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昌乐县鄌郚镇包庄中学 姓名: 张佃民
职称: 中学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包庄中学
邮政编码:262410
联系电话:(0536)6671160 电子邮箱:dianmin-zhang@
张佃民,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年,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育理念,一直走在教育工作的前沿。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子、新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级报刊上刊登或获奖。获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与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佳绩育新人”是我一生永恒的追求。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教师提供的资料。
(二)探索中的成就:
【多媒体展示】
师生互动:
【展示成果,整体交流】总结学生搜集资料的积极性,给予必要的鼓励。同时,指导学生课下独立进行交流。
教师总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那mp;lm=-1&word=%CD%F5%BD%F8%CF%B2%B5%CB%BC%DA%CF%C8
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头开得很好,成绩也显著,但有没有失误呢?(有)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考)
(三)探索中的失误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教师补00730.html?an=0&1)课前准备:根据主题“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分成 6小组,预先收集相关材料()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及历史图片:各小组按严重失误和的学习目标/view/f30e5800bb68a98271fefaf8.html

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6课奋发图强艰苦奋斗课件中图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6课奋发图强艰苦奋斗课件中图版
齐齐 哈尔市之间。
1960年3月,王进喜 来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打出 大庆第一口油井,在他和 石油工人艰苦奋斗下,大 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大幅度 上升,油田建设规模比原 来扩大一倍以上,为甩掉 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建立了功勋。
“铁人”王进喜
是探索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 良好开端
反映广大群 众迫切要求 改变经济落 后的愿望
成绩令人瞩目。 并涌现出许多模 新中国成立后 范人物 最严重的挫折 建设成就
八大召开
探索之路
“大跃 进”、人 民公社
“文化 大革命”
“总路线”
国民经 济调整
返回主界面
缺少经验,急于求 成,忽视经济规律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 国民经济逐步得 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到恢复和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 2、知道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邓稼先等先
进人物事迹,学习其爱国主义精神
一 建设成就 1.巨大成就
1957年 1965年 2.3 1223 1.3 535 146 193 1132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676
我国初步形 成了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 系,为现代 化建设打下 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油田
大庆油田的建成 结束了中国依靠 “洋油”的时代, 实现了原油的石 油的全部自给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钢铁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新兴工业(电子、原子能、航天)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一颗氢弹爆炸
第一枚火箭
交通
包 兰 铁 路
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水利和生物
三峡大坝 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八年级历史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八年级历史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探索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 “大跃进”
开始标志: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 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
一、“文化大革命”线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 2.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的发表 。 3.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

新中国国防科技成就
时间
1964年 1966年 1967年


影 响
依靠自己掌握了核技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
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 的结合 成为第四个自己研制 氢弹的国家
“长征1号”运载第一颗人造地球 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 1970年 界先进国家行列 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轨道
;
/forum-weihai-1.html 威海夜场招聘
威海夜总会招聘 威海ktv招聘
orz14msr
来将各家商铺里现有的那些今后不再准备销售的商品,全部都以当时进货时的批发价格,全数转让给对方的铺子。耿正当下就表示完全 赞同这样做。于是,两人商定当天下午就开始着手办这件事情。一切谈妥当之后,时间已经快到正午了。彭掌柜的为了表达自己深深的 歉意,坚持要请“昌盛丝绸行”的全体人等在十字大街的那家杭州城里最大的“正泰大酒店”里吃一顿饭。耿正略想一想说:“也好, 这样一来,也就彻底辟谣了呢!”彭掌柜的真诚地说:“不怕您笑话,这正是我的初衷啊!”耿正点点头微笑着说:“我理解我理解! 那我现在就回去回复我们李掌柜的了!”彭掌柜的高兴地说:“请您转告李掌柜和您的弟弟和妹妹,待会儿,我一定亲自带伙计们去接 各位,咱们一起往‘正泰大酒店’去!”当日中午,一老一新两家丝绸店铺的全体人等,在杭州城里最大的酒店里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 饭。席间觥杯交错,互恭自谦,畅怀交流自不细述。从此之后,“昌盛丝绸行”和“彭记丝绸行”逐渐发展成了杭州城里最有名的两家 并驾齐驱的丝绸大铺,并且果然做到了友好相处,互相扶持和共同发财。55第八十七回 遨游书海喜夜长|(白天商铺忙生意,晚上挑灯 苦学习;手足情深良卷伴,遨游书海喜夜长。)截止“昌盛丝绸行”隆重开张时,耿正兄妹三人的手里居然还剩余了几百两银子!为此, 他们的心里感觉非常踏实。耿正欣慰地对妹妹说:“咱们那三年多在景德镇上付出的心血总算是值得了。现在,咱们不但有能力和李叔 叔联手开了这么一个上档次的丝绸店铺,竟然还余下了这么多银子!”耿英说:“是啊,这人常说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还说了, 手里有钱好办事。咱们当年在景德镇上立足时,要是手里有这么多银子的话,也不至于不得已去酒店里献艺啊!”而此时的耿直,最关 心的却是怎么样才能尽快地使自己成为像哥哥姐姐那样的文化人儿!见他俩又提到了在景德镇上时候的事儿,就说:“我说哥啊,咱们 那天买书回来的路上你和我说得话我可都记着呢。咱们现在的情况和景德镇上不一样了,你们俩可得好好地教我读书学习啊!还有,姐, 你不是要兼管店铺里所有的出入账目嘛!我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啦,你还得教我怎么样记账和管账啊!”耿正和耿英开心地相视而 笑了。耿正认真地对弟弟说:“这学习的事儿,我们肯定是要教的,但主要是你得抓紧,自己上心才行啊!”耿直老老实实地说“你们 只管放心好啦!除了店铺里必须做的事情,我一定会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都用在读书学习上的!”耿英则鼓励他说:“你聪明得 很呢!只要自己上心,一定会学得又快又好的!”从此之后,耿直果然说到做到,只要一有闲暇,必然是书不离手,得空了还背呀写呀 算呀的。稍有不懂的,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_1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_13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教材分析《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本节课由“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两部分组成。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1.教材编写改变了传统的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在英雄人物代表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都做了相应的删减。

2.改变了原有历史教材知识点过多的弊端,在降低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突出了中共八大内容和历史意义。

3.大量使用了邓稼先、焦裕禄、王进喜的历史图片,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4.自由阅读卡对雷锋的介绍,增强了学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对艰苦朴素有了新的认识。

5.本课主要叙述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明确的任务,又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介绍了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6.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们也出现了一些失误,特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规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二、教学对象分析(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八年级学生心里不是十分成熟,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生事物特别感兴趣。

有较强的感知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对焦裕禄、王进喜等英雄人物代表感兴趣,而忽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任务和大会的历史意义。

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去讨论、去探究中共八大对未来的影响。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尽管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理论上知识还是较难掌握,本课最好的方法是改变传统的表格式呈现方式,改由多媒体或学生自己制作的ppt资料来学习新知识。

才更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八年级学生在小学已经知道了一些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铁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相关历史知识,特别是通过书籍、电影、电视和多媒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都有了一些认识。

另外,通过七年级一年来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学习目标
• 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认 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培养其正 确认识和借鉴历史的能力;充分肯定十年 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指导学生学会社会 调查收集史料的方法。
自学目标:
•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意义。 • 2、左倾错误的原因、表现、标志、结果。 • 3、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经济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 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和业 航天工业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第一枚导弹核实验成功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4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模 范 人 物
•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影响?(训P22) • 2、左倾错误的原因?表现?标志?结果?(训P22) • 3、 ____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______ ______,经济调整 取得明显成效。 • 4、中共八大后的建设成就: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 ______尤为突出。新兴的____、____、____从无到有地发 展起来。 • 5、涌现出的楷模:铁人______、两弹元勋_____、县委书 记____、节约标兵____。
八大会场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 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1959-1961):
年度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粮食产量 4000亿斤 3400亿斤 2870亿斤 2950亿斤
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名师教案全国通用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名师教案全国通用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⑤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二.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②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②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可能没有人不认识图片中的这两个人物吧?一个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一个是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有好多和他们一样的英雄、模范人物呢,要想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就要去了解那个时代,那个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火朝天的时代。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尚未认识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失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还有多少个雷锋、焦裕禄式的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学习本课吧!讲授新课: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教师提问:三大改造之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召开了一次会议,是什么会议?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如何?1.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1)背景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当时的国内形势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课题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题研究生本教育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⑤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寻找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分组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分析材料和图片,正确评价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课题研究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多媒体演示:机床、喷气式飞机、红旗轿车、武汉长江大桥、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回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1.三大改造都改造了哪三个方面?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过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那么党和人民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呢?请同学翻书到第6课。

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教材并尽快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制定的这一任务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世界学生看图思考中共八大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

中共八大制定的任务是符合当时国情。

中共八大解决对学生的回答,巧用表扬,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让学生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兴趣,来更好的复习旧知识巩固学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做到自然的链接【课后小结】【布置作业】的形势呢?为什么?多媒体演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图片严重失误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能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

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说出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初步面果”的思考,认识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

2、通过对“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吗?”等问题的讨论,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3、利用人力资源,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探索、曲折、发展贯穿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但其主流是前进的。

2、从社会的不断进步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阅读导言,从而引入新课: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二、新课:(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中共八大召开的思想准备2、中共八大会议的主要内容3、中共八大会议的历史意义讨论:1、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自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哪些初步面果?2、如果下面的历史是按中共八大所探索的道路走又将会怎样?(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讨论:1、为什么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2、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国民经济的调整理清下列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七千人大会和国民经济的复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_3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_33

1、五八年总路线的提出:
请同学们看课本,回答问题:
1.1958年的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总路线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迫切要求改变我国 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总路线——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中共八大经济建设的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迅速发展需要之间的 矛盾。
社会 生产力
社会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
人人迅民民速对对发于展物物的质质需文文要化化 迅速发展的需要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 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中 共八大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中共 八大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国情;有利于调 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是正 确的。
1956--1966
1、能说出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 义;能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以及社会主义建设 的成就和出现的模范人物的事迹。
2、通过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及危害,思考对我 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 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第一篇章:风雨兼程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第二篇章:硕果依存 ----探索中的 建设成就 第三篇章:不朽丰碑---- 探索中的模范人物
新兴工业成就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第一枚火箭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第三篇章:不朽丰碑 ---- 探 索中的先进人物
练一练
最佳科技奖 热爱祖国、刻苦 最佳创业奖 不怕困难、艰苦
钻研
创业
最佳服务奖 助人为乐、爱国 最佳公仆奖 热爱人民、鞠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师
复备
学生
质疑
重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师学生活动
★★中共八大
★★时间: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背景:
①(国内)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
②(国际)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潮流。
现象:“浮夸风”盛行。(1分)
影响:给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1分)
(2)原因:六十年代初党中央逐步纠正“大跃进”等“左”倾错误。(1分)
教训: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等等。(意思相似即可。1分)
★★这次错误思想指导的运动给我们的教训(失误原因)是:①对国情分析不够
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出现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错误发动
②自然灾害
③苏联背信弃义。
★★中共八大后的建设成就:
①主要工业产品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如: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一五计划实施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
3.在我们共和国的建设史上,以“宁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而成为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一面旗帜的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袁隆平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精神、坚强意志)、“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教案新人教版
2.拓展建议
(1)开展家庭调查:要求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活经历,采访家人或亲友,了解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和感受。
(2)进行社会调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和评价。
(3)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社会主义建设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等任务,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2)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要决策和实践:例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等。
(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问题探究: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如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及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3)小组讨论:与同学一起讨论社会主义建设的话题,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对我国发展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和任务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3)影视作品:《开国大典》、《创业史》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影视作品,以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八年级下)

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八年级下)
C、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
6、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开始于 A、大庆油田建成后 C、“一五”期间 B、三大改造后
7、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的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8、“铁人”王进喜是下列哪个领域的劳 动模范?( ) A.石油工业 B.电子工业 C.原子能工业 D.航天工业
小组挑战:连连看
A:探索、主要矛盾、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B :大跃进、严重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困难 C :大炼钢铁、浮夸风、违背规律、经济比例失调 D :“铁人”、大庆油田、王进喜、“洋油”
课堂总结 中共八大召开
失 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
良好开端
焦裕禄
探索
成就
石油工业、新兴工业
王进喜
(二)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内容 2、两面性 (1)、正确性 (2)、存在的问题 3、导致的结果
“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
高指标 (工业上钢产量翻番,农业上粮食产量“放卫星”) 影响及危害: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瞎指挥 (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影响及危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浮夸风 (说假话) 影响及危害:不切实际,弄虚作假。 “共产风” (一切归公社所有,吃公共食堂,不要钱。) 影响及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性。
国民经济 逐步得到 恢复和发 展
成绩令人瞩目。 并涌现出许多模 范人物。
建设成就
八大召开
探索之路
总路线 大跃进
国民经 济调整
人民公社 化运动
缺少经验,急于 求成,忽视经济 规律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 经济造成严重 的破坏。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第2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中图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第2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中图版]

居民捐献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农 业 : 虚 报 产 量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行 动 战 斗 化 组织军事化 生 活 集 体 化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鼓 足 干 劲 加 油 干
放 开 肚 皮 吃 饱 饭
人民公社化运动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 义的所有制形式是 越大越公越好,在 生产关系的变革上 盲目求快求纯。
“一大二公”
“小社并大社,人多力量大”
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一些民谣: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 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 “一天等于二十年”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以钢为纲,带动一切。” “超英赶美平常事。” “踏翻地球顶破天。”
禾撒地谷叶枯, 青壮炼铁去, 1)特点:高指标、瞎指挥、 收禾童与姑。 浮夸风、共产风 来年日子怎么过? 请为人民鼓与呼! 2)结果: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 一位伤残老红军给彭德怀的诗 盲目蛮干,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 大跃进造成经济损失 1200 亿; 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非正常死亡数和减少出生人口4000万; 耽误时间8年。 ——《口号与中国》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 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大家 谈谈对大跃进的认识?
9000万吨
工 业 : 大 炼 钢 铁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58年全国生产钢1108

【精品历史课件】第6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精品历史课件】第6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史
(1917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近代史
新航路的开辟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世界 (1500年前后) (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1640)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中国
鸦片战争(1840年) 中国开始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国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3.(2010·威海学业考试)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
产达3 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二铁(宝成、鹰厦 铁路)、三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四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 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 主义工业化迈进。(P20)
一、“一化三改”的内容及其意义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木工合作社
B.企业公私合营的开展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A】
中考真题演练
5.(2022·青海)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一)艰辛探索
中良 共好 八开 大端
1.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2.内容: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 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 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影响:中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 开始。
国防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1964)
焦裕禄 雷锋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邓稼先 王进喜
①代表: 铁人——王进喜 解放军战士——雷锋 模范人物 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②精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D】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历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1 人教版件

【历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1 人教版件
1.中共八大(1956年)
⑶主要内容: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 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和文化需要。
⑷作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教训: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立足本国国情发展经济;
探索中的 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1956)
探索中 的失误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年自然灾害
1959-1961 年经济困 难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961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对国 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不得不说时间真的是这个世间最好的跨度,一些承诺,一段誓言,终究败给了时间,回忆再美好也经不住流年。有些人错过了终究得放下……。 在过往中,总有一个人,曾经是你的满心欢喜,现在却成了你的闭口不提。他闯进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感动和美好,却又在某一时刻,猝不及防的从我们身边抽离,留下了一地的回忆。
当初说着各种承诺、各种誓言,我也相信了你就是我的小确幸。也是你让我相信了这世间还有美好,可最终你还是离我而去,终究你我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我们错过了,我曾幻想过天长地久;我也曾幻想过和你手牵手走在黄昏的路上。可终究你走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我以为守着回忆你就可以回来,可是我错了,我,终究没等来你的转身,我终究知道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回不来了。我也终于决定放下了……
(1)、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 民公社化
(2)、主要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 夸风和“共产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妹夫也赶到了医院,早早的等在那里。见到我们时,他的脸色了号。按照妹夫的安排,我与邻居欧阳就把母亲背到二楼的一间病床上。欧阳的热情帮助,连租车的钱也不要就急匆匆地奔向雨中,开着小车消失在县城中。欧阳走后不久, 妹夫只呆了半个时辰,也就走了。医院里除了不认识的面孔外,就只有我与母亲。
母亲中风后,情绪很不正常,经常发火骂我。第三天,我见母亲手舞足蹈的骂人,说话时忍不住声音稍微大了些,手脚就重了些。过后就后悔不已,心想母亲含辛茹苦养大我,怎么这样对她呢?就 为了声音大手脚重而难过几天。
母亲的唠叨就是说我打她骂她,想要她早点死。我听到这些话心理有些烦躁,心想我这样为她端屎端尿服侍她,作为做儿子的我,这么尽孝照顾她,还要说没照顾好,心里听起当然不舒服。但是, 为了几天前的那个举动,后悔自己不孝时,便控制了想发火的情绪,最终还是轻言细语的说没那事,谁敢怨母亲死的话。可是,母亲还是不听也不相信。其实,母亲中风后,我从没有大声对她说过不孝 的话,也没有对她黑过脸,哪有打她骂她之事,就为那次说话声音大扶她手脚重而后悔好几天。我也知道,这是每个病人的一种心态,一个过程。再者想起母亲在我们读书时的情景,为了学费跑东家走 西家借钱,即使父亲经常在外做木匠活有些收入,但是,我们四兄妹一起读书,需要一笔很大的开支,所以,靠父亲那点钱还远远不够,每当母亲大声骂人时,我懂得母亲的不易也就强忍着没有回应。
第二天早晨,我叫了一辆邻居欧阳的小车,把母亲背到车上坐好。我就扶着母亲,母亲倒在我身上,不停的呻吟着,身躯在不停的晃动。欧阳认真的开着车,天上下着很大的雨,雨水打在车顶上 “噼噼啪啪”的响声,真让人揪心。休闲娱乐游戏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急赶,我们终于到了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