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节选)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33ac13166bd97f192279e9b6.png)
实证类临床治疗 风热袭肺
主症
发热 、恶风 ,鼻塞 、鼻 窍干
体 酸痛 ;② 咳嗽 ;③ 痰 白干黏或黄 ,咳
痰不 爽 ;④ 口渴或 咽干 ,甚 至咽痛 ;⑤
舌 质红 ,舌 苔 黄或 黄腻 ,脉 数 或浮 数 。
热 、流 浊 涕 ,咳 嗽 ,干 咳 ,痰 白干黏 、 黄 ,舌苔薄 、白、干 ,脉数。
嗽、咳痰 、气短 、胸闷或胸痛等 ,随着年 龄增长 、老年人 C A P的发病率 、病死率呈
日。疏 风解 毒 胶囊 , 口服 ,4 粒/ 次 ,3 次/ 1 3。牛 黄清 感胶 囊 , 口服 ,2— 4粒/ 次 ,3 次/ 日。清 热解 毒颗粒 ,冲服 ,1 8 次 ,3 次, 日。 外寒 内热 主症 次症 发热 ,恶寒 ,无 汗 ,咳嗽 , 痰黄 ,或痰 白干黏 ,咳痰不 舌质红 ,舌苔黄 、黄腻 ,脉数。 爽 ,咽干 ,咽痛 ,肢体 酸痛 ,脉浮 。 诊 断 ① 发 热 ,恶寒 ,无 汗 ,或肢
黄连 6 g ;热盛伤津者加麦冬 1 2 g ,生地黄 1 5 g ,玄 参 1 2 g ;兼 有气 阴两虚之 者加太 子参 1 5 g ,麦 冬 1 2 g ,南 沙参 1 2 g ,亦 可
痰 热壅 肺
加减
头痛 目赤者 ,加菊 花 9 g ,桑
叶( 后下) 6 g ;喘促者 ,加麻黄 6 g ,石膏( 先 煎) 3 0 g ;无汗者 ,加荆芥 9 g ,防风 9 g ;咽
喉肿 痛者 ,加 山豆根 6 g ,马勃 ( 包煎) 3 g ;
口渴 者 ,加 天花粉 1 2 g ,玄参 1 2 g ;胸 痛 明显者 ,加延胡索 9 g ,瓜蒌 1 5 g 。 。 中成 药 银 翘解毒丸 ,口服 ,9 g / l E ( 水 蜜 丸) 或0 . 7— 0 . 8 g ( 浓 缩 丸) ,2~3 次,
2023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重点内容
![2023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9d683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0.png)
2023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重点内容近日,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组织国内急诊、呼吸危重症、微生物和临床药学的多学科专家,成立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共识(指南共识注册编号:PREPARE-2023CN141)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采用德尔菲调查法,制定了《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曲市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部分内容如下:1老年CAP的流行病学特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呼吸免疫系统及防御功能低下,CAP患者有更高的病死率,与年龄呈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大则病死率相应增大,特别是65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上升。
调查显示我国老年CAP的住院病死率为5.7%高龄老年CAP住院病死率高达11.9%,超过75%的老年CAP 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的前三位是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
推荐意见1:老年CAP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和地域差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是老年CAP最常见的合并症;随着年龄和合并症的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升高。
2老年CAP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龄和基础病是老年CAP发生不良预后的首要危险因素,年龄≥85岁是老年C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老年人由于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合并耐药菌感染。
多个研究显示慢性肺病,严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W瘤,糖尿病、恶病质和老年CAP与更长住院时间和更高的病死率相关。
吸入性肺炎是老年CAP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吸入性肺炎占老年CAP的近70%o老年人多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受损等,隐形误吸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发现男性、神经系统疾患、肺部基础疾病和服用特定药物(抗癫痫药、质子泵抑制剂)等均和误吸密切相关。
老年人免疫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免疫功能是决定老年CAP预后的主要因素。
2023版《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2023版《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398f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8.png)
专家讨论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讨论,对文献进行评 估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诊疗建议。
形成共识
将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共识意见 ,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后最终定稿。
0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病 学
Chapter
定义和诊断标准
定义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 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
老年CAP的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死亡率
老年CAP的死亡率也较高,但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其死亡率相对较低。
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老年CAP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
优化急诊诊疗流程
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殊性,进一步优化急诊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效率。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共识实施效果和影响力
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学术会议、专题讲座、病例分享等形式,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 训,提高他们对共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目的和目标
01
总结老年CAP的流行病学、临 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02
针对老年CAP患者特点,提出 相应的急诊诊疗建议。
03
提高临床医生对老年CAP的认 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方法和流程
文献回顾
搜集与老年CAP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流行 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进 行系统回顾和总结。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制定)-副本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制定)-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7091e5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a.png)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制定治疗 方案。
中药和西药的使用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 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误区提示 不要轻信偏方和秘方,以免延误病情和治疗时机。
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临床研究将进一步开展,形成更多高质 量的临床证据,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有
力支持。
未来可能涌现出更多针对儿童肺炎支原 体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技术、新方 法,如中药新型制剂、中医特色疗法等
。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加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知 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该疾
辨证要点
中医辨证要点包括辨别外 感与内伤、辨别风寒与风 热、辨别痰热与痰湿等。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则治法
风寒闭肺证
症状包括发热无汗、咳嗽气急、 痰白而稀等,治宜辛温开肺、化 痰止咳,方选三拗汤合葱豉汤加
减。
风热闭肺证
症状包括发热有汗、咳嗽气急、痰 黄而稠等,治宜辛凉宣肺、清热化 痰,方选麻杏石甘汤加减。
西医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 饮水,注意休息。
对症治疗
如发热可使用解热镇痛 药,咳嗽可使用止咳药
。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及病原体 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并发症治疗
如出现并发症,如脓胸 、肺大泡等,需进行相
应治疗。
预防措施与疫苗接种
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去 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2023版《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版《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9bed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2.png)
04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 点
临床表现
发热
约半数的老年患者会出现发热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胸痛
胸痛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常见症状之一,疼痛可放射至 肩部或腹部。
咳嗽、咳痰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通常 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痰 液可呈白色或黄色。
呼吸困难
肺炎会导致肺部功能下降,患 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
01
共识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 降、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目前,我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治 疗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亟需制定相关的专家共识,规范诊治流程,提高老年人的 生命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共识的意义和价值
共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通过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 年人的生活质量。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02
共识内容概述
共识的制定过程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和 完善共识内容,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生培训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加强基层医生培训,提高他们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知和诊疗 能力,以更好地服务老年患者。
08
共识的实施与应用前 景
实施情况与效果评估
实施情况
共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共识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
![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ed9b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a.png)
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要点我国老年患者(≥65岁)因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病以及宿主免疫受损常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
老年CAP 病情复杂多变,发病急骤,是主要的老年急症之一。
老年CAP 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致病菌复杂、合并症和多器官衰竭发生比例高,常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
1 老年CAP 的流行病学特点推荐意见1: 老年CAP 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和地域差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是老年CAP 最常见的合并症;随着年龄和合并症的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升高。
2 老年CAP 发生的危险因素推荐意见2:高龄、基础病、吞咽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肌少症和居住于养老院是老年CAP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推荐意见3:吞咽困难和咳嗽反射障碍导致的隐形误吸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3 老年CAP 的致病菌分布推荐意见4:老年CAP 致病菌的分布具备老年患者的固有特点,革兰阴性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仍是主要的致病菌之一,常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要重视病毒和真菌感染。
4 老年CAP 的不典型表现和诊断推荐意见5:部分老年CAP 患者临床症状可以不典型,如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精神意识改变、尿失禁、疲劳和跌倒等肺外症状,应及时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肺CT 首选)明确有无肺炎。
推荐意见6:应重视老年患者的体格检查,警惕“隐匿性”呼吸衰竭,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快是老年CAP 患者的重要体征。
推荐意见7: 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无效、急诊留观、抢救、EICU 和来自养老院的老年CAP 患者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
5 常用的老年CAP 严重程度评分推荐意见8: 快速评估老年CAP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及时的分区处置是急诊CAP 诊治的重点。
CURB-65 评分简单易行,首选适用于急诊门诊,留观和抢救室,PSI评分适用于EICU。
6 老年CAP 初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性使用方案推荐意见9: 急诊医师需要根据老年CAP 患者的自身因素、基础病、病情严重程度、营养免疫状态、器官功能、并发症、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致病微生物特性和当地微生物流行病学特点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案。
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1b60cdc26fff705cc170aa4.png)
2 . Fi r s t Af fi t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f o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e f e i 2 3 0 0 3 8, C h i n a
中 医药 及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研 究进 展
张开宇 童佳兵 季红燕 李泽庚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8 ;2 .安徽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8
【 摘
要】 社区获得性肺炎 ,是指患者在 院外罹患的肺部感 染性炎症 。随着病原 体的普遍耐 药 , 使 得抗生 素的使用 在临床治疗 效果
Z HANG Ka i - y u L I Z e — g e n g TONG J i a — b i n g J I Ho n g — y a n
1 .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e f e i 2 3 0 0 3 8, C h i n a;
Th e 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o mm u n i t y—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o n i a o f Ch i n e s e a n d we s  ̄r n me d i c i n e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i n j e c t i o n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a t o m i z a t i o n i n h l a a t i o n a n d c o mb i n e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 i n j e c t i o n C A P o n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d r u g t r e a t m e n t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o f r c l i n i c l a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A P .
中西医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
![中西医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c0e72a4b35eefdc8d33325.png)
中西医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2014 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师协会急诊科医师分会执笔人:熊旭东钱义明陆一鸣王倩李淑芳谢芳何淼施荣汪海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CAP是常见的社区感染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对全国范围的CAP 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较少。
就上海市而言,据统计,每年发生CAP 约为26 997 例次,估计发病率为145.35/10 万,提示上海市CAP发病水平不亚于上海市报告的部分乙类传染病[1]。
在过去的40 年里,尽管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已有很大进步,但CAP的病死率几乎没有改变[2],因而CAP 已成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其预防控制也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CAP 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特点,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类似,现统称为“风温肺热病”。
现代医家多参照“风温”、“肺热病”来进行辨证施治,并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CAP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
本专家共识集本专业数十名专家学者临床经验,在目前西医诊治CAP 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施治,充分发挥中西医联合治疗CAP 之优势,旨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诊疗思路。
1 西医诊断标准1.1 CAP 的临床诊断依据[3]: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体温≥38 ℃);③肺实变体征和(或)可闻及湿性啰音;④白细胞计数(WBC)>10×109/L 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⑤胸部X 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 项中任何1 项加第5 项,并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疾病后,可确立临床诊断。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6b9efe1352ea551810a6879b.png)
社 区获 得性 肺 炎 ( r e d p n e u mo .
中男 2 8例 , 女 1 2例 , 最大年龄 7 4岁 , 最小 年龄 2 5
岁, 中位 年 龄 ( 4 3 . 2 6±4 . 3 8 ) 岁; 病 程 2~6 d , 平 均
n i a , C A P ) 为 临床上 常 见 的感 染 性 疾 病 ] , 严 重 威 胁 着人 类 的 身体 健 康 和 生 活 质 量 。 当 C A P治 疗 不 及
时 发展 为重 症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时 ( s e v e r e c o m m u n i t y
型 。本 院 呼吸科 自 2 0 1 4年 起 在 西 医 常 规 治 疗 社 区 获得 性肺 炎 的基 础上 结合 中医辨 证施 治 , 效果 显 著 ,
归纳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对 象 选择 2 0 1 4 年6 月至 2 0 1 6年 1 2 月本 院 呼吸内科 收治的 8 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 所有患 者 均 符合 2 0 1 6年 中华 医学 会 呼 吸 分会 的社 区获 得 性肺 炎 诊 断 和 治疗 指 南 标 准 J 。所 有 人 选 病 例 根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西医综合治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西医综合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f26e708a76e58fafab003f1.png)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西医综合治疗指南为了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基层社区中西医综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规范,促进中西医综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水平的提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医院中西医综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西医综合治疗指南》( 2015 年上海市基层版) 。
本指南适用于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全科医师,旨在为上海市基层社区中西医综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规范相关的的诊疗工作。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 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因繁多,以感染最为常见,如细菌、病毒及支原体、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均可引起。
1 病因病机根据临床表现,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归属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感受外邪、肺失宣肃,以及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病理产物积聚。
①风热或风寒之邪侵犯机体,首先犯肺,引起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下降,出现咽痛、咳嗽、咯痰等症状。
②肺本有伏热,外邪入侵,正气与之相搏,热毒充斥于体内,导致出现高热、口干、口渴等症,甚者出现神昏、出血等危候。
③年老体弱或久病宿疾等引起机体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积聚。
④痰浊内生,复感外邪,上干于肺,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咯白色稀痰等; 痰与热邪搏结,痰热壅盛,出现发热、咯黄稠痰等证候。
⑤痰热伤阴耗气,日久出现气阴两虚之证,症见咳嗽、痰少、汗出、口干等。
本病初期,病邪轻浅,病位在肺卫,表现为风热闭肺证; 外邪袭肺,肺失清肃,或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痰湿内生,表现为痰浊阻肺证。
本病中期,外邪传里,或内有蕴热,邪正相争,肺气壅滞,出现痰热壅肺证; 痰热伤阴耗气,日久出现气阴两虚之证。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制定) - 副本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制定)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c9551c502e3f5727a5e9627a.png)
5.MPP中西医互参治疗
5.1 轻症MPP 5.1.1 西医认识
• 轻症MPP可在门诊治疗。MP感染有一定自限性, 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管理指南》等多部指南的指导建议, 以阿奇霉素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抗MP感染的一线药物。口服阿奇霉素, 第1天剂量为10 mg/kg, 每日1次, 连用3 d。停4 d后重复1次。替代选择包括口服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 如克拉 霉素(7.5 mg/kg, 每日2次)或红霉素(10~15 mg/kg,每8 h 1次)。我国 指南推荐疗程平均为10~14 d。对症治疗可根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适当给予退 热、 止咳、 祛痰、 平喘等药物。
• 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MPP或难治性MPP的重要选择 之一,首选甲泼尼龙或泼尼松。泼尼松常规剂量为1~2 mg/(kg· d),口服或 静脉给药, 疗程3~7 d。全身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仅限于危重症和 用常规剂量治疗无效的MP感染, 可选择甲泼尼龙20~30 mg/kg静脉滴注(最 大不超过1 g/d), 之后根据临床改善程度改为口服甲泼尼龙或泼尼松并逐渐 减量,总疗程不超过4周。预测对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无反应的因素包括 以下各项: 持续高热超过7 d、 初诊时CRP≥110 mg/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0.78、血清LDH≥478 IU/L、血清铁蛋白≥328 μg/L肺CT提示整叶密度均匀的 实变影。
• MPP恢复期多见阴虚肺热证及肺脾气虚证。 阴虚肺热证治以养阴清热、 润肺止咳; 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中成药可选用 养阴清肺口服液等。 肺脾气虚证治以补肺健脾, 益气化痰; 常用玉屏风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玉 屏风滴丸(颗粒)等。 • 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包括:中药敷背法,拔罐法,中药中频离子导入。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7311f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5.png)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旨在进一步提高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化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规范》重点聚焦重症CAP(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高危因素识别,经验性和目标治疗等,以期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规范》明确了中医药治疗方法。
针对风热闭肺证、风寒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湿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虚实夹杂、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等提出相应治法。
除推荐基本方药,还针对相应证型推荐常用中成药。
《规范》还提出,为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可配合外用中药贴敷于胸背部。
《规范》明确,本规范仅为总体原则,且规范中CAP不包括吸入性以及过敏性等非感染性肺炎。
由于新生儿病原体及临床表现的特殊性,本规范仅针对生后29天到18岁以下儿童的CAP。
====================================== =================以下是《规范》提出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风热闭肺证本证候多见于肺炎初期的患儿。
主症:发热,咳嗽,气急,咽红。
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开闭,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金银花、连翘、炙麻黄、炒杏仁、生石膏、芦根、鱼腥草、甘草)加减:咳嗽痰多,加川贝母、瓜蒌皮、天竺黄。
常用中成药:银黄类制剂、麻杏石甘汤类制剂、胆木类制剂。
风寒闭肺证本证候多见于肺炎初期的患儿。
主症:恶寒发热,呛咳气急,无汗。
舌脉: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开闭,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炒杏仁、苏子、陈皮、茯苓、白前、甘草)加减:口渴心烦者,加炒栀子;痰黄稠者,加炙桑白皮、黄芩。
常用中成药:通宣理肺类制剂、小青龙类制剂。
痰热闭肺证本证候多见于肺炎极期或重症患儿。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气急鼻扇,痰黄粘稠,面赤口渴。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西药联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0例临床观察
![中西药联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c6eee16fc4ffe473368ab0b.png)
331 2组 患者 临床 疗效 比较 _ .
治疗 1周后 评 定 疗
社 区获得 性 肺炎 是 呼 吸 门诊 的常 见 病 多发 病 。 效 , 见表 1 。 近年 来 , 者采 用 四川 省名 中医胡 天 成 教授 新制 六 笔 安 煎方 治 疗 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轻症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报告 如下 。 现
1 , 排 除标 准 . 3
有 心 肺 系 统 基 础疾 病 或 ( ) 其 沙 星 为 氟 喹 诺 酮类 抗 感 染 药 物 ,是 治 疗 下 呼 吸 道 和 有
有 口服 生 物 利 用 他 系 统疾 病 者 : 症 患 者 不适 宜 门诊 治 疗 者 ; 娠 感 染 安 全 、 效 的 广谱 抗 菌 药 物 [, 重 妊 及 哺 乳期 妇女 :对 药 物 过 敏 ,不 能 完 成 治 疗 过 程 度 好 ,其抗 菌谱 符 合 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常 见 致 病 菌
李海 宁 石岫 岩
31 疗效 标 准 显 效 : . 咳嗽 明 显 减 轻 或 消 失 。 发 无 热 、咳 痰 ,肺 部 影 像 显 示 渗 出病 灶 吸 收 达 7 %以 0
上 ; 效 : 嗽 明显 减轻 , 有 咳 嗽 白天 明 显 , 有 咳 偶 咳痰
减 少 易 于 咳 出 , 发 热 . 部影 像 显示 渗 出病 灶 吸 无 肺 收 达 5 % ; 效 : 药 l 咳 嗽 减 轻 不 明 显 , 有 0 无 用 周 仍组 患者 临床 疗 效 比较 例( ) %
11 一般 资料 .
人 选 病 例 选 自 20 0 8年 至 2 1 0 0年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 .1 P O0 。
我 院 门诊就 诊 的患 者 , 取 6 共 0例 , 机 分为 治 疗组 随 和对 照组 各 3 0例 。治疗 组 男 1 7例 , 1 女 3例 ; 平均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试行第一版)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试行第一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56b0fd79563c1ec4da71e1.png)
2月18日经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秘书长会议研究一致同意组织专家编写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郭姣教授牵头中西医结合领域各相关专家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相关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委员及多名身处抗疫一线工作和驰援湖北武汉荆州等地抗疫的中西医专家组建顾问专家组主要起草人共识专家组及秘书组商讨确定共识针对的目标人群目标用户及共识结构涵盖的范围与主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4e97ae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4.png)
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
3、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应用
2、应注意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中西医结合防治需严格遵循伦理原则,保护患者隐私,确保临床试验的规 范性和安全性。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的爆发,广东省作为我国的人口 大省和经济强省,也面临着严峻的疫情防控挑战。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广东省积 极推动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本次 演示将简要介绍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的背景和现状,阐述病 因、症状、诊断与分类,重点阐述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并提醒广大群众在防治 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内容摘要
[共识概述]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 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该共识于2020年发布,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中成药防治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指导。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中成药防治的原则、适用药物 推荐、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内容摘要
[共识内容分析]在共识中,专家们提出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遵循 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如发热宜用清热解毒药,咳 嗽宜用宣肺止咳药,乏力宜用扶正固本药等。此外,共识还推荐了一些有效的中 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同时,专家们还提醒,在使用中成 药时应注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孕妇禁用含有麝香成分的药物。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21b4a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9.png)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患者在社区环境中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的肺部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
中医认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咳嗽”、“痰饮”、“肺痈”等范畴,治疗需根据患者的证候进行辨证施治。
本文将为中医诊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指南。
根据西医检查结果,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中医辨证分析,一般可分为以下证型:风寒束肺: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痰液稀薄,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犯肺: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痰液黏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痰热壅肺: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痰液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肺气阴虚: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根据不同证型,可以采用以下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风寒束肺: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药物包括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
风热犯肺:治以疏风散热、宣肺止咳,可使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药物包括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
痰热壅肺:治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可使用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等方剂,药物包括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黄芩、胆南星等。
肺气阴虚:治以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可使用生脉饮、沙参麦冬汤等方剂,药物包括人参、麦冬、五味子、沙参、玉竹等。
针灸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用手法和穴位包括:针刺:取肺俞、合谷、尺泽等穴位,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连续5-7天。
艾灸:取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位,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日1-2次,连续3-5天。
推拿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用手法和穴位包括:推拿:取肺俞、膻中、曲池等穴位,采用揉法、推法、摩法等手法,每日1次,连续5-7天。
拔罐:取大椎、肺俞、肾俞等穴位,采用留罐法或走罐法,每日1次,连续3-5天。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年老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者,可接种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中西医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
![中西医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c2683bf01dc281e53af083.png)
中西医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肺炎克雷伯菌同上G- +荚膜肿胀实验肺炎链球菌同上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应2h内送检,不适合4℃保存荚膜肿胀实验检测,引起疾病血清型有20 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同上G+,葡萄状排列,无芽胞、荚膜+动物试验、血清学、MIF 及ELISA等嗜肺军团菌同上嗜肺军团菌(FA)+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IFA)、酵素免疫分析法(EIA)尿抗原测定肺炎支原体鼻咽拭子、双份血清- +颗粒凝集(PA)、EIA、补体结合(CF)肺炎衣原体同上- +肺炎衣原体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补体结合(CF)、EIA甲流同上(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 -血清甲流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测定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禽流感(H5 N1、H7N9)同上- -病毒抗原型特异性鉴定同上2 中医病因病机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于“风温肺热病”范畴。
主要病因病机为感受外邪,肺失宣肃和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病理产物积聚。
风热或风寒之邪侵犯机体,首先犯肺,引起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下降,出现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或肺本有伏热,外邪入侵,正气与之相搏,热、毒充斥于体内,出现高热、口干、口渴等症;甚则出现神昏、出血等征象。
年老体弱或久病宿疾等原因引起机体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积聚。
痰浊内生,复感外邪,上干于肺,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咳痰、痰稀色白等;痰与热邪搏结,痰热壅盛,出现发热、咯黄稠痰等证候。
痰热伤阴耗气,日久出现气阴两虚之证,症见咳嗽、痰少,汗出,口干等。
总之,疾病初期病邪轻浅,病位在肺卫,表现为风热闭肺证。
外邪袭肺,肺失清肃,或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痰湿内生,表现为痰浊阻肺证。
外邪传里,或内有蕴热,邪正相争,肺气壅滞,出现痰热壅肺证。
痰热伤阴耗气,日久出现气阴两虚之证。
若病情难以控制,疾病进一步传变,逆传心包,或邪陷正脱,可表现为神昏谵语、喘脱、厥脱等症[10-11]。
2.1 辨证分型2.1.1 风热闭肺证:①证型特点: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咳痰不爽,伴口渴、鼻塞流黄涕、头痛、身热、恶风等表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专家共识(2014 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师协会急诊科医师分会执笔人:熊旭东钱义明陆一鸣王倩李淑芳谢芳何淼施荣汪海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CAP是常见的社区感染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对全国范围的CAP 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较少。
就上海市而言,据统计,每年发生CAP 约为26 997 例次,估计发病率为145.35/10 万,提示上海市CAP发病水平不亚于上海市报告的部分乙类传染病[1]。
在过去的40 年里,尽管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已有很大进步,但CAP的病死率几乎没有改变[2],因而CAP 已成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其预防控制也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CAP 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特点,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类似,现统称为“风温肺热病”。
现代医家多参照“风温”、“肺热病”来进行辨证施治,并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CAP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
本专家共识集本专业数十名专家学者临床经验,在目前西医诊治CAP 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施治,充分发挥中西医联合治疗CAP 之优势,旨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诊疗思路。
1 西医诊断标准1.1 CAP 的临床诊断依据[3]: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体温≥38 ℃);③肺实变体征和(或)可闻及湿性啰音;④白细胞计数(WBC)>10×109/L 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⑤胸部X 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 项中任何1 项加第5 项,并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疾病后,可确立临床诊断。
1.2 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诊断标准[3]:出现下列征象中1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治疗: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RR)≥30 次/min ;③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60 mmHg(1 mmHg=0.133 kPa),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④动脉收缩压<90 mmHg ;⑤并发脓毒性休克;⑥ X 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 h 内病变扩大≥50%;⑦少尿:尿量<20 mL/h,或<80 mL/4 h,或并发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1.3 CAP 的病原学诊断:目前,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4-9],其他非典型病原体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病毒性肺炎中尤以甲型流感(甲流)和禽流感导致的肺炎越来越受到重视。
痰是最方便且无创伤的病原学诊断标本,但痰易被其他细菌污染。
在采集、送检及实验室处理时必须加以规范。
血清学标本应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且应间隔2~4周,主要用于非典型病原体或呼吸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的测定。
CAP 常见病原体检测标本种类及方法见表1。
表1 常见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病原体标本种类显微镜检查培养血清学其他方法流感嗜血杆菌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人工气道吸引或经防污染样本毛刷(PSB)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液,胸腔积液,尿液革兰染色阴性(G-);涂片染色检查,如发现G- 短杆菌有助于诊断+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抗原成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抗体肺炎克雷伯菌同上G- +荚膜肿胀实验肺炎链球菌同上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应2h内送检,不适合4℃保存荚膜肿胀实验检测,引起疾病血清型有20 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同上G+,葡萄状排列,无芽胞、荚膜+动物试验、血清学、MIF 及ELISA 等嗜肺军团菌同上嗜肺军团菌(FA)+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IFA)、酵素免疫分析法(EIA)尿抗原测定肺炎支原体鼻咽拭子、双份血清- +颗粒凝集(PA)、EIA、补体结合(CF)肺炎衣原体同上-+肺炎衣原体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补体结合(CF)、EIA甲流同上(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 -血清甲流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测定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禽流感(H5N1、H7N9)同上- -病毒抗原型特异性鉴定同上2 中医病因病机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于“风温肺热病”范畴。
主要病因病机为感受外邪,肺失宣肃和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病理产物积聚。
风热或风寒之邪侵犯机体,首先犯肺,引起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下降,出现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或肺本有伏热,外邪入侵,正气与之相搏,热、毒充斥于体内,出现高热、口干、口渴等症;甚则出现神昏、出血等征象。
年老体弱或久病宿疾等原因引起机体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积聚。
痰浊内生,复感外邪,上干于肺,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咳痰、痰稀色白等;痰与热邪搏结,痰热壅盛,出现发热、咯黄稠痰等证候。
痰热伤阴耗气,日久出现气阴两虚之证,症见咳嗽、痰少,汗出,口干等。
总之,疾病初期病邪轻浅,病位在肺卫,表现为风热闭肺证。
外邪袭肺,肺失清肃,或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痰湿内生,表现为痰浊阻肺证。
外邪传里,或内有蕴热,邪正相争,肺气壅滞,出现痰热壅肺证。
痰热伤阴耗气,日久出现气阴两虚之证。
若病情难以控制,疾病进一步传变,逆传心包,或邪陷正脱,可表现为神昏谵语、喘脱、厥脱等症[10-11]。
2.1 辨证分型2.1.1 风热闭肺证:①证型特点: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咳痰不爽,伴口渴、鼻塞流黄涕、头痛、身热、恶风等表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②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1.2 痰热壅肺证:①证型特点:咳嗽咳声气粗,痰多,质黏厚或稠黄;或喉中有痰声,胸胁胀满伴咳时引痛,身热,面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②治法:清热泻肺,豁痰止咳。
2.1.3 痰浊阻肺证:①证型特点:咳嗽痰多,咳声重浊,晨起为甚,痰色白或带灰色,质黏腻或稠厚,伴胸闷气憋,腹胀,食少,大便时溏,舌淡白,苔白腻,脉濡滑。
②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老年患者及久病之人常因高龄或体内固疾,本身气血阴液不足,卫外功能低下,已变生气阴两虚之证,在此基础上则更易感受外邪而生痰浊。
同时,老年及久病患者不但易于发病,同时易于传变。
风温热邪,邪热伤阴,久羁不解,易深入下焦,下竭肝肾,导致真阴欲竭,气阴两伤。
因此,老年患者因痰热伤阴耗气,或病久气虚多汗伤阴,都易出现气阴两虚之兼证[12]。
此时多见咳嗽无痰或少痰,痰黏难咳,气短,乏力,口干,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红,少苔或苔花剥,脉细数。
治宜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3 西医治疗治疗的关键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初始治疗72 h 后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善又恶化者,视为治疗无效。
无效或恶化者统称抗菌治疗无反应性肺炎,原因包括抗菌药物抗菌谱未覆盖责任病原体、细菌耐药、并发症和非感染性疾病误诊。
处理的关键是分析和查明原因,而非频繁更换抗菌药物[13]。
3.1 轻症3.1.1 门诊治疗:①青壮年、无基础疾病CAP 患者:选择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定、头孢丙烯、头孢克洛)或呼吸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②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CAP 患者: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头孢呋辛、头孢丙烯、头孢克洛或联用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用或联用大环内酯类;呼吸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3.1.2 住院治疗:①非病毒性:静脉注射(静注)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用静注大环内酯类;静注呼吸喹诺酮类;静注β- 内酰胺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用或联用注射大环内酯类;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单用或联用注射大环内酯类;②病毒性:抗病毒治疗,甲型H1N1、H5N1、H7N9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3.2 ICU 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章节)4 中医药治疗4.1 风热闭肺证4.1.1 推荐方剂4.1.1.1 银翘散加减:药物组成为金银花、连翘、芦根、桑叶、杏仁、黄芩、苏子、炙甘草。
原方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具有疏风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翘散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镇痛、增强免疫等作用,与抗菌药物联用在治疗肺炎初期风热闭肺证方面疗效确切[14]。
4.1.1.2 清瘟败毒饮加减:药物组成为生石膏、板蓝根、柴胡、生地黄、知母、黄连、黄芩、桔梗、牡丹皮、金银花、甘草、连翘、玄参、瓜蒌、枳实、厚朴。
原方出自清代余师愚《疫疹一得》,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泻浊的功效。
该方结合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风热闭肺型CAP,在改善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和促进炎症吸收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15]。
4.1.2 推荐注射剂4.1.2.1 热毒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青蒿、栀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的功效。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CAP 不仅在总有效率与治愈率方面有显著疗效,且明显减轻咳嗽、咳痰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加速炎症吸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6-17]。
4.1.2.2 双黄连粉针剂: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应用双黄连粉针剂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CAP,在综合疗效、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X 线恢复正常时间作用明显[18-19]。
4.1.2.3 痰热清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具有清热化痰解毒的功效。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第二代头孢菌素治疗风热闭肺型老年CAP 的临床疗效与咳嗽、咯痰等症状积分的改善均有优势[20]。
4.2 痰热壅肺证4.2.1 推荐方剂4.2.1.1 麻杏石甘汤加味:药物组成为麻黄、生石膏、杏仁、芦根、桔梗、浙贝母、黄芩、炙百部、款冬花、炙甘草等。
原方出自《伤寒论》,具有清泄肺热、止咳平喘的功效。
该方结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CAP 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温复常时间、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天数,平均治愈天数、X 线所示炎症吸收天数、治疗后中医证候指标积分、治疗后5 dWBC、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均较单用西药明显改善[21-22]。
4.2.1.2 千金苇茎汤加减:药物组成为芦根、鱼腥草、生薏苡仁、冬瓜仁、枇杷叶、杏仁、桃仁、黄芩等。
原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