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注意16难点

合集下载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几个难点问题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几个难点问题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几个难点问题分析作者:胡严戈来源:《管理学家》2020年第22期[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根据性质分类(内、外资)分别构建了两套不同的所得税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该项制度已经不再适用当下环境。

因此,在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应运而生,二者实行合并方式。

虽然新的企业所得税逐步完善,并且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纳税调整得到逐步完善,但是其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

因此,针对企业所得税调整已经处于势在必行的状态。

文章主要是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A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国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非常大的改变,财政税收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得到实施。

新旧之间存在必然的更替,所以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到实时性的调整。

在不断调整过程中,企业所得税日趋完善,但是其中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企业所得税调整的具体分析(一)纳税调整能够提升企业所得税征收水平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国家的企业缴税方法是按照月算或者是季度预缴的方式,然后根据本年度实际收入计算实际应缴税费,遵循多退少补的原则。

企业根据此原则与实际经营状况对利润的工作进行核实,从而实现企业会计计算与税法规定处于平衡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够起到明显缓冲的作用效果,进而保证企业所得税征收工作可以得到很好的执行。

(二)纳税调整能够使企业得到健康发展1.纳税调整能够使企业财务问题更加清晰在进行纳税调整过程中,为了使账目能够符合纳税有关方面的检查要求,企业必须要将财务报表,以及有关方面的票据资料准备充分,并且一定要切实可靠。

这样财务人员必须要对自身工作做再一次检查,对财务中是否有疏漏的情况存在,可以做到详细了解,从而有效避免有经济犯罪的可能性,进而使企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2.纳税调整能够使企业的财务预算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实行纳税调整的方式,企业需要对各类明细账做再一次的核对。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应对指南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应对指南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应对指南一、引言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依法缴纳的对其所得利润进行征税的税种,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税法法规繁杂,税务环境多变,许多企业在面临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往往会面临各种税务风险。

本文将就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应对的指南,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税务风险。

二、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的来源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风险: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依据是税法法规,如果企业对税法法规理解不准确或者不熟悉,就可能会导致遗漏纳税义务、错误计算应纳税额等问题,从而面临法律法规风险。

2.计算风险: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涉及到多个税务工作环节,包括利润调整、计税方法选择、税务优惠等,如果企业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就可能会导致应纳税额的偏差,从而面临计算风险。

3.资料完整性风险: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需要提供大量的财务报表、发票等资料,如果企业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存在遗漏、不完整的情况,就可能会面临税务审查的风险。

4.审查风险:税务机关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存在着审查权,如果企业的纳税申报存在问题,就可能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审查,从而面临审查风险。

三、应对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的指南在面临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应对:1.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工作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财务报表、发票等重要资料的核查,确保其真实有效。

2.合规团队建设:企业应建立一支专业的合规团队,包括财务、税务等相关人员,以确保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的研究和应对能够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处理。

3.定期培训和更新: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税法法规培训,以保持对税务政策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企业还应及时了解税法法规的最新修订情况,确保企业所得税计算和申报工作是符合最新规定的。

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会计信息失真,纳税申报失实.(1)设置“账外账”,逃避税收兼管“账外账”是指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未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在法定账册外另设一套账用于违法活动的行为,用于逃避政府执法部门的兼管.从税务检查情况看,“账外账”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流水账式的记录,按日或按月汇总金额,采用这类“账外账”偷税的主要是规模小、业务少的企业;另外一种是账簿式的记录,所有凭证资料俱全,业务详细,采用这类“账外账”偷税的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业务频繁的企业.无论“账外账”形式如何,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隐蔽性强。

用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假账,随时都可拿出来应付税务机关的检查。

而核算准确的真账却存放隐蔽处,令执法部门不易查证,难以发觉.2、知情范围小。

为了减少偷税风险,一般只有单位主要领导及主办财务人员知晓内幕,其他人并不知晓.3、使用范围广。

由于“账外账”设置并不难,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偷逃国家税款,成为偷税罪常用的伎俩之一.4、人员挑选严。

采取“两套账”偷税的企业,在主办财务人员的选择上要求较严,因而一般都聘用自己的亲朋好友来担任。

5、现金交易多。

不法分子利用行业经营特点,采取大量现金交易,取得收入不开具合法凭证,在帐上将经营业务收入化整为零或不完整反映,蓄意隐瞒收入偷逃税。

从税收征管来看,企业做“账外账",通过现金交易、体外循环形式,隐瞒应税收入,把应该交给国家的税款占为自己所有,变成企业的利润,坑了国家,肥了自己。

同时,这种偷税行为也极易引发全行业、配套企业偷税的连锁反应,会严重扰乱正常的税收秩序.从大局来看,近年来,一些公司为了获取上市资格,大做假账,上市之后,继续公布虚假的财务状况,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假账的大量存在,使我国的一些统计信息及经济指标误差很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而且也动摇了“诚信”这块市场经济的基石。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税收检查是税收管理部门对纳税人税收申报、缴纳情况的一种监管措施,对大型企业(行业)的税收检查存在着一些难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对策。

一、难点1. 涉及税种多,难以全面掌握:大型企业(行业)涉及的税种较多,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消费税等。

税务人员需要对这些税种的税法、政策、计算方法等进行全面掌握,才能开展有效的税收检查。

2. 数据量大、资料繁杂:大型企业(行业)的业务量庞大,财务数据和资料也相应庞大而繁杂。

税务人员需要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核对、比对等繁琐的工作,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3. 税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大型企业(行业)的税务管理制度复杂,且针对不同的业务和税种往往存在不同的制度。

如果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容易导致申报、缴纳等环节存在问题,使得企业(行业)存在隐性的税收风险。

4. 多部门协作难度大:税收检查涉及的领域广泛,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和支持才能顺利开展。

但是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有所不同,如果协调不好会影响检查进程、增加检查难度。

二、对策1. 优化税收管理制度:企业(行业)税收管理制度是税收检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完善税务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管理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以有效降低税收风险。

2. 加强内部监督、自查和自纠:企业(行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确保业务、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在税收检查之前,企业(行业)应该自行开展自查和自纠工作,查找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主动纠正错误。

3.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大型企业(行业)税收管理的重点。

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将企业(行业)的财务数据实时汇总,进行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

4. 建立协作机制:针对多部门协作这一难点,可以建立协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得检查工作更加高效快捷。

税务风险点及建议

税务风险点及建议

税务风险点及建议史上最全一、企业所得税一收入类1.取得手续费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如: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科目下的“其他”、“手续费”等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是否存在收到手续费挂往来不作收入.2.确实无法支付的款项,未计入收入总额.核查建议核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中长期未核销余额.3.违约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如:没收购货方预收款.核查建议核查预收账款科目,了解往来核算单位中贷方金额长期不变动的原因.4.取得补贴收入,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长期挂往来款未计入收入总额.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科目贷方发生额,以及其相关拨付文件是否符合不征税财政性资金的相关规定.5.取得内部罚没款,长期挂往来款未计入收入总额.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其他—监察部门、其他应付款—其他—纪检部门等科目贷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有无可以确认不再退还当事人的罚款或违纪款.6.用于交际应酬的礼品赠送未按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核查建议核查产成品科目贷方直接对应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是否在所得税申报时视同销售确定收入.7.外购水电气用于职工福利未按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等科目,审核水电气使用分配表等管理报表,是否存在用于职工福利的未确认收入.8.集团公司收取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扣除当年实际发生的损失赔付以及返回给下属企业金额等后,余额含利息未确认收益,未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核查建议核查安保基金等科目,审核安保基金使用的相关文件,对计提安保基金使用后的余额应作纳税调整.9.租金收入未按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确认收入.如:土地使用权出租,跨年度取得租金收入,相关摊销已经计入成本,但是租金收益没有确认.政策依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核查建议核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审核租赁合同,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10.政策性搬迁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挂往来,未计入收入总额.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核查建议核查其他业务支出或专项应付款等科目,审核搬迁合同、立项合同等搬迁过程中相关文书,对收入扣除支出后的余额进行纳税调整.二扣除类11.下属企业收到总部返回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未冲减相关费用;返回款形成资产的,其折旧和摊销在税前重复列支,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安保基金等科目,审核安保基金返还的相关文件,看安保基金返还及使用是否符合税法规定.12.安保基金返回款用于有税前扣除标准规定的支出,合并计算后超标准部分未做纳税调整.如用上级返还的安保基金直接发奖金或补助未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计算纳税调整;用上级返还的安保基金直接列支职工教育经费,造成实际列支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标,超过部分未作调整.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二条和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将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直接冲销上级返还的安保基金,以及其他科目下列支职工教育经费未并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科目核算,其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部分是否未作纳税调整.13.计提但未实际支出的安全生产费,未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其他—安保基金返还科目年末贷方余额是否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纳税调整.14.应视同工资薪金的各种劳动报酬支出,未作纳税调整.一是补贴性质的劳动报酬支出,如:年终奖、岗位能手奖金、码头津贴等,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也未合并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计算纳税调整.二是临时工、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性费用,未合并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计算纳税调整.三是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限定数额的工资薪金性支出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审核政府发布的工资支出标准,对于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应作纳税调整.15.计提但未实际支出的福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等,以及计提但未实际拨缴的工会经费,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科目,审核企业在当年发生的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补充养老保险在汇算清缴时的有效凭证是否能提供齐全,否则不能在税前扣除.16.支付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未作纳税调增.如:奥运会和世博会门票等.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等科目,审核相关支出费用的合同或管理规定,有无支付与取得收入无关的费用.17.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作为企业发生费用列支,未作纳税调整.如:个人车辆消费的油费、修车费、停车费、保险费以及其他个人家庭消费发票;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维修费;职工参加社会上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在职教育所需费用.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中列支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个人所得税、私人车辆维修费、养路费、年检费和保险费等费用.18.列支以前年度费用,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以前年度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是否在当年及以前补计或补提.19.职工福利费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未作纳税调整.如发生一些福利费性质的费用,防暑降温费、食堂费用等,未通过职工福利费科目核算,也未并入福利费总额计算纳税调整.政策依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核查建议核查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费用科目下其他—专项费用、差旅费用、特批开支等明细科目,是否有应作为工资薪金的津贴、补贴、奖励、加班工资等支出未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调整.20.工会经费税前扣除凭据不合规,未作纳税调整.如用普通收款收据拨缴工会经费.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核查建议核查企业管理费用—其他—特批费和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等科目,上缴时是否取得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21.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未作纳税调整.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核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等科目,审核经批准的扣除标准,超过标准部分进行纳税调整.22.业务招待费用支出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未作纳税调整.如:部分企业技术开发、消防警卫、外宾接待、在建工程、特批费和奥运会专项经费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未并入业务招待费总额计算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将管理费用科目下警卫消防费、其他—专项经费、外宾接待等明细科目和销售费用科目下差旅费等明细科目以及研发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里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在所得税申报时一并作纳税调整.23.为职工支付商业保险费税前扣除,未作纳税调整.如:为职工支付人身意外险,为高管支付商业险.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在管理费用—其他科目和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下列支各种商业险,未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纳税调整.24.赞助性支出,未作纳税调整.如:向武警支付的慰问金和补助.核查建议核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等科目,对赞助性质的支出,进行纳税调整.25.税收滞纳金和罚款支出,已在税前扣除,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在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里支付的税收滞纳金和各种行政罚款是否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纳税调整.26.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作为财务费用税前列支,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审核相关借款合同,用途支出,将应资本化的利息进行纳税调整.27.应予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一次性列支,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否同时符合修理支出达到取得该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以及修理后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的两个条件.28.不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支出,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根据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138号规定,劳动保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凡以劳保为名向职工发放的现金、人人有份的生活用品和非防护装备等福利和劳动报酬支出应作纳税调整.三资产类29.资产处置所得,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财产的处置.核查建议核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审核资产处置合同,看是否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30.资产损失未按规定审批直接在税前申报扣除,未作纳税调整.政策依据: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088号第五条和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五条.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是否经过审批或申报后在税前扣除,申报的损失是否符合税法文件规定.31.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符合税法规定,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累计摊销科目中发生摊销时间是否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摊销年限.32.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继续计提折旧,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长期停工费用科目,结合企业财务报告,审核停工项目费用明细,对不符合税法规定的项目进行纳税调整.33.将固定资产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一次性列支,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审查周转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将应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低值易耗品,进行纳税调整.34.不征税收入形成资产折旧在税前扣除,未作纳税调整;如企业取得来源于政府有关部门的港建费补贴,按不征税收入确认,但支出所形成的资产仍然计提折旧在税前重复扣除.政策依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取得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和港建费分成收入等不征税财政专项资金,其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其资产所形成的折旧、摊销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四税收优惠类35.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自用部分视同销售,不能享受减计收入的税收优惠,未作纳税调整.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回收蒸汽、可燃气,用于本企业再生产部分.政策依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九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85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567号.核查建议核查产成品科目,审核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自用部分视同外销收入,不得享受减计收入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36.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符合税法规定,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研发费科目,审核研发费项目数据归集表,对不符合税法规定的项目进行纳税调整.五其他类37.新税法实施后补计2008年之前发生的收入或冲销2008年之前列支的支出,未按照当期适用税率进行核算.核查建议核查企业是否将2008年前应作收入推迟到2008年及其以后年度作收入,以及2008年及其以后年度应计费用提前至2008年之前扣除.38.总部期间费用纳税申报时全部分摊到高税率的东部地区扣除,未在适用优惠税率的西部地区摊销.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核查建议核查企业2008年共同负担的期间费用是否在不同税率的东、西部企业合理分摊.39.在销售费用中折扣额与销售额不在同一张发票的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销售费用等科目,对列明折扣额的进一步审核销售发票、销售合同,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应作纳税调整.40.不合规抵扣凭证,未作纳税调整.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在成本费用列支时使用白条、假发票等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在税前扣除.41.吸收合并业务不适用特殊重组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企业未按规定备案,不得按特殊重组进行税务处理.核查建议核查合并重组协议,对未经税务机关备案的,应进行纳税调整.42.天然气产销量差异超过合理损耗部分未确认收入.核查建议核查生产报表、销售报表、财务报表等,对于产品产销差异超过合理损耗部分,应做纳税调整.二、增值税一销项类43.将购进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视同销售货物计算缴纳增值税.核查建议核查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等科目,将自产、外购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以及将自产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或个人消费未计增值税.44.从事货物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发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之外的混合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核查建议核查销项税金科目,审核销售合同,对属于应征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的计提销项税额.45.处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未计算缴纳增值税.如处置旧汽车、旧设备等.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第29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注意2009年前后相关政策的变化.核查建议核查固定资产等科目,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未提增值税,或者将应按17%增值税税率申报,却错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46.出售废旧货物未计算缴纳增值税.如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废旧包装物、废旧材料等未按17%税率申报缴纳增值税.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核查建议核查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旧货是否按17%适用税率申报增值税,是否存在未计提增值税或错按4%征收率减半缴纳增值税.47.销售购进的水、电未计算缴纳增值税.如加油站向施工方收取的水电费和租赁房屋单独收取的水电费.核查建议核查企业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或红字冲销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等方式收取水电费未计提增值税.二进项类48.非油气田企业的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进项不得抵扣,未作进项转出.如接受技术服务、装卸、含油污泥处理和废催化剂处理等劳务,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进项税等科目,审核相关劳务合同等资料,对不属于增值税劳务范围内的其他劳务抵扣的进项税不得抵扣.49.购进材料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不得抵扣,未作进项转出.如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加油站所购进的彩钢瓦、涂料、地砖、铝塑板、卫生洁具、墙面漆等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等科目,审核erp系统的“ps模块”在建工程核算的材料领用情况,将应作进项税转出而实际未转出的材料费进行归集.50.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取得的进项不得抵扣,未作进项转出.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进项税额、固定资产等科目,审核安装合同等,对于不符合税法抵扣规定的,应作纳税调整.51.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不得抵扣进项,未作进项转出.如职工食堂耗用的食用油和液化气等.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进项税科目,有无将业务招待用食品、厨房设备、厂区公寓维修、职工食堂耗用的食用油和液化气等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购进货物抵扣增值税.审核erp系统的“pm模块”维修工单核算用于福利设施的材料领用情况,将应做进项税转出而实际未转出的材料费进行归集,不得抵扣.三其他52.适用税率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正列举了适用低税率货物,除此之外的其他货物应当区分具体情况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如:企业销售自产水蒸汽、加工水例如:冷凝水、循环水、除氧水、化学水、盐水等.核查建议核查其他业务收入,审核其他业务收入凭证,有无按照适用税率计提增值税.三、消费税对个别企业存在的下述税收风险,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67号等消费税文件的规定作纳税调整.53.个别应征消费税产品未计提消费税.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报表系统”中的“BLBH”等专项报表,查看是否有应征消费税产品未计提消费税的情况.54.石脑油对外销售,未取得石脑油免税证明单应计提未计提消费税.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石脑油证明单”核销情况,对不符合政策的外售石脑油征收消费税.55.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职工福利、作为燃料耗用或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等其他方面,没有计算缴纳消费税.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报表系统”中的“BLBH ”专项报表及装置投入产出报表,结合生产物料移送情况,对应征消费税的成品油征收消费税.56.部分产品改变名称后应计提未计提消费税.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企业提供的未征消费税产品合格证、化验单与应税消费品的合格证、化验单进行比较,查询erp系统“sq01”发票模块,对比争议产品与应税产品的价格、归集物料组、货物流向等信息,进一步约谈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和报表管理人员,对产品特征属成品油范畴的产品征收消费税.57.消费税成品油子税目和税率适用错误.核查建议核查应交税金-消费税等科目,审核企业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化验单,查询erp系统“sq01”发票模块,对比产品价格,约谈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对应税产品应属成品油种类进行界定,按照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四、营业税58.股份公司将自有资金不含下属分、子公司提供给成员企业使用收取的利息,未申报缴纳营业税.政策依据: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国税函〔1995〕156号第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核查建议核查内部往来、上级拨款、内部存款、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入等明细账发生额,查看此项收入是否缴纳营业税59.取得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税款手续费收入,未计算缴纳营业税.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核查建议从银行存款、现金、营业外收入等明细账入手,查看手续费收入是否缴纳营业税.60.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收取的延期付款利息,未计算缴纳营业税.核查建议核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等明细账,查看企业提供营业税劳务时,向接受劳务方另外收取手续费、延期付款利息、补贴、基金等价外费是否缴纳营业税.五、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61.缴纳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同时未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核查建议核查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金额与适用税率计算后是否与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相匹配.六、印花税62.企业以订单、要货单等确立供需关系、明确供需各方责任、据以供货和结算的业务凭证,未按规定贴花.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国家税务局关于各种要货单据征收印花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0〕994号和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核查建议逐项翻阅订单、要货单等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根据所载金额计算应缴纳印花税,与已缴纳印花税比对,查看是否足额缴纳印花税.七、个人所得税63.单位和个人缴纳的补充医疗保险金、补充养老保险费,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18号.核查建议逐项核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所属各明细账,查看有无缴付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再进一步翻阅凭证查看在缴付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时是否并入。

企业所得税难点重点

企业所得税难点重点

2012 经济师考试《中级财政税收》辅导 :企业所得税(重点难点)一、本章重点、难点(一)企业所得税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法人所得税制。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注意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划分。

居民企业的判断标准:登记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其一在中国。

2.熟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原则3.熟悉税率4.掌握应纳税所得额(1)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亏损弥补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5 年。

5.熟悉清算所得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 -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6.熟悉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7.掌握收入确认(1)区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2)企业一般收入项目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3)熟悉特殊收入项目的确认8.掌握税前扣除(1)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真实性、相关性和合理性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不征税收入形成支出不得扣除原则;不得重复扣除原则。

(2)掌握税前扣除的主要项目工资、薪金;补充保险;利息;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境内机构、场所分摊境外总机构费用;公益性捐赠支出。

注意: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职工教育经费属于会计与税法的时间性差异。

(3)掌握禁止税前扣除的项目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超标的捐赠支出以及非公益性捐赠支出;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商业保险费;企业依法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持有的投资资产成本;企业与其关联方分摊成本时违反税法规定自行分摊的成本;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企业所得税教案精编版

企业所得税教案精编版

企业所得税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企业所得税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二、教学重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三、教学难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区分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内容(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注意】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1.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有()。

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个体工商户D.股份有限公司『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企业中属于非居民企业的是()。

A.设在北京市的某国有独资企业B.依照百慕大法律设立且管理机构在上海的某公司C.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D.依照美国法律成立,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某公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BC属于居民企业。

(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征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例题·判断题】A企业是按美国法律成立总部设在纽约的公司,在我国没有设立办事机构,因此,在我国不用交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企业虽然属于非居民企业,如果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题·判断题】非居民企业仅就其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几个难点问题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几个难点问题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几个难点问题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根据其盈利额支付给国家的一种税项,税前扣除是指在计算企业所得税之前,减去一些合法支出和成本。

税前扣除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减少企业的纳税负担,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下面将就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1. 投资性房地产的扣除问题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以投资收益为目的,购买或建造的用于出租或增值出售的房地产。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折旧和摊销,这些折旧和摊销费用可以作为税前扣除的一部分。

然而,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扣除折旧和摊销费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并符合税法的规定。

此外,企业还需要注意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方法选择和税前扣除的时机,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2. 预计负债的扣除问题预计负债是指企业因特定事件或交易而产生的、在一定期限内需要支付的应计期货负债。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将预计负债作为税前扣除的一部分。

然而,在确定预计负债的金额时,企业需要仔细核实和计算,并确保与实际情况一致。

此外,企业还需要注意预计负债的支付时限和扣除的时机,以避免因未按时支付而被税务机关追缴税款。

3. 资产损失的扣除问题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而导致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财产的价值损失。

企业可以根据税法的规定,将这些资产损失作为税前扣除的一部分。

但是,企业在扣除资产损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对资产损失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确保其真实性和合理性;其次,企业需要及时报备相关材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手续;最后,企业需要遵守税法的规定,确保资产损失的扣除无误。

4. 科研开发费用的扣除问题科研开发是指企业为了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而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实验活动,并发生的相关费用。

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将科研开发费用作为税前扣除的一部分。

但是,企业在扣除科研开发费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企业需要将科研开发费用的发生与实际研究开发活动进行充分的关联;其次,企业需要妥善保存相关的支出凭证和材料,确保扣除的合法性和可信度;最后,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申报和报备手续,以确保科研开发费用的扣除合法有效。

企业所得税风险描述及核查需要关注的35点

企业所得税风险描述及核查需要关注的35点

企业所得税风险描述及核查需要关注的35点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在取得所得后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一种税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收法规的日益完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核查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有很多,下面将列举35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点。

1. 资金往来问题:包括资金来源不明、资金流转存在漏洞等问题。

2. 虚假发票:假发票用于虚报成本,减少企业应纳税额。

3. 逃避税责:企业通过虚假业务、滥用税收优惠或转移利润等方式逃避税责。

4. 海外利润转移:企业跨国经营时,通过在高税率地区和低税率地区间转移利润以减少税负。

5. 出口退税问题:企业在出口过程中虚构或变相虚构出口合同以获取退税。

6. 偷逃所得税:企业隐瞒或虚报所得,以逃避所得税的缴纳。

7. 基建工程造价虚高:企业夸大基建工程造价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8. 盗窃税款问题:企业利用内外勾结等方式盗窃税款。

9.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问题:非居民企业在国内有所得时,是否按规定缴纳所得税。

10. 高风险行业问题:某些特定行业,如金融、房地产等存在更高的风险点。

11. 银行流水账户:企业银行流水账户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的收支情况。

12. 不按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是否按照所得税法律规定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3. 存货计价问题:企业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计价方法计算存货。

14. 关联交易:企业在与关联方进行交易时是否存在不正当的价格调整、假冒合同等行为。

15. 股权转让定价问题:企业进行股权转让时,是否按市场价格进行定价。

16. 免税政策的合规性:企业享受免税政策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7.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问题: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企业是否按法定程序申请认定。

18. 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问题:企业从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所得是否按规定缴纳所得税。

19. 企业重组所得税处理问题:在企业重组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企业所得税问题。

20.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是否与其所得税申报一致。

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管理现状、难点及政策突破

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管理现状、难点及政策突破

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管理现状、难点及政策突破课题一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管理现状、难点及政策突破南昌、景德镇、鹰潭市国税局新税法实施“法人判定的标准”,对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采取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实施两年来,“总部经济”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心,“总部产业”顺应而生,企业分支机构的大量涌现,在带来更多新的税收增长点的同时,也对税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把握总分支机构税收管理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切实加强分支机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防止企业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税收管理出现“断档”或漏洞,是摆在各级税务部门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组以实施两年来的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管现状、征管难点以及一些建议展开讨论。

一、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管理现状1.特殊企业税款全额集中在总部纳税。

工商银行等十四家单位在全国产生的税源在北京、上海等总部所在地汇总纳税,不实行汇总纳税征收管理办法,在CTAIS系统中仍然执行所谓的“只申报不纳税”的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这类企业在江西省境内产生几十亿元的应纳税款,除了中石化在江西省内按应纳税额的60%预缴外,没有为江西财政回报税款。

2.严格按总局规定的汇总纳税管理办法执行预缴税款管理所带来的税收与税源背离现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的规定,其汇总纳税基本计算方法可归纳为:一是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范围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统一计算其总机构和分机构全部应缴纳的企业应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二是将统一计算后的应纳税额在企业总机构和二级分支机构按比例分摊后分别预缴。

总机构按应纳税款的 50%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二级分支机构按以前年度(1-6月份按上上年度,7-12月份按上年度)各自经营收入、职工工资、资产总额三因素(权重分别为:0.35、0.35、0.3)分摊剩余的50%应纳税额,并向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所得税会计的几个难点问题

所得税会计的几个难点问题
口邓 亦 文 ( 教 授 ) 邹 新 颖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 1 0 2 0 5 )
摘要 : 本文从 理论和 实务 两个方面解析 了所得税会计的“ 计税基础” 、 “ 暂时性差异” 和“ 所得税 费用” 等几个难
点 问题 , 以期 帮助 广 大 财会 人 员 克难 攻 坚 , 顺 利 地 开展 企 业所 得 税会 计 核 算 工作 。
红利 免税 。 试 确 定 甲公 司 2 0 1 2年 末 该 项 长 期 股 权 投 资 的 计
税基 础 。
此, 我们 可 以得 出 : 长期 股权 投 资 的期 末 计税 基 础= 该项 长 期 股权 投 资的初 始投 资成 本 。
例 2 :乙股 份有 限责任 公 司 2 0 1 2年 1 2月 份计 入 成本 费用 的职工 工 资总额 为 3 5 0万 元 , 至 2 0 1 2年 l 2月 3 1日尚 未 支付 , 列示在 资产 负债 表 中的 “ 应付 职工 薪酬 ” 负债 项 目。 假 定按 税法 规定 ,乙公 司 当期计 入成 本 费用 的 3 5 0万 元工 资支 出 中 ,按 计税 工 资标 准 可予 税前 扣 除 的金额 为 3 0 0万 元。 试 确定 乙公 司 2 0 1 2年末该 项应 付 职工薪 酬负 债 的计税
成本( 2 0 0 0万 元 ) 不变 。
计 税 基 础
( 2 ) 甲公 司 2 0 1 2年 1 2月 3 1日确 认 投 资 收益 时 , 作 如 资 产或 负债 的计税 基础 是指 申报 所得 税 时该 资产或 该 负债 的计税 金额 。我们 在确 定 资产 、负债项 目的计 税基 础 时, 不 能单 纯地 从理论 上 定性 分析 确定 , 而应 当根据 企业 所

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与合规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与合规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与合规管理在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CIT)是企业必须缴纳的一项税费。

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与合规管理成为了每个企业家都需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探讨相关的政策法规、风险点以及合规管理措施。

一、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法规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各个地方性政府颁布的具体规定。

其中,企业所得税法是最核心的法律文件,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税率以及纳税义务等。

而实施条例则进一步解释了企业所得税法的具体内容,使其更加具体可操作。

二、企业所得税的风险点1. 税务登记风险:企业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税务登记手续,避免因未及时登记而导致的罚款或税务风险。

2. 税前准备风险: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应合理申报各项扣除,但需注意合规,并避免虚报或者滥用扣除项目。

3. 利润调整风险:税务机关可能对企业的利润进行调整,如重复计算、调整成本费用等,从而增加企业的纳税负担。

4. 跨境税务风险:涉及跨境业务的企业需关注税务风险,如合规申报和避免遭受双重征税等问题。

5. 避税与反避税风险:企业在追求税收优惠的同时,需避免违法避税行为以免触犯法律。

三、企业所得税的合规管理措施1. 建立完善的会计系统和相关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为日后申报纳税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加强对税法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定期培训员工,提高对企业所得税合规的认识和意识。

3. 建立内部合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完善内部审计等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合规风险。

4. 寻求专业税务顾问的帮助,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遵守税法合规规定,并咨询专业意见以规避潜在的税务风险。

5. 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点,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与合规管理对于每个企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合规的财务体系,了解并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税务风险,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

企业所得税收入成本确认难点与涉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收入成本确认难点与涉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收入成本确认难点与涉税风险一、不熟悉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十大难点,纳税有风险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一个永恒的纳税话题,然而,企业在实际清缴过程中往往对政策的理解准确性不够,致使税收缴纳存在一定的风险。

下面就来同大家梳理一下,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收入确认的疑难问题把控。

难点一:买一赠一等组合方式销售商品,如何确认收入?案例38:买一赠一等组合方式销售商品,如何确认收入(一)案例背景我公司在销售机器设备的同时,给客户免费赠送一批配件,对于给客户赠送的这批配件,在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上,是否需要视同销售确认收入?(二)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三条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三)风险解析通过对以上政策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在对外促销的过程中,所赠送的礼品如果和所销售的产品在一个客户业务中同时发生,则属于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按公允价值的比例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难点二:企业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何时确认收入?是否免税?案例39:企业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何时确认收入,是否免税(一)案例背景我公司是投资性企业,既对居民企业进行投资,也在公司交易市场购买股票,那么,我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何时确认收入?是否免税?(二)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四条规定,企业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红利等收入,应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做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那么,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呢?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1)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企业所得税中常考的重点和难点

企业所得税中常考的重点和难点

企业所得税中常考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全文企业所得税作为《税法二》中的重点难点,分值占比高,综合性较强。

考生不仅要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常考点,而且要注意与其他税种综合起来考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往年真题某软件生产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企业会计核算20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800万元,成本、费用等支出金额合计1350万元,实现会计利润450万元,年末增值税留抵税额22万元。

2021年4月聘请税务师对其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进行审核,发现以下业务未进行纳税调整:(1)2020年10月赊销产品一批,不含税价款为200万元,合同约定2020年12月20日收款,但相应款项于2021年1月5日收讫,企业在实际收款日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160万元。

(2)营业费用账户中的广告费400万元,管理费用账户中的业务招待费20万元。

(3)研发费用账户中的研发人员工资及“五险一金”为50万元、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用为5万元、直接投入材料费用为20万元,支付境外机构的委托研发费用为70万元。

(4)2020年11月购进并投入使用设备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40万元、税款31.2万元,会计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限4年,净残值为0。

企业选择适用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5)全年发放工资100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150万元,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25万元并取得代收票据,职工教育经费110万元(含职工培训费用90万元)。

已知该企业适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分别为3%和2%;该企业已过“两免三减半”优惠期,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软件企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020年该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纳税调整额为()万元。

A.0.48B.1.20C.1.44D.3.84(2)2020年该企业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整额为()万元。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大型企业在税收方面的管理以及税收检查方面存在着一些难点,这些难点不仅涉及到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还涉及到政府税收监管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难点,需要有效的对策来提高税收管理和检查的效率。

一、大型企业税收检查的难点1. 复杂的企业结构和业务范围使得税收管理难度加大。

大型企业通常拥有多个分支机构,涉及多个行业及多种业务,这使得税收管理工作变得极其复杂。

税收部门需要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了解,才能规范纳税申报。

2. 大量的纳税信息需要核查和分析。

大型企业的纳税信息非常庞大,税收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核查和分析这些信息。

这些信息涉及到企业的资产、收入、支出、股权结构等多方面内容,需要对企业的全面财务数据进行审核,以确保企业的税收总额正确合规。

3. 复杂的税收规则和法规使得税收管理和检查工作变得困难。

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收规则和法规也在不断变化,这给企业的税收申报和税收检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税收部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法规和政策,以保证税收管理和检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 多元化的税收避税手段使得税收管理和检查愈发复杂。

大型企业往往拥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团队和法务团队,他们能够采用各种手段来避税,使得税收管理和检查变得愈发困难。

这需要税收部门不断提高对各种避税手段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以确保企业按照法规纳税。

1. 加强税收信息共享和合作。

税收部门可以与企业共享信息,积极开展合作,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财务数据,以便更好地进行税收管理和检查。

税收部门也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进行税收管理和检查工作。

2. 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税收管理和检查。

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大量的纳税信息进行快速的核查和分析,帮助税收部门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加强对企业的税收监管。

3. 完善税收政策和法规,简化税收申报和纳税程序。

政府可以适时修订税收政策和法规,简化纳税程序,降低税收申报的难度,使得大型企业更容易遵守税收规定,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

大型企业(行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大型企业在税收方面的管理和核查一直是税务机关重点关注的对象。

大型企业税收检查的难点主要包括企业复杂的税收结构、跨地区经营的复杂性、以及税收风险的多样性等方面。

针对这些难点,税务机关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加强对大型企业的税收管理和监督,确保企业遵纪守法,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大型企业税收检查的难点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大型企业税收检查的难点1. 税收结构复杂大型企业通常涉及多个行业、多个地区、多种经营活动,其税收结构非常复杂。

税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税务机关难以一一核查,容易造成税收漏税、偷税漏税等情况。

2. 跨地区经营的复杂性大型企业往往跨越多个地区,其跨地区经营的复杂性增加了税务管理的难度。

各地税收政策不一,企业在不同地区的纳税情况也有所不同,税务机关需要协调各地税务部门开展税收检查,增加了税务检查的难度。

3. 税收风险多样化大型企业涉及的税收项目众多,其税收风险也是多样化的。

企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跨国转移定价、假借虚假交易等方式规避税收,这些行为给税务机关的查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对策1. 强化税收管理税务机关需要加强对大型企业的税收管理,建立健全的税收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

通过加强对企业税收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了解企业的税收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强化税收风险预警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大型企业的税收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税收风险评估模型,及时识别企业的税收风险,并根据风险程度和范围,采取相应的调查和核查措施。

3. 建立跨地区协作机制针对大型企业跨地区经营的情况,税务机关应加强各地税务机关之间的协作,建立跨地区税收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共享企业的纳税信息,开展联合检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型企业的税收检查。

4. 提升税收检查技术手段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大型企业税收检查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税收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析水平,提高税收检查的精准度和效率。

企业所得税审计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企业所得税审计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企业所得税审计的难点与解决方案企业所得税审计在现代商业运作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企业所得税审计常常面临一系列的难点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企业所得税审计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难点一:复杂的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法是一个庞杂且不断变化的法律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法规定经常性地进行修订与调整。

这对于审计人员而言,意味着需要不断学习、跟进最新的税法政策。

同时,税法的解释与适用也常常存在困难,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良好的解释能力。

解决方案一:认真学习与研究税法规定审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与研究,掌握最新的税法规定,并理解其解释与适用。

同时,应建立与税务机关的沟通渠道,及时获取并解决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税法问题。

此外,审计人员还应加强自身的法律素养,提升解释与适用税法的能力。

二、难点二:复杂的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税务处理情况进行查证与核实。

然而,由于税务处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审计人员常常面临记录不完善、凭证不全、账务错漏等问题,导致审计工作难以进行。

解决方案二:建立有效的税务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会计凭证和账务记录系统,确保与税务处理相关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税务处理流程的管控,规范各部门的税务操作,并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与调整。

三、难点三:企业间的跨境税务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经营越来越普遍,使得企业所得税审计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跨境税务问题。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法规定、税率以及税务处理方式差异巨大,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解决方案三:加强国际税务合规合作企业应积极与国际税务专家合作,洞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法规定及其变化趋势,提前评估跨境业务的税务风险,并合理规划税务筹划措施。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国际税务合规管理,确保企业遵守跨境税务规定,避免因税务问题而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利润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费用税前扣除的两大条件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费用要在税前进行扣除必须具备两大条件:第一,发生的费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主要通过合同、协议和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来界定;第二,要有合法的凭证。

合法有效凭证分为四大类,一是税务发票;二是财政收据;三是境外收据;四是自制凭证。

各类凭证都有各自的使用范围,不可相互混用。

(二)税前扣除的成本发票应符合的条件1、资金流、物流和票流的三流统一:银行收付凭证、交易合同和发票上的收款人和付款人和金额必须一致;2、必须有真实交易的行为;3、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三)费用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2、可以按收付实现制原则扣除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规定范围和标准的五险一金;规定范围和标准内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特殊工种职工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2%企业按规定缴纳的财产保险等。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一)工资薪金税前扣除范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国税函[2009]3号)税前扣除的五大条件: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1、企业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2、企业所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5、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不包括五险一金和三项费用:“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工资薪扣除的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根据国税函[2009]3号规定,企业工资税前扣除依据实际发放原则,即收付实现制原则。

企业预提的工资没有实际发放的不可以税前扣除。

(三)企业跨年度工资支付的税务处理(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34号公告)规定:“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 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一r ”因此,企业跨年度工资支付,只要在5月31日之前实际发放给职工,就可以在上一年度的费用中列支,在上一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但要看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度税前扣除。

(四)企业大学生的实习工资的税务处理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税前扣除问题,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没有新的规定之前,可暂按(财税〔2006〕107号)、(国税发〔2007〕42号)规定处理:(国税发〔2007〕42号)第六条规定:“对未与学校签订实习合作协议或仅签订期限在三年以下实习合作协议的企业,其支付给实习生的报酬,不得列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第七条规定:企业虽与学校正式签订期限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实习合作协议,如出现未满三年停止履行协议情况的,主管税务机关对已享受税前扣除实习生报酬税收政策的企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征企业所得税,并依法加收滞纳金;对因企业主体消亡或学校撤销等客观原因导致未满三年停止履行协议情况的,不再补征企业所得税和加收滞纳金。

第八条规定:企业可在税前扣除的实习生报酬,包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含地区补贴、物价补贴和误餐补贴)、加班工资、年终加薪和企业依据实习合同为实习生支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

企业以非货币形式给实习生支付的报酬,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第九条规定企业或学校必须为每个实习生独立开设银行账户,企业支付给实习生的货币性报酬必须以转账方式支付。

但实习报酬不纳入工资薪金总额,不得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的基础。

(五)返聘离、退休人员报酬的税务处理1、个人所得税(国税函[2005]382 号)规定:“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税函[2006]526 号)规定:“退休人员再任职”,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受雇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协议),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2)受雇人员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3)受雇人员与单位其他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训及其他待遇;(4)受雇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

(2011年第27 号)第二条“关于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的界定条件问题” 规定:(国税函[2006]526 号)第三条中,单位是否为离退休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再作为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的界定条件。

这就意味着返聘退休人员在雇佣单位是否缴纳社保都可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财税[2008]7 号)规定的对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取得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向职工统一发放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视同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这一政策仅适用于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一般人员并不适用。

2、企业所得税的处理(2011年第27号)的规定,返聘离、退休人员报酬可以作为“工资薪金”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考虑到工资与社保的统一性,企业支付给返聘人员的劳动报酬不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的基础。

但要考虑到地方税务部门的实践差异性。

(六)见习生补贴的税务处理:可以税前扣除(国发办[2011] 16号)第八条明确规定:“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不计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但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一)个人所得税的处理1、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给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生活补助费等,免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规定的免税范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休金、养老金和根据专门政策发放的离休生活补助费。

2、给离、退休人员支付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之外的补贴、补助应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离退休人员除按规定领取离退休工资或养老金外,另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应在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会计上,企业支付给离退休员工的统筹外费用应当计入职工福利费。

(财企[2009]242 号)(二)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在税收征管实践中,离退休人员如果参加社会统筹,企业在为这些人员支付的医药费、生活补贴、书刊费等,不能在企业列支;如果离退休人员没有参加社会统筹,企业为这些人员支付的上述费用,可以作为企业福利费列支首先,费用只能在所属年度扣除,不能提前或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

其次,跨年度取得的发票要分以下两种情况来处理:第一,如果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取得发票,成本费用可以在报告年度内进行税前列支,可以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第二,如果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取得的跨年度发票,出于简化税收征管的考虑,经当地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应在取得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如果当地税务主管部门没有批准,则可以申请抵税。

(一)企业资产损失扣除分为:清单申报扣除和专项申报扣除国税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九条规定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原企业自行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改为清单申报)(二)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国税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六条规定:“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

其中, 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特殊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其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

属于法定资产损失,应在申报年度扣除。

(企业资产损失分为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企业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出现亏损的,应先调整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亏损额,再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并按前款办法进行税务处理。

(三)取消年度终了45 天之内报批的期限规定。

原来(国税发[2009]88 号)第八条规定:税务机关受理企业当年的资产损失审批申请的截止日为本年度终了后第45 日。

本条规定已经被国税总局公告2011年第25 号取消。

(四)汇总纳税企业资产损失的申报地点国税总局公告2011年第25 号第十一条规定:“ 在中国境内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1)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2)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3)总机构将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