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6af6445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7.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幼儿园卫生保健是指幼儿园各项卫生及保健工作,包括日常清洁、疾病预防、常识宣传、环境优化等方面。
对于幼儿园来说,宣传健康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需要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并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常见的疾病有手足口病、流感、腹泻等,这些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可以采取以下些措施进行预防:1.注意个人卫生:幼儿要养成勤洗手、勤换衣服,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玩具等习惯。
在学校也需要做好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教室和卫生间的清洁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适当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抵抗力,可以选择户外活动或者室内运动,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预防接种:幼儿要按时接种预防疾病的疫苗,家长需提前了解预防接种的时间和方法。
二、卫生习惯的养成由于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在幼儿园,需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外,家长也可以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教他们要注重个人卫生,了解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包括以下几点:1.勤洗手:要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不洗手的坏习惯不仅会伤害到孩子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其他幼儿的健康。
2.清洁口腔:家长要教孩子刷牙的正确方法,培养孩子刷牙的习惯,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喝水,吃水果,增强口腔卫生。
3.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幼儿出现任何身体不适或者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幼儿更需要学习如何保护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小开始养成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1.室内空气清新:教师要保持教室通风,家长也可以在家中保持空气清新,可以多开窗通风,植物绿化等方式。
2.垃圾分类:教育幼儿要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分开,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爱护自然:多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自感受自然之美,爱护自然,珍惜资源。
以上是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的一些方法和知识点。
幼儿园传染性疾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幼儿园传染性疾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c4ddb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b.png)
幼儿园传染性疾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引言随着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相互接触,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也相对增加。
因此,通过预防宣传和保健知识的普及,可以帮助幼儿园孩子们保持健康、减少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为幼儿园的研究和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措施1. 手足口病- 研究正确的洗手方法,特别是在接触与其他儿童互动或外出返回后。
- 避免与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亲密接触。
- 定期清洗玩具、床上用品和餐具等。
2. 流感- 鼓励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 教育孩子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 维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3. 水痘- 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 避免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
- 教育孩子不要抓挠水疱。
健康惯的培养1. 规律的手卫生- 经常洗手,尤其是在食物前、上厕所后、接触动物后等。
- 教育孩子正确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的方法。
- 减少面部触摸行为,尤其是鼻子、嘴巴和眼睛。
2. 良好的饮食与足够的休息- 饮食均衡,摄取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
- 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 避免分享个人物品- 提醒孩子不要与他人共享帽子、毛巾和餐具等个人物品,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与家长合作1. 定期沟通- 与家长分享健康知识与信息,并提供预防措施的指导。
- 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在家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提供必要的培训- 为家长提供有关传染性疾病预防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家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结论通过加强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宣传和保健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们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与家长的合作和沟通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环节,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为幼儿园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文案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560c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4.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文案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文案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的地方。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幼儿园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注重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营造一个干净、卫生、健康的教育环境,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幼儿园疾病预防1、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病毒感染疾病,易在儿童中传播。
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采取以下措施:(1)幼儿园应加强卫生管理,保持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消毒幼儿玩具、餐具等。
(2)加强对幼儿手部、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并定期检查幼儿的卫生习惯。
(3)出现患者应及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并积极进行隔离和控制。
2、流感预防流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幼儿园应做好幼儿流感的预防工作,主要包括:(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包括清洁、通风、消毒等。
(2)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保健,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等。
(3)幼儿园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及时查找患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三、食品安全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既关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也涉及到幼儿园的声誉和信誉。
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从源头抓起,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1、食品进货幼儿园应认真选购食品,只选择正规渠道进货,并妥善保管,避免受潮、霉变、过期等问题。
2、食品加工幼儿园厨房应严格按照食品加工的卫生标准进行操作,做到食品熟烤煮透,避免食品污染。
3、食品储存幼儿园储存食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分仓储存,避免不同食品品种混合储存污染。
四、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重点1、环境卫生(1)保持教室、走廊、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并采取清洁、通风、消毒等措施。
(2)定期检查教室地面、课桌椅、教具、玩具等物品的卫生状况,及时清洗、消毒。
(3)设立垃圾桶、垃圾袋,并制定健康倒垃圾的制度,杜绝垃圾滞留等问题。
2、个人卫生(1)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幼儿园保健知识普及案例集
![幼儿园保健知识普及案例集](https://img.taocdn.com/s3/m/5034759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1.png)
幼儿园保健知识普及案例集幼儿园保健知识普及案例集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第一站,其中保健知识的普及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向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们普及幼儿园保健知识,以期提高大家的保健意识,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一、手足口病小明是一名3岁的幼儿园宝宝,他在幼儿园里感染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口腔溃疡、手足口脚皮疹等。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1. 加强卫生清洁,保持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2. 加强宣传,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3. 鼓励孩子们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4. 发现病例及时隔离,减少传染风险。
二、过敏性鼻炎小红是一名4岁的女孩,她在幼儿园里经常打喷嚏、流鼻涕,经过检查,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1. 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经常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封闭。
2. 避免室内灰尘、异味等刺激性物质的存在。
3. 定期清洁教室、床上用品等,保持卫生。
4. 发现过敏症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三、手部足部口病小李是一名5岁的男孩,他在幼儿园里患上了手部足部口病。
手部足部口病是一种流行性病毒感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手足口脚皮疹、口腔溃疡等。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手部足部口病的发生:1. 加强卫生清洁,保持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2. 鼓励孩子们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3. 发现病例及时隔离,减少传染风险。
4. 加强宣传,普及手部足部口病的防治知识,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手部足部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四、感冒小张是一名6岁的男孩,他在幼儿园里感冒了。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喉咙痛、鼻塞、流涕、咳嗽等。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幼儿园疾病预防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幼儿园疾病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98f5c5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2.png)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但同时也是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幼儿园常见的疾病包括手足口病、水痘、流感等,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还会给家长和老师们带来一定的困扰。
幼儿园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1.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和手足部出现疱疹等症状。
这种疾病容易在幼儿园内传播,因为幼儿园是一个集中的人群区域,孩子们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够完善,容易相互传染。
为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玩具和器具;②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换衣服、勤通风的好习惯;③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2.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以皮疹为特征。
水痘的传播途径多样,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
而在幼儿园中,孩子们之间的亲密接触容易传播水痘病毒。
为预防水痘,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及时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孩子的免疫力;②避免拥挤、通风不良的环境,减少孩子被传染的机会;③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孩子互相使用毛巾、衣物等个人用品。
3.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为防止流感的传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②饮食均衡,增强免疫力;③及时就医,接受流感疫苗注射。
幼儿园中的疾病预防保健工作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合作开展。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老师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消毒工作,保障孩子的健康。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有效预防幼儿园常见疾病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中,除了手足口病、水痘和流感外,还存在着其他常见的疾病,如传染性结膜炎、呼吸道感染等。
幼儿园宣传栏保健卫生宣传知识
![幼儿园宣传栏保健卫生宣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7a84253af45b307e9719737.png)
2.手足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
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4.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美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美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6b81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6.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美篇1.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它的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属于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通常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等症状。
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2.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2.1 室内环境的卫生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应保持干净、通风良好,打扫卫生要做到定期、彻底。
房间内的空气应保持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同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不要让儿童过度出汗或感到寒冷。
2.2 儿童个人卫生的培养让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家长和幼教人员应定期教育和监督幼儿进行洗手、保持口腔卫生、剪指甲等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此外,要鼓励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2.3 社交活动的组织在幼儿园中,应减少儿童之间的亲密接触,尤其是流行病期间。
避免长时间进行人群密集的活动,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同时要定期进行教育活动,向儿童传授保健知识,告诉他们如何正确预防手足口病。
2.4 幼儿园的消毒工作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工作,消除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特别是对于容易被儿童接触或触摸的物品,如玩具、学具、桌椅等,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3. 如何应对手足口病的爆发3.1 提高关注度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职工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对疫情变化的关注度。
一旦发现有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报告并进行隔离。
同时要向家长和社区公布相关信息,增加大家的防范意识。
3.2 疫情监测与控制幼儿园应建立疫情监测和控制措施,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监测幼儿园内发病情况。
一旦发现有儿童感染手足口病,要及时隔离并与家长联系。
同时,要加强对环境的消毒工作,保持幼儿园的清洁和卫生。
3.3 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与家长要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共同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及时向家长传达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做好家庭的环境卫生,避免感染。
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46a2d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7.png)
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儿和儿童疾病,其特征是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
初期症状包括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和咽痛。
通常在发热1-2天后,口腔溃疡会出现,最初是红色小疱疹,然后变成溃疡。
口腔疱疹通常出现在舌头、牙龈和口腔颊粘膜上。
在1-2天后,皮肤上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常见于手掌、足底和臀部。
有些病人只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通常不是很严重,几乎所有患者无需治疗即可康复。
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XXX病毒A16型。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中度传染性的疾病,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
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之间传播。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潜伏期通常为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
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诊断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
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对手足口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
预防措施包括常洗手,尤其是换尿布后;消毒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清洗脏的衣物。
儿童发病头几天不要上幼儿园。
幼儿园、托儿所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手足口病呢?首先,要对孩子进行晨间体检,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的情况,就要立即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同时,患病的孩子应该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
幼儿园健康宝典: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幼儿园健康宝典: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65678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c.png)
幼儿园健康宝典: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有效的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关注幼儿健康。
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幼儿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它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口腔分泌物、粪口传播,因此在幼儿园中容易发生。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幼儿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并避免与患病幼儿密切接触。
另外,定期对幼儿园环境进行消毒也是很重要的。
2.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幼儿园也是流感的传播重点。
为了预防流感,家长可以在流感季节给幼儿接种流感疫苗,帮助其增强免疫力。
另外,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3.腹泻腹泻是幼儿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食物中毒、病毒感染等引起的。
为了预防腹泻,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或者不洁食物。
另外,保持室内清洁,勤换洗幼儿衣物也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
4.传染病知识教育在幼儿园中,传染病的预防教育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授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洗手、如何做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以及如何保持个人卫生等。
总结回顾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健康问题是家长和老师们最为关注的。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了幼儿园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包括手足口病、流感、腹泻等。
在预防疾病方面,家长和老师们可以从个人卫生、饮食习惯、室内清洁等方面入手,帮助幼儿远离疾病的侵袭。
传染病知识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幼儿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健康的关注者,我深感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和老师们需要共同努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以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保护他们的健康。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2bd8a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4.png)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这档子事儿哈!你说这手足口病啊,就像个调皮的小捣蛋鬼,专爱找小朋友们的麻烦呢!它可狡猾啦,会通过各种途径钻进小朋友的身体里。
咱先说说怎么预防这个小捣蛋鬼吧!就好比我们出门要穿好衣服一样,小朋友们可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呀!勤洗手,那可太重要啦,就像给小手洗个干净的澡,把那些坏家伙都冲跑!吃饭前洗一洗,上完厕所洗一洗,玩完玩具也得洗一洗。
这洗手可不是随便冲冲就行,得认真搓搓,每个手指头都不能放过,就像给小手做个全面的按摩一样!还有啊,小朋友们的玩具、餐具啥的,也要经常消毒。
这就好比给它们洗个杀菌澡,把那些隐藏的小捣蛋鬼都消灭掉!可别偷懒哦,不然小捣蛋鬼就会趁机藏起来。
再说说环境吧,家里得保持干净整洁呀!垃圾要及时倒掉,就像把小捣蛋鬼的窝给端了一样。
房间要经常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那些坏气味都赶跑。
在外面的时候,也得注意呢!别让小朋友去人多又脏脏的地方瞎凑热闹,那可容易被小捣蛋鬼盯上哟!如果别的小朋友生病了,咱可得离远点儿,这可不是不友好,是为了保护自己呀!哎呀,你们想想,要是不小心让手足口病这个小捣蛋鬼得逞了,那小朋友得多难受啊!嘴里长泡泡,手上脚上也长泡泡,又痒又疼的,吃饭都不香了,多可怜呀!咱大人可得多长点心眼儿,多提醒小朋友们注意卫生。
这就像给小朋友们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小捣蛋鬼没法轻易靠近。
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呀,要把预防手足口病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这就跟保护咱最珍贵的宝贝一样重要呢!别觉得麻烦,这都是为了小朋友们的健康着想呀!反正啊,只要我们做好了预防工作,这个手足口病小捣蛋鬼就很难找到机会来捣乱啦!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让小朋友们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幼儿园健康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幼儿园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ffcdea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c.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儿童特别是幼儿中。
由于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场所,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本文将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幼儿园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卫生1. 经常通风: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室外游乐区等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和传播。
2. 定期清洁:对幼儿园的桌椅、玩具、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尤其是对经常接触的物品要加强清洁。
3. 废弃物处理:及时清理幼儿园内的废弃物,并妥善处理,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4. 饮用水卫生:保证幼儿园的饮用水卫生安全,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做好饮水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二、个人卫生1. 勤洗手:幼儿园老师应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接触食物、接触公共物品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2. 避免接触病毒:发现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应立即隔离,并确保相关人群戴口罩,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3. 个人卫生用品:幼儿园应确保足够的洗手液、肥皂、洗手间纸等卫生用品供幼儿使用,及时更换或补充卫生用品。
三、幼儿园管理1. 个体报备: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的幼儿健康跟踪台账,定期报备幼儿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疑似手足口病病例,要及时报告卫生健康部门。
2. 宣传教育:幼儿园应定期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幼儿及家长的预防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3. 监测预警:幼儿园应建立幼儿手足口病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我们要充分重视,加强管理,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保护幼儿的健康。
幼儿园要与家长和卫生健康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幼儿园工作以及家长朋友们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的预防措施与保健知识
![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的预防措施与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9a13c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8.png)
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的预防措施与保健知识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常常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预防疾病,我们不仅需要重视日常的卫生和保健工作,还需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的预防措施与保健知识: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痛、口腔、手脚等部位出现疱疹。
预防手足口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保持手部卫生,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了儿童排泄物、唾液、食物等后要及时洗手。
2. 定期消毒幼儿园的玩具、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地方。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及时更换被褥被单。
4. 鼓励儿童积极锻炼,增强免疫力。
二、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流感的方法主要包括:1. 注重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2.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发现儿童出现流感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避免病毒的传播。
4. 饮食健康,多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三、传染性皮肤病传染性皮肤病如湿疹、痱子、疱疹等在幼儿园中也比较常见。
预防传染性皮肤病的方法有:1. 定期给儿童洗澡,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皮肤干燥。
2. 室内空气要流通,避免长时间潮湿。
3. 保持衣物、被褥的清洁,经常太阳晒。
4. 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香水等,以免导致皮肤过敏。
总结回顾对于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的预防措施与保健知识,我们需要重视幼儿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常见疾病,保障儿童的健康。
在幼儿园中,教师和家长需要一起合作,关注儿童的健康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孩子们在一个清洁、卫生、健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的预防措施与保健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教育儿童预防疾病的也需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园防控手足口病告家长书
![幼儿园防控手足口病告家长书](https://img.taocdn.com/s3/m/559783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b.png)
幼儿园防控手足口病告家长书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近日,我们学校出现了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家长的安心,特发此通知。
一、手足口病的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黏膜和皮肤等处出现红疹、水泡、瘙痒等症状,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该病接触传播途径较多,易感染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勤晒被、常通风散气,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2.正确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开水、凉茶,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
3.避免与病毒携带者接触:家长应注意,幼儿如果出现发热、红疹等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去公共场所。
4.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幼儿的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安全卫生意识。
三、幼儿园的防控措施1.加强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尤其对游乐设备、餐具等物品要进行规范化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2.实行日常体温监测:每天在入园时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发热及时处理。
3.定时通风消毒:保持教室、活动室、餐厅等场所的通风,加强消毒。
4.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如家长发现幼儿出现手足口病初期症状,请及时向园方反映,并按照园方的要求进行隔离。
四、家长的责任和义务1.增强家庭卫生防疫意识,自觉做好家庭的清洁卫生工作。
2.如出现家庭成员有手足口病症状,请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在症状消失后再送孩子回园。
3.如孩子出现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家长应及时就医并遵守防控规定,确保疾病不会传播给其他幼儿。
5、孩子痊愈后再返校手足口病痊愈后,需要在发病后14天康复期内出具医院证明,证明孩子已经痊愈。
家长需要携带证明到校复课,为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最后,感谢家长们对学校防疫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让我们一起为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守护共同的家园。
祝您和孩子们平安健康!XXX学校二OXX年XX月XX日。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e37eea9c77da26924c5b002.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手足口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春季。
”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并不可怕,家长不必惊慌。
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一、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知识问答1、什么是手足口病?这是一种发生在年龄较小的托班、小班(4岁以内)幼儿多见的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一般传染病,年长儿及成人也感染,但一般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在托幼机构内容易发生流行。
此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的皮疹,手足口病的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及低热(38度),亦可不发热。
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处。
四肢,尤以手足部可见斑丘疹或疱疹,数量多少不定。
病程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
皮疹发展很快,痊愈后不留疤,不痒不痛,不流脓,成簇状出现个别患者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2、手足口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可通过鼻涕、唾液、粪便、共用玩具等传染。
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既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菌者的鼻和咽喉分泌物及粪便而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3、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少?一般为3~6天,平均4天。
4、手足口病患儿多久可以返回幼儿园?病程通常一周左右,愈后良好,到幼儿的疱疹全部干燥结痂可返回幼儿园。
5、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的幼儿要医学观察多久?7天(5~10天)。
6、发生手足口病如何护理?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对症治疗有发烧进行退热,服用板兰根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桂林西瓜霜口腔治疗溃疡。
幼儿穿宽松透气的鞋袜,多洗手保持清洁,饮食上可以吃些绿豆薏苡仁粥,或是山药米仁赤豆粥,起到清热利湿健脾利湿的作用。
二、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有那些?1、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可以减少感染机会。
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舔手、咬指甲。
从公共场所回家后要洗手、洗脸、换衣服。
饭前便后肥皂流动水洗手。
2、在疾病流行时,请大家尽量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减少感染机会3、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彻底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文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5e23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8.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文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很容易在幼儿园等地方发生传播,对于幼儿园的家长和工作人员来说,了解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们的感染风险,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因此,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了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手、足、口腔部位的皮疹、水泡、溃疡等,在流行季节,很容易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
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要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2.保持环境清洁手足口病是一种通过接触传播的疾病,所以保持环境的卫生是重中之重。
幼儿园应该经常进行空气消毒、物品清洁和表面消毒等工作,确保教室、卫生间、玩具等场所的清洁度和卫生状况,并随时对可能存在的病菌进行消毒处理。
3.保持个人卫生习惯早期发现和治疗手足口病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之一,所以幼儿园要加强员工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注意卫生习惯的意识,确保每个人都认真洗手并定期检测身体状况。
此外,幼儿园要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筛查,确保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处于健康水平。
4.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卫生是保证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幼儿园要注意食堂的卫生和食品的品质,避免疾病通过食品传播。
此外,在家中也要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检查孩子们的口腔和消化系统状况,保障孩子们身体的健康。
此外,注意室内和室外活动的卫生和安全,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提高保健意识手足口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幼儿园的员工、家长和幼儿要提高保健意识,了解疾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此外,关注室内外空气质量、孩子的运动和休息情况,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6.疫苗接种手足口病的疫苗目前已经上市,幼儿园的员工和家长可以到医院进行疫苗接种,避免孩子感染这种传染病。
此外,疫苗的接种也可以加强身体的免疫能力,避免接种后再次感染疾病,减轻疾病对孩子的损害。
总之,手足口病是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只有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孩子感染和扩散这种疾病。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教案(优秀7篇)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a402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a.png)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教案(优秀7篇)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
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129d3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2.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
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口腔、手、脚出现小水泡,疫情在幼儿园等集中场所很容易爆发,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和预防工作,以下是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1.勤洗手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洗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幼儿园应该要求孩子每天勤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注意饮食卫生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通过口腔传播,因此饮食卫生也是必须要注意的。
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干净的餐具和饮用水,避免野外水源。
3.避免与病人接触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如果孩子或其他人感染了该病毒,应该避免与他们接触。
在幼儿园中,如果一个孩子被确诊感染了手足口病,要及时隔离他们,让他们尽快康复并防止传播给其他人。
4.清洁和消毒幼儿园需要注意对教室、桌椅、玩具等物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特别是孩子接触过的物品,应该经常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5.定期体检如果孩子出现了感冒、发烧等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以确保孩子健康和及时发现问题。
总之,手足口病对孩子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幼儿园应该加强预防和宣传工作,帮助孩子养成洗手、保护口鼻、勤洗澡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预防手足口病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们也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孩子的健康保护工作。
6.提高个人免疫力手足口病病毒在人体内繁殖时,要依赖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消灭它。
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非常重要。
孩子要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7.控制室内湿度手足口病的病毒在潮湿的环境中更易滋生繁殖,因此幼儿园应该控制室内的湿度。
可以使用除湿器或其他适当的设备来减少室内湿度。
8.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例幼儿园应该定期监测幼儿是否有手足口病症状的发生,如有发现异常病例,要及时处理。
及时隔离病人,避免病毒的传播。
9.提高关注和认识幼儿园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和家长会等形式,增加父母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关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
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https://img.taocdn.com/s3/m/37817d1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6.png)
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疾病,主要是通过粪便、唾沫传播,也可通过患病者的皮肤、黏膜、疱疹液等传染。
患儿的皮肤、粪便和唾沫,以及被患儿碰过的物品都会成为手足口病传染源。
发病后一周内的传染力是最强的,发病第1~2周是通过咽部排出病毒,3~5周从粪便排出病毒,疱疹液里面有着大量的病毒,如果疱疹烂开,病毒就开始扩散。
与患儿近距离的接触也会被传染,因此患儿用过的东西,吃过的食物,都需要隔离开,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人群中很容易被传染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发病率比较高,因为幼儿园小朋友聚集,且小朋友年龄较小,被传染的速度也是极快,因此,幼儿园应该要提前做好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病和传染。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1、手足口病刚发病时,第一个症状是发烧38~39℃,同时还会出现嘴角疼痛、喉咙痛、流口水、没有食欲等症状,跟上呼吸道感染有点像。
2、1~2天后,患儿的手脚、臀部、口腔、舌头、嘴唇内侧等可以看到红色的斑点,斑点会慢慢变成疱疹,疱疹烂开后成了溃疡,这时疼痛感明显,所以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会因为嘴角痛或者疱疹烂开的疼痛不愿意吃饭、吃奶、哭闹不止。
3、大部分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以消失且不留疤,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在一周内可以痊愈。
4、只有少部分的患儿会出现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引发心肌炎、病毒性脑炎、肺水肿等,极少数严重的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三、幼儿园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幼儿园在手足口病流行或者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措施:1、居室常开窗通风,并对其消毒①早上:在小朋友入园前对教室、宿舍、卫生间等地打开窗户通风(30分钟),入园后,可关闭一侧门窗,避免空气对流引发小朋友感冒,抵抗力下降。
②中午:当小朋友在宿舍睡觉时,可对教室进行消毒,然后通风,卫生间消毒打扫干净后通风,等小朋友起床后,对宿舍进行打扫卫生并消毒后通风。
③下午:小朋友离园后,对教室、宿舍、厕所进行消毒,然后第二天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障小朋友所处的环境干净,空气清新,同时也可以避免致病微生物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1。
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2、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哪些人?
手足口病患者、隐形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都可传染该病。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3.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4。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
由于**的免疫系统较完善,**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
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5。
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6。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7。
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
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8.患儿在家中治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患儿被诊断为手足口病遵照医嘱留家治疗时,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或贪睡等异常行为,一旦有上述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向医生求诊。
9。
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10.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
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11。
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手足口病重在防疫
专家指出,手足口病传染性很强,可通过唾液、疱疹液、毛巾、水杯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广大民众需做好卫生消毒等防疫工作。
第一,讲卫生,晒太阳,多通风。
环境卫生差及个人不良卫生**惯容易诱发手足口病,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惯,要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食生食等;手足口病毒害怕高温和紫外线,如果每天能进行30分钟日光浴(也就是晒太阳),也能有效杀灭病毒.
第二,服用益生剂类药物(如整肠生等)等可有效防疫手足口病。
整肠生等益生剂可促进原藉菌(双歧杆菌)的增殖。
双歧杆菌是人肠道内重要的微生物种群之一,它直接参与身体的消化营养、代谢、吸收、免疫和抗感染过程.整肠生等益生剂可有效抑制EV71病毒的活性,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可以使用整肠生等益生剂进行防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静介绍,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多数患儿甚至可以自动痊愈。
因此民众不必恐慌.但未来几个月将进入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必须把防疫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