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

合集下载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旨在通过集约化经营、合理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根据所得数据和情况编写了以下报告。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万个,涉及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种植业等多个领域。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根据调研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民经济合作社等。

这些合作社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和产业特点进行选择。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组织农民集中劳动力和资源,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

例如,设立多个种植基地或养殖场,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2. 服务经营模式:合作社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市场信息、金融支持等综合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销售中的问题,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3. 产业链模式: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户从事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和利润空间,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优势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 农民自主权得到保障:农民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和管理,可以有效维护他们的权益。

2. 资金和技术支持得到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获得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3. 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与大型超市、餐饮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和挑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 组织建设和管理不够完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有效的组织建设和管理经验,存在组织混乱、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四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四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四篇)(篇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组织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

为科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近日,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办公室对我县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农民合作社,树立一批农业知名品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截至目前,我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799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种植类合作社1065家,养殖类656家,农机化合作社60家,其它类型18家。

有9家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家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22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

19家合作社取得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89个。

全县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15.6万人,带动农户21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70%;代销农产品4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13亿元,社员增收3.67亿元。

合作社运作模式(以林业为例)有:荒山、土地、资金、劳力、技术五种入股形式和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市场等形式。

(二)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

**年底,全县工商注册合作社不足50家,自**年至今,在工商注册合作社每年平均新增约240家。

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是组织能力强。

当前我县合作社组织已涵盖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全过程,涉及所有特色优势农产品,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三是合作内容多。

合作社自身不断创新,充实丰富合作内容,形成了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涵盖多种业务的合作社组织,由简单的生产合作、销售合作向信用合作拓展,在强化风险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农产品闯市场、树品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篇一)为促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县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县农水科技局、市场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和本土专家组成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于**年6月至8月,深入到城关、江口、广货街、龙王、四亩地、筒车湾、新场镇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技人员和合作社负责人深入交流;于9月17日至20日,赴**市略阳县、留坝县、洋县,**市**考察学习。

历时近四个月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与模式(一)总体情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各行业部门的指导下,近年来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取得了较快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截止**年10月,全县登记注册合作社296个,遍布11镇68村。

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种植业112个(有机大米、杂粮、食用菌、中药材等),从事林果业25个(苗木、板栗、核桃等),从事养殖业65个(养猪、养牛、中蜂、土鸡等),从事特种养殖2个(林麝、梅花鹿),从事服务业33个,其它61个。

全县农民合作社总资产达到了4.63亿元,入社农户2800余户。

在脱贫攻坚战中,各镇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多渠道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共有1093户347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带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分别占全县贫困户的24.4%和31.1%。

**年全县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值9000余万元,实现经营收入2800余万元,实现盈余1000余万元,上缴税金80余万元。

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县级示范社26个,市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4个。

(二)发展模式从调查总体情况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模式、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统一经营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发展能力日益增强。

发展比较成功的典范模式如下:一是产业带动型。

模式为“产业+合作社+农户”,由合作社把基地和农户联系起来,其特点是实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标准化,形成了产加销发展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型形式,旨在通过组织农民共同劳动和集体经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情况,本次调研选取了县的三个专业合作社进行深入调查与访谈。

一、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范围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这三家专业合作社均选择了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作为经营范围,并成立了合作社依法取得了合法经营资质。

这三家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分别是农民互助合作社、家庭经营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

二、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运作情况1.农民互助合作社农民互助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成员参股,按照合作社章程共同经营并共享经济效益。

在该合作社,成员们共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确保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和市场销售。

2.家庭经营合作社家庭经营合作社是由一群农户自愿结成,以家庭作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共同劳动和集体经营为主要形式。

合作社树立了“大家庭,大家办”的理念,实现了资源整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3.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是由农民投资组成,按照合作社章程以股权形式参股,并按照红利的大小分配经济效益。

该合作社将种植养殖业以及加工和销售业务进行整合,形成一体化运作。

三、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和收益情况通过对三家合作社的调研,我们得知这些合作社的经营状况较好。

合作社采取了引进技术、培训农民以及加强市场开拓等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

合作社还利用集体经营优势,开展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附加值和利润。

根据调查结果,这三家合作社的年均收益率在10%以上。

四、专业合作社的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1.组织形式不一致:在调研中发现,向农民普及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和优势是必要的,使农民了解到合作社的各种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帮助农民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合作社形式。

2.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专业合作社应当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集中农民力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组织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计调查了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调研结果(一)合作社的成立情况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8个合作社是由村民自行发起成立的,2个合作社则是由政府主导成立的。

这说明农民对于合作社的认同度较高,也意味着政府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合作社的规模情况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合作社的规模差异较大,最小的合作社只有30户农民,而最大的合作社则有150户农民。

这说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合作社存在着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

(三)合作社的经营状况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通过对合作社的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合作社的经营状况普遍较好。

大部分合作社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四)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首先,有些合作社资金来源单一,缺乏长期的资金保障,导致了合作社的经营发展受限。

其次,一些合作社在经营中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导致了生产效率较低。

此外,一些合作社的信用状况较差,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和政府扶持资金。

四、建议(一)加强合作社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积极支持合作社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同时鼓励合作社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引进社会资本、与企业合作等。

(二)加强合作社的管理建设。

合作社应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

同时,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合作社的生产效率。

(三)加强合作社的信用建设。

合作社应积极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第1篇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1靠规范促进健康快速发展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一.态势与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

上世纪九年代以后,合作社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快聚集整合,重视利用新的发展平台,开始形成多种主体牵头兴办.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截止年7月,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68家,入社社员36万户,带动农户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5.4。

(一)农业龙头企业着眼于培植稳固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随着产品供不应求阶段的结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对农户而言,与合作对象龙头企业地位不对等,在价格制定.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重大问题上缺少对话谈判能力,有时遭受损害也无能为力。

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而言,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管理成本高,监督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措施难以落实等等。

这些情况说明,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间环节主体缺位的情况分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龙头企业开始牵头成立或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

合作社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洽谈签订供销协议,帮助社员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积极谋求合作社共同利益。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成员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二)基层供销社着眼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供销社系统逐步走出低谷。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大全五篇)第一篇: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县政协2020 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县政协组织了部分县政协委员及涉农部门相关人员对区内(县外)、县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一)总体情况西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相对较晚,最初是2007 年库区移民在天生桥库区水域成立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之后沙糖桔种植大面积发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随之快速发展起来。

此外,精准扶贫大政策的推动,也是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截至2019 年末,西林县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09 个,注册登记409 个。

在全县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以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占专业合作社个数90%以上;养殖专业合作社个数占比相对明显偏少,且正常运作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更少。

(二)本次调研对象情况本次调研所选择的调研对象,都是从全县专业合作社名单中按种植、养殖类随机选样的专业合作社,共25家。

这25家中:正常运行11家;创社模式:支部带领型 1 家;能人带动型 9 家;自愿联合型 15 家;行业类型:养殖型 6 家;服务型 2 家;种植型 15 家;种养型 2 家;投资方式:贷款 2 家;成员资金入股 9 家,其他的 14 家;营销模式:已有产品的 14 家全部是自产自销;管理建设:年召开社员大会 9 家;有会计核算9 家;有固定办公地点 12 家;对社员进行过培训的 11 家;制定相应制度11家。

除了对我县进行调研外,我们调研组还到武鸣区嘉沃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嘉沃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沃柑火龙果为主,集种植金融及技术服务果品增值包装及冷链于一体,配套农业观光旅游致力于打造“三产融合”、“沃柑全产业链”为主的大型农业专业合作社。

嘉沃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沃柑、火龙果的种植,主动探索金融与农业的融合模式,通过汇集金融企业、渠道商、农资厂家、科研机构、加工厂、冷链运输、社员种植户等各方资源,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四)近期,我站组织人员,采取面上统计与典型调查的方法,对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蓬勃兴起、加速发展,为解决将来“谁来种地(养殖)”、“怎样种地(养殖)”的问题探索了新路子,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经验。

现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有力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业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格局,数量呈快速发展趋势。

截止目前,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其中:省级1家(圆方集团)、市级1家;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129个,涉及种、养、加及产业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种植业30个(粮食6个、蔬菜20个、经济林果4个)、畜牧业66(鸡5个、猪23个、牛1个、羊27个)、林业10个、渔业8个、农业服务业8个、其他7个;获得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6个;共注册资金2.19亿元,成员总数2859人,带动农户6500户;有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67个,其中:种植业33个(粮食19个、蔬菜10个、经济林果4个)、养殖业30个(羊21个、猪5个、鸡4个)、其他4个;获得省级示范农场10个,市级示范农场15个;有专业大户267户,其中:种植面积50亩以上58户(粮食34户,蔬菜7户,林果13户,其他4户),共流转土地10761亩;养殖业209户(千只羊116户,万只羊2户、百只羊57户;千头猪28户;万只鸡3户;200头牛1户;50只牛1户;70条驴1户)。

二、基本特点我县紧紧围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支持能人到农村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化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树立了一批农业知名品牌,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篇一)近年来,**县紧紧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大县”战略目标,以开展精准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为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发现现状及运行状况,笔者从去年来,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详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县委、县政府组织发动村组干部带头创办合作社并提出打造“特色农业大县”引领工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种植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县已登记注册备案的专业合作社661个,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7个,县级示范社40个。

专业合作社成员18124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调查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呈现出四个特点:1.覆盖产业广。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资等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158个,种养业272个,养殖业19个,农机14个,林业种植加工15个,其它1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到全部的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2.领办主体多。

从合作形式和组建方式看,主要有龙头企业支撑型合作社5家;村级组织牵头型合作社24家;市场牵动型合作社15家;能人带动型合作社98家。

同时,还出现了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多主体带动发展的格局。

3.典型示范强。

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围绕当地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比如成立于**年7月的国家级**阳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自然环境和土壤、水质含硒等特点,发挥土地、劳力、实用技术资源充足的优势平台,与国家、省、市、县各级农科机构,农业专家的现代农科技术进行有效对接,与商家合作,共同开发出一种新兴区域性立体,循环富硒产业经济模式----阳光富硒农业,合作社以社员照单种植,合作社加工生产,公司按约收购运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六)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六)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六)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济银发〔**〕134号)精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薛城区支行、薛城区经管局、恒泰农村合作银行联合组成调研组,采取现场采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我区沙沟镇、周营镇、陶庄镇等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及金融服务现状进行了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一批组建规范、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但也存在合作社经营不规范、市场化程度低、内部管理松散、规模小、农业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其中金融支持力度弱、资金紧张是制约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积极探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径,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机制,创办信贷新品种,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建设是下一步国家政策取向的客观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紧张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一、薛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薛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始于**年,通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规政策,短短五年,全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6家,社员(会员)1.2万余人,带动农户3万余户,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56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30家,受国家部级奖励扶持合作经济组织1家,省级奖励扶持合作经济组织1家,市级奖励扶持合作经济组织18家,区级奖励扶持合作经济组织20家。

既包括从事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包括从事农产品加工、农村新能源、农业机械服务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经济组织按行业类型划分为:种植型19个,养殖型30个,运输型8个,技术信息服务型19个,仓储型2个,加工型8个,经营领域涵盖了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五)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五)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五)为进一步了解农民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功能作用,根据《云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功能作用调研的通知》(云经管函[**]2号)精神,我县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县经营管理站人员开展了农民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功能作用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截止**年12月31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16个。

其中:种植业110个;林业8个;畜牧业84个;渔业3个;服务业5个;其他6个。

实有会员5343人,注册资金26896.9万元。

**年共获得县级示范社8家、州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2家。

目前,全县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9家,州级示范社16家,县级示范社32家。

二、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成员脱贫的经验做法(一)努力提升品质,提高效益。

合作社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二)积极开展品牌创建。

合作社积极创建自己的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使受益人口不断增多,促使更多人口脱贫致富。

三、地方政府发挥合作社作用开展脱贫工作的主要措施(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

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从**的实际出发,重点引导发展茶叶、养牛、养猪、蔬菜、甘蔗、西瓜、养鱼、烤烟、草果、魔芋、马铃署、食品加工、农机等专业合作社。

(二)是不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社创建示范社,使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中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三)是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社申报项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自**年以来,从农业部门帮助专业合作社申报中央、省上的项目获得了27个,扶持资金共347万元。

通过项目建设使部份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

四、贫困地区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规模和操作规范的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认识不到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调研报告3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调研报告3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调研报告3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调研报告第1篇近年来,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度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论从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县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农民合作社146家,注册资本26085万元,合作社成员2850人,带动农户3800余户。

目前纳入我们示范社管理的合作社有21家,从总体情况来看,合作社的数量增长比较快,且合作社的类型也越来越多,经营的范围也了越来越广泛,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对农民的带动能力不断加强,在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及抵御风险的能力方面将发挥作用将越来越大。

但应该看到,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在制度建设、内部管理、财务规范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发展,现阶段合作社在经营及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问题:一、合作社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对兴办合作社目的认识不到位,偏离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的。

在成立的合作时,部分专业合作社是个别人出资成立并运作,以专业合作社名义登记注册,村民名义上为合作社成员,但实际上并未出资,也并不承担经营风险,不参与分配,还有些合作社以村民、家庭成员组织成立合作社,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也没有组织成员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成为"空壳合作社",合作社没有发挥作用,个别人开办合作社认为可以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且登记门槛又低,所以降低了合作社的公信力。

(二)规模还比较小,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因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重发展轻规范,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目前我县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合作社的的负责人文化程度不高,管理经验较为缺乏,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合作社在营销、生产方面缺乏科技含量,对产业化经营中的促进作用还不大,合作社的龙头、桥梁和纽带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部分群众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入会的兴趣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强,从而导致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会员偏少。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5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5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5篇)第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篇一)近年来,**县紧紧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大县”战略目标,以开展精准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为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发现现状及运行状况,笔者从去年来,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详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县委、县政府组织发动村组干部带头创办合作社并提出打造“特色农业大县”引领工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种植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县已登记注册备案的专业合作社661个,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7个,县级示范社40个。

专业合作社成员18124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调查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呈现出四个特点:1.覆盖产业广。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资等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158个,种养业272个,养殖业19个,农机14个,林业种植加工15个,其它1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到全部的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2.领办主体多。

从合作形式和组建方式看,主要有龙头企业支撑型合作社5家;村级组织牵头型合作社24家;市场牵动型合作社15家;能人带动型合作社98家。

同时,还出现了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多主体带动发展的格局。

3.典型示范强。

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围绕当地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比如成立于**年7月的国家级**阳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自然环境和土壤、水质含硒等特点,发挥土地、劳力、实用技术资源充足的优势平台,与国家、省、市、县各级农科机构,农业专家的现代农科技术进行有效对接,与商家合作,共同开发出一种新兴区域性立体,循环富硒产业经济模式----阳光富硒农业,合作社以社员照单种植,合作社加工生产,公司按约收购运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自愿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民自愿组织,不强制加入或 退出。

盈利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提供农业生 产资料、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获得收益。
ABCD
互助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互助合作为基础,共同出资、 共同经营、共担风险。
民主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享有平等的 权利和义务。
02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为目标,按照合作原则进行经济活 动的互助性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致富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 组织化程度提高的重要力量。
02
为了深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目的
01
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包括数量、规模 、业务范围等。
02
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及其原因。
03
提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 调查方法与过程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问题与挑战 • 建议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
01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 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型形式,是农民自愿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运营模式和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实地走访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合作社的运营情况;专家访谈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行业洞察和发展建议。

三、调研结果。

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加,覆盖了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同时,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

调研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多样化,既有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导的合作社,也有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导的合作社。

在运营过程中,合作社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合作社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开发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拓展市场空间。

3. 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

调研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资金问题,一些合作社资金短缺,影响了生产和经营;其次是人才问题,一些合作社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制约了发展潜力;另外,一些合作社在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营销和品牌推广。

四、发展建议。

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合作社;三是加强合作社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整体竞争力。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赵银海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就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市农林局的有关情况介绍,接着深入到四明山镇、河姆渡镇、临山镇、低塘街道等乡镇(街道),召开了由分管镇长(主任)、农办主任、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专业合作社,然后又召开了由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农办、市农机总站、工商余姚分局、农发行余姚支行、市合作银行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一、基本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它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市场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发展这种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村经济组织,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是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建立了由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及组织组成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服务体系,并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二是通过变更登记、新设登记等,依法规范 1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构成、出资方式和组织机构,规范了专业合作社章程、内部运作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三是依法制定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扶持政策,在农业扶持政策中专专门安排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性扶持资金,并落实上级规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四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是在产前农资统一配送、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

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3家,其中余姚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宁波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规范化合作社总数达到52家。

共有入股社员2024人,联系带动农户5.5万多户,经营和联接基地面积14.07万亩,基本覆盖了全市特色产业和产品。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篇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面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创新了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也是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载体,是一种新的集体经济形式。

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存在与发展还很不成熟。

从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来看,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一、自身综合实力不强目前,全区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论在规模、数量还是功能作用的发挥方面,仍处于低层次。

一是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差。

缺乏配套的收购场地、仓储、冷库及加工设备等硬件设施,只能出售初级产品,无任何产品附加值;二是缺少高素质的带头人。

从各地发展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看,主要是有一个优秀的懂经营、善管理并有较高威望及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又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

现实农村中,具备上述条件的带头人太少;三是产销衔接不紧密。

一般停留在产前的优良种子提供、产中的技术服务,对于产后的销售服务、市场开拓、产品加工、营销策略等方面涉足太少。

专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与农民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关系;四是缺乏品牌培植意识。

目前,区内的专业合作社自身没有统一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更谈不上产品的商标注册,也没有积极申请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很难赢得市场信誉,加上广告宣传不到位,市场竞争力处于下风。

二、外部环境不适应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

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以及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作业还认识不足,甚至对专业合作社的概念都不清楚,误认为搞合作经营又回到过去计划经济的老一套。

因此没有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二是扶持力度不够。

有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技术指导、产销信息获取、周转资金信贷及专项资金补贴等职责不清、协调不够,甚至互相推诿,影响了农民办社的积极性。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3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XX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

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XX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鄂发[×]×号);省人大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XX年和XX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XX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XX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湖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

从XX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截至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XX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

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

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

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1、发展速度快截止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比XX年增加×家,增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20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

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鄂发[×]×号;省人大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20年和20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20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20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湖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

从20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截至20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20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

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

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

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快
截止20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比20年增加×家,增幅×。

其中京山县、钟祥市、长阳县等×个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家,京山县达到×家。

2、领办主体多
一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占××。

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由果品产销大户程国庆领办的。

二是科技人员创办型,占××。

沙洋县曾集镇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县曾集镇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蔡代兵牵头组建的。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占××。

湖北长阳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省级龙头企业湖北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异地投资组建的。

四是村级组织牵头型,占××。

郧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由郧县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支部书记湛宏远牵头领办。

3、覆盖产业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村能源、林业、水利等多个行业。

其中,种植业占××,养殖业占××,其他行业占××。

4、典型示范强
各地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了为成员服务、民主管理和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性质。

截至20年底,全省共培育典型合作社×家,其中省级指导扶持×家,各地指导扶持×家。

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者姚凤君同志,是当地果树行业的老专家,该合作社引进培育了×多个果树新品种,推广了×多项新技术,并有多个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国内领先。

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联合销售达×以上,统一培训、修剪、机防、嫁接率达到×,还有冷藏保鲜、品牌经营,办公和培训大楼等,为成员增收节支效果显著,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以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合作知识的宣传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

虽然国家20年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发展原则、组织管理、设立登记等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宣传不够,又往往停留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领导讲话上,很多干部群众没有听到,也没看到,从而造成对发展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对合作社的性质与作用认识不够。

近几年省里通过开现场会和培训会,解决了各级政府和农业经管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培养了一批合作知识辅导员,但还是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各地也开展了一些针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但培训人数太少,合作社对成员的培训就更少了,往往只有一些技术性培训。

由于缺乏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导致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利益驱动现象,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营主体,又不纳税,没有好处;有人还认为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要去管;有些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领办者,看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扶持,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些专业大户领办者,以为办合作社等同于办公司,在盈利分配上完全按股金分配,在民主管理上,也是投资多的成员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完全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按交易额量分配为主,成员有平等管理合作社的权利。

有些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利,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没有管理合作社建设合作社的主人翁意识。

2、政府部门指导力度不够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涉及到合作知识和组织管理,又涉及特色产业和技术、市场等问题,还涉及领办者带领成员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没有懂合作知识和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去指导,很难做到依法办社,很难成为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抓手,也很难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

过去政府部门指导不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懂合作知识的辅导员太少。

每个县市只有×-×人参加过培训,而且往往只有×个专职人员,有些还是兼职。

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职人员。

村里基本没人管,指导服务很难到位。

二是深入农村指导服务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现在的指导最多只能跑马观花,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开展调研和指导。

而这项工作唯有直接向群众宣传,有针对性地指导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我国解放初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就是依靠各级干部深入农村宣传指导的。

三是典型示范不够。

典型示范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但由于政府扶持和部门指导不够,导致典型示范太少,规范运作欠佳,服务效果有限。

四是没有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

我们的基层指导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强调先发展,后规范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合作社发展思路,缺乏以规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县市、一个行业做几个盆景式的合作社,还不能做到规范运行,最后必然影响发展。

老百姓看不到好处,影响加入的积极性,合作社也可能没有生命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加大力度。

只要能办出一部分规范的合作社,让广大农民偿到甜头,夯实合作社服务基础,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就会加快发展,政府也就会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支持。

3、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普遍存在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分配不合法等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关系不顺,核心是合作社能否给成员带来增值利润,这是合作经济的实质。

实际上,国家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规定得既有原则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由于我们的领办者和指导者一般只有企业、事业、社团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往往凭借经验管理和指导合作社,恰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其特殊性质,不同于其他任何组织。

只要合作社领办者和指导者都能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