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
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
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一、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在古代,人们的道德观念主要是基于宗教信仰建立的。
各个宗教信仰都有其独特的道德标准,如基督教强调爱、慈善和仁慈,佛教强调禅定、忍辱和舍弃,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孝道等道德观念。
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逐渐减弱,但道德观念仍然不可或缺,社会上形成了一套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庭观念的演变在古代,家庭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中,家族观念更加浓厚。
在这种情况下,家族重视家族根系的发扬和传承,家族世系倍受尊崇。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家族观念逐渐消失,而家庭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一个个人生活和成长的基本单元。
三、性别角色和权利的变化在古代社会中,男女之间的权利和地位是不平等的。
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领导地位,而女性的地位处于劣势。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女性的权利逐渐得到了保障,女性在社会、家庭和政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反过来,男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他们需要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四、文化多元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加剧,社会文化趋于多元化。
人们接触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接受了不同文化的影响。
这对社会的文化传播和道德观念产生了影响。
例如,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人权观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西式的不良文化和道德观念,如过度消费、割裂人际关系、追求快乐和享乐等等。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化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避免被其他文化的消极因素所冲淡。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道德 二、奴隶社会道德 三、封建社会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五、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道德 1. 平等互助的原始共同体道德 2. 单纯质朴的道德形式及其绝对的道德权威 3. 超脱于蒙昧的道德与野蛮并存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1.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1)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2)劳动分工与协作促使道德不断成熟与 发展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2. 道德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需要的产物 (1)道德是人的道德,人需要道德。 (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道德,社会交往需
1. 共产主义道德的内涵
共产主义道德之所以能够作为未来共产主义 社会的全人类道德,其前提和基础在于共产 主义社会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以及 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利益一致性。
2.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
(1) 何为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由无产阶级道德发展而来的在社会
主义社会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道德,同时又是向未来 共产主义道德迈进和提升的先进道德类型,本质上属 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 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道德基 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社 会建设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为人民 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代表无产阶级 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类型。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几种道德起源说
2. 先天人性论:把道德的起源或者归结为与生俱 来的善性,或者归结为先天存在的良心、理念或 精神。
春秋齐国的历史变革与文化与道德观念
春秋齐国的历史变革与文化与道德观念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在这一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历史变革、文化传承、道德观念的演变。
其中,春秋齐国的历史变革尤为引人关注。
齐国在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道德观念的变化,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变革春秋时期是一个分封制国家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各个封地之间并没有明确的领土划分,国家之间的边界也没有得到统一。
在这个时代的齐国,齐桓公对国内政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废除了贵族的等级制度,将社会阶层与官职等级挂钩。
同时,他推行了一项对贵族特权的限制措施——重禄制。
这个制度规定,唯有在政务上有显著成就的贵族才能获得高额的赏赐。
重禄制的推行,有效地遏制了贵族特权的滋生,鼓励了各级官员的办事积极性,提升了齐国的整体政治效能。
在推行这项制度的同时,齐桓公还强化了官队的选拔制度,并且规定,只有通过举荐和博识竞选等方式,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官员。
这一改革,使得社会上弥漫的官场腐败、权倾术士的现象得以有效遏制。
二、文化传承春秋时期的文化传承十分丰富多彩。
在齐国的历史发展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一时期,齐国的文化传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阴阳五行学说和国学经典的传承。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体系。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阴阳五行学说得到了发扬光大。
到了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重视。
为此,齐国人民相信,只有认真研究阴阳五行学说,才能真正理解人生、自然和天命之间的关联。
同时,国学经典的传承,也是齐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时,齐籍的学者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量和质量,他们传承并发扬了诸子百家的思想财富。
这些经典,涵盖了中国文化中的思想、哲学、历史、道德、政治、艺术等多个方面。
这些传承,对后世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三、道德观念演变道德观念的演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必然的进程。
春秋时期,齐国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
简单来说,道德的起源过程可简单概括如下: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
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 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 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 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 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 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 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 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 发出的绝对命令。
一、道德的起源
3、动物本能论 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或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和俄国伦理学家克鲁泡特金都是
持此观点。 例如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
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 中,劳动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劳动活动创造了对道德的需要。 劳动最初是一种涵盖人类一切领域的原始活动,是未 分化的统一活动,因此还不可能产生道德。后来,劳 动开始沿着开个方向日益深化,一是分工,二是协作。 随着劳动活动的日趋复杂,对分工和协作的要求逐渐 增多,劳动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新的东西来执行维持劳 动过程职能的东西,这就是风俗习惯和后来的道德。
一、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 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在人的所有活动中,最伟大、最有价值、也是把人真 正同动物严格区分开来的,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劳 动。劳动不但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出社会,创造出 社会关系,创出人的道德。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 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 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 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道德是人们的社会 存在即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和 社会实践中产生和逐步形成的。
道德的发展和演变
道德的发展和演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发展演变。
道德是指人们对于善恶、对错的观念和标准,是社会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科技、社会等角度分析道德的发展与演变,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历史的影响历史是道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明古国,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
例如,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主导了社会道德,强调孝道、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而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重视自由、公正、美,对欲望的抑制和理性的追求成为道德的核心。
随着历史的演进,道德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
例如,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主导了道德观念,强调信仰和忏悔;而在启蒙时代,个人权利和自由成为了道德的重要支柱;近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共同利益和公平正义等。
二、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对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塑造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例如,东方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强调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感;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和创造性。
随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全球化趋势下的道德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丰富性。
人们开始关注全球性的伦理问题,如环境保护、人权、社会公正等。
这些新的道德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三、科技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对道德观念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促使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变得更加透明。
这也带来了一些道德挑战,如隐私权的保护、虚假信息的传播等。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也为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优化决策提供了新的工具;基因编辑技术则引发了对生命伦理的讨论和反思。
四、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直接影响道德观念的演变。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个体的权利和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导致道德观念的调整。
例如,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平等的追求,推动了性别角色和性别道德观念的变革。
同样,社会对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包容度提高,也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道德框架。
医德的回顾医生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与反思
医德的回顾医生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与反思医德的回顾:医生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与反思在医学职业中,医生的道德和职业操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德是医生作为专业人士在从事医疗活动中应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价值观。
医德不仅对医生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患者和整个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回顾医生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古代医德观念形成医德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代。
古代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医治患者的疾病,更重要的是维护生命的平衡与和谐。
古埃及的医生将医治与宗教崇拜相结合,相信自己在治疗疾病时得到了神的指引。
古希腊的医者希波克拉底则将医学视为一门科学,并强调医生应遵循道德的准则,如忍耐、正直和保守病人隐私。
二、现代医德的确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生的职业道德需要面对新的挑战。
19世纪,伦理学的发展引起了对医学伦理学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医学伦理学重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尊重患者自主权、保护患者隐私等原则。
同时,医学伦理学也开始关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伦理问题,如动物实验伦理和人体试验伦理。
三、医患关系的变化与医德的调整近年来,医患关系的变化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普及,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增加,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要求也更高。
医患之间的关系已从单向的“医生治病、患者听从”转变为更加平等和合作的关系。
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以更好地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四、对医德的反思与进一步发展虽然医德的历史演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医生面临着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问题,这可能对医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医学科技的进步给医德带来了新的伦理难题,如基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
此外,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和医疗费用的问题也对医德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些问题和挑战面前,我们需要对医德进行反思,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总22卷 第1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2No.12001年1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Jan.2001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余仕麟(西南民族学院社会科学部,四川成都610041)收稿日期:2000-11-23作者简介:余仕麟,男,西南民族学院社会科学部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摘要:春秋战国以后,儒家的 仁爱 思想占据了中国道德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在沿袭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后相继演变出了汉代的 三纲五常 伦理学说,以及 存天理,灭人欲 为根本目标的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禁欲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成熟,同时预示着封建道德及道德教育思想开始走向没落。
自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新旧道德思想激烈交锋,封建道德及其教育思想开始走向崩溃。
中国封建道德教育思想和观念,尽管有消极、落后的一面,但是也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
关键词:中国;古代;道德;历史;思想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26(2001)01 0187 08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数千年来,正是在中华民族博大根深的文化土壤上,孕育了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道德风范。
礼义之邦 的美誉,应当说是世人对我国古代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最高褒奖。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 礼记 曲礼上 ) 国之命在礼 ,荀子说: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 荀子 )说明道德于人于国于社会之重要。
从先秦至明末清初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道德教育思想最为丰厚,对后来道德教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其中既孕育了中国积极的道德教育传统,当然也淤积了某些落后的、保守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观念。
一1、从夏朝到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早期道德及道德教育思想形成时期。
古代哲学和思想的演变和传承
古代哲学和思想的演变和传承自古以来,人类便开始探究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探究的过程即是哲学。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哲学和思想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极长、曲折、多彩的历程。
本文将从古代哲学和思想的演变和传承角度出发,来谈论古代哲学和思想的历史变迁。
一、最早的哲学和思想最早的哲学和思想其实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
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的存在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究。
例如,古埃及人沉迷神秘的宗教信仰。
他们相信人会投胎转世,认为死亡不是终点,而是新生命的开始。
而在古巴比伦,人们则更加关注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探究。
他们还开始编写各种吉兆书,探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不过,这些早期的哲学和思想缺乏严格的逻辑和论证方法。
它们常常和神秘主义、迷信信仰等混淆在一起,而缺乏科学严谨的研究和判断方法。
这也是古代哲学和思想的一个共性,即在其早期阶段,人们常常不能区分哲学和神秘主义的思维活动。
东方哲学和思想的出现比西方要早得多。
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皆有独特的哲学和思想传承。
在中国,孔子和他的弟子儒家思想的发展,开创了中国思想的一种传承。
而另一种重要的思想传承,即道家思想,也具有中国哲学特色的代表性。
儒家思想重视人际关系、情感和道德规范,注重个体的修养和道德的建设。
通过《大学》、《中庸》等经典书籍,在中国古代哲学化中,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想。
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观察和学习自然,寻求自然法则,进一步获得人与自然神秘统一的方式,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至于印度哲学思想,则主要表现在佛家和吠陀教的思想体系中。
佛家思想关注个体的自我超越和人生的失落。
吠陀教的哲学思想获得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梵”这个概念。
梵即是指宇宙上最高的真实,包含绝对的智慧和无穷的能量。
西方哲学和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思想家们的许多思考,对于现代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过程
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过程西方伦理思想历史悠久,所涉及的问题很广。
概括起来主要有:关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原则和规范、德性的内容和分类、意志自由和道德责任、道德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的价值分析、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以及人生目的和理想生活方式等问题。
一、起源西方伦理思想发源于古代希腊。
公元前12至前8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原始氏族制向奴隶制转化,氏族的血缘结合与“风俗统治”,逐渐被阶级的和地域的利害关系所代替,探求新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秩序的道德思考逐渐从一般社会意识中分化出来,并在传说、诗歌和寓言中反映出善恶、正邪、美丑以及“善人”、“完人”等道德观念。
“七贤”的劝善格言,特别是梭伦(约公元前638~约前559)关于中庸和幸福的思想,成为古代希腊伦理思想的开端。
二、发展演变过程1、古希腊时期反映城邦奴隶制伦理关系的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基本上是围绕着“完人”、“至善”的概念,探求完人的德性和至善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
第一个试图讲道德的毕达哥拉(见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主张和谐和沉静,从对一般生活秩序的思考转向探求灵魂转世和静修心性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
赫拉克利特注意到善恶的对立和转化,强调斗争的正义和现世的幸福,并力图从宇宙的统一中论证自然和人事的共同法则,为后来自然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波希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随着奴隶主民主派和贵族派斗争的发展,道德思考和伦理学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化,并在德谟克利特、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道德哲学中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注意到伦理概念、范畴的普遍性,注重探求人的行为和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阐述了利益与正义、道德与知识的关系和幸福、勇敢、节制、自尊等一系列道德范畴。
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苏格拉底的道德论,形成了与他的唯心主义理念论相一致的伦理学说,并按照贵族奴隶主的等级模式系统地论述了"希腊四德"(见四主德)和道德理想。
第三讲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演变 - 世界大学城
(3)人性论
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的 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这种同情心就决 定了人性是善的。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 也.”“四端”扩而充之,就发展成为仁、义、礼、 智“四德”。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的, 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2)关于仁和义等道德规范 “仁也者,人也。”认为“仁”是针对人际关系
讲的。他在这里看到了道德是人的社会属性这一 点,具有重要意义。在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基础 上,孟子认为,“仁”也就是推己及人(即孔子 的忠恕之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他进一步提 出 “仁”是天子以至于庶人都应实行的道德:“天 子不仁,不保四海。诸候不仁,不保社稷。狂怒、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 体。”(《离娄上》)
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点
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 的融合。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 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4.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
3. 墨家的伦理思想
墨家的伦理思想以墨子(约公元前468一前 376)为代表,提倡“兼爱”的伦理原则。 在道德评价上,墨子提出“志功”统一的 主张。在义利关系上,墨家主张把义利统 一起来,墨家认为义就是利,“重利”就 是“贵义”。
“义,利也。”(《墨子.经上》)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 下之害。”(《墨子.兼爱下》)
(1)关于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道德的作用:
道德与法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道德与法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与法治作为人类社会规范行为的两种重要方式,不断地发生着演变与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道德与法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诞生。
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中,人们依靠习俗和共识来规范行为,形成了最初的道德规范。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复杂化,道德逐渐与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相结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道德体系。
而法治的历史要相对较晚一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法律作为一种规范行为的制度化方式逐渐形成。
最早的法律系统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社会,如古埃及法典、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等。
而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法治概念逐渐发展,并对现代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演变过程1. 道德的演变道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发生了显著的演变。
在古代,道德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道德准则主要通过宗教教义和神圣经典传递。
在中世纪,道德规范受到神权和教权的支配,教会的道德教导对整个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近代,道德逐渐脱离宗教束缚,开始注重个人自由和人类价值观的发展。
2. 法治的演变法治的演变历程较为明确,从古代到现代可以看到明显的发展轨迹。
在古代,法治是通过君主或统治者的意志来实现的,君权至上。
随着古代国家的发展,法治逐渐从个人专制转向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在现代,法治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原则,包括民主法治、宪政法治等概念逐渐兴起。
三、发展趋势1. 道德与法治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治越来越多地发生融合与互动。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公认的底线行为规范,必然受到道德的支撑和补充。
而道德则通过法律的制度化和明确性来得到更好的实施和保障。
未来,道德与法治的融合将越发密切,以形成更加健全和完善的社会规范体系。
2. 法治的社会化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法治也将呈现出更多的社会化趋势。
网络监管、移动支付等新型法律问题的出现,使得法治的执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司法机关,而是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参与。
人类社会的道德观演变史
人类社会的道德观演变史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这些都是我们探讨人类道德观演变史的有趣来源。
一、原始社会中的道德观人类社会最初的形态是原始社会,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以采集、打猎和渔捞为主要生产活动,人类处于食物匮乏的状态下,生存竞争异常激烈。
原始社会的道德观念主要围绕着保护族群,维护个人的利益展开。
在原始社会里,每个人都需要为生存而拼搏,而族群之间的争斗常常是决定生死存亡的。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原始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强者为尊的道德观念,决定了生与死的事情常常由强者决定,所以他们崇尚力量,赞美英雄主义,实行一种弱肉强食的普遍道德。
当然,在原始社会的血腥历史中,也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感动的道德故事。
比如硬举爱妻之棍、以身护孕等等,这些是当时传统道德的高度体现,也是历史的真实反映。
二、古代社会的道德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及文明的不断拓展,人类社会逐渐走向了农业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城市逐渐兴起。
这个时期的道德观念,已经逐渐从强者为尊的道德基础转向了至上自尊的道德设计。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道德伦常的形成,开创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新篇章。
在这个时期中,许多圣贤,如孔子、孟子等,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应该怎样生活的价值观和基本道德准则。
儒家思想倡导了“仁者爱人”的信念,引导人们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国家,体现了人类道德义务的全面性和共同性。
古希腊则是一个自由独立的城邦社会,总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发生战争。
在这种环境下,这个时期的道德观念,主要体现在为了国家而战、为了自由而战、为了爱情而战。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萨乌格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提倡人性命理思考、推崇自由和平等思想。
古罗马时期,道德观念同样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代道德观中最重要的源头之一,是罗马法与古希腊哲学的结合。
罗马帝国时期,伦理哲学家更注重个人自我高度的贡献,认为个人应该为其自由和权利而斗争。
中国伦理道德的历史起源与演进
中国伦理道德的历史起源与演进中国伦理道德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伦理道德的演进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中国民族的精神之源和传统的精髓。
与其它文化相比,中国伦理道德的独特性体现在它对于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等多重层面的重视和强调。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中国伦理道德的起源与演变。
起点:先秦时期的道德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起点。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仁”这个概念,提倡仁爱之道。
孟子则强调“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们应该发扬天赋的善良品质。
道家思想则强调“道”与“自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之道,追求个人内心的真正安宁。
这一时期的伦理道德思想偏向于个体的内心和自我修养,更为理论化和抽象化。
它们奠定了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基础,影响深远,历久弥新。
中晚期:儒家思想的兴起东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主流。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道德,推崇礼仪制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社会关系。
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在这一时期被强化完善。
儒家对于礼仪制度的倡导,使得人们注重守礼,从而形成了曲直之分、尊卑之别。
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被后世称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核心。
六艺的普及和推广使得礼仪观念深入人心,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时期的伦理道德思想,尤其六艺的强调,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习惯和惯例,甚至成为自然而然的考量标准。
近代:复杂政治背景下的伦理观进入近代,伦理道德思想的演变受到了政治环境的制约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传统的伦理体系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自清初以来,中国社会不断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各种思想逐渐融入国内,从而对国内同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现代知识分子对于伦理道德的思考愈加深入,对传统伦理体系提出了批判和反思。
一方面,他们肯定了传统伦理体系中的人性之美以及它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提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如政治上的歧视、封建势力的负面影响等等。
道德与法治的历史演变
道德与法治的历史演变道德和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道德是指人们在行为和价值观念上所遵循的准则,而法治则是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道德和法治的演变均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引导。
一、道德的历史演变1. 早期社会的道德观念早期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主要基于宗教信仰和部落习俗。
他们相信神灵会惩罚那些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因此遵循道德准则有助于维护个人和社群的稳定。
2. 古代文明中的道德规范在古代文明中,道德规范逐渐被书写下来,并形成了伦理学和道德理论。
例如,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伦理学中的“善”的理论,认为道德应该追求最大的幸福。
3. 宗教的道德影响宗教对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宗教都提倡道德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的道德准则。
这些宗教信仰强调爱与仁慈,并鼓励人们以善行回报社会。
4. 科技进步对道德观念的冲击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人们面临着新的道德问题。
例如,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和隐私权等议题,引发了对道德边界的深入讨论。
二、法治的历史演变1. 早期的部落法规在早期社会,部落会议和长老会是解决争议和规范行为的机构。
他们制定了简单的法规,并由部落成员遵守和执行。
2. 古代王权的法律制定随着国家的形成,国王开始制定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制定了各自的法律体系。
3. 近代法治的兴起近代法治的兴起与启蒙时代和法国大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法国大革命则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制定了人权宣言。
4. 现代法治的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兴起成为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
国家之间通过签订条约和建立国际法庭来解决争端,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三、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道德和法治在社会中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及其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及其演变历程道德观念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视道德为生活的基础和社会的纽带。
因此,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被广泛传承和弘扬,并不断地演变和深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及其演变历程。
一、古代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基础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基础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人类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依靠家族、宗族等团体生活,大家共同生活、生产和协作。
在这种相对简单的社会形态中,人们必须依靠相互信任和相互扶持才能够生存下去。
这就需要人们具备某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并将其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华夏文明中,道德观念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和体系化。
在《尚书》和《周礼》等经典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些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初步形成,这些准则和规范被视为一种道德的标准。
比如说,《尚书》中提到的“天道纵横,历久弥新”、“德不孤,必有邻”等等,都是一些最初的道德观念的体现。
此外,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中,儒家是最具影响的一派。
儒家强调个人品德、礼仪规范和社会道德,其思想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儒家经典中最著名的是《论语》,其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并强调了社会中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二、中期道德观念的扩展和深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在战国和秦汉时期,道德观念针对性更强,涉及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现实问题。
在《孟子》和《荀子》等经典中,人们可以找到涉及到国家道德、社会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详细论述。
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而不是像其他学派所讲的那样人性本恶。
同时,他提倡“仁政”,强调国家统治者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仁爱”为根本,推行一种“仁政”来管理国家。
与此同时,荀子则强调了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社会秩序的形成是需要“法”的约束,而道德则是构成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及其演变
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及其演变古代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道德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道德观念在整个东亚地区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出发,分析其演变和影响。
1. 古代中国道德观念的基础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基本上根植于儒家思想,儒家注重的是人类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认为人类应该有自律、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以达到和谐、稳定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在儒家思想中,人类的道德和伦理规范被定为了五个基本原则:仁、义、礼、智、信。
其中,“仁”是指对他人怀有爱心和同情,对他人负责,包容别人的缺点,帮助弱者;“义”是指遵守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礼”是指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表现出合适的行为和言语;“智”是指具有合理的思维和判断力,避免盲从和愚昧;“信”是指信守承诺和诚实,不撒谎,不欺骗。
这五个原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成为了古代中国道德观念的重要基础。
2. 古代中国的道德演变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变迁,它也在不断演变。
封建时期,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主要是由君主或皇帝来决定的,他们通过法令和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仍然是主流,但道家和墨家等思想也开始兴起。
在这些思想中,道家提倡自由和自然、反对繁琐的礼仪和规范;墨家则主张利他主义,认为人类应该互相爱护,不欺骗别人,反对动辄使用武力进行战争。
到了汉代,儒家思想再次成为了主流,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两书被定为了儒家的核心论著。
其中,《中庸》主张“尽心竭力,治理身心”,强调人类应该不断自我修养,做一个自律、有道德、有自我意识的人,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到了唐代,佛教在中国传播开来,佛教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向西方文明的接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哲学、科学、文艺等思想也开始在中国产生影响,中国的道德观念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论“伦理”与“道德”概念的演变——从同一词源ethos_谈起
127[摘 要] 伦理与道德是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二者出自共同的词源“ethos”。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伦理德性”中的伦理就是“ethos”。
西塞罗用拉丁文“more”翻译希腊文“ethos”,后来发展成“道德”概念的词源。
伦理离不开希腊的城邦生活,而道德产生于战乱的古罗马时期,后来逐渐发展成伦理性和道德性。
黑格尔的集体理性立场注重伦理性,康德的个体理性立场则偏爱道德性,但两个概念都是建立在自由和理性的背景下,是对传统道德和伦理概念的运用。
[关 键 词] 伦理;道德;伦理性;道德性论“伦理”与“道德”概念的演变——从同一词源ethos 谈起王 超在实践哲学中,“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通常被认为是由黑格尔首次做出的区分。
黑格尔使用的分别是德语“Sittlichkeit”和“Moralit t”,二者的词根“Sitten”和“Moral”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然而,这两个现代意义上截然相反的词却是出自共同的希腊文“ethos”。
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德性到西塞罗的道德,古希腊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革。
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伦理和道德又面临新的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古希腊的伦理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演变成了道德;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二者又是从何种意义上被使用并区分的。
一、伦理概念的提出在古希腊,最早出现的并非道德和伦理,而是“arete”,英文为“virtue”,中文一般译为“德性”或“德行”。
随着德性概念的发展,逐渐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在习惯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伦理,也就是“ethos”。
亚里士多德对此进行改造,从修饰德性的形容词“ethicos”过渡到独立的学科“ethika”。
“arete”最早在《荷马史诗》中出现,用来表达一种卓越,最初是指事物自然禀赋、特有功能的最优,这种状态放在人身上,同样是指特有功能的最优。
例如,马的功能是奔跑,跑得快就是马的德性。
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形式逻辑已经初步建立,学科分类也基本完成,亚里士多德试图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定义德性。
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道德体系的演化
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道德体系的演化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中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道德体系是其中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断的演化历程中,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道德体系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它们的演变历程,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发展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伦理和道德教导,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成为古代学子学习的重要经典。
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数次重大的转折。
最早的时候,孔子提出的是“仁”的思想,即爱人之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但在随后的时代中,儒家思想逐渐演变为一种官方思想,成为政府教育、行为以及教学的基础,这时候的儒家思想已经丧失了原有的自我,变成了一个官方性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儒学的兴盛,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官方中的地位,所以,前唐时期出现了一批对儒家思想进行反叛的学者,这些学者称为“新学”。
其次,宋明之际儒学又出现了一些分化,其中太极学派的兴起改变了儒学传统,重新注重天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通过“自我修身”来实践宇宙和谐。
清朝时期的儒学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太极学派的继承和发展,儒学体系形成了“礼、乐、诗、书、春秋”五经为中心的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不断的发展,扩大了其主体内容内涵,也为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中国古代道德体系的演化中国古代道德体系是与儒家思想紧密相连的。
从《尚书》的“道德经”到孔子“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再到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体系的出现,古代中国的道德体系和儒家思想相互交织,相互支撑。
在古代中国,道德一直是社会运作的重要基础,而每个人都被期望遵守不同的道德规范。
在《礼记‧大学》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提法,这个提法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政治、文化结构。
不论是个人与他人的交往,还是统治者和民众的互动,都必须依据道德规范来作出合理的决策,从而达成和谐的社会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导读:中国道、德思想的内蕴是什么?它起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中国……中国道、德思想的内蕴是什么?它起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有何重大的意义呢?一、在中国先秦,即到老子时期,中国历史上就有了道和德的概念和思想。
它们分别具有独立的意义。
首先,看道。
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
在西周早期,就已经有了道字。
但对道的认识,仅仅指的是路。
如在《易经》中,就有复自道,何其咎、履道坦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说。
而这些都为道路之义。
到了西周中期,这时,在路的基础上而对道赋予了正确的政令、法规等意思,并由此反映为为王之道。
故道的概念就是指的王道。
这正如《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到了西周中晚期,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在他看来,王就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由此,就有了为王之道。
这也肯定了王道的存在。
因此,西周中晚期,道从路引伸为为王之路、为王之道的结果,就反映为王道。
故这个时期,道的含义,就是王道的特指。
其次,看德。
西周时期,为了使王道做到无偏无党、无党无偏、无反无侧而有了德。
特别是,周邑的古公亶父,在贞人的协助下做《德》篇,从而赋予了德的具体内容。
概括起来,《德》的原则精神就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和自律、民得。
并以之规范人们的言行。
其中,周人讲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可见,其德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西周信天命和遵礼制就成了德的政治思想核心。
但与此同时,又讲自律,即统治者要自觉做到所得适当,不能多得,更不能全得,又讲慎罚、民得,以之,来保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可见,周人的德,就是为王之道的具体内容,也就是王道的具体内容。
如此,就能使得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王道正直。
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周人是将道和德分开来了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
对此,老子同样持此看法。
虽然如此,但是,在老子看来,道就是德,德也就是道。
它们只不过就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两个方面而已。
对此,正如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正是如此,老子明确的提出了道、德一统的思想。
即,比如,德如果是水,那么,道,即王道就是盛水的容器。
水有多高,容器就有会有多深。
并且,又明确的提出了德高则道高,德低则道低,反之亦然的思想。
故老子认为的修道就是在修德,反之,修德就是在修道的这个思想,突破了周人将德仅限于思想和行为规范的约束的局限,而扭转了德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被动性的缺陷,从而使得德与道一样,同样表现出了人的主动性。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以德治道的思想。
因此,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在道、德关系上,老子的思想与周人的思想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区别。
二、老子的道、德思想不仅与周人的道、德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特别在对道的认识上极大发展了周人的思想,从而使得以道为标志的中国政治学、哲学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并且发展到了顶峰。
概括起来说,周人的道、德思想,特别是王道,认为是来源,或者说是受制于皇天的。
从中表现出了天命和宿命的思想。
然而,老子却不是这样认为。
在老子看来,王道是受制于天地之道的,而天地之道又是受制于自然之道的。
对此,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从中,老子明明白白的揭示出了三种道的存在。
具体说:一是王道。
其中的人、王,就是指的王道。
也就是周人所认为的王道。
二是天地之道。
其中的地、天,即如老子所说的地法天,天法道,在老子看来,地和天虽为两大,但它们都是万物和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基础,不可分割。
故天地之道就是从天和地的范围而概括出的万物,也包括人的赖以的生存之道。
那么,老子的天地之道究竟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揭示的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
对此,老子在《道德经》中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这句话的道可道中,前一个道指的是规律,而后一个道指的是论证,或者是说明。
后面的名可名也如此。
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能够通过物{或悟}理的方法而可以说明、证明的规律,它就不是一般性的规律,而是特殊性的规律。
这样,联系上下文和《道德经》思想中心,就可以清楚的看出,老子开门见山的就揭示出了两大规律,这就是:刚强胜柔弱的普遍规律,和柔弱胜刚强的特殊规律。
老子重视刚强胜柔弱,但更重视柔弱胜刚强,特别重视柔弱胜刚强的条件。
并且老子研究这些条件。
对此,老子创造性的提出了阴阳、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和正奇、攻守、进退等等一系列的哲学范畴。
正是这些条件的形成和运用,就使可感、可知,和可为成为了可能。
这就为柔弱战胜刚强奠定了基础。
老子的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既能用之认识自然万物,又能用之认识社会历史。
三是自然之道。
其中的自然,就是老子所指的阴阳之道,及其阴阳变化之道。
在老子看来,这阴阳之道乃是世界之本源,即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的交合而形成、交合而变化。
对此,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些,就是老子对阴阳之道的明确表述。
可见,在这里,老子的自然之道与中国先秦阴阳哲学观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而且,特别是,老子对先秦的阴阳哲学在辩证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事物的本源是否能够用阴阳来解释?对此问题,目前的科学正在给予证明。
但是,就阴阳辩证法的理性精神来看,早就被历史所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这三种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老子认为,王道受制于天地之道,即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而天地之道又受制于自然之道,即阴阳及其变化之道。
这才是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
其结果,无疑的,老子道的思想已经突破了天命和宿命的桎梏,而且,创建出了以阴阳及其辩证法为核心的,既有本体论,又有认识论与方法论有机结合的哲学。
正是以此出发,老子在批判周人的王道的基础上,揭示出了以民心和契约为根本的无为而治的德治思想和主张。
比如,在自律方面,老子提出了统治者要有忘我、无私和爱民、民心的思想。
对此,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又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又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可见,老子的爱民和民心的思想是对周人自律思想的根本突破。
比如,在民得方面,老子提出了统治者要有契约和平等的思想。
对此,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又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讲以契彰德、以德服人,从而体现出公平和平等。
可见,老子的契约和平等的思想是对周人民得思想的根本突破。
正是基于民心和契约这两大根本思想,和基于老子的以德治道的思想,老子为人们勾画出来了一幅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的兰图。
这就是:从忘我、无私观念出发,社会的统治者不能专有和个人依赖国家机器,即在治国之中,不能用政权和权力来搞以力服人,而必须做到将手中的权力用于为百姓谋福利。
只有百姓得到了幸福,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从爱民、民心观念出发,社会的统治者必须关心百姓疾苦,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民心为是而为是,以民心为非而为非。
并做到顺应民心,身先士卒,忠于职守,勤奋踏实的带领百姓去谋利益。
各级官吏是受到百姓爱戴而被百姓推选出来的人;从契约、平等观念出发,社会的统治者必须按照契约管理的原则去行政,做到以德报人。
不能言出法随,不能政出多门。
而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取信于民,实现德善、德信;从正义观念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必须支持和坚持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及一切非正义战争;从无畏观念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必须发扬不怕死的精神,艰苦奋斗,带领百姓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其实,老子的上述政治主张的提出,深层次的看,就正是老子基于刚强与柔弱对立统一之天地之道而正确揭示了武、戈不息的社会本质的结果。
并由此提出了以武制武、止戈为武的社会发展途径。
为此,老子认为,只有统治者克服有为而做到无为,这样一来,才能使统治者与百姓的立场一致,才能做到顺应民心、顺应百姓的意志,实现社会安定,以共同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而从中,也就使统治者实现无为而有为。
显然,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古之圣人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之无为而治,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而正是如此,表现出了老子所追寻的王道,即德治政治,它同样表现为一种政体。
而这,无疑的,表现出了对周人的王道思想和主张的批判和发展。
三、在老子之后,春秋时期,孔子根本上无视、篡改,和修正了西周以及老子的道、德思想。
其结果,仅仅是从伦理的意义上来认识道、德,从而为伦理道德的出现而奠基。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显而易见,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与西周以及老子的道、德思想完全不同的。
因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周人以及老子的道、德思想就是指的王道、德治,即一个国家的政体和政治。
在这个政体和政治中,就包含了政、刑、德、礼等等。
显然,孔子这里并非在说这个政体和政治本身,而是在讲这个政体和政治要怎样才能给民带来教化的影响。
从而孔子偷换概念,将周人以及老子的道、德思想引向了思想、伦理的范畴,进而使得道德概念出现。
其实,孔子偷换概念的结果,旨在宣扬他的仁政。
那么,孔子的仁政思想是什么呢?这主要就是讲仁、爱。
即讲克已复礼、仁者爱人;讲忠、孝、节、悌、信;讲宗宗、亲亲;讲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历史的看,孔子的仁政只不过在伦理思想上表现为对西周王道的补充,并且可以为王道所利用,而在政治上则实际表现为一种空想。
因为,脱离了王道的仁政,它无视了社会为王而治的现实,这使得统治者不会满意,同时,伦理、教化并非就等同于政治,这就必然使得其对现实政治的无有作为。
除此之外,在对道、德的认识上,孔子思想还有哪些弊端呢?主要的,就是不懂,或者说无视、抹杀了老子的道、德思想。
特别是,无视、抹杀了老子对道的认识。
其表现在,在哲学本体观上,孔子沿袭了西周人的天命观,而无视老子的阴阳及其变化观;在哲学认识论、方法论上,孔子无视了老子所揭示的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的思想,特别是柔弱胜刚强的条件的思想,由此,孔子无视社会的武、戈不息的社会本质,而抽象的认识人。
其结果,则将仁、爱以及仁政引向了空想之歧途。
正是如此,孔子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了一种历史的倒退。
四、战国时期,庄子的道、德思想又有重大的变化,并且在空想之歧途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