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3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 ①水源防护林带 ②水土保持林带 ③防风固沙林带
④薪炭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第 4 题,从成因上看,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主要是植
被破坏的结果;地面沉降主要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的;减少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减轻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第 5 题,薪炭 林是为居民提供薪柴的森林。答案:4.C 5.D
生物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 防 措施 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治 工程 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 措 措施 修梯田、淤地坝等 施 农牧业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
措施 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 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 用情况。读表回答 1~3 题。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
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 4~5 题。
4.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
林是防治________的最佳措施
()
①水土流失 ②地面沉降 ③土地荒漠化 ④大气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在维持和改善土地生态性状的 基础上,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的生产能力不 断 恢复更新 ,土地得到 合理利用 。 2.植树造林 (1)重要意义: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 土地荒漠化 的 最佳措施。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二章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2018秋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第二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意义:维持和改善土地①生态性状,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②恢复更新。
2.主要措施:③植树造林。
3.防护林带类型:④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4.防护林目的:防御⑤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⑥保护性犁地、⑦梯田、轮作、⑧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思维活动1.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作物的根系大都分布在土壤的疏松耕作层里,作物留茬或免耕,根系就可以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2.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三北”防护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减轻旱灾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⑨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3)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重视⑩生态条件的限制。
2.土地整理(1)概念: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⑪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⑫质量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
(2)条件: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⑬废弃地多。
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⑭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3)意义:可⑮恢复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
思维活动种类目的植树造林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耕作方法防风林主要适合平原和滨海地区;梯田适合南、北方山区;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适合北方缓丘岗地;保护性犁地和轮作适合北方平原地区减少水土流失(2)我国主要的生态林工程及其生态功能我国的生态林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课件湘教版选修
①生物措施
②工程措施
③农牧业措施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基本国策 2.具体措施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 2.表现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 ⑵具体措施
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 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20% 举家外出农户 留守农户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55岁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妇女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63% 83%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 50 岁以上 54% , 60 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⑶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 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能力,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017秋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__以土地资源为例课件湘教版选修620170906141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预习交流2 “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 提示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并非单指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包括提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措施。若是不顾当地的 生态环境要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反 而会引起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主 要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实现,而不能依靠开垦新的宜农地来实现。生 态条件恶化的地区还要做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沼泽,做到 开发耕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 象。完成第2~3题。 2.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答案C 解析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空心化”的含 义,“空心化”是指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导致农村人 口减少的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 距大,大城市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等都优于农村,吸引了农村劳动 力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空心化现象。综上,选C项。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 。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 。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 是 ,其原因是 。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 是 。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主题二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措施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材料二
高中地理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湘教版选修6)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意义:维持和改善土地①__________,保持和提高土地的②____________,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③____________。
m11e7W8cRo2.主要措施:④____________。
3.防护林带类型: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m11e7W8cRo4.防护林目的:防御⑧________、⑨________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m11e7W8cRo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⑩________、轮作、错误!______________和等高线犁地、错误!______________。
m11e7W8cRo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
m11e7W8cRo(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错误!____________的力度。
(3>防止错误!__________________,重视错误!________条件的限制。
m11e7W8cRo2.土地整理(1>概念: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错误!________面积,提高农用地错误!________为目的的土地错误!________和恢复工程。
m11e7W8cRo(2>条件:错误!________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错误!____________多。
因工矿生产建设错误!________、塌陷和错误!________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m11e7W8cRo(3>意义:可错误!________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错误! ________耕地。
第二湘教版选修六章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全国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通过对这些土地进行科学的整理,可恢复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
结束
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 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 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 不科学行为。
人给水出路,水给人活路。经历了1998年大洪水的洞庭湖区 人们知道了水的可怕。他们开始不再和水争地,而是发展了自己 的适洪型经济。如今,在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帮助下,很多湖区农 民都找到了替代生计,与洞庭湖和谐共处。
土地整理是以增加农 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 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为 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 程。
农田土地整理后的沟、渠、路
我国农村建房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户均宅基地普 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荒废宅基地未能及时收归集体, 致使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外紧内松”、“摊煎饼” 式向外扩延,形成众多的“空心村”,导致土地大量 闲置和浪费,也对农村的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和土地荒漠化
防护林带
主要分布在河川
水源涵养带 上游的水源地区,
可调节径流,防 止水旱灾害。
在水土流失地
水土保持林带 区,种在流域
内,形成水土 保持林体系。
防风固沙林带 干旱半干旱区
6·25全国“土地日”
节约土地
三北防护林
东北、西北、华 北 防风固沙林带
一条长436公里、宽约72-78米、横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 拉玛干沙漠南北的绿化带2005年6月全面建成。这条绿化带建在塔里木沙漠 公路两侧,它对保护沙漠公路、改善生态环境、拉动南疆经济的发展都具 有重大意义。
2018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笔记
2018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笔记
目录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1)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2)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9)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1、导致全球水危机原因
自然原因:淡水资源有限;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人为原因:世界需水量增长较快,表现在: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发展;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表现在:浪费严重,污染严重。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1、煤炭分布
全球范围有两个煤带:1)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
2)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
(由此可以看出全世界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南半球煤带主要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中国煤带分布:主要在北方,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
南方除贵州外均缺煤。
2、石油和天然气分布
世界油带两个:1)东半球,从地中海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
2)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我国石油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
东部主要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油田。
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格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我国天然气分布看教材图示。
主要集中在盆地(比如四川盆地)。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
第三节可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举措。
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连续供给的意义及详细举措。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土地资源保护与可连续利用的含义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在保持和改良土地生态性状的基础上,保持和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的生产能力不停恢复更新,土地获得合理利用。
2.植树造林(1)重要意义:植树造林是防备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正确举措。
(2)防备带种类与意义3.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保护性犁地、梯田、轮作、带状耕作和等高线犁地。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连续供给1.科学开发土地:要与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1)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2)防备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略生态条件限制。
2.科学整理土地(1)土地整理的目的①增添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
②提升农用地质量。
(2)土地的整理对象①乡村无用的沟坎、不整的道路水渠、零星未利用地和荒弃地。
②工矿建设占用地和荒弃地、城市不合理用地。
一、判断题1.植树造林是防备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正确举措。
()2.建布防备林带的目的是防守风沙、洪涝等自然灾祸的侵袭。
()3.忽略生态条件,强力推行粮食生产是致使我国北方地域土地荒漠化的一项主要原由。
()4.土地退化最显然的表现是不合理的浇灌。
()5.土地整理工程能充足发掘乡村闲置地、工矿荒弃地等地区的复耕潜力。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以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地区分为25 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次序分别代表1979 年和 2015 年土地利用种类。
据此达成第 6 题。
6.图示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会致使()A.干旱、洪涝频次减小B.空气湿度显然增添C.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D.水生生物物种增添分析:选 C。
从“辽宁西北部某地”这一条件能够看出,该地凑近内蒙古高原,处在农牧过渡带,从图中能够看出,该地从1979-2015 年耕地挤占了大批湖泊,湖泊面积减小,则空气湿度会显然减小,水生生物物种会减少,干旱、洪涝的频次会增添,故A、B、D 项错误;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次生盐渍化会加剧, C 正确。
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湘教版选修6(考试必备)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
2.防护林带的类型⎩⎪⎨⎪⎧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3.防护林的目的(1)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2)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2.土地整理探究点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3月28日参考消息:法媒称,数十名科学家26日警告,除非人类停止破坏赋予我们生命的资源,否则在2050年前,土地退化将导致一场波及至少5 000万人、最多7亿人的大规模迁徙。
这些科学家在首份土地状况全面评估报告中说,不可持续的耕种、采矿活动、污染和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退化正在破坏约3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0%)的福祉。
土地退化—土壤生产能力和植被的丧失—将迫使人们迁徙。
在这些土地上生活将变得不再可行。
土地退化问题对食品安全、由土壤调节的清洁水资源和适宜呼吸的空气以及生长在当地的植物构成威胁。
然而,仅有不到1/4的土地免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实质性影响”。
土地退化不仅意味着土地的流失,还意味着野生动植物的流失,以及可吸收令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的森林的流失。
材料二《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举标志着山西省土地整治工作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实施的新阶段。
土地整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是国家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手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同步课件湘教版选修6
A.人工降雨 B.植树造林
C.扩大耕地
D.整修梯田 解析:人工降雨对防治水土流失无意义。梯田防治水土流失, 但与土地荒漠化无关。 答案:B
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1)植树造林
①从生态的角度看,植树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的最佳途径。 ②建造的防护林带有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 沙林带三种。 ③建造防护林带的目的是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2)防护带类型与意义 水源涵养林带 水土保持林带 防风固沙林带
类 型
防 护 带
意 义
防御风沙、洪涝 等自,然灾害,为 工农业生,产和人 们生活创造良,好 的条件
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 农田边缘 种植树木 庄稼茬秆 根保留在 土层 防风林 耕 作 方 法 耕作 带状 耕种 等高线 犁地 高秆矮秆作物 轮换种植
尝试探究:中国为什么制定法律来对破坏耕地的行为进行严 惩? 提示:我国耕地比重小(10.2%)、人均耕地少,耕地形势十
分严峻。
了解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掌握
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
源的措施。 应用 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风林多在农田中呈“田”字形分布。 2.教材P36“图2-18 水土流失。 梯田”
提示: 梯田改变了缓坡坡度,而且每一阶边缘的垄可以减缓
3.教材P36“图2-19
等高线耕作”
提示: 山地丘陵区的农耕多沿等高线耕作,这样既方便了耕 种,又防止了水土流失,使土不下坡,水不出沟。 保护性犁地又叫“免耕法”,是将收获后的秸秆及地表残茬
提高农用土地 质量
3.全国因工矿生产建 、 塌陷 和 压占 等,废弃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
2.防护林带的类型⎩⎪⎨⎪⎧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3.防护林的目的(1)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2)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2.土地整理探究点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3月28日参考消息:法媒称,数十名科学家26日警告,除非人类停止破坏赋予我们生命的资源,否则在2050年前,土地退化将导致一场波及至少5 000万人、最多7亿人的大规模迁徙。
这些科学家在首份土地状况全面评估报告中说,不可持续的耕种、采矿活动、污染和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退化正在破坏约3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0%)的福祉。
土地退化—土壤生产能力和植被的丧失—将迫使人们迁徙。
在这些土地上生活将变得不再可行。
土地退化问题对食品安全、由土壤调节的清洁水资源和适宜呼吸的空气以及生长在当地的植物构成威胁。
然而,仅有不到1/4的土地免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实质性影响”。
土地退化不仅意味着土地的流失,还意味着野生动植物的流失,以及可吸收令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的森林的流失。
材料二《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举标志着山西省土地整治工作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实施的新阶段。
土地整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是国家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手段。
最新-2018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进行生态 环境建设
采取全面 节水措施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 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 族的生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例1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
点是________,
其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
的是________地区。
(2)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 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 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 现在上海________已成问题,目前可采取的措施 有________。 A.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水的水质 E.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防、、用”相结合的体系, (3)防治原则:建立“_____ 贫困、土地的合理开 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___ 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 生物 工程 农牧业 (4)防治措施:__措施、__措施、___措 施。
思考 2.我国不同地区土地退化有何不同? 【提示】 西北内陆地区以土地荒漠化、草场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开发水源:科学地____、修渠调水、 修坝蓄水 地下水 。 合理开发与利用____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退林还湖 ____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____ 。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生态农业 灌溉效率 ①农业节水:推行____,提高____。 清洁生产 ②工业节水:推行____,调整产业结构,提高 用水效率。 保护 ③依法节水:遵守《水法》,__水资源。 ④生活节水:改变日常消费方式,__生活用水。 节约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湘教版选修6
2. (全国卷Ⅰ)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 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
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 于机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 水设施、填埋等方面分析。
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 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 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 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 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 坊);切沟填埋。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福建高考)下表是我国某区域 2008~2010 年占用、增补耕 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耕地类型 占用耕地 增补耕地
平均海拔/m 674.46 1 830.19
平均坡度/° 0.94 8.40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 并推断增补耕地可 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背景 整理效果 方式方法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土地的开发整理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水土保持,有 利于集约用地,有利于增量提质,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
[拓展提升] 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并非单指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 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措施。 若是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要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仅 不能提高土地生产力,反而会引起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的 生产能力。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实 现,而不能依靠开垦新的宜农地来实现。生态条件恶化的 地区还要做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沼泽,做到开发 耕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第2章第3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__耕__地__面__积____,提高农用土地 22 __质__量____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
• (1)植树造林。
• ①从生态的角度看,植树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 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
• ②建造的防护林带有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 林带和防风固沙林带三种。
• ③建造防护林带的目的是防御风沙、洪涝等自
• (2)防护带的类型与意义。
• 2.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
• 【特别提醒】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思维导图】
• 【答案】(1)差异: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 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 域。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 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 坡度大的区域的开垦。
• 读下面“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 完成第1~2题。
•
• 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
• A.湿地减少
B.水土流失
• C.酸雨
D.土地荒漠化
•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下列做
法合理的是
()
• A.退耕还湖,建立湿地保护区
• B.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 C.气候异常变化 D.下游缺少植被保护
• 3.塔里木河流域合理的整治措施有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课标解读1.以土地资源为例,认识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并理解其主要特征。
2.结合中外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经验,知道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
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我国在保证耕地持续供应中进行的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方面成功的经验。
●新课导入建议由我国“3·12”植树节和《土地复垦条例》的出台进行设问,导入新课——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
2.防护林带的类型: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3.目的: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4.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保护性犁地、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1.我们为什么要大规模植树造林?【提示】 植树造林的理由: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保持水土抵御风沙,③进行碳中和,④人类生存保障,⑤创造经济价值,⑥履行责任环保教育,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⑧亲近自然回馈自然等。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3)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2.土地整理(1)目的: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
(2)我国农村用地的现状: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
(3)废弃土地⎩⎪⎨⎪⎧ 类型: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整理的目的: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或作 为备用耕地(4)主要方式:退宅还耕、塌陷区的土地复垦。
2.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总量18亿亩的目标,你认为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提示】 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质量差、开垦难度大、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多,因此,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土地整理。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导思】1.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 “三北”防护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减轻旱灾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作物的根系大都分布在土壤的疏松耕作层里,作物留茬或免耕,根系就可以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措施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效益读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2)简述图示A 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思路点拨】 由图中图例和分布情况获取必要信息确定水土流失分布规律和特殊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集中的区域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区域在黄土高原地区;结合我国的地势特点,集中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第(2)题,A 区域为黄土高原,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答案】(1)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2)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大型工程建设不当等。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问题导思】1.我国为什么要出台《土地复垦条例》?【提示】目的是落实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我国农村建房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普遍存在“外紧内松”、“摊煎饼”式向外扩延,形成众多的“空心村”。
“空心村”现象带来哪些主要问题?【提示】既导致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也对农村的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提示】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并非单指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措施。
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实现,而不能依靠开垦新的宜农地来实现。
生态条件恶化的地区还要做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沼泽,做到开发耕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土地整治的方法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2年,重庆市投入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项资金30多亿元,支持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新增耕地超过30万亩,整治基本农田20万亩以上。
(1)整治基本农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矿区整理土地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3)只要具有足够肥力的土地均可以作为“新增耕地”开发吗?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由材料中土地开发整理等信息,结合我国在保证耕地持续供应中的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方面的成功经验来确定答案即可。
【解析】第(1)题,重庆多山、地形崎岖;耕地存在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耕地多等问题,通过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和土壤肥力。
第(2)题,矿区多因采空形成的塌陷区和露天开采形成的深坑,可采取回填复垦的措施治理。
第(3)题,耕地开垦应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答案】(1)增加农用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的质量。
(2)复垦(3)不能。
耕地开垦应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垦耕地,不仅易造成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还会导致耕地退化。
[图表展示]教材第35~36页图2-17 防风林图2-18 梯田图2-19 等高线耕作[解图精要]1.由图中一排树木位于农田的边缘可知为防风林。
主要功能是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对农田危害的作用。
2.由图中一级级垄可知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3.由图中一圈圈土地可知为沿等高线犁地,也可减少水土流失。
[图表应用]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3)题。
①②③④(1)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图片④的主要功能是(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D.净化空气(3)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________中的防护林带(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保持水土”是题眼,一般来说,坡度较陡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第(2)题,图片④中的文字是题眼,说明图片中的森林是水源涵养林。
第(3)题,防风护田林可以减少风沙,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区域。
【答案】(1)C (2)C (3)A教材第35页活动【答案】美国“罗斯福工程”对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借鉴意义是:无论多么恶劣的生态,只要人类有意识地努力去防治,是可以治理好的。
我国在治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方面还需做好以下工作: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因地制宜,实施防治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做到预防重于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要从基层开始;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教材第38~39页活动【答案】 1.略。
2.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讲,“宜耕土地”就是将此土地开垦为耕地后而不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的土地。
若是开垦成为耕地,导致该地生态恶化,就不能称为“宜耕土地”。
有的土地很肥沃,如三江平原的沼泽地,只要排干沼泽水即可成为肥沃的良田,但是排干沼泽水后会导致该地生态严重恶化(空气变干燥、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有足够肥力的土地不一定就可以开垦为耕地。
要看开垦耕地是否与当地的生态相协调。
3.我国的耕地资源虽然十分短缺,但农业用地中还要有足够的林地和草地,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若是盲目地毁林、毁草开荒,耕地面积虽暂时扩大了,但耕地质量会迅速下降,土地退化加剧,甚至出现荒漠化,危害原有的耕地,出现流沙埋地、洪水冲地等现象。
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林地、草地和耕地作用是相同的,只是产出的产品不同而已,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必须寻求三者之间的协调平衡,否则,生态环境将会趋向恶化。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为目的,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_____的最佳措施。
( )①水土流失②地面沉降③土地荒漠化④大气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 )①水源防护林带②水土保持林带③防风固沙林带④薪炭林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第1题,从成因上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植被破坏的结果;地面沉降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减少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
第2题,“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是题眼,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土流失会加剧洪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薪炭林是为居民提供薪柴的防护林。
【答案】 1.C 2.D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联合国呼吁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15亿人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流失。
土地退化是指生态系统功能和生产力长期下降,其严重性和范围在世界许多地方正在日益加大,超过20%的耕地、30%的森林和10%的草原正在退化。
估计有15亿人,或占世界1/4的人口直接依靠正在退化的土地为生。
(1)你认为防止土地退化的最佳方式是什么?(2)水土流失是造成耕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你认为哪些耕作方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3)为解决15亿人的吃饭问题,开发新的耕地势在必行。
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科学的行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在回答问题时可结合下列思路进行分析:土地资源的退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或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在进行土地退化的防治时应根据造成土地退化的原因,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牧业措施三方面入手。
生物措施即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等;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是指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取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答案】(1)植树造林。
(2)建设防风林、修筑梯田、轮作、实行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采取保护性犁地。
(3)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的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4.2016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
结合中国荒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