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高中2014届四模语文试题讲评

合集下载

2014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4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扫描版

内江市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卷语文答案1.C2.A3.D4.D5.A6.B7.D8.B9.(1)(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2)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0.(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学而不思则罔(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帘旌不动夕阳迟(5)嬴得生前身后名(6)万方多难此登临11.热爱生命,(2分)却不放弃对人的崇高品格的坚守。

(2分)12.比喻,(2分)更加生动形象地(1分)表现他极度疲倦,十分虚弱。

(2分)13.狼(2分)14.写出了他动作的缓慢,(1分)表现人物的哀弱。

(1分)更突出其精神的坚强(对生命的热爱之强烈)。

(2分)15.略16.狂(1分)卷(1分)倾城随太守((2分)只答倾城或者答为报倾城随太守只给(1分))17.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2分)施展才干报效朝廷。

(2分)18.(1)出使(2)此,这(3)向西(4)离开(消失)19.世上传说虹能够进入山涧吸水,确实是这样。

20.观察虹出现时的情景(虹变化的情景)(2分),(答扣涧观之只给(1分),虹形成的真正原因。

(2分))21.能从空间拍摄并传回疑似物的图片。

22.打比方(1分),将遥感器比作遥感卫星的眼睛,可以使人们对不了解的遥感器这一陌生事物(2分)有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印象。

(1分)23.不能。

(1分)目前是从时间限定,更符合实际情况(2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24.CE25.(2)新中国成立后,他想通过多读书出国看好望角,但革命,什么的(政治运动)是他梦想破灭。

(2分)(4)如今他老了,孤寂一人,却发现家门口的河岸就是好望角。

(2分)26.(1)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人为差点儿去成好望角而激动,为了儿子被绑老伴儿去世而痛苦的心情。

(2分)(2)既是老人内心极度痛苦的一种掩饰行为,同时也是表明老人在努力排遣心中的悲痛。

四川省高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高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10分)注意事项:⑴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⑵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从当当网到亚马逊再到拇指阅读,太多的平台跃跃欲试....地满足了我们的阅读好奇心。

B.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C.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D.现实生活中动人心弦的场景并不少见,只是我们习以为常....,才没有产生情感的共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汉字的构成有“六书”说,即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B.《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者塑造了祥林嫂这一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

C.古人常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例如《兰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D.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以拱手示意为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过去三五十年的这三个节目里,如何兴奋了这地方的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们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B.鲍勃·迪伦能够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把美国的乡土气和欧洲的精致风巧妙结合,满足评委对作品文学性要求的原因。

C.若想用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建设适合新中国的建筑,先得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法”,否则是不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D.从那时起,“藏獒”开始成为张继科的代号,没有什么比这种看上去沉默迟钝,关键时刻疯狂爆发的动物更能恰如其分的形容他的个性。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分析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分析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内江市2014届高考语文三模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单选题,共27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第Ⅰ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的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屏.息/屏.蔽着.陆/着.凉落.脚/炮烙.钦.慕/倾.情B.薄.命/薄.被颤.动/颤.栗嗔.怪/瞋.目赍.发/赏赉.C.便.利/便.宜和.牌/和.诗畋.猎/恬.淡地壳./俏.丽D.玩弄./弄.堂拱券./债券.漂泊./湖泊.桎梏./纨绔.答案:D。

(A项,bǐng/píng,zhuó/zháo,luò,qīn/qīng。

B项,bó/báo,chàn/zhàn,chēn,jī/lài。

C项,biàn/pián,hú/hè,tián,qiào。

D项,nòng/lòng,xuàn/quàn,bó/pō,gù/k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豆瓣糍粑珠光宝器寻虎找蝇B.彗星陨首前合后偃出类拔萃C.赋予慰藉无可质疑声名鹊起D.凋敝装裱得鱼忘筌吻颈之交答案:B。

(A项,珠光宝气。

C项,无可置疑。

D项,刎颈之交。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是事业心不强的人”,郭老的这句话说得很直接,一针见血,给某些人敲了警钟。

(2)我抱起的小狗,感叹道:人类并不是地球的独裁者,不能残害生灵,要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动物吧!(3)F-15J以远航程和超视距作战能力为傲,歼-10灵活的特性更有用武之地,如果真是在巡逻对峙中发生摩擦,两种战机在这种场合下至少是的。

四川省高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高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高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四川省2014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共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0分。

考生需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考试科目等信息。

每小题需用2B铅笔涂黑答案标号,如需更改,需先用橡皮擦干净。

第Ⅱ卷总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共6分,每小题2分。

1.以下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B.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祝福》选自XXX的小说集《呐喊》,作者塑造了XXX这一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若想用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建设适合新中国的建筑,先得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法”,否则是不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二、阅读理解,共4分,每小题2分。

游褒禅山记》是XXX的一篇游记。

XXX又称华山,唐代XXX褒在此舍身修行,后葬于此,因而得名“褒禅”。

如今所说的XXX就是褒禅山上的庐冢。

华山洞则是距离XXX东五里的地方,因在华山之阳而得名。

此时,我还有足够的力气进入洞内,火也还能照亮。

⑵于是XXX。

(1分)于是我叹息。

⑶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2分)在山下平坦的地方,有泉水从旁边流出来,游客们经常来这里,这就是所谓的前洞。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为什么学者们不能不深思熟虑地选择的原因。

7.XXX说“此余之所得也”,他有怎样的心得?请简要概括。

XXX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研究知识的态度和方法,即需要深思熟虑、慎重选择。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正确。

虽然诗中有“野老”这一自称,但并不代表这是XXX的自称,而是诗中所描写的一个形象。

B.正确。

诗中的“柴门不正”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窘迫。

C.不正确。

诗中并没有出现“片云”自喻的情节。

D.正确。

诗歌后四句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和无奈。

2014年高三语文四模参考答案

2014年高三语文四模参考答案

2014年高三语文四模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C(A.渊薮sǒu B. 楹联yínɡ D. 悭吝qiān)2.A(暮鼓晨钟: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

B.“倚马可待”意思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特指人的文思敏捷,不用来形容做事。

C.“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用来形容商品。

D.“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贬义。

)3.B(A句式杂糅,删去“只属于”或“才会有”C.成分残缺,缺中心词,在“辉煌”后加“的过程”D.语序不当。

“近年来”修饰“承办”,应调至“承办”前)4. A(由②的代词“这种(建筑)”承接首句,可排除BC ;由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可排除D)二、(9分,每小题3分)5. D (对宇宙人生的一往情深不是“晋人之美”的表现形式而是晋人艺术造诣高的原因)6. C(偷换概念,是“行草”达到了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心手相应,登峰造极的超妙艺术状态,非所有晋人的书法。

)7. D (“就可以写出”说法过于绝对。

)三、(9分,每小题3分)8.C(须:等到。

与“须晴日,看红装素裹”的“须”义同)9.B(①打了败仗④表现宽仁之心)10.C(“改变了当地不好的习俗”错,“殊俗”意为“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

《过秦论》中出现过:“余威震于殊俗。

”)四、(23分)11.(1)交州与广州唇齿相依,需要军队镇守。

州郡的军队不应削减,否则就显示出兵力单薄,城防空虚。

(“脣齿”“唯……是……”“损”各1分,大意2分)(2)现在请求朝廷,上等珍珠向朝廷交纳三分之二,次等向朝廷交纳三分之一,粗珠免征。

(“上”“输”“蠲除”各1分,大意2分)12.(1)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星移斗转,风停雨住,云散月明,海天澄清的景色;(2分)“苦雨终风也解晴”的深层含义:诗人受到的各种打击和排斥终于结束。

“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深层含义:加于诗人身上的诬蔑一扫而空,恢复了诗人清白的本来面目。

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6高三上·莱芜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里的绿竹不是屋前屋后的小摆设,它漫山遍野,在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内,层层叠叠,依着山的不同坡度蜿蜒(起伏/绵亘)。

绿竹随着太阳的光影移动,深深浅浅层次分明地(变换/变幻)着翠绿、青绿、金绿、黄绿的颜色。

汽车驶了一程又一程,视野里的绿竹还是无边无际,(扑/迎)面而来,如大海波涛,____________ ,忽而下沉为一片绿色低谷。

风摇波滚,气像恢弘。

终年行走在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绿色竹海中,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是一次生命的释放。

岁寒三友中,如果说松是精英分子,梅是贵族小姐,竹____________。

它虽然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显赫的地位。

青绿的茎上深嵌着一道道素色的竹节,薄薄尖尖的竹叶,是“布衣”小民的打扮。

绿竹生性俭朴,只要一层土就能立足生长。

即使生长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也能伸直自己的腰杆。

(1)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漫山遍野摆设B . 层层叠叠蜿蜒C . 气像恢弘深嵌D . 心旷神怡腰杆(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起伏变幻迎B . 绵亘变换迎C . 起伏变换扑D . 绵亘变幻扑(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就是平民百姓了B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就是平民百姓了C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非平民百姓莫属D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非平民百姓莫属2. (6分)(2018·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中医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张效霞①①2003初,SARS在广东首先爆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SARS患者60人,无一例死亡。

【推荐下载】2014年试卷分析 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分析

【推荐下载】2014年试卷分析 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分析

[键入文字]
2014年试卷分析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分析
2014年试卷分析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分析
 【摘要】有关于2014年试卷分析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分析是特地为您集合的,编辑将第一时间为您整理全国学习信息,供大家参考!
 一、考试整体分析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与梅州等地统考,在题型上与高考接轨,分值150分,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100.52分,最高分130分,最低分14分;及格率86%。


 二、考试具体分析
 第一类选择题,共32分(含12、13题)。

平均分22.95分。

最高分为32分,最低分为6分。

考查内容主要为基础知识,例如:拼音、成语,病句、语句连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人物的评价、文章的内容等。

试题内容较为简单,答案容易找,但第1题拼音,第2题成语,第6题文言虚词,第8题文言文文章内容的理解失误较大。

对策: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第二类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共21分。

 1、翻译基本情况;平均在2.6分,主要问题是不能对点翻译,得分点意识不强,如寓字能翻译成隐藏的基本没有,第二句虚词其能翻译成大概的也是少之又少。

多数同学
1。

【推荐下载】2014年人教版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推荐下载】2014年人教版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键入文字]
2014年人教版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2
 2014年人教版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摘要】复习的重点一是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二就是要大量的做题,的编辑就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4年人教版高中第四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1.D 解析:A项,膝(xī)头;B项,怏(yànɡ)怏不乐;C项,憎(zēnɡ)恶。

 2.A 解析:B项,娴静;C项,生活堕落;D项,嫌疑。

 3.A 解析:B项,在劫难逃表示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不能逃脱。

C项,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或者歪曲法律条文作弊。

D项,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4.C 解析:A项,缺主语,可删掉在下。

B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这两个概念互有涵盖,不能并列。

D项,引导和建立这一意识和习惯搭配不当。

 5.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

本段文字主要讲我国如何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注意句子间的因果关系,便可解答。

 6.此处的环境描写可谓是匠心独运,它紧紧扣住了文题中的赞美诗,极细腻地衬托了
1。

最新--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四次模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最新--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四次模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洁癖./辟.邪扎.堆/扎.针苔藓./脚癣.曲.高和寡/曲.尽其妙B.模.样/模.本间.距/间.隙钦.羡/顷.刻义愤填膺./万马齐喑.C.雇佣./佣.金骠.勇/鱼鳔.圈.养/绢.花不偏不颇./水泊.梁山D.菜畦./洼.地顺遂./稻穗.谄.媚/谗.言沆.瀣一气/扛.鼎之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萃几率凌霄花犯而不校B.通牒布署岔路口食不果腹C.赋予防范协奏曲欢呼鹊跃D.切磋坐镇捅娄子疾风劲草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上海世博会浦西远大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远大馆重新,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②农民工的工资充其量只是一种‚裸工资‛,而白领等群体账面上的收入看似不高,有着或多或少的福利待遇,还有看得见的上升空间。

③现在市场很乱,不仅价格乱,以次充好,的现象也特别严重。

A. 起用虽然……却鱼龙混杂B. 启用即使……也鱼目混珠C. 启用虽然……却鱼目混珠D. 起用即使……也鱼龙混杂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巨额藏现‛的官员只是贪腐群体中的极少部分,不藏人民币的官员可以藏古玩、珠宝、黄金、首饰、奢侈品,甚至可以藏美金。

这样拿人民币说事,倘若人民币会说话,肯定会哭诉自己比窦娥还冤。

B.东莞一直被誉为珠三角的典型,利用国内外资金,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积极招商引资,20年内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大市的转变。

C.虽然漫画作品不能与登上大雅之堂的油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相比,但是在这个不乏投资者和收藏家的圈子里,还是充满了让人惊叹的市场奇迹。

D.尽管尚无明确迹象表明遗产税是否在我国开征,但在专家看来,厘清遗产税的本质和目的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旧时,每当春节来临,人们都会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门上、灶前以及神龛上,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既用以营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

201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优秀佳作点评6页word文档

201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优秀佳作点评6页word文档

201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优秀佳作点评■【真题回放】阅读下文,以“爱的叮嘱”为题目作文。

(50分)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

”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蒲公英。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泄漏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命题解读】“爱的叮嘱”这个命题,包含了“爱”和“叮嘱”两个信息。

“爱”是考生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题,“叮嘱”是“爱”依托的具体事件。

“叮嘱”的意思是“叮咛”、“再三嘱咐”,而“嘱咐”有“吩咐”、“嘱托”的意思。

因此,“叮嘱”大都运用于庄重、正式的场合,通常是指长辈对晚辈的嘱咐。

显而易见,这个命题是要求考生在表现叮嘱过程中体现爱的主题。

“爱的叮嘱”这一命题,切中的是亲情、师生情等,体现的是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旨在激励考生从长辈的叮嘱中获得前进的力量。

在“爱”的前提下,考生可以从父亲的叮嘱、母亲的叮嘱、爷爷的叮嘱、奶奶的叮嘱、外公的叮嘱、外婆的叮嘱、舅舅的叮嘱、姨娘的叮嘱、老师的叮嘱等有关事件中进行选择性写作。

集中表现某个人的叮嘱,更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亲人的叮嘱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读书学习、待人处世、人生理想等方面,老师的叮嘱可能涉及到学习态度、思想品德、生活习惯、心理成长、人际交往等方面。

考生在行文中,务必选择有意义的、让人感动的甚至是影响自己一生的叮嘱来写,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随意挑选某种叮嘱入文,是很难获得阅卷教师青睐的,写作之前的谨慎思考和精挑细选是非常有必要的。

爱的叮嘱○四川内江一考生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

14内江市2014届毕(结)业语文试题及答案

14内江市2014届毕(结)业语文试题及答案

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内江市2014届中职校毕(结)业会考文化课语文试卷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2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怜悯.(m ǐn ) 按捺.(n ài ) 沉浸(q ìn ) 刚愎.自用(b ì) B 、 纤.巧(qi ān ) 奖券.(ju àn ) 惆怅.(ch àng ) 载.歌载.舞(z ài ) C 、 慷慨.(k ài ) 斟酌(zh ēn ) 雾霭.(ǎi ) 莘莘..学子(x īn ) D 、不谙.(ān ) 徘徊.(hu ái ) 伫.立(zh ù) 受益匪.浅(f ěi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炫耀 傀儡 毛骨悚然 一鳞半爪B 、 自栩 聆听 心悦诚服 云云众生C 、 冠冕 拥肿 一笑大方 引吭高歌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内江市高中2024 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语文

内江市高中2024 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语文

内江市高中2024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A 【解析】B选项因果倒置;C选项原文为“飞跃性的充沛自如,乃是诗歌语言完全成熟的表现”,并未提及绝句语言的纯净化是诗歌语言完全成熟的标志;D选项原文第三段为“七古远自曹丕的《燕歌行》、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以歌行起家的,它与绝句在歌的传统上所以有着一脉相通之处。

”七古有继承歌的传统,但原文第四段说“律诗”“它既与民歌没有渊源,也是不能用来歌唱的”。

原文第五段为“绝句、七古、律诗都是唐诗高潮中的新生事物”。

2.B 【解析】绝句、七古的成熟不是唐诗高潮的标志。

3.D 【解析】《涉江采芙蓉》属于五古,原文“唐人的七古相对的说要比五古活跃得多,就因为五古还不免有时习惯于长期以来过渡性的表现方式,而七古则是全新的。

七古正如绝句,也都是到了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才一跃而为诗坛的宠儿。

五古一般颇少换韵,而七古则是不断的换韵。

”《涉江采芙蓉》没有换韵,并不能体现解放的语言和新鲜飞动的旋律。

4.D 【解析】A.“前者的代表是音乐,而后者的代表则是建筑。

”错误,于文无据(音乐只是时间持续的一种形式,并不是代表;建筑既有空间持续也有时间持续)。

B.“只需要保证”说法绝对。

C.“所有建筑”错,原文为“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

5.C 【解析】“正是……才……”强加因果。

原文为“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

轮廓和光影的变化是故宫“千变万化”的表现。

6.①标准设计运用合理适当,全局完整,整体和谐统一;②各建筑设计上适当追求艺术的一面,有自己的特点;③整个住宅区能做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到重要作用。

(一点2分)7.B(“挖空心思攀比”错误。

“挖空心思攀比”是不顾自己情况,想方设法盲目与高标准相比。

)8.①善用数量词和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①诗人寄情于景,摄取典型意象,连续 描绘了八个画面:明媚的大草原、荡漾的饮马泉、 悲壮的月夜、守边的将士、冰封的关山路、汉使面 前的淙淙流水,以及怕临泉照影的老人和回忆中的 英武青年。(2分)②这一系列画面以诗人的行踪 为线索,情感融汇在诗人对边塞形势的感慨中,表 达出诗人对边防将士的同情和对边防的忧患,并抒 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情怀。(2分)(画面描绘2分, 情感2分;八个画面,赏析其一亦可。)
参考翻译: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一个真正廉洁的人吗? 住在放陵这个地方,三天没有吃东西,耳朵没有了听觉,眼睛 没有了视觉。井上有个李子,金龟子的幼虫已经吃掉了一大半, 他爬过去,拿过来吃,吞了三口,耳朵才恢复了听觉,眼睛才 恢复了视觉。”
1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① 李益 赏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析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释】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 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 幕府,居边塞十余年。 (1)颈联中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①颈联的意思是:从前的饮马泉冰冻一片,坎坷 难行,今日的饮马泉寒冰解冻,绿水分流,写出了饮马泉由 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2分) ②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 达出诗人在春天经过复苏了的五原时的复杂心情。(2分)
(2)本诗描绘了一幅“过五原”图,请简要赏析。 (4分)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外地游客来川旅游,他们揭开20多千克重的石刻井盖后马 上就把井盖盖好,结果想象中的雨点才没有从空中落下。 B.蒙顶山自古便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年降雨量 比几乎日日雨水不歇的“雨城”雅安的1800毫米还多400多毫 米。 C.古井位于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湿度大,因此, 除了蒙顶山的山顶降雨较多外,山下一带的降雨相对都较少。 D.专家表示,蒙顶山山顶多雨,而半山腰乃至山下的名山县 城却降雨较少,这是蒙顶山所处的特殊地形造成的,而并非是 古井所致。

答案:D。(A项,“马上就把井盖盖好”与“雨点没有从 空中落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B项,“几乎日日雨水不歇” 是形容“蒙顶山山顶”而非“雅安”的。C项,“古井位于 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文中无据。)
文言文 翻译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日去极远近之差 去:离开。 B.北近极,故晷短 晷:日影。 C.阴用事则日退而南 南:向南运行。 D.至月行,则以晦朔决之 决:判断。
1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女人们、小姐们咬瓜子的态度温和,那手和头的转侧姿势也窈窕得 很,有些妩媚动人,就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令 人叹佩。 B.吃瓜子是小姐太太们的拿手戏、是少爷们的专长,从他们的吃玩情 形以及商店里瓜子的畅销状况中,足见有闲阶级的“消磨”状况令人害 怕。 C.文章先写少爷、小姐、太太们咬瓜子的才能,再写在我教导下的那 个日本人吃瓜子的可怜相,最后指出这种“消闲”法令人害怕,这样消 闲注定会亡国。 D.作者因旅途寂寥而与那个同舱的日本人共吃瓜子,日本人吃瓜子没 有“的,的”的声音,而有一口唾液,还点头连称“好吃,好吃”,真 是对日本人极度讽刺。 E.小孩子们咬瓜子的手艺也不错,虽然赶不上那些在酒席上、茶楼上 的“圣手”,但一定能胜过我在赴横滨的轮船中与我同舱的那个日本人。 答案:B、E。(A项,“女人们、小姐们咬瓜子的态度温和”理解 错误,原文是“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度尤加来得美妙”, 这里的“态度”应是“姿态”“仪容”之义。C项,“这样消闲注 定会亡国”说得太过了。D项,“真是对日本人极度讽刺”,从文 本语境看,作者没有讽刺之意。)
16.作者在第③段中写日本人剥吃瓜子的情形有什么 作用?(6分) 参考答案: ①表现日本人吃瓜子笨拙、滑稽,“真是可怜得 很”,为下文的讽刺进行铺垫。 (2分) ②“我”算不了“圣手”,技术在国内不如小孩子 们远甚,但“我”在这个日本人面前却成了“内 行”。 通过层层对比,突出“有闲者”的“闲”。 (2分) ③通过写日本人剥吃瓜子的窘态,反衬出国人吃瓜 子技能的高超,他们把吃瓜子变成了一种消遣玩味 的游戏,“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真是 一个了不起的天才”。作者在轻松幽默的话语中给 予了“有闲阶级”无情的讥讽。(2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霍金21岁时患上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至全身不能动弹, 不能说话,但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为了“让文化勾通两国人民的心灵”,正在日本访问的中 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来到日本记者中心,出席了由日中文化交 流协会举办的演讲会。 C.春初时节,走进大洲广场,顿觉沐浴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之 中,书画摄影、诗词楹联、剪纸刺绣等令人目不暇接。 D.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谈心,但千万不能讥讽孩子无知,否则 就会功亏一篑,孩子今后再也不敢跟父母交心了。


答案:B。(A项,成分残缺,可在“全版权运营模式”的后面 加“的全面升级”。 C项,“不期而遇”与“精心策划”矛盾。 D项,语顺序不当,可把“甚至可能致癌”移到“严重扰乱人体
5.下列有关蒙顶山“神奇雨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川西蒙顶山上有一口千年古井,神奇无比,只要求雨的村民把 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天上很快就会下起大雨。 B.外地游客揭开井盖后,虽然没有马上下雨,但准备下山时,豆 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这也令人惊奇。 C.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而不盖,是因 为神话中说揭开井盖,孽龙会飞出井外,为恶人间。 D.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 互碰撞,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这其实也无法解释古井的神奇之 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 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 的全版权运营模式。 B.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公安部直接指挥下,通过专案组历时近一 年的艰苦努力,作恶20余年的刘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打 掉。 C.有筹委会同学的精心组织策划,还有许多同学默默无闻地在 “场外”工作,我们分别二十年的高中同学得以在母校不期而遇, 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D.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 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 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答案:A。(“只要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 喊三声,天上很快就会下起大雨”太绝对)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传说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井盖“板揭即雨, 板盖雨停”,神奇无比。所以这口古井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 用于饮水止渴。 B.专家指出,古井附近的人若高声叫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 打开井盖呼风唤雨的效果。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古井有时揭盖 却不会下雨的现象。 C.夏天时,井内气温比井外低得多,一旦打开井盖,就会形 成对流,湿度很高的冷暖空气相互汇合,从而引发降雨。但这 只是个别专家的观点。 D.揭盖下雨其实是一种巧合,因为蒙顶山自古就有“雅州天 漏,中心蒙顶”之说,雨量充沛,所以,人们揭盖时,碰巧下 雨也就不足为奇了。 答案:C。(“夏天时,井内气温比井外低得多”错误,原 文是“夏天时古井内的气温比井外略低”。)
内江市高中2014届 四模语文试题讲评
讲评人——贾汉林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是 A.酒馔(zhuàn) 裙裾(jū) 沏(qiē)茶 良莠(yǒu)不齐 B.载(zài)重 裨(pí )益 打烊(yàng) 解(jiě)甲归田 C.列(liè)举 菜畦(qí ) 谷穗(suì ) 虚与委(wēi)蛇 D.靓(jì ng)妆 桑葚(shèn) 包扎(zhā) 螳臂当(dāng)车

答案:C。(A项,沏茶qī。B项,裨益bì 。D项, 包扎z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聒噪 B.跟帖 C.订票 D.装帧
蕴藉 撮合 笑靥 绿洲
蝇营狗苟 珊珊来迟 得陇望蜀 崭露头角
屈意逢迎 两全其美 磨肩接踵 缘木求鱼
答案:D。 (A项,曲意逢迎。


B项,姗姗来迟。 C项,摩肩接踵。)
Hale Waihona Puke 答案:C。(A项,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 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 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 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根据语境,应用“以 致”。B项,“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指意,如“沟通思想”“沟通 两国文化”;“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根据语境,应用 “沟通”。C项,“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符合语 境。D项,“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 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 的努力完全白费。根据语境地,应用“前功尽弃”。)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 学》)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 (3) ,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5)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欧阳修《《醉翁亭 记》》) (7)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8)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 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2)侣鱼虾而友麋鹿。(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4)东篱把酒黄昏后。(5)白帝 城高急暮砧。(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江春入旧年。 (8)狐裘不暖锦衾薄。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二至二分”指什么?并简要 概括“二至二分”时的星象情况。(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