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导读】
本篇选自《东周策》,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临周求鼎之事。

鼎在西周君所辖之河南王城,不在东周君所辖之洛阳,故本篇应入《西周策》。

文章虽然颇有文采,情节亦有可观,但核实所述历史地理情况,疑为拟托之作。

齐索要九鼎,可没有办法把它运走,结果不了了之。

周既保护了自己,也没正面得罪大国,而且还着实耍弄了齐国一把。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1] ,周君患之 [2] ,以告颜率[3] 。

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4] 。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 [5] :与秦,不若归之大国[6] 。

夫存危国 [7] ,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 [8] 。

愿大王图之 [9] 。

”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 [10] ,而秦兵罢 [11] 。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 [12] 。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 [13] ,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涂之从而致之齐 [14]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15] 。

”颜率曰:“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 [16] ,少海之上 [17] ,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可。

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 [18],其日久矣。

若入楚,鼎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涂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 [19]。

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 [20] ,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 [21] ,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 [22] ,漓然止于齐者[23] 。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 [24] ,器械被具 [25] ,所
以备者称此 [26] 。

今大王纵有其人,何涂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27]。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 [28] ,弊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注释】
[1] 兴师:发兵,出兵。

临:到达,攻伐。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

成汤迁之于商邑,周成王又迁之于镐京,后又迁至洛邑。

[2] 患:忧虑。

[3] 颜率:西周之臣。

[4] 救:指救兵。

[5] 尽:姚云:一作“画”。

画计,犹谋划。

[6] 归:通“馈”,赠送。

大国:指齐国。

[7] 危国:指西周。

[8] 宝:黄丕烈曰:今本“宝”作“实”。

厚实,贵重的财富。

[9] 图:反复考虑。

[10] 使:派。

陈臣思:即田忌,齐国名将。

将:带兵。

[11] 罢:停止,作罢。

[12] 解:解决,处理。

[13] 相:共相。

保:保全,平安。

[14] 识:知道。

涂:道路。

致:送达。

[15] 寄径:借道。

梁:即魏国。

[16] 晖台:魏国台名。

[17] 少:鲍本作“沙”。

吴补曰:“少”当作“沙”。

沙海,水名,在今河南开封。

[18] 叶庭:即章华之庭,在今湖北监利西北。

[19] 弊邑:对本国的谦称。

固:本来。

窃:私下里。

[20] 效:像。

醯(xī):醋。

甀(chuí):小口罐。

[21] 怀:揣着。

挟:用胳膊夹着。

挈(qiè):提着。

[22] 兴:跃起,奔跑。

逝:跑。

[23] 漓(lí)然:畅流无阻的样子。

[24] 师徒:服杂役的人。

[25] 被具:士卒服用之具。

[26] 称(chèn):相称,相当。

[27] 犹:还,仍然。

与:给予。

[28] 疾:赶快。

所从出:迁出九鼎的路线。

【译文】
秦国攻打西周来获取九鼎,西周君对此很忧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颜率。

颜率说:“大王不要忧虑,让我到齐国去借救兵。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国要做不讲道理的事,想出兵攻周来获取九鼎,周君和大臣们在家里自己合计,与其把九鼎给秦国,还不如把它送给贵国。

挽救危亡的国家,能获得好名声;得到九鼎,就得到宝贵的财富。

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

”齐王非常高兴,出兵五万人,命陈臣思领兵去救周,秦国这才退兵。

齐国要向西周讨取九鼎,周君又为此忧虑。

颜率说:“大王不要担忧,请让我到齐国去解决这件事。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西周全靠贵
国的仗义,君臣父子才得以上下平安,我们愿意献出九鼎,但是不知道贵国将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来呢?”齐王说:“我准备向魏国借路。

”颜率曰:“不行!魏国的君臣也想要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之下、沙海之上策划很长时间了。

如果九鼎进入魏国,一定运不出来。

”齐王说:“我打算从楚国借路。

”颜率答道:“不行!楚国的君臣也想得到九鼎,他们在章华之庭中策划很长时间了。

如果进入楚国,九鼎也一定运不出来。

”齐王说:“我最终能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呢?”颜率说:“弊国私下里本来就为这件事替大王发愁。

那九鼎不像是醋瓶酱罐,可以揣在怀里、夹在腋下、提在手上就可以拿到齐国;也不像鸟翔乌飞、兔跃马奔,一下子就可以到齐国。

从前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得到了九鼎,大约每一个鼎用九万人来运,九九八十一万人,此外,准备器械用具的人也要与八十一万人不相上下。

现在大王即使有这么多的人,又能从哪条路把鼎运出来呢?我私下里为这件事替大王发愁啊!”齐王说:“你几次到这里来,其实还是不给我们呀!”颜率说:“我们不敢欺骗贵国,你们赶快确定运回九鼎的路线,弊国等着贵国的消息。

”齐王这才作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