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一、转换层概述高层建筑转换层是指建筑物在某一层以上的部分进行结构转换,以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随着人们对建筑空间利用的不断深入和多样化的需求,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变得愈发重要。

掌握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的要点对于保障建筑安全和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二、转换层功能和设计要求1. 功能需求: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功能需求一般包括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

对于不同功能的转换层,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结构和空间布局要求,以实现最佳的使用效果。

2. 设计要求: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建筑功能的实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等。

还需要考虑到对于原有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三、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1. 结构设计:在转换层的施工中,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考虑到原有结构承载能力的要求,以及新功能对结构形式的影响。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梁柱结构、墙体布置、钢筋混凝土等结构形式,确保转换层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并保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2. 空间规划:在转换层的施工中,需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确保不同功能区域的互相衔接和使用便利。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管道排布、空调系统、供水排水等设施的布置,以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要求,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控。

3. 施工工艺:在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工艺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施工工艺包括拆除原有结构、新增结构的安装、内部装修和设施的安装等。

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工艺应考虑到周边环境、邻近建筑及其居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4. 安全管理:在转换层的施工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特别是在拆除原有结构和新增结构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和控制,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5. 质量控制:在转换层的施工中,需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安全。

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验收、工艺检测、结构稳定性检测等,以确保转换层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要求。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是指在高楼建筑的顶部建造一个转换层,用于调整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

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转换层的建造是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规划。

技术要点如下:1、建立合理的施工方案在进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前,需要建立合理的施工方案。

这个方案应该考虑建筑的高度、重量和结构等因素,并确保该方案能够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

2、合理利用现有的支撑体系在建造转换层时,需要利用现有的支撑体系,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需要精确地测量现有结构的尺寸和位置,并设计支撑结构以支撑施工工作。

3、加强结构节点的设计和施工由于转换层的位置一般处于高楼建筑的顶部,因此需要加强结构节点的设计和施工。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到风的影响和地震等外力因素,以确保结构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4、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在进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时,需要合理控制施工质量。

这就需要在施工前认真分析并制定质量控制计划,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安全措施要齐全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确保现有结构的安全、安全设备的使用、施工过程中的作业规范等等。

6、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检查在进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这将需要建造监测系统,以监控高层建筑的变形和结构变化,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它们。

总之,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并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工作。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为此要定期进行监控和检查。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建造质量和安全性。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是高楼大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技术、钢结构加固技术、防水处理技术和安全施工措施展开讨论。

在施工前,必须做好详细的前期准备,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混凝土浇筑技术和钢结构加固技术是转换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施工。

防水处理技术和安全施工措施也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建筑质量和工人安全。

在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为相关工程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加固、防水处理、安全措施、总结、未来发展、行业启示1. 引言1.1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结构转换层进行施工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要点。

这些要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技术、钢结构加固技术、防水处理技术以及安全施工措施。

在进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工序、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等。

在混凝土浇筑技术方面,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钢结构加固技术则需要进行钢材的选择、连接技术和加固工艺的优化。

防水处理技术是保障转换层建筑结构的重要环节,需要采用优质的防水材料和技术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上是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下文将详细探讨每个要点,并总结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对行业的启示。

2. 正文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确定转换层的结构和布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超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超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超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摘要:高层建筑作为目前发展的主流建筑物, 建筑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单一的结构布局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使得转换结构得到广泛应用,转换结构层在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转换梁截面尺寸过大、钢筋过密使其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因此确定施工要点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本文引用工程实例从转换层结构的施工难点入手,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结构转换层钢筋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一、工程概况盛德大厦工程,总建筑面积:66955m2(其中:地上58560m2,地下8395m2 )。

建筑总高度:119m。

结构体系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建筑层数:地上37层;地下2层,其中1至6层为商业裙楼,7层为结构转换层,8至37层为住宅楼,由于多年烂尾闲置,开工建设是从5层楼面开始,5层以下采用混凝土结构加固处理,7层转换结构层面积996m2,层高 5.34m,转换梁最大界面尺寸2150*2500mm,钢筋总重421吨,混凝土1599m3,其中梁混凝土965.6m3,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二、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盛德大厦工程转换层结构由于梁截面尺寸较大,最大梁截面尺寸2150*2500mm,钢筋配置特密,尤其是梁柱箍筋全部加密,箍筋间距仅100mm,箍筋净距仅有70mm左右,加上腰筋及拉钩,特别是在梁柱节点及墙柱梁节点处钢筋密布,如果采用钢筋绑扎完毕后混凝土一次浇筑方法,则存在混凝土无法浇筑及振捣,另梁高度过大,混凝土下落极易离析,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针对以上施工难点,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聘请专家组进行多次论证研究,经设计单位核算,对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转换梁混凝土采用二次浇筑方式,优化后具体措施如下:1.转换梁采用二次浇注方式,但支撑层数由原高支模方案的5、6、7层,加强为4、5、6、7层。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高层建筑在设计时,一般会考虑到利用建筑高度较大的优势,增加建筑面积,提高使用效率。

然而传统的高层建筑设计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楼层高度通常较大,超过一般人的生活或工作需求,造成楼层分割不便,使用不便。

因此,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为解决这个问题,常会采用转换层的设计。

转换层即将较高的楼层分隔成两层,使得楼层高度减小,方便使用和管理。

高层建筑的转换层施工技术非常重要,涉及安全、质量等多个方面。

下面简要介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的要点。

1. 转换层的位置转换层在高楼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必须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

通常,在建筑的中部或上部设置转换层,这样既可增加建筑面积,又便于隔离不同用途的空间。

2. 转换层基础转换层基础是转换层施工的关键工程之一。

在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转换层的载荷、地基、地质条件等因素,选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材料,以确保转换层的安全和稳定性。

转换层梁是承载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其设计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规程和标准。

在梁的设计时,应考虑到转换层的负载和动荷载,以及楼层之间的高度差等因素,以确保梁的安全和稳定性。

转换层板是转换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铺设转换层板时,必须充分考虑转换层的承载能力,以及板材的强度、韧性、防火性等性能指标。

此外,铺设转换层板时应避免板材变形和开裂等质量问题。

5. 转换层的安全防护转换层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工种,施工期间必须按照相关安全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新增钢管围栏、安全网等设施,以保护工人和外部人员的安全。

同时,也要保障转换层本身的安全,如设置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6. 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技术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采用大型机具进行梁板吊装、利用高空安装平台进行板材铺设等方式,均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高层建筑施工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超高层建筑工程中转换层复杂结构的施工技术

超高层建筑工程中转换层复杂结构的施工技术
×8 0 0 m i l l 、 60 0 m m、 8 0 0m i l l 、8 0 0m m× 8 0 0m m、 2 0 0 m m、
1 2 0 0 m E和 4 0 0 m m 。在 搭 设 垂 直 剪 刀撑 时 需 要在 转
[ 关键词】 超 高层建筑 转换层结构 脚手架搭设
筑 施 工 技 术 的 进 一步 发 展 。
2 .转换层复杂结构节点控 制要 点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 中,为 了增强对 转换 层复杂 结构节点的控制管理, 必须牢牢把握住其控制要点 , 并合理设计转换板 的重量 和其 结构、施工载荷 。减 小混凝土温差值 、降低 其温度 变化频率 以及对混凝 土 的收缩性 能进 行渐变 处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 少转换层板 的温度 裂缝 和收缩裂缝,提高转换层楼 板质量 。在进 行复杂结 构节点处理时要充分考虑转 换梁主筋 的排布情 况,在具体 的施工建设操作过程 中要遵循钢 筋直锚 和钢 筋弯锚 原则。具体而言 ,采 用钢 筋直锚 原则进 行转 换层复杂结构节点处理时 , 是针对钢 筋 自身 是否 能够 满 足直 锚性能 要求 而言 的 。 如 果 合 适 就 遵 循 钢 筋 直 锚 原 则 ,反 之 则 遵 循 钢 筋 弯锚 原 则 。 在 根 据 钢 筋 弯 锚 原 则 进 行 相 关 施 工 工作 时 ,要 根据型钢腹部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相关操作 。对 型钢 腹 部 进 行 开 孔 处 理 时 其 开 孔 面 积 绝 对 不 能 超 过 其 3 0 % ,在钢筋穿过 型钢柱腹板时钢筋弯 曲,但要保证 型钢柱腹板 内部 的钢筋直锚 。在 施工 过程 中,钢筋 不满足弯锚 的情况 也比较 常见 ,这就 需要通 过增加 劲板 的方式来对转 换层 复杂结构的节点进行处理 。 在焊接劲板 的过程 中要对 钢筋进行放样处理并对其 进行精确定位 ,以确保钢 筋在 各个交叉方向不出现 冲突并正常 安装 。对超 高层建 筑工程 中转换层复杂 结构进行节 点控制 处理 时,要使转换层中的转换梁 的上部 与下部的钢 筋纵 横排列为两排 。在进行焊接 处 理时要 尽可 能避 免仰焊 现 象 以深 化转 换梁柱 节 点。 三、 转换层 复杂结构 的施工技术 1 . 优 化 转 换层 复 杂 结 构 节 点 的施 工 技 术

超高层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

超高层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

超高层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12-09T06:37:35.525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4期作者:汪瀚[导读] 英利金融街项目地下4层,地上53层,高222m,为超高层建筑。

汪瀚泰兴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25400摘要:英利金融街项目地下4层,地上53层,高222m,为超高层建筑。

负一层为劲性结构转换层。

其箱形柱截面为2400mm×2400mm,劲性梁截面为1500mm×3800mm,最大跨度为29600mm,施工难度较大,本文着重介绍框支转换层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超高层箱形柱劲性梁一工程概况英利金融街项目地下4层,地上53层,为超高层建筑。

该项目地下有轻轨1号线斜向穿过,固需设框支转层支承上部结构。

框支转换层柱和梁截面大,跨度长,其中柱为箱形钢柱,梁为劲性梁,施工难度较大。

转换层三维模形如图1。

图1:转换层三维模形图二总体施工方法框支转换层柱梁截面尺寸主要为1500×3500、1500×3800两种,荷载较大,为减少轻轨保护体所承受的荷载,经设计同意采用叠合梁方式施工,即先浇筑框支梁中和区以下第一部分的混凝土,待有一定强度时,拆除下面的支撑系统,由第一部分浇筑的梁承受叠合面以上的全部荷载。

本次框支梁施工时第一次的浇筑高度为900,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拆除梁底的胎模,再浇筑叠合面以上的混凝土。

此时轨道保护体上所承受的短时间荷载仅为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的荷载,且一周后其下方的支承体系拆除后轻轨保护体将不再承担任何荷载。

如图2所示。

图2 梁施工工序图三、箱形柱的施工1箱形钢柱的焊接钢柱焊接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焊接时,由两名焊工同时从两侧不同方向焊接,柱与柱焊接采用2人对称焊接,两人先焊接其中一边焊缝高度的40%,再进行另一边焊缝40%的焊接,之后进行焊接剩余60%的焊缝,最后结束整个对接焊缝的焊接。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连接上下两部分结构的重要层,其结构和施工要求都比较高。


下是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
1. 结构设计:转换层的结构设计要严谨,应该根据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和设计,保
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开始前,要对工程所在的地面进行勘测,以确定地基的承载
力和稳定性,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

3. 材料选择:转换层的材料要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如高强缆绳、高强度混凝土等,
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 施工模式:转换层一般采用组合式施工模式,先建造框架结构,再进行混凝土浇
筑和吊篮安装等。

5. 钢筋加工和安装:转换层的钢筋加工要精确,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安装要清洁、牢固,与构件之间必须有足够的间隙和粘结力。

6. 混凝土浇筑: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要均匀,厚度要一致,避免出现裂缝等问题,
同时也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7. 吊篮安装:转换层一般采用吊篮进行施工,吊篮的安装要可靠牢固,吊篮的使用
过程中应该注意安全。

8. 安全措施:在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9.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样检测,保证转
换层的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0. 施工进度控制:对于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进度要把握好,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及时调整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

浅析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摘要: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就高层住宅楼转换层施工进行了探讨,针对高层住宅楼转换层施工难点,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保证了转换层的施工质量,为此类工程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转换层;施工技术;支撑体系随着我国高层住宅建筑功能的日趋多样化,转换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所谓转换层,就是一个住宅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结的关节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结纽带作用。

这种类型的工程结构主要特点为钢筋密集,混凝土一次灌入量大,施工缝留置难度大,模板、排架支承体系要求高,所以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须认真、周密、合理的采用施工措施,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某高层住宅建筑项目,高28层,地下2层,为满足住宅底部大空间的使用要求,住宅楼结构形式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

该结构体系中框支梁和框支柱,构成一个下面的框架结构大空间和上面的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转换层”。

住宅楼结构设计将2层结构架空,3层设置为转换层,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标准层,为典型的高层建筑框支转换形式。

其转换层梁顶标高为11.15m,结构转换层由截面尺寸为1700mm ×2400mm、900mm×2300mm钢—混凝土组合梁g-kl1~4作为框支梁,由截面尺寸为1800mm×1800mm钢—混凝土柱kzl1作为框支柱。

柱采用c60混凝土,梁采用c50混凝土。

2 工程难点分析2.1 转换层梁自重大,荷载传递体系压力大本工程框支转换大梁截面尺寸为1700mm×2400mm、900mm×2300mm,每延米钢筋混凝土自重超过10kn。

由于排架直接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故对结构承载能力的要求相当高。

2.2 模板排架搭设高,整体稳定体系要求高因排架由地下室顶板(标高-1.5m)开始搭设至梁底,搭设高度为10.35m,所以必须加强排架空间整体的稳定性,尽可能接近理想几何不变体。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是指将建筑物由某一高度的结构转换为另一高度的结构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转换,例如改变楼层高度,增加或减少楼层数等。

1. 结构设计: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前,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确定转换后的楼层结构形式,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施工计划:根据结构转换层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计划的编制,确定施工顺序、工期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前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3. 施工工艺:根据施工计划,确定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包括拆除原有结构、加固转换区域、搭设临时支撑等。

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现有结构进行加固和支撑,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4. 施工材料: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

施工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螺栓等。

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等因素,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性。

5. 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时,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包括进行工期节点的检查和验收、检查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等。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一、转换层概述转换层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层,也是整个建筑结构中连接上下楼层的节点之一。

在建筑结构中,转换层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将上面的楼层荷载传递至下面的楼层,同时承担着高强度的横向荷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转换层的施工通常需要遵循建筑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转换层施工的技术要点:(一)转换层施工布置1. 建立转换层施工区域:在楼板与楼板之间之间建立施工区域,并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搭建施工平台、安装悬挑脚手架、安装加固杆和斜撑,等待施工。

2. 安装钢筋骨架: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根据进度和施工节奏逐一安装,保证骨架的水平度、竖直度和跨度的一致性。

3. 安装模板: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模板施工方案进行模板安装,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模板结构的稳定性。

4. 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要求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按照混凝土浇筑计划,保证浇筑层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5. 封闭转换层架空:在有顶板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架空封闭,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作安全。

1. 转换层钢筋的加工形状和尺寸应特别注意,要在制造技术上保证质量和准确性,并通过交联网和连接件连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2.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浇注高度、切面角度和振动时间,保证浇筑质量和外观质量。

3. 水泥是否符合建议标准,水灰比和净水度是否合理,也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4. 在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上下楼层之间的结构布局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工艺。

5.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措施,特别是高空作业,应配备安全带、安全网和安全绳等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总结转换层是建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连接上下楼层的功能和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角色。

转换层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转换层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周期的准确性。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是指在高层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增加一层或多层新的空间,以达到更好的利用建筑空间的目的。

本文重点介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一、确定施工方案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需要在汇报设计方案和表述您的期望之后进行。

施工方案在每个建筑项目中都必不可少。

在确定施工方案时,您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建筑物类型和结构2.转换层高度和大小3.楼层之间的空间约束4.动力、水力和气力供应5.材料和质量控制6.施工安全措施二、设计图纸的制作在确定施工方案之后,需要制作一套详细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包括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和结构图。

平面图显示建筑物的平面图案,包括重要的空间关系和各种位置细节。

立面图描述建筑物的外观和构造。

剖面图显示建筑物的构造和建筑物内部的关键位置。

三、改造和拆除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清理现有的结构、管道和其他设备。

在清理现有结构之后,需要将建筑物基础加固。

需要对现有楼板进行不同深度的拆除,以便为新的楼层腾出空间。

拆除后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增强。

四、预制切割和焊接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使用船舶、建筑工地和其他行业常用的预制件。

该预制件的制作需要使用 CNC 切割工具,使预制件符合您的设计需求。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制的清晰设计。

接下来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焊接和装配。

五、室内装修新的楼层会增加可利用的空间。

在安装大型设备、铺设管道和电缆之后,需要进行室内装修。

商业、工业和住宅项目中的室内装修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构造材料。

所有的室内装饰材料都需要符合当地建筑规范。

六、验收和质量控制建筑物内部的每个结构和设备都需要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各级相关部门能够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理任何错误。

在完成施工后,还需要进行最后的验收。

七、施工安全建筑物的转换层施工涉及到施工员在高处施工的安全问题。

因此,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制定细致的施工方案和安全计划,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

超高层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技术研究

超高层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技术研究

超高层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技术研究针对岳阳友阿国际商业广场(二期)工程E、F栋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转换层施工工艺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转换层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保证转换层施工质量。

标签:超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工艺技术超高层建筑大多是低层为商用,上部为住宅,在低层商用要求的大空间与上部住宅要求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间,通常要进行转换,也就是设置转换层。

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技术决定了转换层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效果。

1、工程概况岳阳友阿国际商业广场(二期)E、F栋工程位于岳阳市巴陵中路与云梦路交汇处东南角。

本次施工的E/F两栋建筑高度135.9m,总建筑面积208841.43m2,地下4层,地上39层。

LG层至6层为商业裙楼(计7层),裙楼顶为避难层A (计1层),7层至36层为住宅标准层(计30层),21层与22层之间设有避难层B(计1层)。

LG层层高5m,一层层高5.50m,二层至四层层高5.10m,五层层高4.80m,6层层高6.50m,架空层层高5.1m,七层至三十六层标准层高均为3.00m。

E/F栋为底部带转换层的超高层建筑,转换层设置在6层与避难层A之间,为梁式转换,六层及以下为框架结构,七层及以上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7度,负一层至商业屋顶抗震等级为特一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现围绕该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转换层施工工艺技术做如下深入分析。

2、转换层施工工艺技术2.1主体框支梁模板(1)梁底模与侧模都使用厚度为15mm的高强度樟子松覆膜模板;采用50mm×70mm方木作楞木兼拼口木。

梁側模将50mm×70mm方木作为次龙骨,将Φ48*3mm双钢管作为主龙骨,利用Φ14对拉螺杆进行固定。

梁底将50mm×70mm 方木作为次龙骨,将Φ48*3mm钢管作为主龙骨,根据梁的大小对支撑立杆进行布置。

(2)梁底支撑架主要利用钢管扣件进行搭设。

超高层建筑技术转换层设计施工要求

超高层建筑技术转换层设计施工要求

超高层建筑技术转换层设计施工要求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

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我国高层、中高层建筑也不断涌现。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转换层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建筑物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需求。

但是,在超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上也还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为了保障建筑项目转换层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应当认真研究转换层施工技术和要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转换层的应用优势,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效益而努力。

关键字:超高层建筑物、转换层、施工技术、质量、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对转换层对的施工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来说,转换层上部楼层高、荷载大,因此转换层的施工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转换层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推动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向高度更高、功能更齐全、形体更复杂、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

常见的转换层结构形式主要有梁式转换、桁架式转换、箱形转换、板式转换、合柱等转换形式。

建筑物的上部和下部因为平面的使用不同,上部和下部是不同的建筑类型。

这时,就需要设置转换层进行结构转换,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面积,从而满足整个高层建设工程的使用需求。

1、工程概况某超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六层,地上三十三层,集商业、办公、住房为一体化的综合大厦。

总体建筑高度达148.4米。

建筑形状平面结构为长方形,在22层与23层之间采用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平面形状。

设计人员计划在22层采用转换层技术来进行具体的施工,转换层的结构形式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与型钢梁组成的压杆体系,即少部分框架柱由钢筋混凝土柱替代型刚混凝土柱。

由于转换层跨度长,承受的荷载量大,配筋量大,因而截面尺寸也大,使得转换层施工过程较为复杂。

为了保证该建筑转换层的顺利施工,保证整个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们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难点和应对方案进行论述。

超高层建筑高空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

超高层建筑高空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

超高层建筑高空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发表时间:2019-09-04T16:35:34.25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0期作者:李忠伟[导读] 城市综合体中的超高层建筑高空转换层结构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

以某城市综合体工程为研究对象,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城市综合体中的超高层建筑高空转换层结构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

以某城市综合体工程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超高层建筑高空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及混凝土浇筑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包括转换层总体技术路线、模板排架设计、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等。

这些技术应用可以给类似的超高层高空转换层结构施工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高空转换层;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1 工程背景在商业化建设需求猛增和城市核心区土地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集商业、办公、住宅、餐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逐渐成为城市开发及市场需求的热点。

由于使用功能及空间结构转换的需要,城市综合体大多设有高空转换层结构。

某广场建筑面积约70万m2,地下4层,地上裙房4层(局部5层)。

裙房以上为 10 栋超高层塔楼,其中有6栋塔楼含大截面梁式转换层,转换层以下为框架结构,转换层以上为框剪结构。

本工程各个塔楼转换层梁面标高为 33.00 m,属于高空转换层,大梁截面主要为 800 mm×2 500 mm、1800mm×2 500 mm、2 100 mm×2 500 mm、1 200 mm×2 000 mm 等,转换梁为上翻梁,板厚 200 mm,板面标高 32.00 m(6 层楼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0。

2 转换层施工总体技术路线由于转换层梁截面尺寸较大,所以转换层以下的一层楼板难以承担自重及施工荷载。

为将转换层荷载有效分担,拟采用多层楼板共同受力的原理,即转换层结构通过排架受力,同时保留 2~5 层的排架体系,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直接传力于2, 3, 4, 5层梁板,再经混凝土柱、核心筒将力传递于基础。

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8-01-24T21:17:33.0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作者:刘明庆[导读] 摘要:们想要建造一个高层建筑,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结构转换层构架,即确定一个主要框架。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们想要建造一个高层建筑,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结构转换层构架,即确定一个主要框架。

结构转换层因为其繁杂的内部构造,在建造上我们也需要极其谨慎,应该层层把关,从专业人员过度到实际操作人员。

严格按照专业人员提出的材料来制作,混凝土,钢筋等主要材料一定要保证进货渠道的规范性,以上等等都为是建造一个成功的上层建筑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结构转换层;实施技巧;高层建筑工程1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的形式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高层建筑是集商务和住宅为一体的综合建筑形式,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绝大多数高层建筑一般采用下部大空间的商业用房,上部采用小开间的办公用房或民用住宅,因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必须设置转换层,起到承托上部剪力墙以及改变传力途径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梁式转换结构、厚板式转换结构、桁架式转换结构等。

常见的转换层结构形式如下图 1 所示。

2模版及支撑系统施工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模板支撑系统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常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如下所示:a.一次性完整支模,常用在建筑结构高度较低的转换层模板系统中。

这种模板系统需要用到的模板支撑较多,需要从设置转换层的底部一直搭设到建筑物底层;b.荷载传递支模系统,主要是利用搭设的转换层支撑柱而合理的传递上部建筑结构的荷载,它以在建筑楼面内设置竖向支撑形成梁下排架,从而将荷载分散到下部楼层结构;c.叠加浇筑支模,常与叠合梁一起配合使用,分次浇筑转换梁与板;d.预埋型钢法,此种模板体系主要是将转换梁中的桁架或预埋型钢在施工中当作架设模板的基础,从而承载转换梁施工中的自重及其他荷载,然后再一次浇筑成转换梁。

探讨超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探讨超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探讨超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超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范文小学美术师德论文小学美术论文美术研究论文小学教师师德论文1、工程概况丽原天际城工程位于南宁市,是广西地区最高的商住楼,建筑面积11.9万m2,地下3层,地上57层,建筑高度为218m,框支剪力墙结构。

该工程一至五为裙楼,在第六层设置转换层,以上为标准层。

本工程转换层水平构件最大跨度10500mm,构件的最大截面尺寸和支撑高度如下表。

本文取GL1梁为计算对象。

构件类型构件编号构件截面尺寸(mm)层高(m)跨度(mm)板B12506.16370三角区板B224002275GL1梁KZL7061400*2500105002、施工方案的比较与选择确定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是转换层的施工关键,它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工程质量、施工速度和工程施工成本。

经估算,若采用常规模板支撑体系,靠下层楼板承受如此大的施工荷载,势必破坏下层楼面结构;若采用分层卸荷的方法,则必须在施工层下保持有九层支撑,靠各层楼板的变形协调来传递分卸荷载,这显然既不经济也不能保证楼板不产生开裂等质量问题;若在转换板下直接用钢桁架体系作底模,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增加了墙体水平施工缝,给施工缝处理带来困难,同时现场焊接安装工程量较大,工期相对较长,且桁架拆除后二次使用的机会不大,浪费了材料。

经分析比较和计算,结合工程工程特点,确定如下施工方案:采用高强螺栓与工程自身钢骨梁连接形成支架体系,梁的施工荷载不通过支撑传递。

3、施工方法3.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安装柱、墙钢筋→柱、墙模分段支设、分段浇筑柱、墙混凝土,浇至梁底50mm→搭设模板支撑脚手架→铺梁底、侧模板→铺板底模板→梁、板钢筋安装→水电配合→板面钢筋绑扎、柱、墙模支设→检查验收→浇筑梁、板、柱、墙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3.2混凝土工程3.2.1: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竖向构件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是浇筑到梁底,待所有模板支撑系统、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浇筑),支立水平向构件模板支撑,再浇筑水平向构件混凝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筒 结构 , 外框 柱为 型钢混凝 土 , 尺寸 主要 有 1 柱 6层 以下为
12 0m 、 1 ~ 5 0 m 3 层 咖10 0m 、 6层 ~ 顶 层 8 0 m 7 0 m 3 5 m
这 3种。核 芯筒 剪 力墙 厚 4 7层外 墙厚 9 0m - 0 m,内墙 厚
\ 一 L
房 , 以核 芯筒需做转换 处理 : 所 核芯 筒结构在 3 、7层部 6层 3 分 内剪 力墙移 位 1 0 0m 3 0 m;8层以上核 芯简东侧取 消部分
内剪 力墙 ( 1 图 ~图 5) 。
, 图3 7 3 层核芯筒剪力墙平 面布置 图4 8 以上核 芯筒剪力墙 平面布置 3 层

2 方 案选 择
【 作者简介 】 周黎 明(95 )男 , , 16- , 本科 工程师 。联 系地址 : 上
海市徐 汇区漕溪路 2 1号 5号楼 9 (0 2 5 。 5 楼 20 3 )

图5 A— A吾 面 0
我们将核芯 筒内空间依据 隔墙 划分成 9个 区块 ,并根
据墙体 变化需要 、 结合 爬模 施工 , 采取部分 区块搭设全封 闭
Fl o fS o ro upe l r Ta lBuid ng li 口 周黎明 未健松 李筱斌
( 中天建设集 团第三建设公 司 上海 20 3 ) 02 5
【 要】 摘 以郑州会展 宾馆超 高层 建筑工程为例 , 讨 了超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 关键施工技术 ,并提 出了一整套 可行 的施 工方 探
由于本 工程核芯简采 用液压爬模 体系 ,剪 力墙先施 工 , 内楼板后施 工( 落后 1 O层 ) 的施 工方法 , 为保证核 芯筒施 工 进度 , 需在没有 内楼板做 平台的基础上 , 完成转 换层 的施工。
这给 转换层的施工带来 了很大 的难度 :
I .


| I
由于核芯筒 内剪力墙产生变动 , 需对液压 爬模 体系进行
3 8层以上部分剪 力墙取消 , 需将部分液压爬模做修改 ; ( 3)以上作业都 在高 空进行 ,且要保 证内楼板 同时施 工, 因此 , 如何 解决立体交叉施工 的安全成 为难题 。


蜀 1 . 副
赢1十
l 一 【1∞ 66 . 7 , }
H 1 ㈣
平台 的区域 ,应在 拆除爬模架前 于架体底部搭设 封 闭硬 隔 离, 以确保施 工安全 。
一 X 桁 雨 / 策 硅 - \ 竹 "
J —互 J
图 8 牛 腿 示 意
塞辉
X] O
J 。 . .. . 。. . . 暑
钢平台依据 工程 实际情况 分块、 分标 高搭设 , 爬模 架根
50m :N1 0 m 8 6层外 墙厚 8 0m 0 m,内墙厚 4 0 m ; 7 3 0 m 1 ~ 9层



外 墙 厚 60 m ,内墙 厚 4 0 m 3 0 m 0 m;5层 ~顶 层 外墙 厚 5 0 0
m 内墙厚 4 0m 。 m, 0 m 由于 3 5层 以下 主要 为 办公 用 房 ,8层 以上 为酒 店 用 3
I 电焊连接触 知 - 板 直. ●

高度 5m和 36 m的转 换块 , . 因此 , 如何在没 有楼板 做支撑
平台的前提下顺利施工成为难题 :
矿 I 曹
If / I / I
( )由于 3 、 7层剪 力墙移位 较 大 ( 0 m)且 2 6层 3 1 00 m ,
1 工程 概 况
绿地广场 ( 州会展宾馆 ) 于郑州市 郑东新 区 C D核 郑 位 B 心区, 该工 程地 下 4层 , 上 6 地 1层 , 裙房 地上 3层 , 总高 度

图1 5 3 层核芯 筒剪 力墙平 面布置 图2 6 3 层核 芯筒剪力墙 平面布 置
2 0 m 总建筑 面积 近 2 00 0m。 8 , 5 0 2 主楼采用框架核芯筒核芯
第3 3卷 第 7期
Vol3 No 7 -3 .




B L IGC N T U T0 UI D N O S R C 1 N
超 高 层 建 筑 转 换 层 的 施 工 技 术
CO t uc i n c ns r t o Te hno o y f r Tr ns e l g o a f r
【 收稿 日期 】 0 10 — 0 2 1- 6 2
第 7期
周 黎 明 、 健 松 、 筱斌 : 高层 建 筑 转 换 层 的 施 工 技 术 宋 李 超
72 1 /O 1
钢平台的方法进行施工。 操作平台作 为浇筑转换块和支大钢 模板时的支撑架 , 同时确保 交叉施工 的安全 。对于 不搭设 钢
据钢平台 的搭 设顺 序 , 分几 层拆改完毕( 见图 6 需搭设 钢平 ,
台处为①、 、 ⑥ 、 ④ ⑤、 ⑦这 5 个区域 , 施工标高根据 实际需要
设置 ) 。
\ \
\ 1

\ 1

图 9 埋 件 示意
图 6 钢 平 台搭 设 标 高示 意
4 液压爬模体 系调整方案
车 差 秆
I j
_


( 1)由于移 位处 剪 力墙厚 度 达到 了 1 4 0 m ( 0 m 墙厚
4 0m +移 位 1 0 0 m , 0 m 0 m)形成 了长度 超 9 m, 度 14 m 厚 . ,
斜蔚
凡辨

I !
L面蚌 O 4 I q l 单 l  ̄ a l
案应用 于该 工程 。经工程 实践表 明,该施 工技 术既加 快 了施工进 度又确保 了施工安全 ,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超 高层 建筑 结构 转换层 施 工技 术 核 芯筒 【 中图分类号 】U 5 T 7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04 10 (0 0—550 10— 0121 )706—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