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习: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答案专题: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铝土矿是几内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铝土矿中可提炼出氧化铝,氧化铝可直接通过电解法冶炼金属铝。
读几内亚所在区域图和科纳克里气候资源统计图,回答1--2题。
1、若几内亚想保持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一年内的稳定生产,应该( )A.大力建设水电站B.配套建设火电站C.加强交通建设D.大力开发铝土矿2、大力发展铝土矿深加工,对几内亚国内的积极影响是( )A.减少了铝土矿出口的收入B.使生态破坏和污染更加严重中/华-资*源%库C.扩大就业和增加外汇收入D.使氧化铝国际市场的投资风险增大【参考答案】1---2、B.C解析:第1题,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需要大量的电能,该地区河流落差大,有建设水电站的条件,但降水集中在夏季,导致水电供应有季节变化,所以要保持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一年内的稳定生产,应该配套建设火电站;而加强交通建设和大力开发铝土矿对保持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一年内稳定生产没有太大影响。
第2题,大力发展铝土矿深加工,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铝土矿深加工产品出口量,从而扩大就业和增加外汇收入;使生态破坏和污染更加严重是消极影响;D项描述的内容不是对几内亚国内的影响。
(二)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
读大庆市地图,回答1--3题。
1.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①带状分布②分散分布③居采油区④靠近铁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3.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①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1.C 2.A 3.A第1题,读图可以看到,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附答案
2020 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农业与地区可连续发展练习附答案* 农业与地区可连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因素是()A.耕地面积广大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饶D.人均耕地多分析:商品粮基地的形成过程中,粮食生产的数目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目之间的对照关系。
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少,节余的粮食许多,能够供给大批的商品粮。
答案: D(二)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地区布局表示图,回答1~2 题。
1.相关图中各优势区发展马铃薯栽种的优势条件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展、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天气凉快、日照充分、水源丰富2.马铃薯栽种优势地区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最后形成马铃薯家产集群。
马铃薯家产集群有益于()A.减少地区的能源耗费和节俭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损坏C.扩大整体生产能力和提升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花费分析: 1.B 2.C第 1 题,东北优势区纬度高,天气凉快,东北地区马铃薯一般在 4 月下旬到 5月初时栽种,此时该地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华北地区(内蒙古 )降水较少;西南优势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丰沛,可是地形曲折;西北优势区天气干旱,水源欠缺。
第 2 题,家产集群能够扩大地区整体生产能力和提升竞争能力。
(三)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
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质量优秀。
读“2010 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达成1--2 题。
用水定额单方水净产单位面积净产作物栽种作物种类值 /(元/m3)值 /(元/hm2)(m3/hm2)面积 /hm2小麦8 7000.13 1 164 1 414棉花8 700 3.6231 493 5 390蔬菜12 300 1.8122 313 5 393瓜类 4 500 5.3023 8616041.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质量优秀,其主导因素是()A. 日夜温差大B.土壤肥饶C.水源充分D.地形平展2.从地区可连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此后栽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种类是()A. 棉花B.蔬菜C.瓜类D.小麦答案1—2、A C(四)读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地区散布图,达成1--3 题。
2020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十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读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海陆位置②地形起伏③太阳辐射④植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A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降水整体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闭合曲线,是地形起伏影响的结果。
2.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生态脆弱的表现有()①地势高峻,气候寒冷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③湿地广布,生物多样性少④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于500mm,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严重。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陕西一模)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A.地表风力小B.山地降水量丰富C.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答案C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狭管效应明显,地表风力较大,A项错误;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项错误;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补给河流,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项错误。
4.(2019陕西一模)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答案C由材料可知,该地有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 项正确;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可减弱地面辐射,A、B项错误;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但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13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3题区域可持续发展1、2017年7月5日,为期3天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落下帷幕。
来自联合国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经过深入研讨、实地探访,对全球沙尘暴防治、荒漠化治理达成共识。
其中,中国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引发各国与会代表的关注,被视为防治沙尘暴的“治本良策”。
据此完成1~3题。
1.库布齐沙漠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B.滥砍滥伐,植被稀少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2.“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这是库布齐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
下列对该工程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光照强烈,发电量较大B.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加剧地表水分蒸发C.多种植耐旱植物D.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3.以下对于防沙、治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B.劳动力需求大,科技要求低C.应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D.以发展种植业为核心,实现多样化经营2、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
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
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气力。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C.夏季风D.冬季风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从外地运沙B.持续除草C.修筑防浪堤D.植树种草3、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接近90°,坡面侵蚀强度最大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4、下图为人类对地球影响部分数据统计图(右图为1950年以后数据)。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附解答 区域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12区域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0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点1土地退化考查角度1▶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考查土地资源的退化(2019年全国Ⅲ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
第3题,由前两题的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不会主要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由题干“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可知,该地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气温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
答案▶ 1.A 2.D 3.C考查角度2▶以河流水文特点为背景,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2018年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3题。
2020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优编: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优编: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含答案专题: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下图为某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b段应效仿cf段和be段,大力发展灌溉农业②bc段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③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④bc段的梯级开发促进了cf段灌溉农业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为治理该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政府计划在流域内大力植树造林,这主要是利用了森林的哪种生态功能?()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解析:第1题,ab段位于河流上游,由于地形地势等原因,不应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f 段灌溉农业的发展与bc段的梯级开发关系不大;bc段的梯级开发应是综合性的开发,利用水库的优势可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bc段的梯级开发会产生较多的电能,而东部有铝矿,因而可以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第2题,图示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农业面积较大,水土流失可能较严重,故流域内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应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答案:1.D 2.C(二)如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1~3题。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2.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B.制冷C.取暖D.烹饪解析:1.B 2.A 3.C第1题,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挪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的落差大,因此水电站的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即多为高水头电站,故B选项正确。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可持续发展”试题汇编
1.【西城】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10°113°图5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用油茶树的茶籽压榨而成。
油茶树在湖南省衡阳、永州、怀化等地分布较广,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壤。
橄榄油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来自油橄榄,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产量较高。
油橄榄喜温、喜光,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1)比较两地种植特色油料作物的自然区位优势差异。
(6分)目前,国内对茶油的认识还局限在少数地区,因为种植面积及产量等原因,至今还是“待字闺中无人识”。
(3)列举改变茶油“待字闺中无人识”局面的有效措施。
(4分)(1)(6分)衡阳、永州、怀化: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夏季多雨(雨热同期)(1分);酸性土壤(1分)。
安达卢西亚:地中海气候(1分);夏季光照充足(1分);地形利于排水(1分)。
(3)(4分)增加技术投入(1分);提高产量和质量(1分);加大宣传力度(1分);拓展国内外市场(1分)。
2.【海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该县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坡,引溪水灌溉稻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
图6为青田县“稻田养鱼示意图”。
(1)说明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
(3分)(2)“稻鱼共生”系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说明其具体表现。
(3分)近年来,古老的稻田养鱼方式正在发生着转变:一些农户用水泥浇筑田坡防止漏水,通过施用化肥、农药和投放精饲料等措施提高水稻、田鱼产量,并开发以稻鱼共生文化为 核心的农业观光活动,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3)说明产生上述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该转变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6分)(1) (3 分)山地多,土地资源有限;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河湖众多,水源充足等(2) (3 分)水稻田为田鱼提供生存环境、食物;田鱼为水稻除草、吞食害虫、耘田松土;稻鱼共生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投入等(3) (6 分)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农业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扩大等影响:提高稻鱼产量;丰富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不利于农业传统文化的传承;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等3.【海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讲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精练含解析
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
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
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图甲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图乙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
据此完成1~3题。
甲乙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乔木B.灌木C.草本D.灌草结合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①减少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③减少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3.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A.地形类型B.坡度大小C.气候变化D.土壤类型解析:第1题,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因此,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
草灌结合,植被结构更加复杂,可以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
故选D。
第2题,在坡面上种植活篱笆带植被具有增加下渗、阻挡坡面径流、延缓径流及防止土壤流失等方面的效果。
故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对防止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径流速度、延缓径流、削减径流峰值及控制土壤流失、减少泥沙含量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②③④正确;但不会减少径流总量,①错误。
故选D。
第3题,在山坡上建设农林复合系统不会改变地形类型,A错误。
由于该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拦截地表泥沙的作用,活篱笆以上的泥沙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受灌草的阻拦沉积下来,多年以后,两道活篱笆之间的区域会变得比较平坦,B正确。
在山坡上采用农林复合模式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土壤类型的影响非常小,C、D错误。
答案:1.D 2.D 3.B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
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附解答 区域可持续发展
热点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夏季风D.海陆位置【答案】A【解析】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是低温(月平均最高温在7 ℃以下),其次是风及土壤等条件,而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纬度等。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向北逐渐降低,且与纬线大致平行,所以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正确。
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漠化B.乙地——沙漠化C.丙地——水土流失D.丁地——土壤盐碱化【答案】C【解析】读图并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华北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旱涝、风沙、土地盐碱化;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位于三江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水土流失。
故答案选C。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A 、B 、C 分别表示 ( )A .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B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C .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D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答案】D【解析】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
4.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 .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 .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 .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答案】B【解析】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
二战以来,全球已出现过三次产业转移,目前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在进行中,制造业全球布局具有寻“成本洼地”而生的特点。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1.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弃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
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
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
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
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D.环境承载力大2.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A.加拿大B.乌克兰C.新加坡D.印度尼西亚2.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
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1~3题。
1.“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2.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春季多风B.夏季炎热C.秋季多雨D.冬季寒冷3.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A.收集雨水B.增加遮阴C.防范火灾D.增加美感3.当地时间2017年1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威胁通用汽车公司(GM):“要么把雪佛兰科鲁兹车型从墨西哥迁回美国制造,要么就等着高额的边境交易税。
”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制造业岗位数从1 730万急速下跌到1 150万。
目前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外国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4·重庆文综)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水生植物增加B.水体富营养化C.鱼的种类增加D.水面面积扩大【解析】选D。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水面面积扩大,使鱼类的生存空间增大,从而使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
2.(2014·四川文综)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选B。
结合图例可以看出①、③地风功率密度等级小,风力资源不丰富;②地风功率密度等级高,风力资源丰富,而且距能源消费市场(沿海地区)近;④地虽风功率密度等级高,风力资源丰富,但离能源消费市场(沿海地区)远。
3.(2014·浙江文综)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 1.00 52.57 1.001.00青海0.86 47.44 0.14 0.95河南0.82 42.43 7.74 1.07黑龙江0.93 56.90 1.00 0.29浙江 1.65 63.20 0.83 2.56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解析】选D。
表中信息显示,四个省份中浙江省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科技水平较发达,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但人均耕地最少,故A、C项错误;河南省水资源压力最大,不适合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故B项错误;黑龙江省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小,城市化水平较高,适宜发展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故D项正确。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可持续发展练习含详解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可持续发展练习含答案专题: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主要原因有()①能源和原材料不足②传统工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小③科技力量雄厚④控制环境污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城市、产业相对密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缺乏,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C(二)如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
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读图完成1--3题。
1.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地处背风坡B.西风偏弱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寒流流经2.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拦水发电B.储存淡水C.供旅游活动D.防海水入侵3.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A.泥沙沉积量减少B.泥沙沉积量增加C.河流水质下降D.河流含沙量增加解析:1.B 2.D 3.A第1题,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但冬季南北温差大导致气压差也较大,冬季西风势力更强;夏季西风相对冬季偏弱,故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
第2题,河口水闸一般是为防止海水入侵而建,结合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可判断水闸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的原因是夏季河水下泄量少于冬季,则夏季时海水更容易入侵。
第3题,因水闸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若关闭水闸,会减少海水对河流的顶托作用,则不利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即该段河流泥沙沉积量会减少。
注意该段河流水质受海水入侵影响,关闭水闸,海水难以入侵,则河流水质变好。
(三)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 ℃,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
如图为我国2017年油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结合材料可知()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2.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①油菜总产量高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④油菜品种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A.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少B.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C.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D.耕地面积不足解析:1.D 2.B 3.C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影响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地形和水分;甲、乙两产区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的都是春油菜;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油菜要在春暖后才可播种,而南方冬季相对温暖,油菜可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2020届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强化练习题卷: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2018年11月,一条微信刷了屏:毛乌素沙漠快要成“森林”啦!在中国的沙漠中,毛乌素沙漠是降雨最多 的,夏季暴雨次数占到了全年总次数的80%以上。
下图是毛乌素沙漠位置图,据此完成1〜2题。
2.毛乌素沙漠变“森林”的主要工程措施,可能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实施生态移民 C.设置草方格沙障 D.跨流域调水 答案:1.B 2.C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1m 的速度下降。
“死海不死”的说法已经受到了现实①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 ②上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减少 ③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④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 D .①④4.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②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 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重A. 地形陡峻B. 冷锋影响C. 河流经过 海拔较高 B.②③C.③④1.当地夏季多暴雨的原因最可能是() 的严峻考验。
图甲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场,图乙是死海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3〜43.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下列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图甲死海沿湖度弃的水上游乐场堆中峰④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3.A 4.D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
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读图回答5〜7七,等温线5.图示区域()A.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B.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C.M地年降水量比N地多D.M地气温年较差比N地小6. 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C.城市面积扩大,非农用地增加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7.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A.修建梯田,平整土地8.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C.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D.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答案:5.B 6.A 7.D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附答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选择题(一)可持续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下列言论中蕴含可持续思想的是A.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D. 围湖造田【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以成语为载体考查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要求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意为抽干湖水来捕鱼,烧毁树林来打猎,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易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从而导致耕地开垦扩大,增加人地矛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调蓄洪水能力减弱,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
(二)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如灰尘、粉尘、盐粒等)或气溶胶粒子(如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 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能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如图示意黄淮地区1971~2001年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相关系数。
据此完成1--2题。
1.黄淮地区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关系是()A.20世纪80年代之前,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B.20世纪80年代之后,相对湿度越大,霾日数越少C.20世纪80年代之前,霾日数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D.20世纪80年代之后,霾日数与风力相关性增强2.推测黄淮地区1971~2001年间()A.冬季风势力减弱B.降水量显著增大C.霾的主要组成物质改变D.森林湖泊面积大量增加解析:1.A 2.C第1题,图中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冬季霾日数与风力呈明显负相关,故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A正确。
注意正相关说明变化一致,负相关说明变化不一致,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大。
第2题,从图中只能看出不同时期,霾日数与各要素的相关性,不能看出冬季风势力强弱、降水量变化趋势,更不能看出森林、湖泊面积变化;但是从图中可看出,霾日数与风力、降水、湿度相关性发生较大变化,可能是霾的组成物质发生改变,导致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霾日数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读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陆位置②地形起伏③太阳辐射④植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 A 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降水整体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闭合曲线,是地形起伏影响的结果。
2.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生态脆弱的表现有( )①地势高峻,气候寒冷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③湿地广布,生物多样性少④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于500 mm,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严重。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陕西一模)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 )A.地表风力小B.山地降水量丰富C.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答案 C 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狭管效应明显,地表风力较大,A项错误;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项错误;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补给河流,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项错误。
4.(2019陕西一模)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答案 C 由材料可知,该地有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项正确;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可减弱地面辐射,A、B项错误;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但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D项错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处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如图a)。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多呈弯月形(如图b)。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ab5.(2019湖南怀化二模)若尔盖湿地位于若尔盖沼泽的腹心地带,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A.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排水不畅B.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C.河曲发育,湖泊众多D.地处高原地区,植被稀疏答案 D 若尔盖湿地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且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排水不畅;湿地植被丰富。
6.(2019湖南怀化二模)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牛轭湖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而形成的B.牛轭湖一般形成在平原或高平原地区C.牛轭湖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大D.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边答案 C 地形平坦地区的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流在洪水期时很容易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但大多有河道与原河流相通,可调节径流。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的基西米河,在长约90千米(南北端高差仅10.7米)、宽1.6~3.2千米的河漫滩上蜿蜒166千米,水深0.3~0.7米。
该河在1962—1971年逐渐被渠化成一条长90千米、深9米、宽100米的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组成的运河。
另外,沿河还修建了6个拦河坝,使来水通过调控形成一系列的水库。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2019山东潍坊模拟)对基西米河进行渠化是为了( )①防洪②灌溉③航运④养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③④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渠化后河道变直,变深,则排水时更加通畅,可以起到防洪作用;渠化后,河水变深,则航运条件变好;根据材料可知,渠化后河道弯曲减小,则湿地面积减小,这不利于灌溉和养殖。
8.(2019山东潍坊模拟)基西米河被渠化改造后,对当地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改善水质C.减缓流速D.扩大湿地答案 A 河道渠化后,当地湿地面积减小,则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
该河有拦河坝,宣泄洪水时,水流变快。
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
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2019吉林一模)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 )A.南沙群岛B.内陆风电基地C.横断山区D.沿海火电基地答案 B 电池储能电站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发电站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而风能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发电量与用户需求量之间的矛盾较大,而备选四地中,内陆风电基地风力发电量大,因此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内陆风电基地。
10.(2019吉林一模)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具备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
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 )A.建设周期长B.选址要求高C.不易大规模推广D.发展潜力大答案 D 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周期短,A错误;电池储能电站选址要求不高,B错误;电池储能电站适宜大规模推广,C错误;目前我国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D正确。
11.(2019吉林一模)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意义是( )A.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B.为经济建设生产巨大电能C.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D.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答案 C 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本身不能发电,但它可以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由于用电高峰期和用电低谷期电价存在差异,且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能有效减少电力浪费,所以其具有经济效益。
C正确。
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湖北武汉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长江三峡水库从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间,入库泥沙量仅为论证预测的42%。
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延长水库寿命,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
长江中游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图甲示意长江水系中已建成或规划中的大坝分布,图乙示意鱼群通行的生物通道,图丙示意鄱阳湖作用与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
甲乙丙(1)简要说明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的过程。
(6分)(2)判断图丙中甲作用与乙作用,哪一个对应长江作用,并说明理由。
(6分)(3)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推测可能的原因。
(6分)(4)三峡入库泥沙量及往下游排沙量大大减少,可以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说明。
(6分)答案(1)先上游落闸,下游启闸(鱼群进入生物通道);再下游落闸,上游启闸(鱼群进入上游河段)。
(2)甲作用对应长江作用。
7—9月份,锋面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
长江水位上升,(水位高于鄱阳湖,)长江作用显著。
甲作用在7—9月较强,因此对应长江作用。
(3)上游大量修建水库,淤积大量泥沙;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较好。
(4)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减少,水库的调蓄能力增强;水库下游河床经河水(清水)冲刷,不断加深,利于泄洪;水库下游含沙量小的江水进入通江湖泊,湖泊萎缩速度大大延缓(或湖泊的调蓄能力增强)。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结合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需要生物通道水流较缓的条件,通过上、下游落闸启闸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长江作用主要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鄱阳湖作用是指鄱阳湖向长江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图丙中甲作用与乙作用的时间明显不同。
其中甲作用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份,乙作用主要集中在4—6月份。
7—9月份,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长江水位比鄱阳湖高,长江水位上升,长江作用显著,因此甲作用对应长江作用。
第(3)题,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和人类活动有关,要从工程拦截泥沙和生物固沙两方面分析。
第(4)题,水库的调蓄能力及河流的泄洪能力大小与水库的库容、河道的淤沙状况等直接相关。
13.(2019重庆4月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
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矿床、金属矿床、盐湖及盐类矿床等),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图1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图2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图1图2(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6分)(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6分)(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6分)答案(1)条件: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条件:盐类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盆地气候干旱,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
(3)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实现盐类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4)制约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
解析第(1)题,分别从地壳运动产生有色金属,海陆变迁和沉积环境产生油气,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产生盐类等角度去分析。
第(2)题,主要从资源分布状况和气候等角度去思考。
第(3)题,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
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水资源、自然灾害等角度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