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守洙第六版习题解_17光学习题

合集下载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下册)-第12章 光 学-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下册)-第12章 光 学-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12章 光 学12.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12-1 几何光学简介12-1-1 试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全反射现象.答:全反射,又称全内反射,是指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介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内的现象.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1)光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2)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如图12-1-1所示的全反射棱镜,光以45°入射角由玻璃反射出空气,而临界角约42°,则发生全反射,由此原理制备了潜望镜、望远镜等.图12-1-112-1-2 汽车的后视镜的结构如何?所成的像有何特点?答:(1)一般在汽车的后视镜设计上,为便于司机的驾驶,将后视镜设为凸面镜;(2)物体在后视镜所成的像是缩小正立的虚像.12-1-3 试在表中填写球面反射镜成像的特征.对于凸面镜,作类似的分析.答:设f表示凹面镜的焦距,p表示物体距离凹面镜的位置,p'表示成像距离凹面镜的位置.球面反射镜成像的特征如表12-1-1,凸面镜成像的特征如表12-1-2.表12-1-1 凹面镜成像特征物像位置类型(实、虚)位置方位放缩性∞>p>2f实像2f>p′>f倒立缩小p=2f实像p′=2f倒立大小相同f<p<2f实像∞>p>2f倒立放大p=f不成像p′=∞0<p<f虚像0>p′>-∞正立放大表12-1-2 凸面镜成像特征物像位置类型(实、虚)位置方位放缩性∞>p>0虚像f>p′>0正立缩小(任何位置)12-1-4 试列表分析薄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特征.答:设f表示凹面镜的焦距,p表示物体距离凹面镜的位置,p'表示成像距离凹面镜的位置.表12-1-3 薄透镜(凸透镜)成像特征物像位置类型(实、虚)位置方位放缩性∞>p>2f实像2f>p'>f倒立缩小p=2f实像p'=2f倒立缩小f>p>2f实像∞>p>2f倒立放大p=f不成像p'=∞0<p<f虚像像与物同侧p′>p正立放大-∞<p<0(虚物)实像f>p'>0正立缩小表12-1-4 薄透镜(凹透镜)成像特征物像位置类型(实、虚)位置方位放缩性任何位置虚像p'<f正立缩小§12-2 光源单色光相干光12-2-1 为什么两个独立的同频率的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波叠加时不能得到干涉图样?答:这是因为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在振动方向上以及相位上都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两光的相位差关系也是随机的.而两列光波叠加后产生干涉现象必须满足:两列光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以及相位差恒定,三者缺一不可.因此,两个独立的普通光源所发出的光波一般不能产生干涉现象.12-2-2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哪些?根据何在?答:(1)获得相干光的一般方法是分振幅法和分波阵面法:①分振幅法是将光投射到两种介质面上,经反射而折射分成两束相干光,从而形成相干光源;②分波阵面法是从光源发出的某波阵面上取出两部分面元作为两个相干的光源.(2)获得相干光的根据:利用反射、折射或衍射等方法把从光源同一点发出的光分成两个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位差相同或恒定的光波列,如此得到的两束光即为相干光.§12-3 双缝干涉12-3-1 试讨论两个相干点光源S1和S2在如下的观察屏上产生的干涉条纹:(1)屏的位置垂直于S1和S2的连线.(2)屏的位置垂直于S1和S2连线的中垂线.答:设两个相干点光源初相相同,光在空间的轨迹为一组以S1和S2的连线为中心对称轴的双叶旋转双曲面,如图12-1-2所示.(1)当屏的位置垂直于S 1和S 2的连线时,屏上产生的干涉条纹为圆条纹.(2)当屏的位置垂直于S 1和S 2连线的中垂线时,屏上产生的干涉条纹为双曲线,可近似看作平行的直条纹.图12-1-212-3-2 在杨氏双缝实验装置中,试描述在下列情况下干涉条纹如何变化:(1)当两缝的间距增大时;(2)当双缝的宽度增大时;(3)当线光源S 平行于双缝移动时;(4)当线光源S 向双缝屏移近时;(5)当线光源S 逐渐增宽时.答:由明纹位置坐标公式,计算得到相邻明纹间距为.(1)随着两缝间距的增大,屏上明纹间距逐渐变小,条纹变密.(2)随着双缝宽度的增大,衍射的中央亮区的范围缩小,干涉条纹的数目减少,但由于有更多光进入单缝,因此干涉条纹的亮度有所增加.(3)随着线光源S 平行于双缝移动,干涉条纹将沿与光源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如图12-1-3.图12-1-3(4)随着线光源S 向双缝屏移近,干涉条纹基本不发生什么变化,明纹光强可能有轻微改变.(5)随着线光源S 逐渐变宽,可将光源S 微分为无数个互不相干的线光源,各个线光源在屏上形成各自的干涉条纹(图12-1-4).但是,随着线光源S 的逐渐加宽,干涉条纹逐渐变得模糊,最终会消失.因此存在一个光源的极限宽度,理论上计算得极限宽度为.当光源超过极限宽度时,就看不到干涉条纹.图12-1-412-3-3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有一条狭缝稍稍加宽一些,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如把其中一条狭缝遮住,将发生什么现象?答:(1)若把一条狭缝稍稍加宽,于是通过该缝的光强增加,即光的能量增加.此。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解析】由运动方程为
x=5t,y=0.5t2 得 vx
dx dt
5, vy
dy dt
t

当t
2s

v12 =v2x
v
2 y
52
22
29 ;
当t
4s
时 v22 =v2x
v
2 y
52
42
41;
由能量守恒W
Ek
=E2 -E1=
1 2
m(v22
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能量必定不会增大,即
E1
E2

1 2
mu 2
1 2
mv12
1 2
mv22
;综合比
较只有 B 可能.
4.今有一倔强系数为 k 的轻弹簧,垂直放置,下端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使弹簧为
2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面接触.今将弹簧上端缓慢地提起,直到小球刚能脱离地面为止,在
4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7.一质量为 m 的质点沿着一条曲线运动,位矢 a、b、ω 为常数,则此质点对原点的力矩和角动量分别为( 研]
A.0, 0
,其中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B.
C. D.
【答案】B
【解析】由位矢
可知
r (a cost)2 (b sin t)2 ;
r 又有 v=
r dr
r a sin ti
r b cost j
,可知
dt
v = (-a sin t)2 (b cost)2 ur r ur r r 则角动量 L=r p mr v 知 L =rmv sin mab ,显然此质点对原点的力矩为 0,因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热力学基础)【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热力学基础)【圣才出品】

6.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6-1 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第一定律6-1-1 怎样区别内能与热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1)物体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2)物体的温度越高,则内能越大.答:(1)内能①定义:内能是由热力学系统状态所决定的能量.微观上讲,内能是系统内粒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②理解内能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问题:a.内能是状态函数,一般用宏观状态参量(如p、T、V)描述的系统状态,是单值函数;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T的单值函数;b.内能的增量只与确定的系统始、终态有关,与变化的过程无关;c.系统的状态若经历一系列过程又恢复原状态,则系统的内能不变;d.对系统作功或者传热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2)热量①定义:是指存在温度差的系统之间传递的能量.微观上讲,传递热量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的.②理解热量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问题:a.热量是过程量,对某确定的状态,系统有确定的内能,但无热量可言;b.系统的热量传递,不仅与系统的始、终状态有关,也与经历的过程有关;c.在改变系统的内能方面,传热也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个途径,与作功等效,都可作为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2)①说法(1)是不正确的.温度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温度高”表示物体处在一个分子热运动的平均效果比较剧烈的宏观状态,无热量可言.②说法(2)不完全正确.a.对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T的单值函数,故是正确的.b.对一般热力学系统,内能是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即内能并非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6-1-2 说明在下列过程中,热量、功与内能变化的正负:(1)用气筒打气;(2)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答:(1)功的分析:①气筒打气是外力压缩气筒内的空气,气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即△V<0,因此气筒内空气作负功;②传热的分析:压缩过程进行得很快,气体还来不及与外界交换热量就已被压缩,因此可近似看作是绝热压缩过程,即Q=0.③内能的分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Q-A=-A>0,因此气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2)①若容器体积可以变化,水到达沸点时:a.大量吸收热量(Q>0);b.此过程温度不变,因而内能不变(△E=0);c.水汽的体积增加,对外作功(A>0).②若容器体积不能变化,水沸腾时:a.吸取足够的热量(Q>0);b.水汽不能对外膨胀作功;c.水汽从外界吸取大量热量而成为过热蒸汽,温度上升,内能增加.§6-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的应用6-2-1 为什么气体热容的数值可以有无穷多个?什么情况下,气体的摩尔热容是零?什么情况下,气体的摩尔热容是无穷大?什么情况下是正值?什么情况下是负值?答:(1)气体热容的数值可以无穷多个的原因:根据热容定义,即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在同等条件下温度升高1 K所需的热量.由于热量dQ是过程量,热力学系统可以经过无数个过程从一平衡态过渡到另一平衡态,不同的过程传热不同,因此这就对应有无数个不同的热容C.(2)C m=0气体的摩尔热容的定义是指1 mol气体温度升高1 K所需的热量,用C m表示.根据热容定义知,在绝热过程中dQ=0,因此C m=0.(3)等温过程中dT=0,由知,(4)C m取正值:根据热容定义:,C m的符号取决于dQ.如,①在恒压膨胀过程中,由于△E>0,A=p△V>0,则Q=△E+A>0,因此C p,m>0.②在恒容升温过程中,Q=△E>0,其摩尔热容C v,m也为正值.(5)C m取负值:在多方过程中,如果多方指数1<n<γ(γ为摩尔热容比),即系统温度升高1 K,反而放出热量(△Q<0),则将出现多方负热容,如6-2-2第(1)问.6-2-2 一理想气体经图6-1-1所示各过程,试讨论其摩尔热容的正负:(1)过程Ⅰ-Ⅱ;(2)过程Ⅰ′-Ⅱ(沿绝热线);(3)过程Ⅱ'-Ⅱ.图6-1-1答:设以上三个过程代号分别1,2,3,都经过升温后,系统的初、末状态的温度都相同,因此内能的增量都相同,即△E 1=△E 2=△E 3>0;过程曲线下的面积表示所作的功,包围的面积越大,作负功的绝对值也越大.由图可知.(1)过程2:为绝热过程,即,因此该过程的摩尔热容等于零.(2)过程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则,得到.那么,,该过程升温反而放出热量,其摩尔热容为负值.这是因为外界压缩气体作功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内能,而且还向外界放出了一些热量,导致摩尔热容为负.(3)过程3:同理可得,,该过程中外界压缩系统作正功的同时系统还从外界吸取了热量才使系统升温,因此其摩尔热容为正值.6-2-3 对物体加热而其温度不变,有可能吗?没有热交换而系统的温度发生变化,有可能吗?答:这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1)对物体加热而温度不变时,则Q>0,内能不变△E=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A,说明系统吸收外界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作功,例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2)没有热交换,说明是绝热过程,Q=0.若系统的温度发生变化,则内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Q=△E+A=0,△E=-A.①假设是绝热膨胀过程,系统对外作功,则内能减少,说明这是通过消耗内能来做功的;②假设是绝热压缩过程,内能增加,说明外界对系统作功提高了系统的内能.§6-3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6-3-1 为什么卡诺循环是最简单的循环过程?任意热机的循环需要多少个不同温度的热源?答:(1)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制造一种只依靠一个热源循环动作的热机.也就是说,至少要两个以上的热源才可能制造循环动作的热机.卡诺循环是由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包括一个提供热量的高温热源和一个接受热量的低温热源,因此这是构成循环热源数最少、最简单的理想循环.(2)如图6-1-2所示,任一可逆循环都可分割成许多小卡诺循环,小卡诺循环的数目越多,就与实际的循环过程越接近,所对应的不同温度热源数也就越多.图6-1-26-3-2 有两个热机分别用不同热源作卡诺循环,在p-V 图上;它们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如图6-1-3所示.它们吸热和放热的差值是否相同?对外所作的净功是否相同?效率是否相同?图6-1-3答:(1)做功分析:p-V 图中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即是循环系统对外作的净功,面积相同,而不论形状如何,这两个循环对外作的净功就相同;(2)热量分析:循环过程,系统的内能不变(△E=0),因此对外作的净功和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相等,即吸热与放热之差相同.(3)效率分析:①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知:。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恒定电流的磁场)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恒定电流的磁场)

8.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8-1 恒定电流8-1-1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在电流密度j≠0的地方,电荷的体密度ρ是否可能等于零?答:是,原因如下:电流密度j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有多少电荷量流过;电荷的体密度ρ是指单位体积内有多少净电荷.对一段均匀金属导体,其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1)无电流时宏观层面,任一体积元内其正负电荷数量是相等的,净电荷数为零,那么导体内的电荷体密度ρ等于零;(2)有电流时电流密度j≠0,根据电流的连续性原理,对任一段导体都有流进与流出的电流相等,金属导体内没有正电荷的移动,即单位时间内流入的和流出的负电子数相等,因此该段导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仍然相等,净电荷数为零,导体内的电荷体密度ρ等于零.8-1-2 一金属板(如图8-1-1(a))上A、B两点如与直流电源连接,电流是否仅在AB直线上存在?为什么?试说明金属板上电流分布的大致情况.答:(1)否.因为当A、B两点接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后,就存在电势差.该金属板上连接A、B两点的任一直线或弧线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电阻线,用图8-1-1(b)所示的模型来描述,即在A 、B 之间的金属板可以分割为无数条电阻线,这些电阻并联且两端有相同的电势差,因此理论上在整个金属板上都存在电流线,只是电流主要集中在靠近A 、B 两点的线段上,远离A 、B 两点的地方电流很小.(2)金属板上电流分布的大致情况为:连接A 、B 两点的直线段对应于电阻R 1,那么流过该直线段的电流就最大(电阻最小);连接A 、B 两点的弧线段对应于电阻R 2、R 3、…、R n ,弧线越长,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因此可得如图8-1-1(c )所示的电流线分布图:图8-1-1金属板上的电流线分析图8-1-3 两截面不同的铜杆串接在一起(如图8-1-2),两端加有电压U ,问通过两杆的电流是否相同?两杆的电流密度是否相同?两杆内的电场强度是否相同?如两杆的长度相等,两杆上的电压是否相同?图8-1-2图8-1-3 粗细不均匀的导线中的电流线答:(1)电流是.原因为:如图8-1-3,在粗细不均匀的导线中,电流线在不同截面处没有突然断失或长出,是连续的,即电流在这种导线中处处相同.同时若把粗细不等的两段导线视为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在一起,加上电压U后,串联电路的电流是处处相同的,即通过两杆的电流相同.(2)电流密度否.原因为:两杆的截面不相同,流过杆的电流密度j则不相同,因此电流密度在细的一段较大,在粗的一段较小.(3)电场强度否.原因为:欧姆定理的微分形式j=γE说明,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因此细杆内的电流密度大,电场强;粗杆内的电流密度小,电场弱.(4)长度相等时,两杆的电压否.原因为:若同样的材质和长度,根据欧姆定律U=IR,当二者串联时有相同的电流,电阻大的细杆两端电压较高,电阻小的粗杆两端电压较低.8-1-4 电源中存在的电场和静电场有何不同?答:电源中同时存在两种电场:非静电性电场和恒定电场.(1)非静电性电场与静电场的不同点①作用力不同:a.非静电性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是非静电力,如化学力、核力等,因此非静电性电场的大小是指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非静电性力;b.静电场是由静止电荷激发产生的,静电场的大小是指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静电力.②方向不同:a.非静电性电场的方向:在电源内部从电源的负极(低电势)指向电源的正极(高电势),在电源外部没有没有非静电性电场;b.静电场的的方向: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③性质不同:a.非静电性电场是非保守力场;b.静电场是保守力场.(2)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不同点静电场是由静止电荷激发产生;而恒定电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而其电场分布是恒定的.但是二者均为保守力场,均由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荷或电荷分布所激发产生.8-1-5 一铜线外涂以银层,两端加上电压后在铜线和银层中通过的电流是否相同?电流密度是否相同?电场强度是否相同?答:(1)电流否,原因为:将铜线外涂以银层的电线结构视为两阻值不同的电阻并联而成,尽管二者长度相同,但电阻率不同,截面积也不同,因此铜线和银层的电阻不同.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并联电阻通过的电流随阻值不同而不同,所以通过铜心和银层的电流不相同.(2)电流密度否,原因如下:设铜和银的电阻率分别为ρ1和ρ2,铜心和银层的截面积分别为S1和S2,它们的长度都是l ,那么它们的电阻分别为电流分别为电流密度分别为由此可见,电流密度与电阻率成反比,而与导线的截面积无关.由于铜的电阻率ρ1比银的电阻率ρ2大,所以铜心的电流密度比银层的电流密度小.(3)电场强度是,原因如下:根据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J =γE ,可求出铜心与银层中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是:可见铜心与银层中的电场强度是相同的,与铜心和银层的截面积、电阻率都无关.上式描述的是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由于铜心和银层两端的电压和自身的长度相同,因此内部的电势梯度相同,电场强度也相同.§8-2 磁感应强度8-2-1 一正电荷在磁场中运动,已知其速度v 沿着Ox 轴方向,若它在磁场中所受力有下列几种情况,试指出各种情况下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1)电荷不受力;(2)F 的方向沿Oz 轴方向,且此时磁力的值最大;(3)F 的方向沿Oz 轴负方向,且此时磁力的值是最大值的一半.答: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F =q v ×B ,洛伦兹力的大小为F =qvBsinθ,θ为v 与B 之间的夹角,因此:(1)电荷不受力时此时洛伦兹力F =qvBsinθ=0,即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与电荷的运动方向一致(θ=0),或者相反(θ=π);(见图8-1-4(a ))(2)磁力的值最大时此时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与运动电荷的运动方向垂直其方向可由矢积F max ×v 的方向确定,因此沿y 轴方向;(见图8-1-4(b ))(3)磁力的值是最大值的一半时此时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与运动电荷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由于F 的方向总是与B 与v 所在的平面垂直,而F 的方向沿O z 轴负方向,因此B 的方向在xy 平面内,且与x 轴之间的夹角(见图8-1-4(c ))图8-1-4 不同情况下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8-2-2 (1)一带电的质点以已知速度通过某磁场的空间,只用一次测量能否确定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相对论基础)【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相对论基础)【圣才出品】

4.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4-1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洛伦兹变换4-1-1 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与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有何不同?答:(1)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运动关系的相对性表明,物质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的关系而非彼此孤立.相对运动的形式丰富多样,由相对运动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也形式不一.(2)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定律的形式相同,或者说,所有惯性系对于描述物理现象都是等价的.(3)二者的分析比较:①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说明一切惯性系对力学规律的等价性,而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将此种等价性推广到一切自然规律上去,包括力学定律和电磁学定律.②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的等价性推广意义深刻.我们可借助于电学或光学实验确定出本系统的“绝对运动”来,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是存在的,然而这与实验事实相矛盾.③爱因斯坦基于对客观规律的根本认识以及对实验事实的总结,才提出这个相对性原理的.相对论是研究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使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发展到更高更深的层次.4-1-2 洛伦兹变换与伽利略变换的本质差别是什么?如何理解洛伦兹变换的物理意义?答:(1)洛伦兹变换与伽利略变换的本质差别:①洛伦兹变换是相对论时空观的具体表述;②伽利略变换是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具体表述.(2)洛伦兹变换的物理意义①洛伦兹变换集中地反映了相对论关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三者紧密联系的观念.②洛伦兹变换是建立相对论力学的基础.a.运用洛伦兹变换,评判一条物理规律是否符合相对论的要求,凡是通过洛伦兹变换能保持不变式的物理规律都是相对论性的规律.b.在v<<c时,洛伦兹变换将转换为伽利略变换,从这个角度出发,相对论力学就是经典牛顿力学的继承、批判和发展.4-1-3 设某种粒子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根据牛顿力学,粒子的速率能否超过光速?答:(1)牛顿力学认为粒子的质量不会改变,粒子的加速度正比于所受外力.外力越大,粒子所得的加速度也越大.因此,粒子速度是没有极限的,粒子的速率可以超过光速.(2)相对论力学认为,粒子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粒子的加速度并非与所受外力成简单正比关系,加速度的大小有限制,使得粒子的速率不会超过光速.§4-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4-3-1 长度的量度和同时性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长度的量度和参考系有关系?答:(1)长度的量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就是在本身所处的参考系中测量物体两端点位置之间的距离.(2)同时性分析:①当待测物体相对于观测者静止时,在不同的时刻测量两端点的位置,其距离总是物体的长度;②当待测物体相对于观测者运动时,物体的长度就必须同时测定物体两端点的位置.若非同时测定,测量了一端的位置时,另一端已移动到新的位置,其坐标差值不再是物体的长度了.(3)由于同时性的相对性,所以长度的量度与同时性紧密相连,从而与测量的参考系有关.(4)下面举例说明:假设有一细棒静止在K′系的x′轴上,而K′系相对惯性系K 以速度v沿O x 轴运动.如把记录细棒左端坐标为事件1,记录细棒右端坐标为事件2,则两事件在两参考系中相应的时空坐标为由于细棒静止在K '系,所以△x'=x '2-x '1就是细棒的固有长度,根据洛伦兹变换在K 系测量两端坐标必须同时进行,即△t=0,故有所以在K 系中测得物体的长度为这就是长度收缩效应现象.4-3-2 下面两种论断是否正确?(1)在某一惯性系中同时、同地发生的事件,在所有其他惯性系中也一定是同时、同地发生的.(2)在某一惯性系中有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在不同地点,而在对该系有相对运动的其他惯性系中,这两个事件却一定不同时.答:(1)正确.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同地发生的事件,实质上就是一个事件.因而,可得:△x=0,△t=0根据洛伦兹变换:△x'=0,△t'=0因此,在所有其他惯性系中也一定是同时、同地发生的.(2)正确.对惯性系K 中同时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可得△t=0.△x≠0在相对运动的其他惯性系K '中,有在惯性系K '中这两个事件一定不同时.因此,同时性是相对的.4-3-3 两只相对运动的标准时钟A 和B ,从A 所在惯性系观察,哪个钟走得更快?从B 所在惯性系观察,又是如何呢?答:(1)从A 所在惯性系观察,根据“时间膨胀”或“原时最短”的结论,相对静止的时钟A 所指示的时间间隔是原时,它走得“快”些;而时钟B 给出的时间间隔是运动时,因“时间膨胀”而走得“慢”些.(2)同理,从B所在惯性系观察时,则相反,时钟B走得“快”些,而时钟A走得“慢”些.4-3-4 相对论中运动物体长度缩短与物体线度的热胀冷缩是否是一回事?答:不是一回事.(1)“热胀冷缩”①是涉及分子微观热运动的基本热学现象;②这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其宏观运动速度无关.(2)“长度收缩”①是由狭义相对论所得到的重要结论,指在相对物体运动的惯性系中测量物体沿运动方向的长度时,测得的长度总是小于固有长度或静长这一现象;②这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与物体的组成和结构无关,是普遍的时空性质的反映.4-3-5 有一枚以接近于光速相对于地球飞行的宇宙火箭,在地球上的观察者将测得火箭上的物体长度缩短,过程的时间延长,有人因此得出结论说:火箭上观察者将测得地球上的物体比火箭上同类物体更长,而同一过程的时间缩短.这个结论对吗?答:此结论不正确.(1)狭义相对论认为,“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都是相对的.(2)若以火箭和地球为相对运动的惯性参考系,则火箭上的观察者也会观测到“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的现象.4-3-6 比较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与经典力学时空观有何不同?有何联系?答:(1)两种时空观的不同:①狭义相对论时空观:a.狭义相对论中关于不同惯性系之间物理事件的时空坐标变换的基本关系式是洛伦兹变换.在洛伦兹变换关系中,长度和时间都是相对的,反映了相对论的时空观.b.狭义相对论时空观认为:第一,空间和时间不可分割,与物质运动密切相关;第二,时间是相对的,时间间隔因惯性系不同则会有差别;第三,空间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惯性系中,相同两点的空间间隔会有差别.②经典力学时空观:a.经典力学中关于不同惯性系之间物理事件的时空坐标变换的关系式是伽利略变换.在伽利略变换关系中,长度和时间都是绝对的,反映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b.经典力学时空观认为:时间、空间是彼此独立的,都是绝对的,与物质运动无关.(2)两种时空观的联系:①洛伦兹变换式通过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推导得出,并由此得出反映相对论时空观的几个重要结论,比如同时性的相对性、长度收缩、时间膨胀等;②当v<<c时,洛伦兹变换可以过渡到伽利略变换,即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力学的低速近似.§4-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4-4-1 化学家经常说:“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质量.”以2g 氢与16g氧燃烧成水为例,注意到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大约放出了25J的热量,如果考虑到相对论效应,则上面的说法有无修正的必要?。

17_02_双缝干涉

17_02_双缝干涉

17_02 双缝干涉 1杨氏双缝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XCH004_049所示,S ,S 1和S 2是三个平行放置空气中的狭缝,且S 1和S 2的间距很小,平面单色光入射单缝S ,产生柱面波,狭缝S 1和S 2位于相同波面上,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干子光源____频率相同、光矢量振动方向一致、初相相等,并且振幅相等。

在远远大于双缝间距的地方放置一个光屏E ,以观察干涉条纹。

—— 两个光源发出的相干光波传播到P 点光程差:221S C r r δ==-,如图XCH004_050所示。

—— P 点干涉光强的计算 考虑到,d x D <<:21S S C θ≈∠ 对于三角形MOP :tan x D θ= 对于三角形S 1S 2C :sin d δθ= —— sin tan θθ≈xdD δ≈—— d x Dδ≈ 两列干涉波在P 点相差:122()πδϕϕϕλ∆=-+S 1和S 2是同一波面上的两个光源:12ϕϕ=,12I I I ==—— 2πδϕλ∆=干涉相长满足条件:2k ϕπ∆=±,k δλ=± —— 将dx Dδ≈代入得到: 明条纹的位置:D x k dλ=± —— 光强2max 12()4P I I I I =+=干涉相消满足条件:(21)k ϕπ∆=±+,(21)2k λδ=±+ —— 将dxDδ≈代入得到: 暗条纹的位置:(21)2Dx k dλ=±+ —— 光强2min 12()0P I I I =-=干涉条纹特点1) 干涉条纹沿X 轴分布,平行于双缝的一组明暗相间的条纹,光强分布如图XCH004_051所示。

2) 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D x dλ∆=3) 对白光光源:除中央零级条纹为白色外,两边对称分布为彩色条纹,也称作干涉光谱。

如图XCH004_053所示。

属于同一级干涉条纹,波长短的条纹,距离中心白色条纹越近。

17年光学答案

17年光学答案

其中 n=1.32 e=380nm 看到的颜色是干涉极大即:
正面:=2ne+ k
背面:=2ne k’ ’/2
K=1,2,3,…... k’= 1,2,3,…...
带入正面:K=1 =2006.4nm>760nm 不可见
K=2 =668.8nm
红光
K=3 =401.28nm

1 2
Ia

Ib
透射光强度最小值为
I min

1 2
I
a
所以
I max I a 2 I b 5
I min
Ia 2
由此解得
Ia 1 Ib 2
(3) C
(4) D
(5) C
2、填空题: (1) I0/8_ 3、
(2) 折射角为 54.46°。
解:(1)
I2

I0 2
cos2 2

1 3

k

(a

b)sin
,当
2
,对应 k kmax

∴ a a b k 1.5 106 k 4
kmax

a
b λ

7.2 10-6 6000 10-10
12

因 4, 8 ,12 缺级,所以在 90 90 范围内实际呈现的全部级数为:

2n

2
相邻两明纹厚度差为: d
2n 2
d L d 0.1178mm l(2)L/源自 处膨胀了 2d 589nm
根据比例关系金属丝的直径膨胀了 4d 2 1178nm
P105 页—110 页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8-9章)【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8-9章)【圣才出品】

单位为
,电流密度描述的是导体中电流的分布.
2.电源的电动势
(1)电源
1 / 166ຫໍສະໝຸດ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电源是指能提供性质与静电力很不相同的“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电势低的 B 移向 电势高的 A 的装置.
(2)电动势 电动势等于电源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移动到正极所作的功,即
二、磁感应强度 1.基本磁现象 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独立的 N 极和 S 极. 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通过磁场作用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2.磁感应强度 它是描述磁场性质的基本物理量,大小为试探电荷所受到的最大磁力与电荷的电量和运 动速度间的比值,即
磁感应强度为矢量,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定义为当试探电荷 q 沿着某方向不受力时,定 义为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单位为 T(特),在高斯单位制下,有
2.安培环路定理 在磁场中,沿任何闭合曲线 B 矢量的线积分等于真空的磁导率乘以穿过以该闭合曲线 为边界所张任意曲面的各恒定电流的代数和,即
对安培环路定理的几点说明:
(1)磁场 B 的环流
只与穿过环路的电流有关,而与未穿过环路的电流无关;
(2)环路上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B 是所有电流(无论是否穿过环路)所激发的场在该
3.磁感应线和磁通量 (1)磁感应线 在任何磁场中,每一条磁感应线都是和闭合电流相互套链的无头无尾的闭合线,而且磁 感应线的环绕方向和电流流向形成右手螺旋的关系. (2)磁通量 通过一曲面的总磁感应线数,即
3 / 16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磁通量为标量,有正负之分,定义穿入曲面的磁通量为负,穿出为正.单位为 W. (3)磁通量密度 磁场中某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为该处的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也称磁通量密度.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2.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2-1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质心运动定理2-1-1 一物体能否有质心而无重心?试说明之.答:一物体可能有质心而无重心.(1)质心是表征物体系统质量分布的一个几何点,任何物体都有其质量分布,因此物体都有质心.(2)重心是地球对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在失重环境中,物体不受重力作用,重心就没有意义.2-1-2 人体的质心是否固定在体内?能否从体内移到体外?答:(1)质心是从平均意义上来表示物体的质量分布中心.它的位置由物体的质量分布来决定.所以,当物体质量改变时,质心的位置可以不固定.(2)质心可以由体内移到体外.人体在直立时,质心在体内,如果人体弯曲,就可把质心从体内移到体外.2-1-3 有人说:“质心是质量集中之处,因此在质心处必定要有质量”.这话对吗?答:(1)说法不对.(2)质心是描述物体系统质量分布的一个几何点,并非质量集中之处,质心所在处不一定有质量分布.如:质量均匀分布的空心球,其质心在球心,但质量却均匀分布于球面上.§2-2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2-2-1 能否利用装在小船上的风扇扇动空气使小船前进?答:这是可以的.(1)假定风扇固定在小船上.当风扇不断地向船尾扇动空气时,风扇同时也受到了空气的反作用力.(2)该反作用力是向着船头的、并通过风扇作用于船身.根据动量定理,该力持续作用时会使船向前运动的动量获得增量.(3)当该作用力大于船向前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时,小船就可向前运动了.2-2-2 在地面的上空停着一气球,气球下面吊着软梯,梯上站着一个人.当这人沿软梯往上爬时,气球是否运动?答:选择人、气球和软梯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1)当人相对软梯静止时,系统所受合力等于零.系统的动量在垂直方向上等于零并守恒,系统的质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不变.(2)当人沿软梯往上爬时,人与软梯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系统所受合外力仍为零,总动量恒定不变.系统的质心位置仍保持不变.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当人沿软梯往上爬时,气球和软梯将向下运动.2-2-3 对于变质量系统,能否应用?为什么?答:(1)变质量系统的问题属于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牛顿第二定律依然适用,但式中mν应理解为质点系的总动量.(2)这类问题的代表是发射中的火箭、下落中的雨滴等问题,其研究对象一般是主体的运动规律,对于运动过程中所吸附或排出的那一部分质量,在变化前后与运动主体有不同的运动速度,所以用来处理主体的运动是不正确的.(3)一般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的角度入手,由系统的动量定理可得式中m 为运动主体的质量,为附加物在吸附或排出后相对于运动主体的速度.上式变形得:该式是指主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主体所受的外力与单位时间内附加物变化的动量的矢量和.2-2-4 物体m 被放在斜面m'上,如把m 与m'看成一个系统,问在下列何种情形下,系统的水平方向分动量是守恒的?(1)m 与m'间无摩擦,而m'与地面间有摩擦;(2)m 与m'间有摩擦,而m'与地面间无摩擦;(3)两处都没有摩擦;(4)两处都有摩擦.图2-1-1答:如图2-1-1所示,物体与斜面视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物体与斜面受到重力作用,地面对斜面有支持力,地面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其中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均是系统的内力.当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水平方向分动量守恒.讨论如下:(1)m'与地面间有摩擦时,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不为零,故水平方向的分动量不守恒.(2)m'与地面间无摩擦时,系统的水平方向的分动量守恒.(3)与(2)结论一致,系统的水平方向的分动量守恒.(4)与(1)结论一致,系统的水平方向的分动量不守恒.2-2-5 用锤压钉,很难把钉压入木块,如用锤击钉,钉就很容易进入木块,这是为什么?答:钉子打入木块,主要是钉子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小于钉子所受的作用力.(1)锤压钉子的压力一般不大,当钉子所受的摩擦力大于锤对钉子的压力时,钉子就无法进入木块,,因此难以把钉压入木块.(2)锤击钉子时,具有一定的动量,打击到钉子后,动量变成零.根据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由于打击时间很短,钉子受到平均冲力很大,因此很容易克服木块的阻力而进入木块.2-2-6 如图2-1-2所示,用细线把球挂起来,球下系一同样的细线.拉球下细线,逐渐加大力量,哪段细线先断?为什么?如用较大力量突然拉球下细线,哪段细线先断?为什么?图2-1-2答:任何细线只能承受一定张力,当给予细线的拉力超过它所能承受的极限张力,线就会断掉.如图示的情况:(1)当逐渐加大力量拉球下线时:在任一时刻,线中的张力与拉力达到平衡,而球上面线中的张力等于拉力和球的重力.因此,在渐渐增大拉力的过程中,球上面的线中的张力首先超过其极限张力会先断.(2)当用较大的力量突然拉球下线时:由动量定理可知,作用在线上的拉力就是冲力,由于力的作用时间较短,冲力还未传到球上面的线前,球下面的线就已经断了.2-2-7 有两只船与堤岸的距离相同,为什么从小船跳上岸比较难,而从大船跳上岸却比较容易?答:(1)选择人和船作为一个系统,并将人和船视为质点,忽略水的阻力.人以水平速度跳出时,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分量守恒,即(2)由上式可知,大船没有小船后退厉害,人与小船的作用时间比较短了,在作用力相等时,所得的冲量就比较小了.因此人用同样大的力自小船上前跳的速度比自大船上前跳时的小,所以从小船跳上岸比从大船要困难.§2-3 功 动能 动能定理2-3-1 物体可否只具有机械能而无动量?一物体可否只有动量而无机械能?试举例说明.答: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动量与相对于某参考系的速度有关;而物体的势能则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1)一物体可能只具有机械能而无动量.如:①静止在离地面h 处的物体,它的动能和动量均为零.不将势能零点选在离地面高h 处时,物体就具有势能.因此,物体具有机械能而无动量.②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内振动,在位移最大处,速度等于零,动能和动量也等于零.如将弹簧的原长处作为弹性势能的零点,那么此时弹簧振子具有弹性势能,其机械能不为零而动量为零.(2)一物体也可能只有动量而无机械能.如:物体离地面h 处自由下落至地面时,物体速度不为零,那么物体具有动量和动能.如将重力势能的零点选定在物体下落处,则到达地面时具有重力势能-mgh .由于开。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2章)【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2章)【圣才出品】

第1章力和运动1.1复习笔记一、质点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1.质点(1)质点是指具有一定质量且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的理想物体;(2)质点的简化具有相对性.2.参考系和坐标系(1)参考系①参考系是指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②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2)坐标系①选取在参考系上选定一点作为坐标系的原点O,取通过原点并标有长度的线作为坐标轴.②常用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平面极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等.(3)参考系和坐标系的关系坐标系用来定量地描述一个物体在各时刻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3.空间和时间(1)空间反映物质的广延性,与物体的体积和物体位置的变化相联系;(2)时间反映物理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4.运动学方程在选定的参考系中,运动质点的位置P(x,y,z)是t 的函数,即x=x(t),y=y(t),z=z(t)5.位矢(1)位矢是用来确定某时刻质点位置的矢量,用r 表示.(2)特点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6.位移位移表示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位置改变的矢量,用r表示.7.速度(1)平均速度:(2)瞬时速度(速度):8.加速度(1)质点的平均加速度(2)瞬时加速度加速度是矢量:①a与v成锐角,速率增加;②a与v成钝角,速率减小;③a与v成直角,速率不变.二、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1.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自然坐标系下的加速度式中,切向加速度a t和法向加速度a n分别为:2.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1)圆周运动的瞬时角速度(角速度)式中,△θ为角位移,单位为rad;ω的单位为1/s或rad/s.(2)圆周运动的瞬时角加速度(角加速度)式中,α的单位为1/s2或rad/s2.(3)角量和线量的关系22 d d t n R a R t a R R υωυαυω⎧⎫⎪=⎪⎪⎪⎪⎪==⎨⎬⎪⎪⎪⎪==⎪⎪⎭⎩线量角量3.抛体运动的矢量描述(1)速度分量:(2)速度矢量:(3)加速度:(4)位矢:(5)轨迹方程:三、相对运动常见力和基本力1.相对运动(1)伽利略坐标变换(2)速度变换与加速度变换质点P 在K’系的速度/加速度与它在K 系的速度/加速度的关系质点在两个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的加速度是相同的.2.常见力(1)重力重力是指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弹力弹力是指形变物体恢复原状时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力的三种表现形式:①两物体间的相互挤压两物体间相互挤压所产生的弹力又称正压力或支承力.该力大小取决于相互挤压的程度,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对方.②绳线对物体的拉力该力大小取决于绳线收紧的程度,方向总是沿着绳线并指向绳线收紧的方向.③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总是力图使弹簧恢复原状,又称恢复力.F=-kx(胡克定律)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或劲度,负号表示弹力和位移方向相反.(3)摩擦力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沿接触面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一对阻止相对运动的力.(4)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式中:G为引力常量,.3.基本力(1)电磁力电磁力是指存在于静止电荷之间的电性力以及存在于运动电荷之间的电性力和磁性力.(2)强力强力是指存在于核子、介子和超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3)弱力弱力是指在亚原子领域中存在的短程相互作用.四、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又称惯性定律.相关说明:(1)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2)力是引起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3)牛顿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并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dtv d m a m F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非物体有速度的原因.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AAB F F -=。

大学普通物理习题答案程守洙江之勇主编第六版

大学普通物理习题答案程守洙江之勇主编第六版

下端的速度。
5m
4m v0
结束 目录
y=y0=4
t=0
dy dt
=
v0
y=y0 v 0t
A
l = 5m
y
v0
B
x 2+y2= l 2 将此式微分得:
x
2ydy +2xdx =0
用 y0=4, v0= 2,
dx dt
=
ydy x dt =
y x
(
v 0)
t =1代入,得B端 的速度。
= (y0 v 0t )v 0 = 4 = 0.87m/s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已知B的初速v0=b m/s,它的速率由
v0变为0所化的时间为t1= 2bs,
(1)试求B在时刻 t
的加速度;
v
(2)设在B停止时,
A恰好追上B,求A的速 b
1
度;
(3)在什么时候,
2
A、B的速度相同
o
2b t 结束 目录
v0 =b m/s,t1= 2bs, v0=0
(1)画出位置对时间的曲线; (2)求质点在1秒到3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求质点在t =0时的位置。
结束 目录
解:
x/m
3.60
3.45
. .
3.30
.
3.15 3.00
. .
2.85 2.70
0.5 1.0 1.5 2.0 2.5 3.0 t/s
结束 目录
(2)质点在1秒到3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
=
3.75-3.00 3.0-1.0
=0.285(m/s)
(3)由作图法可得到质点在t =0时的位置为: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力和运动)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力和运动)

1.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1-1 质点运动的描述1-1-1 回答下列问题:(1)一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是否可能?(2)一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是否可能?(3)一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是否可能?(4)一物体具有沿O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而又有沿Ox轴负方向的速度,是否可能?(5)一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恒定而其速度的方向改变,是否可能?答: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为矢量,是位矢r的时间变化率;速率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为标量,是路程s对时间的的变化率;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为矢量,是速度v的时间变化率.(1)可能.如:①竖直上抛物体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具有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为零;②弹簧振子在水平面上振动时,在位移达到最大值时,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为零.(2)可能.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速率是速度的大小.如,物体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即速率)不变,但其方向不断变化着,因而其速度一直变化.(3)不可能.因为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即速率)和方向,当速率变化时,速度必将改变,不可能恒定.(4)可能.如: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5)可能.如:①物体作抛体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恒定保持不变,而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却时刻变化着;②物体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但其速度的方向时刻沿圆周的切线方向,即速度的方向在改变着.1-1-2 回答下列问题:(1)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的量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下并不相等?(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的量值相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和区别是怎样的?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怎样的?答:(1)①位移和路程的区别a .位移是矢量,是以质点在△t 时间内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b .路程是标量,是在△t 时间内质点实际路径的长度.在图1-1中,是位移,是路程.图1-1-1②两者量值相等和不相等时的情况a .两者相等的情况:在直线运动中,如运动方向不变,则质点的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曲线运动中,在△t 趋近于0的极限情况下,位移与轨迹重合,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b.两者不相等的情况:一般的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r|与路程并不相等,只有在△t很短的情况下,质点的位移和运动轨迹近似地看作重合.(2)①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a.平均速度定义为,它是矢量.b.平均速率定义为,它是标量.②两者量值相等时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内|△r|≠△s,所以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并不相等.只有在运动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在量值上才和平均速率相等.③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与区别a.二者的关系瞬时速度是时间△t趋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即.b.二者的区别第一,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是矢量.一般情况下,二者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平均速度的方向是△t时间内位移△r的方向,而瞬时速度的方向是△t→0时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第二,只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才相等.④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a.二者的关系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它们都是标量.b.二者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它们不相等,只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率才等于平均速率.1-1-3 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说:“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也越大”,你认为对不对?(2)有人说:“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前进时,如果物体向前的加速度减小,物体前进的速度也就减小”,你认为对不对?(3)有人说:“物体加速度的值很大,而物体速度的值可以不变,是不可能的”,你认为如何?答:(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很大,只说明物体运动速度在变,且变化地很大,并不是运动的速度很大.如,弹簧振子在位移最大处,其加速度的值最大,而速度却等于零.(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物体作直线运动时,若向前运动的加速度减小,表明向前运动的速度的变化率在减小,但速度还是因有加速度继续增大,只是增大得平缓些.即使加速度减到零,物体仍向前作匀速直线运动,而不会减小.(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但速度的方向可改变.如,物体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如v的值很大,那么可得到很大的加速度,但是速度大小却保持不变.1-1-4 设质点的运动学方程x=x(t),y=y=(t),,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然后根据及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及你认为哪一种正确?两者差别何在?答:(1)在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时,前一种方法有错误,后面一个方法是正确的.(2)二者的差别:①前面一个计算方法错误在于忽视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求出的只是速度v和加速度a的径向分量.②质点的速度按定义是,而不是.|d r|是位矢增量d r的大小,而dr是位矢r2和r1大小的差值,即r2-r1的极值,按速度定义应为速度的大小为同样,加速度的大小应为用平面极坐标表示时,设位置矢量r的大小为极径r,方向用极角θ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v和加速度a也都可表示为沿径向的和垂直于径向的两个分量的叠加,即和其中所以,前者求出的只是速度v和加速度a的径向分量.§1-2 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1-2-1 试回答下列问题:(1)匀加速运动是否一定是直线运动?为什么?(2)在圆周运动中,加速度方向是否一定指向圆心?为什么?答:(1)不一定.如抛体运动,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然而速度v的方向总是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不是直线运动.(2)不一定.如在变速率圆周运动中,质点既有向心(法向)加速度,又有切向加速度,合加速度就不指向圆心.1-2-2 对于物体的曲线运动有下面两种说法:(1)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必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一定不等于零.(2)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恒等于零,因此其法向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试判断上述两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讨论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及其关系.答:(1)第一种说法是正确的,第二种说法是错误的.①对于说法(1),因为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一直在变化,因而一定存在法向加速度.②对于说法(2),法向加速度反映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变化.(2)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及其关系。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静止电荷的电场)【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静止电荷的电场)【圣才出品】

7.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7-1 物质的电结构库仑定律7-1-1 一个金属球带上正电荷后,该球的质量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答:理论上质量减小,但仍可认为该球的质量没有变化.因为金属球带正电荷实际上是失去了负电子,所以理论上质量减小,但由于一个电子的质量m e=9.1×10-31kg,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金属球失去了1 C的负电荷相当于失去了9.1×10-31kg×1 C/1.6×10-19C=5.7×10-12kg的质量,这相对于整个金属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仍可认为该球的质量没有变化.7-1-2 点电荷是否一定是很小的带电体?什么样的带电体可以看作是点电荷?答:(1)不是,因为点电荷是研究带电体电性质时提出的一个理想模型,“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点电荷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本身不一定是很小的带电体.(2)可以看作是点电荷的带电体有以下两种情况:①相对所论点的位置距离,即当带电体的几何大小相对它至所论点的距离小很多,可忽略时,该带电体才可以看作是“点电荷”;②某一点至一带电体的距离,或者两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只有在带电体可以当作“点”处理时才有确切的意义,此时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和电荷分布都可以不予考虑,而仅当作有一定电量的几何点.如:在一般情况下,半径为R,电荷面密度为σ均匀带电圆盘轴线上与盘心相距为x 的任一给定点P处的电场强度是仅当若x>>R 时,上式可以简化为这正是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它说明当点P 离开圆盘的距离远远大于圆盘本身的大小时,点P 的电场强度与电荷量q集中在圆盘的中心的一个点电荷在该点所激发的电场强度相同,即此时带电圆盘可以看作是点电荷.但若R>>x ,即在点P 处看来均匀带电圆盘可认为是无限大,则点P 的电场强度又可化简为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所激发的电场由此可见,同一带电体是否能看作点电荷完全由所讨论的问题决定.7-1-3在干燥的冬季人们脱毛衣时,常听见噼里啪啦的放电声,试对这一现象作一解释.答:脱毛衣时,毛衣与内衣发生摩擦,会使两者分别带有异号电荷,由于毛衣和内衣都是绝缘材料,这些电荷会在其表面积聚起来;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比较潮湿,含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它们很容易快速地与出现在毛衣和内衣表面上的电荷中和掉;但在干燥的冬季里,空气中的正负离子很少,毛衣与内衣发生摩擦会导致两者表面积聚很多电荷,从而产生很高的电场强度,其大小往往高于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因此会将空气击穿,产生噼里啪啦的放电声.7-1-4 带电棒吸引干燥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剧烈地跳离此棒.试解答:(1)木屑被吸引移向带电棒的原因:假定带电棒带有正电荷,则处于该正电荷电场中的干燥软木屑会被极化,木屑靠近带电棒一端被极化出负电荷,木屑背着带电棒的一端被极化出正电荷,它们分别受到带电棒正电荷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但因木屑上负电荷更靠近带电棒,受到的吸引力大于木屑上正电荷的排斥力,所以木屑总是被吸引移向带电棒.(2)木棒剧烈地跳离带电棒的原因:假定带电棒带有正电荷,则一旦木屑接触到带电棒后,木屑上负电荷会被带电棒上的正电荷所中和,此时木屑受到的吸引力会消失,而由于木屑上正电荷仍旧存在,因此它会受到带电棒上的正电荷排斥,便又立即跳离带电棒.若带电棒带有负电荷,除了木屑两端极化电荷的极性相反以外,整个过程都与上述情况相同,即木屑总是先被吸引,接触到棒以后,又剧烈地跳离带电棒.§7-1 静电场电场强度7-2-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E一定很大;(3)在以点电荷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电场强度E处处相等.答:(1)不一定,这取决于该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有以下两种情况:①该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时它的引入几乎不会改变原场源电荷所激发的电场分布,而且正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方②该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大时它的引入破坏了原场源电荷所激发的电场分布,那么该点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就不能反映原来电场的性质,其方向当然就不能代表其所在点的电场方向,尤其是所带电荷是负电荷的话,电场力方向就更不能说是所在点的电场方向.(2)不一定.原因如下:①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电场力不仅取决于该电荷所在处的电场强度,而且还与该电荷的电量有关,即F=qE;②当用电场力来确定某点的电场强度,且受力的电荷是带电量不太大的点电荷时:a.该电荷可以当作是点电荷处理该电荷在电场中的线度足够小,此时所受到的电场力越大,说明点电荷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也越强;b.该点电荷不能当作点电荷处理该电荷在电场中的线度比较大,此时所受到的电场力就无法说明是哪一点的电场强度.(3)不准确.电场强度是一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①大小相同在真空中一点电荷所激发的电场具有球对称,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同一球面上的点都有相等的电场强度大小;②方向不同同一球面上不同的点其径向不同,所以就电场强度方向来说不同点有不同的方向(电场强度方向沿半径方向).因此,电场强度E并不处处相等.7-2-2 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当所考察的场点和点电荷的距离r→0时,电场强度E→∞,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对这似是而非的问题应如何解释?答:当场点和电荷距离很近时,该电荷已不能再看作是点电荷了,即在r→0时点电荷的模型不成立,那么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也不能用,即推不出E→∞.7-2-3 点电荷q如只受电场力的作用而运动,电场线是否就是点电荷q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答:不一定.(1)在一般情况下,电场线并不能代表点电荷q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电场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反映了该点电场方向,是点电荷q在该处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也即加速度的方向.而电荷运动轨迹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是电荷在该点的速度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并不总是和速度的方向一致,因此点电荷q不可能总是沿电场线运动.如:一正点电荷q以初速度v0入射一平行板电场,如图7-1-1所示,其电场线由上板指向下板,即电场力(加速度)方向总是垂直向下,而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电子速度沿其切线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并不重合.(2)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点电荷也有可能沿电场线运动①初速度为零的正点电荷q在平行板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就与电场线重合;②在点电荷Q的非均匀电场中,初速度为零的正点电荷q沿径向电场线运动.上述两种情况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一致,电场线都是直线,运动轨迹也是直线.图7-1-1 正点电荷q在平行板电场中的运动7-2-4 在正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放置四个带相同电荷量的同号点电荷,试定性地画出其电场线图.答:可分为两个步骤:(1)画出两个带相同电荷量的同号点电荷的电场线图正电荷的电场线总是从电荷出发呈辐射状的,对于两个正电荷的系统,它们的电场线在空中相遇不能相交,只能相互排斥改变路径.同时在两个正电荷连线的中点电场强度为零,即该处的电场线密度为零.因此两个正电荷系统的电场线可描绘如图7-1-2(a)所示.(2)画出四个带相同电荷量的同号点电荷的电场线图当一正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都放上正点电荷时,边线中点的电场强度不再为零,此时对角线中点电场强度为零,即正四边形中心处电场线密度为零.由此正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都放上正点电荷系统的电场线可描绘如图7-1-2(b)所示.图7-1-2 正点电荷系统的电场线。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3-5章)【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3-5章)【圣才出品】

5 / 1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四、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1.刚体的角动量 设刚体绕 z 轴转动,则刚体绕定轴的角动量为
2.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 (1)角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 刚体所受到的对某给定轴的总外力矩等于刚体对该轴的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二、力矩 转动惯量 定轴转动定律 1.力矩 力矩是指力的作用点相对给定点的位矢 r 与力 F 的矢积.对于定轴转动,r 是力作用点 相对于转动轴的位矢. (1)力 F 对 O 点的力矩 M0
M0=r×F
(2)力 F 对转轴 Oz 的力矩
图 3-1 力矩
2 / 1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转动惯量 (1)转动惯量的定义 转动惯量是转动中惯性大小的量度,且
(2)转动惯量的积分形式
积分式中 dm 是质元的质量,r 是质元到转轴的距离. (3)平行轴定理 刚体对任一转轴的转动惯量等于刚体对通过质心并与该轴平行的轴的转动惯量 JC 加上 刚体质量与两轴间距离 h 的二次方的乘积. (4)刚体转动惯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3 章 刚体和流体的运动
3.1 复习笔记
一、刚体模型及其运动 1.力学分析方法 对物体复杂运动的研究,一般的力学分析方法可归纳为: (1)突出主要矛盾,撇开次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 (2)将质点系化整为零,以质点或质元为研究对象,作为突破口; (3)根据受力情况,正确地画出受力图; (4)根据已知条件或初始条件,选用所需的基本原理、定律,列出方程式; (5)根据要求,求解方程,统一变量,积零为整,用积分法求出结果; (6)讨论分析所得结果,检验是否正确. 2.刚体 刚体是一种特殊的质点系,无论在多大外力的作用下,系统内任意两质点间的距离始终 保持不变. 3.平动和转动 (1)平动 平动是指当刚体运动时,刚体内任何一条给定的直线,在运动中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运 动. 在平动中,各个质点在同一段时间内位移相同,且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2)转动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气体动理论)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气体动理论)

5.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5-1 热运动的描述理想气体模型和状态方程5-1-1 试解释气体为什么容易压缩,却又不能无限地压缩.答:(1)气体容易压缩: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隙,并存在相互作用力.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是最大的,而在常温常压下除了碰撞以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这就使得气体非常容易被压缩.(2)不能无限压缩不仅因为分子有一定的大小,而且当分子之间距离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不可忽略了.例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如图5-1-1所示.①当r =r 0(r 0≈10-10m )或很大时,相互作用力等于零.②当r>r 0时,作用力表现为吸引力,距离的增加时引力也增大,达到某个最大值后又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r>10-9m 时这个吸引力就可忽略了.③如果r<r 0,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排斥力并随分子之间距离迅速增加.气体的体积不能无限压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图5-1-15-1-2 气体在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这时气体中有分子热运动吗?热力学中的平衡与力学中的平衡有何不同?答:(1)气体的平衡态是指一定容积内的气体,其温度、压强处处相等,且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状态.描述气体状态的三个宏观参量分别是体积、温度和压强.因此,气体在平衡状态的特征是宏观参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2)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大量分子无休止的随机运动.①从微观而言,这种随机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单个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因彼此碰撞而随机改变.②平衡态时,从宏观而言,大量分子的这种热运动平均效果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因此平衡态是说分子处于“动态平衡”,仍存在分子热运动.(3)①气体的平衡状态是指在无外界作用下气体系统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效果,此时分子系统整体没有运动,系统内分子却一直在无规则地运动;②力学中的平衡状态是指分子系统整体上无合外力或合外力矩的作用,因而处于静止或匀速定向运动或转动,微观上的单个分子,它们总是不断互相发生碰撞,并相互作用,因而永远不会处于力学的平衡态.§5-4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5-4-1 对一定量的气体来说,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就微观来看,它们是否有区别?答:气体的压强是指气体分子作用在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碰撞力.由压强公式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是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1)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平动动能保持不变,当减小气体体积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就会增加,即单位时间内对容器壁的碰撞次数也增多,因而压强增大.(2)若保持体积V不变,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也不变,升高温度后,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会增大,而平均平动动能为,说明气体分子方均根速率增大,对容器壁的冲量亦增大,这会使气体压强的增大.5-4-2 如果气体由几种类型的分子组成,试写出混合气体的压强公式.答:(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一质量为m1,摩尔质量为M1的理想气体,其压强为(2)当向该容器(体积为V)内充以另一质量为m2,摩尔质量为M2同一温度T的理想气体时,该气体也对容器壁产生p2的压强:(3)由于理想气体分子的大小可忽略不计,而且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因此,第二种气体是否加入都不影响第一种气体的压强,反之亦然.当两种气体同时装入同一容器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就是满足力的加和原理.推广到多种理想气体混合在一起的压强就是式中是混合气体单位体积的分子数.综上所述,混合理想气体的压强就是各类分子单独存在于同一容器时的压强和,即道尔顿分压定律.5-4-3 对汽车轮胎打气,使达到所需要的压强.问在夏天与冬天,打入轮胎内的空气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根据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压强与温度T、单位体积分子数有关.假设轮胎的容积V在夏天与冬天都相同,可承受的压强p也相同.因为冬天与夏天的气温不同,为了保证相同的轮胎压强,需要充入轮胎内的空气分子数就不同:(1)夏天气温高,空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高,平均单个分子对轮胎的碰撞冲量增大,比较少的分子数就能保持足够的压强.因此,充入轮胎的空气分子数N就可少一些.(2)冬天气温低,空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小,对轮胎壁的碰撞冲量减小,充入更多的空气可增加碰撞次数,以保持足够的碰撞冲量.因此,充入轮胎内空气分子数N就要多些.§5-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5-5-1 试用气体的分子热运动说明为什么大气中氢的含量极少?答:在大气中包含有不同成分的气体,它们的质量各不相同,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亦不同,造成各气体的方均根速率也不相同.(1)如氢分子由于质量最小,受到的地球引力也最小,在相同温度下其方均根速率却最大,所以它从地球表面逃逸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氢在空气中的含量极低.(2)空气中如氧、氮等其他成分的分子质量都比氢分子大,受到的地球引力也较大,而方均根速率又相对小,就不容易从地球逃逸出去.5-5-2 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中一个分子的速率在v~v +△v 间隔内的概率是多少?(2)一个分子具有最概然速率的概率是多少?(3)气体中所有分子在某一瞬时速率的平均值是,则一个气体分子在较长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应如何考虑?答:(1)根据麦克斯韦分布律,速率在v ~v +△v 间隔内的分子数占分子总数的百分比为假设本题速率区间内的百分比为4%,说明100个分子中有4个分子的速率落在v ~v +△v 间隔内,亦即,对每一个分子的速率尽管随机可变的,但总有4%的可能处于v ~v +△v 区间内.(2)①最概然速率v p 是指处于一定温度的平衡状态中的系统内大量分子最可能具有的速率,这是对大量分子的速率分布所作的统计规律的一个特征值.②它只对大量分子的整体有意义.对单个分子,我们只用“处于v p ~v p +△v 间隔内的概率”来描述其速率,而探讨其一定速率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3)①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其速率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表明大量气体分子中速率有高有低,不同瞬间单个分子的速率通过分子间的碰撞都会发生变化.但根据统计规律,在任一瞬间大量分子的速率有一确定的平均值.②对于单个分子,在此时可能处于较高的速率,碰撞后,在彼时又可能处于较低的速率,而其他的分子处于相反的速率变化,保持统计规律不变.③因此,长时间一个分子可以经历大大小小不同的速率,但其不同时刻的统计平均速率仍是.5-5-3 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以及方均根速率各是怎样定义的?它们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各有什么用处?答:(1)最概然速率①定义最概然速率是指平衡态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f (v )最大值对应的速率,其物理含义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分子速率在vp 附近的概率最大.经麦克斯韦分布函数求导并令f'(v )=0,可求出最概然速率,它表示在所有相等的速率区间中,在包含v p 的区间内分子数的百分比最高.②影响因素a .对一定的气体,温度越高,最概然速率v p 越大;b .在一定的温度下,分子质量大的气体最概然速率较小.③应用可以通过最概然速率的大小来比较不同情况下的速率分布.(2)平均速率和均方根速率①定义平均速率是指在平衡态下,大量分子速率的算术平均值,它可由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求出。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电磁感应、电磁场理论)【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电磁感应、电磁场理论)【圣才出品】

9.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9-1 电磁感应定律9-1-1 在下列各情况下,线圈中是否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何故?若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如何确定?(1)线圈在载流长直导线激发的磁场中平动,如图9-1-1(a )、(b );(2)线圈在均匀磁场中旋转,如图(c )、(d )、(e );(3)在均匀磁场中线圈从圆形变成椭圆形,如图(f );(4)在磁铁产生的磁场中线圈向右移动,如图(g );(5)如图(h)所示,两个相邻近的螺线管1与2,当1中电流改变时,试分别讨论在增加与减少的情况下,2中的感应电动势.图9-1-1确定可能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情况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来确定,据此:(1)无限长载流导线的磁场距直导线为x 处的磁感应强度为:①在(a)的情况下,虽然线圈各点的磁场各不相同,但是线圈内的总磁通量与线圈的位置无关,无论线圈如何运动都不发生变化,因此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当然,从局部来看,线圈中垂直于直长导线的两条边框会因切割磁感应线出现电磁感应,但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都是自下而上,对整个线圈回路来说感应电动势由于方向相反而抵消,整体为零;②在(b)的情况下,线圈向远离直长导线的方向运动,线圈内磁场随x距离的增加而变小,磁通量也变少,发生了变化,因此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2)①(c)的情况,如图示所标定的两个位置通过线圈内的磁通量是不同的.实线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而虚线位置,线圈平面平行磁场方向,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因此当线圈旋转时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会随着线圈旋转所达到的位置发生变化相应改变,如图示所标定的由实线位置旋转到虚线位置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少,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此后由虚线位置继续旋转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②(d)的情况,与(c)完全相同;③(e)的情况,线圈运动时其平面始终垂直磁场方向,线圈内的磁通量始终保持不变,所以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3)如图(f)所示,当线圈从圆形变成椭圆形的过程中,线圈面积逐渐减小,所包围的磁通量也就变少,于是线圈中产生了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动势;(4)如图(g)所示,当线圈向右移动时,由于磁场越来越弱,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也越来越少,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从左向右看为逆时针方向;(5)在图(h)中,当螺线管1中电阻的滑动头向左滑动时,螺线管1中的电流逐渐增大,所激发的磁场逐渐增强,通过螺线管2的磁通量增加,所以在螺线管2中将会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动势;相反,当螺线管1中电阻的滑动头向右滑动时,类比可知,在螺线管2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动势产生.9-1-2 将一磁铁插入一个由导线组成的闭合电路线圈中,一次迅速插入,另一次缓慢地插入.问:(1)两次插入时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是否相同?感生电荷量是否相同?(2)两次手推磁铁的力所作的功是否相同?(3)若将磁铁插入一不闭合的金属环中,在环中将发生什么变化?答:(1)①感应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有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决定,迅速插入磁通量的变化率比缓慢地插入要大,因而迅速插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要大一些;②感生电量: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与导线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变化值成正比,而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无关,设线圈的电阻为R,磁铁插入前后线圈中磁通量分别为和,则感生电荷量均是,因此产生的感生电荷量相同.(2)手推磁铁的力所作功的大小与感应电动势在这段时间内所作的功相等,即由于迅速插入时磁通量的变化率比缓慢插入时的大,因此迅速插入时手推磁铁的力所作的功要比缓慢插入时大.(3)当磁铁插入金属环时,金属环所在空间的磁场发生了变化(由弱到强),因而会产生感生电动势,在金属环上有感生电场的存在,但由于金属环没有闭合,所以没有感应电流产生.9-1-3 让一块很小的磁铁在一根很长的竖直铜管内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试定性说明磁铁进入铜管上部、中部和下部的运动情况,并说明理由.答:(1)磁铁处于铜管上部时:铜管中将产生感应电流,此时磁铁速度较小,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小,磁铁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磁铁仍然加速下落.(2)磁铁处于铜管中部时:感应电流随着磁铁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感应电流的磁场对下落磁铁的阻力也逐渐增大.竖直铜管足够长时,磁铁所受的重力和阻力的合力可在管内某处等于零.然后,磁铁以恒定速率速率下落.(3)磁铁处于铜管下部时:磁铁即将离开铜管,由于磁铁在管内的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磁铁的重力将大于感应电流的磁场对磁铁的阻力,因而磁铁将加速离开铜管.§9-2 动生电动势9-2-1 如图9-1-2所示,与载流长直导线共面的矩形线圈abcd作如下的运动:(1)沿x方向平动;(2)沿y方向平动;(3)沿xy平面上某一L方向平动;(4)绕垂直于xy平面的轴转动;(5)绕x轴转动;(6)绕y轴转动;问在哪些情况下矩形线圈abcd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为零?图9-1-2 与载流直导线共面的运动线圈答:(1)穿过矩形线圈的磁通减少,感应电动势不为零;(2)穿过矩形线圈的磁通不变,感应电动势为零;(3)穿过矩形线圈的磁通减少,感应电动势不为零;(4)穿过矩形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感应电动势不为零;(5)穿过矩形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感应电动势不为零;(6)穿过矩形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感应电动势不为零.9-2-2 如图9-1-3所示,一个金属线框以速度v从左边匀速通过一均匀磁场区,试定性地画出线框内感应电动势与线框位置的关系曲线.(a)一个金属线框以匀速通过一均匀磁场区(b)感应电动势与线框位置的关系曲线图9-1-3 进入和离开磁场区的金属线框内感应电动势的变化答:只有当金属线框正在进入和正在离开磁场区、且线框有一部分在磁场区外时才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动势.进入磁场区时穿过金属线框的磁通量增加,离开磁场区时则减少,因此只在这两个时间段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设金属线框的宽度为d,磁场区的宽度为L,则线框内感应电动势与线框位置的关系曲线如图9-3(b)所示.9-2-3 如图9-1-4所示.当导体棒在均匀磁场中运动时,棒中出现稳定的电场E=vB,这是否和导体中E=0的静电平衡的条件相矛盾?为什么?是否需要外力来维持棒在磁场中作匀速运动?图9-1-4 在均匀磁场中运动的导体棒答:(1)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的情况:①当导体棒在均匀磁场中运动时,棒中出现稳定的电场E=vB是“非静电性场”,它反映的是单位正电荷受到的非静电力,即洛伦兹力.非静电性场的场强沿整个闭合电路的环流不等于零,等于电源的电动势.此时,导体内的电荷在包括非静电力场E=vB和库仑力场的作用下的平衡,不是单一的静电平衡.②导体在静电平衡时导体中等于零的电场是静止电荷激发的电场,静电场的场强反映。

中科院考研817光学参考答案

中科院考研817光学参考答案
0
故 z=0 平面上,t=0 时刻相位为: ϕ = 又由 x=-5 µm , ϕ = 0 得
k
x
x +ϕ
ϕ
0
= 2.5π
故:
3 3 i ( x + y + z +ϕ ) E ( x, y, z ) = e k x k y k z 0 = e i (1.571×10 x +1.385×10 z + 2.5π )
可见波法线在 xoz 面内,波法线方向与 z 轴夹角为 α = arctan
k k
x z
= 4836,
2.解:(1)
θ
1
= 30
n sinθ
0
1
= n sinθ 2 ⇒ θ 2 = ar 19.47
设入射光振幅为 E,则 据菲涅尔公式:
E
ip
= E is = E i cos 45 =
⇒d =
λ1 4(ne1 − no1 )
ϕ, =
2π ne 2 − no 2 d λ2
⇒ ϕ, =
2π λ1 ne 2 − no 2 π ≈ λ2 4 ne1 − no1 4
π , , E x = A1 cos(ωt + ) 2 π 故: , , E y = A2 cos(ωt + ) 4
4
π ) 2
E z = Ae cos ωt
,
8.解: δ =
2π 3 n0 γ σ3 ⋅ U λ
⇒ Uλ =
2
λ = 7505V 3 2n0 γ σ3
光线通过 A 晶体后偏转 90 成为 e 光
1 1 1 cos 2 θ sin 2 θ −1 tan α = sin 2θ 2 − 2 ( + ) =0.030221473 2 2 2 n0 ne n0 ne ⇒ 间隔∆x = α tan α = 0.3022 mm ne (θ ) = n0 ne n0 sin θ + ne cos 2 θ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讲义与视频课程-光学【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讲义与视频课程-光学【圣才出品】

第12章光学12.1本章要点详解█几何光学█光源,单色光与相干光█双缝干涉█光程与光程差█薄膜干涉█迈克耳孙干涉仪█光的衍射现象与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及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光栅衍射█X射线的衍射█光的偏振状态█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重难点导学一、几何光学简介1.光的传播规律(1)光在传播过程中遵从的三条实验规律①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的直线传播定律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的独立传播定律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与其他光束相遇时,各光束都各自独立传播,不改变其性质和传播方向。

③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指光入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折射。

图12-1光的反射和折射如图12-1所示。

实验表明:a.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在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入射面内。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ic.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与入射角无关,而与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有关,即rn i n sin sin 21=式中,比例系数n 21为第二种介质相对于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

(2)光路可逆原理光路可逆原理是指当光线的方向返转时,光将循同一路径而逆向传播。

(3)费马原理费马原理是指光从空间的一点到另一点是沿着光程最短的路径传播。

光程是折射率n 与几何路程l 的乘积,则费马原理的一般表达式为⎰=BA l n 极值d 即光线在实际路径上的光程的变分为零。

2.全反射(1)全反射概念当入射角i =i c 时,折射角r =90°,因而当入射角i ≥i c 时,光线不再折射而全部被反射(图12-2),该现象称为全反射,入射角i c 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12c arcsin n n i =图12-2光的反射和折射(2)隐失波根据波动理论,光产生全反射时,仍有光波进入第二介质,它沿着两介质的分界面传播,其振幅随离开分界面的距离按指数衰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9 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 均匀的薄油膜上,油 膜 覆盖在玻璃板上, 均匀的薄油膜上, 覆盖在玻璃板上, 单色光的波长可以连续变化, 所用 单色光的波长可以连续变化,观察到 500nm与7000nm这两个波长的光在反射 与 这两个波长的光在反射 中消失, 中消失,油的折射率为 1.30,玻璃的折射 , 率为1.50。试求油膜的厚度 。 率为 。
结束 返回
若透射光干涉增强则反射光干涉相消 由干涉相消条件
λ (k + 1 )λ 2ne + 2 = 2
取k=2 2ne 2×1.5×0.4×103 =600 (nm) λ2 = = 2 k 取k=3 2ne 2×1.5×0.4×103 =400 (nm) λ3 = = 3 k k 的其它取值属于红外光或紫外光范围
结束 返回
需在缝S 解:欲使条纹不移动,需在缝 1上覆盖云母片 欲使条纹不移动 需在缝 原来 r 2 r 1 = 4 λ 现在 r 2 (r 1 e +ne ) =0 ( n 1)e = 4λ 4 λ 4×589 =4062 (nm) e=n 1= 1.58-1
结束 返回
17-8 在空气中垂直入射的白光从肥皂膜 上反射,在可见光谱中630nm处有一干涉极 上反射,在可见光谱中 处有一干涉极 而在525nm处有一干涉极小,在这极大 处有一干涉极小, 大,而在 处有一干涉极小 与极小之间没有另外的极小。 与极小之间没有另外的极小。假定膜的厚度 是均匀的,求这膜的厚度。 是均匀的,求这膜的厚度。肥皂水的折射率 看作与水相同,为1.33。 看作与水相同, 。
结束 返回
解:由杨氏双缝干涉条件 Dλ Δx = d dΔx 0.60×2.27 λ= D = 2500
=5.45×10-4 (mm) =5450 (Å)
结束 返回
17-2 用很薄的云母片 用很薄的云母片(n=1.58)覆盖在 覆盖在 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 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幕上的零级 明条纹移到原来的第七级明条纹的位置上, 明条纹移到原来的第七级明条纹的位置上, 。 如果入射光波长为 λ =550 nm。 试问此云 母片的厚度为多少? 母片的厚度为多少
结束 返回
解: ∵ n 1 < n 2 >n 3 所以要考虑半波损失 光程差为: 光程差为: 2 2 n 2 n 1sin2 i + λ δ = 2e 2 λ = 2 e (2.12)2 1×sin2450 + 2 λ = 4e + λ = 2 e ×2 + 2 2 明纹条件为: 明纹条件为:
λ = kλ δ = 4e + 2
结束 返回
解:
x2
2D (λ λ ) x 1= 2 1 d 2 ×1.0 = 0.25×10-3 ×(760-400)
=2.88 (mm)
结束 返回
17-5 一射电望远镜的天线设在湖岸上, 一射电望远镜的天线设在湖岸上, 距湖面高度为h 距湖面高度为 对岸地平线上方有一恒星刚 在升起, 的电磁波。 在升起,恒星发出波长为λ 的电磁波。试求 当天线测得第一级干涉极大时恒星所在的角 提示:作为洛埃镜干涉分析 位置 θ (提示 作为洛埃镜干涉分析 提示 作为洛埃镜干涉分析)
结束 返回
17-11 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 380nm的肥皂水膜上,试问水膜表面呈现 的肥皂水膜上, 的肥皂水膜上 什么颜色? 肥皂水的折射率看作 肥皂水的折射率看作1.33)。 什么颜色?(肥皂水的折射率看作 。
结束 返回
解:水膜正面反射干涉加强 λ 2ne + 2 = kλ k=2 4ne 4×1.33×380 =674 (nm) 红 λ2 = = 2×2-1 2k-1 k=3 4ne 4×1.33×380 =404 (nm) 紫 λ3 = = 2×3-1 2k-1 所以水膜呈现紫红色 k 的其它取值属于红外光或紫外光范围结束
返回
17-12 在棱镜 (n1=1.52 )表面镀一层增 表面镀一层增 透膜(n 如使此增透膜适用于550.0 如使此增透膜适用于 透膜 2=1.30),如使此增透膜适用于 nm,波长的光,膜的厚度应取何值 ,波长的光,膜的厚度应取何值?
结束 返回
解:设光垂直入射,由于在膜的上下两面反 设光垂直入射, 射时都有半波损失,所以干涉加强条件为: 射时都有半波损失,所以干涉加强条件为:来自习题总目录结束
17-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0.6mm,照亮狭缝 的光杠杆汞弧灯加上绿 ,照亮狭缝S 色滤光片, 色滤光片,在2.5m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 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 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2.27 纹,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 mm。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 。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
光 学 习 题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结束 返回
解:若反射光干涉加强 λ kλ k=1,2,3... 2ne + 2 = 4ne λ = 2k-1 k=1
4×1.5×0.4×103 λ1 = 2×1-1 =2400(nm)
k=2 k=3 k=4
λ2 =800(nm) λ3 =480(nm) λ4 =343(nm)
红外光 可见光 紫外光
θ
h
结束 返回
解:
λ δ = a a cos2θ + 2 = λ λ 2a sinθ = 2 a sinθ = h λ θ ≈ sinθ = 4h
2
θ
a
2θ h
结束 返回
17-6 在杨氏双线实验中,如缝光源与双 在杨氏双线实验中, 缝之间的距离为 D ´, 缝光源离双缝对称轴 的距离为b, 如图所示(D 的距离为 如图所示 ´>> d )。求在这情 。 况下明纹的位置。 况下明纹的位置。试比较这时的干涉图样和 缝光源在对称轴时的干涉图样。 缝光源在对称轴时的干涉图样。 屏 b S S1 d D´ S D 2
ϕ =0.150
结束 返回
17-4 (1)用白光垂直入射到间距为 = 用白光垂直入射到间距为d 用白光垂直入射到间距为 0.25mm的双链上,距离缝 的双链上, 的双链上 距离缝1.0m处放置屏 处放置屏 幕。求第二级干涉条纹中紫光和红光极大点 的间距(白光的波长范围是 白光的波长范围是400—760nm)。 的间距 白光的波长范围是 。
即条纹向下移动, 即条纹向下移动,而条纹间距不变
结束 返回
17-7 用单色光源 照射双缝,在屏上形 用单色光源S照射双缝 照射双缝, 成干涉图样,零级明条纹位于O 成干涉图样,零级明条纹位于 点,如图所 移至位置S , 示。若将缝光源 S 移至位置 ´,零级明条 纹将发生移动。 纹将发生移动。欲使零级明条纹移回 O 点, 必须在哪个缝处覆盖一薄云母片才有可能? 必须在哪个缝处覆盖一薄云母片才有可能 若用波长589nm的单 若用波长 的单 色光,欲使移动了4个 色光,欲使移动了 个 屏 S1 明纹间距的零级明纹 S´ O 移回到O点 移回到 点,云母片的 S 厚度应为多少?云母片 厚度应为多少 云母片 S2 的折射率为1.58。 的折射率为 。
结束 返回
解:
2ne + 2 λ2 2ne + 2
λ1
= kλ1 = (2k+1) 2
λ2
由上两式得到: 由上两式得到 λ1 630 k = λ λ = 2(630-525) =3 1 2 将 k =3 代入 kλ2 3×525 e= = 2×1.33=5.921×10-4 (mm) 2n
结束 返回
结束 返回
解:设云母片的厚度为e 设云母片的厚度为 无云母片时 放置云母片后 联立两式

r 2 r 1 =0 (r 2 e )+ ne r 1= 7λ e (n 1) = 7λ
7×5.5×10-7 e= = 1.58 1 =6.6×10-6 (m) (n 1)
结束 返回
17-3 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屏幕到 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 双缝的距高D 远大于双缝之间的距离d, 双缝的距高 远大于双缝之间的距离 ,对 于钠黄光( 于钠黄光 λ = 589.3nm),产生的干涉条纹, ,产生的干涉条纹, 相邻两明纹的角距离(即相邻两明纹对双缝处 相邻两明纹的角距离 即相邻两明纹对双缝处 的张角)为 的张角 为0.200 。 (1)对于什么波长的光,这个双线装置所 对于什么波长的光, 对于什么波长的光 得相邻两条纹的角距离比用钠黄光测得的角 距离大10%? 距离大 (2)假想将此整个装置没入水中 水的折射 假想将此整个装置没入水中(水的折射 假想将此整个装置没入水中 用钠黄光照射时, 率n =1·33),用钠黄光照射时,相邻两明条 用钠黄光照射时 纹的角距离有多大? 纹的角距离有多大
k=0,1,2,...
结束 返回
明纹条件为: 明纹条件为:
结束 返回
解:由暗纹条件
λ = (k 1 )λ 2ne = (2k+1) 2 +2
设 λ 1 =500nm 为第k级干涉极小 为第 级干涉极小
λ2 =700nm 为第 为第(k-1)级干涉极小 级干涉极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