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内校指导书
42-影像仪及工具显微镜的内校作业指导书
版
本
生效日期 页 码
角度测量允收偏差
平行度允收偏差 ±0.02 ±0.01
3.3.1 示值校验所用标准器
将玻璃尺置于待测量工作台上,转动工作台或影像屏使其块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移动方向平行
3.3.3 每种块规分别在效验记录上,X.、Y分开记录测量,测量误差不得大于0.010MM,否则进行读数修 正 3.3.4 角度的校验用角度规进行校验 3.3.5 导轨平行度校验 放一尖毛刺刀于测量台上,分别将X、Y移到极端位置,然后将十字线交叉点对准毛刺刀 尖端,分别将X、Y移动另一极端位置,测量其偏移值即为X,Y方向的平行度,如下图示 (d即为平行度偏差)
文件编号
WI-QA-028 C 2015/5/5 1 OF 2
影像仪及工具显微镜的内校 作业指导书
1 1.1 1.2 1.3 2 目的 使影像仪及工具显微镜其示值精度随时处于监控之下 保证影像仪及工具显微镜的量值统一 适用范围 公司影像仪及工具显微镜的内校 3 3.1 程序 外观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检查
版
本
生效日期 页 码
为保证影像仪及工具显微镜的准确度,避免或减小使用影像仪而造成的测量误差
3.1.1 仪器的工作台、导轨、镜头应干净,干燥,无碰伤和明显的划痕等缺陷 3.1.2 X 、Y方向移动应平稳,无卡死,移动范围应大于工作的测量范围 3.2 3.3 读数装置应清楚,不能有影响读数的现象 校验方法 仪具名称 影像仪 工具显微镜 3.3.2 标准玻璃尺 0.2、0.508、1.0、2.54、10.16、5.0、0.1、16.0 5、10、25、35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文件编号
WI-QA-028 C 2015/5/5 2 OF 2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正确使用显微镜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帮助大家正确使用显微镜并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1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透镜将光线聚焦到样本上,然后通过目镜观察放大后的图像。
- 透镜系统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负责放大样本图像,目镜负责进一步放大物镜放大的图像。
- 光源提供充足的光线,透过样本后进入物镜,形成放大的图像。
1.2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线,通过电子束的散射和透射来观察样本。
- 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并通过电磁透镜系统进行聚焦。
- 样本需要被制备成超薄切片,并在真空环境下观察。
1.3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由支架、底座、臂架、焦平面调节装置、透镜系统、光源和目镜等部分组成。
- 支架和底座提供稳定的支撑。
- 臂架用于支撑物镜和目镜,使其能够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移动。
- 焦平面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样本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光源提供充足的光线,使样本能够被观察。
二、显微镜的操作方法2.1 样本制备- 样本制备是显微镜观察的前提,样本需要被制备成适合观察的形式。
- 对于光学显微镜,样本可以是细胞、组织切片等。
- 对于电子显微镜,样本需要被制备成超薄切片,并使用金属蒸发等技术进行处理。
2.2 调节光源和对焦- 打开光源并调节亮度,确保光线充足但不过亮。
- 使用焦平面调节装置将样本和目镜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合适位置。
- 使用目镜调节装置将目镜对焦,使图像清晰可见。
2.3 观察和记录- 使用物镜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样本。
- 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获得清晰的图像。
- 注意观察样本的细节,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3.1 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的各个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和镜片等。
显微镜内校指导书(参照模板)
显微镜内校指导书1.0 目的确保显微镜之准确性,以保障产品质量,显微镜需定期自行校正,特订此校正方法。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显微镜之校正。
3.0 责任3.1 全公司的计量工作在品管部的直接领导下,由计量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3.2 组建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
3.3 建立企业计量标准,配备计量器具和测试设备。
3.4 统一管理计量器具,完善公司量值传递系统。
编制计量标准器、工作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组织开展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工作。
制定检定方法,确保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要求,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
3.5 统一管理计量工作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及计量检测数据。
3.6 负责对计量器具购置计划的监督审核和调整工作。
3.7 计量器具由配备到报废的全过程,由计量室实施,集中统一管理。
4.0 定义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得到的仪器。
5.0 流程图6.0 程序6.1 概述显微镜校正系利用一校正妥之刻划标准片比对显微镜之准确性。
6.2 必备条件6.2.1 标准件:刻划标准片。
6.2.2 环境条件:温度25±5℃、相对湿度55±20%RH。
6.2.3 校正人员:需经相关训练。
6.2.4 其他需用物品:背光灯。
6.3 校正前准备6.3.1 检查(1) 首先检查待校件各部份是否正常,有无损坏变形、能否归零(检视10倍率目镜刻划线是否清晰)。
(2) 量测焦距是否良好,上下是否顺畅,如不正常或损坏则送修后再校或报废。
6.3.2 打开显微镜之照明灯,调整灯光照射于平台上,调整显微镜于最清晰之状况。
6.3.3 取出刻划标准片,并视需要清洁擦拭,注意不可用粗糙物碰撞刻划标准片镜面。
6.4 校正方法6.4.1 校正点如下:(1) VHX--600K显微镜:0.1、0.15、0.2 mm。
(2) IV-550显微镜:0.5、1.0 mm。
6.4.2 量测方法(1) BH2-UMA显微镜量测方法(A) 待校显微镜照明启动,并调到最亮位置(调整钮8V位置);调整使用10倍率的物镜。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中的各种细胞、组织和微生物。
本指导书旨在向你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常见的显微镜实验。
二、显微镜的基本原理1. 光学放大原理:显微镜利用透镜系统将光线聚焦在物体上,并通过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放大物体的细节。
2. 目镜和物镜:显微镜通常配备两个镜头,分别是目镜和物镜。
目镜一般具有10倍或15倍的放大倍数,而物镜则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如4倍、10倍、40倍等。
3. 调焦机构:显微镜上通常有两个调焦轮,一个用于粗调焦,另一个用于细调焦。
通过调节焦距,可以使图像清晰可见。
4. 光源:显微镜一般配备了一个光源,如白炽灯或LED灯。
光源提供充足的光线,使样本在显微镜下能够被观察到。
三、显微镜的操作方法1. 准备样本:选择合适的样本,如植物的叶片、昆虫的触角等。
将样本制备成薄片或切片,并使用染色剂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细胞结构的观察。
2. 打开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平稳的桌面上,打开光源开关。
调整光源的亮度,使样本能够被适当照亮。
3. 调节物镜:选择合适的物镜,将其转动到物镜支架上。
使用粗调焦轮,将物镜与样本保持一定的距离。
4. 放置样本: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并使用夹子固定。
通过移动样本台,使样本位于物镜下方。
5. 调焦观察:通过粗调焦轮和细调焦轮,逐渐将物镜移近样本,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使用细调焦轮进行微调,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6. 观察和记录:使用目镜观察样本,并通过目镜的目镜标尺或移动样本台,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或其他细节。
四、常见的显微镜实验1. 植物细胞观察:选择一片植物叶片样本,制备成薄片,并使用碘酒染色。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壁、叶绿体和细胞核等结构。
2. 昆虫观察:选择一只昆虫,如蚂蚁或蜜蜂,并将其触角制备成薄片。
通过显微镜观察昆虫触角的感觉器官和细胞结构。
3. 血液细胞观察:取一滴新鲜的血液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并加上一滴染液。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标题: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显微镜是科研和教学中常用的仪器,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细胞、组织等结构。
正确使用显微镜对于获取准确的观察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显微镜作业的详细指导,匡助您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和观察。
一、准备工作1.1 环境准备在进行显微镜作业前,确保实验室环境肃静、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影响观察效果。
1.2 显微镜准备检查显微镜是否清洁,镜头是否有污渍,调节光源亮度和对焦,确保显微镜正常工作。
1.3 样本准备准备待观察的样本,如细胞液、组织切片等,确保样本干净和完整。
二、显微镜调节2.1 放置样本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用夹片固定好,避免在观察过程中挪移。
2.2 调节倍率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倍率,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进行观察。
2.3 调节对焦通过调节对焦轮,使样本清晰可见,避免浮现含糊或者失焦的情况。
三、观察技巧3.1 挪移载物台使用显微镜的挪移手柄或者旋钮,逐步挪移载物台,观察样本不同区域的细节。
3.2 调节光源根据需要调节光源亮度,使样本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避免过暗或者过亮的情况。
3.3 注意细节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样本的细微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特点。
四、数据记录4.1 观察记录使用笔记本或者实验记录表格记录观察到的样本结构、形态和特点,保留观察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4.2 拍摄照片如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者手机相机拍摄样本的照片,作为观察结果的补充。
4.3 数据整理整理观察记录和照片,归档保存,便于后续分析和研究。
五、清洁保养5.1 清洁显微镜使用专门的镜头清洁布和清洁液清洁显微镜镜头,避免污渍和灰尘影响观察效果。
5.2 关机保养在使用完显微镜后,及时关闭电源,避免长期空转造成设备损坏。
5.3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显微镜的各部件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及时维修,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
结语:通过本文提供的显微镜作业指导,相信您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和观察,获取准确的观察结果,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使用者正确操作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并提供一些常见的显微镜实验操作指导。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1.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立柱和底座: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 眼镜筒:用于观察样品的显微镜镜筒,通常配有目镜和物镜。
- 物镜:放置在显微镜下方,用于放大和聚焦样品。
- 台面:放置样品的平台。
- 光源:提供光线照明样品。
- 调焦轮:用于调节物镜与样品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2.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利用光线的折射和放大原理,通过物镜放大样品的细节,并通过目镜观察放大后的图像。
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决定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确保底座和立柱稳固。
- 打开光源并调节亮度,确保样品能够被适当照明。
- 调节目镜,使其与物镜对齐。
2. 放置样品- 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台面上,并使用夹子固定。
- 调节物镜与样品的距离,使其接近样品但不接触。
3. 调焦- 使用粗调焦轮,将物镜与样品逐渐接近,直到样品出现初步清晰的图像。
- 使用细调焦轮,微调物镜与样品的距离,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 观察和记录- 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并根据需要调整物镜以获得合适的放大倍数。
- 注意样品的细节和结构,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5. 关闭和清理- 关闭显微镜的光源。
- 使用干净而柔软的布轻轻擦拭显微镜的镜片和其他表面。
- 将显微镜放回原位,并确保其安全固定。
四、常见的显微镜实验操作指导1. 细胞观察- 准备一个玻璃载片,并在上面涂抹一层细胞悬液。
- 将载片放置在显微镜台面上,并调节物镜与样品的距离。
-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并记录观察结果。
2. 组织切片观察- 准备一个已固定和染色的组织切片。
- 将切片放置在显微镜台面上,并调节物镜与样品的距离。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标题: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显微镜是科研和教学中常用的仪器,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微生物等微小结构。
在进行显微镜作业时,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正确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一、准备工作1.1 调整显微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以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通常可以通过旋转物镜和调节焦距轮来完成调整。
1.2 准备样本准备好需要观察的样本,并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
确保样本处理干净,避免杂质影响观察效果。
1.3 调节光源调节显微镜的光源,确保光线充足且均匀,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二、观察样本2.1 放置载玻片将准备好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使用夹子固定好,避免在观察过程中移动。
2.2 调节焦距通过调节焦距轮,使样本处于合适的焦距位置,可以通过观察目镜中的图像来调节焦距。
2.3 移动物镜通过旋转物镜,可以改变放大倍数,观察到不同大小的细胞结构或微生物。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碰撞在操作显微镜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导致显微镜损坏。
3.2 避免过度调节在调节显微镜时,避免过度旋转物镜或调节焦距,以免损坏显微镜或样本。
3.3 清洁维护使用完显微镜后,及时清洁显微镜的各个部件,保持显微镜干净整洁,延长使用寿命。
四、记录观察结果4.1 观察图像在观察样本时,可以通过目镜和物镜调节,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或微生物形态。
4.2 记录数据可以使用相机或手机等设备拍摄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观察结果,方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4.3 分析结论根据观察结果和记录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束操作5.1 关闭光源在使用完显微镜后,及时关闭光源,避免长时间开启耗电或发热。
5.2 清理工作台清理工作台和显微镜周围的杂物,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5.3 放回原位将显微镜和配件放回原位,确保设备整齐摆放,方便下次使用。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重要工具。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您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并提供相应的作业指导。
在完成作业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指导书并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二、显微镜的结构1. 目镜:位于显微镜的顶部,用于观察样本。
2. 物镜:位于显微镜的底部,有多个不同倍率的物镜可供选择。
3. 焦距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样本的清晰度。
4. 台面:用于放置样本的平台。
5. 光源:提供光线以照亮样本。
三、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好电源。
b. 清洁样本台面,确保无尘。
c. 准备好待观察的样本。
2. 调节目镜a. 将目镜对准样本台面,通过调节焦距调节旋钮使样本清晰可见。
b. 调节目镜的放大倍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倍率。
3. 调节物镜a. 选择合适的物镜,将其对准样本。
b. 通过调节焦距调节旋钮使样本清晰可见。
c. 注意,当切换不同的物镜时,可能需要重新调节焦距。
4. 观察样本a. 将样本放置在样本台面上,并固定好。
b. 通过调节焦距调节旋钮,使样本清晰可见。
c. 可以通过移动样本或调节焦距来观察样本的不同部分。
5. 记录观察结果a. 使用适当的工具(如图纸、相机等)记录观察到的样本细节。
b. 注意记录样本的名称、观察日期和观察倍率。
6. 清理和保养a. 使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显微镜的外部表面,确保无尘。
b. 注意不要触摸目镜和物镜的镜片。
c. 在使用完毕后,将显微镜放回原处,并关闭电源。
四、作业要求根据上述使用步骤,完成以下作业要求:1. 观察一片叶片的细胞结构a. 准备一片叶片样本。
b. 使用适当的倍率观察叶片细胞的结构。
c.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特征,并绘制相应的图示。
2. 观察一片昆虫的翅膀纹理a. 准备一片昆虫的翅膀样本。
b. 使用适当的倍率观察翅膀的纹理。
c. 记录观察到的纹理特征,并绘制相应的图示。
3. 观察一片水中的浮游生物a. 准备一片水样。
显微镜调整方法说明书
显微镜调整方法说明书一、前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学诊断、材料分析等领域。
为了保证显微镜的正常运行和观察效果,正确的调整方法十分关键。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调整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二、材料准备在进行显微镜调整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显微镜:包括显微镜本体、镜筒、物镜、目镜等部分;2. 准备好的标本或幻灯片。
三、显微镜调焦1. 将显微镜安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插上电源线;2. 将目镜调节至最低位置;3. 向下转动粗调焦手轮,使物镜离玻璃底座较远;4. 将标本放在玻璃底座上,然后转动粗调焦手轮,使物镜缓慢下降,直到标本出现清晰的影像;5. 观察调焦后的影像,如果觉得不够清晰,可以继续微调粗调焦手轮,直到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四、调整光源1.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开关;2. 调节光源亮度,通过旋转亮度调节钮来控制;3. 观察镜筒内的目视光源孔,通过旋转光源聚焦钮来调整光源的聚焦程度;4. 确保光线均匀且明亮,以便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五、调整物镜1. 选择合适的物镜,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放大倍数;2. 松开物镜固定螺丝,并旋转物镜,使其对准标本;3. 调节目视光源孔内的聚焦圈,并观察镜筒内的图像;4. 通过微调物镜的位置,使图像变得清晰并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
六、调整目镜1. 观察目视光源孔周围的刻度盘,调节目镜的刻度,以符合您的视力需求;2. 调节目镜的眼距,使您的双眼舒适地观察到整个视野;3. 通过微调目镜的位置,使图像变得清晰,并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
七、其他调整除了上述的调焦、光源、物镜和目镜的调整外,根据实际需要,您可能还需要进行以下调整:1. 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以满足不同观察需求;2. 调整视场光源,以改变背景亮度或提供特殊效果;3. 调整显微镜的倍率刻度,以便在观察时能够准确测量目标的尺寸。
八、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2. 避免显微镜长时间曝晒在高温、高湿度等恶劣环境中;3. 清洁显微镜时,使用柔软的纸巾或专用镜头纸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或过度力度;4. 镜片和镜筒污垢过多时,可使用专业清洗液进行清洗,龙头下面小洗手间为客户准备了清洗液;5. 镜头有严重污垢或损坏时,应送到专业维修部门进行检修。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标题: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正确使用显微镜对于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显微镜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显微镜实验和观察。
正文内容:1.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操作1.1 显微镜的构造:介绍显微镜的主要部件,包括物镜、目镜、光源、调焦装置等。
1.2 显微镜的组装与调试:详细说明如何正确组装显微镜,并进行调试,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1.3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介绍显微镜的开关、对焦、放大倍数调节等操作方法,确保正确使用显微镜。
2. 标本制备和观察技巧2.1 标本制备:讲解如何制备适合显微镜观察的标本,包括固态、液态和生物标本的制备方法。
2.2 标本的放置和调焦:指导如何正确放置标本,以及如何通过调焦装置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2.3 观察技巧:介绍观察标本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如调整光源亮度、避免晃动显微镜等。
3. 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3.1 清洁显微镜的方法:指导如何正确清洁显微镜的镜片和外壳,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3.2 显微镜的保养:介绍显微镜的日常保养方法,如定期润滑、存放注意事项等,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
3.3 故障排除:列举常见的显微镜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帮助用户在使用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排除故障。
4. 显微镜实验的注意事项4.1 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在进行显微镜实验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如佩戴护目镜、避免观察有毒标本等。
4.2 实验环境的要求:介绍进行显微镜实验时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如光线、温度和湿度等。
4.3 数据记录和分析:指导如何正确记录和分析显微镜实验的观察结果,以便后续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
5. 显微镜的应用领域5.1 生物学领域:探讨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细胞观察、组织切片分析等。
5.2 医学领域:介绍显微镜在医学诊断和病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血液检查、组织病理分析等。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显微镜作业指导书,旨在匡助读者正确操作显微镜,提高观察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1 物镜和目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下部,用于放大样本的细节;目镜是显微镜的上部,用于放大物镜成像的图象。
1.2 旋转盘和镜头:旋转盘用于切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用于调节物镜与样本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1.3 光源和光学系统:光源提供光线,光学系统包括凸透镜和棱镜等,用于将光线聚焦到样本上。
二、显微镜的操作步骤2.1 样本准备:将待观察的样本制备成薄片或者薄膜,并放置在载物玻片上。
2.2 调焦:首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然后通过旋转镜头逐渐调节物镜与样本的距离,直到获得清晰的图象。
2.3 放大倍数的选择:根据样本的细节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
三、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3.1 清洁:使用干净的棉纱或者镜头纸轻轻擦拭显微镜的镜片和外壳,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化学溶液。
3.2 存放:在不使用显微镜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3.3 防护: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避免碰撞和摔落,同时避免触摸镜片和镜头,以防指纹或者灰尘影响观察效果。
四、显微镜观察技巧4.1 调节光源:根据样本的特点和需要,调节光源的亮度和方向,以获得适合观察的光线条件。
4.2 样本挪移:使用显微镜的挪移平台或者旋钮,使样本在视野中挪移,观察不同区域的细节。
4.3 观察记录:使用观察记录本或者数码设备,记录观察到的样本细节和特征,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
五、显微镜的应用领域5.1 生物学:显微镜在生物学中广泛应用于细胞观察、组织结构研究等领域,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2 医学:显微镜在医学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细菌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等,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5.3 材料科学: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用于观察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显微镜(高倍数)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高倍数)作业指导书行文单位:页数:共 1 页,第1 页编制:审核:批准:文件号:版本:A日期:日期:日期:制定日期: 生效日期:一、目的为规范显微镜调整与操作,方便生产,特制定此规范。
二、范围所有使用显微镜(含显示器)的操作人员。
三、职责操作员依本规程安全正确操作设备,保护机器安全正确使用。
四、操作事项1、仪器环境:室温应控制在10℃-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
仪器应安装在稳固平坦的台面上,四周应无强振动源,无强电磁干扰源。
2 、检查各设备电源线接口及安全插座是否接通通电。
点检各按键线路是否正常。
打开显示器,各灯源开关,开启精密电源调整至合适亮度(见下图)。
旋钮顺时针方向为增大光源亮度,逆时针方向为降低光源亮度灯源开关“ο”为关灯状态,“Ⅰ”为开灯状态。
123、正常情况下检查,需把倍数调节轮调至“1”,如有(如下图3)345 64、把所要观察的物品放到载物台上,标本放在玻璃片上要正对正通光孔,同时观察显示器屏幕,右手把持转动调焦轮(图4,顺时针方向焦距灯源是往上移动,逆时针方向焦距灯源是往下移动),调节上下焦距,直至显示图面清晰不模糊为止(图5)。
5、检查完毕后,把物品放入指定包材内,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工后关掉光源,光源灯口要盖上防尘塞(图6),清洁设备表面粉尘脏污。
6、若需下载相关数据,按工业相机使用说明书操作,相关功能键如下图7,图8说明。
HDMI:显示器HDMI线接口USB:U盘接口5V/12V :12V或5V DC电源接口:拍照/长按2秒录像MENU:主菜单键/存储预览▲:选项光标上移/线选择▼:选项光标下移/线选择-:选项的数值减/线移动+:选项的数值加/确定/线移动78五注意事项1、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2、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3、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标题: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观物体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帮助您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准备工作1.1 确保显微镜处于稳定平整的台面上,避免晃动影响观察效果。
1.2 清洁显微镜镜头和目镜,使用专门的镜头纸轻轻擦拭,避免留下污渍或划痕。
1.3 调整照明光源,确保光线充足但不刺眼,调节光源亮度和方向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二、样本准备2.1 准备待观察的样本,如细胞、细菌、昆虫等,确保样本干净且适合显微观察。
2.2 将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添加适量显微镜盖玻片,确保样本平整且不受挤压变形。
2.3 使用显微镜夹具将载玻片固定在显微镜平台上,避免在观察过程中移动或晃动。
三、调焦和放大3.1 使用粗调焦轮将样本与物镜调至合适的距离,然后使用细调焦轮微调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3.2 逐渐增加放大倍数,从低倍镜开始逐渐切换到高倍镜,注意调整焦距以保持清晰度。
3.3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光源亮度和方向,以改善对比度和清晰度。
四、观察和记录4.1 通过目镜观察样本,注意细节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2 使用显微镜配备的目镜标尺或测微器测量样本的大小和结构,记录相关数据以备后续分析。
4.3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相机或摄像头拍摄图像或视频,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
五、清洁和保养5.1 使用镜头纸轻轻擦拭显微镜镜头和目镜,避免使用化学溶剂或粗糙的布料。
5.2 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灰尘污染。
5.3 定期检查显微镜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如焦距调节、照明系统等,确保显微镜的正常工作和观察效果。
结语:通过本文提供的显微镜作业指导书,您可以更加准确和专业地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在科研和实验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祝您观察愉快!。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放大和观察微小物体。
本指导书旨在为使用显微镜进行作业的学生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设备准备1. 显微镜:确保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镜头清洁且无污点。
2. 物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常用的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物镜。
3. 目镜:检查目镜是否清洁,并调整视觉度数。
4. 物品样本:准备需要观察的物品样本。
三、操作步骤1.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下方的光源,调节光线亮度,使样本能够清晰可见。
2. 放置样本: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玻片上,并用夹片固定。
注意不要碰触样本或玻片,以免留下指纹或污渍。
3. 调节物镜:先使用4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通过旋转物镜转盘将4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
然后使用调焦轮将样本移近物镜,调节焦距使样本清晰可见。
4. 调节目镜:通过调节目镜的视觉度数,使样本在显微镜中居中且清晰。
5. 调节焦距:使用调焦轮逐步调节焦距,使样本的细节更加清晰。
注意避免物镜与样本接触,以免损坏样本。
6. 切换物镜:根据需要,可以切换到更高倍数的物镜进行观察。
在切换物镜时,需要重新调节焦距和目镜视觉度数。
7. 移动样本:通过移动显微镜的移动平台,可以观察样本的不同部分。
注意移动平台的平稳性,避免样本移动过程中失焦或移动过快。
8.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笔和纸记录观察到的样本细节和特征,可以绘制示意图或写下详细描述。
四、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以免损坏仪器。
2. 使用显微镜时,避免直接观察强光源,以免眼睛受损。
3. 在调节焦距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物镜与样本接触,以免损坏样本或物镜。
4. 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显微镜和样本的稳定性,避免晃动或移动过快。
5. 观察结束后,关闭显微镜的光源,清理玻片和夹片,将显微镜恢复到原始状态。
五、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使用显微镜进行作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仪器的保护和操作的准确性,以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用于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细胞结构。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您正确使用显微镜,以及提供一些常见的显微镜实验操作指导。
二、显微镜的组成1. 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用于观察物体的镜片。
2. 物镜:位于显微镜底部,有不同倍数的镜片,用于放大物体。
3. 反光镜:位于显微镜底部,用于反射光线。
4. 焦距调节旋钮:位于显微镜侧面,用于调节物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 光源:位于显微镜底部,提供光线照明。
三、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b. 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源亮度适合观察。
c. 调节焦距调节旋钮,使物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宜。
2. 样品准备a. 准备待观察的样品,如昆虫标本、植物切片等。
b. 将样品放置在玻璃载玻片上,并加入一滴适当的显微镜溶液。
c. 用镊子将样品轻轻压平,以便更好地观察。
3. 调节目镜a. 将目镜对准样品,通过调节焦距调节旋钮,使目镜与样品保持适当的距离。
b. 通过调节焦距调节旋钮,使目镜下的样品清晰可见。
4. 切换物镜a. 选择合适的物镜倍数,通常从低倍物镜开始,逐渐切换到高倍物镜。
b. 切换物镜时,需要重新调节焦距调节旋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 观察和记录a. 通过目镜观察样品,注意细节和结构。
b. 使用显微镜配套的目镜刻度尺,测量样品的大小。
c. 可以使用手机或数码相机,将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来。
6. 清洁和存放a. 使用镊子将样品从载玻片上取下,清洁载玻片。
b. 使用镊子将载玻片和物镜上的油污等清除。
c. 关闭光源开关,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
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1. 为避免眼睛疲劳,每次观察时间不宜过长,可适当休息。
2. 在调节焦距时,应缓慢转动焦距调节旋钮,避免突然调节导致样品移动。
3. 使用显微镜时,应保持镜头干净,避免指纹和灰尘影响观察。
4. 使用显微镜时,注意不要碰触镜头和物镜,以免损坏。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细节结构。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读者正确使用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提供一些常见的显微镜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显微镜的基本原理1. 光学显微镜原理:光学显微镜利用透镜组将光线聚焦到物镜上,再通过目镜观察物体的放大影像。
2. 电子显微镜原理: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线,通过电子透镜和电子探测器来观察样品的细节结构。
三、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1. 物镜:位于显微镜下部,用于放大样品的细节结构。
2. 目镜:位于显微镜上部,用于观察物镜放大后的影像。
3. 焦距调节旋钮: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4. 光源:提供光线照明样品,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和LED灯。
5. 台面:用于放置样品的平台,通常具有可调节高度和移动范围的功能。
四、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a. 清洁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使用干净的镜头纸轻轻擦拭。
b. 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台面上,并调整样品的位置和焦距。
2. 调节光源:a.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开关,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样品能够被适当照亮。
b. 如果需要使用调光器,调节光源的亮度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3. 调节焦距:a. 选择合适的倍数物镜,并将其转到工作位置。
b. 通过旋转焦距调节旋钮,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焦距,直到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4. 观察样品:a. 通过目镜观察物镜放大后的影像,可以通过调节焦距和样品位置来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b. 如果需要改变放大倍数,可以转动物镜转盘来选择不同的倍数物镜。
五、显微镜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1. 避免触碰显微镜的镜头部分,以免留下指纹或刮伤。
2. 在观察之前,检查样品是否放置正确并清洁。
3. 在调节焦距时,小心旋转焦距调节旋钮,避免过度调节或突然调节。
4. 在观察过程中,避免用力碰撞显微镜,以免损坏显微镜和样品。
5. 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良好的姿势,以避免颈部和眼睛的不适。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帮助您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实验。
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操作1.1 物镜和目镜的选择与更换- 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镜头,通常有多个倍数可供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物镜倍数,并将其插入显微镜的物镜孔中。
- 目镜是显微镜的顶部镜头,通常有10倍或15倍。
使用时,将目镜插入目镜筒,并通过调节螺旋钮使其对焦清晰。
1.2 光源的调节和使用- 显微镜通常配备了一个光源,如白炽灯或LED灯。
通过旋转光源开关,调节光源的亮度,以获得适当的照明条件。
- 对于透射光显微镜,将光源光线调至合适的位置,以便通过样本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对于反射光显微镜,将光源光线调至适当的角度,以照亮样本表面。
1.3 调焦和样本移动- 使用显微镜的焦距调节螺旋钮,将样本移至物镜焦平面上,并通过适当调节螺旋钮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 若要移动样本以观察不同区域,使用显微镜的移动平台或调节螺旋钮,轻轻移动样本,避免与物镜接触。
二、显微镜的样本制备和观察技巧2.1 样本制备- 样本制备是显微镜观察的重要步骤。
根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当的样本类型,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固定。
- 对于生物样本,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甲醛固定、乙醇固定等。
对于材料样本,可以使用切片、研磨等方法进行制备。
2.2 样本染色- 染色可以增强样本的对比度和可见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核染色、细胞染色等。
选择适当的染色剂和染色时间,避免过度染色或染色不均匀。
2.3 观察技巧- 在观察样本之前,先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在观察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物镜和目镜,以免留下指纹或刮伤镜片。
- 注意观察样本的不同区域,观察不同放大倍数下的细节,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三、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3.1 清洁显微镜镜片- 使用专用的镜片纸或柔软的棉纱蘸取少量清洁液,轻轻擦拭物镜和目镜的表面。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为学生提供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
二、显微镜的组成和原理1. 显微镜的组成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支架:支撑显微镜的主体结构。
- 眼镜筒:用于观察样品的部分,通常带有放大倍数标志。
- 物镜:位于样品下方,负责放大样品的镜头。
- 聚光镜:位于眼镜筒内部,用于调节光线的明暗程度。
- 台板:放置样品的平台。
- 旋钮:用于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的旋钮。
2.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通过将光线聚焦在样品上,使得样品的细微结构能够被放大并观察到。
光线从光源通过透镜系统进入显微镜,经过物镜放大后,再经过眼镜筒的目镜放大,最终形成放大的图像。
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调整好支架的角度,使其垂直于桌面。
-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调节聚光镜的亮度,使样品能够明确可见但不过亮。
- 选择合适的物镜,根据需要调节放大倍数。
2. 样品的放置- 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台板上,固定好位置。
- 用旋钮调节焦距,使样品清晰可见。
3. 观察和调节- 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可以通过旋钮调节焦距,使样品更加清晰。
- 如果需要调整放大倍数,可以选择不同的物镜。
- 可以通过旋钮调节光源的亮度,以获得适当的光线亮度。
- 注意保持显微镜和样品的稳定,避免晃动和碰撞。
4. 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用笔和纸记录观察到的细节和特征。
- 可以绘制样品的结构图或拍摄照片,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 样品无法清晰观察- 检查是否调节了合适的焦距,可以尝试旋转旋钮进行调整。
- 检查样品是否放置正确,是否有杂质或污渍遮挡。
- 检查光源亮度是否适中,过亮或过暗都可能影响观察效果。
2. 显微镜无法对焦- 检查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物镜,不同物镜有不同的焦距范围。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
本次作业旨在匡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2. 掌握显微镜的组成部份及其功能;3.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样品观察;4. 培养细致观察和准确记录的能力。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 显微镜:包括物镜、目镜、调焦手轮等;2. 玻片和盖片:用于制备样品;3. 显微镜载玻片:用于放置样品的载体;4. 滴管:用于滴加试剂或者液体;5. 显微镜标本:如昆虫、植物组织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需要观察的显微镜标本制备在玻片上,用盖片覆盖。
2.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光源,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样品能够清晰可见。
3. 调节物镜:将物镜转到最低放大倍数,用调焦手轮将样品与物镜尽量挨近,然后通过调节物镜转到适当放大倍数。
4. 调节焦距:通过调节调焦手轮,使样品清晰可见。
5. 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可以适当调节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以获得更清晰的观察效果。
6. 记录观察结果:用文字或者绘图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细节和特征。
五、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在调节物镜和焦距时,要慢慢转动,避免过度调节导致镜片碰撞。
3. 在观察样品时,要保持镜片和目镜清洁,避免污染和影响观察效果。
4. 观察样品时,可以适当调节光源亮度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5. 在记录观察结果时,要注意准确描述样品的特征和细节,可以使用放大倍数和焦距等信息。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进行观察后,可以得到样品的详细观察结果。
根据观察到的细节和特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比如昆虫的解剖结构、植物细胞的组织结构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通过观察样品,我们提高了细致观察和准确记录的能力。
生物显微镜作业指导书
生物显微镜作业指导书一、简介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生物样本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放大细胞和组织的细节,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生物的微观结构。
本指导书旨在向使用生物显微镜进行实验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
二、准备工作1. 清洁:在使用显微镜之前,确保镜片和镜筒都是干净的。
使用干净的柔软布或纸巾轻轻擦拭镜片,去除任何灰尘和指纹。
不要使用任何化学溶剂,以免损坏镜片。
2. 校准:校准显微镜是非常重要的。
校准意味着调整镜筒和镜片的位置,使其看到的图像最清晰。
正确的校准可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三、操作流程1. 样本准备:准备好需要观察的生物样本。
切片样本或涂片样本是常见的观察方式。
确保样本表面是干净的,无杂质或空气泡。
2. 放置样本: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使用夹子或固定装置固定样本,以确保其保持稳定。
3. 缩小放大倍数:将显微镜的目镜调到最小倍数,使视野宽广。
然后使用调节钮将镜阀调到最佳状态。
4. 调节焦距:使用显微镜的焦距调节钮调节焦距,使观察图像清晰。
可以先从上方观察,然后再从下方调整焦距,获得最清晰的观察结果。
5. 放大倍数:逐渐增加放大倍数,以获得更精细的图像。
不要一下子调到最大倍数,以免造成图像模糊。
6. 观察和记录:用适当倍数观察样本,并记录所见到的细节。
可以使用铅笔或数字相机记录观察结果。
四、注意事项1. 避免触碰: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镜片,以免污染或损坏。
2. 调节小心:在调节镜头时要小心,变焦或变倍时动作要轻缓,以免观察结果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調整焦距確認清楚看到刻劃標準片終點邊線,依照校正點讀取量測刻度值。
(G)待校顯微鏡照明調到最暗位置關閉電源。
(2)IV-550顯微鏡量測方法
(A)取刻劃標準片,放在待校顯微鏡的物鏡下方。
(B)調整使用物鏡的倍率刻劃線在8位置,啟動IV-550、電視螢幕、顯微鏡照明燈電源,IV-550量測單位鈕設定在μm位置。
6.4.5每測一個量測點前,必須做歸零檢查。
6.5校正後完成事項
6.5.1校正人員對校正結果加以判定並處理ror)=器示值(Reading)-標準值(Actual)
器差的數值之位數與被校件同。
(2)IV-550顯微鏡
器差的數值到小數點以下一位數。
6.5.2校正合格貼校正標籤。
6.2必備條件
6.2.1標準件:刻劃標準片。
6.2.2環境條件:溫度25±5℃、相對濕度55±20%RH。
6.2.3校正人員:需經相關訓練。
6.2.4其他需用物品:背光燈。
6.3校正前準備
6.3.1檢查
(1)首先檢查待校件各部份是否正常,有無損壞變形、能否歸零(檢視10倍率目鏡刻劃線是否清晰)。
(2)量測焦距是否良好,上下是否順暢,如不正常或損壞則送修後再校或報廢。
6.4.2量測方法
(1)BH2-UMA顯微鏡量測方法
(A)待校顯微鏡照明啟動,並調到最亮位置(調整鈕8V位置);調整使用10倍率的物鏡。
(B)取刻劃標準片,放在背光燈上固定。
(C)將刻劃標準片量測面放在待校顯微鏡物鏡下,調整焦距可以清楚看到刻劃標準片。
(D)調整刻劃標準片量測邊線與待校顯微鏡目鏡刻劃線(十字線)垂直。
(C)將刻劃標準片量測面放在待校顯微鏡物鏡下,調整焦距可以在電視螢幕看到刻劃標準片的刻劃線水平方向最清楚狀況。
(D)調整刻劃標準片中央垂直與水平對準電視螢幕中央位置。
(E)調整焦距確認清楚看到刻劃標準片起點邊線。
(F)調整【H.POS】鈕確認清楚看到電視螢幕左邊垂直線對準刻劃標準片啟點邊線,調整【H.SEPA】鈕使電視螢幕右邊垂直線對準依照校正點對準刻劃標準片,讀取待校顯微鏡量測顯示值。
(G)重覆(F)項,直到所有校正點均已完成。
(H)待校IV-550、電視螢幕、顯微鏡照明燈關閉電源。
6.4.3讀取刻劃標準片標示值Z,最近校正報告相對應之記錄,得到該刻劃標準片之量測的器差值X,換算後為該校正點之標準值(Actual)(標準值=Z-X)。
6.4.4讀取待校顯微鏡之量測值,為該校正點之器示值(Reading),登記於「校正記錄」內。
文件编号:SOP-QA-009
页数:4页
版本:A0
发行日期:2009-5-18
文件名称
显微镜内校指导书
批准
审核
作成
所属部门
品保部
版本信息(各页码)
页码
1
2
3
4
版本
A0
A0
A0
A0
1.0目的
確保顯微鏡之準確性,以保障產品品質,顯微鏡需定期自行校正,特訂此校正方法。
2.0範圍
適用於各類顯微鏡之校正。
3.0責任
6.3.2打開顯微鏡之照明燈,調整燈光照射於平台上,調整顯微鏡於最清晰之狀況。
6.3.3取出刻劃標準片,並視需要清潔擦拭,注意不可用粗糙物碰撞刻劃標準片鏡面。
6.4校正方法
6.4.1校正點如下:
(1)VHX--600K顯微鏡:0.1、0.15、0.2 mm。
(2)IV-550顯微鏡:0.5、1.0 mm。
3.5统一管理计量工作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及计量检测数据。
3.6负责对计量器具购置计划的监督审核和调整工作。
3.7计量器具由配备到报废的全过程,由计量室实施,集中统一管理。
4.0定義
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得到的仪器。
5.0流程圖
6.0程序
6.1概述
顯微鏡校正係利用一校正妥之刻劃標準片比對顯微鏡之準確性。
经校准符合本规范要求的贴上已校准标签,做好內部校准报告归档;不符合的立即停用,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8.0校准周期
6个月。
6.5.3顯微鏡退還使用單位,標準件收妥放回定位。
6.6注意事項
6.6.1顯微鏡校正時,手指不可接觸目鏡或物鏡的玻璃鏡片。
6.6.2顯微鏡使用照明燈泡外表很燙,不可觸摸。
6.6.3顯微鏡不用及收藏時,應將顯微鏡戴上保護套。
6.6.4顯微鏡使用的條件,若變更時需通知工程師研討此份規格校正點之適用性。
7.0校准结果的处理
3.1全公司的计量工作在品管部的直接领导下,由计量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3.2组建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
3.3建立企业计量标准,配备计量器具和测试设备。
3.4统一管理计量器具,完善公司量值传递系统。编制计量标准器、工作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组织开展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工作。制定检定方法,确保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要求,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