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工业型煤的物理性能。
以下是详细的研究方法:
1. 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视相对密度是指煤样在特定条件下的重量与体积之比。
常用的方法有比重瓶法、浮沉法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准备一定质量的煤样,将其放入已知体积的容器中。
b. 测量容器和煤样的总重量,计算煤样的质量。
c. 在特定条件下(如温度、湿度等),测量煤样的体积。
d. 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测量结果,计算煤样的视相对密度。
2. 孔隙率测定方法:孔隙率是指多孔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光学法、计算图论法、浸没法、气体扩散法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测量多孔样品的表观体积和同质量无孔样品的体积。
b.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断面的孔隙率。
c. 使用工业CT扫描的办法,创立包括孔隙的样品外在和内在几何图,然后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缺陷分析。
d. 在真空条件下,将多孔样品浸入容易渗透入样品孔隙的液体中,测量液体的体积。
e. 将已知表观密度的样品放入已知体积的容器中,与另一个抽成真空的容器相连接。
当两容器之间的阀门打开时,气体就会从样品之中逸出,进入第二容器,两容器之间会达到一种压强平衡。
通过体积的比率求出孔隙率。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定工业型煤的视相对密度和孔隙率,为煤质评价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煤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的测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的测定密度是煤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凡涉及煤的体积和质量关系的各种工作,都需要用煤的密度,如:煤的真相对密度用于煤的可选性判定、选煤厂涉及、制样、煤质研究及煤的结构计算,视相对密度用于计算煤的储量等。
一、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通常采用密度瓶法和转换法。
密度瓶法近似地测出煤的真相对密度,其方法简单。
下面介绍密度瓶法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
本实验根据GB/T 217 —2008制定。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密度瓶法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方法要点,熟悉测定步骤。
2. 实验原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使煤样在密度瓶中润湿、沉降,排除所吸附的气体。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定出与煤同样体积(不包裹任何裂隙、毛细孔的体积)的纯水的质量,并计算出煤的真相对密度。
3•仪器设备和试剂(1 )分析天平:感量0 • 00lg。
(2)水浴。
(3)恒温水浴器:控温范围10〜35C,控温精度士0.5 C。
(4 )密度瓶:容量为50mL,带有磨口毛细管塞。
(5 )带刻度移液管:10mL。
(6)温度计:量程0〜50C,分度值02C。
(7)十二烷基硫酸钠:C j2H25NaO4S,化学纯,配成2%的水溶液。
4.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粒度小于0.2 mm的空气干燥煤样2g (称准到0.0002g ),通过无颈小漏斗全部移入密度瓶中。
(2)用移液管向密度瓶中注入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3mL,并将瓶颈上附着的煤粒冲入瓶中,轻轻转动密度瓶,放置15min使煤样浸透,然后沿瓶壁加入约25ml蒸馏水。
(3)将密度瓶移到沸水浴中加热20min,以排除吸附的气体。
(4)取出密度瓶,加入新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水面低于瓶口约10 mm处并冷至室温。
然后于(20±0.5) C的保温器中,恒温1h。
如没有恒温水槽,可在室温下放置过夜,并记录室温。
(5)用吸管沿瓶颈滴加新煮沸过的并冷却到20 C或室温的蒸馏水(注意应与测定温度一直)至瓶口,盖上瓶塞,使过剩的水从瓶塞上的毛细管溢出。
煤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的测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的测定密度是煤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凡涉及煤的体积和质量关系的各种工作,都需要用煤的密度,如:煤的真相对密度用于煤的可选性判定、选煤厂涉及、制样、煤质研究及煤的结构计算,视相对密度用于计算煤的储量等。
一、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通常采用密度瓶法和转换法。
密度瓶法近似地测出煤的真相对密度,其方法简单。
下面介绍密度瓶法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
本实验根据GB/T 217—2008制定。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密度瓶法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方法要点,熟悉测定步骤。
2.实验原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使煤样在密度瓶中润湿、沉降,排除所吸附的气体。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定出与煤同样体积(不包裹任何裂隙、毛细孔的体积)的纯水的质量,并计算出煤的真相对密度。
3.仪器设备和试剂(1)分析天平:感量0 . 001g。
(2)水浴。
(3)恒温水浴器:控温范围10~35℃,控温精度士0.5 ℃。
(4)密度瓶:容量为50mL,带有磨口毛细管塞。
(5)带刻度移液管:10mL。
(6)温度计:量程0~50℃,分度值0.2℃。
(7)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化学纯,配成2%的水溶液。
4.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粒度小于0.2 mm的空气干燥煤样2g (称准到0.0002g ) ,通过无颈小漏斗全部移入密度瓶中。
(2)用移液管向密度瓶中注入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3mL,并将瓶颈上附着的煤粒冲入瓶中,轻轻转动密度瓶,放置15min 使煤样浸透,然后沿瓶壁加入约25ml 蒸馏水。
(3)将密度瓶移到沸水浴中加热20min ,以排除吸附的气体。
(4)取出密度瓶,加入新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水面低于瓶口约10 mm处并冷至室温。
然后于(20±0 . 5)℃的保温器中,恒温1h。
如没有恒温水槽,可在室温下放置过夜,并记录室温。
(5)用吸管沿瓶颈滴加新煮沸过的并冷却到20 ℃或室温的蒸馏水(注意应与测定温度一直)至瓶口,盖上瓶塞,使过剩的水从瓶塞上的毛细管溢出。
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法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可行性探讨
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法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可行性探讨论文标题:探讨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法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的可行性摘要:煤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能源之一,准确测定其视相对密度十分重要。
本文探讨了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法来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的可行性。
首先介绍了密度仪的原理、原理的可行性和无菌检测手段的应用;其次,研究了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来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来提高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测定煤视相对密度的可行性。
关键词:自动密度仪;煤;视相对密度正文:煤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根据煤的质量,可分为不同的品种,例如无烟煤、无烟煤、黑色煤等。
为此,准确测定不同品种煤的视相对密度,至关重要。
传统的测量方法并不准确,耗时也较长,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法来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首先,介绍了全自动密度仪的原理。
全自动密度仪首要采用气体感应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子模拟输出,最后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数字化编码,从而获得真实的密度值。
其次,对于传统的密度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法可以极大的提高测量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有效的减少测定过程中的误差。
此外,无菌检测手段也可以有效的补充全自动密度仪法,以便更准确的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法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现有密度仪方案存在一定程度的固有误差,不适用于零污染测量;另外,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裂纹状态的煤颗粒,可能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为了提高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的可行性,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优化密度仪的设计,缩小其铸造误差;其次,采用更精确的传感器,提升测量精度;最后,采用无菌煤颗粒检测手段,准确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
综上所述,采用全自动密度仪法来测定煤的视相对密度是十分可行的。
但是,要想提高其使用的可行性,仍然需要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一定的优化和补充。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1 精密度 0
一
视相对 密度 测定的精密度见 表 2 , 表 2 煤 的视相对密度测定 的精密度
重复性限
A摇 3% n 0 Aa 0 >3 %或 S. % ,>2 ,
GBT 4 一 19 / 6 9 98 9
附 录 A ( 准的附录) 标 根 据真 相 对 密 度 计 算 视 相 对 密 度 的 公 式
度。 5 仪器 设备
5.1 5.2 5.3
电炉:50 0) ; (0 -60w
分析天平: 最大称量20 0 g感盘000 ; , . 1 0 g
密 度瓶 : 带磨 口毛细管塞 . 容t为 6 mL, 0 见图 1 ;
国家质, 技术监告局 19 一2 0 98 1 一8批准
19 一5 0 实施 99 0 一 1
表 1 e L十 二 烷 基 硫 酸钠 溶 液 的密 度 1 /
沮度
t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g , C / c m f t '
10 0 .0 2 3 10 0 .0 2 1
1
GB/ 6 4 一 1 9 T 9 9 98
内 和. 士01 s . 磨光 打平
54 5. 56 5.7 5.8 59
图 1 0 6 mL密度瓶 水银温度计 :0 0) 分度为 。 5 (-10 c, . C;
小铝锅 ;
网匙 : 3 X3 的筛网制成 ; 用 mm mm 玻璃板 :0 mm 30 两块 ; 30 X 0 m m 筛子 : mm方 孔筛一个 .0 圆孔筛一个; 1 1 mm
塑料布 : 块。 一
6 试剂
6, 优质石蜡: (0 0'; 熔点( -6) 5 C
煤的真相对密度和二氧化碳
前言 (2)单元一煤的真相对密度 (3)任务一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3)一、了解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3)二、掌握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所需试剂和设备 (3)任务二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 (9)一、测定步骤 (9)二、计算 (9)三、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10)单元二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测定 (11)任务一基础知识 (11)一、范围 (11)二、引用标准 (11)三、方法提要 (11)四、试剂 (11)任务二、仪器、设备 (12)一、二氧化碳测定装置 (12)二、分析天平 (12)三、气体流量计 (13)四、水力泵或下口瓶 (13)五、万能电炉 (13)六、平底烧瓶 (13)任务三实验准备与测定 (14)一、试验准备 (14)二、测定步骤 (14)三、空白试验 (14)四、结果计算 (14)五、精密度 (15)前言本讲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在内容上适应和促进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本书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当前煤矿工业的发展情况,精心组合教学内容。
本讲义共分两个单元,分别介绍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和煤中的二氧化碳测定。
遵循“满足教学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适应学生现状”的原则,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遵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乐学、能学”为目标。
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理论联系,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体会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意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
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本讲义由张振海老师担任主编,徐立兴主任担任本讲义的责任主审,张清艳处长担任审稿工作。
本讲义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众多同仁和企业的文献、资料,并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单元一煤的真相对密度任务一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前的准备工作一、了解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概念和重要性1.概念20℃时煤的质量(不包括煤的内外孔隙)与同温度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称为煤的真相对密度。
煤质化验考试题
煤质化验工种考试题一、填空:1、对全水分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2、称量全水分时应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5min)分钟就开始鼓风。
3、(热容量标定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发热量准确度的关键。
4、测定煤中全硫的方法有(艾士卡法)、(库化滴定法)、(高温燃烧中和法),其中以艾士卡法为仲裁法。
5、挥发份产率是(煤分类)的主要指标,根据挥发份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煤化程度。
6、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测定煤中(),其名称有(空气干燥基水分)、(收到基水分)及(最高内在水分)三种。
7、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时恒温器的控温范围()。
8用于研究煤质的常用(),工业燃烧用的是()。
9、在发热量测定过程中,取一段已知质量的点火丝把两端分别接在两个电级柱上弯曲部分接近试样,注意(),并注意(),以免()。
10、煤的真密度是根据()定律来进行测定的。
11、煤中矿物质按来源分为()、()和()。
12、测胶质层用的煤样制好后应密封放入阴凉处,以防(),试验应在制样后不超过()天内完成。
13、库仑法测煤中全硫中,在煤样上覆盖一层()起()作用。
14、在热容量标定中,最适宜的量热基准物是()。
15、分析煤样装瓶量不能超过煤样瓶容积的()。
16、准确度是指()和()的接近程度。
17、煤中灰分越高,可燃成分相对(),发热量()。
18、在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中,是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作为(),使煤样在密度瓶中润湿沉降并排除吸附的气体。
19、煤的热加工是利用煤的()性质进行高温干馏和低温干馏的。
20、根据测定原理,容量分析的四种方法为()、()、()和()。
21、煤的发热量有()、()、和()三种类别。
22、煤质分析试验方法的精密度以()和()来表示。
23、天平的四个计量特性是()、()、()、()。
24、按GB476规定测定Cd、Hd:其再现性临界差分别为()%和()%。
煤的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煤的相对密度测定方法一、煤的相对密度的定义与测定的意义1、煤的相对密度的定义与分类煤的相对密度分为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两种。
真相对密度是指20℃时煤的质量与同温度同体积(不包括煤的孔隙)水的质量之比。
视相对密度是指20℃时煤的质量与同温度同体积(包括煤的孔隙)水的质量之比。
2、相对密度测定的意义。
煤的真相对密度是研究煤的性质和计算煤层平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视相对密度是计算煤的埋藏量,设计煤仓和在煤的运输磨碎、燃烧计算中所需的指标。
根据煤样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可计算煤的孔隙度。
100⨯-=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真相对密度孔隙率(式1)二、影响煤的相对密度的因素1、煤的变质程度。
煤的变质程度越深,纯煤的相对密度越大。
一般褐煤的相对密度<1.3,烟煤1.3~1.4,无烟煤1.4~1.9。
2、煤岩组分的影响。
同一变质程度的煤,煤岩组分不同,其相对密度也不同,一般丝炭>镜煤>角质化物质。
3、矿物质的影响。
因矿物质的相对密度比有机物大得多,如粘土的相对密度为2.4~2.6,黄铁矿为5.0等。
因此,相对密度随矿物质即随灰分含量增加而增大。
4、风化作用的影响。
因风化后煤的水分和灰分增加了,所以风化后的煤相对密度也增加。
三、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1、真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1)测定原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
使煤样在比重瓶中润湿沉降并排除吸附的气体,根据煤排开的水的质量计算煤的真相对密度。
(2)测定步骤称取分析煤样2g ,移入比重瓶,加3mL1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轻轻转动比重瓶,放15分钟,使煤样浸润;加25mL 蒸馏水,在水浴中共沸20分钟;取出,加煮沸过(除去气泡)的蒸馏水,在水浴中共沸20分钟;取出,加煮沸过(除去气泡)的蒸馏水至瓶口下1cm ;冷却到室温;放入20±0.5℃的恒温水浴中1小时(若无恒温水浴,可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并记下室温);小心加入20℃的蒸馏水(或室温蒸馏水)至瓶口,盖上瓶塞;吸去溢出的水,擦干比重瓶,立即称重。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煤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燃料,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一直是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关注的话题。
因为煤的密度对其燃烧性能和燃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而密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则关系着煤在工程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量方法、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和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量方法。
煤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煤的质量,通常以g/cm3或kg/m3为单位。
煤的密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气体置换法、水置换法和密度计法等。
气体置换法是指通过将煤样品放入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然后通过增加外部气体的压力来测量煤的密度;水置换法是指将煤样品放入水中,通过测量水的位移来计算煤的密度;密度计法则是指直接使用密度计来测量煤的密度。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即使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进行了密度测量,得到的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
对于密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是至关重要的。
不确定度评定是指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测量结果的真实范围,并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在煤的密度测量中,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不言而喻,因为密度作为燃料的重要参数,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燃烧效率和环境排放。
对于煤的密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可以采用重复测量法来评定密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重复测量法是指通过多次对同一煤样品进行密度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来评定不确定度。
其原理是认为同一煤样品在多次测量中的结果应该是相近的,否则则可能存在着测量误差。
还可以采用对比测量法来评定密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对比测量法是指通过与已知密度的标准物质进行对比来评定密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对比,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密度测量结果,并评定其不确定度。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其真相对密度的测量结果对于煤矿、煤炭行业以及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不确定度评定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对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煤的真相对密度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如此重要。
煤的真相对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煤的质量与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之比。
它是衡量煤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确定煤炭资源储量的重要参数。
煤的真相对密度不仅受到煤的含碳量、灰分量、挥发分量等化学成分的影响,还受到煤的颗粒大小、形状、密实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度,需要进行评定和修正。
影响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 样品准备: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需要对煤样进行制备和研磨,而样品制备的过程中的操作技术、粒度分布以及样品的密实度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测量设备:煤的真相对密度通常采用泡沫法、液体置换法或气体置换法进行测量,而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在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上存在差异,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3.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大气压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修正和校正。
4. 操作技术: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对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
由于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不确定度评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确定评定方法:根据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的具体要求和方法,确定合适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以采用“不确定度的类型A评定”和“不确定度的类型B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
2. 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测量结果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评定,确定其贡献率。
3. 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际测量和对照实验,验证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重复测量、对照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
影响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结果的可能因素及控制
影响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结果的可能因素及控制标题:影响煤视相对密度测定结果的可能因素及控制摘要: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能源来源,因此,对于其相对密度的测量至关重要。
煤视相对密度(VDR)测定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煤中化学物质、气体和有机物的含量。
在煤视相对密度测定时,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其结果,如煤的性质、测试条件、仪器性能、实验操作流程以及数据处理等。
本文将讨论这些因素对于煤视相对密度测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VDR,煤,测试条件,仪器性能,控制正文:煤是一种常用的能源材料,能源开发与利用对现代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煤的相对密度(VDR)测定是煤质量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可以用来测量煤中化学物质、气体和有机物的含量。
掌握煤视相对密度(VDR)的特性,和能源开发,利用和建设的科研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VDR测定时,有一些因素会影响煤视相对密度测定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分为煤的性质、测试条件、仪器性能、实验操作流程以及数据处理等几大类。
首先,煤的性质是影响VDR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地,煤的灰分含量、硫含量、水分、热值、挥发分含量等都会影响VDR测定结果。
其次,测试条件也影响VDR测定结果,包括测试温度、温度梯度、测试时间等。
此外,仪器性能也会影响VDR测定的结果,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在测定前应当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定期校准。
另外,实验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也会影响VDR测定的结果,因此,操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并根据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定。
最后,数据处理也会影响VDR测定结果,如果正确地记录VDR测定结果,并经过规范的数据处理和质量管控,可以有效地降低VDR测定结果的误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要提高煤视相对密度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综合改善煤的质量,优化测试条件,定期校准仪器,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操作,并且经过严格的数据处理和质量管控。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1. 引言1.1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其在能源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煤的真相对密度是指与水相比煤的密度,它是煤的一个重要性质,在煤的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煤的真相对密度进行测量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煤的特性和品质。
在进行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在进行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时,由于设备、操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2. 正文2.1 测量方法及原理煤的真相对密度是指煤的实际密度与其对应的乙溶液密度之比。
测量煤的真相对密度是煤品质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煤炭工业生产中,准确地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对于控制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量煤的真相对密度通常采用置换法。
该方法首先需要将一定质量的煤样品浸入一种密度已知的液体中,然后测量煤样的排水质量,通过计算得出煤样的真相对密度。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测量条件,如浸泡时间、液体温度等,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煤的真相对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煤的组成、纯度、结晶度等。
煤的灰分含量对煤的真相对密度影响较大。
如果煤样中含有较多的灰分,那么其真相对密度会相应降低。
测量煤的真相对密度需要采用置换法,并且注意控制好实验条件。
在测量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准确地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才能更好地评定煤的品质和性能。
2.2 因素影响及分析因素影响及分析是影响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时,有一些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分析和控制。
样品的准备和处理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如果样品未经过充分的破碎和混合,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真相对密度是煤的重要理化性质之一。
测量煤的真相对密度对于煤炭的质量控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煤的成分复杂、性质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
本文将就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进行探讨,以期为煤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真相对密度是指在恒定温度下,煤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与水单位体积的质量的比值。
煤的真相对密度对于煤的燃烧性能、质量控制、热力学计算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具体而言,煤的真相对密度对于煤的成分分析、热值计算以及煤炭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方法及其不确定度来源
目前,常见的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容重法、密度仪法、气体置换法等。
这些方法所得的测量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
具体而言,影响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煤的含水率、煤的粒度、测量温度、测量设备精度以及人为误差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需要通过合理的评定方法来给出合理的不确定度范围。
进行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在于为煤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撑,以指导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测量设备的精度、测量操作的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挑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加以解决,以提高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国标2008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国标2008煤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能源资源,其密度是评价煤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为了准确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国标2008》。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
我们来了解一下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概念。
煤的真相对密度是指煤样在常压下的质量与等体积水质量之比,通常用符号RD表示。
煤的真相对密度与煤的质量、化学成分、结构和孔隙度等密切相关,是评价煤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国标2008》,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需要以下步骤:1. 取样。
从待测煤堆中随机取得煤样,煤样的数量和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 烘干。
将取得的煤样进行烘干,以去除煤样中的水分。
煤样烘干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煤样的性质和含水量确定。
3. 研磨。
将烘干后的煤样进行粉碎,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粒度要求。
4. 称重。
将研磨后的煤样放入称量瓶中,并记录称重瓶的质量。
5. 加水。
将称重瓶中的煤样加满水,并记录加水后的总质量。
6. 振实。
用振实器将称重瓶中的煤样进行振实,以排除空气和水中的气泡。
7. 置换。
将振实后的称重瓶放入水槽中,使煤样完全浸入水中,并避免煤样与容器壁接触。
8. 清洁。
将水槽中的气泡排除,并清洁称重瓶的外表面。
9. 称重。
将清洁后的称重瓶取出,将其与装有等体积水的标准瓶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重。
10. 计算。
根据测得的质量数据,可以计算出煤样的真相对密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误差。
此外,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定并取平均值。
除了上述步骤外,国家标准还对测定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
例如,在取样过程中,应随机取样,避免因局部煤质差异导致测定结果的偏差;在烘干过程中,应控制好烘干温度和时间,避免因过高的温度或过长的时间导致煤样的热解和氧化反应;在称重过程中,应使用精确的天平,并校正零点误差等。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煤的视相对密度(Apparent relative density,又名煤液重、煤体重或煤密)是指煤在尺寸、重量限定范围内,除杂质外,1立方厘米体积所含物质重量的比重。
它与煤的真实密度是有区别的,真实密度指的是1立方厘米体积的纯煤精的重量。
煤的视相密度的测定更倾向于反映煤的全质量比重,是煤质量测量上一个重要的指标。
煤的视相密度测定一般采用称重法或弹性法(萨里瓦法)。
1.称重法:
(1)原理:将抽样的煤放入一定尺寸和重量的容器中,经加减斤,称取煤体积等于容器体积,按此重量相除后即可得出煤体重。
(2)仪器:罐容器(可分为防粉罐和普通罐)、平衡。
(3)步骤:
①先将煤放入普通罐中,用平衡大至罐的重量值附近(一般在罐重值的0.1N左右),经加减斤,调节煤体积大致等于罐容;
②使煤体装满罐壁2mm外,以免体积不足;
③整煤后,取出全部杂质,加回斤,调节重量使罐重值与标表上值接近;
④取出煤单位重量,及普通罐容积值,以煤体重除以普通罐容积,计算出煤体重。
2.弹性法(萨里瓦法):
(1)原理:首先把煤放入按'内先度的要求制成的弹性聚乙烯容器中,然后用固定的加速度快速挤出,就可以测定出煤的视相密度。
(2)仪器:聚乙烯容器、拉伸机。
①测定拉伸机的最大拉力;
②将煤放入容器中,用拉伸机"拉开"容器,使容器"展开"到规定拉伸距离;
③收张容器,可以得到容器绝对容重;。
煤质化验考试题
煤质化验考试题煤质化验工种考试题一、填空:1、对全水分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2、称量全水分时应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5min)分钟就开始鼓风。
3、(热容量标定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发热量准确度的关键。
4、测定煤中全硫的方法有(艾士卡法)、(库化滴定法)、(高温燃烧中和法),其中以艾士卡法为仲裁法。
5、挥发份产率是(煤分类)的主要指标,根据挥发份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煤化程度。
6、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测定煤中(),其名称有(空气干燥基水分)、(收到基水分)及(最高内在水分)三种。
7、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时恒温器的控温范围()。
8用于研究煤质的常用(),工业燃烧用的是()。
9、在发热量测定过程中,取一段已知质量的点火丝把两端分别接在两个电级柱上弯曲部分接近试样,注意(),并注意(),以免()。
10、煤的真密度是根据()定律来进行测定的。
11、煤中矿物质按来源分为()、()和()。
12、测胶质层用的煤样制好后应密封放入阴凉处,以防(),试验应在制样后不超过()天内完成。
13、库仑法测煤中全硫中,在煤样上覆盖一层()起()作用。
14、在热容量标定中,最适宜的量热基准物是()。
15、分析煤样装瓶量不能超过煤样瓶容积的()。
16、准确度是指()和()的接近程度。
17、煤中灰分越高,可燃成分相对(),发热量()。
18、在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中,是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作为(),使煤样在密度瓶中润湿沉降并排除吸附的气体。
19、煤的热加工是利用煤的()性质进行高温干馏和低温干馏的。
20、根据测定原理,容量分析的四种方法为()、()、()和()。
21、煤的发热量有()、()、和()三种类别。
22、煤质分析试验方法的精密度以()和()来表示。
23、天平的四个计量特性是()、()、()、()。
24、按GB476规定测定Cd、Hd:其再现性临界差分别为()%和()%。
安全工程 10.2煤的视(真)相对密度的测定
五 实验步骤
1、煤样制备 按照GB482和《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中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 煤样,按照GB474缩制到粒度小于13mm,从中缩分出一半煤样,用10mm圆 孔筛,筛出(13~10)mm粒级煤样并使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装入煤样瓶中 ,作为测定视相对密度的煤样。
2、测定步骤
(1)煤的视相对密度 ①将煤样瓶中的煤粒摊在塑料布上,从不同的部位取出(20-30)g煤样
恒温水浴锅
刻度移液管
四 实验准备
实验煤样 优质石蜡:熔点(50~60)℃ 十二烷基硫酸钠( C12H25NaSO4 )溶液:化学纯,
配制1g/L水溶液,或按一列方法配制
取 20g/
L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 3mL 用水稀释至
60mL,其浓度与1g/L 相当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化学纯,20g/L
××学院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煤的视(真)相对密度的物理意义 掌握煤的视(真)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煤的密度一般都是包括矿物质在内的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大小与所 含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有关,密度随矿物质含量的加大而增高,也随变 质程度的增高而加大:一般褐煤相对密度小于 1.3,烟煤为1.3~1.4,无 烟煤为1.4~1.9。腐泥煤通常比腐殖煤轻,比重约为1.1。在腐殖煤中,
三、主要仪器
煤的视相对密度
电炉:(500~600)W 分析天平:最大称量200g,感量0.0001g 密度瓶:带磨口毛细管塞,容量为60mL 水银温度计:(0~100)℃,分度为0.5℃ 小铝锅;网匙:用3mm×3mm的筛网制成 玻璃板:300×300mm两块 筛子:1mm 方孔筛一个,10mm圆孔筛一个 塑料布:一块
三、主要仪器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
煤的真相对密度是衡量其重量相对于同体积水的重量的指标,是煤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质。
为了准确测量煤的真相对密度,并评定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和统计分析。
实验过程中,首先要准备好煤样和水样,然后将煤样放入密度瓶中,将装有一定重量水的烧杯倒入密度瓶中直到煤样完全浸没,然后将密度瓶的口用海绵塞好,摇晃几次,到达平衡状态后,可以用天平称出密度瓶+水的质量。
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煤的真相对密度的值。
在实验中,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量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煤样的尺寸和形状、煤样的表面形态、样品的湿度等。
为了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
第一步是确定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再计算其标准偏差,从而得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为了避免系统误差的影响,可以进行零点校准和仪器校准等措施。
第二步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误差来源和不确定度。
可以采用ANOVA(方差分析)等方法,将误差分为不同来源,从而确定每个来源的贡献率。
然后,可以通过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总体误差的不确定度。
其中,标准偏差和自由度是计算不确定度的关键参数。
最后,可以采用适当的展示方式,比如误差棒图或不确定度区间来显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总之,煤的真相对密度是其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准确测量其值对于煤炭行业和能源领域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可靠和精确的测量结果,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一、煤的相对密度的定义与测定的意义
1、煤的相对密度的定义与分类
煤的相对密度分为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两种。
真相对密度是指20℃时煤的质量与同温度同体积(不包括煤的孔隙)水的质量之比。
视相对密度是指20℃时煤的质量与同温度同体积(包括煤的孔隙)水的质量之比。
2、相对密度测定的意义。
煤的真相对密度是研究煤的性质和计算煤层平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视相对密度是计算煤的埋藏量,设计煤仓和在煤的运输磨碎、燃烧计算中所需的指标。
根据煤样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可计算煤的孔隙度。
100⨯-=
真相对密度
视相对密度
真相对密度孔隙率
(式1)
二、影响煤的相对密度的因素
1、煤的变质程度。
煤的变质程度越深,纯煤的相对密度越大。
一般褐煤的相对密度<1.3,烟煤1.3~1.4,无烟煤1.4~1.9。
2、煤岩组分的影响。
同一变质程度的煤,煤岩组分不同,其相对密度也不同,一般丝炭>镜煤>角质化物质。
3、矿物质的影响。
因矿物质的相对密度比有机物大得多,如粘土的相对密度为2.4~2.6,黄铁矿为5.0等。
因此,相对密度随矿物质即随灰分含量增加而增大。
4、风化作用的影响。
因风化后煤的水分和灰分增加了,所以风化后的煤相对密度也增加。
三、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1、真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1)测定原理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
使煤样在比重瓶中润湿沉降并排除吸附的气体,根据煤排开的水的质量计算煤的真相对密度。
(2)测定步骤
称取分析煤样2g ,移入比重瓶,加3mL1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轻轻转动比重瓶,放15分钟,使煤样浸润;加25mL 蒸馏水,在水浴中共沸20分钟;取出,加煮沸过(除去气泡)的蒸馏水,在水浴中共沸20分钟;取出,加煮沸过(除去气泡)的蒸馏水至瓶口下1cm ;冷却到室温;放入20±0.5℃的恒温水浴中1小时(若无恒温水浴,可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并记下室温);小心加入20℃的蒸馏水(或室温蒸馏水)至瓶口,盖上瓶塞;吸去溢出的水,擦干比重瓶,立即称重。
空白值的测定:
同上述步骤,但在比重瓶中不加煤样(只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水),不煮沸,测出比重瓶、浸润剂及水的质量。
结果计算:
用恒温水浴在20℃下恒温时,真相对密度计算见式2-115:
1
020
20m m m m TRD d d
-+=
(式2)
式中:m d —干煤的质量;
m 1—比重瓶、浸润剂、煤样及水的质量,g ; m 0—比重瓶、浸润剂及水的质量,g ;
100
1002ad
d M m m -⨯
=
(式3)
式中:m 2—空气干燥基煤样的质量; m ad —空气干燥基水分。
在室温下测得的结果应按下式进行换算:
t d d
K m m m m TRD ⨯-+=
1
020
20
(式4)
式中:K t —TRD t /TRD 20(TRD t 为水在室温t ℃下的相对密度) (TRD 20为水在20℃时的相对密度),见表1。
表1 校正系数K t表
2、视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1)测定原理
称取一定量的煤,表面用蜡涂封后(防止水渗入煤的孔隙),放入比重瓶内,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测出涂蜡煤粒所排出的同体积的水的体积,减去蜡的体积,再求出煤的视相对密度。
(2)测定步骤
取10~13mm粒级的煤样20~30克,在1mm筛上筛去煤粉;准确称量筛上煤样,将煤样浸入预先加热至70~90℃的石蜡中,拨动煤粒至不产生气泡;取出,稍冷,倒在塑料布上,冷却至室温,去掉蜡屑,称量,放入比重瓶,加0.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摇荡使煤粒充分浸润,再加0.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至距瓶口1cm处;放入恒温水浴在20℃下恒温1小时(若无恒温水浴,可在室温下
放置3小时,并记下室温);小心加入20℃的蒸馏水(或室温蒸馏水)至瓶口,盖上瓶塞;吸去溢出的水,擦干比重瓶,立即称重。
结果计算
20
123421
20
20)()(W
s
r D D m m D m m m m ARD ⨯---+=
(式5)
式中:m 1—煤样的质量,g ;
m 2—涂蜡煤样的质量,g ;
m 3—比重瓶、涂蜡煤粒及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g ; m 4—比重瓶、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g ; D s —石蜡的密度,g/cm 3;
D r ——在t ℃时1g/l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密度,见表2;
D 20
W ——水在20℃时的密度,可近似取1.0000。
表2 1g/l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密度
3、相对密度测定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1)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时,要充分摇荡,使煤粒不附着气泡。
(2)擦去毛细管表面的水时注意不要吸掉毛细管内的水分;
(3)恒温水浴要保证控温准确;
取出比重瓶后应立即称重,最好一个一个取出,一个一个称重,避免室温的影响;
若在室温下测定,需换算为20℃下的相对密度;
真相对密度煤样要换算成干基,得出的相对密度是干煤真相对密度;。