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相图

合集下载

三元相图ppt

三元相图ppt
三元相图的分析技巧
相态的分析
确定三元相图的三个相态
根据三元相图中的三个区域,可以确定三元相图的三个相态,即液相、固相和气 相。
确定相态之间的转化
三元相图中不同相态之间的转化与成分和温度有关,可以根据相图中的成分和温 度范围确定不同相态之间的转化条件。
结晶过程的分析
分析结晶过程
三元相图中的结晶过程分析需要了解不同成分的溶液中结晶 过程的特点,以及结晶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规律。
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
三元相图的研究也是材料科学基础研 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三元相图 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 本质和规律,为材料科学的其他领域 提供基础支撑。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新型材料的探索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探索新型材料的三元相图,以寻找具有更优性能的相变材料, 应用于能源、环保等领域。
理论研究进展
计算方法的改进
研究者们不断改进计算方法,以更准确地预测三元相图中的 相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者们可以模拟真实材料的三 元相图,为理论预测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多晶型和同素异构体的存在
在某些三元体系中,可能存在多种晶型和同素异构体,这些不同结构的物质在物理和化学 性能上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如何考虑这些差异对三元相图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 题。
三元相图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加强实验研究
由于三元相图的复杂性,实验研究仍然是确定三元相图最准确的方法。因此,需要发展新的实验技术,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 率,同时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库和理论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三元相图。
应用研究进展
能源储存与运输
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三元相图优化能源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性能。例 如,优化相变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第五章 三元相图

第五章 三元相图

B
B%
C%
A
← A% C% →
C
b c
a
图 部分浓度三角形
§5.1.2 浓度三角形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线
1)与某一边平行的直线
C
含对角组元浓度相等
A% d C% c
Bc C% 100% BC
A
B B% 图 平行于浓度三角形某一条边的直线
确定O点的成分 1)过O作A角对边的平行线 2)求平行线与A坐标的截距 得组元A的含量 3)同理求组元B、C的含量
三元系中如果任意两个组 元都可以无限互溶,那么它们 所组成的三元合金也可以形 成无限固溶体,这样的三元合 金相图,叫三元匀晶相图。
相图概况
[1] 特征点: ta, tb, tc- 三个纯组 元的熔点; [2]特征面:液相面、固相面; [3]相区:L, α, L+α。
图 三元匀晶相图
§5.3.1 相图分析
( A B )
Ax nE nA Ee
( A B C )
Ax ne nA Ee
§5.4.2 组元在固态下有限溶解,具有共晶转变的三 元相图
1.相图分析
从占有空间的角度看,固态有限互溶三元共晶相图比固态 完全不互溶三元共晶相图要多三个单相区(α、 β、 γ)和三个 固态两相区(α+β、 β+ γ、 α+ γ)。
图 过成分三角形顶点的变温截面图
图 平行于成分三角形一边的变温截面图
用垂直截面图可以分析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了解合金在 平衡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的临界温度,以及可以了解合金在 一定温度下所处的平衡状态。 但是,用垂直截面图不能了解合金在一定温度下的平衡相 成分和平衡相的重量。
图 变温截面图的应用

第六章 三元相图

第六章 三元相图

来计算。
如右图中的合金o,其中的
A
C
相与 相的相对量分别为:
% mo 100%
mn
三元相图中的杠杆定律
% on 100%
mn
6-1 三元相图基础
3. 重心法则:当三元系合金
B
处于三相平衡时,研究它们之间
的成分和相对量的关系,则须用
重心法则。如右图中,O为合金
( )
的成分点,P、Q、S分别为三个
三条三相共晶转变线相交于 a
E点。成分为 E 的液相在该点温
l
度下发生四相平衡共晶转变: f
LE TE A B C
E点称为三元共晶点,其所对应 m
的温度成为四相共晶转变温度。 A
c
e3 k
j
e1
b
e2
p g Eh
C
三元共晶点 E与三个固相的 成分点m、n、p 组成的水平面称 为四相平衡共晶转变平面。
由于第三组元的加入,三个
二元共晶点在三元系中均演化成
为三相共晶转变线 e1E、e2E 和 e3E。当液相成分沿着这三条曲 线变化时,则分别发生三相共晶
转变: e1 E e2E e3E
L AB L BC L AC
a c
e3
l
k
f j
e1
b
e2
m
p
g
A
Eh C
n
B
固态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6-2 固态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6-1 三元相图基础
三、三元相图中的杠杆定律及重心法则
1. 直线法则:一定温度下,三元系材料处于两相平衡 时,材料的成分点和其两个平衡相的成分点必然位于同一条 直线上,该规律称为直线法则或三点共线原则。

第八章三元相图

第八章三元相图

第八章三元相图第八章三元相图三元合金系(ternery system)中含有三个组元,因此三元相图是表示在恒压下以温度变量为纵轴,两个成分变量为横轴的三维空间图形。

由一系列空间区面及平面将三元图相分隔成许多相区。

第一节三元相图的基础知识三元相图的基本特点:(1) 完整的三元相图是三维的立体模型;(2) 三元系中可以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四相平衡区是恒温水平面;(3) 三元相图中有单相区、两相区、三相区和四相区。

除四相平衡区外,一、二、三相平衡区均占有一定空间,是变温转变。

一、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三元相图成分通常用浓度(或成分)三角形(concentration/composition triangle)表示。

常用的成分三角形有等边成分三角形、等腰成分三角形或直角成分三角形。

(一) 等边成分三角形-图形1. 等边成分三角形图形在等边成分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三个组元A、B、C,三角形的三个边的长度定为0~100%,分别表示三个二元系(A—B系、B—C系、C—A系)的成分坐标,则三角形内任一点都代表三元系的某一成分。

其成分确定方法如下:由浓度三角形所给定点S,分别向A、B、C顶点所对应的边BC、CA、AB 作平行线(sa、sb、sc),相交于三边的c、a、b点,则A、B、C组元的浓度为:WA = sc = Ca WB = sa= AbWC = sb= Bc注:sa+ sb+ sc = 1 Ca + Ab+ Bc= 12. 等边成分三角形中特殊线(1) 平行等边成分三角形某一边的直线。

凡成分点位于该线上的各三元相,它们所含与此线对应顶角代表的组元的质量分数(浓度)均相等。

(2) 通过等边成分三角形某一顶点的直线位于该线上的所有三元系,所含另外两顶点所代表的的组元质量分数(浓度)比值为恒定值。

(二) 成分的其它表示法1.等腰成分三角形当三元系中某一组元B含量较少,而另外两组元(A、C)含量较多,合金点成分点必然落在先靠近成分三角形的某一边(如AC)附近的狭长地带内。

第八章 三元相图

第八章   三元相图
共晶转变线,这就是3个液相面两两相交所形成的3条熔化沟线e1E, e2E和e3E。当液相成分沿这3条曲线变化时,分别发生共晶转变:
e3 e1
LA+ C
e2
LA+ B
E
L B +C


图中a,b,c分别是组元A,B,C的熔点。在共 晶合金中,一个组元的熔点会由于其他组 元的加入而降低,因此在三元相图中形成 了三个向下汇聚的液相面。其中, ae1Ee3a是组元 A的初始结晶面; be1Ee2b是组元 B的初始结晶面; ce2Ee3c是组元C的初始结晶面
四、三元相图中的杠杆定律及重心定律
3.重心定律
当一个相完全分解成三个新相,或是一个相在分 解成两个新相的过程时,研究它们之间的成分和 相对量的关系,则须用重心定律。 根据相律,三元系处于三相平衡时,自由度为1。 在给定温度下这三个平衡相的成分应为确定值。 合金成分点应位于三个平衡相的成分点所连成的 三角形内。
第八章 三元相图
三元合金系(ternery system)中含有三个组元,因此 三元相图是表示在恒压下以温度变量为纵轴,两个成分变量 为横轴的三维空间图形。由一系列空间区面及平面将三元图 相分隔成许多相区。
8.1 三元相图的基础知识
三元相图的基本特点: (1) 完整的三元相图是三维的立体模型; (2) 三元系中可以发生四相平衡转变。四相 平衡区是恒温水平面; (3) 三元相图中有单相区、两相区、三相区 和四相区。除四相平衡区外,一、二、三相平 衡区均占有一定空间,是变温转变。
二、三元相图的空间模型
三、三元相图的截面图 投影图

三元相图各类图形有等温(水平)截面图、垂直 (变温)截面图、投影图。
1. 等温水平截面图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
另一方面,玻璃是非晶体,防止玻璃的析 晶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分析析晶能力,解决实际玻璃的失透问题。
玻璃中析晶影响:玻璃的透光性、玻璃的机械强 度、玻璃的热稳定性 玻璃失透含义:玻璃是均质体,若出现析晶将破 坏玻璃的均一性,是玻璃的一种严重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熔体析晶能力由大到小排列, 初晶区熔体 > 界线上熔体 > 共熔点处熔体 原因:不同晶体结构之间的相互干扰。
4、CaO-Al2O3-SiO2
系统共有10个二元化合物,其中
4个是一致熔化合物:CS、C2S、C12A7、A3S2, 6个不一致熔化合物:C3S2、C3S、C3A、CA、 CA2、CA6, 2个一致熔三元化合物
有15个无变量点,整个相图划分为15个副三 角形。
在富硅区有液相分层、晶型转变。
相图的实际应用: 硅酸盐水泥的配料 硅酸盐水泥中含有C3S、 C2S、 C3A、
元系统相图的浓度三角形
C
D A
B
D A
¾等含量规则 ¾等比规则
C B
最简单的四元系统相图
D
B
C
A
§2-5 三元交互系统相图
固相物质之间能够进行置换反应的系统为 交互系统(互易系统)
AX+BY=AY+BX 处于化学反应式同一端的固相物质构成交
互对 系统中存在两个交互对,四种固相物质 仍符合相律,独立组分数为4-1=3
配料点的位置不同,制品中的主晶相不 同,制品的性能就不同。
滑石瓷的烧结范围狭窄。通过L、M、N点的
液相量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所以滑石瓷中一般 限制粘土的用量在10%以下。
3、 Na2O-Al2O3-SiO2
NS-CS-SiO2 系统的富硅部分

第七章 三元相图

第七章 三元相图

C
← A%
8
Examples
B
determine alloy compositions
90
M:A75B10C15 N:A50B20C30
80 70 60 B% 50
10
20
30
40 C%
50
40
60
30
20 N
10
M
70 80 90
A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9 C ← A%
组元在固态有限相溶
47
a 立体图
相区的立体图 曲面的立体图 曲线的立体图 点
组元在固态互不相溶
48
TA
A3 A2 A1
E3
A
E1
TC
E C3 C2 C1
C
TB B3 B2 E2 B1
B
总立体图
49
相区的立体图
LA
TA
A3 A2 A1
E3
A
两相区
初始结晶面
E1
TC
E C3 C2 C1
C LC
(3) 浓度三角形内任意一点的合金 ——三元合金。
(4)平行于浓度三角形某一边的 直线上的合金,含该线所对顶点组 元的浓度相等。
(5)位于通过浓度三角形某一顶点的直线上的合金,其 所含另外两个组元的成分比例是常数;
14
2. 三元相图中的杠杆定律和重心定律
(1) 直线法则
在一定温度下三组元合金两相平衡时, 合金的成分点和其两个平衡相的成分点 必然位于成分三角形内的一条直线上, 该规律称为直线法则或三点共线法则。
20
30
40
C% 50
2
60
70 80 90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

三元系统相图一、相律及组成表示法根据吉布斯相律 f = c-p+2p -相数c -独立组分数f -自由度数2 -温度和压力外界因素凝聚态系统不考虑压力的影响,相律为:f = c-p + 1(温度)(一)相律三元相图比二元相图多一个组元,根据相律,三元凝聚系统:f =c -p +1=4 -p,当p=1 时,f max=3 ( 即两个成分变量x1、x2和温度的变化)当f=0时,体系具有做多的平衡相P=4 (四相共存)在硅酸盐系统中经常采用氧化物作为系统的组分。

一元系统如:SiO2Al2O3-SiO2二元系统CaO-Al2O3-SiO2三元系统注意区分:2CaO.SiO2(C2S) ;CaO-SiO2;K2O.Al2O3..4SiO2 -SiO2f =c -p +1=4 -p•最大自由度f max=3是指两个独立的浓度变量和一个温度变量•如何用相图表示?•一般用正三棱柱•三个顶点表示三个纯组分•纵坐标表示温度•三角形中表示各种配比的混合物•由于A+B+C为一恒定值,所以三者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变量三坐标的立体图平面投影图相图图1 三元匀晶相图图2 三元共晶相图(二)三元系统组成的表示方法浓度三角形:在三元系统中用等边三角形来表示组成。

(组成的百分含量可以是质量分数,亦可是摩尔分数)。

顶点:单元系统或纯组分;边:二元系统;内部:三元系统。

图3 浓度三角形909090808080707070606060505050404040303030202020101010cEM DaABCa图4 双线法确定三元组成CABMbc a一个三元组成点愈靠近某一角顶,该角顶所代表的组分含量必定愈高。

例题1:在浓度三角形中:•定出P 、R 、S 三点的成分。

•若有P 、R 、S 三点合金的质量分别为2,4,7Kg ,将其混合构成新合金,求混合后该合金的成分。

•定出Wc=0.80,W A /W B 等于S 中的W A /W B 时的合金成分。

第8章三元相图

第8章三元相图


根据需要只把一部分相界面 的等温线投影下来。经常用 到的是液相面投影图或固相 面投影图。图为三元匀晶相
图的固相液相投影图。
6
8.1 三 元 相 图 基 础
8.1.4 三元相图的杠杆定律及重心定律
1. 直线法则:在一定温度下三组元材料两相平衡时, 材料的成分点和其两个平衡相的成分点必然位于成
分三角形内的一条直线上。
21
8.2 固 态 互 不 溶 解 的 三 元 共 晶 相 图
☆ 投影图应用举例(以合金o为例)
合金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可以利用杠杆法
则进行计算。如合金o刚要发生两相共晶转变
时,液相成分为q,初晶A和液相L的质量分
数为:
22
8.2 固 态 互 不 溶 解 的 三 元 共 晶 相 图
☆ 投影图应用举例(以合金o为例) q成分的液体刚开始发生两相共晶转变时,液体含量几乎 占百分之百,而共晶体(A+C)的含量近乎为零,所以这 时(A+C)共晶的成分点应是过 q点所作的切线与AC边 的交点d。继续冷却时,液相和两相共晶(A+C)的成分 都将不断变化,液相成分沿 qE线改变,而每瞬间析出的 (A+C)共晶成分则可由 qE线上相应的液相成分点作切 线确定。在液相成分达到E点时,先后析出的两相共晶(A +C)的平均成分应为 f(Eq连线与AC边的交点)。因为 剩余液相E与所有的两相共晶(A+C)的混合体应与开始 发生两相共晶转变时的液相成分q相等。因此合金o中两相 共晶(A+C)和三相共晶(A+B+C)的质量分数应为

相 图
25
8.3 固 态 有 限 溶 解 的 三 元 共 晶 相 图
8.2 固态有限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8.3.1 相图的空间模型 1.相图分析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

—— 适用于两相平衡的情况
WB
A
M"
O"
N" N (b)
B
O
M
(a)
N’ MNO点在一条直线上 O’ ON Wa 100% M’ MN
OM Wb 100% MN
证明:任取两组元在相变前后质量相等 C
—— 适用于两相平衡的情况

推论

当给定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处于两相平衡时, 若其中一相的成分给定,另一相的成分点 必在已知相成分点与合金成分点连线的延 长线上;
的相对数量比为:
水平截面图--连接线性质
在给定的温度下,两平衡相的成分之间的连接线段称 为连接线。上述的线段mn就是连接线。
连接线上各成分的合金在该 温度下平衡的两相成分为连 接线两端点的成分。液相线 上每一点对应的液体都有固 定的固相与之平衡,即在液 相线上每一点在固相线上都 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点,所以 称为共轭线。在一定温度下 ,同一成分的合金有固定的 平衡相,所以连接线不可能 相交。
第六节
三元相图
含有三个组元的系统成为三元系,第三个组元 的加入,不仅会改变原来两个组元之间的溶解 度,而且第三组元可溶入原可形成的相中改变 其性质,并且还可产生新的相,出现新的转变, 引起材料的组织、性能和相应的加工处理工艺 的变化。三组元的材料在工程中用的也相当普 遍,例如合金钢、铸铁、铝镁铜合金、ZrO2- Al2O3-SiO2陶瓷等,所以需要了解三元系相图。
元越少,而其他两组元成分比例
不变。
3、三元相图的表示方法
以水平浓度三角形表示成分,以垂直浓度三 角形的纵轴表示温度,三元相图是一个三角 棱柱的空间图形。一般由实验方法测定。 但由于形状复杂,多采用等温截面、垂直截 面和投影图来表示和研究。

第五章 三元相图

第五章  三元相图

5.1
三元相图的成分表示法
C
二元系的成分可用一条 直线上的点来表示;三元 系合金有两个独立的成分 参数,所以必须用一个平 面三角形来表示,这个三 角形叫做成分三角形或浓 度三角形。常用的成分三 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时 也用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 角形。 A
A%
C%
B%
B
浓度三角形
5.1.1 浓度三角形 1.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C分别表示3个纯组元, 三角形的边AB,BC, CA分别表示3个二元系 的成分坐标,三角形内 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成 分的三元合金. A 一般按顺时针(或逆时针) 标注组元浓度。
L(三元) ΔT α(三元)
自由度:f=c-P+1=3-2+1=2 故三元匀晶转变区可有两个自由度: 温度和相成分。
5.3.1 相图分析
1 画图 (1) 先画一成份三角形 (应为正三角形) (2) 画温度轴 (3) 画二元匀晶相图(每 两个合金上存在一个二 元相图) ---三元系立体图可视为三 个二元系在空间的延伸 液相面----三个二元系的液相线 所围成的面. 固相面----三个二元系的固相线 所围成的面.
5.4
三元共晶相图
TA A2 A3 A1 E3 E C2 C3 C1 C TB
5.4.1 组元在固态互不溶,具有共晶转变的相图
一、相图分析
1. 画图 (1) 先画一成份三角形
(2) 画温度轴
(3) 画二元共晶相图
E1 TC E2
B2 B3
B1 B
三个二元共晶相图向空间 A 延伸 (4) 画出四相平衡共晶转变平 面A1B1C1 (5) 三个二元系共晶点向空间 延伸为三条共晶沟线,交 A1B1C1面于E点,称为共晶点

材料学基础第5章三元相图

材料学基础第5章三元相图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五章
5.6三元相图小结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五章
一、单相状态 f=3-1+1=3,而一个温度变量和两个成分变量之间没有任何
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不论是等温截面还是变温截面,单相区可能具 有多种多样的形状。 二、两相平衡 立体图:共轭曲面。 成分变化:蝶形规则。 等温图:共轭曲线(可用杠杆定律) 变温截面:判定转变温度范围和相转变过程,不能用杠杆定律。 三、三相平衡 立体图:三棱柱,棱边是三个平衡相单变量线。
二、投影图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五章
投影图的作用:合金结晶过程分析、相组成物相对量计算、组织组成 物相对量计算。
图8.17 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区
表8.2 各典型区域合金的凝固组织过程及室温组织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五章

凝固过程
室温组织

L→α
α

L→α ,α→βⅡ
α+βⅡ

L→α ,α→βⅡ,α β
α+βⅡ+γⅡ
(1)当给定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处于两相平衡状态时,若其中一相的成分 给定,则根据直线法则,另一相的成分点必位于两已知成分点连线的 延长线上。 (2)如果两个平衡相的成分点已知,则合金的成分点必然位于两平衡相 成分点的连线上,根据两平衡相的成分,可用杠杆定律求出合金的成 分。
5.2.2重心定律
x,y,z分别为α,β,γ成分点,则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五章
投影图有两种。一种是把空间相图中所有相区间的交线部投影到浓度 三角形中,借助对立体图空间构造的了解,可以用投影图来分析合 金的冷却和加热过程。另一种是把一系列水平截面中的相界线投影 到浓度三角形中。每一条线上注明相应的温度,这样的投影图叫等 温线投影图。等温线可反映空间相图中各种相界面的变化趋势,等 温线越密,表示这个相面越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元相图
1 浓度三角形(成分三角形):
☐ 取一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表示三个纯组元。

☐ 三个边各定为100%,表示三个二元系A-B ,B-C ,C-A 的成分。

☐ 各边表示重量百分比。

2 双线法
3 特殊直线 on 线:A 组元的含量相等。

Am 线:B,C 两组元含量之比为一常数。

4 等含量规则 -----MN 线上C 组元的含量相等
定比例规则-------CD 线上A 、B 组元的含量之比是一定值。

5 等腰三角形法
6 直角三角形法
7 直线法则:三元系统两相平衡共存时,
合金成分点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必须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MN 为共轭线
杠杆定律:-----〉
注意:共轭连线不可能位于从三角形顶点引出的直线上,根据选分结晶,液相中低熔点组元与高熔点组元的含量的比值应大于与之共存的固相中低,高熔点组元含量的比值。

8 重心法则:P211 处于三相平衡的合金,其成分点必位于共轭三角形的重心位置 9 三元匀晶相图:三个组元在液态和固态时都能够完全互溶
10 P207 固溶体合金结晶过程中的蝴蝶形迹线:三元合金固溶体结晶过程中,反应两平衡对应关系的共轭连线并非是固定长度的水平线,随温度下降,它们一方面下移,另一方面绕成分轴转动。

11 变温截面图:---两种截取方法----从垂直截面图中可以得到准确的转变温度。

但不能确定
两平衡相的成分及相对含量
--- 与二元匀晶相图的差别:三元系变温截面截取三维相图中液相面及固相面所得的两条曲线并非是固相及液相的成分变化迹线,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平衡关系,不能用杠杆定律确定相对含量。

12 P224 图5-108 两个垂直截面分析过程
A B
C
M N
A B
C M N O E
D F %100%100⨯=⨯=m n m o w m n on w α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