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传播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传播论》已获得北京市社科基金资助,正在出版过程中,应在年内出版。
现将《摘要》和
部分内容在这里发布,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盛希贵 2004年8月
《摘要》
随着影像技术、印刷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等的数字化和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进入"视觉化"、"图像化"时代。
与"视觉化"、"图像化"紧密相关的关键词之一是"影像"。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传播中,还是在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研究、不同学科的著述、文献中,人们都常常听到、读到、用到"影像"这个概念,但是,对"影像"却从未做过认真的界定。
影像究竟是什么?应当如何界定其内涵?影像的本质是什么?影像传播的规律有哪些?等等,关于影像本体的研究少之又少;有关"影像传播"的理论研究也不多见。
在国外,对于视觉传播的研究有一些著述,但是具体到影像,尤其是将摄影、电影、电视等融为一
体的影像传播著述也不多见。
本文以大众传播理论、视觉心理学、视觉传播理论等为依据,以影像本体研究、现代社会中影像传播的特点、过程、效果、功能、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影像传播者和受众研究等为主要
研究对象,揭示影像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且,以批判的眼光来分析影像传播带来的社会问题,提出
改进、提高影像传播质量、加强影像传播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建议。
在美国、加拿大等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早、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视觉传播学和影像传播研究有一些基础和成果,例如,视觉传播学(Visual Communication)、视觉教养理论(Visual Literacy)、双通道编码理论(The Dual Coding Theory)、多渠道传播与提示-累计理论(The multiple- Channel Communication and Cue Summation Theory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体划分理论--"冷与热"等,著述有See What I Mean--"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ommunication, John Morgan and Peter Welt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 Ltd.,1986;Seeing is Believ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ommunication, Arthur Asa Berger, Copyright 1989 by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等。
但是具体到影像本体论、影像传播理论方面,还没有读到过专门的著述。
正如保罗·M·莱斯特指出的那样:"……古登堡之后教育学家发展了完善的文字语法,但达盖尔之后却从没有人研究过为照片服务的视觉形象语法。
人们只学习如何
去读解文字,但却从没有学习过如何去读解图片。
"
在国内,研究摄影、电影、电视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往往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将研究内容局限于各个领域之内,从共同性上研究和揭示影像的本质和影像传播的基本问题的研究也未曾见到。
通过视觉图像进行传播的历史源远流长。
人类早期的岩画,就开创了用视觉图像来记录和表达他们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和事件的历史。
技术的进步,比如说,19世纪80年代中期摄影术的诞生,20世纪早期电影的发明和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对视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如果说对于普通人而言,视觉的利用似乎是天经地义、无须学习的,他们对视觉的利用是自发性的。
那么,对于广大的大众传播工作者而言,视觉传播的确是有学问的,是值得研究的,甚至于是非研究不可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视觉教养(Visual Literacy)理论及其他影像传播的理论、视觉传播与影像传播的发展历程、影像世界的特点、影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1969年,一群对视觉在教育和传播方面的各种不同作用感兴趣的人们走到了一起,召开了一个视觉教养(Visual Literacy)方面的研讨会,并成立了国际视觉教养学会(IVLA--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
从此,Visual Literacy便成为研究视觉传播学问的一门科学。
简而言之,视觉教养就是理解和制造、创作视觉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视觉教养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可发展的视觉能力--即在看的同时整合其它感觉器官的感觉经验的能力的培养。
对于正常人类的学习而言,这些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
这些能力一旦发展了,将使得受过视觉教育的人在(所遇到的)(特定的)环境中,能够辨别和翻译视觉的行为、对象、和/或符号,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制造的。
通过对这些能力的创造性的运用,(我们)能够与他人交流。
通过对这些能力的独具慧眼的运用,(我们)能够理解和欣赏视觉传播的杰作。
视觉教养理论有如下主要观点:第一,视觉不应当只是自发式的,而应当是自觉的;视觉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加强和提高的;第二,应当加强对视觉的研究,加深对视觉的认识,从而提高人类的视觉能力;第三,通过视觉教育和视觉能力的训练,人们的视觉认知和解读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人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各种人工构造物、造型设计、图画、美术、平面设计、影像等视觉对象中所表达的更深刻、更全面完整的内涵;第四,视觉自身有独特的认知方式、解读方式和表达方式,是需要加强研究的,也是能够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解释的;第五,现代社会,图像传播和文字传播、语言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如果没有经过视觉教养教育和训练,也是一?quot;文盲";第六,教育工作者、画家、视觉设计人员、传播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摄影工作者、视觉人类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视觉专家等更应当加强自身的视觉教养,并将自身的视觉修养带入到工作之中,从而在总体上提高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视觉教养水平。
与视觉教养理论相关的理论还有双通道编码理论(The Dual Coding Theory)、多渠道传播与提示-累计理论(Multiple-Channel Communication and Cue Summation)、马歇尔o麦克卢汉的媒体划分理论--冷与热理论等等。
从理论上讲,在人类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五种感官的重要性不同。
在人类获取的信息总量中,80%以上来自眼睛。
"人体中70%的接受器集中在眼睛上。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只能靠后排,加起来只
占30%"。
美国纽约大学的心理教育学家詹里姆·布鲁诺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记忆10%来自于听觉,30%
来自阅读,80%则是通过视觉和实践获得。
可见,眼睛是最重要的信息器官。
从总体上看,视觉传播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传授技能和文化、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活动之一,视觉传播又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并最早习得的一种交流、表达、传递情感和思想的技能和本领。
古代岩画、古代各种造像的不断被发现,对古代岩崖石刻、古代各种造像的研究,证明了视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所具有的独特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证明了视觉传播活动对推动人类走向文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繁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生活在信息时代、图像化时代的现代人更是离不开视觉。
最早的视觉信息传播载体是古人刻画在山崖、岩石上的图案,经过漫长岁月,从这些图案中发展出了古代的象形文字和绘画。
正是有了古岩画和象形文字,人类早期的许多历史景象才得以保留、古代文明才得以传承。
绘画的历史比文字更为长久,是从三、四万年前"符号爆炸"时代就开始了的一种形象化的记录手段。
古岩画无疑是绘画的祖先。
但是绘画的手段较为复杂,并非人人皆可掌握;另外,写实绘画尽管也和被描绘的对象很接近,但是,总是有那么一点儿距离,而且画起来很费工、费力。
随着针孔成像等光学现象被画家们所掌握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来,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将"暗箱"中看到的影像迅速记录下来,而不用一笔一笔去画。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8月19日,是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摄影的记录方式是"现场的"、"直接的",而且是"照实记录",得到的影像几乎和看到的景物"丝毫不差"。
于是,人类真的有了一种最能准确地进行视觉传播的媒介--照片。
摄影的威力得以显现是在20世纪,而且直到今天,它的威力还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可以断言,摄影术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被载入史册。
摄影的特性有科学性、直接性、现场性、瞬间性、形象性、象征性、凝滞性、视觉差异、模拟(或虚拟)性、可复制等。
随着电影和电视技术的出现,摄影的上述特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
推动影像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1889年,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公司开始用赛璐珞作片基来生产胶卷;二是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照相铜版的发明,使得照片的印刷质量得到了提高;三是1924年,由德国技师奥斯卡·巴纳克研制的小型135莱卡(Leica)相机面世,并于1925年上市,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加适用的便利、轻巧的相机;四是传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五是电影、电视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影像传播的领域不断扩大,影像传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现代人类生活在现实世界和以影像世界为主体的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之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世界,他们都将生存得很难。
而且影像世界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
影像世界由印刷出版物
和电子出版物中大量的摄影影像(含照片、录像带、VCD、DVD等)以及电影影像和电视影像构成,是满足现代人类精神需求的非物质世界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影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本文探讨了影像对人类生活的贡献、作为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形式及其对其他造型艺术门类做出特殊贡献、对时间概念的新认识、对空间概念的新认识、对其他艺术--尤其是音乐欣赏和普及做出的贡献和数字影像对网络传播的独特贡献。
第二部分,对影像本体进行研究,包括影与像、影像释义、影像的本质、影像的种类、影像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内容。
笼统地讲,影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且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著名法国哲学家萨特的著作《L'IMAGINATION》被译为《影象论》,然而,"在萨特看来,'影象并不是一个物',而是以它的形状、颜色、位置等向我的'显现',这种'显现'就是'影象',它的存在不同于事物的存在,它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即作为'意识'而存在。
"
本文所探讨的影像,不是广义的影像,是狭义的影像,即摄影影像,所对应的英语单词是
photo-image,就是指通过光学装置、电子装置、数字装置和感光材料、记录装置等感受光线,将由对光的反射造成的被摄物的外形和光的投影通过化学反应、电子脉冲或电磁场中的变化获得图像,并以同样的方法记录下来、存储在胶卷、磁带、存储卡等媒介中,必要时,再使其重复呈现出来或进行复制的"物的影像",包括静止摄影影像(photo-image of still photography)、电影影像(photo-image of motion picture)、电视影像(television photo-image)等。
影像的本质如下:第一,影像是对被拍摄对象突出视觉特征的选择记录和科学的形象再现;第二,影像是对被摄对象的具体又抽象,完整又不完全的形象再现;第三,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影像的本质特征之一;第四,影像是与实物最为接近的特殊符号;第五,影像与语言、文字相互依存。
因为划分标准和目的不同,可将影像做不同的分类。
按技术划分,有银盐影像、磁录影像与数字影像等;按性质划分,有纪实影像与非纪实影像、艺术影像与非艺术影像、静止影像与运动影像、创意影像等;按作用划分,有新闻影像、娱乐影像、广告影像等影像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又是应当搞清楚的和必须提请人们注意的。
有人把视觉分为肉眼的视觉和理智的视觉。
理智的视觉总是提醒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它们当时所呈现的样子。
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影像世界绝非现实世界,影像中的时间、空间与故事都与现实世界不同。
影像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相互贴近甚至完全一致;相互关系被削弱;影像世界对现实世界进行了强化;影像世界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放大;甚至于影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背离。
第三部分,影像传播研究,包括影像传播技术、影像的作用、影像传播的社会功能、影像传播的文化价值取向、影像传播中的法律与伦理问题以及视觉化、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的影像传播等。
影像传播技术包括影像获得技术、影像处理技术和影像传播技术。
目前,影像传播技术仍在发展,无论是摄影、传真,还是电影、电视、网络传播,都将不断产生新的技术。
技术的进步必将为影像传播带来更大的便利,同时将丰富影像表现的能力。
影像传播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影像传播的社会功能有:1、传播新闻;
2、指导生活;
3、开阔眼界;
4、审美教育;
5、娱乐功能等。
在影像传播活动中应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反对不良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艺术影像应追求高尚的审美价值,反对庸俗化、怪异化;纪录片和报道类影像应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反对商品化、娱乐化倾向;影像广告应坚持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反对唯利是图;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影像传播中还涉及法律与伦理问题。
法律问题包括:影像传播与公民名誉权;影像传播与公民肖像权;影像传播与公民隐私权;影像传播与著作权;授权与审查等。
伦理问题包括摄影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与情感,还是破坏了我们的生活与情感体验;显示屏带来社会危机;图像化带来知识危机;电影、电视带来家庭和社会危机;偷窥与探测狗的流行;可怕的"视觉游戏";视觉强暴:影像传播的暴力倾向与媒介陷阱;媒体缺乏自律,追求感官刺激,迎合低级趣味,黄色、血腥影像泛滥;报刊上以"性"为卖点的猎奇新闻;影像名义下的"性视觉奇观";"时装秀"名义下的"露透"影像;难以超"脱"的"艺术创作";形形色色的"表演"--呈现在镜头前的"虚假真实";以影像的名义侵害自然与环境等。
在这样一个视觉被滥用的年代,"挑战视觉极限"成为时髦的口号,影像发挥着"不可战胜"的作用。
影像产品和影像传播带来的社会问题、法律问题、伦理问题很多,远远不止笔者所列举的这些,危害的程度也比这里列举的还要严重。
粗劣、庸俗的影像的泛滥令人担忧,亟待呼吁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解决上述问题,要靠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主管部门的努力、健全立法、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影像制作者、传播者的自律等多方面的措施。
大众传播进入视觉化、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影像传播的作用日益突出。
影像是一种特殊的虚拟形式,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影像是对现实的虚拟,是以真实存在的现实为原型的,有人把影像和现实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索引性";第二,影像对现实的虚拟是通过摄影技术来实现的,具有科学性的特点;第三,由于借助于科学的透视和记录手段,影像虚拟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在形象性方面,影像虚拟相对于其他虚拟形式而言,又具有逼真性的特点;第四,影像虚拟是人类共同采用的虚拟形式,具有通用性的特点;第五,影像虚拟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又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第六,借助于数字技术,影像可以实现"对虚拟的虚拟",利用三维技术、模拟人技术等,可以制造出并非存在的具有影像效果的"影像"。
依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虚拟的形式划分为:行为虚拟、符号化虚拟和数字化虚拟; "现实的虚拟"和"非现实的虚拟";传统模拟和数字化虚拟;抽象虚拟和形象虚拟;等等。
影像的拍摄和制作具有如下特点:影像的美是选择之美--取景之美;影像的美是加工之美--技术之美;影像的美是呈现之美--装饰之美;影像的美是图文结合或视听结合的美--组合之美。
除了影像暴力和色情等等的负面影响之外,人们对影像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主要表现为:信以为真、信以为实、信以为准、美仑美奂及完美主义倾向。
影响影像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理解即信息、文化背景与影像理解能力、人的个性与理解力、噪音及其对理解力的影响。
影像传播效果的测评应包括社会影响、内容分析和形式分析等内容。
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像研究包括影像与文化、影像文化的特点、跨文化传播中影像的独特作用等。
第四部分,就缔造现代化的中国影像文化、加强影像传播队伍建设、受众教育与媒介批评,以及影像传播学学科建设等提出了建议。
绪论
随着影像技术、印刷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等的数字化和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进入"视觉化"、"图像化"时代。
与"视觉化"、"图像化"紧密相关的关键词之一是"影像"。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传播中,还是在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研究、不同学科的著述、文献中,人们都常常听到、读到、用到"影像"这个概念,但是,对"影像"却从未做过认真的界定。
影像究竟是什么?应当如何界定其内涵?影像的本质是什么?影像传播的规律有哪些?等等关于影像本体的研究少之又少;有关"影像传播"的理论研究也不多见。
在国外,对于视觉传播的研究有不少著述,但是具体到影像,尤其是将摄影、电影、电视等融为一体的影像传播著述也不多见。
人们常把影像与图像、图片、照片、画面、视像等词语混用,实际上,这些概念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现代人类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之中。
甚至可以说,现代人类生活在现实世界和以影像世界为主体的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之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世界,他们都将生存得很难。
而且影像世界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
现实世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满足生理需求和维持日常生活的物质世界。
人类依赖物质世界所提供的物质产品来维持生理和身体的需要。
没有物质世界,就没有人类生活。
同时,在生物学意义上看,人也是物质世界的一分子。
然而,人类是一种精神动物。
他们不但有维持生存的物质需求,还有更多的理想、愿望和精神需求;他们不只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更生活在精神世界之中。
影像世界便是现代人类世界的另一片天地,是人类精神生活离不开的第四空间。
影像世界由印刷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中大量的摄影影像(含照片、录像带、VCD、DVD等)以及电影影像、电视影像和各种成像技术直接呈现或通过网络传播的影像等等,构成了一个影像世界,这个世界是满足现代人类精神需求的非物质世界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如今,影像的作用已渗渗透到多种领域:
科学影像独具魅力。
科学影像内容丰富,既用于自然科学,也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采用。
远及太空,近到人类自身的身体,还有人眼难以分辨的微观世界都可以通过影像来呈现。
气象卫星传来的影像使得人类可以科学预测天气,……影像还有难以预料的作用。
在大熊猫迪迪过6岁生日时,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没有为它举行生日派对,而是请它看了一对大熊猫"夫妇"自然交配的录像。
刚刚进入性成熟期的迪迪,隔着栏杆看得相当专注,并不时发出"嗷嗷"的叫声。
网络直播跨越距离。
2003年5月2日上午,在北京小汤山非典专科医院二楼会议室里,通过可视传播技术,举行了一场网络婚礼。
此时,参加婚礼的新娘在北京小汤山,新郎在河北石家庄,新娘的娘家人则在唐山的滦南县。
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小汤山非典专科医院以及小史家乡领导的支持下,为他们举办了网络婚礼。
可视电话传递温情。
2003年5月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张志清不幸被染(非典),通过可视电话,她看到了7个月大的儿子,儿子看到了妈妈的笑容,张志清一家在可视电话中团聚。
空中课堂互动教育。
2003年5月6日,北京市教委为放假在家的中小学生开设的空中课堂正式开通,中小学生可以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上课。
其实,空中课堂、网络课堂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互动式双向影像传输系统早已在远程教育中推广应用。
"非典"时期,学生放假,空中课堂的作用凸现出来。
电视会议日益普及。
尤其是?quot;非典"期间,电视会议这种省去出差的"非接触"开会方式,悄然流行起来。
上海电信公司的电视会议室天天爆满,每天都要安排五六场会议,而往常平均一周才有一场。
为此,电信公司电视会议室不得不采取类似饭店"翻台子"的做法,送出一拨,又迎进一拨,并实行全天候24小时开放。
数字影像无穷乐趣。
对于生活在数字时代的人们而言,数字创意乐趣无穷,其中不乏影像创造的乐趣。
政治家们"乐此不疲"。
众人皆知,在美国总统竞选等政治活动中,竞选各方高度重视对电视媒体的运用--他们四处演讲,发表电视讲话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招。
"电视网规模的扩大已改变了政治运动的本质。
典型的事件是1960年9岳理查德·尼克松和约翰·F·肯尼迪之间第一次竞选总统辩论。
收听广播的许多人认为结果是平局。
然而辩论给肯尼迪的竞选带来了积极作用,对于7千5百万收看电视的美国人来说,肯尼迪看起来精力充沛并身体健康;而反观尼克松,因他拒绝脸部修饰,看起来像是得了病。
当尼克松基本上关注肯尼迪的时候,肯尼迪却看着观众。
这为后来的竞选人上了一课:在电视上一个人的外貌同他的言谈一样重要。
"
其实,各国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对电视媒体的运用,每当发生重大事变时,总统、总理们都会发表电视讲话,发出政治呼吁,来影响民众。
2003年3月19日,美英对伊拉克开战。
在此后的信息战、心理战中,影像--尤其是电视影像成为这场战争中双方都高度重视的重要武器。
且不论美国如何高度重视利用各种影像在国内外进行宣传战,请看萨达姆o侯赛因是多么重视电视影像的运用--3月20日美英向巴格达发动第一轮空袭3个小时后,萨达姆在电视上发表正式声明。
一开始,专家怀疑那是萨达姆的替身,不久,美国情报部门分析认定,那是萨达姆真人并非替身,不过录像的时间得不到确认。
当地时间3月21日,伊拉克电视台播放了一段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与儿子库塞及其他部下会面的录像。
3月24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萨达姆发表了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的第二次正式声明,称美英在"乌姆盖斯尔"遭受伊军顽强抵抗。
萨达姆强调"乌姆盖斯尔"被认为是强调自己在美英进攻这个城市时,他并没有像传闻那样"被美军导弹炸死"。
几小时后,他的形象再次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
3月31日萨达姆和他的两个儿子出现在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画面上,这是战争爆发后乌代首次在电视上露面,也是萨达姆父子三人首次同台亮相。
4月2日,伊拉克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主持高官会议的画面。
在未露面三天后首次在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电视画面中露面。
4月3日,伊拉克卫星电视台播放了萨达姆主持高官会议的画面。
据报道,萨达姆在这次会议中讨论了伊拉克军队在巴格达地区的备战情况。
4月4日,当美国大小媒体喋喋不休地炒作"萨达姆去世论"的时候,萨达姆"主动出击",连续两次在电视上露面。
当天他首先宣读了一份简短声明,呼吁人民群众奋勇抵抗美军的入侵。
接着,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阿联酋迪拜电视台和黎巴嫩一家电视台几乎同时播放了萨达姆总统走上巴格达街头慰问群众的场面。
屏幕左上方都有"直播"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