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支谶译经新词研究

合集下载

论东汉佛经翻译家支谦

论东汉佛经翻译家支谦
杨 译 :i u a isi a gh u LnR h i e Y n z o . d n
例 ( )贾 蔷 ) 是斗 鸡 走 狗 、 花 阅 柳 为 事 。 2( 仍 赏
霍 译 I. o k f higd g rcn .n oa iige c rin .c c — g t o —a ig a db tnzn x uso s . i n


东 汉 灵 帝 时 率数 百 人 来 华 定 居 , 故支 谦 生 于 中 国 。 受业 于 同 他 族 支 亮 , 支 亮 受 业 于 支谶 . 人 均 闻 名 于 世 , “ 下 博 知 , 而 三 有 天 不 出 三支 ” 谓 。 献 帝 末 年 . 谦 为 躲 避 战乱 入 吴 . 之 汉 支 因聪 慧 过 人 , 人 称 其 为 “ 囊 ” 孙 权 赏 识 他 的 才 华 , 为 博 士 , 导 太 时 智 。 拜 辅 子 孙亮 。支 谦 博 览 群 书 . 晓六 种 语 言 , 吴 孙 权 黄 武 二 年 到 通 从 孙 亮 建 兴 二 年 约 三 十年 间 , 出 佛 经 《 明 度 无 极 经 》 《 阿 译 大 、大 弥 陀 经 》 八 十 八 部 、 百 一 十八 卷 , 作 了 《 菩 萨 连 句 梵 等 一 创 赞 呗 》 契 , 翻 译 以 大 乘 “ 若 性 空 ” 重 点 , 安 世 高 、 谶 以 三 其 般 为 为 支 后 的译 经 大 师 。 他 虽 不是 僧 人 , 对 佛 教 的 贡 献 却 十分 巨大 。 但










卢 峰 同 明 慧
( 南师范学院 , 西 渭南 渭 陕 74 0 ; 军 工 程大 学 , 西 西 安 10 0 空 陕 705 ) 10 1

浅析佛经翻译史上的_文_质_之争

浅析佛经翻译史上的_文_质_之争

周刊2008年第23期摘要: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对“文”“质”之争产生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分析了中国翻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在翻译佛经时对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法的取舍和偏好,阐述了佛经翻译的变化和发展,并指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两种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精髓。

关键词:佛经翻译史倾向“文”“质”之争直译意译一、引言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的翻译高潮,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翻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而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起自汉魏,盛于隋唐,续至宋元,有深远的影响,很值得挖掘与探索。

初期的佛经翻译常用“文”与“质”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成为“文”、“质”之争的内在辩题。

在当时称为“质直”和“文饰”两种倾向,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说的“直译”与“意译”。

自东汉至唐宋这一时期佛经翻译理论主要是就直译(质)还是意译(文)的问题展开了论战。

二、“文”“质”之争形成的原因佛经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盛行为佛经翻译的实践奠定了基础,从而引发了理论上的“文”“质”之争。

佛教在中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早在公元65年前就传入中国。

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总是想方设法利用宗教来压制劳动人民。

所以佛经一经传入,便首先在统治阶级中传播开来,并逐步取得了合法地位。

而佛教徒们为宣传其宗教教义,必然要输入印度的佛经经典。

这样,佛经翻译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理论上的交锋也随之兴起。

因此,倘使没有大量的佛经翻译实践活动,也不会有最初理论上的“文”“质”之争了。

译学理论的发展、译者们自身观念逐渐宽泛及其所受影响、其掌握语言学知识的多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翻译观,从而形成了翻译主张的不同。

譬如释道安自身所处时代属于佛经翻译的草创阶段,主张直译带有其必然性;当时符秦译场的主持人赵政也是采用直译法;主张意译的鸠摩罗什本人精通佛学,又晓汉语,再得到众多名僧的协助,因此所译经论的质量,文美意达,言精旨近;主张直译意译相结合的一代宗师玄奘处于一个佛经翻译的高潮阶段,这一时期各方面的翻译见解比较成熟,又由于他本人学力的深厚和对于华梵语文的通彻,所以能够熟练而巧妙地对待原本,使译文能言文达旨。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二)理解逻辑关系


为了透彻理解原文,译者往往还得上下有联系地理 解原文的逻辑关系。有时原文里的一个词、一个词 组或一个句子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意思,就得仔细推 敲,估计实际情况,根据逻辑推理来决定哪一种是 确切的译法。 It is good for him to do that. 这样做对他有好处。 他这样做是件好事。
第三部分:“五四”之后的近代翻译 史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 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 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 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 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 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第三部分:“五四”之后的近代翻译 史:

玄奘:

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他在唐太宗贞观 二年出发去印度求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 带回佛经657部,主持了比过去组织制度更加 健全的译场。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为汉文, 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 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第二部分:“五四”之前的近代翻译 史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第一部分:佛经翻译 安世高 三支 释道安 佛教三大翻译家

安世高:

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 八年)开始的,安世高是当时的译者,也是 佛经翻译的创始人。
三支:

支娄迦谶(支谶):月支国人,译了十多部佛经, 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 支亮:支谶的弟子 支谦:字恭明,三国时期高僧,月支国优婆塞人, 体形细长黑瘦。汉末来中国,他的祖父法度在东汉 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国,支谦同来,至洛阳, 受业于支谶的门人支亮。他懂得多种西域文,精通 梵语,博览经籍,翻译了数十种佛经重要典藉。因 其博学超众,曾被吴主孙权拜为博士。

浅谈秦汉时期的谶纬之学

浅谈秦汉时期的谶纬之学

浅谈秦汉时期的谶纬之学作者:罗荣辉来源:《家长·下》2018年第01期思想的历史犹如不息的河流,随着地形、气候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并不断地引入支流,不断地冲刷着河床,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结构和性质,在深层涌动的是巨大的暗流,也许在某个时刻,就会裹和着泥沙,翻腾上来,泛起一片浪花,而后或继续前进,又或重新沉入河底。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笔者在这此要谈论正是这条思想长河中曾经泛起一片浪花的一股巨大暗流——谶纬之学。

基于此,这里主要谈论的是那个时代的特有文化,汉朝时期的谶纬之学。

何谓谶纬?何谓谶纬之学?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书”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是一种预言事关国家政教制度变革,关于改朝换代的吉凶的言词;“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

而“纬书”是相对于“经书”而言的,是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的一类书。

但从本质上来说,二者并没有不同,相为表里,没有严格的区分。

谶纬之学以阴阳说五行学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的,是一种毫无科学可言的、以神秘主义言说来预言未来的学说。

对于它们的解释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经部·易经六》也有详述。

谶纬之学源起何时?兴盛于何代?从以上对于谶纬和谶纬之学的诠释可以看出,其实谶书之事早已有之,其发端可上溯至战国时的邹衍,他在学习儒术的基础上加以变革提出了天人相与论和阴阳五行说,至秦时开始在政治上造成巨大影响,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利用谶语制造了“大楚兴,陈胜王”。

汉朝是谶纬之学最兴盛的时期,成为统治阶级自己的理论,这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莫大关系。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导致了汉朝初期学术资料的严重匮乏,使得口口相授的儒家学说没有了统一的文本,从而造成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这也就让一些学术分子有了任意曲解儒家学说的可趁之机。

他们为了迎合统治者的意愿和需要,以虚妄迷信之言附会于儒家學说,把孔子神化,并使自己的主张观点借以获得正统的地位。

浅析东汉末年佛典翻译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特点

浅析东汉末年佛典翻译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特点

浅析东汉末年佛典翻译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特点作者:周霞王思茵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1期摘要:在我国,佛教作为重要的宗教之一,影响着国民文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人们的思想,行为等。

从西汉时期至今为止,佛教已在我国流传长达3500年。

由于佛教是外来教,在它进入我国时,佛典的汉化和翻译对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兴盛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分析了东汉末年佛典翻译兴起的背景、发展;以及该时期佛典翻译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东汉末年;佛典;翻译作者简介:王思茵(199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2013届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翻译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1一、东汉末年佛典翻译的产生背景佛教在东汉初传入时,并没有多大的势力影响,起初只是作为黄老信仰的长生不老术之一而传入的中原大地的。

直到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中央朝廷政治腐败,皇朝动荡不安,农民起义连年不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普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百姓们期冀生活的温饱和国家的太平,更渴望有一隅心灵和精神的家园。

于是在这动荡不安之际,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应运而生。

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于佛典的翻译,因为梵文的佛经只有在译成汉文后,才能被汉人阅读、了解、受持,佛教才能传播开来。

因此,中国的佛教史应该说是以佛教经典的翻译作为发端的。

在东汉桓、灵二帝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的中原,如安息的安世高、安玄;月支的支娄迦谶、支曜;天竺的竺佛朔,康居的康梦祥等。

他们都十分重视佛典的翻译工作,也翻译了大量的经典,由此佛教译业渐盛,法事也渐兴,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东汉末年的佛典翻译事业,主要开始于安世高,其次是支娄迦谶。

他们翻译的佛教小乘禅法和大乘般若学方面的许多经典,是我国最初的一批汉译佛典。

安世高翻译的佛典中禅经较多,成了以后中国禅学的先驱;支娄迦谶几乎是翻译《般若》系的典籍,成了以后中国般若学说的先驱。

汉代有关谶言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代有关谶言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代有关谶言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间涌现出了许多有关谶言的例子。

谶言,即预言、占卜的文字或言辞,是人们对未来事件的一种预知和预测。

在汉代,谶言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社会与军事等领域,被皇帝和士人们所重视和借用。

本文旨在探讨汉代有关谶言的例子,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谶言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社会的心理与价值观,并深入了解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从谶言的概念入手,介绍其定义和基本特征,以便读者对谶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其次,我们将探讨汉代谶言的背景,包括政治、社会和宗教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为谶言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同时也为其影响力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然后,我们将深入研究一些具体的汉代谶言例子,例如《太平要术》和《神异经》,并对其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些例子既包括政治预测,如皇帝的生辰卜卦,也包括军事预测和自然灾害预测等。

通过研究这些例子,我们将能够揭示汉代人民对未来的期望和忧虑,以及他们与神灵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最后,本文将总结汉代谶言的特点,探讨其对汉代社会和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谶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不仅揭示了人们对未来的追寻和渴望,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权力的运行和社会风气的变迁。

通过对汉代谶言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社会的特征和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面探讨汉代有关谶言的例子,从谶言的概念和背景入手,通过分析具体的谶言例子,以及总结其特点和意义,揭示汉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对汉代谶言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更全面认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文章的主题内容,介绍谶言的概念以及汉代谶言的背景,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包含谶言的概念、汉代谶言的背景和汉代谶言的例子。

在谶言的概念部分,可以介绍谶言是古代人通过观察天象、自然现象等得出的预兆和警示,常常具有神秘、隐晦的性质。

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

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

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摘要] 玄奘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实际上就是音译的原则,这一套原则不仅对当时的佛经翻译有指导意义,而且对现代翻译活动也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我国传统译论中的精华。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五不翻”前言:目前,将翻译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建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这一学科的理论源泉不外乎有两个:一是引进国外丰富的翻译理论;二是发掘本土的翻译理论。

我国的传统译论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佛经翻译理论是其源头。

一、玄奘和佛经翻译佛教起源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自此盛行。

在此之前,翻译活动是小规模的,分散的。

自佛教传入我国后,佛经翻译便开始了,规模由小变大,由无组织的翻译变为有组织的翻译,迎来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佛经翻译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东汉至西晋,以支谶、支谦为代表。

其中,支谦提出的翻译理论包括了“信、达、雅”的基本概念。

二、东晋至隋代,以鸠摩罗什、彦琮、道安为代表。

著名的翻译理论有鸠摩罗什“依实出华”,释道安的“五失本, 三不易”和彦琮“八备”思想。

三、唐初至唐中叶,玄奘是其中的最杰出的代表,玄奘提出了翻译思想的“五不翻”原则。

唐代以后, 因为佛教在印度本土已经衰落,因此,佛经翻译也慢慢减少。

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

早年于洛阳出家,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四处参学游历。

贞观三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75 部,1335 卷。

所译佛经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二、“五不翻”原则据台湾学者曹仕邦考证,“五不翻”原则最早记载于南宋法云《翻译名义序》第一卷〈十种通号〉第一“婆伽婆”条,原文如下:唐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

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

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

佛教研究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俞森林提 要:道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

虽不通梵语,但他整理考校旧译佛经,主持并参与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功不可没。

他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的五失本,三不易!等翻译思想也为后世佛经翻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佛经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考察道安对佛经翻译事业的贡献及其翻译思想。

俞森林,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

主题词:道安 佛经翻译 翻译思想道安(312-385),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县境)人,12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24岁师事佛图澄。

他一生博览众经,注经作序,编撰经录,注释佛典,制定僧尼轨范,主持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

正是在道安及其众多弟子的努力下,中国佛教逐渐扎根中国,并开始走向隋唐发展的高峰。

本文拟考察道安对佛经翻译事业的贡献及其翻译思想。

一、整理、考校旧译佛经大约公元335年,道安师事佛图澄,在禅修、戒律、毗昙、般若等佛学理论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佛图澄去世后,为避石氏内乱,道安在河北、山西一带山居,与竺法济、竺僧辅和竺道护等共同研究安世高翻译的#阴持入经∃、#道地经∃和#大十二门经∃等禅学经典,并为之作注。

公元364年以后南下襄阳,集中研习般若学。

除每年讲两次#般若经∃,并对#般若∃#道行∃#密迹∃和#安般∃等经作注之外,道安收集整理前朝旧译佛教经典,其#综理众经目录∃便是在此期间产生的。

道安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系统整理译经,编纂经录的佛教学者。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许多印度、西域及汉族僧人把大量佛经译成汉文,社会上流传的各种手抄经本已经很多。

有的佛经有多种不同译本(异经!),有的已不知译者(失译!)和译出年代,并且出现不少中国人编撰的伪托佛经。

道安以前,虽有一些佛教学者编撰经录,对已有的佛典进行过整理,然诸录但列经名!,对品类时代盖阙而不纪,使得后人披览莫测根由!%,传经之人,名字弗记,后人追寻,莫测年代!。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领域。

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经过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时期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体系。

而佛经翻译则是佛教在中国扎根发展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影响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初期,当时由于中国与印度、中亚的交流日益频繁,佛教的经典开始从原本的悉檀多语逐渐翻译成汉语。

最早期的佛经翻译主要是由中国的僧人直接参考悉檀多文献口译而成,这些翻译版本被称为“译经”。

这种翻译方式由于受限于语言、文化的不同,以及缺乏专业翻译人员等因素,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被认为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

到了东晋时期,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佛经翻译开始逐渐规范化和专业化。

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以东晋僧人支谶和支奖为代表,他们选择了一些印度著名的佛教经典进行翻译,并采用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翻译方法。

这些翻译版本对于后来的佛教传播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佛经翻译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范围的扩大,佛经翻译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译场。

在这个译场中,有来自中国各地的翻译家和僧人,涉及不同的佛经文献和翻译方法。

由于佛教教义的复杂性和无国界性,佛经翻译也经常需要参考印度的佛教文献和翻译版本。

在译场中,佛经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翻译,更需要对佛教教义、文化和哲学有深入的理解。

许多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会采用注释和解释等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佛教经典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佛经翻译也常常与中国的文学、哲学和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尽管佛经翻译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它的发展和翻译质量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由于佛教教义的复杂性和文化差异,很多佛经在翻译过程中难以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佛经翻译也受到了政治和宗教因素的影响,有些翻译版本可能存在宣传和改编的成分。

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

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

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摘要西汉末年出现的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一种特殊的学术思想。

本文从分析谶纬之学产生的思想来源及深刻的社会根源入手,全面地论述了谶纬之学在西汉末年的兴起过程,并且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考察。

笔者认为:谶纬之学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上古时期的天人关系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以及董仲舒构建的天人感应理论体系。

此外,本文深入分析了谶纬在两汉之际形成的社会根源,文章指出:汉初,谶言的流行是谶纬兴起的前奏;汉武帝定儒学于一尊后,儒生和方士群体的合流是谶纬兴起的社会基础;而两汉之际的衰乱政局则为谶纬的兴起提供了绝佳的时机。

本文还对谶纬在两汉社会中的影响做了概述,本文认为:谶纬之学对于两汉的影响包括了政治、思想学术、科技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

随着东汉政权的灭亡,谶纬亦逐渐衰落。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谶纬之学中的很多思想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谶纬;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祥瑞灾异The Origin and the Rise of Chen Weiin the Han DynastyAbstractChen Wei, which has formed in the end of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a special ideological phenomenon.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rise process of “Chen Wei” in the end of Western Han Dynasty from every side and analyses the influence for it through analyzing the ideological and social origins of “Chen Wei”. My opinion in this article is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origins of “Chen Wei”,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witchcraft in ancient time,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the theory of man-God relationship in pre-Qin period, and the New Confucianism that was established in the middle time of Han Dynasty. The social origin of “Chen Wei” was the declin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end of Han Dynasty, and the political needs of the ruler arising by it. At last,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influence of Chen to Han Dynasty from many angles, including political, ideology and culture.Key words: Chen Wei; New Confucianism;Auspicious and Cataclysm目录前 言 (1)(一)选题的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2)一 “谶”、“纬”及其合流 (6)(一)“谶”、“纬”释义 (6)(二)“谶”、“纬”的区别及合流 (8)二 谶纬之学的思想渊源 (12)(一)上古天人关系思想 (12)(二)阴阳五行学说 (13)(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 (17)三 谶纬之学兴起的社会根源 (20)(一)谶纬兴起的前奏——汉初“谶言”的流行 (20)(二)谶纬兴起的社会基础——儒生、方士群体的合流 (22)(三)谶纬兴起的时代背景——两汉之际的混乱局面 (23)四 谶纬对两汉社会的全面影响 (28)(一)谶纬与两汉政治 (28)(二)谶纬与两汉经学 (34)(三)谶纬与两汉科技文化 (36)结 语 (40)参 考 文 献 (41)后 记 (44)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45)前言作为两汉学术界的一种特殊的思想潮流,谶纬在两汉的思想发展中所昭示的思想文化意义与历史意义都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研究谶纬的产生与流变对于我们了解并研究两汉时期乃至其前后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及政治方面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支谦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

支谦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

支谦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作者:华满元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第02期摘要: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佛经翻译家,支谦在佛经翻译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求信”、“求雅”的翻译理念究其本质就是清末学者严复所归纳出来的“信达雅”翻译观。

支谦的翻译思想是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之起源,它植根于中华文化之沃土,成长于佛典翻译活动,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

挖掘支谦的翻译思想,并以现代视域加以阐释,旨在将之纳入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话语体系,古为今用;同时也修正我国译界某些学人对其片面的解读,更正其滥用西方翻译话语理论予以随意裁剪之行为。

关键词:支谦的翻译思想;“求信”;“求雅”;现代阐释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3-6822(2015)02-0041-081. 引言支谦是我国古代汉魏时期的伟大翻译家和翻译思想家。

他秉承中华古代诗学传统,将自己的翻译思想旗帜鲜明地与其翻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代翻译新风,为中国古代佛典翻译思想的发展和“译道”知识谱系的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支谦的翻译思想是他对翻译活动思考之结晶,既能显见于他亲手撰写的《法句经序》,也能领略于史书中对他的评价,还能体味于其佛典汉译作品之手笔。

然而,我国译界常有学人误读其翻译思想,将支谦冠以“文派”之代表;有的认为支谦的翻译观就是“意译”(曹明伦,2006:122-125);还有的认为,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翻译方法,故其翻译评价标准就是“辞达而已矣”(王福美,2011:77-80)。

对此,我们要正本清源,还之以历史的、客观的解读。

本文认为,支谦的翻译思想可简述为“求信”、“求雅”,这一思想既是其个人对翻译佛典的精细体悟之反馈,又是时代诗学影响之使然。

换言之,支谦的翻译思想所展现出来的内涵就是“信达雅”。

正确解读这一点才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支谦翻译思想的价值,将之纳入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话语体系,古为今用。

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

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

译! ) 和译出年代, 并且出现不少中国人编撰的伪 托佛经。道安以前, 虽有一些佛教学者编撰经录, 对已有的佛典进行过整理 , 然 诸录但列经名! , 对品类时代盖阙而不纪, 使得 后人披览莫测根 由! , 传经之人, 名字弗记, 后人追寻, 莫测 年代! 。在此背景之下, 道安着手撰 写 #经录∃ , 以 总集名目, 表其时人, 铨品新旧! & 。 道安视外来译经为真经, 中国人编撰者 伪 经! 。他据此标准对当时已有佛经进行对照考证, 编纂经录 , 其所著 #综理众经目录∃ , 或称 #道 安录∃ 、 #安录∃ , 虽已佚失, 但从梁僧 祐的 #出 三藏记集∃ 中可知其概貌。 #安录∃ 包括古异经录 ( 收录早期译出且已 散失不全的 佛典 残篇 92 部 92 卷 ) 、 失译 经录 ( 收录译者姓名不详的佛典 142 部 147 卷) 、凉土 异经录 ( 收录遗失译者姓名、流传于甘肃黄河以 西地区的佛经 59 部 79 卷 ) 、关中异经录 ( 收录 遗失译者姓名、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佛经 24 部 24 卷) 、疑经录 ( 收录道安鉴定为伪托的佛经 26 部 30 卷) 等五部分, 以译人年代为次 , 自后 汉安世高至西晋末法立 , 共著录 17 家, 343 部、 372 卷。 #安录∃ 开中国佛典目录学之先河, 为后来 长安译 经作 了很 好的铺 垫。僧 祐评 价 #安录 ∃ 云: 爰自安公, 始述名录 , 诠品译才 , 标列岁 月, 妙典可征 , 实赖伊人! , 功。 !∋ 众经有据 , 实由其
+
未践者, 少有微补! 。对竺法护之译经 , 道安 认为 , 护公所出, 若审得此公手目, 纲领必正。 凡所译经 , 虽不辩妙婉显 , 而宏达欣畅! ! 。 二、主持、 参与佛经翻译 道安虽不通梵文, 但他 笃志经典, 务在宣 法!, 不仅主持佛经翻译, 使翻译得以有序进行, 还亲自参与译事, 常与沙门诠定音字, 详核文旨!, 虽 兵乱都邑, 伐鼓近郊!, 仍工作不辍。在道安 的主持和参与之下, 译出众经百余万言! ∀ 。 道安的佛经翻译事业始于晋孝武帝太元四年 ( 379) 。前秦皇帝苻坚笃信佛教, 对时处襄阳的 道安久已仰之, 方欲取之 , 以辅朕躬! # 。公元 378 年, 苻坚派大将苻丕率军攻打襄阳。次年二 月, 攻克襄阳 , 道安被送往前秦国都长安, 安置 在五重寺。在长安居住的七年期间 , 道安将主要 精力用于主持并参与佛经翻译。 道安之前虽有大量佛经翻译, 但多属个人翻 译, 并无固定人员共同参与, 加之来华高僧只在 传教之余翻译佛经, 更无朝廷支持。受人力、财 力所限, 只能译出小经小品, 不仅文体不一 , 译 名混淆, 而且缺乏系统。 道安入长安后 , 凭借在佛学界的特殊地位, 身边很快聚集了一批优秀翻译人才 , 诸如来自西 域的昙摩难提、僧伽提婆、鸠摩罗跋提、僧伽跋 澄, 本土 的 佛 念、赵 整 ( 一说 赵 正! , 字 文 业) 、僧叡、僧导、竺法和、慧嵩等人。借助前 秦朝廷提供的优厚条件, 道安开始组织译场 , 进 行佛经翻译。他亲任译场译经 总指导 , 选经译 经, 对所译佛经厘订校阅 , 并作序言。其译场虽 未如唐代 , 尤其是玄奘主持的译场那样完备 , 仅 有口授、笔 受为梵 文、传 译、笔受 为汉 文、正 义、校对等简单程序 , 但正是从那时起有了佛经 译场的基本雏形, 成为中国佛经翻译官办译场的 开端 , 为稍后一些来长安的西域名僧如鸠摩罗什 组织大规模译场奠定了基础。 根据现存经录, 结合梁启超、任继愈等学者 的考证, 道安主持或参与翻译了佛教经典 14 部, 约 200 卷 , 现考录如下: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 经钞∃ 5 卷。道安找到 #放光∃ 的梵本 , 请天竺沙门昙摩蜱执原本, 佛 护口译, 慧进笔受, 并与原译比校 , 原译与梵本 吻合者不再重译, 对漏译、误译之处加以补充订 正。此经已佚 , 仅存道安所作的 #摩诃钵罗若波 罗蜜经钞序∃ ∃ 。

译经语言的特点

译经语言的特点

笈多采用的是逐字对译的方式



evam ukta āyus mān subhutir bhagavantam 这样 说 长老 须菩提 世尊 etad avocet 这 说 ko nāmāyam bhagavan dharmaparyāyah 什么 名 此 世尊 法门 katham cainam dhārayā-mi 如何 和 它 记

C.推进了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进程。词汇双音化是汉语发 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由于佛经四字格特文体的需要,以及 梵文原典词汇结构的影响,译经中双音词语的数量、比例 远远高于中土文献,许多双音词都是翻译者的个人创造。
2)对音韵、诗律的影响

四声的发现与佛教徒转读佛经密不可分。沈约等人把四声 理论运用到诗歌格律上,开创了永明体。



1.存在大量音译词。这些音译词有三种类型:一是人名、 地名;二是佛教术语;三是普通词语。早期译经中的音译 词尤其多。例如: 须弥山(Sumeru)、兜术陀天(Tusita)、三昧 (samādhi)、那罗延(Narāyana)、犍椎(Ghantā)、 那由他(Nayuta)、摩尼珠(Mani) 2.存在大量意译词。例如: 五阴(Pancaskandha)、定(Samādhi)、因缘 (Hetupratyaya)、精进(Virya)、方便(Aupayika)、 烦恼(Klesa)
3)对语法的影响



现代汉语表示排除有两种方法:用正面排他词“只”或负 面排他词“除”: 四周都是白的,只有中间是黑的。 除了中间是黑的,四周都是白的。 而上古汉语只有正面排他词,负面排他词是受翻译佛经影 响产生的。此外,“有即无”、“无生无灭”、“非心非 佛”等表达方式也是随佛经翻译而产生的。

《论衡》词语札记

《论衡》词语札记
或时之或许义在东汉同时期的中土文献中很少看到例证但是同期的佛经中却可以见到不少其中安世高译经中最多支谶的译经也可见到一些如安世在东汉佛典中安世高和支谶的译经用语最为质朴常用当时的一些口语词结合论衡的情况似可推断或时或是东汉的一个口语词
维普资讯
第3 5卷第 2 期
语 : 是 把 一 些 古代 汉 语 的词 义等 同 于现 代 汉 语 的词 义 。 或
关键词 :论衡》 词语 ; 《 ; 训诂 ; 勘 棱
中圈分 类号 : 1 1 H 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059 20 )205 4 10-7 (, 20 .O( 0 O)
Re e r h No e fDifc l o d r m u n sa c tso f utW r s fo b. ̄e g i
蕞( ) 畿 残
《 论衡》 或 日: : 古今作 书者非一 , 各穿凿失经之实 , 违传 圣人质 , 故谓 之蕞残 , 比之玉屑 。故 日‘ 蕞残满车 , 不成 为道 , 玉屑满箧 , 不成 为宝 。前A 近圣 , ’ 犹为蕞残 , 况远圣人从 后复 重为者乎 ! … ( 书解》 又“ 此言之 , 缺 而不定 , 无佚 ” 《 ) 由 经 书 本, 经有遗篇 , 累二者 . 折 熟与 蕞残 。 1《 ”。 书解》刘 盼遂弓 吴 ( ) I
书向来认 为难 读 , 中有些词 语颇 为费解 , 其 有些词 语则 容
易误解 , 文列举一些 比较典 型的 例子加 以训 释 , 本 并求正 于
方家。
鼗矬 ”两 词 音近 义 同, 吕览 - , 《 士容论 》 : 傲小 物而 志属于
大。高诱注 :傲 , ” “ 轻也 , 轻略盏矬 翳蔑之 事。 《 - ” 书 益稷》 : “ 卫歌 日:元首畿脞哉 , ‘ 股脑惰哉 , 万事堕哉 。 …孔 传 :畿脞 , “ 细碎无 大略也 。: “ ” 1畿残” 鼗脞) 6 ( 盖是一个 口语词。

东汉支谶译经新词研究

东汉支谶译经新词研究

东汉支谶译经新词研究张烨【摘要】汉译佛经在近年来颇受汉语词汇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佛经文献中出现的新词,它们对同时期中土文献的词汇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汉语史以及辞书的编纂都具有重大意义.《汉语大词典》是目前中国最权威的大型辞书,但它对东汉时期的佛经语料关注较少.以支谶佛经为中心,探讨《汉语大词典》(下文简称《大词典》)中未收录的新词,以期进一步完善东汉时期的词汇系统.【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1)002【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支谶译经;新词;《汉语大词典》;失收;补充【作者】张烨【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4一、引言传译“大乘”佛法的第一人是东汉桓帝末年(167)来到中国的支娄迦谶(简称支谶)。

他一生译著众多,译经的语言容量远远超过了东汉其他几位译师的译著。

支谶译经也较多保留了梵文原本的特点,后世僧祐评价其为“不存文饰”①。

因而,他的经书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对辞书编纂以及词汇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大词典》主张“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因而成为了人们阅读经典,训解词义的主要凭借。

但是由于它涉及文献繁多,书成众手,同时又受到编纂时代等诸方面的影响,难免会有一些疏漏。

鉴于篇幅,本文主要以东汉支谶译经中的双音词作为研究对象,比照《大词典》以及同时期的中土语料,以期能对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二、新词研究东汉支谶译经中出现了若干《大词典》中阙失的词条,有许多都是东汉首次出现的新词,在中土文献中从未得见,这类词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当收录的双音节复合词东汉时期反映了中古初期的词汇面貌,也是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过渡的重要阶段。

在支谶译经中也有一些双音结构,它们结合紧密,很难再插入其他成分;语义相对固定,且出现频率较高,有许多还保留到了后世,这类结构应该可以视作双音词。

浅论汉代谶纬

浅论汉代谶纬

浅论汉代谶纬赵月刚韩志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摘 要]谶纬是汉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是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来解释经学而产生。

谶纬盛行是与经学自身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与汉代儒生的社会地位有关,又是“学随术变”的必然。

在特定的环境中,谶纬被一些人用作王权争夺的工具。

王权们不断改造谶纬的功能,使谶纬限制王权的积极功能减弱,加上学者对谶纬的怀疑批判和古文经的突起,导致谶纬逐渐衰落。

[关键词]谶纬;经学;学随术变the Preliminary Discuss of the Mystical Confucianism between the Western Han andthe Eastern Han DynastyAbstract:The mystical Confucianism is a kind of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y. It came from the explanation of Confucianism using the way of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The core of the mystical Confucianism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It became prevalence in the Western Han and the Eastern Han dynasty,which was r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the inflated desires and the social class of the adherent of Confucius,the way of popular thinking in that period and the learning changes with the academy. The mystical Confucianism was used as an undisguised tool to fight for royal power by some people in the particular political background. The rulers transformed the mystical Confucianism and made it lose the active particularity function to limitation the royalty gradually. In addition,the suspicion and criticism of schola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uwenjing which resul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the mystical Confucianism.Key words: the mystical Confucianism;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ivination combined with mystical Confucianist belief谶纬是汉代社会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汉代经学谶纬化的过程及其动因

汉代经学谶纬化的过程及其动因

第25卷第5期2003年9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 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5No.5Sep.2003汉代经学谶纬化的过程及其动因①蔡慧清(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摘 要:西汉后期出现的经学谶纬化思潮是汉代思想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

研究汉代思想史,不能不考察经学谶纬化的过程,今、古文经学派对于谶纬的态度及其与谶纬的关系不完全相同。

儒生的方士化是经学谶纬化的前提,而“学随术变”则是导致经学向谶纬化方向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

关键词:经学;谶纬;学随术变;动因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3)05-0068-04 西汉后期出现的经学谶纬化思潮至两汉之际达到极盛,并在此后至东汉末年的很长时期里成为社会思想发展的重要方面。

研究汉代思想史,不能不梳理经学谶纬化的历史过程,考究其动因。

一谶纬是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是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或图记,一般采用隐语的形式。

《说文解字》云:“谶,验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颜师古注亦云:“谶,符命之书。

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

”按照传统的说法,“谶”通常不是普通的预言,而是关于社会灾异变化和帝王受命于天的符验。

“纬”相对于“经”而言,是汉时儒生假托孔子名义编写而成的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主要指七纬。

所谓七纬,就是附丽于《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七部儒家经典的著作。

这些书在宋代以后散失殆尽,只有《易纬》尚保存完整。

谶纬的起源很早,但具体出现于何时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谶纬的起源可以推至古代河图洛书的传说。

《易》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据《史记・赵世家》所载,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得过一种怪病,睡了七天七夜,醒来后说他见到了上帝。

上帝告诉他“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也 有 一些 双 音 结构 ,它 们 结合 紧密 ,很 难 再插 入
“ 快 ”在句 中基本 等 同于 “ 好 ”义 。究其 原 因 ,在
其 他 成 分 ;语 义 相对 固定 , 且 出现 频 率较 高 ,有 许 支谶 《 阿阁佛 国经 卷 》 中多次提 到 “ 善 快 ” ,如 :
多还保留到了后世,这类结构应该可以视作双音词。
的译 著 。支 谶译 经也 较 多保 留了梵 文原 本 的特 点 ,
后世 僧祜 评 价其 为 “ 不存文 饰 ” 。因而 ,他 的经 书 秦 时期 单用 时便 有 了 “ 酒 食 、饭食 ”的语 义 。观 察 具有 较 高 的语料价 值 ,对 辞书 编纂 以及 词汇 史 的研 支 谶译 经 中的例 句,“ 饭 具 ”前 有 动词 性语 素 究 都具 有重 要意 义 。
“ 作 ”修饰 ,可 见该 词不 宜看 作 “ 吃 饭 的器具 ”, 当作 “ 饭食 ”更 为合 理 。 东 汉其他 译 经还 见4 例, 如:
“ 佛 告梵志 ,饭 具米 粮 是应食 啖 ,不 宜足 蹈 。 ” ( 1 9 6 , 1 6 3 , a )该 句 中 “ 饭 具米 粮 ”连用 , “ 饭具”
第3 1 卷
第 2期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V_ 0l - 31
N O. 2
2 0 1 4年 6月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引言
跋 陀和菩 萨 作众饭 具 。 ( 4 1 8 , 9 1 4 , b )
“ 具” 《 大词 典 》释 为 “ 饮食 之器 ”,后在 此
子 ・内储 说 下 》: “ 无 极 因谓 令尹 日 : ‘ 君 爱宛 甚 , 何 不一 为酒其 家 ? ’令尹 日: ‘ 善 。’因令 之 为具 于 郄宛 之家 。 ”从该 句可 以清 楚地 看 出 “ 具 ”在先
心,探讨 汉语 大词典) ) ( 下文简称 大词典 )中未收录的新词 ,以期进一步完善东汉时期的词
汇 系统 。
[ 关键 词] 支谶译 经;新词 ; 汉语 大词 典 ) ) ; 失收 ;补 充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9 4 7 7 . 2 0 1 4 . 0 2 . 0 2 9 [ 中图分 类号]H1 6 4 [ 文 献标识 码 ] A [ 文 章编 号]1 6 7 3 — 9 4 7 7 ( 2 0 1 4 ) 0 2 — 0 9 2 — 0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J u n . 2 0 1 4
东汉支谶译 经新词研 究
张烨
( 大连 民族 学院,文法 学院,辽宁大连 ,1 1 6 6 0 0 )
[ 摘 要] 汉译佛经在近年来颇受汉语词汇研 究者的重视 ,尤其是佛经文献中出现的新词 ,它们对
同时期 中土文献的词; r - 系统进行 了补充和完善 ,对汉语史以及辞书的编纂都具有 重大意义。 汉语 大词典》是 目 前 中国最权威的大型辞书,但 它对 东汉时期的佛 经语料关注较少。以支谶佛经为中
二 、新 词研 究
东汉 支 谶 译经 中 出现 了若 干 《 大 词 典 》 中 阙失
的词 条 ,有 许 多 都是 东 汉 首 次 出现 的新 词 ,在 中土 文 献 中从未 得 见 ,这类 词主 要有 以下两 种 情况 :
鞍 陀师 利 菩萨 ,昙 摩师 利菩 萨 ,如是 等菩 萨 ,
现 举 几例 《 大 词典 》未 收录 的词 目。 饭 具 四天 王 ,释 提桓 因 ,梵三 钵 ,皆共疾 来 ,佐助
“ 若 有求 菩萨 道者 ,闻知彼 佛刹 之 善快 ,及 阿 朗如 来 所 现行 教授 。 ”( 3 1 3 , 7 5 5 , a ) 从例 句 可知 ,“ 快”
即表 “ 饭食 ”。从后 世 佛经 的用 例来 看 , “ 饭具”
在 东汉 至魏 晋用 例较 多 ,唐 以后 则较 少 出现 。 《 大 研 究对 象 , 比照 《 大 词典 》 以及 同时期 的 中土语 料 , 词 典 》此词 失 收 。 以期 能对词 汇 史 的研 究提 供有 益 的补 充 。 快好
其 所 止佛刹 ,刹极 快好 。 ( 2 8 0 ,4 4 6 ,b ) “ 快 ”本 义指 “ 高 兴 ;愉快 ”,如 《 孟子 ・ 梁 惠王上 》 : “ 抑王 与 甲兵 ,危士 臣,构 怨于 诸侯 ,
然 后 快于 心舆 ?” “ 快 ”在 支谶 译 经 中可 以单用 ,
但 不 同于本 义 “ 高 兴 ” ,如 : “ 我见 其佛 刹 ,皆 以
传 译“ 大乘” 佛 法 的第 一人 是东汉 桓 帝末年 ( 1 6 7 ) 义 的基础 上 又引 申出了 “ 饭食 ” 的义 项 。如 《 韩 非 来 到 中国的 支娄迦 谶 ( 简称 支 谶 )。他 一生 译著 众 多 ,译经 的语 言容 量 远远超 过 了东汉 其 他几位 译 师
( 一 ) 当收 录 的双 音节 复合 词
东汉 时 期 反 映 了中 古初 期 的 词汇 面 貌 ,也是 词 天 物快 饮食 相 娱乐 。” ( 3 1 3 , 7 5 9 ,c ) 该句 中 “ 快”
饮 食 ” ,显 然不 是 “ 高兴 ”义 。仔 细 体会 , 汇 由单 音节 向双 音节 过 渡 的重 要 阶段 。在 支 谶译 经 修 饰 “
《 汉语 大词 典 》主 张 “ 古今 兼收 ,源 流 并重 ” , 因而成 为 了人们 阅读 经 典 ,训 解词 义 的主 要凭借 。 但 是 由于它 涉及 文献 繁 多 ,书 成众 手 , 同时又受 到
编 纂 时代 等 诸方 面 的影 响 ,难 免会 有一 些 疏漏 。鉴 于 篇幅 ,本 文主 要 以东汉 支谶 译经 中的双音 词 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