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补角说课稿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角补角说课稿范文
余角补角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第一课时——《余角与补角》,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加以说明,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平行线与相交线,像两条笔直的铁轨,城市的街道以及我们家里的门窗中就蕴含着大量的平行线与相交线,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有关知识.
其中,余角与补角是学好“相交线”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依据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余角、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理解余角、补角及对顶角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及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探索,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二、学情分析
对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有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学生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土壤.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开放·探索”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
同时,我们也必须须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拔高拓展的机会,对学困生也要有一定的展示平台,在难点的突破上要多动脑筋,让他们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探索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观看物理中光的反射实验,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通过观看视频,为引入新课做了铺垫.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体验生活乐趣,举出了有关台球桌面上的角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白球确定一个角度后击打红球,红球可以反弹入袋,由此看来,在打台球的侍候也用到了角有的有关知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了新课.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结合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事实,抽象出几何图形,继而得到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的应用价值得到了体现.
在进行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的学习中,要强调:
(1)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是对两个角而言的;
(2)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仅仅表明了两个角的数量关系,而没有限制角的位置关系.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在得到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之后,通过两个动手操作的实验,让学生体会角度之间的`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正确的引导,两个探究实验分别为:
1.探索乐园之一
探索乐园之一主要是探索余角的性质.
2.探索乐园之二
探索乐园之二主要是探索补角的性质.
(展示学生分组探索的情境)
在完成两个探究活动之后,通过“想一想”的活动,得到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即: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通过对“想一想”的解决,巩固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为了更好的体会其性质,然后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进行填空:
1.若∠α+∠β=90°,∠β+∠γ=90°,则∠α= .
2.若∠α+∠β=180°,∠β+∠γ=180°,则∠α= .
(四)应用举例,巩固性质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吊桥与铅垂方向所成的角是30°,若要把吊桥放平,则吊桥需沿什么方向转动?转动多少度?
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及时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结合生活,延伸知识
通过“议一议” 的活动,结合动画效果,学生进行讨论:
(1)用剪刀剪东西时,哪对角同时变大或变小?
(2)如果将左图简单地表示为右图,∠1与∠2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通过上面的讨论活动,从而引出了对顶角的概念,由对顶角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对顶角的本质特征,从而得到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六)应用举例,感受生活
考虑到对顶角与余角、补角的区别,我安排了两个实际问题加以强化学生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1.如图所示,有一个破损的扇形零件,利用图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能说出所量角是多少度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2.如图,小明、小华的家与他们的学校在同一条直上,小明的家在学校的北偏东40o方向,那么小华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通过练习,学生体会到了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七)自主评价,反馈提高
“思有所得”“学有所获”,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收获,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安排了4个2009年的中考题目加以巩固:
1.(2009年·福州中考)已知∠1=30°,则∠1的余角度数是()
A.160° B.150° C.70° D.60°
2.(2009年·泉州中考)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50°,则∠2= 度.
第2题图第3题图
3.(2009年·郴州中考)如图,桌面上平放着一块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小明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紧靠直尺的边缘,他发现无论是将三角
板绕直角顶点旋转,还是将三角板沿直尺平移,∠1与∠2的和总是保持不变,那么∠1与∠2的和是度.
4.(2009年·资阳中考)若两个互补的角的度数之比为1∶2,则这两个角中较小角的度数是度.
通过对以上题目的自主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测,及时补救学习中尚存疑虑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反思能力。
(八)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我让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谈一谈学习的内容,议一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相互交流一下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通过学生的归纳,教师的总结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在让学生谈学习的体会时,既要有对课堂知识的系统小结,又有对思想方法的高度凝炼,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课后反思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本学段(7~9年级)的数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创设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去合作交流,体验成功,共享成功.
2.借助多媒体设备,使图形动起来,节省了时间,分散了难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益,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组织教学时,采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想一想、议一议”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快乐的学习.
4.在练习的设计上,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同时,不同难度的习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在探索余角、补角的性质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是组织者和引导
者之外,还应扮演“伯乐”和“雷锋”的角色,多给学生一些赞许鼓励和帮助,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去探索,去学习.
以上是我对《余角与补角》一课的设计说明,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