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第三节《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第三节《比的应用》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2.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问题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
2.了解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3.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5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师:我校本周为一年级同学举行了隆重的入队仪式,各班中对员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欢迎,纷纷赠送了精美的礼物。
让我们一起去帮忙把礼物分一分吧!
师:一(2)中队受到来自六(2)中队捐赠的40份礼物,已知一(2)中队男生和女生同样多,该怎么分比较合理?
生:平均分
师:咱们六(1)中队的同学最慷慨,共计捐赠了55份礼物,已知一(1)中队的男生有30人,女生20人,该怎么分更合理呢?还能平均分吗?
师:看来,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不同分量来进行分配的。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探究策略
1)师:那你们认为怎么分配才比较合情合理呢?请同桌交流一下。
生:按人数比来分。
男生30人,女生20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就是3:2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男生:女生=3:2同时课件出示完整的题目。
题目:六(1)中队捐赠给一(1)中队55份礼物,按3:2的比分给男生和女生,男生、女生各得多少份礼物?
2)分析题意:从题目“按3:2的比例分给男生和女生”这句话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把全班人数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五份,男生占3份,女生占2份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将解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探索解题方法,教师巡视,指名板演不同的算法。
3)展示汇报
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这两种算法都是可以的。
第一位解法是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把比的问题转化成了整数乘除法的问题。
第二种解法是把各部分数的比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乘法的问题。
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2.揭示课题
师:在实际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3.反思建模
1)思考:怎样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呢?你有什么办法来检验?
2)讨论:
1.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2.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方法,汇报后呈现解题关键和策略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
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步骤是转化求每部分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来解决。
三、巩固应用
1.生活中的数学
1)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围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比是3:5。
两种颜色皮各有多少块?
全班齐练,独立解题。
展示计算方法。
2)师:其实比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应用,请看我们平时喝的奶茶,(课件同时呈现)其中奶和茶的比就是3:7,还有很多这样的溶剂的调配,请看书本第49页,认真阅读。
师:对于“浓缩液”和“稀释液”你理解它的含义吗?
(出示洗涤剂)
师:这瓶洗涤剂就可以看做是浓缩液,把浓缩液里加入水就把浓缩液变成了稀释液。
(贴式字条)
师:题目中的告诉了我们那些信息?1:4是什么含义?1和4分别指的是谁?
师:谁能把这个1:4的过程展示一下?
指名上前演示操作过程。
最后提问
师:现在瓶中都有些什么?共有几份?把题目中的步骤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关于调配一定比的溶液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例子。
题目:一种酒精消毒液是把水和乙醇按照100︰75的比配成的。
要配制这种消毒液1050克,需要乙醇多少克?
全班齐练,展示做法,集体评定讲解。
2.延伸练习:
1)师:生活中按比例分配还可以应用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