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文学方面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古代文学方面的论文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关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老一套的
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材在今天都显得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虽然已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种种方案,但是大部分改革方案
仅仅局限于探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层面上。

事实上,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不是教师
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而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必须达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国古代文学教育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从改革课程内容、完善学生知识
结构上下工夫,否则不论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多先进,中国古代文学课改都很难取得
成功。

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文学史为主干,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枝叶
的分段式讲解。

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学生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会有一个大概的比较宽泛的
了解。

1.学生的诵读与积累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首先,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领悟文学知识。

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最基本的
思维活动是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定的场景和画面。

另一方面,好的文
学作品,往往是将深邃的思想融入到故事叙述、感情抒发、场景描写等形象化表述之中,
容纳了十分丰富的科学知识或思想内容。

如果读者注重这种对话和交流的效果,不仅可以
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培养思维能力,而且必将不断地丰富见闻、开阔思路,
从而领悟文学知识。

其次,勤读能够绿化心灵家园,有助于塑造完美人性。

绿化心灵家园是经典文学作品
的永恒魅力。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将人类所热爱、所困惑、所好奇、所痛苦的一切方
面纳入文学范畴,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性命运、人生理想、个体价值和道德伦理的
思想,因而文学亦被称为“人学”。

文学形象总是散发着无穷的独特魅力,展示着无限广
阔而复杂的人性世界。

再次,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历
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学现象、风格流派、文学思潮和审美特征。

如果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
作品一知半解,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自由讨论等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背诵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不断积累自身文学知识,才能在
教师讲解文学现象和解读文学作品时提出不同的想法,从而在思想深度、审美境界等方面
不断进步。

因此,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

第四,只有勤读作品才能奠定扎实的文学功底。

积累情感和知识是诵读的另一大好处。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将大量的文学作品烂熟于心时,便可以任其调用并将终身受益。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作品意象,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
情感与文章中体现的深意。

第五,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不管是启发式、讨论式还是探
究式教学,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能有良性的互
动与交流,也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简言之,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
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2.阅读需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博览与精读、熟读相结合。

博览,是说阅读的涉猎范围要广泛,要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

博览群书,拓宽视野,知识便会丰富起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就会变
得活跃起来。

精读、熟读尤其重要,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篇幅短小的美文要能熟读成诵,加以
细细考究,可以从中悟出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立意谋篇等写作方法与技巧。

第二,读与思相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就是说,
读书应以学为先,学思并重。

我们认为,读书的更高境界是多思重于多读。

多思当然要以
多读为基础,但是只有多思才可能产生质疑,也只有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才能有所进步。

如果不注重思考,根本就难以真正理解作品。

就写作而言,尤其需要深思熟虑,只有这样
才能产生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见解。

第三,读与写相结合。

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读书时应尽量
注意“四到”,即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所谓手到,就是要勤做笔记、摘录,勤写心得、体会,逐渐养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

作品所反映的不仅是丰
富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体验,还有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一定的写作技巧。

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文章是什么”和“文
章怎么样”的知觉印象,这印象就是“写作图式”的雏形。

随着阅读的文章种类和数量不
断增加,对写作的立意、选材、布局等将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心中的
“写作图式”越来越完善,因鉴赏而生的创作灵感也越来越丰富。

反过来,它又会影响阅
读欣赏口味的形成,促进我们自觉进行阅读欣赏。

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他们学习和理解中国古
代文学。

为此,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就应该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例如与
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的整合。

1.课程内容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
就中文系大学生而言,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体现为通过理
性分析对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问题获得准确结论的能力。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文系学生掌
握的知识大多是书本上缺乏联系性的知识。

他们普遍缺乏全面系统的历史学知识的学习,
因而不善于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

古典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自身的需要,都
要求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

系统的中国历史教育在古代文学教
育过程中似乎难以做到,但是教师最起码应该通过加强自身对古代文献学的了解,给学生
介绍不同作家的生活时代、风格流派,以及文学思潮的兴起等,使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文
学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从而形成系统的、立体的感知与认识。

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文
史不分家。


2.适当把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堂上
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时常用到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

比如,
当学习李白所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必须了解当年秦统一中国的相关历史;学习贾谊的《过秦论》时,假如学生不知道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与战国七雄大致分布
的地理状况,就无法理解其中多次提到的“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其实就是六国与秦的
战争策略,也就无法全面深入地对文章进行把握和解读。

由此可见,适时适量地将一些历
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程的课堂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且大有益处的。

3.增设中国通史为公共必修课程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要从课程教学内部着手,也应兼顾到课程设置的
外部。

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只对一些历史大事件例如朝代更替等有所了解。

因此,要全
面提高学生的文史知识水平,就应该把中国通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开设,并且教师在
传授知识时重点应该放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及对当时人文精神、社会思潮、社会发展的影响上面。

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始终是以哲学为核心的经义教育。

古时候中国大文
学家生活、思想与社会实践的主流似乎并不是文学,许多文学家都是带有浓厚哲学思想
色彩的经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且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与书法等艺术修养。


们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与艺术价值。

然而,一直以来,古代文学教学
偏重于对
语言文字的分析,导致人们普遍缺乏对古典文学文本的哲学解读意识。

就笔者看来,从语言角度分析文本的解读方法是具有片面性的,用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古代经典作品,不
利于学生紧密结合作者所经历的生活去把握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同时也不符合我
国数千年来科学人文教育的精神与基本思路。

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还
应努力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1.理解古典诗词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诸多思想学说中以儒家与道
家的影响最为深远。

许多文学形态都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这里以诗词为例来说明
这一点。

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性情胜、气象胜。

比如诗经中大雅、
颂等诗中赞叹祖先之长寿以及子孙之众多等,体现了赞美人的自然生命的平和与延续;如
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体现了人与自然之相通;如辛弃疾的“君莫舞,君
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等体现了个人命运与他人命运的相生相依。

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神韵胜、胸襟胜。

如陶渊明的“久在
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超尘俗以自化于自然;如王维
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化自然物以归于虚灵;如
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现出将人间惊天动地的历史化入寂寞天地。

2.理解古代戏曲和小说也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中国儒家与道家文化和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戏曲和小说。

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形
象大多是兼济之志、求忠尽孝,亦或是遁迹江湖、超然物外。

不论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
或是其他人物形象,其言谈举止等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儒道两家所提倡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论是歌颂还是批判,人物的思想意识及行为都折射出了不同的哲学观念。

在中国古
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若要更好地还原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就必须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
的哲学解读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总而言之,要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需要从三个方
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教育
所涉及的历史学的学习,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哲学解读意识。

浅论古代文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古代文学课程现状呈现
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普及、推广、延续华夏传统文化进程
中的生力军,所以,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过程中深入探讨古代文学课程的进展现状尤
为必要。

一流于形式的师生沟通,互动性渐入颓势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群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一观念的肆行,使得人们的精神层面停留在物质享受上,而忽略甚至是不屑于精神层次的进一步升华,在这一浮躁的氛围之下,在校生更多的只是关注学分获取情况和及格率,几乎没有或很少
摒弃这些外在强制性的浮华的被动学习动机,而在这一动机的直接干预下,学生只会按部
就班的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而不去深入探讨钻研课程内在的意蕴,更不会在课堂提问或课
余时间咨询访问在授教师相关专业知识,这种应付性质的单方面学习状态很容易使得古代
文学课程流于形式,师生互动的概率降低,渐现颓势。

二对外汉语专业背景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起步晚,照搬旧路
古代文学课程在国内开设跨度比较长久,但是对外汉语专业在我国刚刚起步,是个成
长型的新兴专业,所以在专业背景下,古代文学也还处于雏形阶段,各方面都还需要一定
时间、一定程度的适应与融合,从先前的注重文学素质、人文底蕴的培养到目前的对外汉
语推广形势下的文学、语言双培养的新型目标。

目前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贯
秉持对外汉语专业设置之前的教学模式和套路,这是有情可原的,也是当下摸索阶段的可
行之路,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国际市场的开启,环境形势已不允许依旧固步自封,照搬旧路,而是十分渴望新型的专业的配套的配合语言教学的文学传播新思路、创新教学法。

三地域文化差异显著,专业授课受限
地域文化差异是历史演变长期积累的产物,是必须直面、必须接受的既定事实。

全国
范围内对外汉语专业设置有诸多限制因素与障碍条件,面对各个不同地域下的古代文学教
学随之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传统文化的不同直接影响古代文学在该地域的传授接收效果
及传输力度,这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也是需要着力寻觅相对应的缓和解决措施的当前
要求之一。

所以,需要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将古代文学与当地文化层次现状相结合,并
辅以相应语言带动双语教学,为对外汉语知识技能的升华铺垫前期准备。

二、基于先哲观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法借鉴设想
在文学发展历程中,门荫或私淑等现象层出不穷,举凡人才除自身修养及学习能力之外,老师的教学理念甚至直观的方法指导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感染了门生弟子。

而且许
多方法在今天我们仍可拿来借鉴参考,个人认为古今在古代文学这一承接千古的领域上应
有相通之处。

换句话说,从文学自身深处挖掘出适合古代文学课程教育的方法不失为一种
捷径,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言不尽意”出自《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言可达意但不可尽意;得意忘言出自《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把言视为“意”的代表,以“忘言”为“得意”的途径,以为最要者在得意即“得道”。

文学创作欲求达意,最好的方法是: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
发性和暗示性,以唤起读者的联想。

由此推之,可将文学创作的方法论指导借鉴至古代文
学课程教学中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在言内言外表情达意,言内灌输经典诗词歌赋与
具体创作技巧,言外要寄予拓展发散的开放风格,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留给
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联想尺度,在学习之余,使学生拥有足够发挥的个性特色展示出来。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为政》,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陷于迷惑;只
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导致疲乏及危险。

教与学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环,在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思考
又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自我消化、不断累积的积淀过程,在教授的同时要学会发问,提出开放性无限制的疑问,并学会在一定专业知识渗透的情况下,引导带动学生积极有效
地用脑思考,并对之予以反馈回应,使其思考成果得到肯定与中肯的评价。

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出自《论语·八佾》,儒家反对绝对主义的君臣观,这是儒家和法家、墨家不同的地方。

儒家认为,君臣之间相互负有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的权利都不是绝对的。

因此,儒
家不搞君主专制主义,主张“君仁臣忠”。

仁的表现形式就是礼,所以说“君使臣以礼”。

由此推之,在课堂中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和现场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师生
互动交流的效果。

那么遵循前人的经验及其方法论指导,在传授知识的途中,特别是面对
当代大学生——这一批新潮前卫、秉性特立独行、思想独立、价值观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需要老师有耐心、有担当地维持课堂秩序,在保持课堂神圣尊严的前提下,给予学生足够
的尊重和照顾,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古代文
学的良性循环之中来。

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
以礼
出自《论语·子罕》,是孔子最得意弟子颜回对于夫子治学之道的赞叹。

朱熹《论语
集注》说:“循循,有次序貌。

诱,引进也。

博文约礼,教之序也。

言夫子道虽高妙,而
教人有序也。

”为学要有次第,前后相因,物有先后,事有始终,夫子是有次第地在引导我,用礼乐文章来广博我的心胸,增长我的学问。

平庸的人,学问越多,就越骄傲自矜,
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夫子“约我以礼”,依靠礼义来约束我的言谈举止,制约我的心性,使我德才兼备,不失风度。

借古及今,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就是修养不断积蓄累积的过程,在任一阶段都不容懈怠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以一种谦逊的态度接纳庞
杂繁芜的无穷知识,切忌恃才傲物,怀才狂妄,目中无人,沾沾自喜。

老师在这一阶段扮
演着引导、扶持、监督、矫正的角色,在学生自觉恪守规范的同时,教师需要从旁协调配合,使得师生达成默契的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五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相当才会成为
君子。

“质”即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的规范
要求,方能成为君子。

在此,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也是孔子一直竭力推
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

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
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理解。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

质者,本也。

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欧阳文忠公曾道:“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多为文,自工。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苕溪渔
隐曰:“旧说梅圣俞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

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

”为
了达到“文质彬彬”的人文艺术效果,我们可以在除了课堂呈现范围内精读细读,在完全
吸收消化的前提下,尝试课外写作练习,诗词歌赋均可尝试着融入个人真情实感,并辅以
相关辞藻予以点缀,把课堂课外学习提升到一个自我、自觉、自修、自信、自创的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进程之中来。

因此,古代文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的轻松舒畅,自娱自乐,乐在其中。

把体备内在修
身涵养和谈吐举止以至文采华丽展现有机融合在一起,而将文质彬彬真实完美地发挥到极致。

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是韩愈治学经年的宝贵经验,是他对先人成功教学体验的总结,学业贵在勤奋,
嬉戏蔑视最终只会荒废,一无是处。

行为处事要三思谨慎,深思熟虑方可步步为营,胜利
在望,而处事随意,鼠目寸光,任意而为,终会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

个人认为,此句至理名言既适用于学习,也和当下教学方法相吻合。

勤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
传至今的古训,是历经检验毋庸置疑的趋向成功的不二法则。

老师在古代文学课程开展的时候,要以古返今,由古即今,将古代文学中经典甚至实
用的先哲观点以恰当、风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于此同时,要做好自身准备工作,即以身作则,由于学科间存在相互渗透,古代文学更是包罗万象,涉及领域
相当广泛,那么就为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企盼,要想做到课堂游刃有余,课外就
需勤奋钻研,既不遗余力地把课程精髓深入细致地展示出来,又要穿插其他学科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
体会,附带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好学的冲动和兴趣,使得看似枯燥乏味的古代
文学逸趣横生,回味无穷。

这种看法可以看做是古代文学的编外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向
提升、互动转型的磨合剂。

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

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顾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别作
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是苏轼在其《东坡文集事略》中的描述。

其中内容涉及
到读书的方法和关于人力有限与书海富有之间的关系,是富有创见的观点。

进而在《稼说》中提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亦把这一见解践行运用于其传道授业的弟子教
学之中,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秦少游苏门四学士均得此法,读书学习悟道颇有见解。

后人对苏轼的“八面受敌”的读书方法,亦颇为赞赏。

清末学者李慈铭称赞道:“诚读书
之良法也。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是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


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

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

”这是苏东坡运用“八面受敌”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

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做到一次性地面面俱到,不妨在研究古诗文的时候,
借鉴东坡居士的“八面受敌”法,有目的、有倾向地进行分类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反复
涵泳,再辅以导师正确精准的指导,定能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