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专题九中国国土整治及区域开发

专题九中国国土整治及区域开发

高三地理专题九、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湖北枝江市一中卞文洲一、高考展望本专题内容是将中国区域地理以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新排列组合,用有关地理学的原理、规律分析阐释评价区域国土整治工作的背景、措施、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方向等。

本专题内容主要是为高考试题提供背景材料,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重点工程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以各种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析各农业区位的优势、不利条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成为考查的热点。

2.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比较,根据区域的相似性,借鉴其它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措施。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各区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城市新区的建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二、考点透析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要与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比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有黄土疏松易侵蚀和崩塌;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作用较强。

人为原因有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采矿,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产生的危害:造成河道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环境恶化,使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

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

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意义:水土保持,脱贫致富。

措施: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专题课件☆☆专题九 建设美丽中国 推动绿色发展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专题课件☆☆专题九  建设美丽中国  推动绿色发展

(3)公民:①垃圾分类处理,如废旧电池单独存放;②使用布袋或竹篮购物; ③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交 通工具或骑自行车等;④节水、节电、 节粮、节约用纸,循环用水,随手关灯;⑤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⑥不焚烧 秸秆、燃放鞭炮,祭奠时不焚烧纸钱;⑦拒绝过度包装;⑧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活动,爱惜花草树木;等等。
典型素材
材料一: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有序推进 2020年上半年,安徽省PM2.5、 PM10 平均浓度分别为41微克/立方米、6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2.6%、20.5%, 降幅排名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五;优良天数比例81.9%,同比提高12.7个百分 点,增幅排名全国第四。三项指标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好水平。我省城 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管网排查改造等有序推进。其中, 全省设区市建成区231个黑臭水体中,截至6月底,219个水体消除黑臭达到“初 见成效”,剩余12个治理项目正在整治推进。
3.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显示,20年来,中央财政 累计投入5 174亿元,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成林面积占全球同期增 绿面积的4%以上,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我国( A ) ①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③为全球环境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④经济实力已超越世界发达国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材料二:安徽两林场荣获“全国十佳” 中国林场协会授予全国36家林场为 “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称号,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国有林场、界首市国有 林场位居其中。
近年来,滁州市皇甫山国有林场发展薄壳山核桃、杜仲等经济林2 180亩, 种植银条、百蕊草等食药材230亩等;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林区年均游客接待量 约9万人,综合收入约300万元左右。界首市国有林场结合森林特色小镇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林场老场部改造为重点,主推森林养生游、垂钓休闲游 等旅游新项目,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

继承典型案例分析方法 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解读

继承典型案例分析方法 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解读

2021年2月总第74期继承典型案例分析方法 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解读覃燕飞摘要: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继承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典型案例分析的编写方法,并有所创新,体现在教材的内容编排、案例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并通过栏目设计、内容呈现、资料选择等,渗透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区域发展;典型案例分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之一,“区域发展”模块的内容立足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力图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学地理课程主要是以案例的方式,深入剖析不同的区域发展专题。

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内容要求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案例与专题结合的设计思路仍得以肯定。

因此,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也延续了这种思路,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组织教材内容,并通过教材的设计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本册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落实对于课程标准中的每条“内容要求”,教材编者都在充分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予以落实。

本册教材各章节内容与课程标准每条“内容要求”的对应关系见表1。

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生态脆弱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在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讲述。

另外,为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问题,增加了第一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二、教材的框架设计从课程标准看,本模块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区域”的总体认识,包括区域的概念、类型、特性等,可以归为总论部分;第二部分是“区域发展案例”,通过案例来分析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问题,属于分论部分。

可见,本册教材采取“总—分”结构,共分四章,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是区域地理的基础,主要完成课程标准的前两条“内容要求”,第二章至第四章安排的都是区域发展的案例,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各类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九年级政治 专题九-生态文明建设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 专题九-生态文明建设 鲁教版

专题九——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1.感受大自然2.关爱大自然3.保护大自然4.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及要求5.可持续发展战略6.科学发展观【包含章节】8.6(12、13) 9.3(8)【学习重点】1。

掌握知识结构。

2.分析出我国重视资源环境问题的意义。

3.说出我国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措施。

4.从自身做起,为保护资源环境做贡献。

【主要知识点】1.大自然是美丽的,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鉴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2.人类与大自然出现不和谐之音,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

3.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4.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

5.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就业压力增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6.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相对短缺。

原因:对资源需求量增加,资源相对短缺;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7.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扩大。

9.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0.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1.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

12.我们青少年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

【热点链接】1.2020年6月13日,泰安市环保局召开全市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2.2020年7月23日—25日“生态文明与低碳山东”高层论坛既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2020年年会在聊城召开。

专题九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专题九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专题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础知识回顾】1.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有哪些?(大自然面临来自人类的哪些威胁?)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3、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何制约作用?4、我国怎样解决人口问题?5、面对人口形势,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办?7、我国资源方面的国情是什么?8、我国资源短缺问题造成的原因是什么?9、我国怎样解决资源问题?9、面对资源形势,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办?10.我国环境方面的国情是什么?11、我国恶化有何危害?12、我国怎样解决环境问题?13、面对环境形势,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办?14.我国为什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5.我国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6.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怎么做?【真题演练提高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下表中的数据是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内容:年份人口总数(中国内地)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含大专)的比例我国65岁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00年12.95亿3.61% 6.96%2010年13.39亿8.93% 8.87%从中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我国的人口总数偏少B.我国人口素质在提高C.我国老龄化速度变慢 D.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2.漫画《抢夺》告诉我们什么()①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②大地上只有最后一朵花③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④用科技来拯救地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关注气候变化保护地球母亲】材料一: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开幕。

有评论说南非德班气候大会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材料二:2011年5月25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发布。

《纲要》提出“十二五”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的六项行动任务,规范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南非德班气候大会被称做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说明了什么?(2)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原因。

可持续发展导论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导论ppt课件

专题 六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12
七、三农问题与可持 续发展
13
专题八、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
14
专题九
可持续发展与人
15
专题十
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16
专题一
走向可持续发展—
人类痛苦之后的抉择
地球—— 我们唯一的家园
17
春无鸟声 夏无蝉声 秋无虫声 冬无雪声 皆因四季马达声
“原来百鸟歌唱、春光明媚的春天,如 今阴影笼罩,已听不到鸟鸣的音浪;以 前清澈的河水,清澈的小河溪,游洄着 鱼虾贝类,绿荫碧波的池塘里栖息着异 类的水生生物,现在捕不到鱼虾,听不 到动物的声音——像失去了任何生命似 的寂静;曾经一度多么引人入胜的林荫 道路和怡神悦目的百草鲜花,现在只见 像火灾浩劫过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 小鸡、牛羊成批的病倒或死亡------”
2、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人民的愿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3、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有正副两方面影响 。
4、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是由于发展不足而引起的,因此要 发展保护并重。而发达国家则是因为工业和技术引起的。

5、人类的增长引起环境问题,要采取措施。

6、要求人们在计划行动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7、为达到环境目标要求公民、机关、团体、企业、政
持全人类进步的道路,是一条资源保护与经济
社会发展兼顾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3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会
《里约热内卢环境和发展宣言》

23
1、蓝天白云不再有丽丽红日 看不见;
2、绿树青山在消失; 3、地球遍地是垃圾; 4、物种在灭绝; 5、海洋在呻吟; 6、一江污水向东流(污云滚滚

6-2区域可持续发展

6-2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6 第2讲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2011年1月25日,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签约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范畴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2.为了遏制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下面的做法合理的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早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都有发生,表现为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漠化等;中国西北干早、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普遍,生态环境更脆弱;三江平原过度开垦造成的主要危害是湿地破坏。

选D。

第2题,退耕还草、还牧,保护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是减轻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过度发展畜牧业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应合理发展经济。

选C。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

读图回答3~6题。

3.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A.减轻交通压力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能源利用率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4.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市场C.技术D.资源5.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延长产业链B.提高附加值C.增加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6.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C.有害成分多D.分布不平衡【答案】 3.A 4.D 5.D 6.A【解析】第3题,坑口电站以煤为原料,将煤炭运输转为电力输出,可以减轻交通压力。

第4题,坑口电站属于火力发电,以煤为原料,主导因素是煤炭资源,故正确答案为D。

中考地理复习 专题九 时事热点

中考地理复习 专题九 时事热点

四、 自然灾害类
命题角度: (1)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灾害发生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 (3)灾害预警和防治措施。
五、 重大会议与体育赛事类
1.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由日本奥林匹克委员 会举办的国际性运动会,于2021年7月23日开幕、8月8日闭幕。 2.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2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数字开 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日晚在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3.2021年9月2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开幕,主题 为“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4.2022年2月4日—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北京冬季奥运会 将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5.第33届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27日到2024年8月12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办, 这是继1924年巴黎奥运会后,时隔整整100年,巴黎再次举办奥运会。
五、 重大会议与体育赛事类
命题角度: (1)会议或者赛事举办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概况; (2)考查城市的职能和发展方向; (3)考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考查会议或者重大赛事举办产生的影响及举办地的旅游资源; (5)结合会议或者赛事举办的时间,考查地球运动及地理意义; (6)考查会议或赛事举办地的农业、工业发展条件。
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 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命题角度: (1)根据人口政策落地时间,考查地球运动; (2)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和人口问题; (3)考查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
二、 中国重大科技与考古发现类 1.神州十二号——筑梦航天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体系。历史与现实表明,环境与发 展不协调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决策与管理的不当造成的。因此,提高决策与管理能力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综合运用规划、法制、行政、经济等 手段,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形成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的机制。
3.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与此定义相近的还有中国前国家主席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 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简介
广泛性定义 科学性定义
综合性定义 历史
是在一载的定义,其意即: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 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 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 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 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各级各类规划和计划之中,全民可持 续发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和落实。

考点2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点2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发电:包括____电、____电、____电三种类型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并以此促进了______、 ________等高能耗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了 一条“工业走廊”。
4.提高________。 5.旅游:随着水库的修建和环境的改善,旅游业 收入成为流域一项重要的收入,并带动了____________ 和经营业的发展。
A.增加水库下游洪峰流量 B.调节库区周边地区气温 C.阻塞鱼类洄游,鱼类增加 D.增加水库下游河川径流总量 解析:大型水库使库区水面增加,从而调节库区周 边的气温,使日较差、年较差缩小。 答案:B
3.(2019年6月·广东学考)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区域合 理开发利用的措施是 ( )
A.源头——减少特色民居,保护生态环境 B.中游——依托较稳定的流量,发展航运 C.上游——开发坡耕地,发展水稻种植 D.河口——利用巨大的河流落差,开发水能 解析:长江上游应注意保护生答案:A
A.电子装配工业 B.有色冶金工业 C.家具制造工业 D.服装加工工业 解析:第4题,降水量大,径流量大,落差大(且落 差集中),水能资源丰富,这些是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但是不一定利于梯级开发;落差大,地势狭窄,多峡谷 地形,易于建坝,可以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处建造很多电
站,电站建造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利于梯级开发。第5 题,该区域水电资源充足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动力 指向型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电能消耗多属于动力指向型 工业;电子装配工业和服装加工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 工业;家具制造工业为市场指向型。
答案:4.C 5.B
6.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 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解析:对于河流水资源的利用应该是上中游和下游 地区均衡利用河水,不能偏颇任何一方。 答案:D

九年级政治 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政治 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环境问题专题及可持续发展专题知识梳理一、课本知识梳理思品部分(一)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为什么说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P53,第2段)这主要表现在:(P53,第1段,略)2、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3、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

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伐、破坏植被。

(2)我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4、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因此,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5、为什么我国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②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③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④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6、保护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作出怎样的努力?(1)学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第一部分专题九第1讲选修地理

第一部分专题九第1讲选修地理

目录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则开发
条件优越。 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 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好,服务质量高,地 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
载量相适应。
目录
[名师押题]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第十三届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办,西安世园会标志
性建筑有长安塔(下图所示)、创意馆、
自然馆和广运门;主题园艺景点分别 为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 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并设有灞上人 家、椰风水岸和欧陆风情三处特色服务区。此外,园区还设
目录
[拓展提升]
1.旅游规划
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录
2.旅游活动设计
(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
旅游目的地。 (2)设计旅游线路:
(3)保证旅游安全。
目录
[名师押题]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武陵山腹地,处于云贵高 原隆起区与洞庭湖沉降区之间,由石英砂岩构成。由于大自 然的作用,逐步形成了高低悬殊、奇峰林立、万石峥嵘的自 然景观。 春天的张家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溯金鞭溪,游十里画廊, 探黄龙洞,体会武陵人进入桃花源的惊喜;秋天的张家界天 高云淡,层林尽染,此时正是猕猴桃、蜜橘等美味水果成熟 的时节。相对而言,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候寒冷,舒适度 稍逊于春秋。
特点及开发条件等相关内容,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

专题9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9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潍坊滨海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地理学案专题九——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009.5.12 一、命题分析本专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历年高考题中都有所体现。

因此,在本专题的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除加强主干知识与思维方法的整合外,还要注意密切联系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等。

2.加强区域性环境问题的复习,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具体可利用中国国土整治中有关生态破坏及整治的案例进行。

3.对本专题中能够体现地理科学研究时代性的课题,如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环境问题与外交、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等有关事例,要让学生注意搜集有关事例材料,并了解其产生的背景。

二、考点精讲1.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运用综合思维、立障设疑,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⑴图中内圆和内、外圆之间的空间分别代表什么?(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分别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⑵箭头①、②的含义是怎样的?(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⑶箭头③、④代表什么?(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⑷箭头⑤、⑥表示什么含义?(指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速度,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⑸箭头⑦、⑧表示什么意思?(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正反馈),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负反馈),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分布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015届高三地理(全国卷地区)二轮复习限时集训15份

2015届高三地理(全国卷地区)二轮复习限时集训15份

2015届高三地理(全国卷地区)二轮复习限时集训专题限时集训(一)[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 (2)专题限时集训(二)[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6)专题限时集训(三)[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12)专题限时集训(四)[专题四地质作用、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 (17)专题限时集训(五)[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3)专题限时集训(六)[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34)专题限时集训(七)[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40)专题限时集训(八)[专题八人文地理事象区位分析] (45)专题限时集训(九)[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 (55)专题限时集训(十)[专题十区域地理] (60)专题限时集训(十一)[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65)专题限时集训(十二)[专题十二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70)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地理图表分析] (76)专题限时集训(十四)[专题十四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81)专题限时集训(十五)[专题十五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87)阶段限时集训(十六)[地理学科技能] (91)专题限时集训(一)[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图Z1-1是美国宇航局2012年7月4日拍摄到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时的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被喷射到太空中。

读图回答1~2题。

图Z1-11.图示太阳活动发生的太阳大气层是()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之外2.图示太阳活动()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C.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D.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图Z1-2为某日地球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

读图回答3~5 题。

图Z1-23.此日,我国的节气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4.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A.兰州B.北京C.上海D.广州5.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6.2013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北京时间),“神州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目录[隐藏]∙ 1 可持续发展思潮探源与沿革∙ 2 全球具有较大影响的几类可持续发展概念∙ 3 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基本要素∙ 4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6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7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8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o8.1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o8.2 (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9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可持续发展思潮探源与沿革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20世纪50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讲座.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事业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

10年后,两位著名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享誉很市制《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界。

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棗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

经济建设专题九年级知识点

经济建设专题九年级知识点

经济建设专题九年级知识点一、经济建设的定义和作用经济建设是指社会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为目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建设通过提高国民收入,改善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经济建设能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国家在国际间的地位和影响力,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3. 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经济建设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经济建设的基本内涵经济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发展和产业升级。

经济建设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 市场体系建设。

经济建设要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和公平性。

3. 地区均衡和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要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地区间的差距,推动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经济建设要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经济建设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建设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拓宽对外开放和促进国际合作。

经济建设要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四、经济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并且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考点一
水土流失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2013·江苏卷T11~12; 2013·重庆卷T9~11; 2013·广东卷T7; 2013·安徽卷T35(1); 2012·山东卷T26。
3 . [2013· 浙江文综 37(3)]2013 年 1 月 17 日,国务院批复《浙江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 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读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 产业形势图,完成问题。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 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答案
5.A
6.C
解析
第5题,在干旱荒漠和草原地区,人们常常采用现代
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人畜活动必然以水井 为中心,水井周围就会因为过度放牧和践踏而出现裸露的地
面。第6题,在呼伦贝尔草原,为发展畜牧业人们采取掘井
方式而导致出现草地退化现象;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主要是利 用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
考点二 区域资源开发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
2013·天津卷T13(4); 2013·江苏卷T29; 2012·江苏卷T28。
1.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 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 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 的治理。
能源短缺,农村 薪柴匮乏,乱砍 滥伐所造成
①水土流失严 黄土高 重,恢复相当困 原(水土 难; 流失) ②自然பைடு நூலகம்害频发
①生态脆弱,人 地矛盾尖锐; ②植被的破坏, 不合理耕作、开 矿; ③土质疏松,夏 季多暴雨
湿地破坏
2013·海南卷T13~14; 2013·浙江卷T8; 2012·重庆卷T36(4); 2011·天津卷T7; 2011·广东卷T2。
③土壤条件(肥力等);
④植被原因; 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等);
⑥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
不管何种环境问题的治理,都不应仅局限于治理环境问题 本身,而要从其根源入手,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入手,把环境 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是治标治本的良策。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 “红色荒漠”,即在 亚热带湿润的丘陵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表现 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3题。 1.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 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 1.B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如下图:
(2013·河北衡水模拟)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 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 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2~13题。
12.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 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13.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 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 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 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 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 最快
2 .区域农业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 括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 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针对限制性因素或
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
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其分析模 式可表达为:
不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一是面面俱到分析各种条件,抓不住题目设问要点;
二是不能从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去综合评价。
做好此类题目,要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一般可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个区域(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 1 .自然资源条件: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优越的自然条件如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
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 井出发,向外沿同一方向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心圆 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 200 米左右,出 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1千 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群及灌木。 据此回答 5~6题。 5.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 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A.过牧 B.滥垦 C.滥伐 D.滥采 6.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A.松嫩平原 B.青藏高原 C.呼伦贝尔草原 D.塔里木盆地
流域开发与整治问题的分析模式 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 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 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
读下图,回答8~9题。 8.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 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 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 因主要是 A.工程质量低B.设计不准确 C.人为破坏严重D.泥沙淤积 严重 9.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 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 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2013· 北 京 西 城 一 模 ) 下 图 是 我 国 某 城 市 聚 落 (25°N,121.5°E)分布变化的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该聚落及其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聚落坐落在河流三角洲平原上 B.秋冬季易遭受低温冻害及风暴潮危害 答案 4.D C.1988年至2000年间城市用地增幅明显 D.河流的灌溉功能减弱而景观功能加强 5.读图判断1959年至2000年间,该地区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有 ①拓宽、疏浚河道 ②河道裁弯取直 ③退耕还林 ④建生态保护区 5.C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专题9 区域可持续发展
【体系·自主建】
【真题·自主练】 (2013·北京卷,1~2)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 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 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答案
12.A
13.D
不能正确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时漏答知识点或者面面俱到, 二是分析措施时不能从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入手,对症下药。
分析成因时不应面面俱到,而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 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思 路:①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等); ②气候原因(热量、降水、风力、风向等);
答案
3.B
4.A
荒漠化
2013·海南卷T20; 2012·四川卷T4; 2011·浙江卷T37(1); 2009·浙江卷T10。
1.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
自然原因:流水侵蚀作用; 人为原因:过度开发,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2.新疆荒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自然原因:风力侵蚀作用;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 用不合理。 3.石质荒漠:主要分布在西南云贵高原。 原因:原来的石灰岩地带的植被破坏,而形成岩石裸露 的地表,在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下,使该地水土流失、沙化 的现象。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甲地为地方时最早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早晚
不仅要看其经度,还要考虑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漠河位于 北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大兴安岭是内外流区的分界 线,并不是分水岭,分水岭是两个流域的分界线。松花江干
流是由低纬向高纬流,有凌汛现象。第 2题,看图可知,东
北平原的河流分为北部的黑龙江流域、南部的辽河流域。中 间为分水岭。故地势中间高,南北低。伏旱严重的是长江中 下游地区。东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为国有农场,适合大规 模经营。东北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适于种植棉花。
10.BC
11.CD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2013·四川卷T11~12; 2013·安徽卷T23~25; 2013·广东卷T9、41(2)(4); 2013·天津卷T12(3); 2013·上海卷T44~47; 2013·福建卷T37(4); 2013·江苏卷T28。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湿地资源的破坏,会导致 气候恶化, 生物物种减少, 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所 以说保护湿地刻不容缓。 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013·陕西宝鸡月考)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读图 完成3~4题。
答案
8.D 9.D
考点三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生产
2013·北京卷T1~2; 2013·江苏卷T21~22; 2013·海南卷T4~5; 2013·四川卷T13; 2013·重庆卷T13(3); 2013·山东卷T26(3)(4); 2013·浙江卷T36(1)(2); 2013·四川卷T13(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模式
模式:①在哪里?(区域定位)→②有什么?(区域农业生产 条件分析)→③怎么样?(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④ 怎么办?(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 1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 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从位置、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 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