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PPT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为什么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 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文化是民 族的根)
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
请你说一说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的人物有哪些,理由是什么?
代表中华文化的杰出人物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 聃,春秋末年楚国人。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 人。相传《道德经》一 书,是老子著作的。老 子主张“无为”,希望 社会回到原始社会状态。
老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 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孔子又是大 教育家。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 学生3000之多,其中著名的有72人。 他主张“因材施教”、“温故而知 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 子
战国初期,墨子开创了墨 家学派。墨子名翟,鲁国 墨子 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比较 进步的,主张“兼爱”、 “非攻”,主张节约、反 对浪费,主张选举贤能。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名轲,邹国人,著有《孟子》 一书。他认为“民为贵、君为轻”, 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 思想。
孟子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 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 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 刻的道德伦理等?
• 京剧: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表 演上唱、做、念、打并重,表现 力丰富。广为流传的传统剧 目有 《霸王别姬》《群英会》《打渔 杀家》等。
•
编钟:我国古代击乐器,由悬挂 在木架上的一系列铜制的钟组成。 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有六 十四枚。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 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 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不可以说是汉族的)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即规模大、存留丰(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
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
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2)自由精神。
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
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
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
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
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
(4)应变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
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无论海外华裔学者和港台学者,还是大陆学者,虽然在具体价值评判上有所不同,但仍一致认为,中国文化具有超越宗教的情感和功能。
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恰恰相反,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格调。
一、重人生轻鬼神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非宗教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包括了诗、书、画、礼、乐、射、御、书法、卜、数等众多领域的学问。
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千百年来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共同具备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所在。
在中国,民族精神强调了团结、和谐、勤劳、智慧、崇高等价值观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孝道、儒家思想的传承、尊重师长、尊老敬老等传统思想观念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民族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持和坚守。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民族精神的弘扬,而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播也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系,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深入理解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部分的回顾:简要回顾一下文章的主题和目的,以及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内容。
例如,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概念和定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执教:郑 伟
民族精神是一个 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精神支撑。一个民 族,没有振奋的精神 和高尚的品格,不可 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 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 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 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 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 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 状态。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1)国家角度: ①加强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② 各级部门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 ③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宣传活动 ④鼓励社会各界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 (2)学生角度: 学习、宣传 、行动、斗争
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 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请问: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怎样的呢?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 冈 山 精 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 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 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 一精神的主题。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 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 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 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 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说一说: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 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撑。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 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 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 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2011年西安世园会,其实是一次弘扬陕西 文化的绝好机会,它的成功举办需要每个 陕西人的积极参与。你能为2011年西安世 园会做些什么?
第五、六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知识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特征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传统美德的特点二、知识考点:1、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是谁?答: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哪些部分组成?答: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4、用几个成语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影响?答:中华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什么特点?答: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知识网络: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的原因民族精神我传承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知识考点: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答: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4、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是什么?答: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6篇)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6篇)《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2)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进展(3)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力气目标(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宏大作用。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力气。
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培育学生擅长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力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进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加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立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教学难点:民族精神我传承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精气神》【师】大家觉得中国的精气神表达在哪里?【师】鲁迅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生】那些表达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
学生具体举例。
【师】当中华民族患病侵略和凌辱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抵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
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很多远离自己的父母而保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
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
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
【师】在五千多年的进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制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绚烂的文化、传统美德,而且形成了宏大的民族精神。
这一宏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行分割的重要组成局部。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有哪些基本特点?如何理解这些特点?(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很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
(2)①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始终显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作为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是很有说服力的。
②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的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部分。
2.如何理解中国兴衰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1)①中国兴衰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②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③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2)①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的特性。
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前列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哪里?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解力量之源。
必修三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师版)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 (时间上)(2)源远流长的见证(3)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 2.博大精深 (内涵上)【注意】 1.汉字 ≠ 文字①文字: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不是一直处于前列 3.中华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民族性 ≠ 区域性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特有的)三.中华文化的力量1.原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对内: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3.对外:中华文化的力量始终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总结】一.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二.归纳已学过的“标志”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三精一魂)(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2)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3)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4)是中华民族之魂3.中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永不泯灭(1)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2)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奋勇抗争之中,(3)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注意】1.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中华民族精神创新性,实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什么)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总结】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表集现植根于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3、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区别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据此,回答1~2题。
1.鲁迅所说的“民魂”是指()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3.清朝时,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这说明()①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②团结统一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④中华各民族没有分治的历史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A.先有中华民族精神,后有中华文化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6、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7、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⑤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A、①②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8、“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你怎么看待这自己的 文化与传统。
2、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1、了解传统文化的文化背景和底蕴; 2、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批判继承; 3、对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加以继承和发扬,做 到古为今用; 4、面对外来文化,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平等交流,取 其精华,弃其糟粕。 … …
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的崇高道德 理想 以集体为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 国主义精神 捍卫道德尊严,“死守善德”的精神气节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 礼之用,和为贵
•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 及 • 志存高远
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 自胜者强 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的道德传统 • 君子强学而力行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 程中共同创造的。 形 成
深刻影响今天中国人 的生活方式、价值观 念等;极大推动了人类 影响
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地 位
包括语言文字、文化 典籍、科技工艺、文 学艺术、哲学、道德 构成 伦理等。
是世界文化大花园 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中华文化 传统美德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奉献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崇高志趣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昂扬锐气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浩然正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政风范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 ————广阔胸襟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英雄气概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社会理想 … …
面目全非
公元前2100年 古中国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高中政治必修3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点】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3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高中政治必修3中华文化学问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2)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了文化进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创造,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缘由:(1)在于它特有的包涵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汲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乐观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沟通。
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还得益于汉字传载和史书典籍存传。
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缘由--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5、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亲密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才能制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必定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富强兴盛。
我们要全面熟悉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华文化的进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现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憧憬和美妙追求。
(2)中国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技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成因:我国幅员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进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 核心考点突破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发明于几千年前的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为中华各民族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我国历史上所编撰史书典籍,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例1】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这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的。
中华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质。
它体现在三个方面:(1)独特性: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古代科学技术等显示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民族性: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远 的影 响
4
.
。
力之 中
:
。
民族 精神 的 重要 性
民族 文 化是 民族 之 根 民
.
一
风 俗 和 精 神 遗 产 进 而 形成 了全 民 族 认 同 的 价值 取 向 和 向 心 力 共 同 理 想 和 精神 支柱 它 有 着 巨 大 的凝 聚
、 ,
族精 神是 民族 的魂 和 民 族 文化 的精髓 存 和 发展 就 要 有
一
.
,
能 自立 于 世界 民 族之 林 中华 民 族从 来没 有 在 艰 难 困
。
力克 服 和 战胜 困 难
.
。
苦 面 前 退 缩 过 沉 沦 过 就 是 因 为 伟 大 的 民族 精神 始
、
,
2 如 何 弘 扬 和 培 育 民族 精 神 ?
终 是 鼓 舞 我 ff J 民 族 迎 难 而 上 团 结 互 助 战 胜 敌 人 与
.
自立 意 识 竞 争 意 识 效 率 意 识
、
、
、
民 主法 制意 识 求 知 精神 科 学 精
.
、
神 服务精神 开 拓创 新精神等
、 、
。
难点 分 析 】 【
1
.
如何理 解 文 化 的力量深
“
、 ”
深 熔 铸 在 中华 民 族 的 生 命 力 创
造 力和凝 聚 力 之 中 ?
缫刻
’
徽 徽
、
( 1 、 华 文 化 的 力量 深 深 熔 中
新课 讲 练
期 形 成 的 民 族 精 神 :井 冈 山精 神 长 征 精神 延 安精 神等 ② 新 中 国
、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 国 家 产生时间 公元前3500年 发 展 结 果
古巴比伦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 烟消云散 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结论:除了中国,它们都
古印度
古埃及
曾创造了自己独特而源远的文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1500年,雅利 雅利安化 化,但都因历史的中断没能流 安人入侵,雅利安化 长,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 上的遗憾! 公元前3000年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 希腊、罗马化、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③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
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 际竞争力的要求
原因: ①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
度
②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
大庆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抗洪精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主要内涵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团结互助、和衷共济,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的抗击非典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主要内涵: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
抗雪灾精神
主要内涵是: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精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 以赴、同舟共济的团结协作精神, 血脉相通、心手相连、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扶危济困精神,迎难而 上、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 前的拼搏战斗精神,百倍努力、争 分夺秒、抢救到底、绝不放弃的坚 忍抗争精神,振奋精神、坚定信心、 不畏艰难、连续作战的英雄主义精 神”。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爱好和平、勤快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的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意义) A.面对世界范畴的多个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要使全 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 族精神的火炬 B.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 然规定 C.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是不停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的规定 D.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的时间层面,强调 面,强调的是丰富
的是绵延不断
多彩
通过汉字和史书典 通过文学艺术和科
籍得到证明
学技术得到证明
因为源远流长,所以才有时间发展自己、 丰富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为博 大精深,所以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才有可能源远流长
二、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发明的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 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现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增进,共同发明 了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 的民族凝聚力。
3、如何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 A.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 的作用
B.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
C.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必须对的看待外来思想文 化的影响
D.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 合
E.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五、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 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 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 义有共同的规定,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 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拥戴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 义的主题。
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你知道吗?中华文化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啥宝贝都有。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传统节日、风俗习惯……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贝。
而中华民族精神呢,就像是这个大宝藏的灵魂。
比如说,咱们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体现的不就是对家庭的重视,对亲情的珍视吗?这背后就是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和睦的精神。
再想想那些精美的剪纸、刺绣,那细腻的功夫,那独特的图案,不正是咱们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体现嘛,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呀!
中华文化里的那些古老的故事,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这就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生动写照。
而那些优美的诗词,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爱国精神和乐观精神的表达。
中华民族精神也让中华文化变得更加有魅力。
正是因为有了爱国精神,才有那么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写下壮丽的篇章,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因为有了创新精神,中华文化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出来。
呢,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那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精神,让它更加丰富和强大。
中华民族精神又让中华文化闪闪发光,充满活力。
怎么样,朋友,是不是觉得这两者的关系特别妙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难点: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根据下列提纲,自主复习,合作讨论,重点背诵,教师指导
二、典例分析
1、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公安局长任长霞,亲民爱民、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2、“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
”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才有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句子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如果民族崛起仅仅意味着物质发达而不包括精神凝聚与思想升华,这样的崛起进程是不能支撑多久的。
海外曾有人评价中国的留学生外语好、数学好,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基本没看过《史记》、《资治通鉴》。
这说明()
A、我国青少年都很善于学习外国文化
B、我们必须继承所有中国文化
C、我们必须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
D、我们不应受外来文化的任何影响
4、一次,小雅和同学们在一起辩论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①小刚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小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
③小华提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思想;④小洁提出: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请你帮助小雅作出正确的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小强所在的初三(1)班开展了一次以“中华文化我来传承”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人越来越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的现象发表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外国节比中国节更时尚、更有意义
B.弘扬民族文化必须杜绝一切外来文化
C.不应以外来文化取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D.民族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6、初中生王洋准备举办一期宣传民族精神的板报,他搜集到下面四则材料。
你认为能够体现民族精神的是()
A.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驾驶“神六”飞船远征太空的事迹
B.全国劳模王乐义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山东农民致富奔小康
C.大学生洪占辉肩负起抚养妹妹的事迹
D.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7在2005年现众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评选中,由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以极高的得票率获得一等奖,并荣获特别大将。
许多人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观看感受,还有不少人为之感动落泪。
《千手观音》的成功,你受到的启示是()
A.我国已形成全社会同情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氛围
B.弘扬民族文化就要抵制外来文化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奇葩
D.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生命力
8、目前,“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
新一轮“汉语热”已在全球掀起,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
许多外国人士良好的中文水平为成今后生存竞争的新优势。
这一事实说明()
A.中华文化是世界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B.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C.我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D.中华文化已经超越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达到了人类文化的巅峰
三、例题引领
材料一:只要是华夏子孙,无论身处什么地方、什么国家,总是割不断他们的故乡情;只要是华夏子孙,无论身处什么地方、什么国家,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勤俭节约、认祖归宗等中华传统都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华夏子孙就是靠这些文明纽带,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地维系起来。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巨大的灾难,在灾难面前,中华儿女不退缩、屈服,中国人民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坚持八年,终于取得胜利。
材料三:中宣部、教育部决定,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 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影响?
(2) 材料二中,中华民族为什么能这样做?
(3) 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有何内在关系?
(4) 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第五课学案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4 B
5 C
6 AC
7 CD
8 AB
材料题
、(1)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它对中国人的价值观点、生活方式、中国的发展道路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大作用。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助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精髓,民族精神又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完善与发展。
(4) ①努力学习中华文华,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推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②明确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
③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④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