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四)》word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汇总10篇)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汇总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汇总10篇)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对幼儿园大班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总复习课件
等于180°等于360°
锐 直钝平 周
等于90°
大于90° 小于180 °
等于180°等于360°
观察与思考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有关吗?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0° 90°
145°
用量角器画一个45 °和一个 135 °的角。
六年级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1)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线, 主要有哪些?
❖直线 ❖射线 ❖线段
直线,射线,线段各有什么特征?它们 之间有什么关系?
直线 射线
A
线段
A
B
一、直线、线段和射线。
端点数量 能否测量
直线
没有
不能
射线 1个
不能
线段
2个
能
直线、射线、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l2
21
l1
A
B
垂足
垂线的画法;
A
平行线的画法;
A
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 垂直线段最短。
角
边
顶点 边
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就 组成一个角.
围绕角的顶点旋转角的一边,角会发生 怎样变化?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类?
锐 直钝平 周
等于90°
大于90° 小于180 °
过过一一点点可有以无有数多条少直条线直线? 过过两点点有只多有少一条条直直线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一个人的知识如果只限于学校学习到的那一些,这个人的知识必然是十分贫乏的2021/10/162021/10/162021/10/1610/16/2021 4:15:51 AM ❖3、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志。 ❖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6、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2021年10月2021/10/162021/10/162021/10/1610/16/2021 ❖7、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2021/10/162021/10/16October 16,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162021/10/162021/10/162021/10/16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实用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55页的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3--5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上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
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以灯塔为中心的平面图。
(1)以灯塔为中心,灯塔的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方向?相机指出:东――E 西――W 南――S 北――N(2)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灯塔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是清凉岛,你能在图上表示出清凉岛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展开1、明确清凉岛的位置。
(1)题目中告诉我们清凉岛在哪里?(2)你能在图上指一指清凉岛的大致位置吗?自己在图上指出来,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图上画出清凉岛的位置呢?在小组中讨论后全班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要先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再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图上距离。
(2)怎么画出北偏东40°的射线?各自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思考:应该怎么摆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数?指名上黑板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摆放量角器。
让学生说说画表示方向的射线时要注意什么?(3)怎么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距离?图中告诉我们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清凉岛在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图中清凉岛的位置在灯塔处沿北偏东40°方向的射线几厘米的地方?怎么想?各自计算后指名汇报:20÷5=4(厘米)追问:为什么用20÷5就是图上距离了?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清凉岛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3、试一试(1)出示题目要求:在灯塔南偏西30°方向15千米处是红枫岛,你能在图中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吗?(2)各自独立完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1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第2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3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圆柱体积的练习课第6课时圆锥的体积第7课时圆锥体积的练习课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转化的策略第2课时假设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1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1)第2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第3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第4课时解比例第5课时认识比例尺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第7课时面积的变化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第2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2)第3课时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1)第2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第3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第4课时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第七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第1课时整数、小数的认识第2课时因数与倍数第3课时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第4课时常见的量第5课时数的运算第6课时四则混合运算第7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第8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第9课时式与方程第10课时比和比例第11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1)第13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2)第14课时周长和面积第15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第16课时表面积和体积第17课时图形的运动第18课时图形与位置第19课时统计第20课时可能性第21课时制订旅游计划第22课时绘制平面图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应用等。
本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还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或缩小,以及比例尺的知识,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教材的一大特点。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认识比例的现实素材,比例能揭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数学含义,而且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的实际问题要应用比例的知识。
把两个领域的内容融合能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知道平面图上有比例尺,但是对比例和比例尺的认识缺乏系统性,这些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的累积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比例知识奠定了基础。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看懂线段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1.把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与认识比例结合起来教学,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领悟比例的意义和作用。
“放大和缩小”与“比例”分属两个不同的学习领域,但“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直观形象的显示比例的本质内涵。
为此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之前,先介绍用电脑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的过程,直观地显示放大前后的图形“形状没有变,大小变了”,进而使学生在此基础上,了解比例的意义。
这样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图形的相似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完整)
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课题: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教案内容:一、全册教材分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
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
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
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
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
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
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
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
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
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
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空间与图形(一)
空间与图形第1课时复习内容教科书第97页的“整理与反思”和98-99页“练习与实践”1-6题。
知识要点1.直线、射线和线段2.垂直与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角的意义及分类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目标1.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3.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
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4.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建议在回忆并整理有关线和角的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分别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并看图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直线、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的,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也是无限长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长度的;射线和线段都可以看作直线上的一部分。
然后,让学生在一张纸上画出两条直线,并说说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具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不相交。
当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当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接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各种类型的角。
可以利用“练习与实践”第5题中的表格,先让学生照样子在表中填一填、画一画,再让学生说说每一类角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通过演示不同的活动角来说明: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围绕角的顶点旋转角的一条边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知识链接1.直线、射线、线段(教科书四上P16、17页)2.角(教科书四上P18—29页)3.平行和相交(教科书四上P39—47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5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一、同学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的是六(2)班,这个班级大部分的同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有少数同学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同学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
比例的教学,使同学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会把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放大或缩小。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的基础上,使同学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同学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体会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本教材根据同学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同学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5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投影机。
学生预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标出以下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快速将实际的详细情境数学化}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假如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按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争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殊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争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答复。
4.学生依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鼓舞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阅历和学问为学生供应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看、分析、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等方式,将用生活阅历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进展数学思索,培育空间观念。
}(二)、课堂提高练习一第6题(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转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转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看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觉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转变,上移时行也就是其次个数据发生转变){。
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学问间的相互联系。
}三、当堂测评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检验沟通,最终,教师再展现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空间与图形4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空间与图形4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空间与图形第6课时(总第15课时)一、教材分析【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105页“整理与反思”和105~106页“练习与实践”1~6题。
【知识要点】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2.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容积的意义。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4.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体积和容积单位及其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6.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
7.几何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何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的认识,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2.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弄清相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
3.运用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建议课本作为浓缩大量前学知识和经验的载体,正是构成学生学会探究与创造的载体。
因此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共同完善。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度、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扶放结合,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整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主要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6题。
第1~2题:主要练习体积(容积)单位的选择和换算,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体积、容积的联系和区别,巩固有关体积和(容积)实际大小的表象,掌握体积(容积)单位换算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中,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填一填,汇报交流,说说思考的过程。
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用体积(容积)单位描述自己身边或熟悉的其他一些事物的体积或容积,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与技能: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②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③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
④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
⑥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⑦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学期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能应用“转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材属于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内容为空间与图形。
教材共分为五个模块,涉及物体的三视图、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
此外,本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准确地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3.熟练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概念和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三视图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绘制技巧。
2.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图形变换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3.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准确地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教学内容1.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2.三视图的表示方法。
3.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教学步骤1.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给出一个物体,要求学生绘制出其三视图。
3.学生分组互相检查并讲解自己绘制的三视图。
第二课图形的平移教学目标1.熟悉平移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1.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图形的平移方法。
教学步骤1.讲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给出一个图形,要求学生进行平移。
3.学生分组讲解自己平移的方法和结果。
第三课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熟悉旋转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1.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图形的旋转方法。
教学步骤1.讲解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给出一个图形,要求学生进行旋转。
3.学生分组讲解自己旋转的方法和结果。
第四课图形的对称教学目标1.熟悉对称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图形的对称。
教学内容1.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图形的对称方法。
教学步骤1.讲解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给出一个图形,要求学生进行对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7篇)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7篇)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六年级3班共有学生42人,六年级4班共有学生44人,两个班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方面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
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王俊梁、王辉煌、项钗钗、项瑶瑶、杨依婷等同学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例如项子鸿、徐凯、项一蒲、王均一、杨鸿逸、项晨洋、项汇涛、杨安宝、孔伟强、章志阳等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并且懒惰,得过且过造成成绩不理想。
从班级常规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精力不集中,上课爱搞小动作,回答问题不够积极等。
根据现状,在本学期应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在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本学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双基情况大部分学生上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但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不高,在实际应用类,如解决问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三、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较不理想。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体
积的复习教学设计和反思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对于学生学习活动评价我设计了以下两个评价表,进行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方式。
具体如下:1.课堂表现评价表表格由“发言情况”和“守纪情况”两部分组成。
发言一次则在相应栏目贴上一颗红色的小星星,纪律好则在相应栏目贴上一颗黄色的星星。
累计十颗星星就可以由老师亲自给盖上一枚“大拇指”奖章。
课堂表现记录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复习的每一个过程能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
反思教学过程,基本关注了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综合应用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在课前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让学生亲自整理一下知识,试看让学生自己去把知识纵向成线、横向成片,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整个案例改变了原来那种学生纯粹的“代公式计算”等练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身边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案例中设计挖一个荷花池,可能是什么形状?把挖出的泥土堆在一起,可能是什么形状?
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形体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但本节课教学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回忆推导体积公式的过程还应多叫几名同学或是相互补充、相互提示,这样让全体同学一起来回忆,才能加深理解和回忆。
由于本课内容多,让学生在生活应用方面的题目较少,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汇总
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 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1500字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1500字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三维图形的概念和种类;(2)学习平面图形和三维图形的相互转化方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空间的准确把握;(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模型设计能力;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三维图形的概念和种类;(2)平面图形和三维图形的相互转化方法;2.难点(1)三维图形的形象认识和抽象设计;(2)复杂图形的三维展开。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维度和图形的概念,例如点、线、面等;(2)从日常生活中的资料库,如建筑、电器等三维物品,让学生感知三维图形的存在和特点;(3)为学生展示三维图形的种类和名称,例如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棱锥等。
2.新课展示(25分钟)(1)教师讲解三维图形的定义和判定互相组成的要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棱数和面数的三维图形模型,及其特点和表现;(2)教师演示并让学生模仿加工图模型,分析图形构造要素和内部结构;(3)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如何绘制图案、摆放物品、建造建筑物和装饰室内空间等常规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三维图形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拓展(15分钟)(1)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基础的三维图形运用方法,如三维图形展开还原、建立平面影像等操作;(2)采用图形拼接、填充图案、图形组合等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4.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享一些新的思考和发现。
通过简单的口答可以巩固学生的掌握度并激发其好奇心和创造力,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资料1.学生所需要的基本学习资料,如笔、纸、树脂等。
2.三维图形展示材料,如模型或图片等。
3.练习或活动用的教具或模型等,如拼图、模拟模型、搭建材料等。
六年级数学下册 空间与图形(四)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四)教案苏教版1、进一步会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进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对新旧知识点的复习和加深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有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建议第9题可以先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方格图上画出一个指定长、宽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分别画出与这个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要启发学生画出面积相等的不同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比较画出的图形的周长时,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推理获得相应的结论,但不必要求学生算出每个图形有周长。
第10题,一要指导学生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二要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相应的更有趣的现象,三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进行适当的类推。
要使学生认识到:在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3、1432;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4个符合指定的要求的圆,这4个圆的面积之和是3、141、524;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9个符合指定的要求的圆,这9个圆的面积之和是3、14129。
而上述几道题算式的计算结果是不变的。
依此类推,像题中那样,如果在这个正方形里画16个、25个、36个……圆,每次画出的圆的面积之和都是不变的。
此外,计算相关的百分数时,可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以免分散学生探索规律的注意力。
第11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每次操作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判断,并把发现的规律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
要提醒学生注意两点:第一,由于是靠墙围长方形菜地,所以木条只需要围长方形的三条边;第二,为了发现“怎样围长方形的三条边;第三,为了发现“怎样围面积最大”,要列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因而操作过程要有条理性,以免遗漏和重复。
知识链接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08页思考题)2、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10页第10题)(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17页第23题)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节课继续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
(揭示课题)
二、回忆整理,再现旧知。
1.欣赏图案:(出示课件)小精灵: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显示五个图案,分别为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页的京剧脸谱、第6页的紫荆花图案、第7页的花边图案,天安门图案、第五个图案是三个模样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奥运福娃,依次从小到大排成一排。
)讨论交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概念?(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动态课件)
生1:花边图案是其中一个图案连续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2:京剧脸谱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与图形
第4课时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102页“练习与实践”9-11题。
知识要点
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第9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使它们面积相等。
画出的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要等于长方形长与宽乘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要等于长方形长与宽的乘积;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等于长方形长与宽乘积的2倍。
第10题先让学生在两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里画圆,要求在其中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在另一个正方形里画4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然后让学生分别计算两个正方形里圆的面积以及它们各占所在正方形面积的百分数。
由于上述两种画法得到的1个圆与4个圆的面积是相等的,它们与每个正方形面积的百分比也是一样的,因而很容易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现象是否普遍存在?由此,教材让学生继续在这样的正方形里画9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验证此前的猜想。
这样的活动既体现了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又蕴含了数学的奇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
第11题让学生借助操作,解决“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菜地,怎样面积最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面积与周长的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会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进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对新旧知识点的复习和加深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有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建议
第9题可以先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方格图上画出一个指定长、宽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分别画出与这个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要启发学生画出面积相等的不同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比较画出的图形的周长时,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推理获得相应的结论,但不必要求学生算出每个图形有周长。
第10题,一要指导学生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二要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相应的更有趣的现象,三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进行适当的类推。
要使学生认识到:在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3.14×32;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4个符合指定的要求的圆,这4个圆的面积之和是3.14×1.52×4;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9个符合指定的要求的圆,这9个圆的面积之和是3.14×12×9。
而上述几道题算式的计算结果是不变的。
依此类推,像题中那样,如果在这个正方形里画16个、25个、36个……圆,每次画出的圆的面积之和都是不变的。
此外,计算相关的百分数时,可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以免分散学生探索规律的注意力。
第11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每次操作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判断,并把发现的规律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
要提醒学生注意两点:第一,由于是靠墙围长方形菜地,所以木条只需要围长方形的三条边;第二,为了发现
“怎样围长方形的三条边;第三,为了发现“怎样围面积最大”,要列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因而操作过程要有条理性,以免遗漏和重复。
知识链接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08页思考题)2.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10页第10题)(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17页第23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3.填空。
(复习平面图形公式推导过程)
(1)因为S长=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和()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高相当于(),所以S平=___________;
(3)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___________
(4)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梯=_________ (5)圆可以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所以S圆=___________。
二、教学例题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讨论:
(1)正方形的边长是圆的哪部分?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2)圆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r2有什么关系?
生:圆的面积是半径为边长的小正方形面积的π倍。
板书:3.14×25=78.5(平方厘米)
(3)完成第10题。
三、动手操作
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使它的面积是已知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四、全课小结(略)
习题精编
一、对号入座
1.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宽是圆的(),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2.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3.一个时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时针走了()厘米。
4.一圆形水池,直径为30米,沿着池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最多能栽()棵。
5.把一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成一长方形,面积(),周长()。
把一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的方法拼成一长方形,面积(),周长()。
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扩大(),面积扩大()。
二、火眼金睛
1.半径是2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
3.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
4.如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它们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最大。
()
三、实践应用
1.在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
2.从一张长3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3.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4.在一个半径5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2米的走道,走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半圆的周长15.42分米,半圆的面积是多少?
6.用18根1米的小棍靠墙围一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画表用列举法)
7.用一长20厘米的铁丝正好围一个长方形(长、宽都是整厘米数)计算它的面积。
8.小方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有2千米。
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约70厘米,小方骑这辆自行车,如果轮胎每分种转100周,他从家到学校约需几分种?(得数保留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