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物应用
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高血压药物应用应遵循4项原则,就是小剂量、优先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和个体化。
在用药物治疗高血压时,应采用较小的剂量,待有需要再逐步增加药物的剂量,切不可操之过急。
尽可能使用每天给药1次且长时间有效的药物,这样可以更加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的并发疾病,也有利于控制夜间血压和晨起血压。
在低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性价比更高的方案,也有利于基层高血压的管理。
同时用药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判断而选择适合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以自己随意使用。
高血压药品种类及应用
高血压药品种类及应用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在人体血液循环中,动脉压力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严重时会增加心脏及肾脏等器官的负担,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压的治疗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药物治疗来控制。
药物治疗是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式之一。
常用的高血压药物包括以下几类:1. 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降低血容量,减少血液对动脉壁的冲击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和襻利尿酮类。
噻嗪类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和吲哚美辛等;襻利尿酮类药物包括呋塞米和托拉塞米等。
2. 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肾素与血管紧张素Ⅰ的转化,从而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释放,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药物有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与ACEI类似,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与ACEI不同的是,ARB并不影响肾素与血管紧张素Ⅰ的转化。
常用的ARB药物有缬沙坦和氯沙坦等。
4. 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非二氢吡啶类和二氢吡啶类。
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包括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等;二氢吡啶类药物包括氟桂利嗪和尼群地平等。
5. 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β-受体的兴奋作用,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减少心脏对血液的需求,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等。
6. 中枢性α2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通过直接刺激脑干的α2受体,减少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血压。
常用的中枢性α2受体激动剂有甲磺酸氢钠。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的治疗要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药物分类、药物特点、适应症、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等。
具体内容如下:一、钙通道阻滞剂1. 药物分类: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非二氢吡啶类(如维拉帕米)2. 药物特点:通过阻断钙通道,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
3. 适应症:高血压、心绞痛、冠心病等。
4. 药物剂量: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5.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心动过速等。
二、β受体阻滞剂1. 药物分类: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2. 药物特点: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交感神经刺激引起的心率和收缩力增加,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3. 适应症: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4. 药物剂量: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5.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晕、心律失常等。
三、利尿剂1. 药物分类: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2. 药物特点: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水分和钠离子的潴留,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3. 适应症: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减退等。
4. 药物剂量: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5.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钾血症、低血压、尿酸升高等。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 药物分类: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2. 药物特点: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减少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3. 适应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肌梗死后等。
4. 药物剂量: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5.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咳嗽、低血压、高钾血症等。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1. 药物分类:氯沙坦、缬沙坦等2. 药物特点: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4600字》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目录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1)一、国内外用药进展 (2)二、临床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2)1. 利尿药 (2)3. 钙通道阻滞药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4)5. AT1受体阻断药 (4)6. 中枢性降压药 (5)7.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5)8. 神经节阻断药 (5)10.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6)11. 钾通道开放药 (6)12. 肾素抑制药 (7)三、总结 (7)高血压通常泛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增高降低程度变化为主要特征(其中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以及机体的功能或其他各种器质性损伤而同时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不仅仅是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疾病,也是直接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主要的一个具有危险性和影响力的因素。
与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和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相关[1]。
而抗高血压药物则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促进病情好转。
大多数高血压的具体原因不明,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少数原因可被查出,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脑卒中、肾衰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且其中的各种并发症大多可能会导致严重死亡或严重致残。
总体来说,高血压疾病患者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合理预防治疗,其平均寿命会较正常人群至少缩短15~20年。
一、国内外用药进展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国内外临床主要是通过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有将近7成是联合用药。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所联合发表的《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噻嗪类利尿药和钙通道阻滞剂是大多数临床医生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的首选[2]。
而欧洲近年来将单片复方制剂(SPC)推荐为联合治疗药物的首选,这种SPC主要是有两种药物组成,但仅限于RAS抑制剂和CCB或利尿剂----最近被推荐为首选的联合治疗药物,并且正在开发更多样化、低成本的SPC。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知识汇总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摘要高血压药物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意义很是广泛,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它可以降低血压,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为了实现血压控制到和普通人一样的目标。
治疗主要选择以长期药物治疗为主,如钙拮抗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利尿剂以及α受体阻滞剂等。
由于长期用药,临床就出现了一些不合理、滥用药物的现象,所以这类疾病首选综合治疗的方法。
综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血压药物的分类,然后分析了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合理用药,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应用目录1.高血压概况 (2)2.1各种降压药物的说明 (3)2.2各种降压药的对比 (6)3.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7)3.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7)3.2高血压合并心衰 (8)3.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8)3.4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 (8)5.结语 (8)引言高血压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由基因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所引起。
首先这类疾病大多有家族遗传史;另外,随着年纪的增大,动脉硬化,也有可能引发高血压,多见于老人;其次,还有肥胖症或是习惯性的紧张焦虑,疲劳过度,高血脂症等,也都有可能引发高血压。
而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是由于别的病症所诱发的,例如肾病综合征,也有慢性肾炎,皮质醇增多症,也可能会引发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针对这种情况,不仅要降低血压,还要合理用药,进而防止药物滥用,使得病人能够更好地获得较为健康的生活。
为了实现药物控制血压的目标,病人大多选择综合治疗。
因而综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总结了降压药物的分类及不同类型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用药情况,并对高血压人群的护理、生活方式、心理治疗等提出了建议。
1.高血压概况高血压病指的是一种主要以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为表现的慢性疾病。
高血压药物分类及临床应用
高血压药物分类及临床应用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内的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高血压是造成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不同类型的高血压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下面将对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一、针对高血压的药物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高血压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利尿剂:主要通过促进肾脏排钠排水,减少体内液体量,降低血容量,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等。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收缩剂的生成或作用,降低血管阻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钙离子的进入,减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4.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兴奋,减慢心率,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排血量,降低血压。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
5. α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α受体的兴奋,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有阿片诺尔等。
二、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不同类型的高血压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下面是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常见情况:1. 利尿剂:适用于体液潴留型高血压患者,尤其对伴有水肿的患者效果较好。
但注意慢性肾功能不全、代谢性碱中毒的患者慎用。
2. ACEI和ARB:适用于有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
但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反应性低钠血症的患者慎用。
3. 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冠心病患者和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效果较好。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改变,高血压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随着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加深,降压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然而,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1. 根据高血压类型和级别选择药物降压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高血压类型和级别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选择利尿剂更为适宜;对于高龄患者,选择钙通道阻滞剂、ARB如儿茶酸氢氯噻嗪均可。
2. 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及合并症等情况而定。
例如:妊娠期应用降压药物需慎重,仅在血压控制不佳且危及母婴安全时才建议使用。
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优先考虑ACEI、ARB等药物。
3. 合理配方降压药物的配方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接受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则可以将另一种药物加入;对于多药合用的患者,药物组合应根据药效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影响等进行选择与调整。
4. 逐步治疗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以逐步治疗为宜。
即首先从一种药物开始,然后再逐步加量,直到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然而,应注意不要将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5. 定期随访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患者,以检查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同时,还需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对于合并症患者,也应进行相应的检查与随访。
6. 注意安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要注意安全性。
例如: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避免药物过量或者过度减压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降压药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降压药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根据作用部位分类:1.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
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多,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故痛风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
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
其他类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利美尼定是一种新型的肾上腺素能a2受体阻滞药,作用为:①兴奋中枢a 2受体,使交感神经发放冲动减少,心率减慢,血管平滑肌舒张。
②兴奋突触前膜a2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本品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电生理影响小。
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降低同时,心率、心肌收缩力、每搏量、每搏指数、心脏指数均无变化。
适应症:本品是一个中枢降压药,具有独特的降压机制,作用比可乐定强,而副作用比可乐定小,因此可完全取代可乐定。
本药既可与其他药物合用作为第一线降压药物,又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本药是所有降压药物中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的药物。
本药尚可用于治疗吗啡类药物停药后的戒断症状。
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失眠,可与安眠药合并使用。
服用较长时间后,要逐渐减量再停药,否则可引起焦虑、出汗、心动过速、血压过高等,如出现上述作用,可再使用本药或使用拉贝洛尔使症状缓解。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主用于外科手术时控制适当血压、高血压危象需迅速降压者。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不良反应有鼻塞、乏力、嗜睡、腹泻、胃酸分泌量过多、诱发溃疡病、震颤麻痹、忧郁等。
妊娠期间可增加胎儿呼吸合并症。
2.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患者禁用。
3.用药期间发生明显抑郁症状应减量或停药。
临近产期的孕妇不宜应用。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既可防治高血压,又可治疗心绞痛,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可预防再梗死;青年人高血压,心率快、心输出量大,用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病人。
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第1篇降压药的联合用药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单一降压药物治疗在部分患者中难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为提高血压控制率,临床常采用联合用药方案。
本方案旨在规范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实现血压的平稳控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二、适用人群1. 单一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2. 伴有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高血压患者;3. 高血压2级(中度)及以上患者;4. 高危或极高危高血压患者。
三、药物选择原则1. 选择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实现协同降压效果;2. 选择具有互补作用的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3.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因素,个体化选择药物;4. 优先选择我国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
四、联合用药方案1. ACEI/ARB + 利尿剂- 适应症: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 作用机制:ACEI/ARB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血压;利尿剂通过排除钠离子,降低血容量,协同降压;-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平衡。
2. 钙通道阻滞剂(CCB)+ β受体阻滞剂- 适应症: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心率偏快的患者;- 作用机制:CCB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降低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协同降压;-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心率、血压,避免心动过缓。
3. 利尿剂 + β受体阻滞剂- 适应症: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肥胖、心率偏快的患者;- 作用机制:利尿剂通过排除钠离子,降低血容量;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协同降压;-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心率、电解质平衡。
4. ACEI/ARB + CCB- 适应症: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者;- 作用机制:ACEI/ARB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血压;CCB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扩张血管,协同降压;- 注意事项:注意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平衡。
药学毕业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X X 大学毕业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姓名:__________2014年6月25日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自从1997年美国JNC VI、1999年WHO-ISH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公布以来,又陆续完成了几个临床试验和药物比较研究,如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综合干预高血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有效保护靶器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以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一、危险因素综合评估与干预新的指南突出了血压水平和共存危险因素的同等重要性。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呈连续性相关,即使在正常血压范围内,血压最低的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是最低的。
高血压病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也是代谢紊乱疾病,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超过80%的高血压病人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但与血压水平直接相关,而且还取决于伴随的危险因素和并存的其他临床疾病。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紊乱、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血纤维蛋白原升高和静息的生活方式,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研究提示,心率增快、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可能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许多研究提示心率与血压密切相关,高心率者有较高的血压水平。
Framingham研究表明心率对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与收缩压和吸烟等同,男性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快而增加,心率增快是高血压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将增加20%的全病因死亡和14%的心血管死亡。
高尿酸血症有促炎症与血栓作用,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ramingham 研究未能发现这种相关性的存在。
高尿酸血症是否增加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无论是在高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个体中,上述危险因素常聚集存在,相互影响、作用相互叠加,加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各类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各类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通常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各类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利尿药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主要通过促使肾脏排出多余的盐和水,从而减轻体内的血容量和血压。
常见的利尿药包括噻嗪类、螺内酯类和噻利嗪类等。
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利尿药进行治疗。
二、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另一类常用的高血压药物,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钙通道阻滞剂通常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三、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上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降低心率和心脏收缩力,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情况。
四、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扩张周围血管,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常见的α受体阻滞剂包括普罗帕酮、长春新碱等。
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情况。
五、ACEI和ARBACEI和ARB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常见的ARB包括洛卡特普、缬沙坦等。
ACEI和ARB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或心肌梗死的情况。
综上所述,各类高血压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范围,医生在治疗高血压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在服药期间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定期复诊,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各类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一、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1、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药物:首先、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如血压水平、病史、并发症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一方面要降低血压,另一方面也要选择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药物。
2、注意药物的调节:针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要注意根据血压的变化去调节药物的剂量和使用,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积极配合检查: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时,要不断地检查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进而及时的调节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及剂量。
4、避免滥用:为了保证抗高血压药物的安全性,要避免滥用药物,不要单独使用药物,而是要搭配正确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二、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1、药物不良反应:一些抗高血压药物由于不同的机体反应,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比如脱水、头晕、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治疗。
2、药物过敏:抗高血压药物也有可能引起药物过敏,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要及时暂停服用,并就医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三、抗高血压药物的饮食管理1、注意膳食:高血压患者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瘦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减少血压上升的可能性。
2、限制钠盐摄入:为了降低血压,必须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钠盐太多会加重高血压的危害,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3、适当增加食用植物油:因为植物油中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也有利于降低血压。
四、总结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首先、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如血压水平、病史、并发症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然后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及使用,要根据血压变化调节药物使用,同时要积极配合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避免滥用。
此外,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并积极配合正确的膳食管理,以保护身体健康。
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服用降压药的原则包括:
1.急重症急治、轻慢症缓治:对一些急症重症患者,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需要选用强效或者速效的药物来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而一些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即使血压较高,也应以逐渐增加剂量的方式使血压稳定、缓慢下降。
2.坚持长期、规律的服药:除了一些较轻的高血压外,一般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如果时停时服,容易导致并发症和意外产生。
3.合理选择联合用药:不同机制的药物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每种药物的单用剂量,同时还有可能互相抵消原有的副作用。
4.不可随意减量或停用。
高血压的最新药物研究进展
高血压的最新药物研究进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血压的治疗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最新药物研究进展,并介绍其主要特点和应用前景。
一、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之一。
最新的相关研究表明,长效缓释制剂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和更低的不良反应。
例如,氨氯地平缓释片(CCB)是一种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
近期对氨氯地平缓释片的研究表明,该药具有较好的长效降压作用,并且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具有显著效果。
二、单硝酸酯类药物单硝酸酯类药物已经被证实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最新研究显示,欧地利尔是一种新型单硝酸酯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压。
该药物通过扩张血管、增加氧供给和改善心脏功能等机制发挥作用。
此外,欧地利尔还能够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贝特类受体拮抗剂贝特类受体拮抗剂也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
目前研究人员对贝特类受体拮抗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例如,博伐地平是一种新型贝特类受体拮抗剂,在降血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并且对肾功能保护也具有积极影响。
此外,近期针对博伐地平的研究发现,其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减轻靶器官损害。
四、RAAS系统抑制剂RAAS系统抑制剂是目前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之一。
最新的研究进展显示,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型RAAS系统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降压效果。
与传统的ACE抑制剂相比,利拉鲁肽在降低血压、减轻靶器官损害以及保护肾脏功能方面作用更为明显。
这些研究结果使得利拉鲁肽在高血压治疗中备受关注。
五、利尿剂利尿剂常被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和钠离子来减轻循环血容量,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最新研究显示,阿米洛利德片是一种新型利尿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该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还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和临床并发症。
高血压急症降压药物的应用指南
高血压急症降压药物的应用指南在临床上,高血压急症指的是血压迅速升高,伴随着靶器官损害或者威胁生命的症状。
及时采取降压药物治疗,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高血压急症降压药物应用的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高血压急症情况。
一、降压药物的选择1. 快速起效的降压药物对于高血压急症紧急处理,以下药物是我们首选:硝酸甘油(静脉用,口含或舌下含)、尼卡地平(静脉用)和拉贝洛尔(静脉用)。
这些药物在短时间内可以明显降低血压,恢复器官的供血。
2. 镇痛药物的应用高血压急症常常伴随着头痛、胸痛等症状,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或吗啡类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二、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1.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稳定血流的血管扩张剂,适用于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普遍使用的剂量是0.4 mg的含片,舌下含服,若在5分钟内作用不明显,可重复给药。
2. 尼卡地平尼卡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能够迅速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肌供血。
成人的常规剂量为5 mg,静脉缓慢注射,如需要可以重复给药,但不超过每15分钟10 mg。
3. 拉贝洛尔拉贝洛尔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并降低血压。
成人的剂量为5 mg,静脉缓慢注射,如需要可以每5分钟重复给药,最大剂量不超过15 mg。
三、其他治疗措施1. 寻找病因在开始给予药物治疗之前,我们需要对高血压急症的病因进行评估。
常见的病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妊娠合并症和内分泌失调等。
根据病因的不同,我们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
2. 监测患者情况在给予药物治疗后,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考虑转诊和住院治疗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尽早考虑转诊和住院治疗是必要的。
在医院里,我们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监测和治疗手段,以及更好的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结论高血压急症是一种紧急临床情况,需要及时、精准的降压药物治疗。
论述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论述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小剂量给药。
药物均有副作用,初始用药小剂量给药,以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
二、选择长效制剂。
每日给药一次的患者,首选可维持24小时降压稳定药物。
三、联合用药。
血压大于一百六十、一百毫米汞柱或高危患者应选择小剂量联合用药,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如β受体类药心率减慢者、心率六十次患者禁止使用,患者血压低禁止使用利尿剂,肾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acei类降压药,踝关节水肿者禁止使用钙离子拮抗剂。
四、个体化差异。
每位患者基本疾病或情况均不同,应注意个体化原则,如糖尿病患者应首先用acei类降压药,心动过速患者可选β受体类药物,老年患者首选钙离子拮抗剂等。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
1、明确诊断。
明确患者的高血压病理学机制,采取最有效的治疗选择,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要,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基础。
2、恰当选择药物。
应选择必备药物和相应替代药物,根据药物的药理
作用、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的实际
病情,为患者选择最有效的药物,避免因药品的拼凑而拉响警报。
3、优化用药组合。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化高血压治疗时使用的药
物类型和剂量,用药时应充分了解最佳用药组合,控制不良反应。
4、科学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对于经常发作的冠状动脉心肌梗死、头痛、心房颤动等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药物耐受性和服药习惯,灵活运用抗
血小板药物,减少发作的风险。
5、慎用药物。
多种药物并用容易出现药物剂量异常、药物联用不当等
现象,为确保药物安全性,慎用多种药物并用,并加强患者遵规书、
坚持用药。
6、加强监测效果。
抗高血压药物应在治疗后3-6个月定期检查血压和
检查药物血清水平,及时调整用药策略,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性,达到最佳的收益。
7、综合治疗。
建立综合治疗策略,结合中药、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等,增强患者承受能力及治疗意愿,提高治疗成功率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专业知识培训
③ 合用于各型高血压患者。
④ 不良反应较ACEI少见。
22
2024/9/22
(二) 钙拮抗药
可选择性阻断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旳钙通道, 阻滞外钙内流,使兴奋性降低,造成心肌收缩力降低、血 管扩张。
常用旳药物有二氢吡啶类 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氨氯地平等。主要是扩张血管(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 血压降低。还可扩张冠脉,增长冠脉流量,解除冠脉痉挛 产生抗心肌缺血作用。
15 000 10 000
16 135 14 360
5 000
0 基值
p<0.001 p<0.001
卡维地洛l (n=12) 美托洛尔 (n=12)
21 381 14 421
4周
32
Web2e02r4(/19/9292 6)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 对高血压患者心输出量急性和慢性作用比较
心输出量 ( 升/分钟) 8
⑵ 克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局部组织中旳RAAS活 性,降低Ⅱ对组织细胞旳激活作用;
⑶ 克制缓激肽旳降解,增进舒张血管旳物质释 放(如前列腺素、一氧化氮等),降低血压。
18
2024/9/22
2.降压特点: ⑴ 降压作用快而强;
⑵ 可口服,短期或较长久应用都有较强旳降 压作用;
⑶ 降压作用谱广,对肾素型及高肾素型高血 压疗效佳;
对危险度分别为0.75,0.76和 0.71。
15
2024/9/22
RAS系统及药物阻断途径
ACEI
克制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Ang I
ACE
旁路
Ang II
阻
ARB 断
AT1受体
AT2受体
降血压药物分类及应用
降血压药物分类及应用高血压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一旦高血压出现,往往需要长期的药物干预。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降血压药物分类及应用。
一、利尿剂利尿剂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一种常见药物。
其作用是通过增加肾脏排泄钠和水分,从而减轻体内的液体负荷,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和咪唑类利尿剂。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利尿剂会使人体失去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需要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
二、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利用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作用来治疗血压升高的药物。
其作用是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的兴奋作用,减慢心脏搏动和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两种。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种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其作用是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的含量,扩张血管并降低血压。
常见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贝那普利、依普利等。
四、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流入而降低血压的药物。
其作用是通过抑制心脏和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从而减少钙离子的进入,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收缩,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是一类包括ACE抑制剂、AT1受体阻滞剂和直接肾素抑制剂在内的药物。
这类药物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各个环节,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有卡托普利、厄贝沙坦等。
总之,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要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年龄、肾功能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并且,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遵守用药时间、剂量以及注意药物副作用等事项,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关于几种降压药联合应用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上述的单一药物治疗依旧无法控制血压, 而药物剂量的增加又常伴随不良反应的加重,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时依据不 同类别降压药的降压机制上的协同作用,常需选择小剂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抗压药物联合应用以使得血压达标,可以使得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或较小增 加不良反应。
4、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的单药的治疗效果。
5、熟练掌握并坚持使用几个药物。新药、贵药、进口药未必是 最好的。
6、对有效、对证的药物或药物组合不能骤然停掉一种甚至突然 停掉全部药物,宜对证地、阶梯式地减量、减药。用错药例外。源自7、用药量须按规定的剂量用足。
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受体选择性差,以普萘洛尔为代表,目前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第二代具选择性β 1受体阻滞作用,以氨酰心安,美多心安为代表。 第三代具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和选择性α1受体阻滞作用,还具有钙拮 抗、抗氧化、抗细胞增殖及保护细胞等作用。
九十年代,美国FDA批准应用的卡维地洛克服了前代对脂类、 糖类的不良影响,被认为是长期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的药物。 代表药物为拉贝洛尔,卡维地洛等,其他药物:阿替洛尔、拉 贝洛尔、卡维地洛、美托洛尔。
HOT研究采取以钙离子拮抗剂非洛地平为基础的逐步联合方
案显示,以钙离子拮抗剂为首选的方案比以利尿剂/β 受体阻滞 剂为首选的联合降压方案,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从降低30% 增加至降低50%。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的发现源于蛇毒,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ACEI替普罗肽,
是1971年从巴西蝮蛇的毒液中分离出来的,为注射剂型,且价格昂
一、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 1、利尿降压药; 2、β受体阻滞药; 3、 α受体阻滞药; 4、钙离子拮抗剂(CCB);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其他:1、 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哌唑嗪等。 α1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α、β受体阻断药。
这样虽然扩大了我们临床医师用药的选择范围,但如果用药不合理, 就会造成降压药的滥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我们临床医师应该对不同患者,在保证疗效和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 险因素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具有良好效价的治疗药物。 今天的学习、讨论、交流,意在就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降压药的发展历史,作用机制及适宜人群、高血压管理等内容进行分析, 促进我们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联合使用降压药,以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的副作。
2. β受体阻滞剂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β 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 个领域,尤其在心力衰竭(HF)、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 病等的处理中,β 受体阻滞剂均可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最广 泛应用的心血管病药物之一。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对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和心肌收缩力进行 抑制,同时使心率减慢而发挥作用。其降压疗效已被多数专家肯定, 尤其对青壮年高血压或伴有冠心病 慢性心衰者疗效更为明显。
2、血管扩张药 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3、中药(植物)类。
二、各类降压药的发展及作用机制
1、利尿降压药 自1957年氯噻嗪作为第一个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利
尿剂, 利尿降压药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80年代后,欧美诸大临床试验证实,应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逆转左室肥厚,且对糖、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35 - 74岁的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2%。 由此可见,如何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成为社区医生一项重 要服务内容。我们应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合 分析,为降压类药物的合理选用,联用应用提供合理方案。
4、钙离子拮抗剂
钙拮抗剂在1962 年即已被证实能有效地治疗急性高血压。
70 年代后期才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钙拮抗剂是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心血管新药。它带来了心 血管 治疗的一场革命现以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 脑血管病的治疗。
根据此分类,第一代钙拮抗剂均为短效,特点是: ①量效关系难以预测。这是因为生物利用度低,波动大,造 成个体内和个体间的药物血浆浓度波动大。 ②由于快速的血管扩张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引起反射性心动 过速、心悸和头痛,尤其以硝苯地平最为明显,这是因为此药的 达峰时间较短。
鲁抗社区 专业讲座 健康讲座(系列)
降压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济宁鲁抗医院
王少远
第一部分: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高血压病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 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及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高血压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也 逐年成上升趋势。目前降压药物品种繁多,新药的应用也是逐年上 升。
目前联合用药已是控制血压的主流观念和方法了,所以不必过于担心是不 是多种药物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
但是必须切记: 联合用药:并不是同一种类的降压药重复用药,而是不同种类 的降压药的互补合用。 因为同一种类降压药的重复用药类似于(或等同于)单纯加大
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一来疗效不佳、二来不良反应风险增加。
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是从蛇毒中提取的九肽-,近年 来人们研制出了20余种ACEI类药物,目前临床应用较 多的有雷米替利等。
①防止和逆转心血管重构;马国敏等“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药物逆转治疗的进展”,证实ACEI为目前最有效的逆转LVH 的药物;
②肾脏保护功能:目前ACEI在治疗肾性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 肾功能衰竭及治疗预防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上已得到肯定。Deferrari等认为 ACEI是治疗糖尿病伴肾功能受损的第一线药物;
贵。因此对其经行了分子改造,获得了第一个具有较好口服生物利
用度的ACEI化合药物——卡托普利。
鉴于第1代ACEI存在有味觉丧失和肾毒性等缺点,因此 需寻 找具有末梢性、不良反应少的化合物。1976年日本药学家从酞 嗪系列诱导体中,筛选出第2代ACEI依那普利。
在此后20年中ACEI的研究迅速发展,上市新药近百种,用于 临床达20种,适应证也日趋扩大,除作为抗高血压药和治疗充 血性心衰外,也用于预防左心室肥大,减少局部缺血对心肌的 损害及减少糖尿病者的肾小球病变等。
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阻滞突触后α1受体而引起周围血 管阻力下降,产生降压效应。因此,α1受体阻滞剂对部分高血压 的发病机制有较强针对性,尤其适用于小动脉发生结构性改变之前, 单纯因血管平滑肌张力增高而导致血管阻力增加的患者。
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可对脂质代谢产生有益的影响,而对糖代谢并 无不良作用,并可改善组织对胰岛索的敏感性。 其代表药物包括哌唑嗪,特拉唑嗪及近年来问世的多沙唑嗪,曲 马唑嗪。
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的研究始于1976年。 当时第一个被发现的肽类药物是沙拉新(saralasin), 但其口服无效, 作 用持续时间短, 又具有部分的受体激动作用而不能实际应用;
80年代又对咪唑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后得到Exp6155和Exp6803 ,其对
AngⅡ受体的亲和力分别提高了10倍和20倍, 但口服依然无效; 自1994年Dupont公司发现第一个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 以来,世界各大制药公司都参与了A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工作,相继合成并筛 选出一大批具有较强降压活性的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
3、α 受体阻滞剂
最早用于临床的α受体阻滞剂是哌唑嗪。由于首剂反应较多及服药后短期内 水钠潴留引起耐药现象,而未普遍推广使用。 在2003年结束的试验中,心衰病人服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组的心血管事件 发生率明显多于利尿剂组,死亡率明显升高,故α1受体阻滞剂组被提前中止研究。 2003年的JNC7也未将α受体阻滞剂列为降压治疗的一线用药。但是同年公布 的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仍将α受体阻滞剂列为常用六大类一线用药之中。
第二部分
使用降压药的一些注意事项
(特为社区公卫工作的同志提供,欢迎提出意见)
一、关于“副作用”的问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会产
生一些可能对我们身体不利的作用,即所谓的不良反应、“副作
用”。
那么患者该怎么看待这些不良反应呢? 一来不要被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条目吓坏了,不敢吃药进而耽误了 病情; 二来对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要置之不理,应该记下自己的感受,必要 时或复诊时告知您的医生,请医生需从专业的角度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我们目前常用的降压药都是经过长期多中心的临床实践 考验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③作用持续时间短。半衰期短、清除率高,使高血压患者的血 压和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控制很难实现24h的有效覆盖,在清
晨的血压和缺血高峰期患者不能得到保护。
④血管选择性差,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具有明显心脏作用, 包括负性变时、负性传导和负性变力作用。
第一代钙拮抗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都有不利影响,使预后恶化。 第二代钙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善或血管选择性有所提高。 IIa类与第一代钙拮抗剂相比,血管扩张所致的副作用减少减轻,因为 它们的血浓度达峰时间延长,起效较慢。它们的半衰期延长,作用持续的 时间延长。IIb类的血管选择性提高,对心脏的负性变力性、负性变时性和 负性传导作用减弱,药代动力学也有所改善,但生物利用度仍很低,谷峰 血浆浓度波动较大。 作为第三代钙拮抗剂的主导药物是氨氯地平,其药物的口服后生物利 用度高(64%),稳态后谷峰血浆浓度波动小,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h, 无需缓释剂型。它在钙通道复合结构上,在结合部位有高度特异性的亲和 力。这种受体结合的特性使氨氯地平的作用起始缓慢,消失也慢。因此目 前我们临床上使用的钙离子拮抗剂一般是指长效的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