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篇(彭子益)

合集下载

彭子益脉法三层次

彭子益脉法三层次

彭子益脉法三层次海哭蓝天2021-01-22指法与脉位:自来诊脉两手分,彭子脉法两手合。

三指斜下寸关尺,寸脉本位在浮部,关脉本位在中部,尺脉本位在沉部。

每部皆有浮中沉,三部九候皮肉骨。

有意无意听脉气,合听分听察河图。

脉法第一层诊脉须先定大体,枯润二脉明分辨。

枯脉阴虚忌燥热,润脉阳虚忌阴寒。

拟方下药在指头,脉上定方细细参。

阴虚之脉用阴药,阳虚之脉用阳药。

中虚脉加积滞脉,养中调滞消积水。

轻按为多重按少,轻按少而重按多,多而稀松成分少,都是中虚气不足。

脉润中虚忌润药,枯脉中虚加润药,脉来松微证虚寒,补虚温寒理中汤,左尺短少水不足,当加熟地与麦冬。

肝胆脉细中不足,少许芍药当归润。

中虚肺燥脉必涩,麦门冬汤金水降,涩而兼细脉气枯,半夏当去津不伤。

女子尺脉则恒盛,男子尺脉则恒弱;男子尺盛则阴虚,女子寸大则阳浮。

肾气不足肾气丸,左尺右尺细参详,左多右少为火虚,右多左少为水虚。

麻黄汤证用麻黄,多少麻黄脉短长,寸弱尺少轻剂量,过量汗多诸货作。

桂枝汤证脉气软,芍药寒中须谨慎,炙草扶中宜多用,以减芍药寒之弊。

肠胃滞热用大黄,重按不实不可用,非用不可加术草,中气不伤热滞消。

饮食甚少阴液伤,拟用补土养液汤,术草补土伤阴液,养液之药又伤土,山药扁豆以代术,白糖饴糖以代草,枯瘦细脉忌辛散,当归不宜用阿胶。

腹泻多见食热滞,因于阴寒阳败少,阴寒脉见微而少,泻后气衰面无神,粪不远射而不食,姜附回阳速见功。

食滞热滞腹泻做,脉必紧细而有神,右脉较左脉无力,粪水射远又能食,神曲谷芽以消食,栀子黄芩以清热,伤食不必紧在右,伤寒不必紧在左。

学脉忌以脉猜病,应问病而候脉气,所问之病是外感,所得之脉乃内伤,里气调则营卫和,内伤愈则外感愈,里气不伤脉弦紧,束迫不舒现躁绷,脉不微细阴不亏,疏泄收敛其意真。

学医归结在用药,用药依据在于脉。

左肢肿痛午前轻,左为阴道阴必虚,午前为阳阳也虚,左右两尺皆不足,右尺尤虚桂附丸,午前服下三日愈,有谓风湿谓气虚,凭脉断病见奇功。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十六本民国医学讲义(五)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十六本民国医学讲义(五)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十六本民国医学讲义(五)第十六本民国医学讲义(五)彭子益作中医系统根于河图——彭子益述中医的理法出于内经、难经、金匮、伤寒四经,其根源实出于河图。

但一说到河图都以为迂谈,并非医理医法的根源,此亦无可如何者矣。

如因一般无意识的议论,便阻止吾人向前研究之心,是吾人亦不免无意识矣。

承祖讲演系统学以来,同学之赞成者已有十分之七八,研究有得者已有十分之五六,都以未得畅阅中医系统根于河图之理为憾。

因为数图附说以明之。

哲学言空理,科学重物质。

世界的物质什么为大?自然是太阳与地球为最大耳。

这河图就是这两个大物质相合起来发生的作用之代表。

太阳与地球相合的作用可分为直线作用、平线作用,直线就是子午线,平线就是卯酉线。

子午线是子午线的作用,卯酉线却也是子午线的作用第一图造化太空之图子午线的作用与卯酉线的作用太阳到午线的时候,地球面上就生热气,太阳到了子线的时候,地球面上就生寒气,这热气就是地球与太阳相向所生的作用,这寒气就是地球与太阳相背所生的作用,这热气是往上浮的,这寒气是往下沉的。

这平线卯酉的时候,就是子午线到了一半的时候。

太阳由子线到午线到了一半,就是卯线。

太阳由午线到子线到了一半,就是酉线。

由子线到卯线就是升的作用,由午线到子线就是降的作用。

这升的作用就是热气的本性,这降的作用就是寒气的本性。

故午热子寒卯温酉清。

热者,气之由下上升极于上者也;寒者,气之由上下降极于下者也;温者,气方升者也;清者,气方降者也。

由温而热、由热而清、由清而寒、由寒而温,此太阳与地球相合之作用也,上午下子右酉左卯,上下左右之间名曰中央,此河图之所由来也。

第二图河图河图之数,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天数五地数五。

曰天者阳性之代词,曰地者阴性之代词,曰水者寒气下沉之代词,曰火者热气上浮之代词,曰木者升发之气之代词,曰金者降敛之气之代词,曰土者浮沉升降之气之中枢之代词。

彭子益小儿脉法

彭子益小儿脉法

彭子益小儿脉法彭子益小儿脉法小儿脉法(此脉法藏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特辑出与“脉诀”同列。

)医生两手,将小儿两手同时握住。

用手大指按小儿两手三部。

轻按浮部在皮,重按中部在肉,再重按沉部在骨。

小儿出生,即有脉可诊。

除至数甚快为小儿中虚本脉外。

轻按浮部脉多,重按中部沉部脉少,为中虚。

轻按无脉,重按脉实,为内热。

右脉比左脉微少为中虚,左脉比右脉有力为肝热。

右脉强,左脉细,亦为内热。

右脉比左脉大,却大而虚松,则中寒也。

小儿无论何病,只中虚与内热两门。

中虚与内热分清,用药便有依据矣。

至数甚快为小儿本脉,小儿中气未能充足,故脉快也。

看指纹可作参考,诊脉须兼各种证状为断。

诊治小儿病,全凭脉诊。

虚实之分,先求中部。

虚者中部以下虚微。

实者,中部以下实在也。

无病而脉在中沉两部者,多阳足阴虚。

无病而中沉两部不足者,多阳虚。

阳虚慎用阴润药,阴虚慎用阳燥药。

中虚慎用消散药。

右脉比左脉旺些为顺。

治小儿病:一、不可认为外来的邪气入了小儿的身体为病,须认定是小儿本身的本气为病,用药乃有着落。

二、总要凭脉,乃得根据。

三、用药总要平和之品,不可繁杂。

小儿病极简单,本篇各方,经过甚多,功效极大。

世之用钩藤蝉蜕以治小儿病者甚多,钩藤苦寒,极败胃气,蝉蜕通肺破血,其力不小。

如此之类,相习不察,小儿受害多矣。

本篇力除此弊,学者经验,自知其益。

看指纹法(此处原有手图一幅,从手掌向食指的指尖数,第一节“风关”,第二节是“气关”,第三节是“命关”。

因不知如何将图上传,故暂从略。

)三关部位歌初起风关证未央,气关纹现急需防。

乍临命位成危急,射甲通关病势彰。

浮沉分表里歌指纹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肤未足愁,腠理不通名表证,急行疏解汗之投。

忽尔关纹渐渐沉,已知入里病方深,莫投风药轻相试,须向阳明里证寻。

红紫辨寒热歌身安定见红黄色,红艳多从寒里得,淡红隐隐本虚寒,莫待深红化为热。

关纹见紫热之征,青色为风古所称,伤食紫青疫气逆,三关青黑祸难胜。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彭子益----中医圆运动功初探前言:本文发表之际,没有在网上搜到相关文章和视频,今日在优酷网视频 看到刘济苍老先生传授的彭子益中医圆运动功法,与我按式名臆测练习方法完全不同,已失彭子原意,罪过罪过!我所练习是依据大成拳浑元桩、文圣功、八段锦的练功姿势演变而来,功理依照彭子益圆运动古中医学理论而推演。

方法更为简练,动静结合,以锻炼脊柱、调理脾胃为主。

容后依式整理与大家交流!(20009-10-28)彭子曰:中医为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物质势力圆运动之学,是圆的,是活的。

人身是一小宇宙,中医圆运动功”处处以“圆”为运动,充分体现了自然之理、人体生理与中医医理。

彭子益创“中医圆运动功”有动作八式:托球摇臂经络畅,捧球上下通三阳,擒球单举理脾胃,背球俯仰任督康,抱球旋转强腰肾,滚球左右平阴阳,揉球能治肝心病,升浮降沉执中央。

依据脏腑调理顺序和传统武术演练习惯,将动作八式初步调整如下:升浮降沉抱中央,捧球上下通三阳,擒球单举理脾胃,托球摇臂经络畅,揉球能治肝心病,滚球左右平阴阳,抱球旋转强腰肾,背球俯仰任督康,升浮降沉抱中央。

《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独立守神”即为抱球守中静立、修练人身之正气。

如参天大树外形不动,内里却根生发展大动不已。

“升浮降沉抱中央”练习方法如大成拳之“浑元桩”。

“升浮降沉抱中央”其身法要领: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外分呈外八字形,膝关节稍微弯曲,尾骨尖微微内收,臀部似坐非坐;肩松肘垂,胸腹微含蓄,两手心向内在胸脐之间如抱球状;头直目正,面部似笑非笑,下颌微微内收,凝神定意,如沐阳光,呼吸自然,平行静立。

以上就是“升浮降沉抱中央”的平立抱球动作基本外形。

“升浮降沉抱中央”做为中医圆运动功法首式和结尾,并贯穿每一式的动作连接。

始终保持体态自然,上下挺拔,左右平衡,中正安舒,此为静练脊柱、强壯腰肾、调理脾胃之法。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6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6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 6(4)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6(4) 时间:2011-07-04 08:19 点击: 955 次黄氏误认仲圣伤寒脉法“阳病见阴脉者死,阴病见阳脉者生”为“阳贵阴贱” ,又误认《伤寒 ?少阴篇》“少阴负于趺阳者顺” 为”当崇补火土” 不知河图中宫属土,阴数在外,阳数在内,中气之旋转,全是阳寓阴中之功能。

倘阴气伤损,包围不住阳气,阳气外越,中气即渐消灭。

因阳无阴则动而散,非中气真寒,何可统用于姜以伤胃阴乎?吾人须知中气属土,土气生于相火之下降。

又须知相火下降,降于阴金之内收。

阴金将相火收入肾水之内,水能藏火,乃生元气。

水火俱足,元气乃足。

元气上奉,乃生中气。

《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旨,原是如此。

凡人能食者,胃阴旺也。

食能消化者,脾阳旺也。

阴主收,故能食。

阳主化,故食能消化。

然必阴能包阳,而后能食能化。

阴平者,阴与阳平也,阳秘者。

阴能养阳,阳乃秘藏也如随意好用燥药、热药,劫夺津液,将阴金收降之气损伤,津液不能复生,火气外泄,胃不思食,中气消灭,便无法挽回。

凡虚劳之人,睡醒出汗与饭后出汗,饭后胸部觉热,皆是阴液亏伤,包藏不住阳气的现象此乃显而易见之事,但已到了这样地步,要去补阴已来不及。

因阴液伤到如此地步,不是骤然成的,乃是日渐日久成的。

气化坏了,可以用药还原,形质的津液坏了,便难还原。

故古人曰:阴脉旺者多寿。

阴者,津液。

津液多,包藏得住阳气,故寿也。

医家治病,须十分小心,不可误用凉药伤了人身相火,不可误用燥热药伤了人身津液。

必须脉气实滞,乃用凉药清热;必须真有内寒,乃用温药温寒。

中病即止,不可太过。

与其太过,宁可不及。

太过必定坏事,不及尚可加增用清凉养阴药的事实上,常有服至数月仍宜再服之病。

在用燥热药的事实上,多系一剂二剂之后,便少有宜再用者。

可见阴液难复,阳气易复162 Page 176也。

阳虽易复,却不可伤。

倘非真是中下阳实,而肝肺偏燥之病,若误服寒凉,立见阳亡之祸。

中医名家---彭子

中医名家---彭子

中医名家:彭子彭子,讳承祖,号子益(1871-1949),清末云南大现鹤庆人,民初著名白族医学家。

实验系统古中医学派创始人。

我尊称他为彭子,是因为他是“中医复兴之父”,是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第二位医中圣人。

他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

成为当代继承发展中医学的入门向导,成功阶梯。

传承经典之路,为古圣继绝学,为后世创新篇,保存了古中医学火种,厥功甚伟!我尊称他为彭子,还因为他最具中华民族的高风亮节,骨头最硬,脊梁最直的铁杆中医。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化民族屡遭侵略屈辱,西方资本集团唾涎中国四万万人的大市场,以传教、办现代医院,以庚子赔款培养青年西医,诋毁、弱化、消灭中医的手段,基本实现了市占领阴谋的时代。

中医被四面围剿,一部分中西汇通派落入了圈套,学成归国的海归派,如余云岫之流成为他们灭绝中医的急先锋。

正是在中医生死存废的历史关头,唯独彭子一人,独力支撑将倾的大厦,以坚韧不拨的毅力,以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为保护中医,传承古中医学正统,足迹遍及山西、湖南、江苏、四川、广西、云南,所到之处,办学、讲学,为民众义诊,口传身授,引导学生从事古中医学的临床验证,为祖国培育了大批中医后继人才,同时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先后经三十一次修订,完成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写作。

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余云岫《灵素商兑》的义正辞严、有理有据的批判。

彭子在山西二十余年间,太原一度温疫大流行,他以病弱之体为患者施诊、施药,救治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医学史上传为佳话。

彭子遗书的另一功绩,是找到了古中医传承断层的脉络。

他认为,晋唐之后中医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内经》主旨、医圣张仲景正统。

后世儿科、温病学派、时病派均标本倒置,不识人体本气自病之理,误标作本,妄杀许多人命。

沿袭数百年,贻害非法浅。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1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1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1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1时间:2011-07-04 07:17点击: 1441 次目录一、原理下篇/l系统的认识/l阴阳的认识/l五行的认识/2五行相生相克的认识/3人秉五行气质而生脏腑的认识/3才气的认识/5十二经名词的认识/11五脏所主的认识/16气血的认识/20荣卫的认识/21药性大概的认识/22脉法大概的认识/23结论/25二、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26 序/26读法总纲/27上篇/28中篇/35下篇/47传经篇/63疑难篇/65类伤寒病篇/68读法总结/72三、汤头改错篇/741Page 7补益之剂/74 发表之剂/78 攻里之剂/82 涌吐之剂/83 和解之剂/84 表里之剂/87 消补之剂/88 理气之剂/89 理血之剂/91 祛风之剂/94 祛寒之剂/97 祛暑之剂/99 利湿之剂/100 润燥之剂/104泻火之剂/l07除痰之剂/ll3收涩之剂/ll5杀虫之剂/1l6痈疡之剂/116经产之剂/ll8四、杂症治法篇 /123十二经升降主病提纲诀/123 胃经不降主病诀/l24睥经不升主病诀/l27胆经不降主病诀/l30肝经不升主病诀/l31肺经不降大肠经不升主病诀/136 心经不降小肠经不升心包经不降三焦经不升病诀/140膀胱经不降肾经不升主病诀/141总结/143五、金匮药性脉法医案女科外科读法篇/l442Page 8序/l44金匮读法/144药性读法/145附录:《长沙药解》——甘草、薯蓣、羊肉、附子、黄连、黄苓/146脉法读法/155医案读法/161女科读法/l65外科读法/165附录一伤寒理路篇|/166要旨 /166《伤寒论》药性简释/l67方名次序/171六经提纲/173《伤寒论》歌括/l74附录二中医的王道之法—李建西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903Page 9序言古中医学派,必将逐一攻克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中之心、肺、肾三衰,肿瘤等奇难重危急症!向读者推荐中医“第五经典”:彭子遗书,中医之魂! 李可彭子遗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名《实验系统古中医学》),经半个世纪苦苦搜求,遍访山西全境、南北七省而不可得。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5(2)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5(2)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5(2)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5(2)时间:2011-07-04 08:17点击: 902 次附子泻心汤心下痞软,脉浮汗出,为湿热盛于上,故用三黄清降之。

恶寒为肾阳虚于下,故以附子温升之。

非所谓“恐三黄伤阳,故加附子,伤寒痞满,从外之内,故宜苦泻”云也。

“大黄附子汤,阳中有阴,宜以温药下其寒”一语,不免误人。

阳中之阴,阴中之阳,乃人身至宝,岂可下之?此方乃肠胃有热积,脾肾阳气又虚之方也。

尝见此等应当寒热并用之病.医只用寒下,未用温阳之药,服后不见泻下,另易一医,见其脉象中下无根,知为未用附子之故,因单用附子一味,下咽之后,一泻而亡。

此因寒药已将中气下伤,不能运动,是以不泻。

寒药得附子之阳,一动而后泻出,中气即随泻而脱也。

当单用附子之时,脉象既中下无根,应用干姜、炙草温补中气,中气不至动摇,乃不随泻而脱。

《伤寒论》此方黄连、黄芩、大黄三味,只用麻沸汤渍一顷刻,略有苦味,并不煎煮,附子则煎,其意深矣。

麻沸汤,水开至细珠满锅如麻子,故云麻沸,取其上浮之意。

半夏泻心汤平人上清下温,病人上热下寒,惟其上热,所以下寒.惟其下寒,所以上热。

上热所以下寒者,热逆于上,火虚于下也。

下寒所以上热者,上热下降,全赖中气旋转,中气旋转,全赖下焦火足,下寒而中气无根,旋转停顿,故上火不能下降,而现热于上也。

此病呕而胸满为上热,故用芩、连以清上热。

饮食不下为中气虚寒,故用参、枣补中气之虚,姜、草温中气之寒。

假使清上热而不温中寒,芩、连益伤中气,上热益不能降,温中寒而不清上热,姜、草增加上热,呕满必益甚也。

原解甚好,但不如如是解法为有着落。

白虎汤此方为清金燥之方,石膏大寒,用之以清金气之燥,极伤中气,所以炙草、粳米、人参同用。

后人用石膏每加芩、连、地、冬等寒腻之药,将石膏清燥之功,酿成寒中之过,服后烧热更加,病势更重。

烧热更加者,中气被寒药所伤,不能旋转,上焦诸火,更不下降,故更烧热也。

原解极好,“小便赤为内热,白为内寒”一语,须再研究。

脉法篇(彭子益)

脉法篇(彭子益)

脉法篇(彭子益)导言尝谓读书不易。

治病不难。

书只言理,病则凭脉,理是活动的,脉是实在的,唯其是实在的,可以再三审查,反复推求,以得着实在的解决。

所以云治病不难也,而人往往得不着实在的解决者,学脉的方法不善也。

学脉之法,一曰脉位,一曰指法,一曰脉象,一曰脉理,明白脉位与指法,然后能捐除自的成见,看清脉来的真象,脉象脉理,必须于普通学法之中,有系统以贯之,而后无繁难之苦,而后有运用之乐,此篇,脉法较善之法也。

编者识目录枯润二脉以下言脉的体质虚实二脉微弱二脉松紧二脉滑濇二脉弦缓二脉濡细二脉大小二脉芤革鞕软四脉浮沉迟数四脉以下言脉的动态结促动代四脉洪伏二脉躁驶二脉平人脉真脏脉指法脉位诊脉先分别脉的大体处方定药要在指头未离脉时决断处方定药要自己立法脉法原理枯润二脉枯润二脉者,用药之提纲,枯脉宜养阴,润脉莫伤阳,润津液充足,枯者津液干濇,润脉无论何病,慎用凉润药,枯脉无论何病,忌用热燥药,认明枯润二脉,处方用药,便少错误。

微弱二脉微脉润而少,轻有重按无,总属阳气微,温补宜急图。

弱脉枯而少,轻无重按有,总属阴液枯,清润法当守。

此二脉,脉体皆少,一宜补气补阳,一宜补液补阴,最易含糊,须于轻按重按之间,寻出证据以为用药之本。

病人的体质不是阴虚,便是阳虚,故诊脉先以枯润弱微,分别阴虚阳虚,便有把握也,微弱二字,自来概属虚脉之称,而于阴虚阳虚,置之不辨,遗误后学不少。

故于脉法起首,郑重言之。

伤寒论,少阴病,脉微细,用附子。

营卫病,脉弱而渴,用石膏是也。

枯润二脉辨别阴虚阳虚,弱微二脉,辨别阴虚阳虚,又须审查两尺,左尺较右尺少为水虚,右尺较左尺少为火虚,据两尺以为判断中之判断,用药更少误差。

总之脉法的阴虚阳虚,认识无差,然后能认识一切疾病的阴虚阳虚,然后能判断一切医书所说疾病的阴虚阳虚,此要诀也。

虚实二脉实脉中沉盛,满指成分厚,久按总有力,攻下须研究。

此为阳实、气实、热实,胃家实,可用攻下之实脉,脉之成分,厚而不薄,满指有力,中沉两部,久按不衰,此为完全的实脉。

彭子益先生用药提纲

彭子益先生用药提纲

彭子益先生用药提纲神农带你探寻本草奥秘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就一生大健康初学用药可看汪韧庵编之本草备要。

明白实在,极为适用。

兹将常用者加以系统的简单说明。

先将此说明认识,较有纲领。

一、中气药温补中气,以炙甘草为主药。

性温,有起死回生之功。

凡脉虚大而润,或微小而润皆宜。

若脉枯细与阴虚诸证慎用,脉实有力者忌用。

阴虚而脉枯细,有兼补中之必要者,于滋阴药中斟酌少用。

否则,横滞伤阴,中气反因之窒塞不能运化,小儿不宜重用。

补中而不横窒者,冰糖最好,但力小无起死回生之能。

白糖养中较冰糖更平和矣。

大枣补中,最补津液,性温,惟有滞塞诸证者,不可用。

党参补中气补津液,性平。

如有卫气闭束之外感服之,卫气愈闭,为祸不小。

水饮病亦不可服,生津助水之故。

此外凡补土之药,皆能补中。

生甘草性寒,能将中气的运动力量减少也。

中寒,干姜为第一要药,有起死回生之力。

古方干姜炙草同用之证,皆有关生死大病。

误用伤阴,为害最大。

炮过用,力稍减。

生姜亦能温中,捣汁止呕止吐。

外感用之,有伤肺之害。

必须完全寒症,肝不燥,肺不热者,乃可用之。

蜂蜜炼熟,温中补液,惟无运化之力。

生蜜寒中。

调中理滞。

食滞用神曲、麦芽、山楂、槟榔、草果,俱炒过用。

神曲草果皆性热,余性平。

凡舌上有黄白腻苔,皆宜。

气滞用砂仁蔻仁,用量愈轻愈好。

淡豆豉,调中理滞,其性阴柔,温燥病妙品。

中寒乃常有之事。

中气最怕病热。

中气若热,胃中阴不包阳,阳气飞散,即死。

本人好食热性食物,与医生好用热性之药,日久,中气遂热。

可怕。

治之之法,养肺阴,养胃阴,降胆经,与温补中气并重,可愈。

饭后胸下热,即中气热也。

二、脾胃土气药补脾胃土气,白术为主药。

宜用慎用忌用之脉与炙甘草同。

性平不可用土炒,伤其津液,以增燥性。

脾胃无滞者,合用。

有滞之吐泻忌用。

其次则山药、扁豆、薏苡,皆补土气,性味平淡,兼能除湿。

凡除湿之品,皆伤津液。

苍术除湿性燥,兼能发湿气之汗。

茯苓除湿其性平而刚,猪苓泽泻除湿性柔,小便利者肺津亏者皆不可用。

彭子益先生学医的心得

彭子益先生学医的心得

彭子益先生学医的心得——金匮药性脉法医案女科外科读法篇此篇是彭子益先生学医的心得,他从圆运动的原理出发,介绍了金匮、药性、脉法、医案、女科、外科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的著作。

本文出自李可先生主校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

金匮药性脉法医案女科外科读法篇序吾人既读宇宙篇,知古中医学的来源,是圆运动的大气。

读原理篇,知古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的所以然,是大气内的物质与物质发生的作用。

读处方篇.知古中医学的法则,是宇宙人身同一大气的圆运动。

读伤寒篇,知人身整个病的根源与治法,仍是大气的圆运动。

读温病、时令病、小儿病篇,知一切时令病,皆人身本身之气作病。

读时方篇,知时方无原理之错误。

此后应读各书,一为金匮,一为药性,一为脉法,一为医案,一为女科,一为外科也。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夏至子益重著于成都四川国医学院金匮读法《伤寒论》的病,整个圆运动的六气运动不圆之病也。

一百一十三方谓为治六气运动不圆之一百一十三病也可,谓一百一十三方为治六气运动不圆之一个病也可。

其实一百一十三病,乃六气运动不圆之一个病所分析,故能学一百一十三方,以治一百一十三病,不如能学一百一十三方,以治六气运动不圆之一个病之效大而机灵,思精而术巧也。

不能治一个病,未必能治一百一十三病,既未彻底了然整个的,自然不能明白分析的。

《伤寒论》是六气的一个病,《金匮》则一方一病,一病一个。

如此,是学《伤寒论》成功不易,学《金匮》成功不难矣。

何以彻底了然《金匮》者,亦寥寥也?学《金匮》者,不得合于教科之善本故也。

近时医校采用之《金匮》教本,大概广集各家之议论,不加断语,一如茶肆谈天无须负责。

此乃医学既成之后,参考性质之书,非学医时一定不易之教科书。

今于系统学《伤寒论》学成之后,欲求《金匮》教科书,惟黄坤载《金匮悬解》最好。

处处是整个河图圆运动,字字有认定,字字有着落,就经解经,不参己见。

读罢系统学各篇之后,展卷读之,真有驾轻车就熟路之快,不惟不白走一步,而且妙趣环生,俨由己出。

彭子益脉法篇说课讲解

彭子益脉法篇说课讲解

脈法篇導言嘗謂讀書不易。

治病不難。

書只言理,病則憑脈,理是活動的,脈是實在的,唯其是實在的,可以再三審查,反復推求,以得著實在的解決。

所以云治病不難也,而人往往得不著實在的解決者,學脈的方法不善也。

學脈之法,一曰脈位,一曰指法,一曰脈象,一曰脈理,明白脈位與指法,然後能捐除自的成見,看清脈來的真象,脈象脈理,必須於普通學法之中,有系統以貫之,而後無繁難之苦,而後有運用之樂,此篇,脈法較善之法也。

編者識目錄枯潤二脈以下言脈的體質虛實二脈微弱二脈鬆緊二脈滑濇二脈弦緩二脈濡細二脈大小二脈芤革鞕軟四脈浮沉遲數四脈以下言脈的動態結促動代四脈洪伏二脈躁駛二脈平人脈真臟脈指法脈位診脈先分別脈的大體處方定藥要在指頭未離脈時決斷處方定藥要自己立法脈法原理枯潤二脈枯潤二脈者,用藥之提綱,枯脈宜養陰,潤脈莫傷陽,潤津液充足,枯者津液乾濇,潤脈無論何病,慎用涼潤藥,枯脈無論何病,忌用熱燥藥,認明枯潤二脈,處方用藥,便少錯誤。

微弱二脈微脈潤而少,輕有重按無,總屬陽氣微,溫補宜急圖。

弱脈枯而少,輕無重按有,總屬陰液枯,清潤法當守。

此二脈,脈體皆少,一宜補氣補陽,一宜補液補陰,最易含糊,須於輕按重按之間,尋出證據以為用藥之本。

病人的體質不是陰虛,便是陽虛,故診脈先以枯潤弱微,分別陰虛陽虛,便有把握也,微弱二字,自來概屬虛脈之稱,而於陰虛陽虛,置之不辨,遺誤後學不少。

故於脈法起首,鄭重言之。

傷寒論,少陰病,脈微細,用附子。

營衛病,脈弱而渴,用石膏是也。

枯潤二脈辨別陰虛陽虛,弱微二脈,辨別陰虛陽虛,又須審查兩尺,左尺較右尺少為水虛,右尺較左尺少為火虛,據兩尺以為判斷中之判斷,用藥更少誤差。

總之脈法的陰虛陽虛,認識無差,然後能認識一切疾病的陰虛陽虛,然後能判斷一切醫書所說疾病的陰虛陽虛,此要訣也。

虛實二脈實脈中沉盛,滿指成分厚,久按總有力,攻下須研究。

此為陽實、氣實、熱實,胃家實,可用攻下之實脈,脈之成分,厚而不薄,滿指有力,中沉兩部,久按不衰,此為完全的實脈。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可打印(自动保存的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可打印(自动保存的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医家小传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

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道合。

彭子益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辟,由博返约的层次。

成年后,负笈游历重庆,自荐于吴棹仙创办之重庆巴县国医学校任教。

后又到成都四川国医学院任教。

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乘机大量阅读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

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后,山西督军阎西山聘请他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

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讲授中医学理论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

抗战期间,彭子益一度回云南。

由于省民政厅长丁又秋的大力支持,他先后教育培养了400多名医学爱好者。

其间他尽心尽力口传身授,把自己一生的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为云南省医学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其中部分内容台湾著名中医临床家马光亚在其所著《台北临床三十年》已予收录,并认为彭先生的脉法确有可采之处。

彭子益创“中医圆运动功”(有动作八式):托球摇臂经络畅,捧球上下通三阳,擒球单举理脾胃,背球俯仰任督康,抱球旋转强腰肾,滚球左右平阴阳,揉球能治肝心病,升浮降沉执中央。

功法特点:(1)动作简便易行;(2)动作名称、口诀形象具体,每一动作功能即在动作口诀中;(3)以中医圆运动理论为依据,每一动作皆以球为中心运作;(4)以意领气,以动为主,动静结合,配合呼吸,增强内脏按摩运动,协调脏腑机能;(5)长期坚持演炼,强身延年效果非凡。

云南著名学者方树梅先生曾经说过:"近代愈加奇形研习,从事著述,辨证之细,析理之精,皇皇巨著,为滇医界放大光明者,则以彭子益先生为最着。

"这是对彭子益在近代云南医学史上的作用给予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他生前遗留下来的16种医学著作,是我国中医学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彭子益脉法篇

彭子益脉法篇

脈法篇導言嘗謂讀書不易。

治病不難。

書只言理,病則憑脈,理是活動的,脈是實在的,唯其是實在的,可以再三審查,反復推求,以得著實在的解決。

所以云治病不難也,而人往往得不著實在的解決者,學脈的方法不善也。

學脈之法,一曰脈位,一曰指法,一曰脈象,一曰脈理,明白脈位與指法,然後能捐除自的成見,看清脈來的真象,脈象脈理,必須於普通學法之中,有系統以貫之,而後無繁難之苦,而後有運用之樂,此篇,脈法較善之法也。

編者識目錄枯潤二脈以下言脈的體質虛實二脈微弱二脈鬆緊二脈滑濇二脈弦緩二脈濡細二脈大小二脈芤革鞕軟四脈浮沉遲數四脈以下言脈的動態結促動代四脈洪伏二脈躁駛二脈平人脈真臟脈指法脈位診脈先分別脈的大體處方定藥要在指頭未離脈時決斷處方定藥要自己立法脈法原理枯潤二脈枯潤二脈者,用藥之提綱,枯脈宜養陰,潤脈莫傷陽,潤津液充足,枯者津液乾濇,潤脈無論何病,慎用涼潤藥,枯脈無論何病,忌用熱燥藥,認明枯潤二脈,處方用藥,便少錯誤。

微弱二脈微脈潤而少,輕有重按無,總屬陽氣微,溫補宜急圖。

弱脈枯而少,輕無重按有,總屬陰液枯,清潤法當守。

此二脈,脈體皆少,一宜補氣補陽,一宜補液補陰,最易含糊,須於輕按重按之間,尋出證據以為用藥之本。

病人的體質不是陰虛,便是陽虛,故診脈先以枯潤弱微,分別陰虛陽虛,便有把握也,微弱二字,自來概屬虛脈之稱,而於陰虛陽虛,置之不辨,遺誤後學不少。

故於脈法起首,鄭重言之。

傷寒論,少陰病,脈微細,用附子。

營衛病,脈弱而渴,用石膏是也。

枯潤二脈辨別陰虛陽虛,弱微二脈,辨別陰虛陽虛,又須審查兩尺,左尺較右尺少為水虛,右尺較左尺少為火虛,據兩尺以為判斷中之判斷,用藥更少誤差。

總之脈法的陰虛陽虛,認識無差,然後能認識一切疾病的陰虛陽虛,然後能判斷一切醫書所說疾病的陰虛陽虛,此要訣也。

虛實二脈實脈中沉盛,滿指成分厚,久按總有力,攻下須研究。

此為陽實、氣實、熱實,胃家實,可用攻下之實脈,脈之成分,厚而不薄,滿指有力,中沉兩部,久按不衰,此為完全的實脈。

彭子益药性解

彭子益药性解

药性提纲篇(彭子益)+清代名医郑寿全运用辛温药物的探讨2012-11-21 02:11:53| 分类:药.方|举报|字号订阅药性提纲篇(彭子益)初学用药的提纲初学用药可看汪韧庵编之本草备要。

明白实在,极为适用。

兹将常用者加以系统的简单说明。

先将此说明认识,较有纲领。

中气药温补中气,以炙甘草为主药。

性温,有起死回生之功。

凡脉虚大而润,或微小而润皆宜。

若脉枯细与阴虚诸证慎用,脉实有力者忌用。

阴虚而脉枯细,有兼补中之必要者,于滋阴药中斟酌少用。

否则,横滞伤阴,中气反因之窒塞不能运化,小儿不宜重用。

补中而不横窒者冰糖最好,但力小无起死回生之能。

白糖养中较冰糖更平和矣。

大枣补中,最补津液,性温,惟有滞塞诸证者,不可用。

党参补中气补津液,性平。

如有卫气闭束之外感服之,卫气愈闭,为祸不小。

水饮病亦不可服,生津助水之故。

此外凡补土之药,皆能补中。

生甘草性寒,能将中气的运动力量减少也。

中寒,干姜为第一要药,有起死回生之力。

古方干姜炙草同用之证,皆有关生死大病。

误用伤阴,为害最大。

炮过用,力稍减。

生姜亦能温中,捣汁止呕止吐。

外感用之,有伤肺之害。

必须完全寒症,肝不燥,肺不热者,乃可用之。

蜂蜜炼熟,温中补液,惟无运化之力。

生蜜寒中。

调中理滞。

食滞用神曲、麦芽、山楂、槟榔、草果,俱炒过用。

神曲草果皆性热,余性平。

凡舌上有黄白腻苔,皆宜。

气滞用砂仁蔻仁,用量愈轻愈好。

淡豆豉,调中理滞,其性阴柔,温燥病妙品。

中寒乃常有之事。

中气最怕病热。

中气若热,胃中阴不包阳,阳气飞散,即死。

本人好食热性食物,与医生好用热性之药,日久,中气遂热。

可怕。

治之之法,养肺阴,养胃阴,降胆经,与温补中气并重,可愈。

饭后胸下热,即中气热也。

脾胃土气药补脾胃土气,白术为主药。

宜用慎用忌用之脉与炙甘草同。

性平不可用土炒,伤其津液,以增燥性。

脾胃无滞者,合用。

有滞之吐泻忌用。

其次则山药、扁豆、薏苡,皆补土气,性味平淡,兼能除湿。

凡除湿之品,皆伤津液。

苍术除湿性燥,兼能发湿气之汗。

彭子益脉法

彭子益脉法

彭子益脉法当谓读书不易,治病不难,书只言理,病则凭脉,理是活动的,脉是实在的,唯其是实在的,可以再三审查,反复推求,以得着实在之解决。

所以去治病不难也,而人往往得不着实在的解决者,学脉的方法不善也。

学脉之法,一曰脉位,一曰指法,一曰脉象,一曰脉理,明白脉位与指法,然后能捐除自的成见,看清脉来的真象,脉象脉理,必须于普通学法之中,有系统以贯之,然后无繁难之苦,然后有运用之药,此篇,脉支较善之法也。

脉的原理腕上动脉,能诊全身,此扁鹊脉法,非内经脉法,脉者,血中之气也,脉分寸关尺三部,正对腕后高骨为关脉,关上为寸脉,关下为尺脉,寸脉以诊胸上,尺脉以诊脐下,关脉以诊胸脐之间,左以诊左,右以诊右,尺主沉,寸主浮,关主中。

关者,升降浮沉的关门,运动的中枢之意。

关前至鱼际得一寸,关后至尺泽得一尺。

古人一尺,约今之五寸也,鱼际者,掌下大横纹也。

寸关尺三部,为全身气脉总代表之处,两臂下垂,两腕上举,以寸关尺三部,配合全身上中下三部,左右相对,成为一个圆的运动,右降左升,运动匀和,是为平人。

造化秋金之气,居上而降于西,人身右寸属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肝与胆相表里,造化夏火之气,居上而来自春木。

左寸属心脉,心与小肠相表里,左寸亦候小肠之气;造化冬水之气来自秋金,人身左尺属肾脉,肾与膀胱相表里,左尺亦候膀胱之气;造化相火之气,降于秋金,藏于冬水,人身右尺相火脉,三焦相火与心包相火相表里,右尺亦候心包之气;造化中土之气,居中而在相火之上,身右关属脾脉,脾与胃相表里,右关亦候胃经之脉。

肝胆脉俱候于左关,却胆经脉亦候于右关,右关乃土气之位,少阳相火附于土气之上也。

胆经循胃口环行,入胃中而下也。

大肠经脉候于肺脉,大肠位居下部,亦候于尺脉,小肠位居中焦,亦候于右关脉,心包相火位于心下,亦候于心脉也。

腕上动脉,名曰太渊,乃肺脉也。

人离母腹,通了大气,肺家即起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起后,循环作用、排泄作用、消化作用,乃随肺家的呼吸作用相继而起。

彭子益——精选推荐

彭子益——精选推荐

彭⼦益彭承祖(1871-1949),字⼦益,云南⼤理鹤庆⼈,清末民国年间著名⽩族中医学家。

其学术思想远循黄帝、歧伯、越⼈、仲景四圣之道,近悟清代名医黄元御之法,在近代国运衰微、西学盛⾏国⼈对传统中医⾃信每况愈下并备受排斥⽇渐衰落之际,准确地把摸到古中医传承断层的脉络,博采传统国学河洛、易经以及近现代西学⾃然科学等古今之理论从根本上诠释了古中医天⼈⼀体、天⼈相应之道的基本原理,并著书⽴说,正本清源,⼤兴古中医传承之道,⼒挽中医于逆境衰微之际。

功⾼甚伟。

已故中医⼤家李可⽼先⽣尊称彭⼦益先⽣为彭⼦,中医复兴之⽗,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第⼆位中医圣⼈。

李可先⽣如此之⾼的评价,彭⼦益先⽣中医学术成就和地位可见⼀斑。

彭⼦益先⽣⼀⽣致⼒于中医古法的传承普及,开班教习,著述颇丰,其遗作中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经李可⽼先⽣校对整理编辑后成单⾏本印刷出版,⼴为流传,⼀时洛阳纸贵。

在民间兴起了⼀股学习中医的热潮。

李可⽼先⽣称彭⼦益遗书为中医第五经典,中医之魂。

并在有⽣之年不遗余⼒,⼴为收集散失在民间的彭⼦益遗书。

好古⽆以传;后贤之学,⾮先贤之垂教⽆以明。

”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中医理论博⼤精深。

博览钻研中医典籍,宗古代圣贤之道,法⼤医之术,继承发扬,厚积薄发,由博返约是学习中医的不⼆法门。

然由于中医起源于上古,历经数千年,历代典籍在传承时难免要加以整理注释,在整理注释的过程中就难免要打上整理注释者个⼈认识见解的烙印,再加之古汉语⾔简意赅,字字珠玑,稍有不慎,就有差之毫厘失之千⾥之虞。

这在当下尤甚,很多古中医典籍被机械的⽤西医之理删改的⾯⽬全⾮,元神尽失,在后继传承中⼜以讹传讹,贻害⽆穷。

鉴于此,我们旨宗回归经典理论,传承古中医绝学,致⼒于古中医典籍的收集、保护、整理,整理过程中对原著不加删改,不加注释,原汁原⽂呈现,以免误导读者。

尊重原版以求溯源,弘扬古中医⼤道。

历尽万难,因缘际会之间有幸收集到散落于民间保存完好的彭⼦遗书版本,这也是天道于冥冥之中暗佑我中医复兴。

中医理论的核心(黄元御.彭子益.郑钦安)(重点文)

中医理论的核心(黄元御.彭子益.郑钦安)(重点文)

中医理论的核心(黄元御.彭子益.郑钦安)(重点文)彭子益先生学习了《四圣心源》中的“一气周流”理论,并在一年二十四节气这个层次上进行具体化的阐述,提出了通俗易懂的圆运动理论。

圆运动医学的源头,其实就是《四圣心源》。

彭子益的圆运动理论,只是黄元御先生“一气周流”理论的一个层次,相当于“一气周流”理论的简化普及版本。

黄氏医法艰深,而彭氏《圆运动》易学易知。

现代人由于对传统文化缺失,正是圆运动理论的简单易懂,普及较广,才使得我们今天顺利推广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理论体系,成为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彭子益先生对黄氏学术的传承,功不可没。

以郑钦安先生为首的之火神派,也是深谙一气周流底蕴的学派,辨证治疗直接从阴阳上下功夫。

人体元阳是自身一气周流的动力和源头,火神派善于从元阳的角度来治疗疾病,可谓是擒贼擒王之术,因此见效快捷,疗效突出。

但详考郑氏三书,既有辨认一切阳虚法,又有辨认一切阴虚法;既用四逆白通,又用白虎承气;对温清并用的乌梅丸也有圆通活用。

虽有专长但偏执之象并不明显。

其弘扬温法,乃为清末温病学派倡行导致过用寒凉流弊而设,是针砭时弊之举。

也就是说,郑氏虽长于扶阳,但也清热养阴,识证用药一切以事实为据,总体上不曾脱离辨证论治,是辨证论治的高级阶段、仲景学说的发展、温法的极大扩充。

火神派号称源于郑氏,但郑氏并未自称为火神,火神是后人强加的,此二者虽然有关联,但仍然有别的。

而当代号称“火神派“者,如果一味依赖温壮元阳来治病,就失去了一气周流的细致和周密,对临床问题的处理,就不如“一气周流”理论更灵活和全面。

若以为郑氏只会扶阳、只用温法、只擅用大剂姜桂附,则是对郑钦安学术精髓的曲解,其谬大矣!当代所谓火神派已非郑钦安当初之火神派,在很大程度上已偏离了郑钦安本意,本由郑钦安为针砭时弊擅用温法之举,如果被演变成所谓火神派的偏执温法,不但不是进步发展,而且违背了中医最基本的辨证论治精髓,则形成了中医发展过程中的内忧外患,不可不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枯润二脉以下言脉的体质
虚实二脉
微弱二脉
松紧二脉
滑濇பைடு நூலகம்脉
弦缓二脉
濡细二脉
大小二脉
芤革鞕软四脉
浮沉迟数四脉以下言脉的动态
结促动代四脉
洪伏二脉
躁驶二脉
平人脉
真脏脉
指法脉位
诊脉先分别脉的大体
处方定药要在指头未离脉时决断
处方定药要自己立法
脉法原理
枯润二脉
枯润二脉者,用药之提纲,枯脉宜养阴,润脉莫伤阳,润津液充足,枯者津液干濇,润脉无论何病,慎用凉润药,枯脉无论何病,忌用热燥药,认明枯润二脉,处方用药,便少错误。
滑濇二脉
滑脉有两象,鼎沸与盘珠,鼎沸燥热病,盘珠津液都。燥热伤津,如鼎锅之水,被火煎熬沸腾,故脉滑;津液滋多,往来流利,如珠走盘,故脉滑。痰病脉亦滑,痰亦津液也。新婚有孕脉亦滑,津液增多也。鼎沸之滑,重按有力,有孕之脉,脉气充足,痰病之滑,脉气不足。
濇脉有两义,血少与阳虚,血少濇在左,阳虚濇右居,濇如刀刮竹,亦如雨点沙,血少津枯故脉濇,阳虚脉濇者,津液生于阳气也。荣卫不足,脉亦现濇。荣卫调和充足,然后津液生也。血少津枯之濇,薄而有力。阳虚之濇,薄而微也。荣卫不足之濇,薄而无神也。左属水木,故血虚则濇现于左,右属火土,故阳虚则濇现于右,荣卫不和不足,必左右皆濇。
濡细二脉
濡脉为湿盛,细脉为津伤,湿热脉亦濡,细亦主无阳。濡脉如棉在水,细脉如蛛牵丝,濡而似缓有湿热,细而无力为阳虚,津伤之细,细而有力,津伤则生热,故细而有力,细而有力着骨,则为积聚,濡中藏细,则湿伤津液,故濡溢于外细现于内,故治湿用利水药,有不效者,利水药伤津液之故,善治湿者,养金气之收敛,调木气之疏泄,扶土气之运化,湿乃自去,津液不伤。
松紧二脉
松脉即虚脉,虚松气不充,诸病宜急补,补气与补中。脉法诸书,只有虚实而无松脉,虚乃其名,松乃其实,松乃外散之脉,成分不够之脉也,补气补中,则归根而不外散。
紧脉与松反,内聚不舒象,转绳弹人手,寒实之现状。紧脉有细小之象,转绳者向内收紧也,寒性收敛故脉紧,食停则气聚于食故脉紧,气血不调,或热聚不散,而成一部分之积聚,亦有紧者。积聚在于何部,紧则现于何部,皆宜温散清散通散之药,寒性之收敛,卫气之收敛也。古书云,左脉紧伤于寒,右脉紧伤于食,不尽然,外感之脉,若现迫促不舒,其中即有卫气收敛之紧意。
枯润二脉辨别阴虚阳虚,弱微二脉,辨别阴虚阳虚,又须审查两尺,左尺较右尺少为水虚,右尺较左尺少为火虚,据两尺以为判断中之判断,用药更少误差。总之脉法的阴虚阳虚,认识无差,然后能认识一切疾病的阴虚阳虚,然后能判断一切医书所说疾病的阴虚阳虚,此要诀也。
虚实二脉
实脉中沉盛,满指成分厚,久按总有力,攻下须研究。此为阳实、气实、热实,胃家实,可用攻下之实脉,脉之成分,厚而不薄,满指有力,中沉两部,久按不衰,此为完全的实脉。所谓完全实者,中土实则全体皆实也,攻下胃实,不可冒昧,须有法度,应当研究,详古方上篇大承气汤中。此外则伏而有力,脉细有力,软而有力,滑而有力,亦有实意。但只腠理热实,只宜清润疏通之法,无有下法。完全实脉,脉来迟缓,因中土实则热实,热实则脉来不数也。病有名五实证者,脉完全实,而不食,不大便,不小便,不出汗,须攻下与发汗并施,此证少有。凡诊实脉,须兼腹诊,以手按大肠部位,病人拒不受按,此肠中有当下之燥屎,此脉有小而寔者,如兼现虚证,当用补气补血之药,辅助下药缓缓下之,如温病篇之黄龙汤法是也。
弦缓二脉
弦脉收敛病,气机不舒展,治弦须养中,用药忌收敛,疏泄畅通,则气舒展,疏泄不通,则气收聚。弦者如弓之弦,向内收聚之象,木主疏泄,木气本身稚弱,不能疏泄则脉弦,金气燥结,木气因而不疏则脉弦,弦乃木气之郁象,木气稚弱之弦,宜温养木气,金气燥结之弦,宜清润金气之燥,开散金气之结,然后木气之郁舒开,脉乃自去,唯既现弦象,木气愈郁而欲疏泄,则克中土,中气受伤不能运化四维,病即关系生死,故又须于舒展木气之中,兼扶中土。五行之气,郁则克其所胜,而悔所不胜,此自然之势也。金匮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其意指此。弦则为寒,木气阳弱也;弦则为饮,木气不能疏泄水分也;弦则为痛,木郁则冲击也;弦则为风,木病风而脉弦,则病重矣,中气败故病重也。弦脉多胃气脉少故也,治弦脉忌用收敛药,慎用刚燥药。惟病寒之脉弦,温通之则弦化,则弦脉易治之病。
脉法篇
(彭子益)
导言
尝谓读书不易。治病不难。书只言理,病则凭脉,理是活动的,脉是实在的,唯其是实在的,可以再三审查,反复推求,以得着实在的解决。所以云治病不难也,而人往往得不着实在的解决者,学脉的方法不善也。学脉之法,一曰脉位,一曰指法,一曰脉象,一曰脉理,明白脉位与指法,然后能捐除自的成见,看清脉来的真象,脉象脉理,必须于普通学法之中,有系统以贯之,而后无繁难之苦,而后有运用之乐,此篇,脉法较善之法也。编者识
虚脉松而大,气血与阳虚,阴虚液虚者。脉与松大殊。松,有成分不足向外松散之象,大而松为气虚、血虚、阳虚,乃对上项厚而有力之实脉而言。其实除厚而有力之实脉外,多是虚脉,不止松大为虚。大而松之虚,直接当补之虚也,其它之虚,脉体微小,亦有松意,多有不能直接用补,必须全体的圆运动复原,然后不虚。阴液之虚,脉则或弦、或细、或濇、或弱、或沉、或结、或代也,血虚,乃血中的温气虚。
微弱二脉
微脉润而少,轻有重按无,总属阳气微,温补宜急图。弱脉枯而少,轻无重按有,总属阴液枯,清润法当守。此二脉,脉体皆少,一宜补气补阳,一宜补液补阴,最易含糊,须于轻按重按之间,寻出证据以为用药之本。病人的体质不是阴虚,便是阳虚,故诊脉先以枯润弱微,分别阴虚阳虚,便有把握也,微弱二字,自来概属虚脉之称,而于阴虚阳虚,置之不辨,遗误后学不少。故于脉法起首,郑重言之。伤寒论,少阴病,脉微细,用附子。营卫病,脉弱而渴,用石膏是也。
此外之弦脉皆不易治。寒病之弦、饮病之弦、弦大而虚,润而不枯;风病之弦,不润而细,阴虚津枯之脉弦,宜养津清热;内伤之脉弦,宜补中土,兼治木气,弦乃能去。
缓脉虚而散,散慢不收敛,中虚卫气虚,疏泄自出汗。缓与弦为对待之象,忌疏泄药喜收敛药,伤寒论桂枝汤证,发热汗出脉缓,即是此脉,中气与卫气不足故也,散字读闪,言松散也非分散也,此缓脉非和缓无病之缓,非热实而脉反迟缓不数之缓,是缓脉有虚实之分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