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
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地理
第二轮提高补短专题复习——中国地理(一)疆域与人口1.疆域与行政区划●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我国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_____、太平洋_____,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_________穿过南部-台、粤、桂、云或滇,大部分位于_____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很宽很广—南北气温差异、东西时间差异,四至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我国疆域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并且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海洋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P8~10 2.人口与民族●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过多、过快、计划生育)●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黑河—腾冲一线,东部多、西部少)●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东北、西北、西南,边边角角;汉族-中东部;各民族一律平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
西藏自治区:藏族。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
台湾省:高山族。
福建省:畲族。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影响河流水系)(山脉纵横交织-主要的山脉;地形复杂多样—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及不足。
山地、丘陵以及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
我国的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山区在农业的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
但与平原相比,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生态相对脆弱,自然灾害较多等。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地理 专题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
二轮·地理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审题步骤】 1.审材料 (1)三江平原→区域定位。 (2)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和结果分析。
调入地生产量<消费量
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调出地生产量>消费量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本地资源少。
②资源消耗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③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浪费、破坏等)。
(3)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①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②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③安全系数高。 ④对沿线自然环境影响小。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英文 缩写 别称 特征
作用
应用 举例
答题 技巧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RS
GIS
GPS
人的视力的延伸
地图的延伸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 限制少、应用广
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理 空间信息;空间分析、多要素的 综合动态预测;计算机系统支持
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性、实时性
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 料,以便及时监测和安排防 灾、救灾
治理措施 建设水利工程 修建分洪、蓄洪区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 发重点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目的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ppt 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ppt
(2)为实现运城盐湖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C ) ①加强盐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 ②调水入湖,保证盐湖 水量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 ④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大幅度提高产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自然原因,开发历史悠久、盐 业贸易发达属于人为原因;如果黄河水不断补给,保证其水量,湖 水盐度降低,盐湖则难以形成。故A正确。
展模式。 7 467(2009年)
【解析】第(1)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自然原因,开发历史减少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的 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表中的数据显示不同的湿地有增有减,且以相对值方式表示,因此不能说明湿地是否萎缩; 有利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2)松原地区发展黑玉米特色产业链可以促进农业增效;
第(2)题,加强盐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 等措施,可实现运城盐湖的可持续发展;调水入湖,保证盐湖水量,盐湖湖水 浓度会越来越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产量,可能会消耗更多 的盐矿。故C正确。
例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玉米原产于南美洲的智利,适宜在我国大部分普通玉米 种植区种植,种植方式与普通玉米的种植方式基本相同。黑玉米具 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玉米。我国吉林省松 原市发展了黑玉米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特色产业链,相继开发 了鲜食黑玉米、黑玉米酒等产品。
例1 (2018·浙江4月高考选考)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 要人为因素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
(1)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建设 D.居民生活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课时 区域可持续发展
(3)河流
改善航运、提供发电、有利于水产养殖、发
展旅游、便于灌溉
(4)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航运 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发展立体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等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
7
考点诠释2: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 存在的问题及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 分)
(1)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气温较高 晴 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13
[典型例题4]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
影响?
。(4 分)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 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 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D. 近郊平原农业农业圈中耕地面积大于林业面积
16
课堂评估
双项选择题
4. 关于北京市郊农业发展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市郊农业除经济功能外,更具有生态、社会等功能 √B. 由近郊到远郊出现由现代都市型农业向传统农林业过渡
C. 造成几大圈层农业发展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影响 D. 从近郊到远郊,依次出现蔬菜-农林多种经营-旱作粮食、 经济作物
(2)东南部GDP所占比重大,说明东南部经济发达,城镇人 口所占比重高,人口密度大,说明东南部城市化水平高; 西北部相反
6
[典型例题1]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 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 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 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地理必修2课时复习课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 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 临灭绝。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山甲、娃 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
黄河从197 2年经常流, 1997年从2月 7日开始,到 年底共断流1 3次累计断流 226天,造成 胜利油田因 少产原油损 失30多亿元。
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
在极端年份,北京市的居民每天呼吸的空气(大多时候),即使 不吸烟,也相当于每天吸一包烟。世界50个选定城市大气环境质 量评比,北京、广州、上海、沈阳、西安曾经“榜上有名”。最 差的10个中有5个是中国城市。
清洁生产(工业) 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生态农业(农业)
1.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本途径
清洁生产
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
费使用—废弃物处理全过程评
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生态农业 2.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 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 模式
生态农业的实质:地尽其利,物 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 源和消除环境污染,达到节约、 高效的目的。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 《21世纪议程 》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北京 1994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 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 和使废弃物再生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成一 个物质反复流动的过程。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3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区域典型特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3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区域典型特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素材鲁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3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区域典型特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素材鲁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3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区域典型特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素材鲁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区域典型特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一直是地理试题载体,在近几年来的高考中,从命题角度看,侧重于对区域的典型特征分析、区域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策略的考查,对区域考查越来越趋向于细节化、能力化、综合化.如“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区域资源开发及调配”等问题成为了历次命题的焦点,对考生的信息提取、综合分析、表述、评价或分析、比较等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在今后的高考中,区域的差异性、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中国某区域的资源战略,特别是能源战略等区域焦点与热点问题仍是命题的重点。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探索总结一下学习区域分析方法,以便形成区域分析思路,能够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对试题出现的新区域进行一个合理的判断与分析,提高我们的考场应试能力。
在日常学习中,针对世界与中国的某一区域,我们应当建立如下思路,构建基础知识网络:在分析中,注重从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两大方面入手,加强各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分析、各要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一定的思维分析模式,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来应对试题中出现的每一个新区域。
7-2中国地理
(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约占71.6%。
(4)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 )
专题七
区域地理
2.我国能源问题及成因 (1)问题
①石油供应紧张。石油进口依存度提高,长期依赖进
口的局面难以改变。 ②石油进口的可靠性差。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 东,中国石油进口一半左右来自中东,1/4来自西非,这些 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 ③石油进口脆弱性强。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 为主,大约占90%,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地 理 新 课 标 版
5.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
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 6.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 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 )
专题七
区域地理
7.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8.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 9.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10.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
区域 发展
绿洲农业,棉花、甜菜、 瓜果为特色农产品;潜 蓬勃发展的旅 力巨大的能源开发,有 游业 望成为石油及天然气工 业基地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地 理 新 课 标 版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地 理 新 课 标 版
所示:
( )
专题七
区域地理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地 理 新 课 标 版
专题七
区域地理
2.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在分析区域地理特 征时要抓住该点,围绕该点展开。
2019年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二 部
专题突破篇
分
专题七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讲
区域可持续发展
知识网络构建 Z
结网建体 理清脉络
名师点拨: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可知,本讲内容一直是高考 命题的热点,主要常考点有: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特点和 区域差异;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资源开发的条件、存在 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 解决措施;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际间的资源调配;题型以选择 题和综合题两种形式呈现。
(1)分析塔里木盆地中部以颗粒细小的细沙和粉沙为主的原 因。
(2)根据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推测塔里木盆地地下水的来源。 (3)简述塔里木盆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水、土条件。 (4)塔里木盆地的公路容易遭受流沙掩埋,指出为减少流沙危 害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 (1)塔里木盆地中部颗粒细小的细沙和粉沙来源有两 种,其一是外力搬运作用,因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多大风, 风力作用强;河流短小,径流量小,多为季节性河流,下游断流, 所以流水搬运作用弱,不会将细沙、粉沙带到盆地中部,主要应 为风力搬运作用;其二是本地砂石因受物理风化、侵蚀作用分解、 破碎形成细沙和粉沙。(2)地下水一般由地表径流补给,塔里木盆 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河流补给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 水为主,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下渗成为地下水;昼夜温差大,夜 晚水汽冷凝在地表沿空隙下渗形成地下水。(3)水源条件:塔里木
②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小,蒸发 灌:引淡淋盐 土壤含
华北平 原、东 北平原 (半湿 润地 区)
强烈,地下水位高 ③旱涝灾害频繁 ④冬春季节多大风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 不排 (3)水盐运动规律:春秋返盐,夏季 淋盐—土壤夏季盐度降低,春秋升
高中地理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度析清洁生产、生态农业案例,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2.通过学习,进一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个人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具有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重点难点】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清洁生产与结尾治理的异同。
【课堂实录】知识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下笔如有神(1)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传统经济:高强度开采资源和能源,大量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资源利用粗放和一次性、物质⑦流动。
循环经济:资源输入⑧、资源再利用、废弃物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2)实现循环经济的大体途径:工业⑩;农业。
2.是实施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必要条件。
二、合作探讨1.从哪些方面比较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不同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处置2.简述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3.念书102页案例2,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酒精厂散布的主导因素是:(2)传统的酒精生产造成什么环境问题?(3)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有什么益处?4.(小结)通过书P102页案例2的学习思考以下问题:(1)工业发展实施清洁生产的益处是什么?(2)清洁生产与传统的工业生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5.生态农业的大体特征(意义)是什么?小贴士:在日常生活中,咱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①踊跃参加植树活动;②利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③节约能源;④节省利用自然资源;⑤改变无益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⑥尽可能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当车;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⑧珍惜每一块绿地;⑨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不遗余力;⑩亲近大自然,和咱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⑩关心并踊跃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状况的动力;⑩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办法。
6.案例分析题答案【资料分析】1.该地居民对绿色食物的了解程度如何?大部份居民能准确的理解绿色食物的含义及其标志,管理机构,标志性产品,但对一些细节性的知识掌握不够。
高中地理.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必修2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两大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理解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
懂得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印证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以课本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二、教学重点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教学难点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原则,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要不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什么?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演示板书:第三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板书: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学生活动:阅读课本99页1—4自然段的内容,讨论回答师:请看下面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演示材料: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材料一: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净增人口在1400万左右。
每年有2000万以上人口进入劳动年龄等待就业,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1/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
材料二: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如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全国耕地和草场共有40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缺水。
有6000多万农民和4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耕地逐年减少。
全国已有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O.067公顷,东部沿海地带的广东、浙江等省,人均耕地仅有O.033公顷左右。
材料三: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总量(不舍乡镇工业)达11.4万亿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为1823万吨。
大中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趋明显,个别城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1994年达149.8亿吨;到1994年,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亿吨,占地55697公顷。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第二讲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
展。
人口
能源
环境
3.战略(zhànlüè)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
与
发展白皮书》。
第三页,共41页。
二、人口(rénkǒu)战略
人口(rénkǒu)众多,人口(rénkǒu)素质较低
1.人口(rénkǒu)问题 人口(rénkǒu)结构不合理
(2)A、B两省区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较低的是
,主要原因
是
。
(3)结合材料三,分析南京市可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
第十八页,共41页。
【解析】第(1)题,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从人口、资源和环境(huánjìng) 的现状分析。第(2)题,A(西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较低,可从该省区的 自然环境(huánjìng)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第(3)题,材料三反映 南京的经济外向度、社会保障能力和资源支撑能力等方面排名较低,故主 要从这些方面的改善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
第十九页,共41页。
答案:(1)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短缺令人堪忧;生态破坏和环境 污染严重 (2)A 高寒的气候,生态脆弱;人口稀少,科技落后,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相对较低 (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tuī dòng)社会保障制度 的完善与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外经济联系。
第二十页,共41页。
第二十四页,共41页。
【判读关键】判读此类图形的关键是根据图中已有信息,结合上下 环节(huánjié)的内容推断出未知信息,最后按照箭头指向顺序验证 所填未知信息的正确性。
第二十五页,共41页。
3.迁移应用 (1)考查“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模式。 (2)考查“粮食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畜禽养殖—沼气—有机 肥”生态循环模式。 (3)考查“集水—种植—养殖—加工—沼气”五配套模式。 (4)考查农业循环经济基地(jīdì)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知识综合篇
专题七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中国地理
一、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江苏地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
下图为我
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
据下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6月中旬江淮地区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连绵;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9月受冷锋影响,降水较多。
答案:C
(2010·福建文综)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2~3题。
2.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解析:从左图中可读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东向西增高。
从右图中可读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南向北增高。
因此,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答案:D
3.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
解析:该地区东南雪线高度低,主要原因是东南部降水量大。
答案:B
(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读表,完成4~6题。
发展阶段时间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4.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
5.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
6.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
解析:跨国公司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是为了寻找最优区位,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第4题,该公司①阶段产品“走出去”、②阶段销售“走出去”,主要发展目标是开拓国际市场。
第5题,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的消费特点进行生产,也便于产品销售。
第6题,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先进技术。
答案:4.A 5.C 6.D
二、模拟题
一、选择题
右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省自东向西自然环境变化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山地→盆地→平原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植被:森林→草原→荒漠
2.2009年8月,该省西部降水稀少,部分地区农作物干枯,受灾最大的农作物可能是
() A.甜菜、冬小麦、亚麻B.棉花、亚麻、春小麦
C.玉米、大豆、水稻D.玉米、甜菜、亚麻
解析:第1题,根据省区轮廓可确定该省为吉林省,该省东部距海较近,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部距海较远,处于东部山地的雨影区,降水较少。
第2题,吉林省西部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适宜玉米、春小麦、高粱、大豆、甜菜、亚麻等农作物生长;因该地区热量偏低,不宜种植棉花、冬小麦;该省西部降水偏少,不宜大面
积种植水稻。
答案:1.C 2.D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
据此回答3~5题。
3.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4.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5.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
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第3题,东北农牧交错带位于大兴安岭一带,大致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第4题,森林资源丰富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不属于障碍。
第5题,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高原中南部和黄土高原西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突出,不宜建设成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些地区可通过退耕还牧发展成为畜产品供应基地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答案:3.B 4.C 5.A
二、综合题
6.至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长江沿岸形成了六大经济开发区。
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
势。
(2)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
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________线、________线运往上海。
(3)长株潭城市群在乙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带动作用。
试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自然条
件。
(4)丙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不可能是()
A.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B.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C.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
D.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E.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5)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该工业基地发展
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缺乏。
解析:第(1)题,甲地为成都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水稻种植业发达。
第(2)题,乙位于湖南省,锑、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本区货物可经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运往上海。
第(3)题,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自然条件。
第(4)题,丙经济区科技并不发达,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
第(5) 题,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为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1)水稻种植业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政策支持。
(2)有色金属浙赣沪杭
(3)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湘江及其支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运条件。
(4)D
(5)沪宁杭能源和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