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

合集下载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理病因,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肾小管性酸中毒病因*一、发病原因1.1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1)原发性:肾小管功能多有先天性缺陷,可为散发,但大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继发性:以肾盂肾炎最常见。

①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特发性高γ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纤维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管炎等。

②与肾钙化有关的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中毒、Milk-Alkali综合征、特发性高钙尿症、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Fabry病、Wilson病等。

③药物或中毒性肾病:两性霉素B(amfortericin B)、镇痛药、锂(lithium)、棉酚、粗制棉籽油、甲苯环己氨基磺酸盐(toluene cyclamate)等。

④遗传性系统性疾病:Ehlens-Danlos综合征(皮肤弹性过度综合征)、镰状红细胞贫血、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Marfan综合征、骨硬化伴碳酸酐酶Ⅱ缺乏症、髓质海绵肾、髓质囊肿病等。

⑤其他: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肾移植、高草酸尿症、麻风等。

2.2型(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单纯的HCO3--重吸收缺陷(如碳酸脱氢酶缺乏)很少见,而多种物质复合型重吸收缺陷较为常见。

(1)原发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散发性,如肾脏中Na+ - HCO3-协同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SLC4A4突变可引起永久性的伴眼病的单纯性近端RTA。

(2)一过性(暂时性):多为婴儿发生。

(3)碳酸酐酶活性改变或缺乏:如CAⅡ基因突变导致骨硬化、RTA、脑钙化和钠潴留。

(4)继发性:①药物:变质的四环素(tetracycline)、庆大霉素(gentamicin)、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diamox)、对氨基苯磺酰胺、α氨基对甲基磺胺醋酸盐等磺胺类药物、链佐星(streptozotocin)等。

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

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诊断
1.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
2. 疑诊病例需作尿HCO3-重吸收试验
口服或静点碳酸氢钠,直至血浆CO2结合力正常,然后测定血浆和尿的HCO 3-及肌酐(Cr);
3. 计算式:尿HCO3-排泄分数=HCO3-=(尿HCO3×血肌酐)/(血HCO3-×尿肌酐) 4. 正常情况下,尿HCO3- 为0,尿HCO3- 排泄分数亦 为0;Ⅱ型尿HCO3- 排泄分数>15%;Ⅰ型<5%;Ⅲ 型5~10%
肾小管酸中毒


因远端肾小管管腔与管周液间氢离子梯度建立 障碍,或(和)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离子重 吸收障碍导致的酸中毒,即为肾小管酸中毒 (RTA)
部分患者虽已有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但临床 尚无酸中毒表现,此时称不完全性RTA

按病因和发病部位


原发性、继发性 近端肾小管型、远端肾小管型
Ⅰ型RTA --临床表现
二、电解质紊乱:
尿钙增多,常致血钙降低,可引发甲状旁腺机 能亢进,促进对骨的消溶速率,且酸中毒的存 在,骨中碱性矿盐被吸收,加重骨质脱钙,常 表现为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甚至出现病理 性骨折。尿钙排泄增多,肾小管泌H+功能低 下,肾内易有钙结石形成,若引起梗阻,将加 剧肾小管酸中毒的程度。
根据发病机理:遗传性与获得性 按年龄:成人型、婴儿型
分 类
目前大都将肾小管酸中毒分为4型: Ⅰ型: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Ⅱ型: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Ⅲ型: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Ⅳ型:高血钾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Ⅰ型RTA
远端肾小管功能缺陷,不能在肾小 管腔液与管周液之间建立起有效的 PH梯度,泌氢及生成氨减少,使氢 离子滞留体内,致产生酸中毒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有哪些症状?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有哪些症状?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症状,尤其是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早期症状,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会怎样?以及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常见症状:乏力、多尿、肾区钝痛、肾钙化、恶心、食欲不振*一、症状:1.原发性近端RTA(Ⅱ型) :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再吸收缺陷,多见于男孩,生长缓慢,酸中毒症状,低钠血症症状,患儿食欲不振,常有恶心,呕吐,乏力,便秘,脱水等症状,碳酸氢盐的肾阈值约为18~20mmol/L以下,氯化铵负荷试验时,可排出pH5.5的酸性尿。

2.原发性远端RTA(Ⅰ型) :远端肾小管分泌H+功能障碍,致使尿液不能酸化,而呈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女孩多见(约70%),生长发育落后,顽固性佝偻病,可表现骨痛及鸭步态,肾钙化,肾结石,肾绞痛,烦渴,多尿,脱水,低钾血症,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伴碱性尿或弱酸性尿,氯化铵负荷试验,尿pH不能降至5.5以下为与近端RTA重要不同之点。

3.混合型(Ⅲ型) :兼有Ⅰ型及Ⅱ型的特征,见于婴儿,症状出现早,可在生后1个月即出现症状,多尿明显。

4.Ⅳ型:其特点为持续性高血钾及肾源性高氯血性酸中毒,多有某种程度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及伴有肾小管及间质疾病,肾素分泌减少,醛固酮分泌缺陷,肾酸化功能失调同Ⅱ型,尿碳酸氢盐排泄常为2%~3%,且无其他近端肾小管功能异常,小儿患者可随年龄增长而酸中毒减轻。

*二、诊断:凡有下列情况者须考虑RTA:①不明原因的低钾症状,且反复发作;②不明原因生长发育迟缓,并可除外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侏儒症;③不明原因酸中毒,经一般碱剂治疗不易纠正,而尿pH中性或弱酸性;④不明原因多次,多尿及脱水,而尿比重及尿糖正常,除外尿崩症及糖尿病者;⑤难治性脱水酸中毒,有上述情况时可进一步作碳酸氢盐滴定,尿钙,尿磷测定以便确诊。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科普知识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科普知识
家族史是评估患儿风险酸中毒? 后天因素
感染、药物或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肾小管功 能受损。
及时治疗原发病至关重要。
谁容易患上小儿远端肾小管酸 中毒?
谁容易患上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年龄和性别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更容易受到影响,性别差异 不明显。
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可能影响疾病的表现。
这种情况通常与遗传性疾病或后天性因素相关。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症状
患儿可能出现生长迟缓、疲倦、肌肉无力、反复 性肾结石等表现。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影响到骨骼健康,导致骨质 疏松。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先天性肾小管疾病、某些药物的 影响及其他系统性疾病。
了解病因对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谁容易患上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家族病史
有家族史的儿童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评估风险。
谁容易患上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伴随疾病
有其他肾脏或代谢性疾病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此病 。
定期体检能够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监测
如果孩子出现疲倦、肌肉无力或生长迟缓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2. 为什么会发生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3. 谁容易患上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4. 何时需要就医? 5. 如何治疗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定义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是一种由于肾小管功能障 碍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表现为尿液酸化能 力下降。
观察症状的变化对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儿童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治疗注意事项要清楚

儿童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治疗注意事项要清楚

儿童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治疗注意事项要清楚在之前,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指小儿发生肾小管性酸中毒的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又称Lightwood综合征、AlbrightⅢ型综合征、Butier综合征、先天性高氯性酸中毒、肾脏钙质沉着症、婴儿钙质沉着症、Lightwood-Butier-Albright综合征等,是由于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泌氢离子和(或)近端肾小管上皮对HCO3-的重吸收障碍,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钾、钠、钙等电解质紊乱为主要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临床表现以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肾钙化、肾结石为特征。

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

原发性多为先天遗传性基因缺陷所致,继发性则可继发于多种肾脏疾病、胶原性疾病及药物性肾损害。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治疗前的注意事项?由于本病的病因众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若不注意检测酸碱平衡方面的变化,容易漏诊。

多数病例需要长期治疗,甚至需终生治疗。

应定期门诊随访测定血的pH值以及碳酸氢盐浓度和尿钙排出量,谨慎调整药物剂量。

其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和长期坚持规律性治疗。

若能早期合理治疗,可预防严重肾钙化和肾功能不全,预后较好。

若中断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所致临床症状可复发,则导致肾功能不全或衰竭,预后不良。

工矿业中接触铀、镉等应注意防护。

其他许多疾病中如维生素D缺乏症可补充维生素D,多发性骨髓瘤、肝豆状核变性等应针对原发病治疗。

大部分遗传性代谢紊乱则无特效疗法,仅予对症治疗而已。

温馨提示:。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谢谢观看
个别病例可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如何预防与护理?
如何预防与护理? 营养管理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维持酸碱平衡,促进生长发 育。
建议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如何预防与护理? 教育与支持
家长应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时识别症状。
参加支持小组有助于获得心理支持。
如何预防与护理?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儿童进行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严重者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和发育障碍。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出现症状时
如果儿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及时的医疗介入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加重。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体检
对于高风险儿童,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早期发现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何时需要就医?
监测生长发育
家长应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的变化,及时咨询医生 。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受影响的群体
主要影响对象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及有家 族病史的孩子。
该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因素
有相关遗传病史或家族史的儿童更容易发生 此病。
某些情况下,先天性疾病也可能增加风险。
谁会受到影响?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呕吐、脱水 等。
生长迟缓可能是该病的重要指标。
如何诊断与治疗?
如何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观察酸碱平衡和电解 质水平。
影像学检查可能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如何诊断与治疗? 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补充 。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诊断与治疗? 长期管理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理病因,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病因*一、发病原因远端型RTA的病因可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者与遗传有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但多呈散发性。

继发性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其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其中以慢性肾盂肾炎多见。

此外,其他先天性遗传性肾脏疾病如海绵肾、Fabry病、特发性高钙尿症等均可引起。

在我国,继发于舍格伦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远端型RTA有较高发生率。

在棉产区因食用生棉籽油引起棉酚中毒所致DRTA也有报道。

*二、发病机制1.远端肾小管酸化尿液作用远端肾小管与近端肾小管不同,对HCO3-再吸收作用不同,在酸化过程中仅再吸收剩下的HCO3-形成1/3的可滴酸。

其主要形式是泌H+,使NH4+形成增多,最终将体内产生的酸排出体外。

远端肾小管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可分2类:(1)主细胞:与泌K+和再吸收Na+ 有关,对酸化过程不起直接作用。

(2)α细胞(间界细胞,intercalated cell):与泌H 有关,直接参与酸化过程。

该细胞泌H+依赖于H+-ATP酶(即氢泵)与Na+无直接关系。

细胞内有大量Ⅱ型CA,将泌H+后产生的OH-与CO2结合生成HCO3-,通过管周Cl-、HCO3-交换系统使HCO3-再吸收。

远端肾小管泌氢大部分通过与氨形成NH4+主要在近端肾小管内由谷氨酸脱氨后生成。

再与H+结合形成NH4+而泌入小管腔。

在髓襻升支粗段可主动再吸收NH4+。

远端肾小管主要通过H+ 泵进主动泌H+及管腔中NH3的跨膜浓度差被动弥散而使NH3浓度升高。

NH3与H 结合形成NH4+,再与管腔中的强酸盐(如NaCl、Na2SO4等)所解离的Na+交换,并结合为NH4Cl、(NH4)2SO4等从尿中排出;Na+进入细胞内,回收至血。

从而达到泌H+、酸化尿及生成碳酸氢钠,使尿pH下降到4.5~5.5,比血pH低2~3个pH单位。

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

4、服枸橼酸合剂后,尿钙将主要以枸橼酸钙形式排出,其溶解度高,可预防肾结石及钙化。对已发生骨病而无肾钙化的患者,可小心试用钙剂及骨化三醇治疗。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减少尿钙排泄,促进钙重吸收,防止钙在肾内沉积。
5、补充营养,保证入量,控制感染及原发疾病的治疗均为非常重要的措施
四、预防
本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管近端和远端肾小管功能障碍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临床并非少见,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重者以多尿,烦渴,多饮,骨骼及肌肉疼痛就诊,检查时可发现高氯性酸中毒,尿酸碱度增高等表现,也有不明原因双肾结石或肾钙化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晚期就诊者待并发症出现时,预后仍不乐观,目前此病对症治疗仍可缓解,照常过正常生活及工作,若有上述表现者能及早诊治,以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导致不良的预后。总之,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如发生骨病或钙严重缺乏时可给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制剂。
⑥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肾移植等。
二、临床表现
1、慢性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生长发育迟缓,尿pH>6。
2、电解质紊乱:主要为高氯血症和低钾血症,患儿出现全身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
3、骨病:表现为软骨病或佝偻病,出牙延迟或牙齿早脱,维生素D治疗效果差,常有骨痛和骨折,儿童可有骨畸形和侏儒等
2、纠正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时可服用10%枸橼酸钾0.5~1mmol/(kg·d)。不宜用氯化钾,以免加重高氯血症。
3、肾性骨病的治疗可用维生素D、钙剂。维生素D剂量5000~10000U/d。但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监测血药浓度及血钙、尿钙浓度,及时调整剂量,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3、尿路症状:由于肾结石和肾钙化,患儿可有血尿、尿痛等表现,易继发感染与导致梗阻性肾病;肾脏浓缩功能受损时,患者还常有多饮、多尿、烦渴等症状。

肾小管酸中毒分型诊断标准

肾小管酸中毒分型诊断标准

肾小管酸中毒分型诊断标准
肾小管酸中毒是指由于肾脏对氢离子的排泄功能受损,导致体液pH下降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

根据肾小管酸中毒的发生机制和特点,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过氯性肾小管酸中毒(Type Ⅰ):由于远端肾小管H+排泄异常,使血浆[HCO3-]减少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其典型表现为低血钾、高氯、正常AG(阴离子间隙)。

诊断标准包括:尿潴留试验未能降低尿液pH至<5.5;同时存在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及低血钾或高钾尿。

2. 非过氯性肾小管酸中毒(Type Ⅱ):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对NH4+酸化的过程中出现障碍,使NH4+不能正确地转化成H+和HCO3-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其典型表现为低血钾、低氯、增高AG。

诊断标准包括:尿潴留试验未能降低尿液pH至<5.5;同时存在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及增高的阴离子间隙。

需要注意的是,肾小管酸中毒也可以由其他因素引起,如碳酸饱和度下降、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等。

因此,在进行分型诊断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引起酸中毒的可能原因。

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文章目录*一、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二、肾小管性酸中毒应该做哪些检查*三、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1、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由于远端肾小管泌h+障碍,血浆hco-3下降,则回收cl-增多,且由于醛固酮增多,在保留钠的同时也保留了cl-,而使血氯增高,引起高氯性酸中毒,表现为虚弱无力、厌食、噁心、呕吐、唿吸深快或知觉迟钝。

同时肾小管泌h+减少,造成h+与na+交换,使大量k+丢失而致低血钾,可表现为肌无力,严重者出现週期性麻痹;k+的大量丢失又引起n na+排出的增多,最后ca2+代替k+、na+排出,引起低钠血症,低钙血症。

前者病人可有头痛、表情淡漠、血压偏低等;后者病人可有手足搐搦及肾骨病。

2、近端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由于近端肾小管回吸收hco-3障碍而大量排出,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刺激na+-k+交换,致使k+排泄增多,引起低钾血症:同时葡萄糖,氨基酸从尿中排出,尿酸及磷酸盐排泄增多,致使尿酸及磷酸盐血浓度降低,引起酸中毒,主要症状有疲劳、乏力、噁心、厌食等。

3、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因是什么Ⅰ型肾小管酸中毒有原则性和继发性,原发者见于先天性肾小管功能缺陷,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隐性遗传和特发病例。

继发者可见于很多疾病,如肾盂肾炎,特发性高γ—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干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纤维素性肺泡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特发性高钙尿症、肝豆状核变性、药物性或中毒性肾病、肾髓质囊性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碳酸酐酶缺乏症等。

肾小管性酸中毒应该做哪些检查1、不同程度低钾、低钠、低钙、高氯血症,低碳酸氢根血症,血ph值较低,尿ph值多大于5.5。

2、酸负荷试验(氯化铵负荷试验,尿二氧化碳分压测定,硫酸钠负荷试验等),尿ph值大于5.5为阳性结果。

3、尿常规多轻微改变或正常。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科普讲座PPT课件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科普讲座PPT课件
增加碱性食物摄入,减少酸性食物,提高营养水 平。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改善孩子的整体健康。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
小管性酸中毒的预防措 施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能会影响生长发 育。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什么?
发生机制
肾小管无法有效重吸收碳酸氢盐,导致血液中的 酸性物质增加。
这可能与遗传因素、肾脏疾病或药物副作用有关 。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什么?
流行病学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在小儿群体中发病率较低, 但有些特定疾病(如囊性纤维化)会增加其风险 。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诊断方法
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评估酸碱平衡及肾功能 。
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方 案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来纠正酸中毒。
药物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饮食调整
了解流行病学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症状有 哪些?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包括疲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消化问 题。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严重症状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骨 骼病变等。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就医 。
早期发现有助于防止病情加重。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科普讲座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科普讲座

如何预防?
家庭教育
增强孩子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家长及孩子对疾病的认识 。
谢谢观看
如何诊断与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孩子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 查。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有效改善病情。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健康饮食
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保持水分摄入 充足。
定期咨询营养师,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如何预防?
定期体检
儿童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生长发育情况。
及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及时处理。
这种情况常见于小儿,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病因
该病通常由遗传因素、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例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生长缓慢、反复尿路感染、骨矿物 质密度降低等。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体重增长及尿液异常情况。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科 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诊断与治疗? 5. 如何预防?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定义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是一种由肾小管功能障碍 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表现为肾脏无法有效 排除酸性物质。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饮食习惯及其 他健康状况。
及时沟通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有助于诊断。
如何诊断与治疗?
如何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 行确诊。
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制定检查方案。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危害及预防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危害及预防

为什么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危害大? 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长期的酸中毒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增 加心脏、肝脏等内脏的负担。
这将对孩子的整体健康构成长期威胁。
如何预防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 毒?
如何预防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健康饮食
保证孩子的饮食均衡,富含钙、镁等矿物质,有 助于维持酸碱平衡。
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改善整体营 养状况。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危害及 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2. 为什么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危害大? 3. 如何预防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4. 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该怎么办? 5. 结论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定义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是一种由于肾小管功能障 碍导致的酸碱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尿液酸化能 力下降。
为什么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危害大?
为什么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危害大?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持续的酸中毒状态会导致孩子的生长发育迟 缓,影响身高和体重增长。
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心理和智力发展问题 。
为什么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危害大?
对骨骼的影响
酸中毒可导致骨骼脱矿,增加骨折风险,形 成骨质疏松。
这在青少年时期尤为关键,可能影响成年后 的健康状况。
与专业医疗团队保持良好沟通,确保治疗方案的 合理性。
谢谢观看
该疾病常见于儿童,尤其是一些遗传性疾病或代 谢缺陷患者。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病因
该疾病的主要病因包括遗传性疾病、慢性肾病、 药物副作用等。
特别是一些自体免疫疾病和肾小管损伤可导致此 病的发生。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危害及预防PPT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危害及预防PPT
这种疾病常见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病因
主要原因包括遗传性疾病、药物损害、慢性肾病 等。
某些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引起此病,需详细检查病 因。
什么是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有生长迟缓、乏力、骨骼发育不良等,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酸中毒症状。
谢谢观看
及时识别症状对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危 害有哪些?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危害有哪些? 生理影响
酸中毒会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电解质 失衡,影响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健康。
例如,钾离子升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需谨 慎监测。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危害有哪些? 生长发育
长期的酸中毒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 导致身高和体重的不足。
医院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旦发现症状该怎么办? 支持治疗
可能需要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支持性治 疗。
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旦发现症状该怎么办? 家庭护理
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家庭护理,定期监测 儿童的健康状况。
关注孩子的饮食和情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 境。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营养不良和骨骼畸形的风险也会增加。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危害有哪些? 心理健康
疾病可能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甚至抑郁等 心理问题。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需提供支持 。
如何进行预防?
如何进行预防?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肾脏问题, 早期干预。
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儿童,需更加重视。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危 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的预防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的预防
合理的饮食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降低患 病风险。
如何进行预防?
避免风险因素
尽量避免儿童接触可能导致肾小管损伤的药 物和环境因素。
例如,避免滥用某些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
如何进行预防?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对高风险儿童进 行重点监测。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
在家庭中如何支持预防措施?
该病可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和骨骼问题,需及时诊 断和处理。
什么是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呕吐、腹痛和生 长迟缓。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骨骼畸形,影响生活质量。
什么是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 发病机制
肾小管不能有效排出氢离子,导致血液中的酸性 物质积累。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
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如出现异 常应尽快就医。
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情。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专业评估
出现可疑症状时,需及时寻求儿科医生的专业评 估和检测。
专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如何进行预防?
如何进行预防?
营养干预
保证儿童摄入充足且均衡的营养,尤其是维 生素和矿物质。
谁容易患上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 年龄因素
通常在婴幼儿时期更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逐渐降低。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定期检查
建议有家族史或高风险因筛查可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症状监测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的预 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 2. 谁容易患上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 ? 3. 何时进行筛查与诊断? 4. 如何进行预防? 5. 在家庭中如何支持预防措施?

儿科肾小管酸中毒的诊疗常规

儿科肾小管酸中毒的诊疗常规

儿科肾小管酸中毒的诊疗常规【概述】肾小管酸中毒(RTA)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主要特征是近端肾小管再吸收HCO₃障碍及(或)远端肾小管排泄H+功能障碍,导致持续性代谢性酸中毒。

其主要代谢异常是血清碳酸氢盐浓度降低、高氯血症、尿酸化功能下降。

本症与慢性功能不全所致代谢性酸中毒不同,后者是由于功能性肾单位减少,排酸量不足所致。

根据发病原因,本症可分为2类:①原发性,可呈家族性发病;②继发性,由多种疾病所致,如Fanconi综合征、胱氨酸病、Lowe综合征、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症、青紫型先心病等。

本症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对继发性病例应尽可能祛除病因。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1)慢性酸中毒症状:疲劳、厌食、生长迟缓及运动时气急等。

(2)尿浓缩功能降低:导致烦渴、多尿、夜尿、脱水及生长发育落后。

(3)电解质紊乱:常见低血钾,有时伴发周期性瘫痪。

可有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顽固性维生素D缺乏病(佝偻病)或骨软化、肾痛及鸭步态,常见肾钙化或肾结石,可有典型的肾绞痛。

2.辅助检查(1)常见尿pH升高,在高血氯性代谢性中毒时尿pH 仍呈碱性或弱酸性。

(2)血生化:常见电解质平衡紊乱,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1.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给予碱性药物。

常用碳酸氢钠,1~2岁小儿剂量应适当增大,每日可高达10mmol/kg,以后可渐减量至每日2~3mmol/kg。

2.补钾在纠正酸中毒以前应注意补充钾,有低钾血症者每日可口服氯化钾3~4mmol/kg,严重病例应静脉补钾。

3.防治肾钙化及肾结石给予枸橼酸缓冲液。

常用10%枸橼酸钠钾混合液(枸橼酸钠100g,枸橼酸钾100g,加水至1000ml,每毫升含钠钾各1mmol)。

4.病因治疗有明确病因的病例,应尽可能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病理病因,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病因*一、发病原因原发性dRTA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继发性dRTA者常是由于其他疾病影响到肾小管功能所致,可见于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移植肾排斥反应、髓质海绵肾、梗阻性肾病、特发性高钙尿症肾钙化、Wilson病、失盐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药物及毒素导致肾损害(如锂、两性霉素B、甲苯、地高辛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指缺陷基因呈显性表达,50%的子女都有发病可能性的遗传性疾病。

基因中只要有一个等位基因异常就能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有垂直传递.通常有以下几条规律:受累者的父母中有一方受累;受累者和未受累者所生的孩子中,受累和未受累的平均数相等;父母中有一方受累而本人未受累时,他的子孙也不会受累;男女受累的机会相等;受累者子女中出现病症的发生率为50%。

一个人必须有异常等位基因的两个拷贝才会出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某些人群中可有高比率的杂合子或携带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通常有以下规律:假如父母正常,孩子受累,那么父母都是杂合子,并且他们的孩子中平均有1/4的人会受累,1/2是杂合子,1/4正常;受累者和基因型正常的人结婚生出的孩子都将是表型正常的杂合子;受累者和杂合子结婚生出的孩子平均1/2将受累,1/2是杂合子;两个受累者结婚生出的孩子都将受累;男女受累的机会均等;杂合子表型正常,但属携带者.假如遗传病是由于某一特定蛋白质缺失所致(例如酶),那么携带者一般来说这种蛋白质的量会减少.假如已经知道突变的部位,分子遗传学分析可以鉴定表型正常的杂合子个体。

近亲婚配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有重要作用。

*二、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dRTA的主要缺陷在于远端小管泌H+功能的不足。

肾皮质集合管上皮细胞中存在一种间介细胞(intercalatedcell),其腔膜上有H+-ATP酶(质子泵),能分泌H+,H+与管腔内的NH3和NaHP04结合后以NH+4和H2PO-4形式排出体外。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病理病因,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病因
*一、发病原因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先天因素(25%):
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亦有报告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远肾单位缺陷,多在婴儿期发病,散发性者可于任何时期发病。

2.疾病因素(35%):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继发于先天性遗传病如镰状细胞贫血,马凡氏综合症(Marfansyndrome)及爱唐综合(EhlersDanlossynohome);继发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全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钙磷代谢异常,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还可因药物如维生素D中毒,毒物中毒,此外,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疾患也可导致DRTA。

*二、发病机制
根据肾小管受损部位及其病理生理基础分为4型:Ⅰ型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又称经典型肾小管酸中毒,Ⅱ型为近端肾小管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Ⅲ型为Ⅰ型和Ⅱ型的混合,又称混合型,Ⅳ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醛固酮分泌不足或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不敏感所引起的代谢性中毒和高钾血症,每型探寻其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管酸中毒。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病因,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 A)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或远端肾小管排泌氢离子功能缺陷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根据肾小管受损部位及其病理生理基础分为4型:Ⅰ型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又称经典型肾小管酸中毒。

Ⅱ型为近端肾小管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

Ⅲ型为Ⅰ型和Ⅱ型的混合,又称混合型。

Ⅳ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醛固酮分泌不足或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不敏感所引起的代谢性中毒和高钾血症。

每型探寻其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管酸中毒。

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generalized 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又称高血钾型肾小管酸中毒(hyperkalemic renal tubular acidosis),是由于醛固酮分泌不足或肾小管对其反应低下所致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及持续高钾血症。

虽有代谢性酸中毒,但与dRTA不同的是尿可为酸性,与pRTA不同的是尿排出HCO3-较低。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因(一)发病原因几乎所有Ⅳ型RTA均继发于其他疾病,罕见有原发性者。

常见继发性病因有:1.单纯醛固酮缺乏如失盐性先天性肾上腺增生,醛固酮缺乏症,艾迪森病等。

2.慢性肾脏疾病伴肾素和醛固酮分泌不足如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镰状细胞肾病、肾硬化、间质性肾炎等。

3.急性肾小球肾炎伴肾素和醛固酮分泌不足。

4.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性降低如婴儿原发性假性醛固酮缺乏,继发性假性醛固酮缺乏(包括婴儿尿路梗阻、婴儿肾静脉血栓形成、氯分流综合征即Gordon综合征)。

5.药物和毒素补充氯化钾过多,使用过量保钾利尿剂、肝素、前列腺素抑制剂等。

(二)发病机制醛固酮是调节Na+-K+和Na+-H+交换的主要内分泌激素。

当醛固酮不足或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性降低时,Na+-K+和Na+-H+交换减少,肾小管对Na+重吸收减少,HCO3-丢失增多,泌H+、排K+障碍,因而出现高血钾性酸中毒。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的症状能够引起RTA的致病因素和原发病很多,当有这些因素存在或发生作用时,出现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小儿生长发育落后,厌食,恶心,乏力,多尿烦渴及尿比重低或脱水。

轻度肾功能减损即出现了严重的骨病,患儿有顽固性佝偻病,年长儿也可出现佝偻病、病理性骨折,出现肾钙化或肾结石症。

常有一定程度的肾小球功能受损,但本病往往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前即有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通常GFR>20ml/(min.1.73m2)],而且GFR下降难以解释酸中毒程度。

临床上常有原因不明的低钾或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或心肌麻痹,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可引起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和瘫痪。

血生化和尿pH测定证实有酸中毒及碱性尿。

因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有反常性碱性尿或经常性碱性尿,尿一般pH≥6.0。

人体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产酸多于产碱,成年人普通饮食,每天净产生非挥发性酸(主要来源于蛋白质)1mmol/kg(BW)左右。

所以,尿液一般都呈现一定程度的酸性(pH 5.0~6.0),仅在食用大量蔬菜和水果后或服用碱性药物后,才呈现一过性碱性尿,而患儿在基础代谢下,尿pH仍≥6.0。

具备下述4项可确认:①高血氯酸中毒;②高血钾;③尿pH能降到5.5以上;④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轻度增高。

1.诊断线索(1)熟悉RTA的病因:有能够引起RTA的致病因素和疾病存在时,要时刻注意肾脏的酸化功能,动态观察有关临床与实验指标,以防漏诊。

对不完全性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不完全性TRA虽然临床上无显著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其引起的低钾血症可致患儿猝死。

(2)把握RTA的线索:临床上遇有下列异常时,应及时做有关检查,以明确有无RTA:①原因不明的低钾或高钾血症。

②尿pH经常≥6.0。

③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时,即出现显著的代谢性酸中毒。

④轻度肾功能减损即出现了严重的骨病。

2.定性诊断遇有RTA的诊断线索后,辅助检查有下列异常时,RTA多可确诊。

(1)反常性碱性尿或经常性碱性尿:一般人体尿液pH为5.0~6.0,食用大量蔬菜、水果,或服用碱性药物后可呈现一过性碱性尿。

为排除干扰因素,嘱患者清晨空腹状态第2次留尿送检,如基础代谢下尿pH仍≥6.0,则提示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

酸中毒状态下,尤其是伴有低钾血症时,正常的肾脏能高度酸化尿液,使尿pH降至5.5以下。

如酸中毒时,尿pH仍>5.5,则提示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RTA)。

但在判断尿pH的临床意义时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①Ⅱ型RTA患者:血浆HCO3-浓度下降至肾脏HCO3-重吸收阈值以下,尿中HCO3-就不会增加,这时无反常性碱性尿。

②不完全性RTA患者:不进行酸负荷试验时,尿pH大多正常。

③胃肠道HCO3-丢失:胃肠道HCO3-丢失引起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常同时伴有缺钠。

这时可因远端肾单位管腔内N+缺乏,皮质集合管内Na+依赖性H+、K+排泌受阻,尿液因而不能正常酸化。

使用呋塞米或硫酸钠负荷后,可使尿pH下降至5.5以下。

④选择性醛固酮缺乏症:由选择性醛固酮缺乏症引起的Ⅳ型RTA,因肾单位酸化功能障碍较轻,酸中毒时尿pH可下降到5.0~5.5之间。

(2)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血HCO3-浓度降低,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血Cl-浓度增高,血清阴离子间隙(Na+ K+-Cl--HCO3-)正常,伴或不伴钾代谢异常,排除非肾性酸中毒致病因素(尤其是胃肠道HCO3-丢失)后RTA可以确诊。

不完全性RTA血HCO3-、Cl-及AG基本正常,但可出现低钾或高钾血症。

(3)尿液阴离子间隙呈正值:尿液中电解质保持电中性(阴阳离子等当量)。

常规测定的尿电解质包括Cl-、K+和Na+,未测定的阴离子(UA)包括HCO3-、SO42-、HPO42-、及有机阴离子等,未测定的阳离子(UC)包括NH4+(以NH4+为主)、Ca2 、Mg2 。

尿液中各种电解质之间的关系是Cl-+UA-=Na++K++UC+,UA-UC=Na++K+-Cl?=阴离子间隙。

尿液阴离子间隙反映的是未测定的离子之差。

该间隙呈正值,说明尿中[HCO3-+SO42-+HPO42-+有机阴离子]>[NH4+Ca2 +Mg2 ],提示尿中HCO3-排泄增加或(和)NH4+排泄减少,符合RTA的尿液变化。

如果该间隙呈负值,说明尿中很少有HCO3-排泄,同时尿NH4+排泄增加,符合正常肾脏对肾外源性酸中毒的代偿反应引起的尿液电解质浓度变化。

所以,正常人NH4Cl负荷后或肾外源性代谢性酸中毒时,尿阴离子间隙呈负值(Na++K+-C1-<0),而RTA时呈正值。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通常不在尿中出现的离子(如药物)如从尿中排泄可干扰结果的判断。

酮症酸中毒时,即使正常肾脏NH4代偿性排泄增多,也因同时有大量酮体阴离子从尿中排泄而使尿阴离子间隙呈正值。

3.定位诊断首先根据RT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建立初步定位诊断印象,然后选用下列试验加以证实。

不完全性RTA的定性与定位诊断均依赖于下列试验。

(1)确诊pRTA的试验:NaHCO3滤过排泄试验:正常成人肾小管重吸收HCO3-的阈值(尿中出现HCO3-最低血浆HCO3-浓度)约为24~26mmol/L。

输注NaHCO3使其血浆浓度增高至28mmol/L时(儿童约21.5~22.5mmol/L),肾小管重吸收达到最高值(TmHCO3-)。

血浆HCO3-在肾阈值以下时,滤过的HCO3-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尿中无HCO3-排出。

给患者以NaHCO3负荷,使其血浓度处于不同水平,然后测定血和尿HCO3-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可分别计算HCO3-肾阈值、TmHCO3-和HCO3-滤过排泄分数(FEHCO3-)。

①肾脏HCO3-阈浓度:正常人普通情况下尿中基本无HCO3-排泄,只有当输注HCO3-使血浆浓度上升后,尿中才有HCO3-出现,说明正常人自然血浆HCO3-浓度略低于肾阈值。

pRTA 患者虽然血浆HCO3-已经显著下降,不补或稍微补充HCO3-后尿中HCO3-排泄率即显著增加,说明pRTA患者肾脏HCO3-重吸收阈值显著降低。

②HCO3-滤过排泄分数(FEHCO3-):即单位时间里尿HCO3-排泄量占肾小球滤过量之百分比。

当血浆HCO3-在肾阈值以下时,FEHCO3-为零。

而达到肾阈值以后的一定范围内,FEHCO3-随血浆HCO3-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相应地增加。

能反映肾小管HCO3-重吸收减损程度的是血浆HCO3-在正常水平时的FEHCO3-。

其计算公式是:FEHCO3-=[血肌酐×尿HCO3-]/[尿肌酐×血HCO3-]×100% pRTA患者在血浆HCO3-浓度处于正常水平时,FEHCO3->15%,严重者可高达25%,某些轻微的患者只有10%。

Ⅳ型RTA在10%以下。

dRTA患者FEHCO3-在3%~5%左右。

③最高HCO3-重吸收率(TmHCO3-):根据下列公式计算HCO3-重吸收率: HCO3-重吸收率=血浆HCO3-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尿HCO3-排泄率。

随着血浆HCO3-浓度逐渐升高,如果连续2次HCO3-重吸收率不变,则前一次血浆HCO3-浓度为TmHCO3-血浓度。

pRTA患者该数值降低,dRTA者轻度降低或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肾小管HCO3-最大重吸收率=单个肾单位小管最大重吸收率×肾单位总数。

所以,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单位总数减少),TmHCO3-也会降低。

试验方法:以4ml/min的速度静脉滴注5%NaHCO3,使其血浆浓度逐渐上升,每30~60min收集尿液及采血1次,测定血浆和尿的肌酐、HCO3-浓度。

(2)确诊dRTA的试验:①尿铵排泄率测定:远端肾单位排泌的H+一半以上与NH3结合生成NH4+从尿中排出。

测定尿NH4+是反映肾脏净酸排泄量(可滴定酸+NH4+-HCO3-)的方法之一。

正常成人普通饮食下尿铵排泄率为40mmol/24h左右,高蛋白饮食后还会增加。

肾外因素引起慢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肾小管H+排泌代偿性增加,尿铵可增加到200~300mmol/24h。

但是,dRTA时尿铵排泄率总是<40mmol/24h。

值得注意是,与TmHCO3-一样,尿铵排泄率也受肾单位总数的影响,慢性肾衰竭时也会下降。

②氯化铵(钙)负荷试验:本试验用于不完全性dRTA的诊断,典型的dRTA已经有显著的代谢性酸中毒没有必要再做酸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