结构和领域的不断更新和拓宽,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演变,在此也摸索和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现代教育教学的方法。

一、科学制定定向培养方案。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向就业的、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磨练学生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高职机械类专业分层次实训体系的构建

高职机械类专业分层次实训体系的构建
分 层 次 实训 体 系进 行 了探 讨 。
【 关键词 J 分层 次实训 ; 务引领 型课程 任
教育部 [ 0 16 2 61 号文《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 教育教 学质量 的若 套类零件车削 、 0 关 螺纹车削、 特形面车削、 平面零件铣削、 二维轮廓铣削、 干意见》 出: 提 高等职业 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 中的一个类型 , 肩负着 孔系加工 、 曲面铣削、 A /A 钳工制作和数控加工综合训练。 C D C M、 在老 通过多个典型任务反复实训 。 强化学生所学 的知识重点 , 培养 面向生产 、 、 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 在 师的指导下 , 我 国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 做 到学习有的放矢 。多个不同的任务组合为不同的模块 , 同的模块 不 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模式转型的新阶段 . 由传统的学院式 教育模式 向 适合不 同的培养层次 , 分别适用 于初级工 、 中级工 、 和高级工 。通过四 政府 主导下 的就业导 向模 式转变 . 强化市 场导向 , 重视学校与企业合 级实训让学生在整个 学习过程中按照每个阶段循序渐进的模 式对专 作. 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 注重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 的对接。 高职学 业知识进行阶段性学 习, 突出了阶段性重点 , 了预定的教学 目 。 实现 标 院的主要教学 目标是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 接的高技能操作人才 . 教学 四级实训体系遵循任务继承 每次实训 的完成 相应 任务. 在完成 任务 的关键是建立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实习实训体系 。 笔者通过 自身 的实 的过程中的学 习和强化理论知识 。各实训 的任务之间相互关联, 极大 践探索 . 讨论 了高职机械类 专业分层次实 习实训体 系的构建 , 分层次 地调动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一个项 目先后经过认知实训 、 仿真实训 、 校 校内实 习结束后 。 学员能够加工不 实训课程体 系( 即四级实训体系)按项 目 、 , 式 模块化 、 任务引领型进行 模拟实训、 内生产实训 四个步骤 。 实训教学 。不 同实训阶段采用不 同的实训任务 , 对应不 同的任务 由不 同任务的合格产品。最后进行企业生产实训 , 针对不同类型产 品进行 同老师来完成。 在生产性实训阶段, 采用企业的实际任务进行实训 , 安 工艺设计 、 编程和制造。 任务引领型课程 的关键在于实训教学理念 。 实 排 的实训老师均来 自 大企业 . 各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通过对学生进 行 训任务的开发是否符 合培 养 目 、 标 是否贴近生产实践 , 实训设备的数 设备装 备水 平是否满足要求 , 实训耗材 的投入是否 全过程 、 全方位 的专业技术和 岗位 职业能力指导 。 在各实训 阶段 安排 量是否满足要求 . 相应 的实训 老师 . 学生得到个性化 的教 育 , 让 学生 的职业能力也得 到 到位 . 老师的数量 和质量是否满足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 。我 院借鉴哈 同步提高 . 而满足相关行业和企业 对急需 高技能人才 的需求 . 得 尔滨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先进的实习实训体系理念 , 开发 了与企业 从 取 已经 了一定教学成效 。 零距离就业对应 的实训课程体 系. 而且在实施 中臻于完善。 2 币 培 养模 式 的 构 建 资 1实施 分 层 次 实训 课 程 体 系的 特征 . 为了能选拔 出胜任新的培养模式的导师 . 各教学团队制定实习实 近年来 我国大多数高职学院的教学 。 由于受办学理念 、 实训条件 、 俸化教师水平 、 及模块 化教材的开发等 主客观 因素的限制 , 不得 已 训指导教师工作标准 。 这些标准对担任实训老师的条件 、 聘任与管理 、 权 义 待 监 直沿袭 普通 中学常用的 以教师 讲授知识为主 的教学模式 。 强调理论 职 责 利 、 务 、 遇 、 督 考 核 以 及班 级 管理 细则 等 方 面做 了 明确 一 双 教 知识 俸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而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正是现在高职学 的 规 定 。 实 习实 训 教 师选 择 途 径 有 : 是 从 本 部 门 “ 师 型 ” 师 队伍 我 教 各 院学生 的弱项 现在的学生由于不善于逻辑思维 。 于理论应用 , 不善 所 中选择 。 们 根 据 学 院教 师技 能 大 赛成 绩 、 师 成 长经 历 、 团 队推 荐 以造成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 了, 学生抱怨老师讲的理论知 和老师 自荐的途径进行选拔 :二是聘请企业一线 的优秀工程技术人 识枯燥乏味 , 学不会的两难局 面。 追根溯 源是课程体系问题。 传统的三 员 . 中大部分来 自校企合作 企业中聘请 的工程 师 、 其 技师 、 能工巧匠 根据 段式课程本质是“ 学问化 ”用 “ . 知识 ” 代替“ 能力” 即在“ 。 实践 是理论的 等。目前笔者所在学院已在各个实训环节中选聘多名 客座教师。 延伸和应用 ” 这个 观念 的指导下 . 把实践 仅仅 看作为理论线性演绎 的 要 求成立实 习实训团 队组 。 按项 目( 干任务 ) 若 进行培训 , 培训合格后 团队组的另一个任务是根据就业 岗位群的实际情 结果 . 把实践看作 为理论的附属品 . 这种课 程已经很难适应 目 的学 方 可上 岗指导学 生 前 生学习状况了。高职学 院作为生产技术工人 的培养基地 , 面对传统 况 . 应 与企业生产项 目结合 , 开发与企业零距离就业 的实训项 目, 供实训 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事实 . 置能满 足专业 培养 目标要求 的 使用 。 设 体 化 教室 和 实 训 基 地 。 3任 务 引领 型 课 程 的特 征 . 我院实训课程体系以任务引领 型课程为主 . 按着 四级实训体系组 根据上海市《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要求 , 任务引领型课程 织实训教学 。四级实训体系一是认识 实训 : 其侧重点是使学生对所从 是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的设置 .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 并 事的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强学习兴趣和学 习动力 。老师主要通 择和组织 内容 的课程。 增 它具有如下特征 : 一是任务引领 。 以工作任务引 过多媒体设备 、 一体化教室及校内实训基地 , 介绍实训任务 ; 二是仿真 领知识 、 技能和态度 , 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 的过程 中学习相关知识 , 让 实训 : 其侧重点是数控编程 与模拟操作训练。老师主要通过仿真软件 发展学生 的综合职业能力 : 二是产品驱动 。 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 , 进行数控机床 的计算 机仿真操作实训 : 三是校内生产设备实训 : 侧 来获得 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是对课程 目标做 出清 其 重点是训练加工实际产 品的实 际操作实训。 老师主要是通过生产型机 楚 、 明确的规定 . 以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 ; 四是 内容实 床完成任务 , 同时完成校 内综合实训课题 , 主要以实际加工操作 为主 , 用。紧紧 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 不求理论 的系统 同时学 习最新的应用 软件 、 最新 的生产工 艺和生产方法 ; 四是校外 顶 性 , 只求内容的实用性 ; 五是做学一体 。 打破长期 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 岗实训 : 其侧 重点是训练按高一级工艺加工符合严格精度工件 老师 元分离的局面 。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 的一体化教学。我 主要是 到实习企业通过生产型设备让 学生进行顶 岗实训 . 并组织学员 们在数控机床加工专业 四级实训体系 中实施任务 引领型教学过程 . 采 参加劳动部门组织 的技能鉴定考试 . 生要完成 产品设计 和制造 以及 用 了模块化 . 学 把整个数控专业要所学 习的专业知识 融合在一起并把它 撰写论 文等学 习任务 分成若干个模块 . 把许 多典 型的任务分 到每个模 块中 , 使学生在做的 对数控专业 而言 . 任务引领型课程体 系中“ 任务 ” 的设定原则涵盖 过程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 真正做到“ 做中学” 。其 目的在于用最短的 职业标准 高职专业课课程结构的所有 内容 ,即包涵轴类零件车削 、 盘 时间和最有效 的方法 , 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 块化教 (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 :杨 桂婷 ,湖南 大 学在读 硕 士 ,邵 阳职业 技术 学 院机 电工 程系 讲师 ,研 究方 向为 电类课 程 教学 与科 研 ( 4 2 2 0 0 0 )。
4 . 2架设微课平 台时要注意平 台的开放 程度 微 课本身就 是一种开放 性的学 习材料 。如果搭 载它 的平 台不开放 或者开放程 度 比较低 ,相当于配 套软件支 持拖 了后 腿,微课原 有的知识 传播功 能就遭到大量 削减而使得 学习者 想学却 只能止步 。微 课想要赢 得像可汗视频 那样 的欢迎 度和 点击率 ,一定要开放 给网络 中的所有学 习者。假如是 由 自己 所开发 的微 课搭载平 台,牵涉 到平台代码等 保密 内容而 只对 购买 了使用 权限 的某 一片 区或 者某个单位 单独开放 ,这 一定 会影响到微课的受众 。 当然这 只是开 发 过程 中平 台开 放程 度 的一 个 方面 ,很 容易将一些 细微之处 落掉 。例 如:能不能把微 课视频 的嵌入 式代码直接 开放 ?能不 能将特定平 台上 的微课 分享至个 人博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4 8 9 X ( 2 O 1 3 ) 3 0 - 0 0 5 3 - 0 2
1 前 言
目前随着科 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机 电一体化技 术正朝着
同阶段体验企业真 实生产任 务,强化生产性实 习与顶 岗实 习,
推行 “ 3( 4 ): 1 0 .
2 0 1 3 年l O 月下 第 3 0 期 ( 总第 3 2 4 期)
将 其在这些平 台上打 开并播放 ?许 多网站采用 自己开发 的平 台进 行视频播放 ,没有这 两方面 的功能。开发 技术 的不完 善 会 导致分享行为 的发生率 走低 ,这就 大大影响 了平 台的开放 性 ,进 而会影响 到学 习者 ,那 么微课 的面 向学 习者 的核心就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要 建 立 完 善 的 分
维普资讯
阶 段 递 进 式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 先 要 建 立 一 个 独 立 首
作 者 简 介 : 波 ( 9 8 - , ,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副 教 授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 育 管 理 机 械 设 计 与 CAD 。 钟 16 _ ) 男 岳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 1 . G7 2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 5 8 2 0 0 — 0 9 0 1 0l 7 l ( 0 6) 6 0 3 - 3
学 模 式 的 内 涵 根 据 高 职 机 电 一 体 化 专 业 的 培 养 目标 . 取 分 层 次 分 阶 段 过 关 的 递 进 方 式 进 行 实 采 践 教 学 。 即将 机 电 一 体 化 专 业 各 专 门 化 方 向 的 实 践 教 学 目标 分 解 到 四 个 学 期 即 四 个 阶 段 . 制 定 并 各 阶 段 的 技 能 教 学 考 核 标 准 和 实 践 教 学 任 务 。学 生 必 须 完 成 前 一 阶 段 的 实 践 教 学 任 务 并 考 核 合 格 后 方 可 进 入 下 一 阶 段 的 学 习 . 递 进 式 。 各 阶 即 段 的 实 践 教 学 目 标 与 任 务 的 制 订 是 围 绕 生 产 过 程 这 条 主 线 进 行 组 织 的 . 项 目形 式 体 现 其 教 学 以 内容 。 将 实 践 教 学 分 为 基 本 技 能 训 练 、 业 技 能 训 专 练 、 合 强 化技 能训 练 等 三个 层 次 。 包 括 实验 、 综 不 见 习 和 生 产 实 习 等 . 模 式 如 图 1所 示 。 基 本 技 其 能 训 练 作 为 最 低 层 次 由 专 业 教 师 进 行 考 核 . 要 并 求 学 生 达 到 这 一 阶 段 的 考 核 要 求 : 业 技 能 考 核 专

实施分层次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分层次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教学要求不高 ; 提高班 , 按常规方式授课 , 一体化 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 , 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努力思考 , 完 面的教学 ,
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 而言更高层次 的知识水平 。这种 知识 教学要求达到较高专业素质及较强的技能水平。
水 平 是 经 过 学 生 的努 力 可 以达 到 的 。而 教 学 目标 的分 层 就 在 于 给 不 同 的学 生设 置 不 同的 阶 段 学 习 目标 , 以使 不 同 的学 生
课程 大纲要把教学 内容层次细化 ,以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 至达到5 %以上 。对此 , 0 全校师生献计献策 , 寻找解决办法 , 最
因 即根 据 行操作实施 ,使分层次教学 中的不 同教学 内容 和教 学 目标适 后 采 取 了 实 施分 层 次 教 学 为突 破 口 , 材 施 教 的 办 法 ,
() 1教学 目标 分 层 。教 学 目标 分 层 的 目的在 于 针对 学 生 掌 式 进 行 的 : 一 次 分 班是 按 新 生 升 学 考试 成 绩 和 入学 后 文 化 基 第
握 知识 的不 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 中所要 础课摸底测试成绩分成快慢班。快慢班分别按照不同的教学要
三 、 层 次 教 学 中 的经 验 和 体 会 分
() 1从我校实施分层次教学 的实践来看 , 实施分层次教学
增强 职业 技能 、 大幅度提 高教学质量 、 能根据各 自不 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我院在制定教 是提 高学 生学 习成绩 、 我 学计划 时就将教学 目标分层作为重要的要求 ,学生职业资格 促进学生成 长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在实施分层 次教学以前 , 鉴定达到初 、 高级标准 , 中、 课程学习 目标要分出层次 。对应的 院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及格 率差 别较 大 ,有些 班级不及格率 甚

采用“隐性分层多任务”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以技工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为例

采用“隐性分层多任务”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以技工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为例

O C C U P A T I O N职业 总第639期2023年8月上53文/姜海洋采用“隐性分层多任务”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以技工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为例一、分层教学探索的背景与意义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度下基于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它承认学生的差别,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注重因材施教,积极推进分层教学。

然而,现行的研究成果多以面向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显性分层教学为主,鲜有针对技工院校相关专业的深入研究。

传统整班授课教学模式及分流分层教学,难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展。

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学习差异的问题。

二、“隐性分层多任务”教学模式应用策略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将此教学模式总结为一种显性分组隐性分层模型和两种可实施可操作的项目实施模型,具体介绍如下。

(一)显性分组隐性分层模型在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受设备数量及学科综合性等因素影响,通常采用分组教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进行分组分层将对后续项目教学效果产生深远影响。

显性分组隐性分层模型是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既保证各小组整体能力水平均衡,又保证各层次水平学生在其他小组中都能找到竞争对手。

摘 要:“隐性分层多任务”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任务驱动教学与分层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集二者之长,使每位学生在完成各项分解任务得到最大获得感的同时,顺便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介绍该教学模式实施模型及应用举例。

试点班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可以避免班级两极分化,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隐性分层教学 机电专业 一体化课程(图片来源: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官网)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人才培养54在实施过程中,首先依据学生前几学期专业课程平均成绩及日常专业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等,按照1︰2︰1的比例将学生分为A 、B 、C 3个层次,其中A 层次学生专业水平较高,学习目标明确,自信心较强,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B 层次学生专业水平中等,自信心一般,学习目标和动机不是非常明确,缺乏专业学习方法和策略;C 层次学生专业水平相对较差,缺乏自信,缺乏学习动机和目标。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作者:臧玉张斐斐于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1期臧玉1,张斐斐1,于涛2(1.烟台职业学院艺术系,山东烟台 264670;2.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阵地.分层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以及课后实践等有关问题是实施分层教学中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关键词:教学目标,科学分层,因材施教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1-0264-02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阵地.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高中毕业生或技工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学校招生规模扩大,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严重下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1 何为分层次教学模式所谓的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按照各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模式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国内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共有两种:一种是“同层同班”,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被分为A层或C层的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一层次的类别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另一个是“异层同班”,不同层次的学生仍然在同一个班级,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程内容分为不同水平.无论哪种分层方式,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将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2 分层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思想,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学的“层次”的特点,按照个性化的原则,对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的反映,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和学习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1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科学分层教师在课程之前,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深入了解.以摄影选修课为例,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对于相机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学生具备摄影的基本知识、对电脑的熟悉程度等.将调查数据进行汇总,由此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条件,知识水平,专业知识的爱好等.如有的学生有两至五年的互联网经验,对摄影及电脑比较熟悉,而从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或偏远的农村地区,那里从来没有碰过电脑.根据这些摸底调查,可以讲学生分为好、中、差(或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具有一定的摄影及计算机知识,业务水平较高,学有余力且具有潜力的学生.B层学生:具有摄影及计算机的操作经验,但仍需系统学习的学生.C层学生:没接触过摄像机及电脑的学生.2.2 教师分层备课,按层次确定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或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控制教学方向.教师不仅要努力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知识的深度,确定的重点和难点;也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准确的和适当的运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备课时,分层设计教案.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一课设定基础目标,中等目标和发展目标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基础目标强调耐心的指导,鼓励和增强信心;中等目标解决一般理解的教学方法,力求学生综合掌握使用;发展目标强调了坚实的基础,寻求深刻细化.教案要具有实用性、完整性,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完整有重点,能够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要求.2.3 分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成效2.3.1 在课堂上,主要是对中层为主,培训优等生,辅助困难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目的应是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使各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教师根据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内容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引进新知识的线索,及时对每节课的不同层次的目标做一个简短的介绍或解释,强调各级的水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让优等生带动贫困生,或者课后单独辅导的方法,来缩小各层次之间的差距.2.3.2 课堂互动难度分层,照顾全面课堂互动要全面,难度有高有低.教师在互动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思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特别考虑到基础差的学生的参与.相同类型的题目可分为三个层次:难、中、易,具体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然后再提问,并请几个学生示范出正确的答案,学生把握不好的问题教师再作解释,直到学生完全掌握课堂练习的内容.2.3.3 课堂实践分层体现课堂实践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复接触的过程.课堂实践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一种激励效果的同时行为,起到了巩固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深化知识的作用.通过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课堂练习,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练习的设计,分三个不同层次,基本的要求相一致,三个层次的习题技能,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A组为第一级的学生,设计综合性的扩展性题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锻炼,促进学生灵活的全面掌握知识.B组第二级的学生,设计发展性的实践,练习一些稍微具有变化的题目,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主题,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C组第三级的学生,设计基本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些类似课堂例子的基本题,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情况的了解,促进知识内化.2.3.4 课后布置的任务分层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进行分层练习,按照由浅至深,提高能力的原则,依照学生的层次布置作业.作业布局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工作量和难度,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在两到三个问题,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择题,必做题是所有层次的学生都需要完成的,选择题只要求A层的学生在完成必做题的基础上,完成选择题的练习.在批改作业时,针对A组的学生,单独给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或与他们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激发他们钻研问题的兴趣.如果只有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相对于优等生太简单,优等生就会觉得吃不饱,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而贫困学生又会觉得很吃力,出现抄袭的现象.2.3.5 实施分层实践环节针对学生实践能力有差别的情况下,增加学生的分层实践活动.教师对实践能力强的学生采取布置思考题,拓展思考题的方法,对实践能力差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或一帮一的形式.推荐优等生帮助困难生,教师可以指定一些能力高的学生辅导差的学生,由此也可以巩固优等生自己的知识,加深理解困难点,还可以锻炼其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总之,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分层次教学更加侧重于启发式、创新性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旨在打造多元化人才,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分层次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参考文献:〔1〕王立艳,杨金.关于高职分层教学实践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9(10).〔2〕张维津.高职院校“分层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1).〔3〕马海南.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9).〔4〕范锡霞.试论高职院校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J].职业教育研究,2005(8).。

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分层教学与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分层教学与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分层教学与课程改革【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分层教学与课程改革。

引言部分分析了电气专业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分层教学和课程改革的背景。

接着对分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课程设置,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基地建设的作用。

还对电气专业实习实训机制和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讨论。

结论部分对分层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电气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气专业,分层教学,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教师队伍,效果评估,未来发展,建议。

1. 引言1.1 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电气专业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气专业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已成为支撑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

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电气专业人才的支撑,因此培养电气专业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电气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各种企业和机构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电气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教育不断完善和提升。

电气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国家对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通过提升电气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可以更好地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

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通过分层教学和课程改革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电气专业人才。

1.2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在高职院校电气专业中,分层教学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电气专业是一个涵盖面广、知识点多且复杂的专业领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采用分层教学能够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难度下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机电专业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摘要: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涵盖技术领域广、学生泛学而不专,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参差不齐,提出了专业分层次化教学模式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分层次专业开发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学习任务重,专业技能掌握肤浅,相对于机械和电类专业学生来说,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长此下去必将造成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降低,开发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高职机专业的的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的扩招造成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呈现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除去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半,因此高职学生学习比较困难。

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具的综合性特征,往往此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的专业的学生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要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更加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性。

另外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同样的课程学生领悟程度也不尽相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专业设置上,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高专生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理想化定位,往
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

由于许多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加入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致使专业之间没有多大差异,甚至于学生到毕业也没有搞懂机电一体化专业到底以什么为主。

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不准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含糊不清,影响了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及课程模式的开发。

课程设置主要是机械专业的部分课程与电类专业部分课程的简单叠加,且明显偏向于机械方面,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学生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处理问题,学生处于“孤岛”的地位,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体现机电一体化的本质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技术,实现知识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的能力。

另外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材大多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机电行业的发展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且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

二、设置机电专业分层次教学主要措施
1、专业方向分层次设置
为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按照高职教育依托区域行业发展的办学方针,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设置专业方向。

根据区域工业发展状况,结合社会机电行业的岗位需求量,例如,按照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数控维修与诊断、电梯安装、维修与维护三个
专业发展方向编制班级。

新生入学进行专业教育时即可介绍不同专门方向的课程设置大致情况和与之适应的就业岗位.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同时专业方向自愿选择,让学生及早明确对应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状况,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对口率,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理实教学权重比分层次设置
高职教育有别于中职教育,通过高职教育学生除了掌握熟练的实践技能之外,还需要学习一定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上岗有特色、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

但是随着高职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理论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如果一味追求实践教学,又雷同于中职教育,没有发挥高职教育的“高等“属性。

通过调研,进入高职院的学生主要有两大类学生:
一类是高考失利,希望通过高职教育晋升到本科教育的学生以及学习潜力较大的学生;
一类是以学习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学生以及学习潜力较弱的学生。

因此教学任务理实权重应该合理设置,对于前类学生,考虑学生升学以及学习潜力大等情况,理论教学的比重可以大一些,对于后类学生,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大一些。

3、课程体系分层次设置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涵盖的领域广泛,造成课程设置多,学生的学习针对性不强,通过专业方向和教学班级的层次化设置,教学培养目标明确,知识应用水平具体,因此比较容易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

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

自动线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方向可以设置plc、现场总线、电动机、液压与气动、机械拆装等核心专业课程;数控维修与诊断可以设置数控、plc、电气、加工工艺等核心课程;电梯安装、维修与维护可以设置plc、单片机、机械传动、电动机等核心课程。

高职教育主要服务地方企业,课程设置需要协同企业人员,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要求。

据统计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后从事营销的比例较高,设置人际交往和营销课程也是必要的。

4、教学内容和目标分层次设置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代替,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设置任务小组。

基于此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为不同层次,实现教学的进一步层次化。

通过专业方向和教学班级的层次化设置消除了学生的主要差异性,但同一班级学生之间还会呈现一定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设置工作任务小组,每个小组的任务内容按照学生的层次分级。

通过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设置,基本实现了学生个体的专项能力的层次化训练,克服了高职教育对象参差不齐的客观因素,对不同特点、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因材施教。

三、结语
随着综合素质人才社会需求量的增加,机电一体化专业备受社会和高职院校的青睐,虽然各院校就此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是几乎都是将机械专业与电类专业中核心课程的简单结合,没有体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内涵特征,开发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