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一、数据收集整理。

1. 简单的统计表。

- 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例如,要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就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一个“正”字代表5票。

-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如从“班级同学最喜欢水果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哪种水果受欢迎程度较低等。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将同学们的身高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如120 - 125厘米、125 - 130厘米等)进行分类,然后分析每个范围的人数多少等情况。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例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这就是平均分。

- 会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如将一些物品按照要求平均分成几份或者每几个一份。

2. 除法的初步认识。

- 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例如,15÷3 = 5,读作15除以3等于5。

-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15÷3 = 5中,15是被除数,3是除数,5是商。

-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如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可以写成18÷6 = 3。

3.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 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例如,计算12÷3,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3 = 4。

三、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

-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 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如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要能准确画出。

2. 平移和旋转。

- 认识平移现象,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这样的运动是平移。

例如,电梯的上下运动就是平移。

二年级下册数学资料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二年级下册数学资料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典典提醒:(1)45÷9 32÷8 54÷6 72÷9 28÷4(54÷6)>(72÷9)>(28÷4 )>(45÷9)>(32÷8) (2)48÷6 25÷5 63÷9 36÷4 42÷7(36÷4)<(48÷6)<(63÷9)<(42÷7)<(25÷5) 2.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45,除数是9,商是几?45÷9=5(2)54里包含几个9? 54÷9=63.解决问题(1)学校买回36盒粉笔,平均分给9个班,每班可以分得几盒?36÷9=4(2)有28名同学参加长跑比赛,每7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8÷7=4明明在种有间隔相同树木的林子里练习跑步,他从第一棵树跑 到第十棵树,共跑了63米,相邻两棵树之间相隔几米?(提示: 想一想从每一棵树到第十棵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63÷9=7(米)典典提醒: 口算天天练:5×9= 54÷6= 45÷9= 9×7= 7×6= 7×9= 9×2= 63÷9= 25÷5= 9×5= 9×3= 5×8= 9÷3= 72÷8= 27÷9=4 )倍。

4 )倍。

2 )倍。

典典提醒:2.解决问题35元14元7元(1)玩具汽车的价钱是魔方的多少倍?35÷7=5(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手枪的价钱是魔方的多少倍14÷7=2元元和丁丁今年一共20岁,元元的年龄是丁丁的4倍,元元今年几岁?丁丁今年几岁?(提示:想一想年龄和是丁丁年龄的几倍?)丁丁:20÷(4+1)=4(岁)元元:4×4=16(岁)典典提醒:口算天天练:36÷9=64÷8=8×9=81÷9=16÷4=45÷5=3×9=9×6=4÷4=40÷5=28÷4=56÷7=45÷9=18÷2=40÷8=(1)3的3倍再除以9得多少? (2)16除以4的商乘7得多少?3×3÷9=1 16÷4×7=28(3)42除以7的商再除以2得多少(4)3与4的积除以2的商是多少? 42÷7÷2=3 3×4÷2=6 2.解决问题(1)体育室里有6盒乒乓球,每盒6个。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冲刺课3讲 第1讲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讲义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冲刺课3讲   第1讲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讲义

1、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实际问题中抽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余数的含义,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学习重难点】1、理解除法含义2、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3、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课首小测1、分三角形(1)平均分2份,每份()个。

(2)平均分4份,每份()个。

(3)平均分3份,每份()个。

(4)平均分6份,每份()个。

2、二年级(4)班去春游要过河,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导学一:表内除法学生/课程年级二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第1讲)知识点梳理考题1.看图列式计算。

(1)乘法算式:( )× ( )=( ) , ( )×( )=( ); (2)除法算式:( ) ÷ ( )=( ) , ( )÷( )=( )。

我发现:他们的被除数( ),但除数和商的位置( ),使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考题2:在括号是填上合适的数字。

表内除法(一)(二)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求商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第一章————除法1、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应用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3、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1、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针一头指着(),一头指着()。

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4、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

3、在8536中,8在()位上,表示()。

5在()位上,表示()。

3在()位上,表示()。

6在()位上,表示()。

4、由三个千,五个一组成的数是(),由9个一,两个百和一个千组成的数是()。

5、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0”占位。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使用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3.可以根据统计图表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将部分物品按每份平分。

分享的时候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份这样的份额。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用除法计算份数或每份份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详解-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详解-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人教版

计算 56 ÷ 8 时ꎬ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ꎬ想 8 乘几等于 56ꎬ根据乘法
口诀“ 七八五十六” ꎬ可以求出商:56 ÷ 8 = 7( 个) ꎮ
验证计算是否正确:一个地球仪 8 元ꎬ7 个地球仪一共花了多少钱?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7 × 8 = 56( 元) ꎬ56 元正好是 7 个地球仪的总钱数ꎬ
前面学习的用 2 ~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分析ꎬ除数是 7ꎬ可以想 7 乘几
等于 56ꎬ根据口诀“ 七八五十六” 可以求出能挂 56 ÷ 7 = 8( 行) ꎮ
已知总数 和 每 份
数ꎬ 求 份 数ꎬ 用 除 法
计算ꎻ 已 知 总 数 和 份
数ꎬ 求 每 份 数ꎬ 用 除
(3) 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二:56 面旗子挂成 8 行ꎬ平均每行挂几面?
56 ÷ 8
56 ÷ 7
勤于反思:用乘法口诀求商时ꎬ除数是几ꎬ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计算商ꎮ
42 ÷ 6
64 ÷ 8
45
2 用 9 的乘法口诀求商
( 教材第 39 页例 2)
27 ÷ 9 =
口诀:( ) 九二十七
27 ÷ 3 =
口诀:
已知条件:图上一共有 27 个彩色气球ꎬ平均每行摆 9 个ꎬ一共摆了 3 行ꎮ


根据除数是 9ꎬ商是 3ꎬ想乘法口诀“ 三九

思路提示

1.(2018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王亮在做一道除法题ꎬ已知除数是 9ꎬ马虎的王亮把被除数十位
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ꎬ结果除得的商也是 9ꎬ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2.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ꎬ把除数 6 看成了 9ꎬ结果商是 2ꎬ正确的商是多少?
要求问题: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2.2.1 表内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2.2.1  表内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

24÷6=(4 )
为什么用 除法?
把24平均分成6份,求1份是多少。 (四)六二十四
商是4
探究新知
表内除法(一)
4×6=24
24÷4=6
24÷6=4
6个4是多少?
24里面有几个4?
24平均分成6份, 1份是多少?
四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乘法口诀不仅可 以帮助我们求积, 还可以求商。
探究新知
试一试:
表内除法(一)
16÷4= 4 想:四( 四 )十六,商是( 4 )。
30÷5= 6 想:五( 六 )三十,商是( 6 )。
30÷6= 5 想:( 五 )六三十,商是( 5 )。
课堂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表内除法(一)
20÷4= 5 18÷6= 3 5÷5= 1 30÷5= 6 25÷5= 5 15÷5= 3 20÷5= 4 6÷2= 3 24÷4= 6 16÷4= 4
四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四)六二十四
课后作业
表内除法(一)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12÷3 =4
用连减的方法求商。
12-3=9
9-3=6
6-3=3
3-3=0
探究新知
12÷3 =4
用连加的方法求商。
表内除法(一)
3个
3+3=6(个)
6+3=9(个) 9+3=12(个)
探究新知
表内除法(一)
思考: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 ) 个小猴,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用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2 表内除法(一)
表内除法(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课件

规避策略
——要根据所求问题恰当地选择 已知条件。
易错点 3
—Hale Waihona Puke 忽略题中的隐含条件【例题3】
明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8棵树,一共跑了56 米,你知道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吗?(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56÷8=7(米)
56÷(8-1)=8(米)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忽略了从第1棵树到第8棵 树之间有7段间隔这一隐含条件,误以为 此处共有8段间隔。
45÷9( AA) 45÷5( AB) A.五九四十五
54÷9(AB ) 54÷6(B ) B.六九五十四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混淆了乘法口诀“五九四十五” 和“六九五十四”。计算45÷9和45÷5时, 要想口诀“五九四十五”;计算54÷9和 54÷6时,要想口诀“六九五十四”。
规避策略
——在9的乘法口诀中,有一些积比 较相近,用口诀求商时要注意区分。
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R·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稍复杂 的实际问题。
一、知识归纳
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用除法知识解决购物问题
二、易错知识总结
易错点 1
——计算时,不能正确选用乘法口诀。
【例题1】
为下面的除法算式选择恰当的乘法口诀。
易错点 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正确选 择有用的信息。
【例题2】
有40瓶可乐,32瓶橙汁。每8瓶可乐装一 箱,这些可乐能装多少箱?
32÷8=4(箱)答:可乐能装4箱。
40÷8=5(箱)答:可乐能装5箱。
错点警示
此题选错了条件,要把可乐装箱,却错误用 橙汁数量除以每箱可乐的数量。要求可乐的 箱数,应该用可乐的数量÷每箱可乐的数量。

(完整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课标第一网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课件)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课件)
竖着观察会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 商也变大,每一列的商从上到下都是1-9。
1(1)下表是乐乐整理的,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 律?根据发现的规律把余下的算式填出来。
6÷6 7÷7 8÷8 9÷9 10÷5 12÷6 14÷7 16÷8 18÷9 12÷4 15÷5 18÷6 21÷7 24÷8 27÷9 12÷3 16÷4 20÷5 24÷6 28÷7 32÷8 36÷9 15÷3 20÷4 25÷5 30÷6 35÷7 40÷8 45÷9 18÷3 24÷4 30÷5 36÷6 42÷7 48÷8 54÷9 21÷3 28÷4 35÷5 42÷6 49÷7 56÷8 63÷9 24÷3 32÷4 40÷5 48÷6 56÷7 64÷8 72÷9 27÷3 36÷4 45÷5 54÷6 63÷7 72÷8 81÷9
横着观察发现,每一行的从左到右,第1个算式的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扩大2倍至9倍,可得到另外八个算式,商不变。
1 (2)拿出一张卡片,说出得数。
16÷4 =4
和同学分组比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1 (3)用写出的卡片进行下面的活动。
7÷1 14÷2 21÷3 28÷4 35÷5
42÷6 56÷8 49÷7 63÷9
观察第一列可以发现,除数是1的 除法算式商与被除数相同。
1(1)下表是乐乐整理的,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 律?根据发现的规律把余下的算式填出来。
6÷6 7÷7 8÷8 9÷9 10÷5 12÷6 14÷7 16÷8 18÷9 12÷4 15÷5 18÷6 21÷7 24÷8 27÷9 12÷3 16÷4 20÷5 24÷6 28÷7 32÷8 36÷9 15÷3 20÷4 25÷5 30÷6 35÷7 40÷8 45÷9 18÷3 24÷4 30÷5 36÷6 42÷7 48÷8 54÷9 21÷3 28÷4 35÷5 42÷6 49÷7 56÷8 63÷9 24÷3 32÷4 40÷5 48÷6 56÷7 64÷8 72÷9 27÷3 36÷4 45÷5 54÷6 63÷7 72÷8 81÷9

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2.(开放题)看到24÷4,你能想到什么?

6
6
把24 根棒棒糖平均分 给4 个小朋友,每个小 朋友分到6 根棒棒糖。
(编故事和画图答案不唯一)
3.妈在家庭群里发红包,领取情况如下图。 (1)妈妈一共发了多少元?
3×8=24(元) 口答:妈妈一共发了24 元。
点拨:根据题意,妈妈发的红包共有3 人领取,每人领 了8 元,全部领完。求一共发了多少元,就是求3 个8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8=24(元)。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整理和复习
1.算一算。 20÷5=4 36÷6=6 8÷4=2 2×2= 4 3×6=18 18-9= 9 24÷6= 4 9÷3=3 18÷3= 6 4÷4=1 5×5=25 6÷1=6 12+2=14 10÷5=2 56+8= 64 40-11= 29
点拨:认真计算,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
(2)妈妈发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胶棒,每个胶棒多少元? 24÷6=4(元) 口答:每个胶棒4 元。
点拨:根据题意,24 元是总价,6 个是数量,要求胶棒 的单价,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6=4(元)。
4.(新考法)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填在括号里, 并列出算式。
(1)( ② )和( ③ ),一共有多少只青蛙? 2 × 6 12 只 [或6×2=12(只)]
(3)( ① )和( ③ ),有几片荷叶?
12 ÷ 2 6 片
点拨:根据问题“有几片荷叶”,排除无效信息②和④, 选择信息①和③,就是求 12 里面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 列式是12÷2,根据乘法口诀“二(六)十二”,求出商是6。
点拨:根据问题“一共有多少只青蛙”,可以排除信息 ①,再阅读剩下的3 条信息,排除掉无关信息④,选择 信息②和③,就是求6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即2×6=12(只)或6×2=12(只)。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知识点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练习题(1)把36平均分成9份, 每份是( ) 。

(2)把54个乒乓球装盒,每盒装6个,可以装( )盒.(3) 在18÷2=9中, 被除数是( ), 2是( )数, 商是( )。

(4) 40÷5=8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5) 45是5的( )倍, 45里面有( )个9。

(6)除数是6,被除数是除数的5倍,商是( ) ,列成算式是( )。

(7)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是相同的,此时商是( ) 。

参考答案(1)把36平均分成9份, 每份是( 4 )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6、盖住的数字是几?45÷ =5 ×8 =24 2× =18 ÷4 =9 6× =18 ×3 =15检查方法:盖住积,再次进行计算,看看计算出的结果与等号后的数字是否一样。

方法:根据给出的数实际,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4、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7、千克与克的认识(10)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g 2000 g =()kg6000克 =()千克()kg = 7000 g6千克>()克 7000 g <()kg4千克<()克 3000 g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

表内除法一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一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一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竹笋平均放在盘子里,每个盘放几个?盘子里,每个盘放几个?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个盘子里,个竹笋平均放在个盘子里,每个盘放3个每个盘放个那我怎么写出来啊?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答:可以用除法计算可以用除法计算12÷4﹦3除号读作:除以等于3除以4等于读作:12除以等于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8÷2﹦415÷3﹦518÷9﹦26÷2﹦324÷6﹦4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8÷2﹦48除以2等于46÷2﹦36除以2等于315÷3﹦515除以3等于524÷6﹦424除以6等于418÷9﹦28除以2等于4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块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块30÷2﹦()÷﹦30÷()﹦()÷﹦30÷()﹦()÷﹦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15)块30÷2﹦(15)÷﹦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10)块30÷3﹦(10)÷﹦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5)块30÷6﹦(5)÷﹦)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有20个糖,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几个?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20÷4﹦5被除数除数商表示: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读作:20除以4等于5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做一做:说出下列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10÷5﹦2÷﹦15÷5﹦3÷﹦18÷2﹦9÷﹦35÷7﹦5÷﹦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10÷5﹦2被除商除数数15÷5﹦3被除数数商除18÷2﹦9被除商除数数35÷7﹦5﹦被除商除数数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同学们,同学们,野餐咯!野餐咯!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一共有9个蟹一共有个蟹黄堡哦可是有9个小朋友,可是有个小朋友,个小朋友我能吃到吗?我能吃到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除法9÷9﹦1(个)答:路飞可以吃1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
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10、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

21分
1. 在12÷6=2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有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

3.20÷5=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4.20÷4=(),用的乘法口诀是()。

5.用18个○摆一摆,每堆3个,可以分成()堆;每堆9个,可以分成()
堆。

6.56是7的()倍;6的()倍是48 。

7.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

8.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 15 ()×4 = 16
5×()= 25 ()÷2 = 5
20÷()= 4 ()÷()= 4
二、写算式。

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6分
四九三十六二七十四三八二十四
三、写算式。

写出除法算式并计算。

28分
1.63除以9,商是多少?
2.被除数是27,除数是3,商是多少?
3.把3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4.把24个苹果,每8个放一份,可以分多少份?
5.12里面有几个4?
6.从12里面连续减去几个2得0?
7.32是8的几倍?
四、解决问题。

45分
1.学校买来4包故事书,每包9本,要把这些故事书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可以分多少本?
答:每班可以分()本。

2.动物园有猴子48只,牛有8只,猴子的只数是牛的几倍?
答:猴子的只数是牛的()倍。

3. 一瓶钙片,我每天吃3次,每次吃3片,6天吃完这瓶钙片。

这瓶钙片有多少片?
答: 这瓶钙片有()片。

4、会议室里有6张3人沙发和15张单人沙发,此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答:会议室一共可以坐()人。

5、小毛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

爸爸明年多少岁?
答:爸爸明年()岁。

6、小红家共有6只山羊,每只山羊生了5只小羊,后来又卖了10只羊,小红家现在有多少只羊?
答:小红家现在有()只羊。

7、小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买了7本,小胖买了4本,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
去几元?
答:他们一共用去()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